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夜晚』开场纪录片视角有点延续导演前作《中邪》的风格,但在前作被雪藏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做到升级甚至延续,于是将喜剧与惊悚进行融合,前半部分集齐一众喜剧人小品式演绎,也算是拍出了不错的效果,但后半部分为了有个合理的解决强行升华“友谊”这个点,导致全片节奏彻底崩坏,所谓的戏中戏中戏也显得有些凌乱。
【6分】
是马凯所导演的一部惊悚喜剧,剧情属于层层递进,局中局中局,很新颖的一个题材,大家整体都让人挺惊喜的,在前面可以让大家哈哈大笑,最后又突出了兄弟情,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自我感觉很贴合实际,为了工作,为了钱去努力一些普通人,每个小人物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为了坚持而坚持,为了梦想坚持,永远都在追梦的路上,正
有那么几年,伪纪录片题材的电影非常热门,造成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非《女巫布莱尔》莫属。
这部于1999年上映的恐怖片,采用DV的方式进行拍摄,成本也仅有6万美元,而全球票房则高达恐怖的2.48亿美元!
时隔8年后,上映的影片《灵动:鬼影实录》同样是采取的这种路数,成本更是压缩至1.1万美元,全球票房则高达1.93亿美元,此后更是成为一个经典的成功商业电影系列案例。
综合这两部电影来说,虽说拍摄手法非常粗糙,也没有大牌明星加持,但是贵在真实,那种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是其它恐怖电影无法实现的恐怖效果。
在华语电影中,也有这么一部同类型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作《中邪》。
《中邪》上映于2016年,是青年导演马凯的处女作,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为7万元,其中还有2万元用于演员的医疗费用。
影片上映后,在观众间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只不过在票房表现上比较难看,仅有41.6万的票房。
虽然商业表现不好,但却为马凯积攒了拍摄恐怖片的经验。
2023年3月份,马凯就推出了他导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了不起的夜晚》。
据说这部影片最初的剧本设想是在2012年,那时候的马凯还在横店漂流,也可能是出于对当时的怀念,所以影片的故事发生地就设定在横店影视城。
片中范丞丞出演的豹子三人组作为自媒体视频作者,为了拍摄出爆款视频,来到影视城进行拍摄,却无意间拍到演员发生意外的视频,当发生意外的演员再次出现在片场的时候,一场疑神疑鬼的恐怖故事就此展开。
有了上次《中邪》的经历,马凯显然有了更多商业的气息,在《了不起的夜晚》中他不仅加入了恐怖的元素,同时还加入了喜剧的元素,最终成为了一部恐怖喜剧片。
这种搭配早在1995年的时候,导演刘镇伟就找来周星驰拍摄了一部《回魂夜》,即便当时周星驰已经是香港电影中的一线巨星,但是该片也仅是拿到1620万的票房,可见这类影片并不太好拿捏。
那么《了不起的夜晚》表现如何呢?
首先这部影片没有大牌演员加持,这在当下的电影环境中来说,是明显的劣势。
其次影片的剧情也乏善可陈,远没有当年《回魂夜》那般有趣,仅有几处惊悚镜头处理还算不错。
第三影片满满的网大感觉,明显可以看得出廉价感,当然这也是制作成本所限,即便是该片的成本仅有千万,但相较于《中邪》来说也已经是富裕了太多太多。
影片整体呈现的效果,虽然有一定的惊喜,但是在协调性和条理性上还是有明显的短板,马凯意图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计划也显得乱了章法。
《了不起的夜晚》至下线,累计票房仅有4690万,而同期上映的低成本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也有着6700万的票房。
当然《了不起的夜晚》还不至于亏损,至少还是有些盈利的,对于下一步,马凯还有一部恐怖片《我和她》将要推出,至于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END】
了不起的夜晚 了不起的豹哥 了不起的三宝传媒 了不起的剧组,刚开始冲着范丞丞去的,后来被剧情深深地吸引,是一部惊悚中带着喜剧的一部电影,结局是感动的。
很励志的一部影片,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去年暑假接触了两个月的剧组,亲身体验了剧组生活,真的很辛苦很累,半夜的收工,凌晨的开工,一次又一次的大夜,一遍又一遍的回原位重拍,一声又一声的咔,都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真的亲身体验才懂得剧组人的辛苦。
《了不起的夜晚》这部电影中途很惊悚,中途的尖叫和大笑,让我能够想到演员为了呈现出这种效果付出了多少。
很高兴看到了范丞丞越来越棒的演技,很高兴看到他把剧中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故事线环环相扣。
到了后期修改剧本的内容,代入了去年暑假的经历,看到了导演们的辛苦。
很有意义的一部电影,有时间一定再去影院再看一遍。
负债累累,面临倒闭的短视频公司;一心向红,找人偷拍的十八线小演员;演员不给力,投资要泡汤的夹缝生存导演,再加上一群今天有饭,每天没辙的影视城闲散班子。
所有人都有困境,所有人都在底层。
这或许是导演多年以来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本片的内容比之电影,的确更像sketch,game点就是扮鬼,你吓我,我吓他,吓人者,被吓者轮番交换身份。
如果缩短成为二十分钟左右的一场情景喜剧也许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撑起一场百来分钟的电影显然还力有不逮。
小山用片酬投资电影,还有八万块钱雇人派短视频。
所以这个十八线小演员片酬到底是多少?
而为了激励他展现演技,全组人陪着演戏,这戏中戏费时费力,他又有多大的背景。
这或许是全片最让人不明就里的设定了。
豹子三兄弟负债累累,狗子要退出的原因是因为猴子长了个瘤,不想拖累他。
可以当时的状态,是谁拖累谁。
结尾突然就兄弟情深了,价值上的也是太突兀。
尤其是开头结尾对索赔夫妻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看来钱的确可以改变人性。
王子璇和许馨文全程带着鬼妆,让人看不见真容,还不如个小护士露脸时间长。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已经可以持续向影视圈输送人才了,但导演似乎只喜欢姓蒋的。
为了流量,豹子、猴子、狗子可以到恐怖片场偷拍,其中猴子还化妆成了女鬼;为了让小山拍戏能找到恐惧的感觉,导演可以欺骗小山,让小山以为丽妃在医院死了。
借用医院女医生一句话,拍电影的都是神经病。
敬佩他们很拼,同时也反感他们有时很无耻。
电影到了后期,已经分不清是戏里还是戏外,戏里应该丽妃和小山是主角,戏外是豹子、猴子、狗子是主角,改了剧本,戏里戏外的人员全部融合到一起,这剧情还是蛮新颖的。
二个演丽妃和替身佳佳的女鬼,演员长什么样一直都没看到,男猴子演的女鬼倒还有点特色。
如果日本的《摄像机不要停》是写给电影人的情书,那么《了不起的夜晚》只是写给《摄像机不要停》的情书。
当别人的创意用过了,就像打向圣斗士的绝招,用过一次之后,就不太灵了。
何况本片的确许多桥段像泰国片《鬼乱五》,整体立意模仿了《摄像机不要停》。
坦白说,总体只有6.1分的水平,打八分是为了拉高豆瓣分到6分。
5.5分的确是低了。
看过导演的处女座《中邪》,由于并未院线公映,因为题材涉嫌迷信过不了广电总局吧,但是痴迷电影的观众会对《中邪》的真诚和低成本出好故事好恐怖片感动,估计监制易小星也是这样被感动的。
但是为了公映去“借鉴”或者拼凑了《鬼乱五》《摄像机不要停》成了一个剧本,还尴尬地最后让周一围说了句“这简直是艺术”,让人反感了,这不是笑点,反而像强行拔高。
如果周一围最后的那句台词如果改成“干,还tmd让你干成了。
”会不会更真诚,更谦逊,更感动人呢?
皇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实就是有,其实各行各业都有,钟南山的父亲就是名医,他儿子也是医生。
你看见的王宝强,你看见的马凯,你看见的李嘉诚,这种白手起家又飞黄腾达,说明普通人也能成功,但是幸存者偏差,需要比中彩票概率还低。
但当马凯你“中彩票”了,真诚和谦逊,会不会比纯粹借鉴拼凑一个你觉得的好故事更好呢?
王宝强其实做到了,他的作品其实是真诚的,但他《天下无贼》的走红也是资本需要傻根的名气,王宝强幸运得多。
马凯,没有王宝强那样一飞冲天的运气,他只有自己处女作《中邪》的铁杆电影影痴才会关注的那些没法变现的名气。
所以《了不起的夜晚》是时势需要他们抄创意,为什么,因为这样投资安全。
本片的优点剩下了现实中的意义,第四面墙的导演本人的故事,易小星帮助导演的真实故事,以及最后的电影结局,三哥们为彼此过命地付出。
只有三哥们的兄弟情,稍微带来了原创的诚意。
加油吧 马凯 下次更真诚些。
🎬《了不起的夜晚》三位短视频达人博主,为了挽救即将破产的影视公司,为了能够再次翻红、起死回生,他们来到惊悚片现场进行偷拍。
万万没想到,他们不仅拍到了剧组的意外,而且遭遇了一连串离奇事件。
他们决定拍下更多独家内幕,不料却踏入惊悚的闹鬼现场。
他们本是惊吓的制造者,却成为了被吓的参与者。
拍摄现场状况百出,各类人员矛盾频发,三个丽妃真假难辨,自媒体三兄弟随机应变,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
落魄博主、无名群演、不红导演,三队人马机缘巧合聚集于同一地,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对影视行业充满了热爱。
在面对绝境时,他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三队人马最终集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次伟大创作。
所有人都拼尽全力,让这个惊悚的夜晚,变成大家实现梦想的高光时刻,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了不起的夜晚!
当所有人齐心协力为一件事努力时,你能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光芒。
那一刻,大家都成为了自己的英雄,那个汇聚了大家激情与汗水的夜晚,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了不起的夜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也会有很多难以忘怀的夜晚。
无论是三兄弟,还是剧组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困境里挣扎,但并没有因此停下追梦的脚步。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哪怕最后不能成功,相信也一定会遇到同行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了不起的夜晚 (2023)5.5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惊悚 / 马凯 / 范丞丞 蒋龙
《了不起的夜晚》点映后,不少友邻提到它有“抄袭”泰国恐怖拼盘片《鬼乱5》第五单元《惊魂鬼片场》(以下简称为《鬼乱5》)的嫌疑。
这不是空口造谣。
实际上2016年不散的专访中,导演马凯曾经提过这档事。
十年来最吓人的国产恐怖片,拍摄现场比电影更恐怖
抱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来对比一下:《了不起的夜晚》真的“抄袭”《鬼乱5》吗?
两部电影同样是恐怖+喜剧类型。
同样以“演员遇难,片场闹鬼,假戏真做,惊喜反转”的故事线索展开故事。
《惊魂鬼片场》剧情简介:一个摄制组正在拍《连体阴2》,扮演女鬼的小根妹突然昏倒在片场,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将其送到医院。
正当摄制组担心进度时,小根妹又重返片场。
《了不起的夜晚》剧情简介:一心想要红的短视频“达人”豹子面临公司倒闭和支付赔偿金的双重困境,合伙人狗子和猴子也提出要散伙。
三兄弟因一个特殊邀约来到惊悚片剧组进行偷拍,打算干好“最后一票”。
不料,他们居然拍到剧组女主角发生意外的独家画面!
三兄弟随机应变继续偷拍,却没想到一连串的惊声尖笑愈演愈烈……
《鬼乱5》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电影都有一个演技稀碎的主演。
《鬼乱5》演员片场都有一个不耐烦且阴阳怪气的导演。
《鬼乱5》导演都有一帮看到主角演戏会翻白眼的幕后工作人员。
《鬼乱5》录音师两部电影都有医院误会。
《鬼乱5》两部电影都有“恶鬼扒窗”等惊悚点小桥段。
《鬼乱5》
《了不起的夜晚》以上是否属于“抄袭”,我不敢给出结论。
在我看来,《了不起的夜晚》是一部108分钟的电影长片,而《鬼乱5》是一部30分钟的短片。
个人的标准里很难看作是“抄袭”,更多是导演作为“灵感来源”本土化改编的全新故事。
目前,我没有查到任何关于“《了不起的夜晚》购买《鬼乱5》版权改编”的官方说明。
如果有朋友找到,可以推给我,我来修改。
《鬼乱5》还没结束。
刚好,在了解《鬼乱5》过程中,发现这不是国内第一次翻拍“惊魂鬼片场”的故事2015年,国内曾有一部名为《魔镜》,由韩国、泰国、中国香港导演各拍一部短片组成的恐怖片。
其中,彭发执导的第三部分《电影》显然是改编自《鬼乱5》(以下简称为《魔镜》)。
《电影》剧情简介:某剧组正拍摄名为《冥国1932》的鬼片。
傲慢的女主角珍妮乱发脾气,财大气粗的制片颐指气使。
正式拍摄时,饰演女鬼的女孩允儿声称看到鬼影而吓晕。
片场鬼影幢幢,人人胆战心惊。
同样,我没有查到任何关于“《魔镜》购买《鬼乱5》版权改编”的官方通稿。
如果有朋友找到,可以推给我,我来修改。
《魔镜》和《鬼乱5》的相似性我就不展开,看以下两张截图你就能明白:
《鬼乱5》
《魔镜》这里重点想聊的是,相对于《鬼乱5》,《了不起的夜晚》“借鉴”《魔镜》的痕迹更加明显对比两部电影,除了上述提到的雷同点之外——两部电影都设置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制片人。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电影都有“厕所借纸撞上闹鬼”的惊悚桥段。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都有“导演布局揭露真相”的反转设计。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这个程度到底算是抄袭、借鉴还是致敬,我不敢空口鉴抄,大家自有公论。
写这么多只是为了麻烦水军营销号写通稿的时候别再强调“原创、诚意、国内从来没有类似的电影”。
有的,你不知道而已。
这是一部用拍电影的故事讲述故事的电影。
用电影讲述电影的类型,并不罕见,这几年甚至频繁出现爆款呢。
远一些的,八十年代丁荫楠的《电影人》,近一些的,翻拍自《魔幻时刻》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电影人》里,充斥着孤独、不合群、清高、自傲,但绝对比《巴比伦》纯洁得多再比如《扬名立万》、《梦工厂》、《雨中曲》、《热带惊雷》《不是闹着玩的》……
最伟大的爱情片,莫过于为了爱去拍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将会凝结人因爱而诞生的智慧、勇气,甚至是随之而来的运气无数电影曾经向观众们展示过电影人的热情、疯狂、荣耀、堕落、执着、谎言、智慧、笨拙……这些电影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部戏中戏作为剧情推动的动力,通过这一出戏中戏,展现拍摄电影的细节(猎奇心态),展现电影人的精神(精神共鸣)。
《了不起的夜晚》同样,也将充沛的感情注入了剧本中,注入了故事中。
马凯的两部作品,其实都有很多借鉴的成分,但是从剧本角度说,他的讲故事能力挺不错的它也再一次告诉观众,推动影片的核心动力,应该是故事。
所以用小《扬名立万》来称呼该片,既是表明了两个电影在题材方面的相似性,也可以充分肯定该片剧本的含金量。
说起来,二者还真是有一些微妙的缘分,《扬名立万》的大部分主创都是万合天宜的人,而《了不起的夜晚》的监制呢,是叫兽易小星。
都是讲拍电影,都是影片在一开始有前作风格,都是剧本为王,但扬名立万靠最后的一次反转,就干翻了本片这两部电影都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剧本,甚至可以说,两部电影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剧本上的。
本片是我见过最多的剧情反转线,连续反转了五次!
短视频up暗访鬼片剧组拍视频——陆续将计就计偷拍up被吓的镜头——up了解真相后再次将计就计——剧组资金链断裂索性将整个经过拍成电影——最后高潮主角再次打破既定剧本。
马凯终于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中邪不是昙花一现。
该片风格非常复杂,我的评价就是——用喜剧作为底层逻辑,用惊悚作为推动剧情的动力和氛围催化剂,内核是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而最后用兄弟情为影片做了升华。
看完这部电影,会发现它和几部电影有微妙的联系。
首先开头的纪录片风格在提醒我,奥,果然是《中邪》导演的片子,随后影片的反转剧情线就是20年大火的日本电影《摄影机不要停》基本类似,而里面几个演员对于表演和电影的热爱,又让人想起《喜剧之王》和《我是路人甲》。
前5分钟,马凯使用了在《中邪》中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以手持录像机的画风和素人的表演风格,展现了一段最像《中邪》风格的惊悚桥段;而后在进入正常叙事后,像其它涉及到拍电影的影片一样,开始展示拍电影的流程,这一段对于普通观众依然有吸引力,电影拍摄的神秘感,从电影诞生以后,就从来没有消失过。
随后陆续的几次装神弄鬼的反转,马凯完全摒弃了《中邪》中更加黑暗、更加残酷的色彩,把恐怖惊悚的程度保持了一个底线,一个基础出发点——不再是为了复仇,为了贪欲,本片里的人性是善,是单纯,他们所有的动机都是为了一部成功的电影、为了表演、为了观众。
这种动机的调整为影片的氛围始终笼罩了一层亮色的罩子,无论再血腥、惊悚的桥段,都没有捅破这层罩子。
影片中的惊悚桥段并不新奇,它所做到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并且在观众的期待中给予一个理性而略带喜感的释放而最后的30分钟,所谓的真正戏中戏一段,我看到了《摄影机不要停》的影子:临时编写的剧本——剧组为了守护成片,杀出僵尸重围……荒诞到不能再荒诞,对吧。
临阵磨枪的演员,演员不够,导演来凑,特技演员不够,主演自己上。
看似混乱不堪,却有一个隐藏的秩序或者说是大家有高度的目的性,这一点和《摄影机不要停》特别像。
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编剧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电影的热爱是有多重要,里面的人,可以说,都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游走的过客,而就在这电影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却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告诉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多么光荣而自豪,而幸福的一瞬间,莫过于与人分享这光荣的一刻!
影片在最后一刻,当几名主创因为剧组解散,陷入绝望时,服装、化妆、灯光、摄影出现了,可以用到一个词——从天而降在聚光灯下,仿佛救世主。
他们此刻将生计问题抛诸脑后,此刻所有人的想法空前的一致——电影一定要拍完。
此刻每个人都是值得自豪的英雄。
对于影片最后一个反转,即我所谓的剧情升华,究竟是好是坏呢?
但从情节上来说,让主角的好兄弟“猴子”负了伤,这一点略带强行,而后“猴子”伤情越重,却不愿电影因他而停机——可以,但是动机要让观众信服,我们可以自己去推想,也许是为了救命钱、也许是为了一部凝结大家心血的作品,但是单从影片表达上,这一方面没有做出渲染,使得这一块为了表达兄弟情所做的升华,可以成为“强行”二字。
从最后的剧情看,兄弟友情是所有感情中导演最想表达的,但是很遗憾,这条线索在影片中间的闹剧中隐藏得太深,甚至是没有表达,而在最后突然的升华,反而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至于演员方面,我对范丞丞了解不多,里面的演员其实都挺让我脸生的,只有梁龙的表现很惊艳,以后干脆就拍电影吧。
演员演技这块是整部影片我唯一觉得不值得多称道的东西。
但是并不代表电影对于刻画人物不上心,马凯在创作时,对于小情节的呼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个技巧用得非常娴熟。
比如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小山和豆这对影片和“里影片”和“里里影片”里的搭档,在面临生离死别时候的状态,前后之反差,真正做到了遥相呼应;再比如女主小红对于恐高症的变化。
小山这个角色借鉴的是尹天仇每一种呼应,都代表了人物在影片中的成长。
这种前后呼应的技巧,马凯在之前的《中邪》中,在一个更大的剧情框架里体现的更为明显。
该片在惊悚要素上,其尺度之大,近十年实属罕见,简直感觉仿佛电影局不存在一样的尺度。
吊死,断头杀之类的,我当时都惊了,不是因为吓人,是因为这个能过审。
而影片非常理智的是,在所有的惊悚桥段里都以一个幽默的爆点作为结尾,力图冲淡恐怖的要素,但是还能够保留类似的味道。
疫情以来,惊悚片在北美的地位越来越高,毕竟它一般来说成本更低,而受益更高,而从观众的角度看,惊悚片同时满足了人类对死亡和快乐这两种欲望:我们一边走向死亡,一边为它只发生在银幕上而感到高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电影最可怕的时刻既尖叫又大笑的原因。
内地惊悚片的问题在于当这种恐怖是虚假的时,当观众无法从惊悚片中取得他们想要的那种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如何让观众感到高兴。
如果说马凯的《中邪》更接近北美惊悚片的出发点的话,《了不起的夜晚》中马凯没有放弃惊悚,这一次他试图将惊悚作为喜剧的一种另类元素,而非一个独立的类型。
我认为《坠落》这个创作方向的惊悚片,是比较适合内地文化和审美观取向的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会尖叫多一点呢?
还是笑声多一点呢?
无论是哪种声响,当它在你的耳边此起彼伏时,也许比电影更有意思呢。
喜剧大赛演员再就业,连看了两部范丞丞主演的电影,感觉他还挺适合做演员的。
太好看了!前面三番惊悚喜剧反转,谁才是鬼~ 最后励志元素惊喜,虽然导演剧本还可以更扎实,但是多加一颗星给第二部,马凯导演讲故事能力未来可期
失望哈,吓,没吓点上,笑,笑没笑够。惊悚+喜剧值得鼓励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才俊导演们大胆一试,但别总想着靠煽情、励志(和yygq)来夹带私货吧。可惜了,成为不了爆款。[点映]
好久没在电影院里笑得这么开心了哈哈哈哈!虽然没追过一喜但通过此片被三蒋强势圈粉,尤其蒋易!他怎么这么好笑啊哈哈哈哈。惊悚喜剧题材真是内地近年太不多见的一种类型,而本片的呈现成果也非常合格,还通过反转时时出现惊喜,最后的励志和温暖也不会显得煽情。回味之后会觉得是好可爱的一个故事,创作者们一定也是很可爱的。梁龙演的导演还有范丞丞的表演也还真是不错呢!
喜欢惊悚题材的看不会上当,本来心情不畅快去看完非常解压,还是期待个《中邪》上大银幕,既然这么受限,那不如去看好玩的
惊悚恐怖部分拍的不错,喜剧部分又尬的也有好笑的。最后部分的煽情和转折非常尬,感情没铺垫到,整这些又不自然又不合情理。
看了点映,挺不错的。伪记录的开场延续了导演前作《中邪》的创作风格,中间有惊吓也有笑点,挺自然的不尴尬,后面难免让人想到《摄影机不要停》,结尾挺不错,搞出了大鹏的《煎饼侠》想要拍但没拍出来的东西;范丞丞挺出乎意料,演的不错,一喜的几个演员就不用多说了,都很出彩。创作灵感是马凯导演自己,或者说是千千万万个像马凯导演这样"追梦"的电影人,其实电影中的演员也是这样 ,他们大多都不是大红大紫的演员,像蒋龙、蒋易这些"腰部演员"也是努力摸爬滚打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发光发热,致敬这个时代仍热爱且认真做电影的"了不起"的他们
这部电影难道是在拍摄“一部烂片是怎么形成的”吗?蒋龙证明了他确实是个好演员,蒋易拿这个角色有点惨。惊悚喜剧却生怕吓到观众,夜戏照得亮亮的。不得不说这实属是国产片的困境。
中邪导演新作,恐怖伪记录片,拍恐怖伪记录片的人,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晚上的电影。后半段确实不好,与全片格格不入,能理解导演创造的意图和不易,但玩就要玩到底,类型片也好纪录片也好伪类型片也好伪纪录片也好也请都坚持到底,创作种种亦如是,然纵观全片,只是也只能减分。
虽然也是运用了伪记录的元素,但导演没有《中邪》初出茅庐时那种生猛新鲜劲儿了,反而有种为了反转而反转的设计感,并且前面铺垫太长,反转出现太晚,大段回溯剧情也过于直白,缺少凝炼精巧感,仿佛看了一场闹剧。
最让人不理解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的表达:剧本可以不用编剧写,电影可以不用导演导,弄短视频的小哥可以力挽狂澜地一晚上拯救一部电影。另外,故事到三分之一后就基本没有剧情了,是重复的互相吓来吓去。最后三分之一的连续煽情堪称灾难。
【B】槽点太多,最主要的是剧本拉胯,笑点都是台词包袱而不是建立在情节碰撞;因为早就知道国产片没有鬼氛围又像闹剧所以也很难吓到人;反转很多,但根本不是电影逻辑的反转,是短视频逻辑反转,是那种突然演着演着都快结束了某个角色突兀地告诉你其实我癌症了我马上要死了然后开始转催泪的反转;悬疑喜剧惊悚样样有,样样都不行。即便从娱乐性的角度审视,这片做的也不好,剧组戏拍的太实,精力全在揶揄讽刺影视工作者身上,而不具有任何一场真正够“飞”够“疯”的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最后长达三十分钟的热血煽情更是自嗨到了极致,影视人看一群人不去医院抢救也要拍片或许能有点共鸣,观众只会觉得哪来一群傻缺。最后也就创意不错了,但这个创意,其实都是照搬的澳洲恐怖片《恐吓运动》。
厌恶这电影,拼了一堆也拼不好,一点也不丝滑,完全不好笑。其实范丞丞演的还不错。
梦想这玩意儿是真好拿出来卖钱啊
【2】我的妈呀,幽默死了。剧本杀电影拍腻了,来拍密室逃脱了。全片以“尬文化”矛盾自恰,一边要吓人,一边又要笑死人,两者都做不到只能尬死人。拿着院线的制作本质还是拍网大,论吓人不如玩密室逃脱,论好笑不如开庭麻花。短视频,粗制滥造,自媒体,网大,来完这出闹剧。你吓吓我,我吓吓你,然后pov不断转换,化解尬剧的自然是万恶的资本和至纯的友情啦。还不忘记强行煽情痛哭致敬《摄影机不要停》和《我是路人甲》,可真够幽默的呢。
当你知道不让拍鬼,知道只能是装神弄鬼,就没啥意思了。
还真的几乎全是夜晚的戏,这个可以加一星,虽然后面有点漫长和无聊,再控制节奏收紧点就好了,好累啊镣铐好重啊埋没多少鬼片导演了啊这纯阳之地,20230331@佛老汇周五晚中国巨幕厅黄金场票价十九块九。
超出预期,马凯导演做到了让我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哈哈大笑。故事的切入点使得一切惊悚元素非常合理,但部分细节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有些梗的插入还挺令人会心一笑,蒋龙的逐梦演艺圈在戏中戏里得以呈现,范丞丞的表演还挺令人意外的。
核心创意抄袭,而且是三个拼接……
2.0/5.0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一些时候会利用全知性叙事让观众处于人物的“高位”,而这又不是仅仅停留在多线性带来的认知逻辑落差上,而是关乎整体状态张力的,我们共同成为“谋划者”,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一直去维持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