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是一部有着很多悬念和转折的电影,因为大部分作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事已经是一种既定事实,就算改编也不能太离谱,不然就纯粹是戏说。
但是也正是由于真实事件在前,所以要在两个小时内交代的东西必须经过抉择、取舍,才能整理出一个主次分明、张弛有度的故事。
白描与杜撰之间的尺度,把握得是否恰如其分,决定了这种“真人真事”电影的优劣。
我想此片算是分寸得当,且打动人心的。
能被搬上大屏幕的故事本身当然必须是动人的,一个妹妹为了证明坐冤狱的哥哥是清白的,不惜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年纪一把了还顶着被愣头青们嘲笑的压力去上法学院,千辛万苦考取律师资格证,亲自调查当年的凶杀案,历经18年,最终还以哥哥自由。
光是简介,就让人激动了。
不要说现在亲情很廉价,就是珍贵,能珍贵到以自己的人生为筹码换取亲人自由的能有多少?
更何况,这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好像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用一个人的幸福换另一个人的人生,而是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对付出的坚持、对信任的坚持,以及最重要的对希望的坚持。
这完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为亲情的目的,而是升华成了一种信仰。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偏执,无意义的执着叫做偏执,但是这里借由爱的力量追求正义的执着则是一种信念,正如《岁月神偷》里妈妈讲的,做人要有信。
基本上所有感动的眼泪都上贡给故事本身了,但理智上讲,令我最感慨却是使这个故事得以成立并由此引发的对法律体系的反思。
它揭示了两件事:其一,法无完法。
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法律不像道德原则那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法律有着明确的适用范围以及伴随而来的局限性。
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状况,法律几乎是捉襟见肘的,根本无法对每一个破坏秩序、需要审判的行为做出精准而恰当的惩罚。
再者,在法律的实践过程中,包括司法者、辩护律师在内的法律实践者自身的质素参差不一,造成法律精神没有良好贯彻、甚至被扭曲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法律权威丧失的时代或地区,由法律实践者知法犯法造成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例如这个电影故事的起源就是警局的女警察出于私利将一名前科不好的累犯冤枉成一宗谋杀案的凶手。
而这只是不计其数的冤假错案中的一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桩,因为哥哥本来就是品行不端前科累累的惯犯,按照犯罪心理学的理论,量变达到质变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不是妹妹或是出于亲情或是出于了解而对哥哥的清白如此笃定,那么哥哥冤死狱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法律是靠不住的。
“不要拿法律当成挡箭牌”当然是完全正确的,那是因为法律本身就成不了无坚不摧的挡箭牌。
其二,法律修正的可能性。
虽然法律已然失却了作为绝对权威的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存在合理性的丧失。
甚至,正是由于法律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其修正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对法律的修改也一直在进行,即使是像宪法这样相对稳定的基本法,对它的解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自由权的保障范围能否包括允许色情制品的传播等等。
因此先前审判的案例的参照作用也极其重要,尤其是在以保守为主基调的法律体制里。
另一方面,法律修正可能性的存在,反过来证明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哪怕现行法如此不尽如人意,甚至如此荒诞。
《the Practice》里的Eleanor曾经遭到过这样的质问:当你明知道对方有罪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全力以赴地为之辩护呢?
正义该置于何地呢?
当时她回答说,正是因为必须要为凶手所辩护才使我相信法律的正义性。
诚然法律是为正义的,但法律不是正义本身,而只是实现正义的一种途径。
通过遵循法律途径诉求正义才是正义的题中之义,尽管有时候需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诸如违背自己的良知为凶手辩护,诸如明知罪犯在眼前但因为缺少确凿的证据而束手无策,诸如用18年的光阴来证明清白。
这些代价无疑是残酷的,尤其是时间的代价,可以说是最惨重的,毕竟人有多少个18年能够用来这样被挥霍啊。
然而,代价是必需的,这也是法律最悲情的地方。
挑战和批判永远是容易的,尤其是针对体制的冒犯和挑剔,简直易如反掌,到底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有限性可以说是先天的。
但难的是建构和维系,一个能够具有较大适用范围且不断修正完善的法律体系不是从天而降、更不是一夜生成的,甚至在确立之后,其所受到的来自现实变化和内部缺陷的挑战也是永无止境的。
因此,若非法律本身服务于恶,法律的权威性是值得珍视的。
不过需要区分的是,一个糟糕的社会并不意味着是这个社会的法律出现了问题,很可能是某些法律实践者的失格。
所以反对法律实践者并不是反对法律本身。
因此,强调以法律手段修正法律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错误,而不是简单的用反叛来挑衅法律的失序,是这部电影•事件最难得、最叫人敬佩的地方,也是法律精神真正得以体现的地方。
ps:作孽啊,我果真毫无悬念地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TvT
这是一個很简单的故事,个人认为,给女主的哥哥翻案并不难,DNA技术的进步能轻易撕开错案的口子。
不知道是确有其事,还是为了剧情需要,影片中一再渲染的深厚兄妹感情和二兄妹在听到DNA被排除但仍不能翻案后的极为不淡定两处情节“太刻意了”,编剧斧凿痕跡严重,让人觉得略不可思议。
个人认为,女主之所以18年坚持为她哥翻案,主要不是因为她爱他哥,而是坚信他哥不是杀人犯。
影片所反映的致力于为因没有DNA技术而含冤入狱的人平反的律师群体和最后也投身于此的女主,让人深为钦佩。
我觉得本片法律这个主题和律师这个职业居于次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取得成功的人生励志性更多一些。
剧情的很细节处理得并不太到位,但女主角的表演实在太精彩,完全可以弥补其它的不足。
问自己,有足够的毅力为自己的家人如此斗争吗?
故事以贝蒂为了翻案展开的行动和付出的艰辛为线索 而不是整个案件的具体情况 缺乏说服性和观众对女主角的认同 完全是为了渲染贝蒂个人的行为而服务 让人感觉她完全是为了翻案而翻案 不是为了他哥肯迪的无辜而翻案的整个叙事过程中 作为观众一直都不确定肯迪到底是不是无辜的我们只是看到女主角在付出那些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结果的努力这样使得女主角的人物塑造欠缺了一种为真相而奋斗的执着感另外 些配角人物感情的前后表现完全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情景 正面配角 例如女主角的男孩们的表现缺乏真诚 负面配角“坏”的也是如出一辙
有人说世上无正义只有利益正义是那些文艺范知识分子自欺欺人的自慰棒有人说平头百姓不在乎正义,不关注权利,无福消受自由心里只有生存和利益有人说先要吃饭,而后才有自由连饭都没得吃,还谈什么自由的确正义太崇高,太遥远,太虚无,不能拿来打牙祭的确即便在美国麻州正义都迟来18年遑论呼格吉勒图遑论聂树斌的确自视高人一等看穿一切的犬儒们能找出无数证据说看吧,还不是利益驱动但是我说正义不是为了超凡脱俗的评论而存在的而恰恰是因为这些被人说是不关心政治、不关注自由、不了解正义、不配有权利的草民们而有意义正义就是为了这些即便是自认为不需要正义的人而存在的当你看到沉冤昭雪的那场灿烂微笑时你还怎能说这世上本就没有正义呢
贝蒂以坚定的信念用18年完成了她的目标,艰辛但充沛的18年,这是值得过的人生,从高中肄业生成为律师对贝蒂而言只是附带收获。
年少的肯尼曾经用命保护过贝蒂,那个时候他是强大而正直的的,是的,值得被拯救。
拯救者若没有被拯救者的配合,没法成功, 两兄妹用一种异于普通人的方式度过生命中的18年,基于结果,这18年也是值得过的。
| 故事没有表现施害者在肯尼平反后的情况,这是值得肯定,不然也太俗套了。
现阶段,最觉享受的事莫过于躺在床上,一台电脑,一部电影。
会看《定罪》是昨天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了李开复的推荐,大师推荐的,必有其独特之处。
《定罪》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妹妹为了为含冤入狱的哥哥翻案,通过12年的努力,习得法学学位,成功证明了她哥哥的清白,18年后,哥哥终于重获自由。
从一部电影的角度看,《定罪》似乎有些太过匆忙,所有的情节都仿佛来得太快又走的太快,虽然也会有很多细节表现主角的情感,但是总不够深刻,不够细腻。
想来这段故事历经18年,其中的曲折坎坷,又岂是短短1小时47分钟可以讲完的?
片子的女主在开头的时候就觉得很眼熟,看完后去查,果然是她,《百万美元宝贝》里的女拳击手,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她并不出名,虽然她曾是奥斯卡的影后,豆瓣上说她太过“硬线条”,以致限制了她的戏路,确实,《定罪》里的角色和《百万美元宝贝》里的确有共通之处,那么坚韧,那么执着,只为一个目的,倾其所有!
片中,女主在12年的时间里遇到过各种挫折,与丈夫离婚,迟交论文导致留校察看,差点不能毕业,无法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以致差点失去亲人,还有在寻找证据途中的种种难题,但就像她所说:“It's just a setback !
"或许是自慰,或许是自我鼓励,但她终究是成功了。
片中的一个情节很是发人深省,根据美国那个洲的法律,定案十年后,案件的证据都会被销毁,然而,当所有人都告诉女主要放弃的时候,她却坚持再找一遍,奇迹就这样发生了,罪证竟没有销毁,这样的奇迹在中国通常会被说成”上天被她的诚心所感动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中,奇迹就真的只是奇迹而已,又有多少人败在了这些奇迹中。
如果证据被销毁了,就没了这个美谈,没了这部电影,那么当我们要为一件事情而奋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也许会因为缺少了一个奇迹而最终成为遗憾呢?
如果是这样,那还值得我们如此牺牲吗?
我想也许是值得的,人这一生,应该有那么一件事,让你为之疯狂,为之奋斗不懈,不求结果,不求回报,直到生命终结,也好过终生都无所求、无所为。
当你终老时,无论遗憾还是满足,都会是圆满的,因为你会发现你终究是来过的……女主的儿子认为自己母亲浪费了一生,女主思索后,什么也没有说,我想她从不会觉得遗憾和后悔,因为她是在为了她所爱的人奉献,那么无私的爱!
我想这就是我所看到的。
坚韧、倔强、偏执、歇斯里底,无一不在这部电影中体现,让人很容易想到大嘴美人的《永不妥协》。
它告诉我们,世界上仍有这样一类人:每当最最绝望的时候她仍坚信会有转机;每当屡屡受挫的时候她仍不言放弃。
如果不是源自真实的故事,我们很难相信会有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我并不喜欢希拉里,但是喜欢这样的故事。
我不知道是因为类似的电影才让我认同他们的做法,还是因为认同他们的做法才喜欢类似的电影。
不管怎么样,这个世界因为存在着诸多坚定执着的小人物而慢慢进步,他们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赢得了人们赞美的目光。
有人说,人生贵在坚持。
我想这句话真是一点都没错。
是不是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在一个新学期的开头,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取得好成绩。
第一个月非常好好,第二个月just so so,第三个月开始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就在对着老天抱怨说,为什么这个学期过的那么久。
可能女主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至少生活上有很大的压力造成她在兼顾家庭和事业上失去了平衡。
所以,她才会学业上没有成就,然后连自己的孩子都计划离开自己。
其实她也想过放弃。
女主也有一段日子没有去上学,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谁人不是呢,人之常情。
如果是你身处于这样一个进退两难的状态,可能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吧。
But she did.就是传说中的,有志向的人,在付诸于行动上是不会吝啬的。
我很感慨,也希望可以成为这样坚强的人。
我听说过一句话,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坚强,那就真的没有人能帮你坚强了。
我或许也是多多少少在学业上遇到了瓶颈。
presentation啦essay那些浮云啊成绩不高啦种种。
可是真的是相较于女主来说的话,这些困难好像就真的不算得上是那么回事了。
我也是个学生,我也在学law。
我自然知道essay赶不及deadline的那种恐慌感,我自然知道做presentation时候那种紧迫感,我也自然知道成绩太差或者attendance太低被学校劝退的那种绝望感。
人生在摇摆不定和停滞不前的时候最恐怖了,因为它真的是考研一个人意志力的最佳时期。
我最近意志力也开始受到各种外界诱惑,我想要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需要一定距离的。
所以还在等什么呢。
为什么不愿意坚持走下去呢。
加油。
PS:这其实是励志片子。
这其实是励志片子。
PS的PS:里头涉及的关于各种law的英文词汇我现在听起来好顺耳啊。
o(╯□╰)o
生活好像就是日复一日有时候总需要一点刺激来提醒自己坚持下去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刺激《定罪》就是这样一部好的电影这个高中辍学、没有工作、又要带两个小孩的单亲妈妈贝蒂花了18年的时间给自己被判一级谋杀罪的哥哥寻求清白 18年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为此她失去了家庭、成为单亲妈妈,成为法学课堂上年纪最大的两个女人之一,她既要在酒吧赚钱打工又要照顾两个儿子还要完成学业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她走下来 经历和承担这一切我很难用语言说清但是 她的执着深深的打动了我也许她下定决心去攻读法律专业的时候没有考虑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只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出口也许她一边背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 一边熬夜通宵写论文的时候没有时间想这一切是否值得也许她要是没有坚持为哥哥洗清罪名的决心她只是一名普通的社会中下层的家庭妇女所以有时候生活中的磨难看上去很痛苦 说不定就是我们的催化剂 使人生发生质的转变我看到的贝蒂拥有坚毅的眼神遇到在我们看来是巨大的打击时 她会用这种眼神望着你不停地说:这只是个小小的挫折 她相信总有办法解决困难 并为之付出全力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种天分 至少我觉得是这样这种坚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因为它跟智商、天赋、遗传基因无关我突然回想起我考研的日子 真的又有多可歌可泣呢只不过是大冬天早点起床 坐在教室里反复看那些字那些题那些卷子那些书 没有太多的想法 只是眼睛看着远方的模糊的目标不停的往前走迈着同样的步子重复同样的节奏 结果突然发现目标就在眼前贝蒂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那份不屈不挠 也许这个词有点俗 但是我觉得她就是抱着既定的目标 缩小一切困难 发挥最大的努力 结果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篇文章送给即将考试的你 送给我们飘渺的爱情也许抱着这份淡定的坚持 我们会走的很好很远很久
有点感觉花时间看了烂片
让我想起《百万宝贝》中的她,还好结果不阴暗
很好的故事,亲情,坚持,执拗,很多人都说是美版的秋菊,可人家是真实的!但也正是这份真实,使我觉得美中不足,主要还是swank这个人物,一看就太坚毅太正常太好了,要是一上来他也是个颓废的不着四六的人再作出这件事情就更大动人了!
很平淡,但不觉得拖沓,有点儿像日式温情剧
虽然有个二百五的妈,但是她两个儿子都挺靠谱的。
相依为命的兄妹感情杠杠的
这样的角色,只能是Hilary Swank来诠释。
平淡白开水一杯,就剩演员了。Hillary又是一遍女强人还有点过头 于是就剩sam rockwell了。
最后一个镜头很漂亮,即使剧情并不是重点,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线,确实演员戏都很好,但是略显得有些孤立。此片焦点的变化是看点,各种小景别加手持。看了之后的采访,肯尼是因为什么悲剧去世的呢……
好没意思~
And I try, I tried with all my might!上帝无法不眷顾对亲情和信念如此坚守的人
这是一个关于不抛弃不放弃的矫情故事。全影片包括故事唯一出彩的是配角洛克威尔的表演。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比较一般了 总是有女人不是很漂亮但很迷人 话说怎么看怎么觉得她和马特达蒙有些神似 特别是lips
斯万克和洛克威尔演技大爆发,可惜SWANK每年都是演得超棒但片子温吞。
5
it's never happan in this 兲 times。
穷白的洗白史。
一个逻辑简单清晰的励志片,问题出现了就去解决它,直到下一个问题出现。影片中的问题截止到肯尼出狱,其实我们应该努力把那个女警探送进监狱。
希拉里·斯万克是女版的马特戴蒙,那张脸太容易让人记住,作为女人,也太丑了点,和《肖申克救赎》,一个是体制内自救,一个是体制外救人,已经相差甚远。
无论多久我陪你一起坚持下去,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份亲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