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高中时候的班主任说:一份好的爱情,非但不会影响成绩,反而会成为你的学习动力。
于是,十几岁的娃子们信了。
你还别说,从那时起,我们班绯闻与成绩齐飞,爱情共书本一色。
那时候,最甜蜜的事情也不过是她在他踢完球的时候悄悄塞一瓶饮料在他的桌子里;他骗家里说晚上要上自习,其实在认真的给她讲一道她永远都做不对的题。
那时候的他们,都不知道爱情还有重来这件事情。
这许多年过去,我那亲爱的同学们,果然个个学业成绩斐然。
只是,当时的爱情竟没有一份在命运的刀口下存活。
我开始怀疑,老师,您说的是对的吗?
二我一个朋友失恋了,给我打来电话。
她问我,我不过是想和一个人,想拥抱的时候拥抱,想接吻的时候接吻,想做爱的时候做爱,有那么难吗?
有!
里尔克有首诗里说:一切寻找你的人,都在试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都会束缚你,用图画,用姿势。
你有时候想如胶似漆,推心置腹,用尽所有力气缠绵;有时候又想独自一人,耳根清净,给自己一个空间独居。
你既想这份爱刻骨铭心,失去这货你活也活不成;又希望这份情平平淡淡才是真,细水长流到天长。
你希望她美丽大方,上得厅堂又能独当一面,又希望她温柔贤淑,烧得一手好菜,看到生人脸红红。
你希望和他能有共同语言,每天有说不完的话题,逗不完的乐子;又希望他高高在上,神一般的存在,为你解决所有问题。
左小祖咒唱道: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我,因为我和你一样,要的太多。
不是爱情有多么难,只是你我要的太多。
三我愿意交朋友,交愿意讲故事给我听的朋友,男的也好,女的也好。
只是朋友们啊,为什么你们的故事和我一样悲伤他妈的逆流成河,让我一直以为这事儿不过是存在于大脑皮层深处的一场春梦。
我的兄弟,喜欢、守候一个女孩七年最后无疾而终。
我的兄弟,心里挂念的姑娘突然在某一天死去。
我的兄弟,被有夫之妇无情地玩弄。
我的兄弟,无法和他哑了的情人共度余生。
他们坚强而柔软的活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自己的精彩。
只是不知道,当突然安静下来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遗憾,分享这些精彩的,少了一个人。
我替他们感到难过,有时候会恨恨的想:苍天啊,大地啊,到底是得罪了哪位天使大姐让我的兄弟们一个比一个惨啊。
也许有人说,也不是啊,你看谁谁谁不就过的挺幸福的吗?
好吧,我只好承认: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四上网的时候,一遍一遍地刷着人人、豆瓣、微博,大概是因为太过寂寞。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有意无意地瞄向那个旧人的头像,她更新一条状态,你会不会突然地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你偷窥着她的生活,精彩或失败,你会难过还是庆幸。
你试着去联系她,简单地问候或是抒发思念,来换取她那保持在礼貌得体维度里的回应。
你深深地失落了,你知道她开始了新的生活,比有你在身边时更加精彩。
你突然陷入了巨大的虚无感之中,仿佛一整个世界都软弱地没有立足之地。
终于,你下定了决心,屏住呼吸忍住痛,轻轻点了“取消关注”的按钮。
你知道,不是你不留恋,是你留恋不起。
你除了过的好,别无选择。
只是有一天,在西直门的街头,你突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你是否能保持住刻意的冷静,上前轻轻地问一声:你好吗?
梁文道《我执》里写过一个故事:他在香港书展上主持活动,突然旧人带着家人出现。
“我看见他们一家,笑着望我,然后在五十万人之中被推得渐行渐远,终于在下一条巷子的转角处消失。
她在挥手吗?
她的嘴形似乎在说些什么?
我应该说再见,那一切过去与未来的,该来的与不该来的,‘再见了’!
”是啊,是时候说再见了。
就把她埋进那深深的记忆之海吧,那里深沉安静的没有一个人打扰。
她不会染黄头发,不会学习化妆,不会打几个耳洞,不会奔波在地铁人潮,渐渐变成一个女人。
有时候你一不小心沉入海底,会发现那儿刚下完雨,日落前的橙色包裹着人们,大家看上去都比平时要高兴,空气既凉爽又新鲜,正如你迎面看到的她,身着蓝衫,笑靥如花。
五姚晨和凌潇肃离婚了,事情太多突然,很多朋友在各自的日志中抒发着自己的感受,或震惊或惋惜或理解,只是爱情这件事情仿佛又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网上出现了一篇以姚晨的角色书写的文章——《今生欠我一个婚礼》。
文笔尚可,一气呵成,典型的文艺范儿。
宁财神知道不是姚晨写的,说都快看吐了。
总是会看到热恋中的情侣们,吵架的时候分手的言语就会脱口而出。
男人重逻辑,关注事情的来龙去脉,好面子,爱逞强;女人偏感性,想什么说什么,吵架时的言语基本上不过脑子。
男人说:你刚才说什么?
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女人说:你吼什么?
你怎么会这样对我。
这样看来,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可是我们又该怎么办。
男人需要的是尊重,女人需要的是关怀。
所以,孩子们,不要吵了,试着用对方的眼睛去看看这个世界吧。
男人需要的是尊重,大概每一个直男都不愿意自己的女人比自己强吧。
凌潇肃说,他们之间仍然会像亲人一样互相照顾。
我一直认为,当爱情不再是爱情,转化成了爱之后,才会长久。
所以我更相信,他们之间还有爱情,他们没有撑到转化为爱的那一刻。
凌潇肃一脸的心事重重,所以所谓爱情童话又一次输给了生活。
六过年回家和老同学们聚会,像这样的年纪,女同学们的话题自然转移到了购物,钻戒,怀孕,相处的话题上。
比起以前,她们变得更加漂亮、更加自信了,她们的生活也一定特别精彩风光。
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衣衫不整的楚楚年华,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竟生出一丝庆幸来。
庆幸生活在自己身上走的不是那么快,庆幸自己仿佛还可以选择爱或不爱。
七 往前走、向前看,大概是所有言辞中最傻的失恋安慰语了。
你明知道现在的他看不到前路的光明,走不出脚下的崎岖,却还残忍地要他抬起头来,迈出脚步。
不是他不想走,而是天空太过阴霾,前路太过黑暗,脚步太过沉重,他抬起一只脚,能做到的不是往前踏出坚实的一步,而是另一只脚无力支撑向后倒去。
八师爷,你给翻译翻译,什么他妈的叫做他妈的爱情。
爱情是技巧,爱情也是哲学。
师爷说:爱情是一门课程,学制是你的青春。
甚至一生。
what the few...在我们的社会,浮在台面上的垃圾太多了,会不会盖住了水下的你。
可惜对白还是文艺了,难成为我心中的经典。
说该片是最伟大的中国动画,这不过是胡扯。
希望作者不要太把网上的评论当回事了。
我想只要自己还有光芒,就已经足够让你在水下生存。
突然aurian dance出来有点雷我。
总之音乐还是不够味。
嘿嘿。
我承认我没在这个片子最火的时候看到它,多少有点儿老坦儿。
但让我庆幸的是,我还能够在这么一个带着伤感劲儿的夏天里,自己坐在即将离开的宿舍里,穿着短裤和背心,喝着白开水,倒来跳去地一遍一遍地看着这么一个轻易把人撞倒的片子。
影片不长,20多分钟,但我还是能够从这短暂的时间里,拦截到一些字眼,拼凑出一些七零八落的想法。
1、fucking game over一个以“玩儿游戏”为大背景的动画,势必要有意无意地向最经典的游戏致敬。
无论是影片开头的“Game Over”,还是李献计一拳顶出的那颗“致幻蘑菇”,不得不说,超级玛丽的屡次现形让几乎不怎么玩儿游戏的我也有了无尽的共鸣。
再来说说这款没人打得过通关的游戏——这款据说打过通关就能回到过去的游戏,李献计为了通关它不惜卖肾、邀请游戏达人小日本儿(我承认那段日式英语让我笑喷了)来跟他一块儿玩儿,不惜开膛破肚走私古董,不惜跟操着一口河南腔儿(《西征梦》不解释)的本拉登飙一个商业大片那么复杂的命……这么强大的意志,在那些每天去网吧刷夜包早的孩儿们面前都实属罕见。
当然,成人了的人少了去网吧揪耳朵喊你回家吃饭的家长盯梢,就方便了许多。
可……这怎么说也是一玩儿命啊!
2、差时症“我是一病人啊。
”虽然李献计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抱怨(或者说是无奈地声讨)这一让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怪病,但事实是,他从来没想要这个病好过。
如果说,这病是无药可救也就算了,但在他吞下蘑菇,迈过那道门时,王倩的差时症已经好了。
我想他的病,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差时症”这么简单的层面上了,他所希望的,是因为差时症,他可以和王倩是一类人,属于一个区别于旁人的时空。
在那里,他们在人民公园玩一天相当于好几个月,可以在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扮演许多角色,度过好几百年。
他同样也可以把无关紧要的漫长时间,缩短到自己无意识的一瞬间,仿佛打了一个盹儿(此时出现了《记忆碎片》的桥段),一睁眼,从夏天到冬天,从人民公园要拆到已经夷为平地,从夷为平地到原样重建,从没有50万到有了50万,从有了50万到没了50万,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从未来到过去。
“我不止一次地感谢我的病。
”——李献计,你真病的不轻。
3、历险记李献计。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还是作者本身就图这么一谐音,又或者咱们干脆别瞎猜飞行员同志是一什么心态,但我从始至终就觉得,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历险(无论有无游戏通关、卖肾、差时症、跟本拉登死磕等)。
历险的意义在于,我们总是持有某种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一切地豁出去,并且在豁出去之前就做好了“有本事拿枪把我毙了”的准备。
于是我们为了实现它,一步一步地不能退缩、不能调头地一路走到黑。
哪怕是“操,悲剧了”,还是得硬着头皮地佯装自己是李小龙附体,撂倒一个又一个真真假假的人。
4、王倩 “献计献策。
”她叫你的名字,我想这是她给你起的昵称吧。
可我知道,你是多么不想让这个昵称出现在她苦口婆心地劝诫你停止历险的时候。
《李莲英走了》里,基佬主持人轻松地说“只要跟她去讲就好了啦”(这段儿超级模仿秀我又笑了),而你以一句“比‘纯粹的爷们儿需要的是纯粹的姑娘’还要残酷”来“敷衍”了他。
俗气地说,这个故事里有武打、有科幻、有文艺、有恶搞等种种噱头,作为一个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商业大片儿”,怎少得了姑娘(好吧,我又俗气了,是爱情╮(╯_╰)╭)。
王倩,作为在故事中从未真实出现的女一号,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叫做“美好”的标签:夏天的夕阳里长发翻飞的侧脸,小孩子一样跳来跳去的身影,以及,犹如第一次见到她时一如既往地目视着的她。
“就这样吧,过去的王倩还在等着我呢。
”5、好时光“继续往公园深处走,周围开始出现一些我特别熟悉的东西。
前边儿那表皮剥落的已经差不多的绿色长椅,身后大树下一小块干燥的不自然的草坪,井盖边上一片印着小孩儿脚印的水泥地,这些本该消失的东西凶猛地标记着那些一去不回的好时光。
”不得不承认,这段用大白话的语气念叨的这段旁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伪文艺。
美好的时光在故事里,就是爱情的时光。
所以爱情只是虚晃一枪,给“美好”以载体,但说的还是“时光”。
李献计和王倩都有差时症,他们在人民公园玩一天相当于好几个月,这暗喻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但逝者如斯,留又是留不住的,于是他又找到一个新的方法,就是“回去”,时空穿梭,找回美好的时光。
于是设置了一个打游戏通关能出现时空门的情节,他可以像至尊宝一样大喊一句“般若波罗蜜”那样一遍一遍地回到过去。
但影片超过《大话西游》之处(当然大话西游旨不在此),也是本片悲剧之处就在于,他无法一下就穿越到自己希望回去的时刻,他只有不停地穿越,不知疲倦地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此时,最最悲剧的时刻来到了——当他终于穿越到第一次见到王倩的时刻,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这形成一个黑色幽默:李献计本意是挽留时光,而他自己却在挽留时光的过程中失去了时光。
当然,这并非一种讽刺,反而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的警告,告诫我们在还年轻的时候不要执迷于一些注定留不下的人事并为之赴汤蹈火、路死马亡。
就像他在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过程中领悟到的:爱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
又或者,这实则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在还年轻的时候为了自己放手一搏,即使结果是残酷的(就像眼睁睁地注视着一面墙的倒塌),但直到那一刻,我们仍能拍着胸膛(或是平静地)说:这一路走来,我没白活过。
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我还是毫无招架能力地被李献计的一句话所打动:以世纪为单位,和她在一起。
我承认这句煽情得让人有点儿闹不住,但事实是,在时间面前,我们没有人能闹得住。
是的,即使你有差时症,即使你通了关,即使你自认为小聪明得了逞,即使你觉得自己不惜了一切代价,在时间面前,我们总是一边学习着,一边傻逼着。
最近看到的作品里,对于爱情都有很极端的演绎。
比如X嫌疑人的献身,比如李献计的历险记。
这样的人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总是能带来无穷的张力。
可在生活中呢?
我们短暂失控都需要自责甚久。
又有多少人,敢于以命相搏或者拼尽一生?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聪明的人。
你在看到石神和李献计这样的人后,你会嘲笑着说唉,这帮傻瓜!
他为什么不换个人?
男人/女人都那么多!
是啊。
你看,你的身边从来不乏形形色色的人。
也许,下一秒又要出现点亮你眼睛的神秘嘉宾?
你可以视而不见,也可以满怀期待。
你觉得你在寻找,你觉得你是对的?
嗯。
有太多的机会,你可以偏执到底。
有更多的机会,你可以重新开始。
你尝试用一种更理性,更成熟,更经验主义,更置身事外的角度来平衡。
投入,和得到。
以此证明,自己是个能够做出最优选择的聪明人。
可是,请问。
为什么你的眼神和语言表达的情绪不对称?
可是,请问。
你为什么会在看到偏执狂的爱情时需要用清风???
会被嘲笑幼稚吧,总会被质问值得么。
你在为你还欠斟酌的爱情羞耻吧。
你的偏执时刻都忘了吧,你爱过的人都在哪呢。
好吧,你学着他们说,没关系。
都是尘埃了。
其实你知道,像李献计那样活着,也没什么不好是吧?
不会计较,不懂保护,没有权衡,只是,偏执到底。
好吧,要我说,我觉得他们,死得其所了。
对所有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执着所在的人们,我都致以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崇高的敬意。
不管它们是一件事,一个东西,一个人,一个结果。
只要你找到了它们,你的人生就没有迟疑和彷徨。
当然,如果那是爱情。
你还将成为一个浪漫而壮烈的人?
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请不要问他们,值得么?
有些人天生是要为另一些事情活着的。
他只是,非如此不可。
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不要说你为什么不放弃A,去选择BCDE呢?
-“如果你不爱那个人,你会活得更有价值。
”-“如果不让我爱那个人,我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
请不要苦恼于他人的嘲笑,它们在急忙划清距离,以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跌入漩涡。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
请承受所有因此产生的磨难和伤害。
在你最愚蠢最无可救药的时候,一定,就是你最接近于爱的时候。
---卡列宁の微笑
首先吧,你得是一特纯粹的爷们,具体怎么纯粹因人而异,虽不说都一副拽成二五八万的样儿,但起码不能娘娘腔,脑袋最好不要被门缝挤过,也不要动不动一幅特正经的事逼相,特纯粹的爷们就得找一特纯粹的姑娘,特纯粹的姑娘都什么样?
不好说,就是那种让你一见,美国总统的劲辣闺女都靠边儿去,找得着找不着另说,起码内心得有这么个盼望。
请跟我念:王倩。
——大声点,听不见。
其次吧,你得是一病人,差不差时症另说,病名叫爱情,江湖人称抽风,一抽上这病再牛奔的人立马歇菜,六亲不认算轻的,钱——去他大爷,五十万,现金支付,一身零件全豁出去,能卖得不能卖得——卖个肾吹什么牛逼呀,能干得不能干得——追着本拉登满街跑算什么啊,敢上天摘明月,敢单手接导弹,敢举个破喇叭站当街对着全世界人民大声喊:王倩!
我想你!
我想你想得想睡觉——不对,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
然后吧,必须分手,具体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说错了话,可能是办砸了事,总之遭到了纯粹姑娘的不待见,惨遭拜拜,这个搞不清弄不明想不通的没办法也只能地找个借口装装潇洒,并一再坚持美好,一再坚持纯真,一再以为时光终会倒流,一再以为还会有一天——在这个一再以为的漫长过程中,你开始变得圆滑,世故,嬉皮笑脸,心无所谓,直到一天,你会突然顿悟到爱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这都不算完,直到再有那么一天,你眼花了,牙没了,头发就剩几根了,满脸的褶皱可以当搓衣板搓衣服了,手哆嗦了,腿不稳了,鸡鸡基本报废了,你就拄着根棍独自站在街上扮演沧桑,天气很好,阳光很好,人群很好,甚至比很好还要好,就在这时,你心灵最深处的坚硬神经突然被深深刺痛,你第一次见纯粹姑娘的情景无比清晰地乍现眼前,就在瞬间,你的整个人生宣告破产,所有激动,忐忑,慌张,不安与忧伤,瞬间全部归于平静。
呵,这矫情至极的爱情,呵呵,这牛逼致死的浪漫。
公平点给中评!
就影片质量而言,要给一星(虽然我很想给),很多片没法评分了!
不喜欢,实话!
片中人“满口痞气”,至于这样吗?
除去声音这块,我没见过世面,没看出画面剪辑那些地方有啥精彩。
还有不喜欢一部分顶这片的人的“满口痞气”,这个B,那个B......为什么“满口痞气”到处被推崇?
1、王倩不是一个人。
开头就把东西说透了:王倩是一个代表,代表着每个人的【梦想】。
杨立伟上天了,升空那一刻,他实现了梦想。
博尔特在第五道跑赢了的那一刻,他实现了梦想。
2、差时症不是爱情,而是说,在对实现自己梦想之外的所有事情,不耐烦,不想管,不乐意,不在乎,非要去做的话,就很焦躁。
说的其实就是【对生活中除梦想外的其它事情的漠视】。
和梦想在一起,你会觉得时光很快,和琐事在一起,你会觉得度日如年。
差时症,说的就是你我都有的这种心理罢了。
3、回到和王倩分手之前,说的是还没有失去梦想的时候。
再调侃GAY康的时候,说了句:分手的原因,比这还残酷。
说的是,每个人与梦想的分离,想起来,都TM的残酷。
你想想,那种感觉,只能用残酷这个词吧?
4、与王倩在一起,过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大概也有一个世纪了。
说的是【人生不过百年,梦想相伴终生】。
5、人民公园是每个小孩的美好时光。
这里象征所有和梦想在一起的美好事物,这个地方被铲平了,说的是梦想失去了;失去之后人们还想要找回,于是重建了,可是他看着重建的人民大会堂一样的人民公园,自己苦笑了一下。
因为他自己也明白,那只是自己用来自欺欺人的东西,不是原来的那个味了。
人们公园代表的,其实也是社会。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生计,在社会中为梦想打拼。
社会在发展,社会和个人梦想没有关系,但又和每个人的梦想有关系。
6、自己开始假装自己真的在这碰见了王倩,说的是,要是自己突然可以实现梦想了,就不用辛苦奔波那50万的生计了,可以省下艰辛的工作生活。
呵呵,就跟买彩票一样。
你们也想过吧?
实现梦想是有捷径,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用如果来形容了。
7、能从分手后的世界顺利逃走,说的是在工作中打拼,麻木自己,其实是为了从失去梦想的失落中逃离。
8、有了50万了,说的是事业有成了。
未来的王倩说,大家都不一样了。
说的是人长大了,梦想也跟着变了。
她的差时症好了。
其实是说,未来的梦想还在,也会更在意生活,会接受琐事的时光,也会接受美好的时光了。
这个时候王倩的时间是在未来的,作为一个分身来对自己说话,说如果你放弃当初的梦想,接受现在的梦想,那梦想也是可以实现的。
献记自己说,虽然时间不多了,但还是宁可去实现当初的那个梦想。
因为那个才是真正感动自己的东西。
9、李献计开始变得圆滑 ,在后半生中,因为有了事业的基础,他可以一心追求自己当初的梦想。
也慢慢地在实现。
可是自己也开始慢慢变老了。
10、最后垂老的时候,他又看到了王倩,终于就要实现最初的感动了,可却发现梦想看起来却显得那么不适合自己。
连自己都觉得难堪了。
故事讲的,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曾经有过梦想,长大后,慢慢地被生活冲淡了。
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对梦想的渴望;成家立业,梦想又变得可有可无了,最终,不愿意抛弃最初梦想的人,又从新回到实现梦想的路上,终老,终于又有机会体会实现梦想的感动。
即使面对现实的无力,心中也是一片坦然。
导演讲的不是爱情,而是比爱情更可贵的东西。
请原谅我用这么文艺的句子来给这个带着调侃与恶搞气息的短片做题目。
但是在我看来,在那些众多畅快淋漓的恶搞与独具匠心的模仿的外面下,其实它拥有着一个文艺片的内核。
只不过,这是一部带着80后浓重色彩的文艺片,只有我们浸淫在日本漫画,游戏和极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的少年们看了,会会心一笑,会大呼过瘾,会畅快淋漓。
如果让那些70年代以前的人来看的话,他们也许不会明白其中的乐趣与奥秘。
但是,当我们看完短片,为里面的台词和经典电影的模仿桥段大呼过瘾、意犹未尽之后,会突然明白过来:“我操~!
这不就是一个男人失恋的故事嘛。
”说实在的,片头那个用毛笔写的“王倩”,给了我蛮多感官震撼,隐约觉得是哪部电影的桥段,非常熟悉,但是记忆模糊。
这让我想起《与莎莫的的五百天》里头,开篇的那个很吊的“Jenny,you bitch”一样,很过瘾。
短片的全篇基调是黑色的,总是带给我一些EVA的残破记忆影像。
就连李献计的自说自话也似乎有着锭真嗣的影子。
(我果然是受EVA荼毒太深的了)但是毋庸置疑,导演是个游戏达人啊~!
这么多日本经典游戏都被他玩了转,最后搞出一个如此荒唐的历险记。
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标签吧,敢想敢做,没有现在那些成熟的商业导演那么多顾虑。
游戏与漫画,注定是我们这一代无法抹去的标记。
就连经典的超级玛丽,导演也没有放过。
最有意思的,应该是那个所谓的“差时症”吧。
其实,大家也许会觉得这是导演自己yy出来的东西。
但是,我必须说的是,确实有差时症这种东西,但不是病。
经常出国的人,应该会对这种症状体会蛮深的。
但是,我觉得导演在这里有他自己的深意。
看短片的前半段,会觉得这个短片和土豆,优酷上的那些恶搞视频是一个档次的。
但是看完后半段的时候,我完全颠覆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片子的本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艺片。
当李献计去人民公园时候,那段触景生情的伤感话语确实打动了我。
他在空旷的公园里逃避自残似的奔跑的那段,毫不逊色于任何现在一个文艺片导演的渲染手法,甚至更加真挚,更加的无助。
影片在李献计打穿游戏去找以前的王倩时候上升了一个高度,使它有别于那些娱乐恶搞的视频短片。
我觉得李献计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他才会如此执念,虽然说卖肾这个桥段确实夸张恶搞了一点,但是确实可以看出李献计对于自己内心理想的执着。
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涉世未深,对世界总是怀着美好的看法。
就像奋斗里的陆涛,总是用艺术的色彩去描绘现实。
也许,石康说的没错,我们80后就是这么的理想,不知现实的残酷。
但是,导演是清醒的。
即使他一次次的妄想王倩会再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可是在我看来却是如此伤感。
他的差时症,就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即使他打穿游戏,见到未来的王倩,却不是他想要的王倩。
因为王倩的差时症好了,她不再像李献计一样沉沦在逃避现实的漩涡里。
可以这么说,王倩就是走出了自己的迷宫才回到正视现实的正常生活中去,也就注定她会与李献计分手了。
我曾经记得一个哲人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恋爱对象,你会喜欢上一个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个阶段,那个人的身上有符合你心中理想对象的某些气质,然后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就是不断在权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最终步入妥协达到平衡。
李献计要的,是那个最初的王倩,也是他内心中的理想形象。
所以,他执着如此,打开一扇门,再关上一扇门,如此坚定的寻找他内心最初的悸动,当他真的找到的那个他要的王倩的时候,他却再也无法上前一步。
那句“原来岁月只在我身上汹涌的流逝”,让我的心窒息一般的疼痛。
我不得不说,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多么希望李献计可以找到他要的王倩。
可是,现实无情的给了他和我一刀,把我们脆弱的理想割的鲜血淋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古人不是早就把这么残酷而明白的道理告诉我们了吗,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如此执着的自欺欺人呢。
“天若有情天亦老”啊,我们总是存在如此虚妄的执念。
导演是个明白人,他把李献计弄的那么威风,花那么多心血拍他如何打游戏,如何去阿富汗,如何找到王倩,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不过是为了最后一击做终极铺垫呢。
他只不过是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现实永远是最残酷的。
深度剖析:http://www.douban.com/review/2910110/【Part1】: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2781657/【Part2】: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2783113/PS:内涵蛮丰富的国产动画,超赞。
免责声明:没看的先别看这帖,严重剧透;纯粹分享,不吃人参公鸡。
1、你等TA的一个短信,有没有觉得几分钟的时间那么漫长过?
你和TA在一起,望着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有没有觉得时间那么短暂过?
恭喜你,你是个典型的差时症患者。
还有,你恋爱了。
别JB装了。
2、TA离开你以后,你有没有幻想过回到最初你们相遇的那一刻,然后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做出改变,说一些你本该说的话,做一些你本该做的事;或者,收回一些你不该说的话,避开一些你不该做的事;或者,你只想再看TA一眼,然后离开。
3、最残忍的分手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没有原因。
4、这片儿从头到尾弥漫着悲伤。
一个男人,独自花两年半时间做出这片——是多大的悲伤,支撑他一直铭记并且保持了这种悲伤?
这个条目又出现了?别动不动消失了
上来就是抄
无感
感觉整体的画风和表达方式有点《与巴什跳舞》
没看懂
旁白很难听
剧情基本上就一北京哥们喝高了跟您这掰呼出来的一段有点儿夸张但有原型的爱情故事。
这片子很乱..模仿味也重..但范儿是有的.这两年里国内的优秀独立短片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应该还需要等几年..目前想法和技术还需要锤炼,模仿一段后应会形成不同于欧美或日系流派的风格...然后新风格催生新流派,动画艺术才算是在中国再生了..^^KW:差时症
我也学动画的,但是真没这定力做两年半
技术可以放一边。。。讲故事的方法一定得牛逼
剑走偏锋。脚本精细。引人入胜。
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后惊到语塞,现如今依然被其展露出的锐利与锋芒所震撼,却也附带有同等的遗憾。
这tm也能8.7?
豆瓣还真是什么都有
当年的网络烂梗在当年早就成为动画的拼贴画一部分了,所以也永恒地、不过时地把这个动画的时间留在了那个年代。
“2009年最牛的国产动画片”——忒有文艺范了
煽情倒没有,抒情那是一直的。就像一篇情感汹涌的自白书。还是残酷青春、绵绵自恋堆出来的东西。看这个片子就知道80一代的男孩儿们是怎么长大的,那就是:王家卫+冯小刚+姜文阳光灿烂荷尔蒙凶猛+冯唐给我一个姑娘+大话西游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画面时不时一点新海诚的杂交品种。
没看完。不符合我现在的胃口。不过画面不错。鉴于是个人作品,还是应该鼓励下。
蛮不错~~原来是一个爱情故事
始终对唠唠叨叨的东西不怎么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