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八季,终于忍不住要写点什么。
我想,再没有一部剧,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每季最后一集在那里几乎要捂住嘴忍住尖叫,让你一直相信,在那里有那么一群医生就是存在着的。
就象这集Lexie,忍不住要为她哭。
明明也不是很喜欢Grey这个妹妹,包括我也不喜欢Grey很多方面,觉得她本季有一集手术失误时很nc,但是最后第二集她对Mark说的那段话,真是本季最亮的地方,为什么mark你居然只说了句谢谢你的坦诚啊,是不是shonda大妈你从这集就开始编好lexie的结局啊。
真是难过。
还有April,其实第七季以后非常讨厌这个女人,明明也不是特别有才能却变成另四只的领头,样子也很不讨喜,有点随时抓狂的样子。
但是在board这里,和avery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她好美,虽然疯了一点,但是她好像自己的某些瞬间。
在她说I LOVE JESUS的时候。
为什么她没有过test。
我一直觉得她不会在test时候发疯的。
还有Mer, Yang, Alex这三个,总觉得每次见到就很感概。
他们是和izzie一起看着denny去世的人,他们是一起看着george没有过test的人,他们是看着callie结婚离婚又结婚的人,还有burke,还有miranda,好像那么多人来来去去,但是只要他们还在,Grey 和mcdreamy还在,这部剧就是我们知道的那部剧。
希望他们能到第十季。
因为我实在不舍得。
desperate housewives已经结束了,我实在不能承受如果这部剧也终结。
清楚记得,七年前,一场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床戏,拉开了这部人气医疗剧的大幕。
那时候,《越狱》带来的美剧热潮正在发酵,作为一名刚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没有理由拒绝这部剧的诱惑。
虽然主角几乎都不算养眼,Grey始终是一张三十多岁满布疲态的家庭妇女脸,Yang的样貌也是勤奋尖子生的典型代表,唯一的高挑美女Lzzie,却因为电影事业的蒸蒸日上而放弃了不上档次的肥皂剧;虽然从剧情中难以得到专业上的共鸣,既没有House每集一例疑难杂病的印象深刻,也没有ER教科书般的急救操作和临床用药指导,印象深刻的,只有不断的上床再上床,无论学生与学生还是学生与老师,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医院的值班室;虽然,从第五季起,就几乎放弃了每周的追随,只是偶尔想起,才会在线找出最近的一集。
但是,细想起来,这些实习医生就仿佛工作在马路对面的那家三甲医院里,尽管没有每天窥探他们的生活,但八年里不断的擦肩而过,使得这些人很自然的都融进了自己的生活。
对病人的同情与争吵,病人对我们的依赖与愤恨,同学相处的暧昧与争执,值班时一夜不眠的成就与疲惫,第一次主刀的兴奋与紧张,每一次抢救无效后的沮丧与彷徨……伴随着自己的成长,早就把这医疗剧当成了生活剧,甚至不时的还会把自己的生活投射到剧情之中。
也终于明白,不管Friends有多经典,如果不是十年的亲身追随,将始终难以理解告别季的万人空巷,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怀念与沮丧。
第二季,炸弹在医院里轰然响起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这一集,如同Lost开场一般的飞机失事又卷土而来。
虽然脑海中也无数次的幻想过,作为医护人员,在灾难后的自救一定又专业又绝望,却没想到,编剧真的用他们的生命开起了这样的告别玩笑。
听到House全剧终的噩耗,竟以为这部剧也只剩下了最后一集。
还好,人还在,剧还有,只是不知道,下一季各自奔赴璀璨前程的他们,还会演绎怎样的生活。
每一季都有这个问题,做手术的时候不聊天是不行吗?
每次手术时医生们都疯狂聊各种私事和八卦,做手术这么不专心是没关系的吗?
看到他们拿着手术工具互相对视着激烈讨论一些私事,同时偶尔瞟一眼病人,我就很恼火……说话就说话,至少眼睛认真看着手术部位吧,偏不,说话的时候必须得看着对方,还说个没完没了,我要是这个病人我就要跳起来骂“你们是当我死了还是想让我死!!!
”
"The art of chess, The art is knowing when a piece is most valuable, and then in that very moment, being willing to sacrifice it. For in the vacuum created by the loss of what is most precious, opportunity abounds, influence is maximized, desires became destiny. "--FROM FRINGEThat would be propriate enough to explain lexie grey's tragic exit in the finale of Grey's Anatomy. The writer is excrutiating pain in the arse with indeniably talented foresight. An insightful creator knows exactly what he's doing. By killing the most sweet and innocent creation of his, he maximizes the impact of the loss, the overwhelming loss that haunts us for days, weeks or years even, leaving us only the knowledge of A solid vaccum that promises no more such sweet and innocent subject we once knew and fell in love with in the future, the very knowledge of which left us no choice but to seek memories backwards, feeding desires with ashes of the past, thus desires became destiny.So we know what destiny is. It's backward go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 refusing to let go following by a shock of grief, namely the first stage of grief. Man should be an over-goer, down going, forward-going and never looking back. Forsake past desires to surpass our own destiny. That's what super-man should do, however, we are just men. Unfortunitly for most of us, grief is a merciless master, just when we think we are free, we realize we never stood a chance.For Man is born out of grief, with grief he grows, the childhood is a complete denial of extra-ego; the youth fueled by confusing anger, then comes the heroic bargaining against life in his prime years, followed by the depression of the middle ages, and ultimately fold in acceptance whatever life is in the end. It's pretty sad being human, to put like that. For our creator, like any great fiction writers in real life, is a sadist. No matter how sweet and innocent his leading characters are, he makes awful things happen to them in order that the reader may see what they are made of.There's always a good reason for sacrifice, for man's tragidy. YOU DIES BECAUSE YOU ARE WORTHY ENOUGH FOR DYING. In other words, man should earn its way to die this way, the world shatters after your departure, tears shed, you'll be missed, you'll enter the vacuum and be the very definition of human destiny. Being a choisen subject of big sacrifice therefore, is really sth to be humbled by and honored for. It's the ultimate proof of your worthness, worthness for the good ones, the loved ones, the most desired ones.So we say goodbye to Lexie, and so we grieve with mark, meridith, and derik, for loss of the love, sibling, and pupil; we deny, frustrate, bargain, and get depressed along with them, and then finally, we accept, the way writers intended us to be. And along the way, we learn to appreciate effect of the tragidy, in back flash, we trace the cause of it. It is in these that we see what we are made of, --oh, don't say what it is, or who it is,-- as we are
这一季的结局,作为一个忠实的GA观众来说,看的十分地无奈。
对比起其他的季的结局,这一次仓促、牵强、虐待观众的心弦。
如果你记得她作为一个新实习生勇于去表达自己的价值,在christina的面前强调她的名字不是3号而是lexie。
如果你记得她意识到meridith是她的姐姐的时候,她的友好和她的崇拜。
如果你记得她听到她爸爸肝癌后没几秒钟就嚷嚷说要捐肝。
如果你记得她为了mark,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此之久。
终于提到了mark和lexie。
我自是无法忘记第七季枪击案件中,karve在中枪意识模糊之时,喊得是izzie的名字。
我相信,lexie肯定也会喊mark的名字。
她为何要离开GA,我不清楚。
我知道,她死去是一阵剧烈的伤痛。
她是一个好女孩。
不是谁都能够敢爱敢恨并且在生活里自然地歇斯底里。
在22集里面,她脱口而出的“我爱你”,那是为什么?
我相信,每个爱过的人都明白。
可是,可是她说了一个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And I just can't-- I can't think about anything or anybody. And I can't sleep, I can't breath, I can't eat, I love you. ”当她说到不能呼吸,无法进食的时候,只有心里有且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表达那样的哽咽,那不仅是说完就罢了,说完心情就好了的事情,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而lexie终究是爱了mark一辈子。
幸运的是,那是有回应的爱情,尽管迟到了。
钟响了,要下课了,人要散了。
那个钟声,竟然是死亡的钟声。
这一切来之突然,人生死两境,阴阳相隔。
mark最后对lexie说了“i love you”但,但那不是最感人的话,也不是来自最深处的话,最深处的乃是“We are supposed to end up together,we are meant to be。
”——我们本该白头到老,我们是天生一对的。
希望GA迷们能够记得——那个常傻笑的女孩子那个常常小心眼的女孩子那个在mark的“i love you”中,从鼻梁上落下最后一滴泪的lexie。
她是幸福的。
和house一样,格蕾也8年了,格蕾们也从最初青葱的实习医生到了如今参加主治医生和找工作的interview,格蕾脸上的褶子也越来越深,倒是yang看不出多明显的变化,还是东方人耐得住老一些。
house终于要在这一季末彻底终结了,grey倒是没啥终结新闻传出来,不过看最近这几集的架势,怎么也有些要终结或者是彻底大换血的征兆啊,那9月以后的日子,偶要怎么过啊,悲催了。。。
回头看看grey和house伴着的这8年,最喜欢的还是前3年,那时候burke,liz,007都在,人气鼎盛,那时候真心喜欢yang和burke在一起啊,对现在这个hunter有点接受无能,对比之下,当年的burke多帅啊。
至于Mr Dreaming据说是要往大银幕发展了,偶看过的貌似去年也就在变3里演过一个反派,有些发福,莫有在grey里帅,这个男人好像也就只是在grey里的造型是万人迷。
相比之下,liz和那个她想嫁甚至为其偷了一颗心脏的henry发展更好,都主演过好几部电影了。
刚看完第8季第10集,剧中遭遇车祸的家庭,父亲处在术后昏迷状态,他的女儿在旁边对昏迷的父亲说话,室友说接下来就该是说醒了?
我说应该不会,按其编剧的风格,多半会被写死。
果然接下来就病人就室颤了,但是居然抢救过来了,又室颤了,又抢救过来了。
正当我以为编剧为了弥补第9集过于虐心,要在这一集安慰一下观众的心灵的时候(要知道这时候altman的大悲情不定时炸弹还没有一直悬而未爆呢!
),编剧却果然一如既往地虐到底,女儿当天18岁,成人后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放弃抢救,此时这个家庭比她大的另外两个成员(她母亲和奶奶)已经被写死了,也就是在她18岁的第一天,她就被迫要成为当家做主的人!
这才是GA编剧的风格,在剧中,超过一半的病人都没有善果,相当一部分病人都被写死了。
你说主演们都有被写得枪击死的,撞死的,得癌症的,作为配角的病人死一半也实在没什么奇怪的。
因此,我时常地觉得,GA这样的电视剧对于和谐医患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一遍遍地在给观众强化,生死无常的残酷,同时又在不断地教会观众面对死亡的坦然,带着观众一次次去经历走出死亡阴影的心灵之路。
所以,我说中国也需要grey's anatomy。
它会让患者和家属不再觉得病人死在医院是那么不可思议没有天理的事情,会更容易理解医学自身的局限性,医生无法像神一样地洞察人心体贴关怀,他们自己也要面对,自己家庭的矛盾工作的压力同事间的竞争上下级关系的微妙,以及每个自己的病人离世带来的心理冲击。
由于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平的限制,以及中国编剧能力的限制(没有多少人能像六六那样有背景可以到顶级三甲里待半年,更没有多少人像徐萌那样愿意潜心在医院里待着积累素材),大陆医务剧数量是极为有限的。
同时大量电视剧中出现的医生身份的主角,多数都表现出了编剧对这个行业的完全陌生,写出来的医生完全不接地气而且形象模糊。
而不多的医务剧中,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医疗背景的人自己写的,代表作是模仿ER的《永不放弃》;另一类则是对医院现实缺乏了解,以所谓”反映现实,抨击时弊,弘扬正气“为“中心思想”先行的方式纯粹凭空创造出的医务剧,代表作是《柳叶刀》。
前者无法摆脱医者的自恋情结,动不动就崇高,感动,然后就是神对世人的悲悯;后者则完全是编剧自行想象的对当前问题的解释,而这一整套解释系统与事实相去甚远,但是编剧自以为扯上道德就特别有深度,对现实问题批判得入木三分,将对正气正义的呼唤写得真切感人。
结果是这样的医务剧让大众对医疗行业误解更深,矛盾更大。
当然不得不提前年的《医者仁心》,个人觉得从现实角度上说,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大作,只是由于这样的现实与其他医务剧(特别是相近时档就是非现实但自认为很现实很深刻的《柳叶刀》)营造的”现实“相去甚远,结果这部现实大作却被观众认为是往医生脸上贴金的非现实片。
此外这部《医者仁心》还是有不接地气的问题,不是因为它不现实,而是它的主体视角都是副院长、专家、教授层面,这种高知视角,要打动中国大多数观众,要让他们感同身受,基本是不可能的。
回头看grey's anatomy,最初五个角色都是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以菜鸟身份进入医院(这也是最初被译为实习医生的原因,因为美国第一年住院医称为实习医生,与国内不同,虽然第八季他们都已经到第五年,但由于先入为主他们在中国观众这里仍然是实习医生),同时各自身份差异也很大,除开grey这样的医学大师之女,大多数都是像其他几位一样毫无背景的普通青年,每个人要么先天不足,要么后天压抑,都是问题深重。
这样5个不会让观众太有距离感的人,帮助观众走进他们不了解又希望了解的医疗行业,了解医生的培训历程,这种视角,不难理解为何前三季在美国大获成功。
电视剧这种通俗消费品的文化力量,是不可以忽略的。
当然中国迄今为止连拿得出手的职业剧都没有几部(与之相反的是TVB,他们可以把几乎相同的故事情节放进不同职业里,产生了大量职业剧),要产生能取得GA这样影响的医务剧,一时半会儿都是没有希望的。
不过,中国确实需要GA这样的医务剧,所以当年卫生部才亲自扮演了《医者仁心》背后真正的大boss。
我们拭目以待吧。
S8E03 只言片语当我们只是因为吃了一顿坏掉的春卷在卫生间呕吐过之后就那样躺在地上。
我倚着浴缸,你枕在我腿上。
我们说些无关紧要的笑话,什么都可以笑。
twisted and weired,it looks so bad but feels so right。
Christina&Owen,怎么看你们怎么开心啊第八季真的太好看了!!!
仿佛又回到最开始看GA时的感觉!!!
又虐心又温馨又无奈又充满希望!!!
音乐虽然GA的配乐一向高水准,但是这集尤其完美最后:我太喜欢Christina了!!!
就这么追到了第8季,曾和同一时期的《绝望主妇》一起追着追着,最后果断放下了《绝望》,但始终放不下这部让我看了很是纠结的《实习医生格蕾》。
其实,这种类型的剧就是种惯性模式,前两季套用完一个模式,稳定剧集和收视后,不断加入新的面孔、新的角色,吊足观众胃口!
可GREY看不腻,因为她讲的是生命,是离你最近的死与重生!
放弃《绝望》,是觉得太闹了,为甚么大家不能过太平点的日子呢?
可GREY再怎么闹,再怎么不可能,当这些面对死亡,面对那些医生时,不可能也成为了可能!
在很多国家,宗教和医学相结合,医生就职前要向主宣誓,履行自己的使命。
这一点可能会被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无神论者的人吵笑。
科学怎能和宗教放在一块儿?
可人必须得有信仰,否则你拿什么去拯救别人?
格蕾到了第八季继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所有美国医生对生命的信仰态度。
这一点让我感动!
周日又是阴沉的延续。
在家赶作业,书房开着空调,却也不甚温暖。
下午两点吃午餐,给自己煮了意面,用剩下的百梦好咖喱块,冰箱能找到的材料,切碎的白菜、一点草菇、一点南瓜丝、三块红烧鸡块一起炒了。
出锅前还放了三小片马苏里拉芝士片,做了一杯拿铁。
端到电脑前,点击开始缓冲好的最新一集格蕾。
咖喱面很美味,格蕾走到第八季的十一集,该有的能写的包袱基本都已抖完。
这么多年一直追这个剧的,大都已经把剧中的人物们当成了自己假象的朋友。
这一集只有两个看点。
老Chief戏弄Kerav,变着花样从他手里抢走了两个重要的手术。
特别是第二个,那个楚楚可怜的演绎啊,就知道面恶心善的Kerav扛不住的。
Teddy动不动就把Christina拎到手术室,不断重复她给Henry做手术的日志,一开始也觉得她有点过分。
特别是看到April也受不了,没忍住发了飙,心里还觉得挺痛快。
其实很喜欢Teddy的老公Henry,对编剧这么早就给他安排了死局,真是很意外。
话说从Henry很早出场打酱油就觉得他有戏,到后来追Teddy,成为我最喜欢的一对couple。
Teddy这么折腾C姐,是因为伤心过度要报复吗?
但T姐一向冷静公正,也很欣赏C姐,无私传授技艺。
总觉得编剧这么搞不太对劲。
但S大婶的高人之处,常常就在这种看似错误却是惊人妙笔的反转里。
T姐结束手术,边洗手,边重复C姐的“日志背诵”,之前冷静甚至冷酷的表情开始松懈。
C姐说很抱歉,她说不用抱歉。
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做了所有我会做的事情,在那个手术室,你就是我,你都做对了,只是,他死了。
说到最后开始恸哭,泪如雨下,C姐和A对视,满眼也都是理解和怜惜的泪水。
T姐之所以这么折腾C姐,其实她是遗憾自己没有在现场,她一开始想如果是她做这场手术,也许Henry就有机会。
但是通过C姐这么一遍遍的重复,她一遍遍的确认,即使她在现场,她能做的也是C所做的一切。
C为她做了该做的一切,她终于可以接受Henry离她而去的事实了。
第九集看到Henry死在手术台时,觉得可惜;第十集看到在空荡荡的手术室,Teddy走向躺着Henry冰冷身躯的手术台,埋首痛哭时,觉得可怜。
而这一集,演到这里,着实跟着心痛了一把。
泪流满面不由感慨,TMD,这编剧太牛了,这些演员也太牛了。
我什么都没有做错,可是,你已经死了。
都看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理由不接着看么
虽然最后一集例行狗血的很讨厌,但是整体来说这季还是斯搞咦的。另外Sandra Oh19集那演技再不得emmy就太说不过去了吧!
这破医院就好像没几个正常人 除了robbins Bailey和杨以外全都快进 🤧一大堆烂感情戏把主角写的和傻子一样 写无可写就安排意外和灾难。。。看到这里我已经服气了 我已然不知道我最讨厌的是谁了
弄死Lexie不可原谅
现在的格蕾,走了不少常规角色,稳定了几段恋情,不乱睡了,不滥搞了。八年,老夫老妻。别以为这是Shonda的仁慈,她照样不给善终。你看,得脑瘤的,被车撞的,被枪击的,出车祸早产的,丈夫死在手术台的,集体坠机的……西雅图仁爱医院,是被诅咒了么?!
这季最后一集算什么结尾啊?!
生气,扣一星
真虐,可怜的Lexie就这么被kill off了。。。
医者父母心
这季比较正常 改定的都定了 你说就那么几个人,就爱与不爱,分分合合的腻歪死了 太难为编剧了,每次分和理由都那么充分 第九季最后那,我就开始不喜欢Christina了 编剧真厉害,写了八九年,把我喜欢的角色一个个写成了讨厌鬼 快,给他颁个奖
R U F**KING PLAYING WITH ME!!!!!!!!!!!!!!!!!!!!!!!!!!!!!!!!!!!!!!!!
决定以后再也不看了。
为什么要让lexi死,还那么平淡。
该季完结篇竟然是最煽情的。好看。
舍不得弃
此生挚爱。
traumatized!
狗血继续狗血,克里斯蒂娜永远那么理智!
真的,告诉我谁会不喜欢Lexie。
第八季的第八集,chief不做chief之后,开始朝智者方向发展了昂,越来越c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