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幸运地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观影会,和一群盲人观众们一起听了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他们有父亲陪伴而来的女儿,儿子搀扶过来的父亲,还有好多志愿者在寸步不离的引导。
整个电影是由专业为盲人讲述电影的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完。
观影前作为电影制作团队成员上台和大家分享创作心得,我竟然一时语噎,身后没有海报,面前却是轻歪着头,侧着耳朵仔细倾听的观众,生怕落下一个字,我也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极力地表达想把更多的感恩和温暖放到面前的这群可爱的人心坎里。
整个过程一半我也没有看电影屏幕,只是听着电影原声和讲述人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前期审片和点映活动看过很多遍的原因,整个电影场景一帧帧浮现在脑中,但这次不同的是,我注意到了电影中清澈的河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羊群争先恐后地探头到食物槽里吃饲料的声音……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讲述人讲到四川故事篇:“孩子们一起在吃鸡蛋,鸡蛋很烫,孩子们用小黑手把鸡蛋捧在手里不停地吹,哦,小黑手上还有小黑泥呢!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剥开蛋壳,将白白的鸡蛋放入小嘴中,开心地笑了。
”讲到这里,我身后传来了好多爷爷奶奶们的笑声,这笑声充满了慈祥和欣慰,甚至带了长辈对小孩子们的宠爱。
这时我回头发现每个观众脸上时而紧张,时而欢喜,随着电影情节变化的表情,我知道这是他们在享受电影,感受爱与感动,但是我却眼睛湿润了一下。
讲到电影的铭记篇,听着讲述人哽咽地讲出黄文秀,文伟红,曾红梅牺牲的场景,有的观众在擦拭眼泪,有的观众们都在摇头,是不愿相信亦或是不舍吧。
感动声中电影结束,讲述人泣不成声但又充满力量的说:“这是我讲的最感动的一部电影!
”电影结束后,一位观众激动地说:“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的真实与感动,我们心里其实是充满了光明的,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间有爱。
”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明天是国际志愿人员日,今天的《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影成为了中间温暖的一部分,看着观众们走出电影院的背影,我知道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变得份量更重了。
选取了5个人物记录了,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成就!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在相对比较多富裕的地方,但是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人生活的非常艰难,是这些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心系群众的好党员好领导去帮扶,才有了现在全面脱困的好局面。
最后介绍了好多干部在这期间因为意外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影片80分钟5个小故事讲述了西藏、四川、黑龙江、贵州等地的扶贫工作。
个人评分7.5分,值得一看。
先说优点:1.最喜欢第一个西藏的故事,作为去西藏三次环线的人,很能感受西藏的贫瘠与落后。
都21世纪了,贫穷与落后依然离我们这么近。
也值得带孩子去看看。
2.新华社出品,画面构图优美,镜头语言丰富,音乐很赞,叙事节奏快,信息量大,不用担心过于无聊。
不足:1.不够克制和理性,有些地方过于煽情。
纪录片可以带有主观观察视角、但是应该把结论交给观众。
有可能考虑到院线电影的观众接受度和宣发,所以在纪实和共情方面做了妥协,可以理解。
2.关于其中一个故事牺牲照顾家人来成就事业这一点,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值得宣传。
我们宣扬人性的美,但不要抹灭人性。
另一个故事里,对书记老年痴呆的母亲一笔带过就很克制,也很真实。
3.我可能更想看到人物背后的动机和逻辑来了解他们,可能因为短片的时长限制,所以缺乏立体的人物形象。
不得不说有一点遗憾。
朋友约我去看电影,随意选了这部电影,在电影开场前才知道这是一部很“红”的电影,朋友给我递了纸巾说:“先把纸巾备好。
”一开场就感觉到,这似乎不是一部电影,看完第一个故事更感觉像是一个人物访谈或者纪录片。
电影主要就是讲的扶贫,能够想象到的感人与催泪。
第一故事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第二个故事看到那些孩子真的泪如雨下,小孩子衣服脏乱,脸上粘着泥土,目光懵懂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后面的故事就再也忍不住了,后面就全程泪目。
因为电影很短,结束的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在座位上整理心情,却发现都没人离开,直到几分钟才有人陆续走出。
说实话,最近真的很颓废,看之前也是在和朋友吐槽生活,但看完电影之后好像又有了一些斗志。
这是大家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的电影。
出品方新华社说这是它第一次拍电影,其实不是电影啦,是几段新闻记录的集锦,天南海北拍摄的几位第一书记都挺有代表性,涉及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选取了合作社、教育、救灾、异地搬迁等工作重点。
胜在真实。
几段记录汇成一部电影时长的纪录片这个量变,加上在电影院放映这个催化剂,产生的质变太猛了,宣传效果杠杠滴!
字幕出现时观众们自发的掌声表明了影片的深入人心。
听说现在电影的规律是越好哭票房越好?
祝本片大卖,因为很好哭,包括我在内的好多观众看得直抹眼泪。
祖国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贫苦地区,正是有了这些书记的无私付出才得以将他们的生活改善,书记们真的是舍小家为大家,观看过程中被感动了,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还是有他们这些心系百姓的人不断付出着,真的希望我们国家不在有饥饿,贫穷,苦难,战争…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愿祖国变得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学有所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有幸参加了盗梦观影团组织的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的首映礼 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制片人魏骅、导演任杰以及尼辖宗措村驻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映后来到现场 与大家分享了这部新闻纪实电影任导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 有人为我们拼命 我们都不能把他记录下来 是我们的失责” 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部影片的初心吧张苗总说:“这份初心我们对他有经济上的承担能力”任杰导演在被问及拍摄困难时这样说到:“今天我们不谈困难 谈一谈信念吧 因为困难是说不完的”问镜头下的真实性时他这样回答“大家是跟书记一起在战场上玩过命的”尼辖宗措的意思是:向着太阳生活 旺青罗布说:这是一段职责所在的工作经历最后的这句话:“山里的野花年年都开 它不是开给人看的 有人没人看它都会开”送给我们每一个暗自发光的平凡人吧
每次在电影院哭都会被官博捕捉到😂
R.I.P
我是因为在b站看到王小七up的推荐而去看的,一搜索,发现这部纪录片的排片简直是emmmm,周五周六周日就没什么场次了,于是为了不错过,就决定在这个工作日的晚上去看。
晚上18:55开场,全场只有四个人。
纪录片中展示了国家付出很多人力物力来开展脱贫工作,还有扶贫工作人员因此付诸生命。
最后《奉献》那首歌一出来,配上画面和文字,真的很容易很容易泪目。
我算是参与过一点扶贫工作的,2019年的时候,有和村里的秘书、扶贫工作人员去过贫困户家里看望,过年之前,每个贫困户家里会发几百块钱慰问金,和植物油之类的。
每年镇医院都会给贫困户安排一次统一体检,我曾经给排着队的他们做过心电图,而我的同事,有负责量血压测血糖的、有负责抽血的、有负责做腹部b超的。
我们每次都是出发的很早,六点出发前往某个村子,开车要开一两个小时,那种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也不太好开,村里会提前就通知好村民这一天要做体检,各家各户都陆续赶来,一整天做完检查,基本上是下午五六点了。
纪录片里的红色小马甲我也很眼熟,以前我和同事们都穿过。
每个季度要给慢病人群做一次面访,给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测量血压、血糖,督促服药等。
这些服务对村民的健康而言是有作用的,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健康,但同时,背后也有一套繁杂的资料系统。
比如每年的体检,村医除了需要把村民的体检数据录入电脑系统外,还需要填写一份纸质档的档案,把村民的一些心电图报告、b超报告、血常规、肝肾功能报告也一并放在这个纸质档档案里,每年年底交镇医院,由上级审查。
但比起做繁琐的资料来说,与村民讲清楚他检查报告情况如何,并把报告交到他手上,会更方便他去上级医院就医。
还记得年底的时候,要交档案了,而有些村民常年定居外地,没有参加统一体检,为了完成任务,村医们会来镇医院拿一些打印出来的假的正常的检查报告出来,拿回去做一份假档案以应付检查。
扶贫有很多很好的地方,但同时,我也见过很多乱像。
但无论如何,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哒~
《我们是第一书记》另外一个大特色——“新闻电影”,相比故事片、文艺片、艺术电影、纪录片电影...“新闻电影”是把新闻采访素材进行重新解构,实现大银幕融合的全新尝试。
电影按篇章分段,刚才远叔叔说的故事来自于四川篇,主题是“为你照亮”。
里面有一组镜头远叔叔的印象非常深,胡书记教孩子们布电线,一起安装电灯,灯光点亮那一刻,第一书记和孩子们都笑了,他们再次在平凡小事里,体察到了旁人感受不到的“甜”。
“点一盏灯,照亮前行之路”,点灯的意义不仅在于照亮前进之路,更是能找到问题所在。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路上,第一书记用灯光照亮身边的人。
8年,近1亿人脱贫,离不开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血汗支撑。
“去了才知道什么叫万水千山,干了才知道什么叫道阻且长。
”映后本片第一位书记旺青罗布坦言,本来只是想剪成一个类似于某抖音的片子,帮助提高销量,想不到就被搬上了大荧幕。
而导演也在说创作过程中会问能不能在融媒体的时代,把我们的新闻搬到大荧幕,能不能去真的为我们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实事。
虽然片中穿插了很多音乐,但是片尾却没有音乐,让看完这些感人事迹的我们得意调整下自己的心态,思索自己能做些什么。
其实比较打动我的是本片将更多的镜头给了当地的脱贫攻坚的农民,而背景音是我们的一位位可亲可敬的第一书记。
在他们眼里,羊的事比天大、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这些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实得做出了实绩。
第三个故事里的第一书记说完“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这都不是钱的事儿”之后,俯身拿了粮食。
正是他们的舍小家为大家,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才能有我们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们这些美好从何而来,我会给他讲这些奉献的故事。
”值得再刷一遍。
我目前不崇高,但我永远尊敬这些崇高的人
做书记真不是件容易事
第一个故事的摄影是可以的
看了很受感动,但是片尾出现薇娅直播间的时候,还是觉得很讽刺
想起之前去广西采访脱贫攻坚 真的就像片中一位书记所说 “你想像过那种贫穷 但你亲眼看到它的时候你还是被震撼” 虽然是主旋律但不影响里面每一位伟大的平凡人的每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
从纪录片本身出发,有很多更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从这些基层英雄出发,所有星都给你们
总有人在负重前行啊
看了前两个故事挺好的,后面就有点煽情和凑合了。不过倒是真的因为这个片子了解了什么是第一书记,之前不太明白,也不知道是干啥的。我最开始想看的原因是前段时间看TVB那个《无穷之路》,对扶贫题材感兴趣……只不过对比一下,这个就差点意思了。
黑白与色彩之间的影调设计比较新颖
电影朴实无华、影像真实动人,影片娓娓道来讲诉着西藏、四川、东北、贵州等全国各地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扶贫干部的付出和牺牲,看到了贫困地区发展变化的苦与乐,心酸和无奈,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下,“第一书记”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实现了全国的脱贫摘帽,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节奏快、亮点多、配乐好、视觉丰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纪录电影。
你能想象一个村干部在-20度的夜里,为守护村民的小羊是什么样的的情景吗?你用心做事,百姓自然信任你,这部电影的立意点实在是高!真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了解到我们脱贫攻坚的不容易,这是一场硬仗啊!
扶贫路上太多的牺牲和艰难,真的是很正能量的片子,每个篇章都是感人的故事,片尾对牺牲的第一书记的致敬真的爆哭。
那些独醒帝都应该去枪毙
终于把新闻片搬上大银幕了
最可爱的人,我想成为的人。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差不多进电影院的第五分钟就开始哭,你说它有多感人和多煽情呢?没有,泪点就在特别特别平凡的小事中,是平凡人的真实的故事,才最让我这种平凡人动容。PS,这部纪录片甚至画面也很美,乡村的自然风光,是很少见到的了,值得一看。
用心看
贵州的那位女书记,让我想起来以前有人说一些人她生来就不仅仅是属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她是属于为大家去奉献的存在。她想带着村民走出去,要搬迁到别的地方,自己一个人搬家都很难何况让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她必须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去工作。看到她想女儿但也还是坚持工作的样子,太好哭了,这才是我们女性学习的楷模啊。向她致敬,向她学习。
只是对电影的评价,与片中辛苦的人无关
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第一书记都值得敬佩,所以买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