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医学的专业人士,甚至都不曾为人父母,对于生育什么的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唐氏综合征这种病高中生物课学过,对课本上那个一脸“痴呆”的面孔印象深刻。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
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1.除了特殊面容外,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
头发细软而较少。
前囟闭合晚。
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指骨短,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
2.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智商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
3.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
而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并且有可能生育。
4.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增高10~30倍。
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婴幼儿时期常反复患呼吸道感染,伴有先心者常因此早期死亡。
肌张力随年龄增长逐渐改善,而生长发育进度与正常儿差距逐渐加大。
15岁时已停止长高,身材矮,智商低,嵌合型者可达50%以上。
婴儿时期表现为“乖孩子”,儿童时期情绪多表现愉快,对人亲切,但情感调控能力差,波动较大,有时相当固执和调皮。
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对患者以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和训练,对弱智儿进行预备教育以使其能过渡到普通学校上学,训练弱智儿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
耐心地教育和训练,在监护下,生活多可自理,甚至可做较简单的社会工作而自食其力。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
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以上来自百度其实不用百度大家也都知道,唐氏儿属于先天基因缺陷,智力低下,免疫力也低下,身体样貌都有明显的缺陷。
现在对于普通家庭养一个正常的孩子已经是很大的压力,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先天疾病更是不敢想象的负担。
再说,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已经每天被现实摩擦,整天因为太胖太丑太穷太矮太笨太懒太直太弯太娘等等问题,精疲力竭,人间不值。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容不得“不同”。
如果有这样的先天疾病不知道要遭受怎样的磨难,更别说还有身体的病痛,这样的生命还能有快乐和美好的余地吗?
说实话,我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唐氏儿想不想来到这个世界。
但是如果我知道自己出生什么都没做,就要白白遭受这样的一切,我选择关机重启。
而且这不是已经生出来就只能接受的病,而是在胚胎阶段就可以确诊的。
所以,看到第十集,我特别生气。
卧槽日本是开始信基督了吗?
“生命不应该被筛选”这什么圣母观点?
不然嘞?
唐氏儿的病痛你能承受吗?
他们躲都躲不掉的艰难生活你能帮助吗?
养育唐氏儿家庭的负担你能分担吗?
看病的费用、父母的压力日本政府管吗?
看了十一集。
哦。
好像真的管。
虽然剧中明显弱化了养育的困难,着重美化了社工服务的效果,但是看来好像还是能分担一部分压力。
具体帮助有多大,有多少人能真正收益,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如果日本并没有完善唐氏儿养育的支持,那么编剧就真是其心可诛,又蠢又坏,非常恶心了。
生命该不该被筛选?
我觉得人类社会应该还没发展到能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的程度,天生就有巨大弱势的生命若不被筛选掉,等待他的也只是不平等的无边苦难。
那么你要这个活着的机会,又是何苦呢?
也许很久以后,每个生命都能真正被温柔对待。
但是现在并没有帮助他们承受过多苦难的能力,那么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让他们逃跑吧~对了,啰嗦一句。
还有一集我也有点不舒服,就是那个得了癌症还是拼命要生孩子的母亲,总有种看国内狗血剧的错觉。
其实也可以理解,有人就是不惜生命想要一个孩子,这集鸿鸟医生那句“因为我想让您亲手养育他”也很令人感动,成功挽救。
但是还是希望其他人和广大女性自己明白,每个人都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不要轻易被“母亲的伟大”道德绑架,“生”只是开始,“育”才是关键。
个人观点,比较自私。
我给了第一部五星,第二部四星,大概是因为我看剧的时候更想获得一些温暖和治愈。
第一部新奇在于突然知道了好多产科常识,第一次看到了刚出生宝宝的实拍。
第二部的时候这一块的新奇感就少了一点了。
第二部中医生患者也更像凡人,有普通人的烦恼普通人的压力,很真实。
其实还想继续看下去,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本来想和其他片子一样,看完写个短评打个分就完了。
但这部剧是一集一集追看完的,想说的话有很多,所以还是好好写一下。
我今年刚刚刷完产科医鸿鸟的第一季,一开始想看是因为喜欢松冈茉优的颜,看完剧之后满满都是感动。
而且当时站了白川×下屋CP,奈何第一季一直没发糖。
后来发现今年还有第二季,马上就追了。
想着既是原班人马,剧情肯定不会糊,说不定CP还会发糖嘿嘿嘿…但怎么说呢?
看完还是有点失望的。
最后一颗星就这样扣了。
我承认第二季还是很感动。
有几个点我非常喜欢:第一集的聋哑夫妇(志田未来小夫妻演的真好啊);第二集的福士诚治(演技真不是盖的,眼泪说掉就掉,好丈夫形象很丰满);像杀手的甜点师丈夫和产下死胎的妻子(这对真的甜,也真的很悲);被迫切除子宫的小松姐;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忍痛引产唐氏综合征孩子的夫妇;最后一集为武田接生……最最感动的,当属坚守小县城的四宫父亲。
老爷子一副沉稳冷淡的样子,但在儿子替他去做手术却不被产妇家属信任的时候,会说出“我的儿子在东京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科医生”,当时我就泪目了。
差不多那时候已经可以猜到后续父亲的离世以及四宫的子承父业。
不过,抛开父子情不谈,就单纯说四宫父亲这个人,的确是无比崇高的医生。
毕生守护着一个小县城,没有离开过也没有后悔过,想想其实也是一种浪漫。
好的地方有很多。
那么还是要吐槽下我不满意的地方。
相比第一季聚焦产妇,这一季聚焦医生的成长。
这没有问题,但节奏太拖沓,煽情有些刻意。
每集都讲两三个产妇,要说的太多,细节反而很模糊。
鸿鸟的baby钢琴家身份已经变得可有可无,除了提供BGM和填充时长,还有什么用处呢?
产妇们的情绪,有的来的莫名其妙。
剖腹产的孩子就爱不起来,顺产的孩子就爱了,你在逗我?
剖腹产那个不是你生的吗?
你是在为不好好爱孩子找借口吧?
有时医生们的三观也很奇怪。
玛莉润的产后抑郁症我能理解,毕竟有的女人就是抛不下事业。
医生凭什么说在家带孩子就比做职业女性重要?
投缘的孕妇意外去世了,又不是医生过失,为什么下屋就此要去急救中心?
我不是医科生,但就我的理解,产科的专职医生真的可以胜任急救中心医生吗?
而且剧里反复说产科人手不足,那么下屋离开确定不是在添乱?
白川前面还好好的,怎么去参加了一次学术讨论就膨胀了?
没有前文没有衔接,太生硬了,好像就是为了简单粗暴地引出他的离开。
同样生硬的还有实习君的态度转变。
不过鉴于这个小哥颜正又努力,就不吐槽了。
松冈颜值降了,不过新来的松本若菜好美啊!
回忆她和鸿鸟四宫初识的那段好萌啊!
CP没发糖,不开心!!!
新的片尾曲还行吧,但不感动。
各奔前程的结尾有些伤感,不过是在为第三季打基础吧。
毕竟原班演员们越来越红了,第三季还请的来嘛?
如果请不来,大概也好交代他们的去处。
如果有第三季,大概产科常驻人口就只剩下鸿鸟、仓崎、今桥、铁娘子医生、清野菜名演的助产士了……总体说来,本季质量还是上乘,但分肯定虚高了。
虽然是很棒的医疗剧,但我以为它应该更好一点的。
在妇产科和新生科,以及肿瘤科室,人文医疗重要性似乎更加突出,抛开戏剧化色彩,第二季重点在于刻画医护的关怀,尤其是护理人员的照护,医生可能只需那么一两句话,护理人员的陪伴才更能让患者体会到自己被关注。
《实习医生格蕾》更像是刚步入医学院的新生所向往的那种西方医疗体制,《白色巨塔》更多是从医20年后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所面临的“社会难题”,其他种种医疗剧更多的是一种感官体验。
然而反观国内的医疗剧,不管顾问来自协和医院还是上海医院,仿佛导演和参与人员根本没有体会到老百姓亦或是医学人士所期望的那种影视剧内核,希望有好编剧能下沉于生活,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本来对医疗剧、尤其还是妇产科的故事不抱有什么期待了,毕竟产科的故事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同样的操作。
之前就听说过妇产科是医院鄙视链的最末端。
外科看不起内科,脑外科看不起其他所有科,其他所有科都看不起妇产科。
貌似妇产科是整个医疗技术上最简单的、最易上手的。
但是在剧末还是哭得稀里哗啦,不是因为剧情,是因为人文关怀。
恐怕只有产科是笑着进来、笑着出去的吧。
把日复一日的剧情也能拍得这么人情冷暖,并且还能给看剧的同学们普及一些医疗上的术语和操作,也是极好的。
建议可以作为普及生育健康的医疗剧进一步推广,类似于中国的普法节目《社会与法》。
当然,我们看《产科2》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当前我们所在的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医院人满为患、摩肩接踵、照张CT能排一天的队、住个院需要登记回家等一个星期才有床位的现实。
医生不可能这么和你说笑、不可能记住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就是床位上的一个数字。
也没有产后随访、没有安静的单人间…没有太多东西,但是有的还是和霓虹国同样,我们也有这么多儿女情长、这么多为迎接新生命的忐忑与激动…想到剧中一句台词,让我泪目:“宝宝的年龄是0岁,那宝妈的年龄也是0岁。
”晋升为爸爸妈妈的年龄和宝宝一样大,也是一起成长。
因而,我们也会学习原谅爸爸妈妈的一些错误吧。
剧中还有好多好多医患对话可以成为当前大陆医院医生的教科书,也是患者需要学习的。
如果医患之间都能如此进行交流,相比纠纷会少很多吧。
医生也有误判、也有模棱两可,但是遇到情况,积极向家属说明、承认错误,然后积极改正,而不是躲到后面,想必患者家属也能接受。
毕竟我们都是人类大群体,是一个人去治愈另一个人,谁能保证完全不出错呢?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剧情还是平淡了一些,一些产妇在生产时还是太美了一些,不太符合现实。
因此,这里,我给4.5星。
ep1听障夫妇+心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 生产是生命的奇迹,但产后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婴儿诞生那一瞬间无疑是最欣喜最幸福的时刻,但还会有很多困难在等待着母亲和孩子,生孩子之前很辛苦,生下来之后就更劳累了,只能说…还是要真正想好、做好心理准备再怀孕生产啊。
ep2子宫颈癌孕妇——没有答案的选择,无法放弃的生命 就算丈夫毫不犹豫说比起孩子妻子更重要,但我想没有一个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母性就是如此,会觉得孩子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一旦发生万一,即使舍弃生命,也要保护孩子。
“不是母亲很强大,应该是女人很强大。
” --“既然早产生下来带有风险的可能性很高,鸿鸟医生你为什么要考虑28周生产呢?
” --“因为我希望妈妈能亲手养大自己的孩子。
” “刚开始我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就会感到自卑,因为我没能让宝宝在肚子里满月,觉得自己不配做母亲,但现在看到宝宝顽强地活着,感觉那些想法都可以放下了。
” “她一定是想和妈妈一起生活下去,所以才这么努力。
虽然出生早了点,但为了今后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宝宝才选择了这个生日。
” (请让我有这情商的万分之一,实在太会说了,句句都能说到心里去…这些医生们都是距离孕妇和新生儿最近的人,所以才能如此站在他们的立场吧555ep3关注和拯救母亲——产后抑郁和无痛分娩 产后荷尔蒙分泌会失调,加上还不习惯带孩子,所以很多新妈妈都会出现精神或身体方面的问题。
大家都不是当事人,所以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你,这种情况听完丢掉就好啦。
大家都把育儿美化得太严重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蓬头垢面地拼死拼活,所以依赖别人并不是坏事!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如果宝宝是0岁,那意味着宝妈和宝爸也是0岁呀。
” “工作谁都可以代替你,你不在也没什么事,但作为一个母亲是没人能代替的,你就在家好好照顾孩子不行吗?
”要成为“母亲”,就必须主动放弃很多东西吗?
说到底,这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啊…希望这个社会不要再给母亲增添无谓的压力了,不要再让她们产生“不被需要”的感觉了,就像『坡道上的家』传达的一样,每个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也先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个体,而非被孩子绑定着丧失一切。
“大家常常会把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却没有人表扬妈妈带孩子有多辛苦。
”不只是没人表扬吧,甚至都很少有人关注到妈妈的辛苦,“你就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有什么抱怨的,我可是天天在外面辛苦工作为养活一家人打拼啊!
”这句话熟悉不熟悉?
说到底有什么恐婚恐育,还不就是因为知道或者亲身体验了那种不易,谁都想轻松地活着啊,如果可以谁愿意承担那么多隐形的责任啊…ep4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只有经历阵痛和顺产才能更爱孩子吗?
为了成为“好妈妈”就要忍受疼痛和承受风险吗?
如果不是真的发自内心为产妇考虑,当婴儿出生的时候你能发自内心地恭喜孩子妈妈吗?
“你已经很努力了,你本来就是个好母亲!
”不管是自然分娩、剖腹产还是无痛分娩,选择什么方法生下来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生孩子,任何生产方式都是很棒的,生产真的很不容易,每个女人在分娩时都是在拼命啊…ep5先兆早产长期住院等待生产的孕妇们,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和IUFD宫内胎儿死亡 我们医务人员,就算治得好病,也不能抚养婴儿,所以要在继续治疗的同时尽量理解父母的想法,尽量让他们同意给孩子做手术。
如果自己眼前有一个被车撞了快没命的人,谁都会去救他吧,而不会去想救了他他会不会落下残疾,紧急手术就是这样的。
到底怎样才算是理解患者呢?
只考虑婴儿的生命,而忽视了父母的心情,这样也是不对的吧… 胎死腹中还必须生下来太残酷了555ep6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孕妇母体死亡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心悸和脉动频率加快是怀孕时常出现的症状,很容易被判断成抑制子宫收缩剂的副作用而排除。
现在的我回到产科就会不自觉依赖你们,我想去急救学习对病人身体指标参数的管理,掌握综合诊断患者的技术,成为一个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同时保住母亲和孩子的产科医生。
患者的死亡是永远无法战胜的,你永远无法战胜这些后悔,也无法忘却他们,我们只能把不甘心和喜悦一点点铭记于心,砥砺前行。
ep7成为母亲的人生和不成为母亲的人生有什么不同呢?
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卵巢巧克力囊肿 不要太过努力,也不要一个人承担所有,有需要的时候,依靠一下身边人吧!
ep8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症or全肺静脉回流异常症(先天性心脏病 当新生儿没那么健康的时候,母亲少不了要自责,“宝宝会变成那样都是我的错吧?
没能生下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都是我不好,我在心里道歉了无数次”,“没必要责怪自己,应该为拼命努力活下去的孩子感到骄傲”。
以前我只想着自己应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却忽略了患者。
不甘心是成长的证明。
最后四宫爸爸那张写着“一日一生”的明信片真的哭死我了,每日从事的工作变成执着一生的信念,是一日,亦是一生。
ep9不育症?
——不要因为反复流产、胎儿或新生儿死亡而责怪自己,接纳自己,允许一切发生,“忘不掉也没关系”,不要强迫自己就好。
只要还活着,明天就会来临!
不要怕,一定会有人陪在你身边。
ep10产前诊断——唐氏21三体综合症 不要把产前诊断当成筛选生命的方式,“没有哪个家庭从一开始就有自信养育一个患病的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患病的孩子也各有个性,养育他们的家庭也会有不同的想法。
” “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所后悔”,总有些感情难以割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境,每一种选择都没有错,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过去没办法救治的生命,因为医学的进步可以被拯救了,这是值得开心的事。
但正因为生命可以被救治了,有的家庭却因此徒增烦恼…拯救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真复杂啊。
” 比起特殊照顾,帮家属卸下心里的负担更重要,作为产科医生,我们应该和宝宝 家人一起面对,尽量让她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遇到有染色体异常的宝宝,母亲想要生下来,但又会害怕没有能力养育他,没有自信,这非常真实,很感动的一点就是,孕妇的妈妈最开始劝女儿不要生是因为“不想让你吃苦”,后来说生下来妈妈帮你一起扶养,是因为心疼女儿…说到底大概只有母亲会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吧。
“这个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是我们的孩子,是大家的孩子呀。
”ep11团队创造最后的奇迹,每个人迈向各自的未来 跟能感受到胎动的妈妈不一样,孩子爸爸要很晚才能感觉到这是自己的孩子。
无论在哪里,我们医生一直都是站在生与死之间的夹缝里,不管医疗有多发达,也没办法拯救所有生命。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不会孤军奋战!
羊姐的同期助产士姐姐说“至今为止我一直轻松地和孕妇们说没事的,原来阵痛有这么疼啊,完全不是没事!
” Emily Perl Kingsley的《欢迎来到荷兰》真的诗意又真实,笔者也是一位患有唐氏综合征孩子的妈妈,她把怀孕待产的过程比作“像是在计划一次美好的旅行”,但生完孩子之后发现,目的地不是我们预想和为此精心准备了很久的那个,“失去这个梦想的痛苦永远不会消失,但如果你总是只为未成之事遗憾叹息,或许就永远无法享受此刻的可爱 特别和美好之处”。
养育残障儿童的种种困难我们无法想象,但生活中何尝不是充满这样“不如预期”的时刻?
但愿我们都能努力去接纳和拥抱变数,享受此刻!
(看到一位豆友的评论很触动我:“生命如此神圣,却被我们凡人所拥有,被我们凡人所传递,每思至此,热泪盈眶。
” 一次次感慨于母爱的强大、生命延续的奇迹以及婴儿想要生存下去的力量,希望妈妈们永远不会是一个人,永远有人可以依靠,希望我们都能发自内心感谢所有生命😭
晚上行踪飘忽的神秘钢琴家Baby,真正身份是医院Persona的妇产科医生。
铃之木优在2012年连载的漫画「产科医鸿鸟」,在2015,2017年被TBS拍成了电视剧,两季一共21集。
“他一哭,我们都笑了。
”一般来说,我理解的戏剧悬念大致能分为两种,一种是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人物情势,一边看一边期待相对固定的结局会怎样降临,例如邪不能胜正,王子迎娶公主等;另一种则是纷繁复杂,人物间的阵型派系难以抓摸,不到最后一刻也不知道结局如何,是群像型戏剧的惯用手法。
「鸿鸟」属于前者。
明摆着,这套剧是要走的,是暖心治愈的正能量路线。
知乎上的一个高赞回答说,没有生育意愿的人,看了「鸿鸟」以后,依然能被感动。
我同意这一看法,这也正是它出色的地方。
我常说,美和人性是共通的。
生产没有绝对,早产,难产,小产都可能随时发生。
正是每一位医生的努力,让生产变得越来越安全,让新的生命更好地来到这个世界。
呱呱坠地时,那一声啼哭,是他们降临的标志。
虽然明知道这是在煽情,在喂鸡汤,但是,哪怕我是个多么讨厌小孩的人,这一刻也无法不动容。
“医生里面,只有产科医生有机会说恭喜,这是我们的特权。
”一直觉得医疗题材的剧很难写,因为希望和绝望同时存在。
要达到戏剧效果,就必然要从疑难杂症里取材。
那么,写得太真实的话,可能会让有生育意愿的人产生恐惧,在生产面前知难而退;而拍得太崇高,太伟大的话,就会偏离现实,变成假大空的空中楼阁。
「鸿鸟」里既有安全的自然分娩,也有因各种原因而备受折磨的妈妈和胎儿,有的甚至会因此而丧命。
当科学和技术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尊重每一位生命。
然后,为顺利生产的妈妈们,默默地说一声恭喜。
“医生不是神,一个妇产科医生能做到的事情是很有限的。
”豆瓣上有评论说,不明白Baby的钢琴在剧中有什么作用。
我是这样理解的:往浅了说,樱的钢琴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告诉世人,在充分的社会关怀下,缺失父母的孤儿也能茁壮成长,父母无法尽到抚养的义务,但我们可以;往深里说的话,剧中有句话经常被提到:“医生不是神,一个妇产科医生能做到的东西其实是很有限的。
”我认为音乐也是一样。
尤其是没有歌词,只得一人演奏的钢琴曲。
音乐能做到的,也是十分有限。
更多的,是聆听者自己想法的投射,也正如剧中经常面临两难选择的父母们。
「鸿鸟」描写到的病人里,有未成年怀孕的少女,也有医治多年不育的高龄产妇;有先天失聪但酷爱音乐的人,也有被诊断出有染色体疾病,智力发育有缺陷的人;有求助无效转而寄望收养的人,也有意外怀孕但无力抚养的人,而无论是什么病人,医生们都一视同仁。
医生和助产士能做到的,就只有尊重他们的决定,然后尽全力去协助。
但无论如何,音乐和生命一样,不管旁观者怎样去定义,其本身都是伟大的。
这之前,我只在四年前看过98年拍成的「妙手仁心」。
该剧重心倾向于医生们的个人生活,日常工作和医患关系只是点缀。
说白了,就是把家庭伦理剧里那一套搬到了医院里。
而「鸿鸟」则是完全以医院为中心,全剧下来甚至都没有一场男女感情戏,务求为观众呈现妇产科和新生儿科最真实的一面。
而这,也正是生命最美好的一面。
同步发表于公众号LH_3327,欢迎关注
1.女性生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原来剖腹产是因为顺产不行的选择)2.怀孕38周胎停真的让人太难受了😣(停止妊娠生死胎真的超级难过的)3.人是可以借力的(不要妄想什么都自己担着,人不是万能的)4.婴儿有握抓反应(破坏感动)5.单身父亲也不容易(人止不停那一刹那)6.产后抑郁与激素有关(有情绪要说不要怪自己,虽然这样但是还是气死我了😤)7.日本福利制度真的好齐全(可能与少子化、老龄化有关)8.真想给那些说我来帮你养的丈夫一巴掌(剧里妻子生第二胎那个丈夫还问生产时间是多久完了好去游船,我真的想对你施展流星拳😡)9.父母的阅历和第一个孩子的年龄其实是同岁的(就是说0岁孩子+0岁父母)10.职业女性真的好不容易(刚生产完的职业女性急着回归职场为了不落下进度逞能太容易过度疲劳了)11.医生要和病患保持距离(不然经历反复生死太容易投入感情了,我再也不说医生凶了)12. 生产的形式不重要,结果很重要(计划的并不一定与实际相重合)13.首先是人再是母亲等其他的身份(本末倒置❌)14.无痛分娩其实也是会痛的(只是当下不痛而已,其中一个太太非要顺产感受疼痛时医生说如果要痛才能当妈妈,那男人是不是就没有资格当爸了)15.孕妇产前产后的情绪都要关注(并不是生了孩子关注点就应该只放在孩子身上了,孕妇产后抑郁情况很普遍)16.产妇孕期增长体重25斤左右较合适(弹幕科普的)17.剧里18染色体三体的孩子一出现就会有弹幕发0o0(好可爱的表情,孩子也是真的)18.唇腭裂原来是这样的(可治,只是治疗时间不一定)19.孕妇怀孕最好还是听医生的吧,邪门歪道就过耳不闻吧20.剧里好多早产儿(日剧真实感也太强了吧,那黑黑又瘦又小的孩子真的)21.怀孕吸烟可能会导致生产的时候大出血🩸(由于血液不通畅)22.聋哑人夫妇真的好不容易啊(阵痛叫不出声,孩子哭也听不到😭)23.初中生妈妈(父母都还是孩子啊)
生孩子意味着什么?
《产科医生鸿鸟》里是这么说的:
生产对于这个对世界而言,是创造未来,是创造奇迹,但是对于每一位母亲来说,却是一场残酷的战斗。
怀胎十月,简单的感冒、心理状态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小小的要素,都有可能影响生产,可想有多么艰难。
但这一场艰难的战斗,母亲们却只能自己独自去面对。
就像第一集中,一位在职场上精明强干的妈妈,产检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心脏上有一个小洞,妈妈内心感到十分不安,而丈夫却是这么说的:
明明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到了丈夫这里,却变成了帮忙。
而且就算说着会帮忙,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天这位爸爸还是出差去了外地,妈妈只能独自面对一个生病的孩子。
与这位妈妈同样不安的,还有另外一位听不见的妈妈(志田未来都开始演妈妈了啊!
),她和她的丈夫都是聋哑人,跟医生只能靠写字和读唇语来交流。
这位妈妈告诉了医生,长辈不愿意他们生孩子,但她无论如何都想要:
但是面对孩子的未来,内心其实又充满了不安。
如果孩子也听不见,是不幸的人生,孩子听得见,父母就不知道该如何与他相处。
这些困难和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切,父母都需要自己去面对。
这也是这次《产科医生鸿鸟2》的主题:
不过分渲染医疗体制的黑暗,老病死的沉重,在描述“生的希望”这样的主题的同时,仍旧着眼于现实生活,而在这些扎心的现实面前,这些医生们的存在就显得分外地温暖。
对于置身事外觉得生孩子自己只是帮忙的爸爸,四宫医生会出来提醒他:
对于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内心充满了不安但是也不想愿意麻烦别人的聋哑妈妈,鸿鸟医生会安慰她,一起加油吧,添麻烦也没关系。
他们在医术上的支持能让妈妈们感觉安心,而让我们感觉温暖的,是他们对于妈妈们的理解。
对于职场上的工作的妈妈,他们会全面尊重妈妈想早点回到职场不想带孩子的心态:
对于罕见的聋哑妈妈的例子,也会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处境:
是这样的一群有爱的人,让妈妈们在面对生育这个挑战时,没那么孤单。
看这部剧的时候,会感觉到生命的不可思议,内心也会变得柔软:我们经历了巨大的冒险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母亲经历了千辛万苦,冒着死亡的危险,给了我们这个美好的机会,去体验快乐的悲伤的开心的难过的、烦恼的一切。
而父母原本也是会软弱,会彷徨的人类,但因为有了需要自己的保护的宝宝,才开始学会变成超人。
有机会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看一次这部日剧。
因为这部日剧里,有新生的喜悦,有对于生命的思考,也有对于生命的珍重。
不管在世界上经历多少风雨,明白生命这件事情本身,大概疲惫都会稍微有所缓解吧。
最后送上你们的男神,坂口健太郎对我们mayu开启嘲讽时的颜艺
-END-更多日剧相关资讯汁源欢迎下载必看影视(日剧版)微博@必看日剧娘微信:必看影视QQ群:107405290
第二部相比于第一部更加有了广度和宽度,更着重于探讨生命的意义和生命诞生以后的事情。
这一部对于医护伙伴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刻画,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有纠结有坚定,做出选择,也迷茫惶惑,彼此之间的细腻感情令人深深感动,都在为了母亲和宝宝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着,彼此扶持彼此帮助,解开心结调动气氛。
鸿鸟和四宫交换面包的那一幕我真的好感动(其实每一幕大家相互帮助我都好感动)。
这个剧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会提出很多的选择和观点,却并不会武断地进行有偏好的引导和选择,而是把所有的利弊一一讲出来,提供思考的空间和视点,以一种宽容的方式面对所有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境。
就,只是选择,没有对错。
譬如唐氏儿那里,就是两个妈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选择不要这个孩子,但是也有愿意选择要孩子的人,剧里有展现两组不同的选择,像鸿鸟医生说的:“选择是没有对错的,起码在我们医生看来,应该是没有对错的,如果我们不去回应他们的诉求,谁又来理解呢?
”是关于生命的、让人思考生命的剧啊。
然后,(我又来了)表白绫野刚😍我太爱温柔刚哥了。
他每次对于自己饰演的角色都会认真钻研,会有很新颖很深刻的见解,这也是为什么他演技这么好的原因吧。
这季连假发都不戴了,直接顶着炒面头弹琴,装都不装了是吧?
两部都好好看
这一季关注了产检、唐氏综合征、高龄产妇等问题,比上一季而言要深刻了许多。这一季我不怎么哭了,大概是大家都成长了吧。
新生 永远值得热泪盈眶
致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们。
为了星野源!!!
刚哥的温柔好治愈
第十集真的挺无语,产检的意义完全被背弃的感觉,孩子真的愿意自己残缺的活在世界上吗?!如果只为了生命,那真的可以完全不做产检!这部剧真的部分观点无法直视,为了生而生,太圣母了!当了父母的都知道,作为普通人,照顾、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有残缺的孩子!!!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尽管我仍然不能理解坚持生下唐氏综合症的妈妈的心理,但我认可医生的立场,即在充分告知利弊后,完全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而不是站在“专家”高度指点他人的人生。给满分的另一个原因是:医疗剧没有谈恋爱只有搞事业真是让人精神振奋!
感谢这部剧 我终于把生小孩的念头彻底打消了 小孩真的太他妈丑了 一路快进才忍下去 松冈茉优真的好漂亮啊谁不喜欢这样的女医生(但是如果她是我同事真的可能被我骂到死
第二季连医学科普都没有了 整天传递着温暖和爱 产前检查都是唐氏综合征了还要去拥抱它接受它 宁愿毁掉自己的一辈子也要传递爱与希望
说教变多了,重心也从孕妇/患者转移到了医生身上,仿佛更多是在讲医生们的自我催眠和自我满足,于是少了第一季纯粹的震撼和感动。另外,无法认同明明查出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还硬要生下来的不负责任行为,医生话里话外的有意引导也让人不舒服。
還是覺得「帝王切開」的叫法只有日本了吧...
剧本写得还是很扎实的,前辈们无论是技术还是性格都比较稳定了,所以人设上延续了第一部,后辈们的行为方式就有很大变化,体现出了人物的成长。看到最后一集我是挺感慨的,现实的职场上也是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是非常和谐的黄金团队,也不会永远一成不变,职场就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有些人待的时间短,有些人待得时间长,待得久的也未必永远在那个地方,某一天因为某个契机也是要离开的。回想我工作这几年,待得最久的一个办公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了一些同事,又不断加进新的同事,以至于原本宽松的办公室,也挤满了人,原本有空余的工位最后都坐满了,几年间陆续来人、走人,到最后我也走了,现在那个办公室的人,和原来刚搬进去的人相比,已经换了大半了,似乎只剩2个人是原来的了。这就是人生吧。
大失所望,吹太过了。
不是说有了车有了房就可以结婚,就有资格结婚,如果没有爱,没有关心,没有共同承担,没有责任,是不会幸福的。第二季没有第一季的目的单纯科普了。编剧难道想改成职业规划教育?还是单纯说生产比较好看。可能生产的点也不多了吧……
可能没做妈妈吧,无感1话弃
男性角色都太理想化了 但本质温柔。以及我无数次都站在四宫的判断这边(
不得不说前半部真的挺无聊的 每集一个无语孕妇 跟第一季完全没法比 从唐氏综合征那集开始好了起来 但也快要结束了
很难说出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