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作者孑与2,背黑锅不说,还没法解释,其中说不定水有多深,孑与只是一个小小的网文作者,这个盖他不敢掀。
其次,投资方。
一亿五千万打造的剧,三十六集。
平均416万每集,我就呵呵了。
难道我发现了什么不能说的东西?
再次,爱奇艺。
又成功的败坏了一个你们说的IP。
恭喜!!
再再次,轮到原著党了。
忠实的原著党被生生喂了一肚子屎,吐槽两句还被说是黑粉。
这特么的就不能忍了。
所谓的行业内人士说,规则太多啦,监管太严啦,连孑与都被逼着说了同样的话。
你们的意思是都怪某局管的太宽了是吗?
我就呵呵了。
说说利益吧。
既然有人被坑了,那么一定有人就赚了。
看看上面那几个群体,你们会发现,除了粉丝,其它人都是损失了名声。
这些都是利益攸关方,难道只有粉丝才是明白人,这些人都是人傻钱多,没地方扔了么?
明显不是。!!!
现在还没有数据出来,也不知道投资方能不能收回成本。
也不知道爱奇艺的高层怎么想。
反正,孑与的钱是落袋为安了,还有剧组这一波人呢?
演员们呢?
只是单纯的打工拿钱吗?
还是都有一把辛酸泪,不知能向谁诉说?
到底坑了谁呢?
吃瓜群众是喜闻乐见的,反正就图一乐呵,没人愿意背锅,也没人愿意扛事,和稀泥呗。
说句大点的话,坑的是你们整个圈子的前程,坑的是,这个国家的脊梁。
看了6.7集,不算原著粉,但是看过原著。
看了评论,都在说剧情啊颜值啊,我想说剧情好在哪?整个剧组都不觉得前几集的剧情有问题么?
1.文物摆在一堆垃圾里,并且机关正好在那个护栏里面,请问这是挖掘工人故意放的陷阱吧?
2.在沙漠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把东西都埋在墓碑后,你是准备去寻死么?你不是考古学家么?
一点常识都没有么?3.客栈老板也说了大部分人用醋布,盐很珍贵,那么你随手就把店老板的盐都拿走了,他还不知道,客栈每天不做饭么?他家开矿的么?
贵重东西丢了都不知道4.敌人来了为什么直接冲进营寨了?我第一感觉还以为程咬金来了,你那破门还修它干什么?丕用不顶5.你一个考古学者,听到李承乾的名字第一反应居然是 哇 皇二代啊 而不是 我去是这个变态啊 请问你的考古学是跟体育老师学的么?,下面又来,听见李安澜的名字又是这,6.请问一群人考古,出于什么目的要带输液器呢?你把背包都扔了,就非的带个输液器,你脑子怎么长的?7.请问这里面的程咬金是非不分么?送个紧急军情,找到盐不说,就和皇帝说你女儿找见了?8.请你再告诉我你身上带两个输液器是要干什么?9.请问主教你没去过夜场么?胳膊大腿看的少?他们几个那个表情可以理解,你那是什么鬼?10.请问猪脚你不认识侯君集么?稍微熟悉点唐朝历史都知道吧?明知道他要造反你还要去和他拉关系,找死么?
当然是程咬金的儿子!!!!!!!!!!!!!!!!!!!!!!!!!!!!!!!!!!!!!!!!!!!!!!!!!!!!!!!!!!!!!!!!!!!!!!!!!!!!!!!!!!!!!!!!!!!!!!!!!!!!!!!!!!!!!!!!!!!!!!!!!!!!!!!!!!!!!!!!!!!!!!!!!!!!!!!!!!!!!!!!!!!!!!!!!!!!!!!!!!!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影评╰_╯生气像我这种懒癌晚期的人曾经多次有写影评的冲动,都因为闲麻烦不了了之。
我看过上千部小说,唯有唐砖对我而言的意义不是一本单纯的小说。
它在我高中时期激发了本来麻木的我对现实的期望,云烨的孤独让我感同身处,他对家的眷恋让我注意到了一直被我忽略的事物,他的征程让我神往,没有唐砖也许我无法去把心转回高考。
我当然明白他的一切都是小说艺术创造的结果,世人都有缺陷,而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一个人格化的圣人。
纵观网络小说,他是一个唯一让我时隔多年都依然喜爱的主角,哪怕情节已经模糊不清,但我还是记得有一个大唐云候当我在起点启动界面中看到唐砖改编电视剧时,我还有一丝兴奋。
虽然刚经历了马破苍穹这部奇葩,不过我还是期待着,比较古装剧还是出过如琅琊榜这类优秀的电视剧的。
结果呢,那个莫名其妙的男主是谁?
是那个让大唐满朝文武敬佩不已的仙人弟子吗?
原来大唐文武也好,一代明君李二也好,在编剧眼里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
至于谈什么改编和原著不应该放一起讨论的人,我请问一句我把你的偶像明信片放到厕所里面,你是不是觉得很好?
毕竟明信片是我的,怎么弄管你们什么事?
怎么拍剧是编剧的事,但不要一而再的消费观众的感情,每一次对观众的伤害,都是在埋葬编剧自己。
哪怕有一天他们能够拍出优秀的作品,我也不会忘了他们所拍的唐砖,依旧会去针对。
其实我也是从抖音跟过来看完这部剧的,原本我很不喜欢男主的轻浮,而且男主相比几个配角颜值也不高,靠着拖进度条一晚上还是看完了三十七集。
这部剧有很多硬伤的地方,虽然我没看过原著暂时体会不到原著党对于乱改的愤怒,也不提制盐、做蛋糕这些技术问题,爸爸,感冒,谢主隆恩,这些穿越乱入台词真的是非常出戏。
但这些并不严谨的壳子,包裹的其实是一个神仙眷侣爱情剧,甚至有点让男生有种马开后宫的代入意淫,也算是成功了。
这其实也是网文的逻辑,为什么网文要分男频女频,因为男女的爽点是不一样的。
虽然作为考据党我很喜欢服化道讲究,各种称谓符合朝代,但是脱离了剧情这也只是一层壳子而已,只要不带智商看就行了。
在这里还是想继续夸一下长安十二时辰,无论编剧,导演,服化道,考据,演员演技台词,都是值得大赞的。
但是这部剧作为贩卖幻想的网文翻拍,至少在代入感和爽点这一方面合格了。
虽然女主很作很冲动,男主轻浮浪子,虽然我知道恋爱根本不是那么谈的,女孩也没那么好糊弄,夸一两句就芳心暗许,但是能在荧幕上贩卖这一份幻想就很成功了,女生喜欢各种大女主穿越肥皂剧,大概也是同样的心理吧。
一个小屌丝,穿越唐朝,不仅自己利用现代知识碾压古人充分装逼,而且碰到武艺高强又盛世美颜还有传奇身世的公主跟自己谈恋爱,皇帝储君跟自己是哥们,而且为了救太子哥们的心上人娶哥们的心上人做老婆,最后还勉强拍出权斗阴谋原本单纯美丽做公益的辛月黑化,最后南柯一梦回到现代,真有恍如一梦的隔世感。
虽然剧情各种硬伤,不带智商看,就足够了。
首先,我是原著党。
其次,对于剧情的评价,借用其他原著党的一句话:打一星都是对神作的侮辱。
第三,核心内容,我们的愤怒与导演、制片甚至是作者赚的盆满钵满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为什么大多数美剧都是走心之作?
为什么凡是能够连拍N年的美剧一定都可称经典?
为什么国剧和美剧之间就永远有如此大的天堑难以越过?
因为美剧是按年拍的,一年一季,而只要任何一季的口碑、反响不佳,唯利是图的电视台就会毫不犹豫的将这部剧砍掉,甚至一些风评极佳,但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的作品也难逃这一命运。
然后电视台换上一部新剧,一个新品牌再去看其能否得到老百姓的长期拥护,从而衍化成青春不老的神作(《六人行》、《法律与秩序》、《海军罪案调查处》、《生活大爆炸》,这些IP太多了,不胜枚举,不过它们都是从无数被砍剧的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
而我们这里,需要重视的并不是事后有多少人吐槽,而是拿出一个噱头,诱惑你掏出金钱,忍不住诱惑一脑袋扎进去的那一股冲动而已。
这就像无数的骗子,他们从来不需要管自己的行骗伎俩暴露以后该怎么办,他们只需要保证在拉你入套的时候将一切演绎的有多么真诚,有多么的可信。
等到你觉醒过来,人家早已“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了。
事实上,很多原著党的影评中,无一例外的提到了是怀揣着何样的“热情”而充值了爱奇艺,打算去“朝圣”的,最后却......没错,人家要的不过是无数粉丝冲进爱奇艺的那一个小小的“过户费”而已。
而我们,却还在斟酌神作的陨落,没有人关心的,至少对于这些影视圈的杀才们就是如此,他们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了。
总结一下,美剧的生存基础是建立在百姓长年累月的口碑上的,口碑越好,不但对应的美剧IP会大放异彩,就连出品这一IP的电视台都会与有荣焉;国剧的生存基础则是打一枪就跑,就像大名鼎鼎的“庞氏骗局”一样(之前爆雷的无数以坑钱为主要定位的P2P理财也是如此),其关注的重点就是“请君入瓮”,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借用云烨的一句名言——“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人家会拿着赚来不菲的资金,将这个骗局一次又一次的继续下去。
所以结果是:国剧是将一个又一个根出于其他领域的传奇亲手毁掉,美剧是从零开始、亲手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当然,像琅琊榜那样形神具备的佳作不是不可以出现,却绝对不是国剧圈的追求。
因为不管你多用心去拍摄,多用心去忠实于原作,其在目前的国剧圈被定义的使用价值,只有一次。
这一次能够塑造出一部琅琊榜一样的神作固然是好,但是塑造不出来,也无人问责、无伤大雅,毕竟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奉劝诸位原著党,不要再吐槽了,你仇恨的是别人毫不在乎的,你缅怀的,是别人毫不吝惜的。
就像你会为资本主义将牛奶倒进河里的行为而愤怒,而惋惜,但人家自己,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这里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并不一定都应该勿施于人的。
好吧,第一次的剧评就献给这部完全扯淡的改编剧。
作为原著党,基本上看到会改编电视剧的时候就没啥期待,按照网剧的套路,毁原著是一定的,只是毁多毁少的事情。
直到看了第一、二集,我才发现我还是很傻很天真,原来真有如此没底线的改编存在,原来真有为了版权金可以把自己的读者当傻子的作者存在, 孑与2,你厉害,你赢了。
说实话,与动辄需要各种“五毛特效”的玄幻小说相比,《唐砖》改编至少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情况。
《唐砖》原本应该是一部走心的剧,而不是扯淡的不入流的狗血三角恋爱情戏……不需要什么特效,就连原著里面的战争场面不拍出来,我觉得读者都不会如此的愤怒。
这原本是一个能成为一部很走心、很经典的剧集,就这样被彻彻底底的毁了……编剧,你牛逼……之所以我们喜欢《唐砖》,是因为我们对“天可汗”制下的“盛世大唐”有着太多的难以割舍的情愫了。
作为中华历史上少有的“万国来朝”的强大王朝,我们有着自豪与惋惜。
《唐砖》的出现从某个角度弥补了我们心中的遗憾,让那个强大、自豪的“大唐”在文字飞扬中逐渐的沁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喜、为之忧,为之笑,为之泣……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唐砖》弥补了我们太多的遗憾。
哪怕在书后段,作者已经黑化的够可以了,但是那也是提升了整体厚重感的黑化。
但是这部改编的、扯淡的、搞笑的网剧,在这份美好的记忆上狠狠的砍上了一刀。
除了主角是同一个名字,剧情与原著还有什么关系么?
就连最基本的核心人物关系都被改变了,辛月和太子还有上一段,这编剧是看琼瑶奶奶的书长大的吧。
这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典型代表,那巨大的制作费究竟是怎么用掉的,是不是相关部门应该查查看……最后,豆瓣是不是真的应该可以打个“0分”?
那我一定送个这部“唐砖”
唐砖小说全书拜读六次以上,最近长途旅行中,在听语音版唐砖,每一次拜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会试着揣摩作者,会试着分析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心态,经历,包括那些很小很小的角色,就好像裴寂的大儿子,没记错他只在小说中出现过一次,在裴寂遭到天魔姬暗算将死之时,父亲快死的时候,他却分不出悲伤还是窃喜,死了爹为什么会窃喜?
给读者留出无限遐想,好了说本剧,强忍着呕吐看了不到十分钟,还包括片花,原著中云烨是因为“原罪”贪婪,去摸河里貌似金子的东西,才被吸进时空隧道的,而剧中云烨是因为发簪插进石像头上?
既然发簪插进石像就能穿越时空,那意思就是造这个石像的人已经穿越时空百八十次了!
我不想看后面编剧怎么圆这个坑,或者连圆都懒得圆,你哪怕改成云烨摔了个狗吃屎摔进唐朝都比这个强,刚一穿越,再说云不器这个名字,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有起这种不是东西的名字吗?
好吧,万一有呢?
原著中云不器的名字是宋濂赐于云烨的,书中云烨和宋濂的对话:南山可行?
心远地自偏。
才是开启唐砖全书的重要起点,才是云烨要建立书院的源头!
你编剧连剧中角色的事儿都抢着干,还要不要点脸了?
在我看到云烨闯进客栈,遇到一个女人跟两个不知所谓的刀客的时候,强忍吐意,关掉了视频,编剧你他妈把张诚队率呢?
这个唐砖里幸运无比的小人物呢?
这个让云烨感受到唐人骄傲,强大,自信,温暖的小人物呢?
骑兵来了,交代着云烨:藏好,人死光了也不许出来!
幸运无比的人在黎大隐出现的时候也有了交代,当了个小地方的小官,多么幸运的人,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不气了,拍出来的这个东西,根本不是唐砖,仅仅只是用了唐砖的名字,用了唐砖的角色,但是我又为什么会这么难受呢?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大桌美食,八凉八热一碗汤,你就是不吃,看着都觉得心情很好,胃口大开,只要不开吃,它就一直在哪里,很美味,很好看,突然一群编剧告诉你可以吃了,但是这群编剧把几十上百只苍蝇放进菜里,告诉你:吃吧。
你怎么办?
想着试试吧,毕竟没放苍蝇的时候那么好吃,强忍着吃了几口,结果呢?
全吐了吧?
忍不住吧?
一部神作让编剧糟蹋的四不像,顺便说一下,刚才看了不少影评,发现五分的大部分没看过原著,或者就是制式的五毛党发言(绝对没有污蔑,100%五毛党,一条好评五毛钱哪种)原著中太多太多的经典,李安澜那句:您才是世上最好的男人。
李承乾那句:要不,我死后你鞭尸吧。
云铃铛那句:侯爷昨晚跟我睡觉了。
那日暮那句:夫君死了我肯定立刻抹脖子陪夫君一起去,我怕夫君孤单。
辛月这样一个夫妻敦伦时候衣服都不会全脱,恪守妇道的贞洁女人,让你编剧改成什么了?
她要是真实存在的话,估计会让单鹰带着狗子,还有五十家将,全身披甲,冲到你编剧家里,剁下你的爪子,挂在云家大门上,说:以后再有敢乱改唐砖的,就给我试活着,这就是娃样子!
算了,说太多了,刚知道拍电视剧的时候满心欢喜,奔走相告,虽然也担心毁原著,现在最少不担心了,这群猪真的毁了,算了,毁了就毁了吧,反正我心目中的唐砖,你又毁不了。
永远毁不了的唐砖——— 好想建一座书院——— 一个喜欢唐砖小说的读者———
今年是男频ip改编剧大爆发的一年,目前我知道的男频ip剧有《诛仙》《择天记》《莽荒纪》《武动乾坤》《斗破苍穹》《夜天子》和《唐砖》,但改编结果却不尽人意,屡屡受挫,据了解,似乎只有《夜天子》这一部作品原著党对其好评颇多。
以上几部ip中我唯一看过的原著是《诛仙》,百度了一下其他几部的目录,似乎诛仙是其中最短的一部,即使这样,对我这个女频读者来说,还是觉得诛仙原著太长了。
因此,可想而知其他更长的男频作品的改编难度。
《唐砖》这个ip和以上其他几部背景的构架不太一样,与女频穿越文的共性较多,但也更直接的暴露出改编剧本的问题所在。
草草翻了几章原著,觉得作者文笔是相当不错的,文风诙谐且有个性,看章节题目趋向于写男主的日常生活,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一点点推进剧情。
个人认为,编剧在改编的时候没有突出原著的特点特色,反而大量扩充了一些女频穿越文里都被用烂了的桥段,彻彻底底地把诙谐的男频原著改编成了普通的女频网剧。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剧中的不足:1. 缺乏对原文对白的引用:原文应该有不少双引号内容,虽然只是随手翻了几章,但却被某些语句吸引,比如“吴承恩的悲剧”。
电视剧里的大部分台词太低级,大白话,既没有个性又缺乏文采,我是不明白编剧是如何选择弃置原著对白不用的。
2.重点描绘章节选择的无趣:这个电视剧第一集讲“制盐”,第二集讲“输血”,第三集“滑冰”+“认亲”。
把剧情分模块处理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刻画的重点应该改变:比如第一集“制盐”:剧中选择了去着重刻画细盐的价值、制盐的方法、美救英雄、为争夺制盐方法引发的抢人战争,这些都是古偶里的常见桥段,其实不如把这些桥段几笔带过,多多添加一些原著的特色剧情,如:“一毛利天下”里醋布的介绍,“ 程处默”里的对白 “总不能让士兵吃一回盐,就解一回毒吧?
” ,用“美食与洗澡”来诠释盐的珍贵,同时通过做饭来增进男女主的互动,“吴承恩的悲剧”可以重点演一演。
3.男主演技不够深入,二次创作水平不够:如果男主演技足够好,大量增加男主台词,哪怕只看男主一个人哔哔叨,这个剧也会有看点的,比如《热血长安》基本上都是萨摩多罗的单口相声。
但剧本削弱了男主的存在感,我甚至觉得男主的演绎都不如那个太子抢镜。
总之,一部大男主的日常生活剧,被编成了多角恋穿越爱情剧,而且还是一部创新性不足的女频网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青云志》同样也是妥妥的男频变女频,但在剧情上还是有爆点的,至少还有爱情上的冲突,而这个剧的爱情线张力也明显不足。
欢迎原著党进来有内容的吐槽,谩骂的回复绝对都会被我删除掉。
前天看到周冬雨转发了一条《唐砖》的微博,而我之前也听说过原著小说,所以打算看一看。
这部剧共36集,爱奇艺会员可以看全片,而非会员只能每天更新两集。
看了4集,觉得有点烂。
这是一部穿越剧,男主穿越回大唐,凭借一系列现代技术改变历史进程。
穿越剧本身讲究历史严谨自然不合适,但是我不舒服的地方在于男主太丑,太过浮夸。
而服化道也非常简陋,感觉是从淘宝上买来的,宫廷里的东西放在我家都毫无违和感。
演员表里基本没几个认识的演员。
这部剧完全是爱奇艺自制的,大概当初作者卖IP的时候,没谈上好价钱。
因为我不是书迷,也没有爱奇艺会员,所以不清楚一口气看过36集之后,大骂或大赞的原著党或非原著党。
据说是对原著的魔改,把一个大气磅礴的原著改成了无聊喜剧。
所以我去读了几章小说,想谈谈我对穿越的看法。
有高中同学曾推荐这本书。
我在知乎上也发现了不少关于这本书的好评。
读了几章之后,发现不少亮点,至少男主在书里是个能和狼搏斗的硬汉,绝不是电视剧里弱不禁风的油腻男。
作者很想写出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断裂感,从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的角度来,写得比较细致而且生动。
而男主凭借熟练的制盐技能,居然成为了太子的座上宾,看似离奇,但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对于古人来说自然是个奇迹。
谁掌握了盐,谁就掌握了整个国家的命脉,这话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我并不知道,作者是没有下足功夫,还是觉得没必要写得太过详细。
因为男主所谓的制盐技能,无非是溶解过滤蒸发,这样得到的盐并不是细盐好吧!
好多可溶性的K、Mg离子你不利用溶解度差异怎么除掉呢?
古人没有制出细盐来并不是脑子不够用,而是生产力达不到好吧?
算了没必要认真,我觉得作者写到这个程度就不错了。
据说后面还有男主在大唐播种土豆的情节,想来也会很精彩。
穿越不可能发生,所以很多细节没法苛责。
现代人和古代人在语言和思维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几乎难以沟通。
中国的文明虽未断绝,但我想交流也是困难的事情。
一个现代人回到过去,他所认为自己拥有的优越感,其实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你懂很多科学知识,但是古代并没有你所需要的材料和操作技术。
你崇尚自由平等,但在那时无异于异端邪说。
你能背得出唐诗宋词会唱流行歌曲,但万一不懂得避讳,分分钟人头落地。
退一万步说,你要是真的造出了汉堡包,唐朝人会觉得这个好吃?
你要是真的造出了电视机,有去哪里安电线呢?
你要是真的造出了AK47,伸手就能取人性命,大概就会被当做妖人斩首示众了吧。
我想一个现代人如果真的回到了古代,他应该第一时间就能察觉出来,而不是“是不是在拍电影?
”即使最精良的电影,也不能完美地还原出古代生活,越是久远,欠缺的史料越多。
一瞬间,所有的新奇,都会被深深的绝望所笼罩。
穿越回古代并不是去动物园里看猴子,能够翻云覆雨,扰乱朝纲,而是你会被关进笼子里,被当做猴子一样看待。
我想起了当年见过一个穿越小说,说某女子穿越回唐代,为皇亲贵族演唱《青花瓷》,众星捧月,成为掌上明珠。
扯淡吧,你们还记得周杰伦刚出道的时候,被父辈们骂得多惨吗?
要是一千年前的古人听到,大概更是不懂在唱什么吧。
穿越的关键在于时代的错位,而如何处理这个错位,则体现了作者的水平。
当做喜剧则立意低下,当做悲剧则立意高远。
所以在我看来,电视剧不值一提,小说还值得一看。
小女孩复仇的故事吗>3<
不正经
忒磨叽
我的天,此乃神剧,神经剧。。。
随便看了几眼。女二(是叫百合吗?)的台词和演技真的太尴尬了。完全不像一个大夫。
挺好的
随便看了中间几集,惊天无脑烂
算不上抗日神剧,想给个五分吧。在我家的电视文化就是我爸看神剧全家人跟着。这剧里每一个角色都有点蠢,最常见的戏码是葫芦娃救爷爷。我不禁一次说,算了,为了这剧能拍下去,他只能这么演啊…
雷震子好傻,从头傻到结尾,一点改变都没有,都不成长的吗?导演什么意思!!
于震真的是绝了,好看的小姐姐都要喜欢他???
套路剧
起个名好难?
冯远征是被骗来的吗?
哎……抗日神剧哦
就不能自己起个名吗
这个名字,真侮辱我心目中的西部片经典
给一星是因为不能给零星
都说男人能顶半边天 所以 我打算娶两个老公
一部展现护国战争、张勋复辟、曹锟贿选、第二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变、北伐战争的全景史诗,一部北洋军阀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博生(雷震子原型)的感人革命成长经历,也是我本人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
我看电视上的名字叫结义风云啊 一查豆瓣没有 还好我找到了原名 要不这一星都没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