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特岛7月22日
Utøya 22. juli,恐袭夏令营(港),7月22日重生(台),U - July 22
导演:埃里克·普派
主演:安德烈·伯恩森,亚历山德·霍尔门,布瑞德·福里斯达,艾丽·瑞亚侬·穆勒·奥斯本,苏陆士·萨达特,马格努斯·莫恩,张特兰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18
简介:在2011年的7月21日那天,650个年轻人正在于特岛上参加夏令营,他们刚刚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奥斯陆的一座政府大楼被一个全副武装的右翼激进份子炸毁,接着激进分子就来到了于特岛。影片将跟随一名叫卡佳(Kaja)的小女孩,在听到了激进分子的第一声枪响后,令人窒息的72分钟生存挣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于特岛惨..详细 >
是的,比那部7.22,这部只有一个人的视角,抢手就是一个影子,看不见前因后果。而且,女主最后。。。
糟糕的表达
68th Berlinale Friedrichstr Palast || 一镜到底,表演过硬,带入感还是很强的。导演自己也说了,电影拍出来的意义远不在于讲故事。可能事实本身过于沉重,反思还是太绵软了,进而疗愈的效果也相当有限。
撇开导演想要讨论的右翼抬头环境以及主角呈现的浪漫左派光环。细想一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和命数就到这了的猝不及防,遗言里一句句关于“我爱你”的悲情诉说应该是亡者对生之美好的弥留之音吧。
看的真的很惊悚,难以想象当时岛上的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有多害怕
这种情况下女主不死谁死。。。能不能好好躲着。。。一镜到底如果用在肯好好躲着的人身上其实没有什么意义,难道要听他们唠一个半小时天么,就为了拍电影特意整个找妹妹的梗,可以到处跑带着摄影师目睹岛上的屠杀了,但编剧还非在结尾整这么姐姐死了,妹妹安然无恙的梗出来,观影十分不愉快了,就跟着姐姐跑的那一段看着也很无趣,就根本闲不下来。
于特岛幸存者经历的那72分钟比电影观感长得多,人人自危的年代,共情是最无用的东西,放下助人情结已经不像玩笑话了。拿这部跟《饥饿游戏》比戏剧性的人有点恐怖了。
2021.06.23 已看,还挺诧异的,想到真实事件还挺恐
实在是太难看了!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所谓的一镜到底。但是整个故事缺乏逻辑,毫无波澜。女主角漫无目的的东跑西藏,好多次为凶手感到着急,哎!
真是可怕……几乎不显示出凶手,从被害者角度拍摄,非常压抑和紧张。。
血洗夏令营,惊惧、焦灼的小岛极限逃生72分钟。晃动催吐的手持一镜到底跟拍,阵阵枪响震耳惊心,观众真切地与主角感同身受。立意太差,人物动机单薄,这样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逃生电影总有智商捉急、非要作死的主角——死到临头、枪声遍野还要不知好歹地冒死乱走找妹妹!画面全黑仅留有声音的谢幕让观众惊魂过后得以喘息,特意放慢速度徐缓升起的字幕为这道惨案作肃穆的悼念。 “想看曼联进欧冠决赛”笑死了!(那年可是我萨又击败了你魔)挪威警察出警可真慢,最可恨的是这个凶手还能舒服悠闲地在监狱呆个区区21年!PS:感谢广寒宫刮来了北冰洋的风,挪威影展终于让我看上这部想看多年的片!挪威语咋有点像泰语?映后终于把握机会问了个绝杀问题,引发导演Erik Poppe痛批美国名导绿草地同年同题材网飞电影:“Pure fiction! Crap! ”[三星半]
受困于一镜到底的单视角,看不到集体,只有女主的困境。
作为电影太拖沓了,作为纪录片又感觉有点不到重点,就是卡雅陪人死亡那时和最后是亮点
#68th Berlin#主竞赛 真实时间 一镜到底 心理刻画
下载错了
睇到頭暈暈
影片很大胆地使用真实时间来从一个固定视角记录于特岛事件,这样一个尝试也很明显地表明了,追求极致的写实往往充满了漫长的停滞,对于观众也许是无聊,但事实上现实就是如此,无论多么危急,都是无休止的等待与重复,直到突然的死亡。
片头片尾是真纪实,中间长镜头风格的伪纪实就没有加分了
结尾很加分,四分基本都在结尾上
令人窒息的72分钟,从“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到人间地狱,虽然没有正面的血腥描写,但那种紧张、绝望和无助,始终抓着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