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击击晕的时候自称被4次击晕,但是随后只道出了第三次被击晕,于是我猜测第四次是不是指他被他的好友用钩子砸中脑部而晕呢?
如果是,那么结合开头的那段薛定谔的猫的典故,是不是全片只有开头那段坐在打字机上敲字是现在时,其他情节完全是主角的回忆/口述呢?
电影切入点很多,比如现代营销手法的虚伪,比如科幻题材引发的伦理讨论,比如文艺片糅合动作片的尝试,比如电影改编的讨论,但是,鉴于基友情实在太闪,所以,好吧……没事儿打闹欺负,落难的时候互相照顾,这些都是正直而CJ的“男人的友情”没错,但是——真的,当发际线君(谁能告诉我他左耳上方那个小点究竟是发型师失手还是——斑秃?
)执行任务出了意外时,立刻就不CJ地想到“该不是黑胖子干的吧——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既然有倾家荡产给装M5的觉悟,为啥一开始不给钱全款支付人工心脏费用?逻辑很简单:欠债就不能换部门,不换部门就不会拆伙,不会拆伙老婆就会发飙,随之而来必然是分手。
这就是一部“爱你拗不弯你,至少把你留在身边”的苦情戏啊XDPS:还记得遗传学歌剧吗?
没错,就是同样的背景设定。
能把哥特摇滚音乐剧拍成蓝莓之夜充满爵士味的小资调调,导演你可以的。
企业的目标本是为了盈利,片中这家企业研发出让器官衰竭的濒死者,继续活命的治疗方法——移植人造器官。
但无疑,制造人造器官是有成本的(片中没有给出价格,但价格很高无疑),而企业也是希望盈利的(如果没有盈利,企业为何要存在?
企业之所以是企业,其本质就是为了不断盈利)。
如果一个人器官死亡,本该丧命,但他不想死,因此选择器官移植,买来价格高昂的人造器官,选择继续活下去。
但本该死的人要活下来,肯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也就是金钱而已。
如果不用付钱就能长生不老,请问世间哪个将死之人愿意去死?
如果人人都不死,又不肯付钱,谁来为企业的生存买单?
如果企业研发出这么高端的,能帮助人类的技术,都无法盈利发展,谁还愿意继续为了人类未来而继续从事科研?
如果既然买人造器官是要花钱的,还款有错么?
还不起款了,公司收回自己的资产有错么?
科技越先进,反而人欲望越大。
原始社会,人类活到四五十岁,就非常非常罕见,而如今活的越来越久,人却开始贪婪得越多。
濒死之人本来该死,一家企业给他们一个用金钱换生命的选择,他们贪婪地选择继续活命。
或许自己钱不够多,因此银行出现了,愿意给他们贷款来帮助他们活下去,他们于是贪婪地去从银行借钱。
企业和银行错在哪里呢?
可能有人在讨论政府应该出手帮助,但肯定没人想过这一点,从片中的背景情况出发,如果一个人连人造器官的钱都赚不到,你又怎么指望他工资中那一小部分税负,能抵上政府在公费购买人造器官上的开销呢?
想不死的人那么多,想享受生活的人那么多,赚不到钱却又想吃香喝辣的人那么多,政府该选择无偿帮谁,又选择不帮谁呢?
难道企业和政府就该是慈善机构,那谁又来给他们捐款?
世界上每一秒钟都会同时有成千上万人需要人造器官移植,如果器官免费,如果移植不花钱,请问该去救其中哪些人,放弃哪些人呢?
这成本又该谁来偿付呢?
人性总是自私自利,妄想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某天午餐不免费,无疑得大骂卖午餐的人良心败坏。
千万年前的人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今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现在的人能穿着绚丽的衣服吃着甜美的食物住在漂亮整洁的房屋里,结果人们还是在骂骂咧咧不满足,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剥削,认为比自己权力强、家产多、名声大的人都在占自己便宜,觉得自己是最苦命的人,被社会在剥削,人性的丑陋实是一览无余。
最后,试想,当这个电影里所谓的人造器官没被发明,或者发明出来没有出售,该死的人还是得去死,或许就不会存在卫道士说的道德不道德了吧。
或者,人类还是以单个单个的个体存在,而不是以一个整体一个社会的形式存在,我们没有科技没有经济没有国家,那才是卫道士眼中最希望看到净土么?
构思很好,抛开伦理不说,科幻背景下的一部痛斥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片子,关键是科幻得让你觉得以后没准真的就是这样,只不过现在的器官质量和需求还没成这么大的市场规模。
学经济的肯定会说这就是典型的信贷危机,资本还是站在了上风。
还没有出现这种危机,而信贷危机是否会带来暴力革命且是否一定能成功在导演的结尾处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推荐。
原谅我起一个这么熟的的标题。
该片展示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主人公被自己的好友设计,拥有了人造器官,但却因还不起贷款而被追杀,原因是他的好友不想让他退出,他两是从小很好的朋友,但这种友情是否已经发展到畸形的地步了。
因为“爱”而伤害。
这是不是很极端···想救自己却因为朋友的阻扰而失败,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度过一生。
这很残忍····
只有把梦里的场景和现实比对,你才知道,男主最想做的事是成为一名作家,而不是取人性命的走狗。
梦里妻子成为一个唠叨抱怨者,还为男主吃醋,现实她是不说话的决断者,让男主充满失败感焦虑感的女人。
梦里他儿子对母亲开了麻醉枪,也是男主潜意识希望的,希望儿子选边站队。
梦里男主从来没有怪罪好友,所以现实里好友为其承担治疗费也证明他俩的友谊是感动人心的真挚,比婚姻牢靠的多。
而话说那位满身都是替换零件的女主,真正一心替男主着想——为他收罗打字机、遇到追杀能共进退、两人能真正互相依靠和信任,所以不要有内脏器官零部件歧视,这位才是男主的战友和爱人。
梦里,男主将公司总部的所有内脏器官数据给抹除了,这是男主在现实世界里想做而做不到的,体现男主认为的这是世界不平等之源,其实是公司求利润的方式和社会认可的法则才是这种不公的根源。
高科技成为少部分人谋取超额利益的工具,而没成为造福人类的资源。
这个黑人真好(黑人陷害雷米是梦境哦不是真的),雷米必死无疑,黑人用积蓄让他快乐着。
其实这个男的挺渣的,明白了回收员这个职业的无情冷血之处,不是应该和反对这个职业的妻子复合吗,结果跟小三搞在一起了,还把妻子当工具使了,黑人倒是没背叛他,雷米不仅不顾他的感受还希望黑人在陷害自己。
这片可以反映现实里向银行贷款买房子什么的,你当然得还钱,不然大家都白嫖了,谁吃饱了撑着免费提供物品,还倒贴给员工发工资,毕竟没工资谁愿意996?
雷米就是典型的白嫖了,跟逃出克隆岛完全不一样,那是奸商隐瞒消费者,以及为了卖产品给了克隆人自我意志,既然克隆人也是独立思考的生物了,当然可以拥有自由平等。
这片没设计产生人类的做法,只是器官,心脏废了,本来要死了,花钱续命,受重伤了,本来残疾了,花钱买健康,这消费观念没啥毛病,毕竟生产商不是上帝,就像医院,为了是救命,但还是得赚钱啊,不然谁开医院谁去上无工资的班呢。
雷米只看到了讨债人的无情冷血,忽略了消费者都变成白嫖的后果。
一开始我想说结局好扯,那个女人11个器官回收了还这么健康,公司被炸了,雷米是怎么维持心脏运行的,好在这不是烂片,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结局的反转很牛逼。
这片主题不是为了嘲讽富人为所欲为,穷人垂死挣扎,不是《时间规划局》那样的,也不是《逃出克隆岛》那样的,这片也没看到什么富商,感觉有钱的也就那个给雷米发工资的上司了,然后公司不是他开的,他也没干什么坏事。
我觉得是在表达,贷款还是要还的。
还有,如果以后科技发达了各种人造器官来续命,会怎么样呢,这个怎么样的题材《幻体:续命游戏》拍出来了。
7分!
(4星8分太高了,逃出克隆岛值8分,这个7分比较合理。
豆瓣打分选项好烂,居然不能打3星半)
从剧情设定的角度看,男主是大英雄啊,原来是残忍的器官回收人,但自从自己有了人造心脏以后开始不忍心杀人。
没有了收入来源,于是也进入了被回收者的行列,成了弱者。
于是为了免于被杀,他“被迫”打入总部,经过一系列炫酷的舞枪弄刀,杀了一干人等后成功解除自己的器官记录...end of storyBut...请我们来好好想一下,男主虽然后期策反器官公司,但他根本也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
换了人造心脏以后,他 “不忍心” 再杀人了,但打入公司,他又杀了多少人?
这些人大多是器官公司的员工,也不算什么坏人。
在酷炫打斗动作和音效的遮盖下,我们本能地觉得男主就是英雄啊,以一敌十好嘛!!!
再说,男主闯入公司总部,也不是什么拯救人类,拯救所有器官到期的人好嘛,不过是消除了自己和小三的器官记录,其他人对他来说爱怎的怎的!!!
In conclusion, 男主不过是一个为了自己活命,想要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不惜劳财伤命,只图一己私利的小人
本片不是Cyberpunk,只是未来是黑社会的未来实在太合我的心意。
对于广大中产阶级有为青年诸如“二次抵押贷款”、“金融重组方案”、“工伤保险申领”、“新教伦理与契约精神”,我深表敬佩。
希望等到有人来拆你房子,不走就强拆的时候,您依然理性平和。
这是因为“您和他讲道理,他和您耍流氓”。
这些人造器官,只是“The Union”公司赚取猎物的回力镖,勾到肉自然要回来。
顺便说一句,七十年产权房也是这东西。
在这样的垄断体制下,对于公司而言,让您凭借市场化金融闪转腾挪、“巧赢庄家”、真不知让您签协议是干什么的。
而且对毫无还款能力的人肆意放贷,正是大金融公司“不怕鱼小,只怕鱼不上钩”的经营理念。
女主角,一个吸毒的酒吧歌手,可以从公司贷出三件脏器,公司打算她完全支付贷款,成为“优质客户”?
一支精锐讨债小分队更加合适。
先前的首付,已经入账、而器官回收之后,等着再钓鱼了。
垄断要产生黑市、走私。
女主角九件器官,从挪威走私了一件、优秀的西班牙裔工程师仿制了两件(还增加了语音记录的新功能)。
而且连售后维修、安装都专业化了。
亚裔小姑娘九岁上手术台、做膝盖更换手术。
能做脏器的黑市医生一定也有。
要是威廉•吉普森先生来写,一定更精彩。
The Union和地下山寨工厂的斗争,多好的架构。
可是The Union也是黑社会。
标准程序的“救护车在旁准备”,都是在杀完人之后说的。
所以在柱网里的大屠杀(谁能解释一下九岁医生移植了什么器官)就理所当然了。
整部片子气氛压抑,结尾在热带岛上,倒是阳光明媚,只是人走近,脸始终模糊。
比前面还吓人。
本片最惨角色:剑齿虎。
剑齿虎一脸懵逼:come on,again? 什么?
那是在梦境中?
噢,那没事了。
前期铺垫了好久的M.5神经网络,很容易让人猜到后面的剧情,虽然猜到结局,但是中间叙述得还是不错的。
快节奏版的《香草的天空》。
1.如果未来科技达到了电影中人造器官的程度,那肯定是我们国家各大厂家发力,生产出质量又好价格实惠的人造器官,电影中的联邦公司早晚破产。
2.按电影中的设定,最强特工应该是安装了人造器官的那类人,电影中女主人工耳听力远强于常人,全身换器官,那高低得是个攻壳机动队。
3.不太理解为什么联邦公司觉得全款没钱挣,贷款钱多多,回收的器官能二次利用吗?
不需要考虑器官磨损吗?
那么多人还不起贷款,银行做慈善啊。
本片最惨角色:剑齿虎。
剑齿虎一脸懵逼:come on,again? 前期铺垫了好久的M.5,很容易让人猜到后面的剧情,虽然猜到结局,但是中间叙述得还是不错的。
1.如果未来科技达到了电影中人造器官的程度,那肯定是我们国家各大厂家发力,生产出质量又好价格实惠的人造器官,电影中的联邦公司早晚破产。
2.按电影中的设定,最强特工应该是安装了人造器官的那类人,电影中女主人工耳听力远强于常人,全身换器官,那高低得是个攻壳机动队。
3.不太理解为什么联邦公司觉得全款没钱挣,贷款钱多多,回收的器官能二次利用吗?
不需要考虑器官磨损吗?
那么多人还不起贷款,银行做慈善啊。
4.大家都觉得黑哥其实是重情重义的,虽然行为太偏激,但是他只是想和刀朋友一直并肩作战,但是我觉得阿裘的老婆也还行啊,虽然爱唠叨,但是她认为阿裘的工作太危险,建议他换个安稳的岗位好好生活,作为妻子,她的要求合情合理。
重口味;OST還行
在互相掏来掏去中掏出了个灵异第六感的结局.P.S.不够血腥,总是切切切的疲劳了,再者,黑白俩人是不是GAY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医疗器械才是最赚钱的
不好,无质感。怪不得票房惨淡!这么烂的片都有7.2分,实在是不能理解豆瓣。也许是JUDE的功劳吧。
比较衰
好吧,结尾很让我喜欢
结尾,嗯加半星。裘德洛的头发,减半星。
绝对被低估的年度科幻佳作!
有点莫名其妙的电影,故事就不是很有逻辑,还搞那么长。就算结尾是个亮点好了,还是改变不了烂片的命运,可惜了两个重磅主演。
好莱坞想不出故事了是吧,整这么次的剧情
很暴力很忧伤
片子的内涵其实不错,但可能导演第一次拍电影,对小投资的资金把握不好……当作B级片还是马马虎虎的。
勉强及格
三星半。这片不错啊!怎么导演拍完就跑去搞电视剧了!回收室门口那段打斗颇有《老男孩》杀出一条血路的感觉!回收室内的扫描过程,拍的好似性爱一般,尤其是几处细节镜头。片尾揭晓那一下太厉害了!也让我对剧情的疑惑去掉了一点,但还是觉得,这哥们脑子里都这么暴力了,随意屠人,居然下不了手回收。
男1 2 3号都算个人物,片子实在凑活。精彩点的都在预告片了
经济危机的冷嘲热讽
逻辑上面来说,除非是有基情铺垫才能有这样的突兀结尾吧。
血,给力,结局,我操~但还是不如《遗传学歌剧》来得爽啊……
结局亮了,看这片不能太认真
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