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看完电视剧终于搞明白了这路线。
简简单单得几句话背后都是由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组成的,记得剧中的一个情节,两天时间战士们走了 240 公里。。
还是多了解了解历史,革命先烈真的好伟大,有时我在想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果真到了民族危亡之际,会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概和魄力吗?
我想可能会有吧,时势造就英雄,身陷囹圄,进退两难,其实由不得个人选择。
再有我没想到啊,在长征途中居然出现了严重的内部矛盾?!
—————突然又想起了革命先烈长征的事情,真的好苦好苦好苦,其实当下要比以前好的多,但为何人们还是好累,还是痛苦绝望。
该剧包揽当年度电视剧三大奖的全部最高奖,以及飞天奖金鹰奖四个门类的全部奖项。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播收视率和重播率都很高,业内海外的评价也很高,开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系列。
当下吹捧的所谓“爆剧”,有哪部能比得上2001年的电视剧《长征》?
2001年播出的《长征》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同时包揽国家级电视剧三大奖的作品,即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都获得了最高奖。
而且飞天金鹰还是四个门类“双料”获奖作品奖:双料导演奖:双料(唐国强、金韬)主演奖:双料(唐国强)编剧奖:双料(王朝柱)加上一座摄影奖,一部作品豪取9座金杯,央视四大名著都未能做到。
唐国强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凭借一部作品达成导演+主演双料四奖杯的获奖者。
该剧也创下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的收视纪录。
注:2001年是《大宅门》《激情燃烧的岁月》《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重案六组》等精品国产剧井喷的一年。
泛娱乐化下的网络评分不能代表这部全部价值。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看完《长征》之后,感慨万千,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回过头来看毛主席的这篇文字,道尽万千又极富气概。
这就是领袖的作用,这就是一支笔的力量。
毛泽东经常讲拿破仑说过一支笔可以抵得上三千毛瑟兵,还写进了给丁玲的诗:“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长征》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本世纪初的一个高峰,不仅因为其全景式地展现了长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还因为其艺术化的叙事、史诗品格,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广泛认可,纠正了社会上一些人对长征的错误认识。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回忆起20年前播出的这部作品,仍然十分激动,他指出,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该剧收视率第一、广告额第一,并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观众高度评价。
由此可见200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这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所引发的社会震动。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
描写长征,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不然就不能显现出长征的艰难与伟大。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高才生王朝柱在成为一名作家之前,一直从事音乐工作,他在详细地梳理史料之后,发现长征就是一部浑然天成的四个乐章的交响曲—— 1934年4月广昌保卫战犹如万把军号,吹响了这部悲壮的《长征》交响曲的序曲。
接着,迭经广昌、建宁等会战的惨败,于都河壮别,突破敌人4道封锁线,一直到血战湘江。
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缺衣少粮,没有弹药补给,冒着初冬的寒风苦雨被迫败走西延大山,经老山界、通道、黎平、猴场、乌江一直到遵义,情绪低沉的红军指战员自上而下都在思考:“战无不胜的工农红军为什么会落得这般田地?
”“谁能力挽狂澜,把失败中的红军引向胜利”……这种悲剧氛围的事件和节奏,宛如交响曲中的慢板第二乐章,如泣如诉,怆然而深沉。
遵义会议召开之后,毛泽东重新回到指挥岗位,始有土城之战、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奇袭贵阳、佯攻昆明、北渡金沙江、抢占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著名战役,红军终于走出被动挨打的态势,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一组组灵活机动的战争画面以及那一幅幅喜庆胜利的笑颜,组成了《长征》交响曲中的快板第三乐章,节奏明快、给人昂扬向上之感。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之后,由于张国焘阴谋夺取中央领导大权,使红军陷入了草地之危,红军再次面临生死抉择,它就像是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天然地响应第一乐章,再次展现出悲凉怆然的史诗画面。
待到腊子口战役胜利结束后,笛子吹响明朗的陕北《信天游》,这部《长征》交响曲就在毛泽东书写《七律·长征》中进入胜利的尾声。
记得小学的时候就跟老爸一起看长征,但无奈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再回过头看才能真正理解长征的伟大!
从初中开始就学习长征,课本的文字就已经很让人心潮澎湃!
而在电视剧里,几乎真切地看到长征的过程,影像带给人的震撼更是无与伦比!
湘江战役、娄山关战役、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几度使我泪崩😭(最后一集了还要再来一个甘人同志让我哭死😭)党和红军真的太伟大了!
红军胜利万岁!
剧里相当真实地展现了长征的全过程,长征刚开始主席被排挤、国民党山头林立、蒋介石“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也曾咬牙切齿于李德博古的固执造成了红军的巨大牺牲和张国焘无耻的分裂红军,但印象最最深刻的还是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四渡赤水在电视剧里看得我眼花缭乱,又去找了沙盘推演才有点理解了四渡赤水的神奇,真的太太太太神了!
真可以说是毛主席挽救了党和红军!
几位老戏骨也是演活了伟人们!
尤其是唐国强老师刘劲老师和陈道明老师,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看完这部剧我仿佛真的跟着红军走了一遍长征,为我军冲破一次又一次敌人的防线而开心,也为一个又一个战士的倒下而悲伤,感谢这部可以称得上史诗的剧!!
最不像毛爷爷和蒋介石的演员演得好像~特别是他们把毛爷爷和蒋介石两个人的不同演得很明显,也是在这部戏让我感觉蒋老爷子其实也爱中华的。
可能他一开始的路和毛爷爷他们不同再加上个人差异,所以他无法得民心者得天下。
因自己个人经历,不知道毛爷爷在解放战争结束后遇到些问题是不是在某些程度也理解蒋老爷子在治理中华时的无奈,比如沿海省份已经有很多人受日本意识和西方意识影响很大,到我们现在是轮到内陆省份了。
但还是毛爷爷他们比蒋老爷子厉害的就是把日本和西方通通赶出了中华土地这很重要,蒋老爷子没有继承孙中山先生衣钵,反而是毛爷爷他们继承了。
不过相比我们普通人,他蒋老爷子还是立场十足坚定的,比如中印界线问题,他是跟毛爷爷他们同条战线的,准确来说是在中华领土和海空领域上他们是同条战线的(忘记在哪里看来的资料和听来的资料)。
当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未来越得靠我们自己了,因为相信天下为公的人们越来越少了。
人的竞争到最后永远都是各有千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争锋相对,不如相忘于江湖。
愿我们中华民族可以和其他民族陪地球生存到地球老去的那一天。
欺负中华民族的混蛋永远都会得到报应的,这是永恒不变的。
更可恶的是中华民族的叛徒,永远都相信他们会得到报应的,即使他们拥有了最高的权利和最先进的武器也不可怕,因为他们怕我们。
在长征的路上,来自中国每个地方的战士们偶尔会不会对所到之处跟自己家乡习俗风俗不一样,对跟自己家乡大自然风景不一样,而像古代诗人一样感叹国土之大,风景之美,惊讶到人文风俗不同而又相连,可爱乡爱族爱国却又一样的呢?
我觉得会,要不然他们就不会坚持把长征走完,北上抗日!!!!!!!!
中华民族是一朵大康乃馨🌸,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族就是不同小品种的康乃馨🌸。
老人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觉得还有气候也在其中帮忙。
要不然古人怎么会说天地父母,天是父,地是母。
😊所以中华民族居住的国土很大,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大。
入乡随俗真的很重要~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三大主力之一的五军团完全没戏份,董振堂完不见踪影,找了个龙套远距离露个脸应付一下,可谓煞费苦心。
会师后的戏份更是乏善可陈,锅全给了张陈黄,其他一笔带过,完全不符合史实。
制作很普通的一部剧,也就是沾了片名的光。
至于唐的演技,毛的潇洒是一点没体现,整个就是霸道,跟绝对权力里的绝色一模一样。
近由高华说红军及延安,开始重新瞩目过去认为已然了胸,无需再读的那些历史!
搜集后开始阅读关于长征的系列文字与画卷、影视作品!
刚读罢材料的10%,深深自责过去的那些无知与浅薄,体会认知强化的重要性!
不懂中国历史,不懂中国近代历史,更是不懂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啊!
要学习、要会学习、要努力变得会学习!
这里摘录自己体会的一部分,其他更多,将留待全部资料读罢,方可有所感悟!
电视剧《长征》,基本是当年我党数个红色苏区根据地出发,长征队伍之主旋律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艰难历程的描述,用已故历史学家高华先生的评述是长征的叙述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解释体系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之巨大和影响之广泛,尤如“英雄创世纪”!
雪山险阻、草地万难,红军已过!
文中还重点描述一众巾帼英雄,康克清、蔡畅、邓颖超;另一众老当益壮,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革命理想主义,为国为民之奋斗精神,确实充当了重要的精神支柱!
吴起镇,随着彭德怀率领部分红军,击溃东北军骑兵师白凤翔二个团及国民党军二个骑兵团,歼敌数百人。
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了!
毛泽东赋诗祝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在我眼前展开的一幅画卷是,北上抗日火种连天,从苏区一直燃烧到西部,幻化成熠熠夺目的一颗新星!
又,这长征,似非洲原野万马迁徙,全为生存。
沿途堵截、追赶之各类敌人,无非是豺狼狮群,鳄鱼鬣狗,万马虽有牺牲,亦踏烂猛兽不少,最后大部安全抵达,水草丰美,留待繁衍!
特别说明的是:唐国强老师与陈道明老师对手戏之本剧,精彩纷呈,想再读脱离枝节描述之教科书的朋友,可以借此温故!
在第四集开始的镜头就是患病在身的毛泽东同志与群众一起修浮桥,作为领导人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强大的责任意识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不仅说了浮桥的事也做了,是个脚踏实地的好领导,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口头说,更要实际的去操作,实干才能出成绩有个农民把自己的棺材木拿来修桥时,毛泽东还给了他两个银元,他懂得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当今这个社会向毛主席这样不贪不腐的领导人非常少了 ,应该贯彻毛主席的思想,让社会风气得到良好的改变。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以后也会面临社会上的这些,我们应该做到不贪腐不受贿,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懂得知恩图报,这样才会让社会更和谐。
作者:曹某
中央台播放,又跟着看了一遍。
非常棒的电视剧,很震撼很感动。
看完满满正能量,更珍惜当下生活。
比起现在到处刺眼的古装网红剧,这种主旋律的电视剧让我欣喜。
演员们演技很赞,非常真实。
想想演员们实地拍摄如此辛苦,那么长征的英雄们吃的苦更是无法想象。
感谢英雄先烈们!
这部剧在韩国播放,收视率两度都是最高。
韩国民众说看完此剧才知道当时红军的伟大,并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
我提倡我国的年轻一代也应看看这部剧。
金韬老师的井冈山8分,扣一分是没有交代王佐袁文才的结果,另外扣一分是战争场面稍微差一些金韬老师的红色摇篮7分,总体感觉比井岗山差一些金韬老师的长征-30分,-10分是唐大帝,-10分是雷人的台词,-10分是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唉😔😔😔😔😔😔😔😔😔😔😔金韬老师和王霙老师本来是可以拍的很好很好很好的
9+,略有瑕疵,但不掩瑜。评述客观,情感细腻,实景拍摄,荡气回肠。再一次深刻感受到“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句话的含金量,如此惊心动魄,血染河山。“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对历史很好的还原!一直觉得陈道明的蒋介石是最精彩的蒋介石,从骨子里最像老蒋。
闲来无事看看还是可以的
委员长啊,真是可惜了
呵呵
非常有学习意义
革命先辈为了信仰可以付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这是何等的坚定。反观自己生活中遇点小挫折就影响情绪,的确是软弱娇气。先辈们在长征中所展现的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心态,令我辈汗颜。长征时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奇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感恩。
小时候很喜欢看
唐国强的毛泽东和陈道明的蒋介石都霸气测漏
里面蒋是陈道明演得呢!!!但片头曲十分诡异
冲着某人的蒋介石。
小时候感觉特别好看,感觉中国就是最强大的。
能把主旋律排出如此气势恢宏的架势,可见票票不是白投资的
三军过后尽开颜
康熙爷大战雍正帝😂
补。
湘江战役太深刻了,朱老总用机枪打飞机
讲述了长征的整个历程,难免煽情和溢美之词,不过组织确实牛逼。
为了看好这部剧,我用两三天时间找了很多资料,总算对我党当年的历史有了一个还算清晰的了解。两个比较意外的点:陈独秀先生没有那么不堪,少帅张学良也没有那么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