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是喜剧,到儿子被韩国秘密警察刑讯逼供,开始变成悲剧。
宋康昊很好的演出了一个理发师,虽然给韩国总统剪头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害苦来儿子。
因为痢疾,孩子被怀疑是间谍,折磨到不能走路。
韩国敢于面对那段不堪的历史,对当时人物进行了辛辣讽刺,当韩国军政府的总统死去,理发师用小刀刮去他画像的眼珠,和菊花掺在一起,让儿子服下。
理发师拒绝为新总统剪发,他被打了一顿,儿子的腿好了。
从敬畏到鄙视,理发师对大人物有一个认识过程,这是人性的进步。
进步之后 儿子真正站起来了!
2020年2月22日和母亲二刷,大概一年前自己看了第一遍。
第一次看的时候,好像对于父爱感受最深,而后是韩-国60、70年代如何如何政-治混乱,百姓压迫,重要的是用很有趣的方式记述那个年代的黑暗。
第二次看的时候,突然领悟到,儿子象征着走向开放和民-主的韩国,父亲象征着广大百姓 养育着这个渐渐成长的国家。
父亲一开始是愚昧的,政-府说什么就听什么,政-府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有它的道理。
父亲在辅助国家的同时,也开始接触外来文化了,这个世界真的很大,生活或者说年龄让父亲也渐渐有了理性的判断。
但是“奴-性”难改,总统还是天一样大。
但是,这个国家,儿子,他真正的天倒了,受到了腐朽和独-裁-统-治的压迫,站不起来了,未来看不见光明,你们怎么敢让我的儿子变成这样呢?我可是总统的理发师。
父亲愤怒着,有什么东西开始萌芽。
他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不断寻找着治愈儿子的方法,就如同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家。
最后当父亲敢于直面统-治阶级,敢于挑战权力的时候,这个国家又有了希望。
孩子也终于站了起来。
当他认为他与总统是处于统一地位的时候,他认识到了平等,这个国家算是开始正式成长了吧象征的国家或者民-主的韩国的儿子,在60年代因为“四舍五入”“活”了下来,在青年们于青瓦台前斗争时诞生,在受到欺负时会拼对父亲的爱反抗,在黑暗时期与人民也一起堕入了黑暗;可喜的是,他在人民渐渐有了自己做主人的思想,有了民主意识,敢于抗争时,又回到了人间。
这部电影就是用这样简单的人物,象征着韩-国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人,社会,国家。
非常质朴的故事也能体会到深度,非常感人的桥段也让人心疼,搞笑的片段总是让人思考。
宋康昊对于这种市井小市民的角色简直驾轻就熟,通过他演绎的时代缩影,总能提起对那个时期政治环境的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南部口音给他大大地加分。
查了一下,果然,他大部分影视作品所处的时代,当政者们都是南部人。
像《辩护人》、《共同警备区》和这部《孝子洞理发师》……朴正熙:庆尚北道全斗焕:朝鲜庆尚南道卢泰愚:韩国大邱金泳三: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岛金大中:全罗南道荷衣岛卢武铉: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一直都对韩国南部人和南部口音很有好感,他们很亲切,很热情,但不爽会马上表现在脸上,可很快就会忘记,好吃的东西会非常乐意分享,喜欢跟人交流……很像跟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相处的感觉……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小细节:1.宋康昊推着妻子在抗议人群中生产,很宋康昊2.吴达洙和宋康昊,因为彼此儿子,而再次相遇,承包韩式笑点3.初次给宋康昊儿子用刑的小军官对待他的方式4.得知儿子不能站立,自己给自己乱剪头发5.新总统上任,他听命去剪发,然后说,等你头发长一点,我再来,被暴打一顿后,终于可以不用去总统府剪头发,儿子的腿也神奇地好了……宋康昊简直就是韩国电影的宝藏大叔~~
影片的部分拍摄手法借鉴了《阿甘正传》,将一个虚构的人物放入到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
影片以1956年到1980年李承晚末期到全斗焕初期的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一个小人物,住在青瓦台总统官邸附近孝子洞的理发店师傅宋汉默(宋康昊 饰)的儿子的视角,见证了李承晚第三次当选,被赶下台,朴正熙政变夺权,被部下枪杀,全斗焕上台等诸多历史事件。
喜剧的最高境界是黑色幽默,笑出的泪水代替了痛苦的哀嚎,笑过之后,继续品味人生百味。
本片是影帝宋康昊的中期作品,表演滑稽又感人,展现了其良好的喜剧功底。
搭档文素丽戏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能算是配角。
只说一点,关于龙的眼睛 总统身边理发师的孩子都能成为这场荒诞政治迫害的牺牲品,身边为你服务的人都不当人来对待,要眼睛有什么用?
没了眼睛是什么?
是昏暗啊,暗无天日啊。
拉痢疾都要遭到迫害,那当然把你的眼睛和菊花泡在一起了,最后还要用菊花给你拉出来!
......
总统身边理发师的孩子都能成为这场荒诞政治迫害的牺牲品,身边为你服务的人都不当人来对待,要眼睛有什么用?
没了眼睛是什么?
是昏暗啊,暗无天日啊。
拉痢疾都要遭到迫害,那当然把你的眼睛和菊花泡在一起了,最后还要用菊花给你拉出来!
韩国有的电影真的很好看,这一部也算。
宋康昊演的小人物真的很活灵活现。
把那种随波逐流,在大环境下的被动,不自主以及生活的平凡,老实,没有过多的奢望。
即使给儿子起名字也只是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即使是平凡地活得长一点,也不要做个短命的总统。
生活中有很多讽刺的情景。
例如安乐出生后,豆腐抱着他看到街上行驶而过的巨大的坦克,人与机械的形体的巨大反差,使抱着孩子的宋汉厚显得极其渺小。
这一点隐喻了平民百姓在强权的政治下,是在一个被统治的地位,勿论民主。
在总统没有上台之前,他们做假民主的选票,支持总统,但当成为总统的理发师后,他每天活得兢兢战战。
他也有风光的时候,随总统到了美国,沾光收到众多美国人民的欢迎。
没有预料的风光。
韩国现在的形象很多是在韩剧中树立起来的。
他显现的是一个信奉儒家思想,长幼有序,文明文雅的民族。
但是现代韩国史就是一部暴力流血的政治斗争史,流血冲突不断,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前,这个国家的人民为民主进行了不少斗争。
他们的榜样是美国。
对于美国他们既向往,又有抵触。
在电影,那个在汉厚家中打工的男孩,喜欢猫王,喜欢美国文化,想到美国去,参加越战,想与美国人交流却被无情拒绝和歧视。
回来后,本来的开朗活泼变成了沉默寡言,在剃头时还喜欢带上手套。
不知道是否在暗示战争中双手沾血的不用回首的过往。
宋汉厚这个小人物总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即使自己吃亏也不要得罪别人,因为对欺负老朋友的孩子怀有歉意而买下了很多的多余的煤,然后说一句很尼采的话,夏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这样生活的人,更别说在总统家中,宁可多打儿子而不想惹是生非,可还是挨揍被骂。
即使这样,对于儿子仍然是抱歉的。
心理和生理双重受伤下,仍然背着儿子回家了。
对于宋汉厚来说孩子终于一切。
为了避免更多的灾难他把儿子送进了警察局,因为不断的电刑,儿子站不起来了。
心力交萃的他,用头撞破门,拿着理发的剪子,在马路上哭喊,第一次愤怒的爆发,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一次反抗下,他仍然是弱者,他说自己是总统的理发师,于是开始剪自己的头发,他反抗的立足点是儿子的受伤,孩子的未来变得茫然。
这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政治是不公平的。
可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即使作为总统的理发师。
他的剪子是唯一的武器也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他的剪子即是锋利的,有时弱小的,他只能伤害自己,连一个可以发泄的人都没有。
这个仅有的几分钟的爆发,在一辆青瓦街的汽车开过后就瘫倒了。
在汽车的喇叭声中,他只能为他让路。
作为个人,他阻挡不了历史,阻挡不了机械文明。
在工业化,政治的面前,人是渺小的。
我个人觉得,有点像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的感觉,那种要表达的人在大环境下逼不得已又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
关注的是人,在政治格局的变化发展下的人。
但《孝子洞理发师》更侧重于对于政治的反讽,《悲情城市》侧重对于人生存状态的理解。
《孝子洞理发师》在宋康昊的领衔演绎下非常优秀。
倘若不考虑贤愚问题,那就只有从职业说起了。
理发师并不是电影史的异路人,当代电影化妆师的鼻祖,想必首先是理发师吧,否则不易解释《掷果缘》中各位演员一丝不乱的发型从何而来。
《大独裁者》里的卓别林饰演犹太理发师,用小胡子和现实里的希特勒打了一场文化战争,战争的转折是身份互换。
理发师是小人物,犹太理发师则变成了有意无意的战斗者。
《假凤虚凰》曾让上海的理发师们联名抗议,原因是丑化了江北籍理发师的形象。
在这类影片里,理发师是善于自我伪装的人。
陈逸飞的《理发师》既不致力于《假凤虚凰》式的喜剧,也远离了《陶德》那种恐怖味道。
理发师的生活是时代悲喜剧的见证,他的眼神审视着历史颜面的荒秽,刀锋扫过大小人物故事的纹理和枝丫。
可惜《理发师》描绘的历史始终笼罩在浪漫情怀的斜晖里,无所谓真假虚实,是个人化怀旧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孝子洞》是一个戏仿历史的“历史电影”,御用手艺人的经历不是以怀旧为目标,而是《阿甘正传》式的作品——以小人物见大历史。
历史书是后人写的,在一定距离之外评价历史事物;以小人物为视点戏仿史书,是大众被代入了小人物的精神世界,用他的眼睛和嘴巴表达价值观。
《孝子洞》里,官员们在办公室拜访总统肖像,是自身合法性和耿耿忠心的加持,支撑着官威。
理发店的总统肖像是对这种合法性、忠心和官威的戏仿,它们被矮化,蜕变成困惑、畏惧和偶尔的狐假虎威。
理发师无法判断正义邪恶,进退得失。
但那些改变了韩国历史进程的人和事,就随着剃下的须发,轻飘飘地划过私人家庭的地面。
通常来看,手艺人的技术并不依赖机器,它的逻辑来自农耕和手工业的领域,紧贴身体发肤,耗费眼力和技巧,师徒、父子代际相传。
大人物严峻目光的审视扫射、王朝更替时政坛上的“刀耕火种”,都在这理发技术的运用中找到了可以投射的内容。
朴正熙和全斗焕的争辩是政治上的外科手术,理发师用剃头刮脸展示这种“外科手术”的对应物。
理发师在皮带上杠刀子的准备活动,能够对应崔圭夏时期一心会的磨刀霍霍?
理发之后的放松按摩,是否无声地对应了拥护者奉承卡卡的陈词滥调?
历史的变迁中,后知后觉的手艺人有自己长久的困惑和痛苦。
而影片的特别就在此处:理发师不是大时代的旁观者,但真正的历史的书写需要旁观者冷静的视角。
于是围绕理发师展开的戏仿历史,必须同时处于自身之内和自身之外,任凭历史剃刀的往复修剪。
我又被韩国电影惊了一小下。
也许正因为韩国电影也可以把总统被杀当作幽默写在剧本里,所以即便中国电影票房动辄上亿在韩国电影面前怕是还要甘拜下风。
晕,一开始就扯的有点远。
想说最后儿子康复的原因,也许跟父亲冒死刮下来塞进嘴里又屙出来的那点儿灰关系不大——理发师无慧根,未免对老神仙的话断章取义了。
真正的药是他终于敢对那个强大的力量说不;而“说不”背后的,是那个权威终于在心中走下神坛——政治终究丑陋,不仅丑陋,且幼稚无聊。
这是一个屁民觉醒的全过程,时间有点长,代价有点大,但终究还是醒了。
故事一气呵成,完全不见韩国电影中常犯的拖沓,细节的处理也很出彩,不是说笑中带泪那么“恶心”,起码也可以叫幽默而深刻吧。
这么牛的片子到目前为止观看人数还木有过千,还真是小可惜啊。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提邻居腹泻的事情。。。
在腹泻盛行时,理发店邻居被带走,通电后笑啊笑啊笑。
后来儿子因为腹泻被带走,通电后也是笑啊笑啊笑(电影铺陈:其他人都是很痛苦,说明电后笑具有特异性)同时自己叙述说,自己爸爸从来不腹泻。。。
所以,很有可能这个孩子不是宋汉墨的,而是邻居的。
次日恶补了影评,以后再困也不快进。。
一碗蛋花汤里吃出来一绺蛋花,不该高声称赞这一绺蛋花多么美味,一地荒草长出来几颗麦苗,要质问为何那么多杂草,请不必歌颂麦苗的伟大,陷于赞誉的陷阱
在一众躁狂神经质的的韩国电影中,这片子看起来算是比较舒服的,紧锁小人物视角,将一切超越人物视角的事情替换成生活的荒谬,奇观也仅坦克驶上大街这一场,没有那么多讨厌幼稚的个人私货,煽情恰当。
音乐挺好听的 宋大叔演的也好
讲故事就不能好好讲?非要辱女?男主那行为不就是强奸?还以为是什么温情片,结果是政治片,在宏大时代格局中的小人物——理发师。
原来韩国人老早就知道总统是最高危的职业。
服务过两位总统,平民。嘲讽,别具一格。2022
以小见大,把整个韩国社会的政治矛盾浓缩到一个普通家庭之中;无意间成为了总统的御用理发师,受人尊敬的同时,也受到了无声的政治压迫,作为一个旁观者,却也逃脱不了体制下漏洞里所带来的威胁;他是一个理发师,也是一个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卑躬屈膝,却从未想过放弃,但当他敢于说出真相的那一刻,那些无形的压迫已经慢慢退去。
一般
演员浮夸,剧本差劲,不知道哪来的八分,故事也跟孝子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下面一堆评论说宋康昊演技好,反正我是没怎么看出来
有趣的故事,但是感觉拍的太无趣,色调像三丁目的夕阳,宋康昊真帅!
用喜劇的因素講了一個比較黑暗的諷刺政治和講述民生情感的片. 立意是不錯的, 現實意義也有, 雖然虛構但也是對歷史的某種展現, 但情節上總覺得欠缺點什麽, 也許是連貫性, 宋在裏面的表演很突出, 但整部影片的氛圍還未達到十分生動深刻的程度.
2012 12 7 电影资料馆 讽刺到位
除了最后奇迹般的结局,可以比肩辩护人的好电影,韩国人敢于直面历史创伤,直面政治和人性中最邪恶部分的勇气永远值得起立鼓掌。或许因为同属东亚儒家文化,两个国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容易带入。情节安排有巧合有刻意,前面浓墨重彩的崔先生后半程消失无踪,但小人物和大权力的交锋却毫不手软,表现权力的傲慢,对普通人的伤害上没有半点迟疑,这种勇猛和彻底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中国电影也不可能看到。最后奇迹般的康复,就当作导演暗示韩国崎岖却又奇迹一般的民主之路吧吧。
就像《国产凌凌漆》里的大反派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是走资派黑五类,那走资派黑五类生下的小孩也是走资派黑五类吗?汉奸的十八代祖宗和十八代子孙都是汉奸吗?!不过,韩国的电影还真敢拍,什么都敢拍。我觉得韩国还是很民主的,至少在理发师揶揄了新总统的秃头以后,他还活着,不是吗?这个理发师也真是傻,应该继续给新总统理发,这样理发师的孙子就可以给别人炫耀自己是总统理发师的孙子,说不定也能混个红三代之类的,娶个女明星玩玩。
多数小孩子都会说错话,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要觉得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对于小孩子来说过于残酷,更不要试图撒谎,试图掩饰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他们都很聪明,这样只会让他们越发敏感且自卑,当父亲形象一次次被冠以懦弱之名,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了。这个令他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混沌世界,也就是神医所道的心病。在那个缺乏安全感的年代,根除心病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建立父亲形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活下去。
转折点: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去深山看大夫。大夫说:身体我能治,孩子的心却只有你能去治。
宋康昊,韩国历史上的几次大事件。
3.5可以和后面辩护人,老司机和1987串联成那个时代的宇宙,这一部时间轴最早的前传小品意味最足。
六星(4.5星剧情+1.5星喜剧手法)。对我来说,耳目一新!这么沉重的社会变革题材,用小人物视角,以诙谐喜剧的方式讲述他命运的变迁,配乐全是搞笑类轻快的旋律。到后半部剧情,我不由感慨,喜剧真是种更强烈的讽刺。 这表现手法,高级!《乔乔的异想世界》,用孩子的童心展现残酷世界,而这部搞笑意图更明显。当然,平衡严肃事件之间的荒诞氛围离不开宋康昊的演技,他很好地把那种生活中有点鲁莽,见大人物战战兢兢的性格拿捏很好。虽然他已经是社会事件中小人物专业户,就算同一变革的事件演过不少,可是角色并不重复。还有一点特别是,全片以儿子视角去讲述爸爸的故事,可能是像乔乔一样,解释了搞笑基调的缘由,在他回忆中,甚至把少年的电刑表现地像灯泡游戏一样玩乐。我最感触的是,从另一个角度领略喜剧的魅力20210415NO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