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于这个月看的贾樟柯和彭浩翔,《主顾》真的算的上是中规中矩的“正剧”之作。
组成这个电影的各个元素,我觉得都能在早之前的电影找到相同的题材,从题材到名字都可以淹没在浩瀚影海的这部电影,在2009年观影的人的阙值已经够高的时候,她凭什么还能打动别人。
这就是法国电影的魅力,在不需要惊世骇俗的情节中展开精致的细腻。
《美国舞男》都不知道什么时代的了,但是还是“舞男”,到了法国人手里,真的那么文艺到让人难以忘怀。
美国电影的性感让男人喷完往往不记得为何而喷,法国人的性感性感到了最后都不需要喷了,都忧愁了。
娜塔莉贝伊的魅力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现在男孩子都喜欢御姐和阿姨了,小女孩的谈吐与冲动与之自分高下。
说她是正剧,就是看到最后她要丈夫说出口说出最后的答案的时候,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还能让我联想到《午夜巴塞罗那》,不自觉的归为某种相似性的电影。
还有就是,能打动挑剔的一些老鸟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其实不动声色的深刻了一把,特别是在某些人会在看的时候,出点冷汗亦可能流点眼泪。
我所谓的正剧,自然会有OST相伴,那一首 BE strong 娜塔莉贝伊骑着马,最后的旁白结束,“我依然单身的时候”,响起。
我相信,在中国远未进入她们的生活,却已开始那种靠近似的思想变化的女性们,那一刻,真的会体会到什么是孤独,而不是放在嘴里嚼口香糖那样说的寂寞,也不是范冰冰贩卖的那种“寂寞”。
看《cliente》时忽然回忆起高三的压抑日子,空荡荡的生活像一床没有棉絮的被套让人慌张。
然而年少时最不缺的就是热血,当时我还有欲望,所以虽然总是一脸冷淡,却出乎意料的不乏动力。
冷淡甚至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掩饰。
有个蛮有趣的游戏常被我和yy用来打发无聊的上课时光:意淫妹子。
想象不同类型的姑娘在床上会是个什么表现。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班上几个最勤奋的有些势利的姑娘,尔后是强势而主动的英文老师,还有端庄到近乎迂腐的语文课代表。
这样的意淫从不会兴味索然。
后来跟yy聊到等以后有钱了,要买春遍天下。
不做什么,只是指挥动作和看。
看与被看构成的二元对立里的高下之分足以满足年少时对欲望的构思。
这个淡出记忆域好几年的想法随着这部电影又被勾引起来,在欲望与动力都寥寥的大学快毕业的时候。
是的我发现它听起来还不错。
作为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我忽然觉得做个多金女强人还不错=。
=觉得嫖鸭片很热血会不会很三观不正...最后二十分钟感觉有些牵强却又意料之中。
被喜欢上给自己钱的女人的男人抛弃的年轻姑娘倔强而顽强的说,我要你说出来,你不爱我了。
当即内心一颤,这个小婊子!
忘了在哪里看到,逼别人重复不爱自己这话是很狠的一招。
当然也是最后一招。
大概是年轻的时候才会算计的如此刻薄与势利,因为彼时除了爱情一无所有,所有的欲望都要靠这唯一的支柱来满足。
性服务工作者和客户,本质是钱色交易。
她,年过50仍然苗条美丽,生活富裕,成熟理性,单身,孤独,是他的客户他,性感可爱,自尊自爱,默默支撑着一大家子的开支,爱着奶奶,年轻的妻子和家人,为了生活所迫,为她提供服务。
他是喜欢她的,她不仅只是他的客户她,年轻貌美,有时任性,是他的妻子,彼此爱着对方,谁也离不开谁她,觉得他很独特,是喜欢他的,但还是给了她机会挽回丈夫,间接促成了他们的重归于好,成熟的接受了他的告别他,包容了妻子的任性,回到了她的身边他们选择互相爱钱色交易,也可以不是那么冷冰冰。
老实说,我没有弄明白这句台词?
为什么这样的年纪就没有未来呢?
自己琢磨,估计她是觉着这样的年龄,可以把握的太少,可以看明白想清楚地太少,没有通透过,自然是看不清未来的吧?
很适合女人看的片子,如果有机会,几个闺蜜坐在家里一起来看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它说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半老徐娘后女人的性需求和心理需求问题,男人的问题。
芬尼在美发店里面对一群女人时的谈话很有趣,一群女人扎堆一起谈论的一定是男人,只是中国的女人估计会小声一些,没有那么明目张胆。
一些男人在做了出轨的事情后总是会给老婆买些礼物作为补偿,很有意思的。
而朱迪斯姐妹俩个似乎是惺惺相惜的感觉,一个是曾经被伤害离异后的单身,一个是对爱情一直充满幻想的老姑娘。
姐妹俩个一边调侃自己的性事,一边又无比渴望一个托付终身的幸福。
让我忍不住幻想朱迪斯变成单身贵女人之前的生活?
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在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也许冷落了丈夫,一直也没有孩子,自己觉着这样的生活有滋有味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和丈夫已经貌合神离。。。
影片里出现过朱迪斯的丈夫和他后来的妻女。
整个片子里面的女人似乎都是守候者,只是等待过程中的姿态不同而已,比如芬尼的老妈,比如朱迪斯和她的姐姐。
女人终归还是希望够男人可以呵护的,可是一旦有了,结局 似乎就不像童话故事里面的那样美好了。
比如芬尼和她的一家对于马克的要求,马克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好男人了,他已经尽力了,可是依旧没有能够做好,依旧在自己感觉被背叛后,感觉自己筋疲力尽后离开。
那么朱迪斯的丈夫是如何离开的呢?
还有芬尼的父亲又是如何离开的呢?
影片里的男人似乎又是受害者,马克把男妓当成是工作,在他没有被他老婆发现以前,似乎他很坦然,把工作和自己的生活界定的很不错。
而被发现以后,开始是有一些内疚,然后其实是轻松了一些时候的,至少芬尼为此可以接受马克拿回来的钱不再像从前那么多的事实了,无奈好景不长,芬尼发现无以为继的时候,竟然要求自己的丈夫去做男妓,这个时候,马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他感觉到了强烈的背叛。
如果说之前芬尼不知道的时候,他可以用自己对芬尼的爱的安慰自己,那么在芬尼知道后又让他重操旧业,他对芬尼的感情就出现的破裂的痕迹,感觉自己变成了工具,并最终促使他离开。
这个片子里最有魅力的应该是朱迪斯,收放自如的可以把控自己的生活,却是整个影片里最 悲凉的人,貌似光鲜却孤冷的心在片尾她关灯的时候尤有意味,黑暗包裹着她入眠。
片子里的亮色是朱迪斯姐姐的境地,童话一样的让大家想象出些许美好,聊以安慰。
很喜欢对最后一句话的这个翻译,比“我依然单身”更有意境。
自由有很多种解释,阴天的一面是孤独,晴天的一面是洒脱。
能选择哪一种,不只是看自己的心情,还有更多现实的东西,比如阅历,比如资本。
马尔科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朱迪斯说:但愿我们在另一个世界相遇,那时我们都同样年轻,可以一同生儿育女。
对朱迪斯来说,这是一个结局。
对二十四孝女婿马尔科来说,或者只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困窘的生活依旧摆在眼前,下一次遇到困难时,又会怎样呢?
有一就有二,某些底线一旦崩塌,还有什么可以补救呢。
PS:无论在什么世道,最好掌握一门能挣钱养家的手艺啊。
否则,漂亮一点还可以学马尔科,不帅可怎么办呢。
PS2:总觉得这片子有女权主义痕迹。
从我的观影视角,注意到电影中几个细节的统一指向,发廊里中老年女人们对丈夫出轨的抱怨和调侃,朱迪斯偶遇前夫时镜头拉到前夫的新妻子如此年轻,芬妮姐妹和母亲相拥到一起回忆母亲当年被抛弃的遭遇,导演有意传递中老年女性在情感和家庭中的弱势地位。
朱迪斯即使事业有成,但膝下无子,有的是年轻时候爱情的美好回忆,以及伤痛(从她和妹妹的对话,以及她对芬妮说,“没有男人值得你这样”),她选择潇洒的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克制自己的感情需求,实属无奈。
看到片尾她关上灯在床上痛哭,以及她未开口的话(如果相遇在20年前...),这份隐忍令人心痛。
芬妮可以选择在朱迪斯车内软弱的哭泣,但是朱迪斯不会,因为“在我的年龄阶段,我考虑的不是未来”,越绝望的境地越要选择坚强,因为哭泣换不回任何回报。
从进化的角度,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年长男性依然具有生育能力,永远倾向于选择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年轻,健康,精力充沛),而女性倾向选择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保障的男性(可以年长)。
在当今女性经济独立的时代,如何突破并建立新的平衡,是一个女性需要集体探讨的问题。
记得有个TED演讲,提到女性应该互助,无论是职场还是情感困境。
如何让成功男性的优越感,成功女性也可以分享。
说不出来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不论是什么样的背景情节,不论两方的差距悬殊,那种感觉,真的让人无法抗拒.有这样的感觉吗?真想问问现实生活中,会有吗?
有些人追寻爱情有些人追寻一时的快感有些人追寻金钱带来的满足有些人追寻为所爱的无私的付出爱都会有付出在爱的旅途上,坦荡地不计较付出与获得的性价比,便是爱,不管是能陪伴终生的爱,还是仅仅的爱情。
不知为何,我看到的片名是《女嫖客》,差点没坚持看下来,还好最近耐性好了很多,到最后居然被女主深深打动了,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最后10分钟的时候我还确信这段忘年恋已经成功了,却没想到最后还有峰回路转,真为女主唏嘘不已,也许人生注定就是寂寞的,碰到一个合适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样的题材以前从没接触过,法式文艺片让人刮目相看。
芬妮幽怨地对茱蒂斯哭诉:我比你年轻二十岁,他和你在一起能有什么未来?
茱蒂斯只是清淡地回问:像你这种年纪,能有什么未来?
《Cliente》这部电影给了太多的无奈何感慨,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列出的这段对白,也只是众多感慨之一。
喜欢茱蒂斯,喜欢她的坦荡,洒脱,波澜不惊,而归根到底,那不过是因为她的成熟世故,不过是因为她的涉世已深。
而最后,马克到底是走了,成熟和大气没能换来心爱的一个平凡小男人,茱蒂斯关掉了房间里所有的灯,黑暗中抽泣,我突然为她高兴。
被一个摇摆不定的小男人掌控住,本来,就不该是她的宿命。
而她自己却说,如果可能,希望能够在二三十岁的时候遇到马克,那样就能和他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这是一个悲哀。
马克,他不论何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
而他,和芬妮,能够做到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忘记人生中还有幸福这种东西的存在,守着同样未来渺茫的彼此,等着活,或是等着死,祈祷着会有时来运转的明天。
这是一个无奈。
而我讨厌芬妮,我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在这部电影中一样,会由衷地佩服小三儿,而鄙视原配,马克的悲哀,除了是他自己摇摆不定的悲哀,也脱离不开娶了这样一个拖油瓶女人的悲哀,他不仅要在这个滚滚世俗的泥沼中求生,他还要担负他妻子一整家老小的生存,却换不来任何回报,哪怕一丝一毫的安慰。
这是一个绝望。
芬妮的母亲,一个装得经历过人世沧桑的老寡妇,还有那个一副非主流打扮的芬妮的妹妹,整个是让人讨厌至极的一家人,真实得仿佛就像是自己家里某户不讨喜的亲戚,甚至像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这是一个悲哀加无奈加迷茫。
你和我,又有几个有资格体会茱蒂斯的大气和放得下,我们又何尝不是都像马克和芬妮一样,我们的家人,又有几个天天能悠闲地骑着马撒欢儿玩乐,还不是都悲哀着,惹人讨厌着,苦苦地求着活。
年轻的时候,没法奢望未来,到老了,要么变成老怨妇,要么只得去买未来,换得别人眼中的所谓欣赏。
电影太真实,真实亦残酷,如同是看着自己蹭上泥的鞋,走在光怪陆离的凡尘俗世上,还要口口声声要奢谈浪漫。
女主51岁的法国女人,和《她》里面的于佩尔很像,男主长得像汤姆哈迪。一个付钱一个办事,不料中途被老婆发现,他答应妻子不再做这种事。可是家里的经济情况依然糟糕,他的妻子要求他重拾这门“手艺”,不料这个男人和女嫖客之间竟然有感情了,妻子受不了跑去挽回,男主回家,只剩扑床上抽泣的女主。
。。。。练听力,完全没有触动点,这种电影看着最没意思了
故事一般,拍得也很一般。
女人就应该像里面的女主角一样
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式鸡汤。都是善良人,自由市场。优雅的法式熟女,大家都会想想的吧,更何况是娜塔莉。然后进入法国时间:发现,了断,没钱,继续。两女人甚至商量时间安排,不能影响私人生活。第二次见面是讨论男人,破镜重圆的问题。最后,当然,还是老一套,男人回到家庭,熟女单身一人。
一些设定看得不舒服。
跪求OST原声
吃完了午饭老张昂劲要看,真是一部特别法国的好电影!(
哈哈没想到意外的好看,姐姐们真勇。
我看了22分钟 跟我的期待相比 这部电影烂透了
再怎么表现的不在乎,其实还是羡慕姐姐的爱情吧。
原来金钱是可以让一个人身上闪光的,但前提是你不单单只有钱
都是钱惹的祸…最后看清自己?
名字明明叫《女嫖客》的,怎么只显示《主顾》。挺好看的,人物也很丰富,片尾曲也不错
女人五十性与爱
一个熟女对爱情的看法 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角在车里对哭泣的FANNY说的那段话 没有男人值得你这样 这就是熟女对待爱情的看法吧
因为这部电影,我对女性买春有了全新的态度,不过买春就是买春,涉及感情和对方的私生活就不好了。
其实还是蛮喜欢的,同是从女性的角度去看吧
c'est pas vrai! tu fais la pute?! c'est degulas! t'as combien de clientes?
若我们在青少年时相见,我们会相爱,我们会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