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吸引我的原因其实只是一句话:成海璃子说如果自己消失了就好了。
这句话是很熟悉的,因为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我也不只一次这么想过。
胆小、怯懦、在生人面前躲躲藏藏。
也没什么朋友。
年纪大了,这种情况似乎是好了些。
但是我仍然很怀念那些被忽视的日子。
一个人上学,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云彩,自言自语。
期待着会有一个或者那么几个朋友。
我很喜欢成海璃子,在那些被称为小清新的影片里,我常常发现这样孤单着的主人公。
虽然就电影本身来讲,故事情节可能是俗套的,经不起推敲。
但是我总是发现有那么一种或几种情绪是溢出了电影的屏幕,直接击中人心。
很奇怪的是,这个片子让我联想到的其他电影,第一个是《伤》。
后来看了导演,发现是同一个人。
其实《伤》并不好看,显得沉闷无比。
第二个是《我的机器人女友》,同样是小出惠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和绫濑遥回到童年的那一段场景。
然后我想到了《四月物语》,我觉得像这样的电影拍到1个小时左右就已经足够了,像一张简单而精致的明信片,收到它的人会会心一笑。
《只有你听见》就是这么一张明信片,寄给了曾经孤独的你。
因为《强风正劲》喜欢上小出惠介,追着看了他的几部日影,惊喜的是看到现在的每一部,小出的角色都如此美好。
《只有你听见》里的慎也,认为任何东西都蕴藏着生命,他千辛万苦将东西修好,再给它们以自由。
这是一个拥有着“帮助别人改变,走出他们自己的困境,自己悄然消失”寓意的人物。
当他沉浸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无法不跟随他感到情不自禁地快乐,那个世界,太澄净了。
修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修理人的恩情。
我也不会忘记,曾经治愈我心灵的人。
一样的日本青春片,记不得是第几部了。
都已经说过无数次,再也不要看日本青春片,但却还是禁不住那一望无垠的草甸,透明蓝色的苍穹,哗哗的浪涛声还有木阶上的风向标。
美好的场景总是让人留恋的。
音乐也是一如平常日本青春电影的恬淡安静。
总之是一部享视觉享受的片子啦。
情节有点拖沓,但还是一直看下去。
莫名其妙的拣了一个冰激凌一样白色的可爱玩具电话。
期望有人可以打电话可以聊天可以分享。
然后果然就有了一通电话。
来自乡下的聋哑男孩。
形式有点让人无法理解,脑电波还是意念?
在医务室开始第一通,然后是家里,然后在篮球场,伴随着女孩一步步走出阴郁和沉默,伴随她奏出那段撩拨人心的轻松solo。
男孩呢?
修好了录音机,转动的音乐盒,在立着风向标的木板上眺望远方。
女孩去了那个恬静的乡村,迈过蜿蜒的黄色小路,穿越深深的草丛,在那一片蔚蓝前录下放声的大喊“我想见你”。
等了一个电影,为的就是最后的那个相遇。
想像了无数种甜美的结局。
却没想到故事的开始竟然就是结局,男主角推开发蒙的女主角,被迎头开来的汽车撞倒,生命终止在那个“你不是一个人”的手语中。
就算是有两次机会也还是一样的结局,无论如何都会那样义无返顾,为着可以分享声音和心情的爱人。
很巧妙的结尾,但是还是不免俗套。
这大概也才是这类日式物语的卖点吧。
不是很喜欢,却又想不出比这更美好的。
给我一部电话,不插电,不缴费。
给我一部电话,不需要响铃,不需要短信。
给我一部电话,不为了考试作弊,不为了有事帮忙。
甚至没有屏幕和机身。
只为能找到你。
在脑海里倾听你的声音,描绘你的笑容。
对着手指絮叨,那是给你的情书。
微微变红的耳郭,是想念的窃喜。
想对你说话,随时随地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想让你听我唱歌,心底的声音。
想对你发牢骚,莫厘头的惹你。
想讲故事给你,我们的事他们的事,童话里的事。
想说情话,想在梦里紧紧拥着你。
想你的声音牵着我走进一个世界。
没有怯懦,没有孤单,满心的希望和勇气的世界。
它疯狂刺激,它平和安稳,它灯火辉煌,它月朗星稀,它嘈杂喧闹,它寂静淡然。
无论它怎样,只要有你,只要我不是一个人。
为什么同样的悲剧要重复发生呢??
慎也好可怜不过好让人喜欢!!
让人仰慕敬佩!!!
男女主角都很可爱!!
之所以力荐,只是喜欢它的画质,很美。
女主角走过有花的篱笆,太温暖了。
至于情节叙述,还好。
《触不到的恋人》也类似如此。
开始以为女主角是幻听,后来不是。
时差,女孩提前看到了男的,男的从无何有之处帮她挡住了飞驰过来的汽车,自己死了。
女孩告诉一小时后的他别过来,他还是要过来。
蓝衣女孩是谁?
十年后的女孩长大了,却能提前告诉十年后的女孩。
玩弄历史只是修垃圾的人,永远活在过去。
还是孤独的话题,女的开始不是很孤僻的么。
于是这片子是给那些孤僻的人看的,看吧,有一个远处的人在关心你。
你不是一个人“万有引力有吸引孤独的习惯”是片中课文一句话,说什么地球的人醒来,想火星上的人。
orz“你不是一个人”的手语
又是一部这样的,带着些许旧色调的日本电影。
节奏缓慢,景色美好。
头脑中的声音,可以被别人听到,可以这样神奇地与别人通话,着实令人惊奇。
也许是我少见多怪吧。
性格内向的少女凉,就是这样交到了一个真实世界里的朋友。
可是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奇遇呢?
在我们小小的少年时,曾经会幻想多少有趣的事情,那些白日做梦的景象,在脑海中来回被播放,被上映,我们就这样沉醉于自己编导的电影中。
曾经过往的,那些内向、羞涩的少年时期,不擅于交流言谈,只是与自己说话,或是静静坐在一旁看别人玩耍嬉闹。
“今天又被老师骂了说我的声音无力”“不,不仅仅是今天总是这样我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就会紧张,口吃,声音嘶哑,发抖结果还是被老师说”“一定是不想对别人说不想和人有关系一直不出声的时候而退化了”低头走路的女生,安安静静地自己走着,遇到别人问话而紧张,支支吾吾说不出口。
坐在篮球场边的女生,没有人愿意和她合作,当球蹦到脚下,紧张地托着不知打回去。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久好久,没有跟人交流。
信也先生,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君にしか聞こえない。
あなたに会いています。
只有这一个人可以听到我的声音,心底的声音。
谈不上“知遇之恩”,也应是逢见知己了的感觉吧。
所以才那么坚强地,背着包,一路从东京走到镰仓,找寻那唯一懂得自己内心的人。
大概也就是从这时,女主角开始变漂亮,脸上也浮现少女该有的微笑,因为心里有力量在支持,从而变得自信。
是我喜欢的女生。
瘦瘦的弱弱的感觉。
披在肩上的直发不长不短,温柔的眼睛浅笑的抿唇,纤长的胳膊和腿,慢慢地走路,走着直线向前。
也是我喜欢的风景。
日本的乡下有着碧绿的田野,缓缓流过的小溪,拂面而来的清风和抬头可见的大朵白云。
当她来到长野,信也曾经住过的地方,对着漫天的云,大声喊出“我活得很好”时,我们都知道,她不再是那个内向的自闭的女孩子了。
她变得坚强,虽然信也不在世上了,但永远都在她心中。
所以我也像10年后的那个钢琴教师原田注视着红色录音机想起曾经的他一样,看着电影,想起我幻想未成真的小小少年。
黄耀明和张国荣有首歌叫《这么远,那么近》:画面,在脑内乍现,波斯湾,最南面.灯塔中,谁人在约会我? 不必真正遇见.是谁在对岸,露台上对望, 互传着渴望,你熄灯,我点烟.隔住块玻璃,隔住个都市,自言自语地,共你在热恋. 在看这电影前半段的时候,我只觉得这又是一不可思议通话的爱情故事,通常这种爱情都是悲剧收场。
这部片也不例外。
很想关了播放器,把下半段留到第二晚继续看。
但当看见小出惠介把这角色演得很可爱很到位的时候,我很希望他们快点见上一面。
前面平淡地铺垫着的剧情,我还存在一丝希望,希望这是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
那位十年后的女主的一句话,我就知道不会有这种美满的结局的,别人花钱买DVD花钱去电影院看片,谁希望是个平淡的爱情故事?
我所理解的“这么远,那么近”是,两人虽然相隔遥远,但两颗心如在身边般相近。
那就是所谓的,爱战胜了距离。
又有多少人能担起异地恋的重担呢?
引用异地恋小组的小组描述:“如果你不够坚强和勇敢,请不要开始异地恋;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忍耐力,请不要开始异地恋; 如果你不懂棏珍惜,请不要开始异地恋…… 异地恋的浪漫与心酸,只有其中的人能够真正体会。
让我们彼此鼓励,彼此倾听,彼此祝福——祝福可以走到永恒…… ”我能明白想见一面的心情,我能明白想念摄像头那边那个人的感受,我能明白等待QQ头像变灰的落空……十年后的女主角说:“不要难过,你能克服的,你能做到的。
”即使她这样说了,但十年前的女主角当时真的能够克服吗?
我想经历过痛苦的恋情的人都不能100%肯定地说yes。
如果所有的爱情都能够“这么远,那么近”就好了,既然电影不会有happy ending,那happy ending在哪里?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孤独而又自闭的女孩凉,正当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态度面对这种一个人的生活时,一个陌生的电话从大脑里传来,由此,认识了失聪男孩慎也.而几经确认后双方终于可以确定对方都那是个真实的存在,虽然两个人的心灵电话存在一个小时的时差,但这一切并不是虚幻.慢慢地,每天的电话,让这个女孩孤独的心灵默认了男孩在其内心的存在感,也产生了对他的依赖.一段平淡而不平凡的爱恋由此展开. 爱情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于是,他们约定,夏天,他们见面.但作者给他们预留的这一小时时差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电影一样任何想改变命运的举动都是徒劳的…………这是电脑硬盘中众多日式青春电影中的一部,我承认对这种日式小清新片子情有独钟,成海璃子和小出惠介联手演绎炙手可热的乙一的原著小说,标准的小清新配备,当今日本的若手女优中最适合演这种小清新电影的,除了苍井优,非成海璃子莫属了,虽然在本片中那傻站了N秒等车来撞的行为实在狗血……,另外一位近几年在大屏幕和小屏幕都有优异表现的小出惠介,越来越散发出罕见的钻石属性。
本片是继《伤》之后看得第二部乙一小说改编的片子, 这位奇幻小说的新锐仿佛对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难怪读者称他为“专写令人心痛的小说”的作家,悬疑要素也是乙一的另一杀手锏,片中片濑那奈饰演的十年后的凉就是另一催泪弹。
片子最后,凉拿出了慎也的表,将它的时间,向后调整了一小时.对着山谷喊道:'慎也,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我这里快到秋天了,我活得很好……当凉喊出最后那句:'你听见了吗?'的同时,她一定在相信着,相信着<只有你听见>
没想到已经不再那么容易感动的冷情的人还是被这部电影感动了.才看时觉得一个电影把爱情片拍的跟恐怖片似的也不容易,带着这种好奇看了下去,结果还是免不了恶俗的感动了一回.把爱情当作交换物质的今天不知道会不会找到这样的爱情,朋友说我把世界看得太悲观,他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忘记了它是高于生活. 当女主比出那个手势,喊出我不是一个人,我只是觉得悲哀,其实她还是一个人.于是很坏心的想要看看十年后的画面,想要看到女主没有他之后的生活,果然是坏人的吧! 爱情固然美好,却不愿意再相信.一生一次的任性的放肆以足够……
所谓悲剧就是看到美好在自己面前渐渐破碎掉。
也许小出惠介的笑容太美好,所以情不自禁像个怨妇似的掉着眼泪唠叨为什么。
为什么美好从来这么狠心,就是不肯再放慢一些脚步,再多一些停留。
绫不是一个人,信也也不是。
不坚强的绫有信也来改变,信也不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与事吗。
我们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绫,有时不愿意多说话,不愿意寒暄,不太喜欢自己,有梦想却不敢追求。
这个绫并不美好,却真实的仿佛是赤裸的自己。
多年以后,她会变得懂得如何说话,懂得得体寒暄,懂得自信和欣赏自己,懂得主动追求。
是的,她变坚强了。
是她变坚强了,还是赤裸的自己死亡了?
坚强的绫是芸芸众生的表象,不坚强的绫才是芸芸众生。
荻島初监督,平静淡出。
还是喜欢原作小说,
拍得太烂,太拖沓,乙一的短小精悍完全看不见了。演员也不可爱。给两颗星,一颗是豆瓣的,一颗是给乙一的。
很不错呃
虽然我直觉这是一个悲剧 但是没想到 他真的是个悲剧啊
什么玩意 这么狗血
这种交流方式还挺不错的。
きみにしか聞こえない
和いま、会いにゆきます有点像,有先入为主了,还是觉得いま、会いにゆきます好一点,虽然男主角像是男7,8号
不喜欢她。
7.主题曲加分了
成海璃子非常可爱。
差一个小时就阴阳相隔了,白乙一的一个小短篇做底子,电影改编的还不错!满喜欢男女主角的,和我看小说里呈现的印象差不多。
成海那个时候好美
总有声响,把人唤回嚣世,无论好坏。
成海璃子,不曉得她為啥紅。
太做作的治愈,太矫情的剧情,太缓慢的节奏。影评几乎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嘈杂的音乐,话说导演是配乐白痴吗,不知道配乐要留白吗?从头到尾这么大声的音乐那不是拍MV吗?
触不到的恋人的青少年版本。女主蛮清秀。
不喜欢她~没有那种纯净感~
她不是一个人。。。。。。__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