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黑夜
Nadie quiere la noche,弃绝之夜,不期寒夜,Nobody Wants the Night
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菊地凛子,加布里埃尔·伯恩,奥托·伊格内修森,马特·塞林格,本·坦普尔,阿尔维托·乔·李,沃利扎·比尼夫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法国,保加利亚语言:英语,因纽特语年份:2015
简介:故事发生在1908年的格陵兰岛,约瑟芬(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探险家,在一次前往北极的探险行动中失踪了。坚强而又骁勇的约瑟芬坚信自己的丈夫没有死亡,于是决定独自前往追寻丈夫踪迹的旅途。 所有的探险家们都对约瑟芬这一大胆的决定持反对的态度,因为她并不具备探险家所..详细 >
影19303:两处亮点1.现代文明质问原住民爱是什么——吃的时候想他,睡的时候想他,笑的时候想他,就是这样。2.极点是什么样子的?——征服的意义何在?等待的意义何在?挑战自然规则真的是作死,行家不该陪她玩啊。阿拉卡和小孩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杨紫琼电影《极地禁恋》也可一看。
特別想給一巴掌
菊地凛子的角色出现之后影片质量简直急转直下,之前Binoche的表演为影片本身平庸剧作所做的提升完全磨尽,角色的不自然和剧情的狗血度把导演所想表达的女性主义,文明与蛮荒的对比,自然与人的角力统统淹没成了可有可无的标签
原本拥有非常好的批判立意,以为要表达文明冲突,结果直接走向了一部差强人意的情节剧方向,大打温情牌。充斥着符号学的堆砌,很大程度上只是仰仗于两位女性之间的关系与生存尝试,背负着虚情假意的浪漫主义。
今晚Berlinale第一看
一本超出我期望的电影。我很喜欢菊地凛子的爱斯基摩女人,像一种超乎男女超乎人类的存在,像自然的缩影,她大大方方展示怀孕的身体,古铜色的全身,有美丽的tattoo,懵懵懂懂又懂得很多,是一种很混沌的美。她对于西方教育下出来的文明社会的体面女子,是另一种开化,像一个乌托邦。
确实低能
你会这么做吗?
两个女人在荒寥北极的孤寂,但在黑暗与幽闭之时,她们的互助才是存活的关键。
自大无知的白人,善良敬畏自然的原住民。
低能儿
你千里迢迢穿越极寒而去,投奔那个为了人类的梦想而孤身在外20年的男人。而真相是你的英雄每一天都耐受不了寂寞需要别的女人暖床。讨厌的由真人真事改变。
@cinemaxx
两个字:难看。
这片子看完觉得难受,冷。比诺什在极地还穿着行动不便的裙装,以及一个片段一换的衣服也太没真实感了😓 导演要讲的女性主义就是“寻夫的妻子”和“怀孕的情人”在极端天气下互助求生这种连结是吧,偏偏人物设定来自不同的文明,但都对“隐身的男人”死心塌地,这一点观感不好,说不出的怪异,尤其是阿拉卡要是不怀孕消耗体力说不定就不用死了。
这部拍摄于冰天雪地之中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寒意彻骨。综观首映之后各路评价的温度也和柏林的气温差不多,冷冷冰冰,难如人意。相比去年《布达佩斯大饭店》玩具工厂般的热火朝天,今年的柏林,头炮哑火。
一直到凛子出来后才变得能看起来,是的只有凛子能看,那些不知道哪儿找的雪山片段是什么鬼啊,既然都拍北极了特效能做得再认真点儿么。整个基调感觉会很抓女性观众,导演是欧洲版的李玉么。看完从 Friedrichstadt Palast 出来后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寒冷和饥饿。Oh life
讲了一个不讨喜的故事,但还算真实
反正就是挺无聊的故事……看得又冷又肚子疼……画质和镜头也很奇葩……倒是朱丽叶的英语进步好大……
文明礼法构建的男权中心的倒塌,跨性别的共生状态,新生世界的希望幻灭,从未见过太阳一样,生存回归的拥护者世界观崩塌,可这样的故事充满了审视味道,既没有人物的挖掘,却使用了回忆的声音对位来空读心声,也没有故事的电影艺术化,如万千一样,只是在极端环境的假定性意象传达,无力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