摆动
Unrueh,Unruh(德),Unrest(英),Désordres(法),Маятник(俄),精准的骚动(港),瑞士钟表师(台)
导演:西里尔·舒布林
主演:阿丽莎·米洛戈雅多瓦,伊丽莎维塔·科丽曼,欧嘉·布什科娃,塔蒂安娜·库敏斯卡,米克哈尔·布什科夫,弗雷迪·穆勒,克拉拉·戈斯汀斯基,阿列克谢·伊夫斯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语言:瑞士德语,俄语,法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新技术改变了19世纪的一座瑞士制表小镇。约瑟芬是一位年轻的制表厂工人,负责生产机械表机芯中来回摆动的摆轮。自从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运用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后,她开始投身于当地制表工人组织的无政府主义运动,并在运动中结识了俄国旅行者彼得·克罗波特金。详细 >
国家民族的幽灵在共产社会游荡,在照相机仍然会被认为是魔法摄魂术的年代,每一个人的面孔都可以被录入进历史边缘的花名册,成为世界另一端资本统治血液中最为反叛独特的一种,而真正民主化的祈愿通过几乎通过等分的影像有序摆列出来,夭折的新世界萌芽落入机械齿轮的摆动,聆听伴奏出的独属于劳动者的福音诵读。一些微妙的笑语留于前世后人共同观赏,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就连本应在映后连线现身的导演也躲进了时间的裂缝中,或许大概率只是因为他没睡醒(。但隐身于银幕前似乎让他完成了本部影片去中心化的最后一个步骤,没什么进程是真正重要的,正如片中那位试图发送信件的俄国旅行者一样,时区错位造成的通讯不畅永远无法统一,除去我们此刻所享有的隐秘。时间则是一种平等的假象,需要不停地拨动表针,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享受它。——12'BJIFF
#Berlinale72nd# 3.5 年度特别提及。Borghesi一直在将工人赶出取景器,“时间”的精准定义权是工业时代的话语权。在紧绷的机械滴答声和僵硬的银盐胶片机取景框之外寻找一丝真实的喘息,最后的山林之间才松弛下来。(导演是不是陈奕迅粉丝,怎么又《陀飞轮》又《沙龙》的)
唠唠叨叨
工人很早就明白,展示给领导的工作效率只会徒增工作压力,资本主义的压榨是分秒必算的,所以,维持一个不快不慢的效率是最简单的一种抵抗,一定要腾出摸鱼时间啊!全片最吸引人的大概是树林里的机械表原理解释,聚精会神眼都不眨。
电影里面的风声让资料馆的空调也有了声音。
20240317北京法国电影文化中心。那么安静平静,不是电影小说,更像绘本啊
当旅行者谈论着瓦尔登湖的地理位置时,女工在忠实地叙述自己为手表制作摆轮的工作——时间是怎样被校准的?她在一个不知名的,还未完全被资本主义吞噬的山谷中娓娓道来。谈话的地方阳光闪耀,风声轻柔。这样的入侵与抵抗,好美。
令人身心舒适的缓慢节奏和大幅留白,结尾的蝉鸣让我舒服地闭上了眼睛。本来这场有线上的导演映后谈,但是导演本人也人如其片地缓慢睡着,工作人员说联系不上他…
影片气质是沉稳厚重的,钟表时间与机械是显性的瑞士元素,指针之下暗藏着资本主义精密到秒的剥削。一个国家四个时间,展示着政治、宗教、工业、工人之间的错层感与割裂感。19世纪渴望无政府主义的普通工人,分秒不停的钟表制造厂,记录市政光辉时刻的银盐胶片相机,新闻报业逐渐形成的政权话语体系,无一不与当下的时空维度交相呼应:时间的流逝是为了证明历史总是循环往复地相似,剥削不停,时间不止。 #12thBJIFF
一部通过表现时间与金钱来酝酿社会运动的电影,器件之声四通八达成为日常的容器,人们时常处于边缘,纷纷成为制造钟表的特写中的微小但关键的一环,两方拉扯形成摆动。电影不仅冷静描摹了一个延续性的历史冲突,还记录下了一个珍贵的爱情场面:彼得的视线落在约瑟芬的侧影,无产者的歌声令之熠熠生辉,照相计时器的声音在电影中唯一一次未被记录。【2022十佳No.5】
地质礼堂椅子有点不舒服,睡的不好,建议下次弄个好椅子
去中心化构图有待开发,安那其主义比共产还理想化,最后还得添加一点爱情元素象征男导演心目中的回归自然。改编自事实却没有纪实意义,宣传的思想过时又天真。总体而言平庸,无趣,浪费时间。待思考
如果这片93分钟都只拍做表估计会更好看。另外一部讲无政府主义的片却从声音到构图拍得如此设计感十足,也是挺讽刺的
8.13地质场,我右边的妹子从第五分钟开始睡,我步她的后尘从半小时开始坚持不住了。特别是配着滴滴答答的钟表声,我都害怕我打呼了!优点构图很独特,人拍得小小的。结束的时候伴随着全场的“疑惑声”和“掌声”结束,灯光亮起我试图往后看每一个鼓掌的人,我也在审视自己这个电影鼓掌的点在何方,很奇妙的体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又不是
人物在电影镜头中处于边缘地带,unrest是不安的意思,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可能有各种思想潮流暗涌,对上紧了发条的如钟表般精准的资本主义提出了挑战。
历史切片
#tiff2022#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抓住「996时间表/自觉卷起来」的话,你将能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并大大增加「工厂」利润——在「富豪」厂长领导的工厂里,这种打着社会主义「同工同酬」旗号并不「同时」进行财富分配,因被「同款」工资袋包裹着而处在暗箱操作状态且早就不具有新闻性的劳动剥削现实,被对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不感兴趣,仅对摄影艺术有品质追求的导演仪式性地揭露和曝光后,相对于被「工贼」豢养,分布和旅居在世界各地忽左忽右《摆动》的「保皇派」测量员来说,处于被测量、被调研、被监视位置上,有「国际无政府主义」色彩和「工团主义」倾向的「无产阶级」同胞虽有「罢工」反动意识但无「自我」革命意志,且要承担「被革命」风险。事实上,在资产阶级(不是人民)组织的化妆舞会中制定「治标不治本换汤不换药」的行动路线也是有可能被举报和出卖的。
上次这样中途站墙边才能保持自己不睡着,还是在高一物理课。关于时钟、摄影、电报通讯种种媒介的表现很好,但故事讲得太糟糕了。
最特别的就是没有局限在所谓科普的范围里,平淡无奇的视角,却到处都是暗流在涌动。环境音的出色运用,有如潜水一样,可以浸入到其中。从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决绝,没有煽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