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

如梦,Like a Dream

主演:袁泉,吴彦祖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如梦》剧照

如梦 剧照 NO.1如梦 剧照 NO.2如梦 剧照 NO.3如梦 剧照 NO.4如梦 剧照 NO.5如梦 剧照 NO.6如梦 剧照 NO.13如梦 剧照 NO.14如梦 剧照 NO.15如梦 剧照 NO.16如梦 剧照 NO.17如梦 剧照 NO.18如梦 剧照 NO.19如梦 剧照 NO.20

《如梦》剧情介绍

如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吴彦祖 饰)是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的职员,他的猫死了,这令他非常不安,他来到神父面前祷告,但是依旧无法安睡。在梦中,迈克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艾玲(袁泉 饰),她失魂落魄,因为男朋友此前跳楼自杀,迈克试图劝慰她,却屡屡受挫。因为这个离奇的梦,迈克的脑海中反复萦绕艾玲。他决定去上海寻找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冲洗店得到了她的照片。按照这个线索,他来到了杭州,却因为邂逅了艾玲的双胞胎妹妹。原来,她们是孤儿,被分别寄养。迈克漠然回到了纽约,内心却充满了纠结,他从此陷入了一种茶饭不思的窘境,以至于公司伙伴也开始觉得心寒。他再次来到了上海,重新见到了那个艾玲的妹妹,然而当双方吐露心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改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卧虎藏龙罪犯联盟第一季新地岛提姆·狄龙:这是你的国家海底回家路耶路撒冷地孩子不坏诡迷心笑便利店故事迟到的钢琴关于香港的风流韵事劣质爱情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书剑恩仇录花与将寻找格蕾丝爱情尤物东成西就2011冻死的爱蓝皮书计划第一季最后的家庭拒绝定义终极欧巴青春之光牢里的人觅渡啊朋友还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世界起源修女艾达

《如梦》长篇影评

 1 ) 我愿做活在梦里的人

当Max因无味的生活在现实中迷失了,他开始向梦求助,在对艾玲的帮助中他寻找着自我的价值当艾玲同样因为男友的死在现实中迷失了,她向梦求助,却因为渐渐爱上了Max而更加失去方向而唯一一个不曾迷失的依依,却因为这两个活在梦里的人,在现实中迷失了。

好久没看过那么美的一段舞,而这美丽,太美丽,让人落泪也许活在梦里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如果一切都真的如梦,那人间既是天堂了。

 2 ) 《如梦》——罗卓瑶的《两生花》

方令正、罗卓瑶,这一直是香港影坛不逊于罗启锐、张婉婷的又一对文艺档夫妻导演。

但相对于罗张二人过多关注移民问题和骨子里的精英情结,方罗夫妇却历来以执导话题文艺影片著称。

从暖得像一团火的《唐朝豪放女》到冷得像一块冰的《诱僧》,从一群痴男怨女的《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到一窝英雄美人《西楚霸王》,他们似乎对古代题材更加的熟稔,毕竟,罗卓瑶执导,梁家辉唯一一次在金马称帝的移民话题作品《爱在别乡的季节》,和《秋天的童话》、《八两金》是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他们夫妻移民澳洲后,也拍出了《遇上1967的女神》这样的网络绝版神作,所以,对时装片《如梦》,还是有小小期待。

如梦,从片名上我们就大抵能猜到这会是一部飘渺但却非常有诗情画意的电影。

果不其然,蓝色迷离光晕下的梦境里,清纯的女孩儿总是那么楚楚可怜、若即若离。

剧情的架构,人物的设置,活脱脱是波兰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部《两生花》,袁泉分饰的两角分明就是法国女神伊莲娜·雅各布的再版,“你说冥冥之中会不会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孤单的?

” 都是花样的少女,也是花样的年华,都是通过照片让她们的生活有了交集,伊莲娜·雅各布在剧中是是心脏病,袁泉在片子里则是遗传性大脑退化,这分别的四个角色都诠释了不同的两种生活态度和生命。

从小被父母抛弃的艾玲被收养在大城市上海,非常很自闭,总是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那部分;依依生活在杭州的乡下,虽然父母早亡,也知道会有很大几率患上遗传绝症,但依然乐观、快乐。

她们有彼此的生命交叉,甚至在一个城市里会有微微的心灵感应,你心疼我也会心疼,你难过我也会难过。

同样是“遗弃儿”的邋遢宅男吴彦祖在梦里喜欢上了同类人艾玲,听她倾诉,陪她吃饭,一起许下在雨天共舞的承诺。

一段日子后,对艾玲的狂热始终难以压抑,吴彦祖终于在到上海出差的过程中觅到佳人芳踪,却结识到艾玲的另一面依依,在最初依依眼中,吴是个“假洋鬼子”,这样的有钱人空虚、寂寞,根本不明白普通人要辛苦的做着世界上各样艰难的工作才能苟延残喘的活着。

但随着了解深入,觉得他是一个专注、痴情并坚持的人,在斗嘴和捉弄中也慢慢喜欢上了他。

吴彦祖则游走在现实里活蹦乱跳的依依和梦境中沉闷压抑的艾玲中,想逃避,却无法逃避。

袁泉瘦弱的身板儿简直能被轻轻一阵风吹倒,吴彦祖也能轻轻地托起她在如梦如幻的雨天做出各种高难度的云门舞动作。

毫无疑问,袁泉很符合柔弱的艾玲这个角色,而在对依依的诠释中,并不鬼马的袁泉表演起来一开始还是有点过,但从在酒店那场打开淋浴喷头的戏后逐渐进入状态,知道听MP3时达到至高点,颇有点“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味道,比起《风声》里的李冰冰角色难度要大很多的,而常年活跃在话剧、舞台剧中的袁泉也是更加实在诚恳地在锤炼着表演技巧。

吴彦祖对MAX这个角色下了很大功夫的,从出道时的翩翩美少年到性格扭曲的官二代,旺角街头的杀手,新宿歌舞伎町的变态,吴彦祖一次次做着演技的升华,《如梦》对任何一个年轻男演员而言,都很难演。

戏剧冲突上没有女主角那样讨巧,幽闭、木讷的性格也很难让观众喜欢,尤其是那段7分钟的独自叙述更会让银幕下的观众难以一直专注,提名金马影帝而铩羽,至少从某个层面上证明他做到了,只是不是最好而已。

作为演艺生涯相对更长的男演员,他还年轻,他也很认真。

出演文艺片、结缘大导演,很少出演贺岁片,做导演,做监制,到结婚,在外形上和古天乐难分伯仲的吴彦祖更谨慎的选择了一条锤炼演技的道路。

好的电影不仅感动着观众,也会改变着观众的某种认识,甚至演员的人生态度,很明显也很心痛的例子就是《枪王》、《异度空间》之于张国荣。

吴彦祖和袁泉都曾坦言,或许是《如梦》改变了他们对人生和爱情的看法,所以,二人在最能赚钱的年华都选择了低调成婚,专心过自己的生活之路和演艺之路,祝福他们和他们各自的的另一半。

《两生花》中溢满了凄美和爱怜,《如梦》则给展现出难以捕捉的生命和爱情常态,和以往作品很不相同,方令正、罗卓瑶对做这部片子是有很大野心的,但从当初轰动的金马多项提名到空手而归,可以预见在几年后《如梦》只会存在于个别影迷的怀念中了,而到时,有谁还会记得还记得当时颁奖礼上女导演脸上那份无法确切捕捉的落寞?

 3 ) 啼笑皆非

看完这片子,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怎么说呢,最近看了挺多烂片的,杜拉拉或者暮光,我都没下毒手给一星,怎么也给导演演员编剧个辛苦分吧?

但是《如梦》就真的只值一星。

因为导演编剧,包括演员,我都觉得实在差点事儿。

《如梦》是贴着文艺标签的电影,的确可以看出它在画质,光线上追求文艺电影比较唯美梦幻的效果,但是文艺电影的基础应该是“文艺”啊,就是至少有点文化,有点内涵,有点沉淀的东西。

《如梦》斧凿的痕迹太重了,让人感觉这片子真的只是浮于表面,甚至表面做的都不好。

剧本不知所云,可以理解,文艺电影么,但是它不知所云到让人根本不乐意看完之后好好思索一下,反而是感觉有点SB。。。

还有袁泉童鞋,演技有点差,村姑演的装傻充愣,没见过世面也不至于是小丑吧,另一位文艺女又有点太安妮宝贝了,白棉布裙,体弱,瘦,脸色苍白,忧郁——已经赶不上与时俱进的女文青范儿了,现在女文青都流行说脏话。

表演不自然到仿佛一下回归70年代。

袁泉近来在话剧舞台上很活跃,话剧表演跟电影表演差的比较多,就像戏剧系和表演系其实是有不同一样。

戏剧必须夸张,因为舞台和观众席有一定距离,演员需要靠稍微夸张的肢体动作,表情和语调来让观众知晓人物的情绪,可是电影不同,每个镜头都是经过设计的,它带领观众去看,去思索,而不是吸引观众去看去思索,电影镜头可以有面部特写,有慢动作,有蒙太奇,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更自然,更贴近生活——而袁小姐明显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离文艺电影差的挺远,感觉李少红对文艺的把握好一些,《如梦》太刻意太做作了。

 4 ) 如《如梦》般梦吧

观看这片是在香港电影节的首映,隔了如此之久才来写影评(其实也不算篇负责的影评),可见本人的拖延症非同一般了。

(画外音:好吧,我是二班的)。

排队入场前,惊见Daniel携杨千嬅现身,内心澎湃不已,疯狂拍照之余,猛的发现从身边穿过的一席轻飘的身影竟是汤唯童鞋,气质好得出神入化,观影前已经飙升的肾上腺素让人更快的进入影片情节之中,华丽且美好的一夜。

进入正题。

《如梦》是一部带人入梦的影片,吴彦祖与袁泉在梦境中的话语,句句真实得深深扎入内心,冷色调的场景却虚幻得犹如只有梦中的自己才能进入一样。

“他死了。

”袁泉瞪着被泪水浸湿的双眼,虚弱得无法呼吸,故事从这里开始。

吴彦祖心心念念的寻找着梦中的那个袁泉,却意外在杭州遇见了一个长相一样的姑娘,美得似花儿一般,行为却大大咧咧如初始的儿童,无数次现实与梦境的交织都源于此,姑娘爱上了他,依然无怨的把他让给了梦中的她,他们落泪,他们起舞,都是在梦中才有的啊。

他找到了袁泉,她睡着了,很美很美,很弱很弱,他亲吻她,这一幕好似《睡美人》中的经典桥段,神奇有爱的心跳就这么回来了,其实故事在这里终结就已经很美了,导演还是有充满现实主义理想的,在由意念编织的抗争里,尘世间的一切都被渐渐腐蚀,如现实中每个人的内心一般,渐渐脆弱,无力,直至崩塌。

他抱着她,逃离这个芜杂的世界,而又能去哪呢?我想,爱的伟大是编剧最用力呼喊的一点吧,最终,他们在一起,于一片霓虹世界中,云淡风轻,花开花落。

故事并没交代这个姑娘来于梦境亦或现实,谁还在乎呢。

整部片音乐很美,镜头很美,人很美,风很美,呼吸很美,连一次次的触动都是美的。

在旁边两个小盆友看得昏昏欲睡的时候,我默默的擦着眼泪,看来,梦才是我的致命伤。

如果你还有梦,《如梦》会带来些许感同身受的慰藉。

 5 ) 第二重生活

  白色,画面大量的运用曝光过度。

  从小到大,我的睡眠质量都很差,失眠多梦,直接导致神经衰弱。

虽然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可我却宁愿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也不愿意失去--梦。

  梦是一个载体。

我需要它的存在,因为现实让人失望,让人不满,因为梦的存在,使活着似乎变得有意义。

当我们在梦里的时候会比现实中更直接,更随性的去表达,那时候我们的内心也是很柔软的。

所以,男友刚死的艾玲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接受另外一个男人,因为她需要,而这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被很多东西禁锢,人容易去自我克制。

曾经的很多年里,我会反复的梦见一个人,是当初失去了的第一个男朋友。

梦里跟他在一起,无论内容是好的还是坏的,在那里,畅通无阻的表达,纯粹的感情,没有现实的琐碎,繁杂,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一旦从梦中醒来,强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接踵而至。

而我只能期待着夜间的睡眠,然后继续梦中的第二重生活。

  这部电影一见如故,因为产生了共鸣,往往就是这样,我看的是我的生活,看的是自己,然后深深的走进这镜子里,为自己而忧伤。

男友跳楼的片段,几年前出现在我的幻觉里,他死了啊,我记录下来;“我们是两个小孩子,遗失了家园,在寻找回家的路时,我们遇上了。

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的话,曾几何时,我们也说过,说的时候很认真,两个似乎被遗弃的人互相抚慰伤口,抚慰对方就是抚慰自己般的顾影自怜。

max的猫死了,是他妈妈留下的猫,他妈妈死了,这些年来,这只猫几乎是他全部的情感寄托,他的猫死了,他的寄托突然没了。

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女孩出现在了他的梦境,梦是他的衣橱,真正的他其实躲在里面。

他的猫死了,那个女孩的出现,代替了那只猫,成为了他的情感寄托,所以他错觉“你是不是猫啊?

”  max,他是注定被现实世界抛弃的。

一亿,他不是真的想要一亿,他只是无力的借助一个几乎不可能的高价“可不可以像以前一样”,他原本的工作状态,是相对封闭自我的,不需要过多的与别人接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曾进入人们所谓的正常的生活状态。

“去寻找其它的可能性”,这话说得漫不经心,但它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这句话真的很幽默,他是想过去寻找其它可能性的。

  艾玲,生下来就被抛弃,在她生命的最初,只有无尽的寒冷,水,如水的凉夜。

这是她的生命带给她的阴影,终身的。

她极度的敏感,缺乏安全感,哪怕就是一次,他的大意,都会令她伤心,抓狂。

这样的女人是让人心疼的,但久而久之,会让人难以忍受,甚至将对方逼至疯狂。

她的男朋友为什么会跳楼?

影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她有关。

也许他是爱她的,但他不敢想象他们的未来,不敢去想象他们以怎样的形式分开,他宁愿选择在这个时候死去,这样一切也就永恒了,那时候他们还在一起。

  艾玲的妹妹,她是现实的化身。

有鲜活的个性,正常的生活,现实的爱情。

  max的天枰开始晃动,就像我曾问自己:到底是做梦的情妇还是做现实的新娘。

  这个结局很好,艾玲在跳完她的完美雨中双人舞后死去,max会有些失望吧。

如果他明白,这是最好的结局。

他们在梦的庇护下,完整的爱过,现实中不顾一切的去寻找过,没有真实的争吵,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为琐碎的小事而烦恼,没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厌倦,去等他变成个二百多公斤的色情狂。

  当艾玲的妹妹终于进入他的梦境,现实生活,正向他走来。

 6 ) 乱世不如狗,治世不如猫。

本来一个影厅有两个人看的,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

想一想,这部电影也将背景抽离到极致,何尝不是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

后来就只剩下我这个男的一个人了。

另一个陌生人不知不觉的走了,到电影看完才发觉。

这部电影其实也只适合一个人看。

暂时只想说一句话:乱世不如狗,治世不如猫。

 7 ) 逝者如斯夫,恰似一梦浮生

最近在研究人的前世今生之间有何渊源,所以前晚特意听了一段催眠录音,模模糊糊地被引导着进入的前世。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片高耸入云的森林,出现的人物有些混乱,大概是残留意识作祟的缘故,不过还好,我的前世也是个男人,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录音结束的那一刹那,我彻底醒了过来,由于灯光的原因变得非常暴躁,双臂无力。

我不敢再去试,因为担心被困在自己的前世,无法解脱。

有位网友连续催眠了自己许多次,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景象,这让所有人都惊诧不已。

有人回帖,“前世记忆里一些画面和人物可能是几世累加的,比如把不在同一世的人物放在一个情节里。

虽然细节可能是假的,但那个主题一定是真的,那些是我们累劫以来潜意识里深深的记忆。

”我相信梦不仅仅是梦,它是超脱现实的产物,无论是前世的记忆还是未来的预演,梦与奇迹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今晚参加了《如梦》的试映会,吴彦祖来了,袁泉没来。

许多小女生都发了狂,可惜只有三个幸运儿得到了他的拥抱。

《如梦》讲述了一个关于梦的离奇故事,它就像一个诡异的爱情童话,有种阴森的浪漫。

男主角像爱丽丝一样,无数次在梦里进行着同一个剧情,和女主角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知到相爱,最后,女主角……结尾安排得有点儿意思,逻辑上也说得过去。

只是看完电影之后,有种没“饱”的感觉,估计这就是看文艺片的后遗症吧,思路没法清晰。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两个场景的快速切换,在影片开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分辨梦境与现实的分界线,简直比男主角还要苦恼了。

不过,最苦恼的地方还是两个主角的角色扮演游戏,他扮演她的前男友,她却扮演她。

我自认为是个缺乏耐性的人,所以在看这段情节时感到非常憋闷,我讨厌被安排成别人想要的样子,因此这也注定了我在梦里都泡不到袁泉这么盘靓条顺的妞儿。

她就像个木偶,在片尾的优雅舞蹈中任人摆布,扶起来,摆直,撒手,歪倒,旋转,抱住,再扶起来,再摆正,再撒手,再歪倒,再旋转……带着话剧演员的独特气质,演的有点儿夸张。

有一处细节让人不解,她为什么老念叨着“我一直在等夏雨”呢?

又不是高圆圆。

等她湿了之后才发现,啊,原来是等下雨啊。

礼貌性的在豆瓣打了三颗星,因为我实在不够文艺,对这部电影爱不起来。

题外话:小时候好像看过这对夫妇拍的另一部电影,主角是王祖贤,也是讲前世今生的,叫《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那是我在青春期看过的第一部有异性裸体出现的电影,所以至今都觉得很劲爆。

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却让我刻骨铭心。

——谢谢罗导演,真心的。

==========================================欢迎关注哟:@天亮天黑

 8 ) 当狗血变成文艺——每个人都会遇到两个人,一个爱着你,一个你爱着,但都得不到。

有些东西明明那么狗血,几乎是每部高收视率的烂电视剧必备桥段,比如绝症、比如双胞胎、比如梦中情人、比如欢喜冤家……但罗卓瑶聪明的请来了正想转型的大帅哥吴彦祖和气质美女袁泉,用梦幻的色彩和镜头调度为这出狗血剧披上了一层文艺的外衣。

不,我绝不是想说《如梦》是部烂片,恰恰相反,流畅的镜头切换和场面调度、冷色调的气氛和色彩、各种明示暗示、服装道具,这些电影语言被罗卓瑶运用的十分到位,剪辑也丝毫没有突兀之感,梦与现实的切换,配上哀伤的音乐和阴郁的色彩……加上袁泉和吴彦祖的表演,说实话我真想不出除了袁泉谁还能把这么丰富的内心戏演的淋漓尽致——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拍摄得如此梦幻,罗卓瑶的功力是够的,吴彦祖和袁泉的演技是够的,如果这故事换了人选真不知道会拍摄成什么样子,恐怕还得叫《如梦》,“噩梦”的“梦”。

可能是罗卓瑶之前的《诱僧》和《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的故事太过于流畅了,难免对《如梦》的故事诟病起来。

前半段的故事很好看,难得文艺片有恰好的喜感、笑点,也有着恰好的悬念,让整个电影院的观众都全神贯注起来。

但,当迈克再次找到了依依时,影片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在影片中迈克已经流露出对依依的无限好感情况下,并且两人也已经相遇,突然出来一个桥段让迈克不用两难的选择——而他的镜头语言却分明已经表现出自己的选择——之后是一段有些拖沓的戏,让我一下由四分降到了三分。

私以为影片中大忌就是在一个可以结束的点没有结束,尤其是《如梦》后半段更是有数个点让观众产生错觉,这样反而让观众对影片不耐烦起来,明明是悲情场面,但电影院里笑声不断,足以让幕后一旁观影的罗导演和方编剧费解,结尾处半中半西的点题,更是有些画蛇添足。

《如梦》是一部好片,通俗的说是电影美学的飨宴,更有吴彦祖大帅哥和美女袁泉足够一饱眼福,但是它的故事还可以更好,结尾也还可以更好。

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以为自己猜中了结局,我以为迈克难以控制的爱上了依依,回头去找她,在上海同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以为迈克对依依就像艾玲男朋友对艾玲那样,还养了一只猫,我以为迈克偶然间又再次梦见艾玲,然后陷入痛苦纠结无法自拔,我以为猫又死了而迈克会在与依依最后一次约会中,做了所有艾玲男朋友最后跟艾玲做的事情,我以为迈克最后会跳楼自杀,然后依依像艾玲一样飘忽着到处找他,最后依依对一个人说,你在跟着我么?

——镜头转到那个人脸上,他,还是吴彦祖。

PS:1 吴彦祖演的迈克很自然,袁泉十分有张力,画面及其养眼。

2 音乐和色调配合的天衣无缝,但不建议有矛盾的情侣一起观赏此片。

3 见到吴彦祖本人的时候,觉得简直是欧莱雅的真人广告。

4 吴彦祖新婚、袁泉当妈,祝这两人都能幸福。

 9 ) 很轻很轻的电影,很重很重的梦

意外中拿到吴彦祖对话女大学生的电影票(感谢好心的洲洲转让~),从实习单位转了两趟车才迟迟赶到,还是错过了电影的开场。

于是坐在了剧场最后排的阶梯上,一边咬着我的煎饼,一边被身旁明显来看彦祖同学的MM的鄙视着。

看到的时候彦祖同学与袁泉同学在照相馆擦肩而过,但是他上了出租车之后才发现自己拿的是袁泉同学超美超文艺的照片。

场景一下子跳到了飞机上,彦祖同学激动了,要下飞机,惹得很大的动静,但是飞机已经开始滑行了,更加激动的空姐当然不会让他下飞机。

跟着彦祖同学起身的还有身后身旁的好些乘客。

难道是大家都预感要出什么事了么?

我想不通的只是为什么Max同学在出租车上不下车,而非要跑到飞机上了闹着要下机呢?

故事大体是说宅男Max同学做梦梦到了一美女袁泉同学,清丽脱俗,好不惊艳。

于是乎他又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了她,但不巧每次都擦肩而过。

最终见到的是大大咧咧颇具有乡村范的另一名袁泉同学,于是就邀请活泼可爱的袁泉同学帮他一起寻找神秘文静的另一名袁泉同学。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猜得到了。

就故事来说,导演很有野心。

综合悬疑,梦幻,纯情,抑郁,俄狄浦斯,弗洛伊德,神秘身世,帅哥靓女,跨国爱恋,名胜展示……所有他们可以糅合在一起的情节都放在一起了。

但是很多时候,愈是想说得多便愈是适得其反。

一部电影很有限,导演们又很不容易,什么都不想割舍,于是会让电影吸纳太多太多的东西。

无意中瞟到唯美的宣传海报,生生地印着“宅男春梦,玉女。。。

”什么什么的字样,让我煎饼都没吞下去。

太港式了这,就如同好几年前看到的香港翻译的片名《黑色追缉令》、《终极追缉令》、《火线追缉令》、《桃色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谁想得到这些电影居然是《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骚扰》与《本能》。

导演是夫妻搭档,之前的电影都没看过。

号称亚洲最具争议的女导演罗卓瑶,看上去瘦瘦小小,弱不禁风。

现场互动的时候有人问为什么想要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

她淡淡然的,说拍了很多英文的片子,想要回归一下中文的吧。

我向来偏好女导演,找来她以前片子的简介看了看,满满的都是妖气纵横的样子。

这部《如梦》反而更多是纯纯的,美美的。

适合那些相信梦到的事情就要去做,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另一个我的孩子们去YY一下。

我感慨地想,如果这部电影是五年以前拍的,我应该会更加喜欢一些吧。

梦境的处理很难,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梦。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老塔电影里利用水与镜的处理。

当彦祖同学抱着死都不愿意睁开眼睛的袁泉同学在东方明珠的高层大厅里徘徊时,我们看到指到十二点的时钟出现裂痕,地板也如同地震般开始破裂。

蛮具有梦感的,只是不知道谁做的技术,多看了几秒就假了。

两人跑到空地上(估计应该也是个旅游景点吧,可惜我对上海不熟),开始梦中的舞蹈。

彦祖同学把袁泉同学立正放好,袁泉同学就开始倒,优雅地倒到彦祖同学身上,彦祖同学就帅气有力地接住,再次把她立正放好。

袁泉同学半眯着眼,可是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紧绷的,不然怎么可能倒出这样柔美的姿势呢?

彦祖同学完美的侧脸顺着袁泉同学完美的腰胸而上,两人深情地互视,然后就黑屏了……想必导演在设计这场戏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

如果这部电影是冲着欧美的甚至香港去的,那这段舞蹈戏就应该是床戏了。

知道内地的审核不好过,于是要改,要删,要唯美。

可是我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情欲。

本来就是,大宅男好不容易在梦里头又见到了找了恐怕一年的情人,有什么理由只跟她在午夜的广场上跳一段莫名其妙的舞呢。

而且我最恨无端的逐格。

音乐那么缓,本来两个人的动作就已经放慢了,忽然来个十几帧的加速,节奏全然都不对了。

就好像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看着人家编导剪片子,为了节约时间于是把速度给调快,整个感觉就怪怪的,人还美名其曰,我这是特技,你不懂……就两个演员来说,都是感觉蛮好的人。

可是袁泉演得有点过,不论是那个清丽脱俗的梦中情人,还是活泼可爱的弄堂大妞,因为两者的性格差距太大,她也不得不把表演夸张化,摆脱不了的话剧的影子。

其实要拉开差距的不一定是性格,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面维罗妮卡》说明一切了。

但是看着她睁大着凹陷的双眼和深陷进去的双颊,我也会觉得太瘦了貌似不是件好事。

吴彦祖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美少年之恋》里面的他,微微有些皱纹,但是演得还是蛮真实的。

自我感觉这个角色对于他难度不是很大。

背景与其有相似性,对中文要求也不高,还可以跑跑纽约和黑妞419,回到上海又做做春梦。

我更喜欢他背着书包顶着鸡窝蓬头垢面到处跑的样子。

海报上做的太像哈利波特了。

在回忆小时候童年痛苦的回忆时,导演给了他很足很足的空间,整个特写给的都是他,让他一个人又哭又笑地飙戏。

但是这个,其实更多的是留给看吴彦祖的女fans们去看的。

单纯从电影叙述上来说,太拖沓,而且不真实。

电影放完了我的煎饼还没有吃完。

散场之后热情的fans们还围着彦祖同学的车久久不肯散去。

我还得赶紧赶回学校,连送给我票的洲洲同学都没能见上一面。

之后又恍惚。

今天在回忆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感觉这么这么轻,轻到我连结局都不记得了。

 10 ) 《如夢》——都市夢遊人

晚上9點半在灣仔會展中心看了《如夢》的首映,吳彥祖如約亮相出場,然而他卻不僅僅是一個帥哥那麼簡單,正如這部《如夢》不僅僅是一套愛情片一樣。

在鋪天蓋地的電影節目單上首選了《如夢》完全是被它的簡介誤導,令到搞語言學的我眼睛一亮,以為看到了二語習得實踐的豪華虛擬版。

導演羅卓瑤善用遊子題材,自1985年畢業作《外國的月亮圓些》或多或少都在研習類似課題。

雖然本片出現很多疑似橋段:《巴黎日和》里的死貓,《兩生花》里的另外一個我,《無痛失戀》里無夢不成戲的感情宣泄。

雖然臺詞有時幼稚的令人忍俊不禁,但是袁泉的話劇表演功底實在可圈可點,那場幾近片尾的雙人舞,可謂是一種靈魂的溫柔撫摸,將傷口撫平,隱疾治愈。

直到片子結束出來字幕才知道原來,兩個女孩,一席白衣沈溺在傷痛中的是“艾玲”,開朗直率內心細膩的是“依依”。

至於,他們是否代表夢境與現實兩個世界,並不重要。

因為夢即是現實,現實即是夢。

似真似幻之間,一個遊子失去心靈依靠靈魂出竅踏上找尋歸宿的路;半醒半夢之時,一個迷失身份的孩子帶著對母親的懷念遊蕩在陌生而熟悉的街。

導演或許力撐本雅明,活化了一個都市“夢遊人”的形象,紐約,上海,杭州,還有僅僅作為夢境出現的台北,這種靈魂與肉體的分離令人精神憔悴。

而在夢境里,名字,場景,時間,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感官,溫柔地牽住一雙手,在雨中纏綿而絕望地起舞⋯⋯ 一種強烈的俄底普斯情節,力量強大地支撐著整個夢的深入和延續。

而對於一個出生在美國的香蕉人來說,這個戀母情節就顯得更加微妙而不便明示。

葬禮之後,世界安靜下來了;遊歷大江名川之際,一切終於有所了結。

一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论语·子罕》)” 終於放下內心中的糾結,說了告別。

終於體會到導演和觀眾見面時說的那句“這是一部非常中國的電影”的原因。

P.S.剛剛從北京回來香港,便去看了一部別有用意的電影。

而事實上,這種夢遊的感覺伴隨了我很久,常常覺得自己是在夢裡,有時北京是真實的,有時香港是真實的,而我卻似乎永遠是虛構的……

《如梦》短评

当每天的梦境有了延续,是否还能分清现实世界的真与假?即使每日面对着如此相同的一张面孔,可仍在苦苦追寻着梦中那个清冷身影。决心寻找梦中人时,孤单是相同的,梦境已胜过了现实中的所有。“逝者如斯,不分昼夜”。一段梦境跨越到现实中的异国情缘,两个曾经被遗弃的有缘人,结局虽喜但悲

9分钟前
  • Eddy
  • 还行

。。。。。。。。。

14分钟前
  • BIOTD
  • 较差

结尾半小时稍微有些回力,影像很棒,但是讲得太矫情。觉得吴彦祖的背景音是不是用英语更好些呢,他不是只有在梦里才能讲好国语么,现在的处理只会把人搞糊涂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一星给帅哥,一星给美女。

19分钟前
  • 李扯火
  • 较差

五颗星是有非常深层次原因的!

22分钟前
  • 般若波罗蜜桃桃
  • 力荐

背后一阵凉风……果然是喜欢的人往死里顶,不喜欢的人往死里骂

26分钟前
  • 艾妮
  • 推荐

纯文艺

29分钟前
  • llxx8023
  • 推荐

生命不过是一场刺痛的幻觉

33分钟前
  • TheSingingSea
  • 还行

好台湾 好文艺 好神奇= =

37分钟前
  • L_plumage
  • 推荐

养眼片。

40分钟前
  • 在废土扫垃圾
  • 较差

令人发指的伪文艺 符合物极必反定律 可以改成超现实话剧 以及 一个巧合:看完我就拉肚子了

42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叙事的结构不错,可惜节奏过缓,表演造作。

47分钟前
  • 锡罐头
  • 还行

一般

51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活著很辛苦呀。他說,生命又無聊又短促。她說,這個世界太腐爛,沒意思。於是我們求死,不過是妄圖尋找另一種可能性。有生之年親見羅卓瑤夫婦是一件多么多么多么激動的事。and,小袁泉連哭起來都那麼美。

54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推荐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58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较差

不喜欢袁泉

1小时前
  • L. 0704
  • 很差

吴彦祖很帅,袁泉腿很漂亮,呃,就记住这些了

1小时前
  • yutu713
  • 还行

为了看美女而看一部电影的直接结果就是除了美女什么都看不到 美女演戏太用力帅哥太花痴 剧情不知所云细节天雷滚滚 形式大于内容 2星给小成本纯文艺片的超美画面

1小时前
  • 阿耳忒弥斯
  • 较差

纠结到死。

1小时前
  • -M-
  • 很差

袁泉,我当初一度暗恋的对象。。。。

1小时前
  • 赵鹏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