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质量+一星情怀剧透预警我不理解外国的医院是没有值班医护吗?
好几季的尖叫、还有之前的忌日快乐什么的,医院里除了杀手、受害者就没别人了,这是什么资本主义专属个人医院吗?
有时候即使是白天医院都空空荡荡的,这合理吗?
另外虽说是偷袭,但这电影里的警察战力真的不敢恭维,我只能说很难评。
还有那个警长儿子,电影露肉展示了那么多肌肉,我还以为他要凭自己的强壮反杀一回,结果纯拼力量都没比过鬼面。
而且他不是之前都知道带很多防护吗,反而自己家有异常时就空手到处查看情况。
还有杜威的下线真是为死而死,实在不行不出场用对话交代一下年轻时伤病过重现在卧床无法参与案件也行啊,就非要写死。
而且在杜威和鬼面打斗纠缠那一分钟,里基就坐在那里看?
连个忙都不帮是我没想到的(看完了是鬼面…即使是这样我依然很无语)可能我完全不能理解美式文化中这些青少年的想法与做法,希望台湾或者香港能拍个更类似中国思维的杀手电影🎬
影片整体于前四部确实有少许改观,可是1.这塔拉真是牛掰,只是一个学生啊,身中7🔪还不死,医院里就她一个病人?
医生护士呢?
超级加倍VIP啊。
病房被关灯,非得出去瞅瞅,还没拿个🛠️,一直在大声挣扎叫着,生怕杀手听不到喽。
被刺杀的受害者,就一个警察留守?
警察永远就那5,6个人,永远没有支援主角的时候。
2.杜威的死毫不意外,前四部就该死了,但是这里开枪,还是不打头,尼玛都走到电梯口了,拐回来,被凶手反杀?
右手拿的枪,子弹就是打不出来是么?
5部了,还是毫无逻辑性!
3.你们朋友都死了,还都在喝酒🍺party?
男男女女怼怼怼?
还不如全部给干s算了。
这女杀手也就一个学生,永远都是那么大力气?
把肌肉男都能干趴下?
4.双杀手永远死于话多,几枪的事,非得嘚吧嘚嘚吧嘚,把自己给嘚吧死。
5.主角团们,永远不会去抢枪,同伴被打,永远不会去帮忙,一个被干趴下,另一个在上。
6.几十年了希德妮的力气还是那样,看那身材像是练过,可没卵用,还是永远干不过凶手(她死不了不代表比凶手强悍)!
......太多了,不想吐槽了
1.电影中女警察Judy的儿子叫Wes Hicks,《惊声尖叫》系列前4部的导演叫Wes Craven
2.电影开篇Tara在接电话时随手摆弄刀的动作,1996年《惊声尖叫》第一部开头德鲁巴里摩尔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的动作。
3.首先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有误(因有豆友质疑翻译错误这一点,故重新修改一下,下方放上完整的对话截图),Sam和Richie二人此处谈话中的Halloween实际上指的是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也直译为《万圣节》)。
Sam所说的“上一次是发生在2011年”,指的是2011年上映的《惊声尖叫4》的剧情。
有关翻译错误片段的完整对话▲此处对话正确解读:女:“一个叫比利·卢米斯”的人和他的朋友捅了很多高中生,戴着个万圣节鬼面具。
”男:“就像电影《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里那样吗?
” (注:该系列电影中的杀人狂便是戴着面具,持刀在万圣节杀人。
《惊声尖叫》多次联动这个系列。
)女:“不,不是《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里那样。
”男:“听着很像《万圣节》的电影剧情啊。
”女:“好吧,的确有些像《万圣节》”▲字幕组的翻译把此处的Halloween理解成了节日,故翻译成了时间状语,指的是男角色反问女角色所说的事件是发生在万圣节吗。
不再多加解释,一读就能体会到。
4.Sam和Richie抵达目的地后,开车驶过的那条路叫Elm St.,这是在致敬前4部导演Wes Craven的经典作品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猛鬼街》)
5.凶手在给女警长通话说要杀害她的儿子时提到了希区柯克1960年的电影《惊魂记》,《惊魂记》中一个女人在旅店洗澡时被杀的那场戏很有名,而女警长的儿子此时也正在洗澡。
此外,《惊声尖叫5》还致敬了《惊魂记》中非常有名的那个仰拍淋浴喷头的镜头。
《惊声尖叫5》(2022)
《惊魂记》(1960)6.Chad在驱赶跟踪狂时骂他是“Uglier Michael Myers”,Michael Myers是经典恐怖系列电影《月光光心慌慌》中的杀人狂。
7.电影中Sam和Tara俩姐妹都姓Carpenter,这也是故意设定的。
《月光光心慌慌》之父是和Wes Craven同时代的恐怖电影大师John Carpenter。
Wes在《惊声尖叫1》中就直接引用了《月光光心慌慌》的影像,而且出现了一次“Wes Carpenter”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经常有人把他俩人搞混。
——其他——8.
这个女演员在《惊声尖叫3》中出现过,没想到这个配角还在这一部里露了一面。
该演员曾经与安妮海瑟薇一同出演了《公主日记》,但之后没有大红大紫。
不过喜好美国R级血浆恐怖片的朋友可能看过她参演的另一部电影——2007年伊莱罗斯导演的《人皮客栈2》,她在里面饰演被割破身子放血供买家血浴的那个受害者,全luo。
9.
女警长Judy在第4部中出现过。
该演员曾出演过2007年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指导的《恐怖星球》,在片中饰演一个女护士,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2007《恐怖星球》中饰演的护士——以及最后的
纪念韦斯全名韦斯 克雷文(《惊声尖叫》1-4的导演,2015年去世)
1996年上映的《惊声尖叫》第一部拍摄现场,韦斯克雷文(左1)在给女主(全系列5部女主)和另一位演员讲话26年过去了。
我在看完《scream5》之后,第一感觉是遗憾。
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它注定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因为《scream5》的观影门槛太高了,太高了。
如果你不是前4部的粉丝,观影体验下降50%。
如果你不是恐怖片影迷,体验再下降30%。
,否则你完全不明白里电影里各种致敬梗:例如【1】没看过《我们》《逃出绝命镇》,你就不知道为什么“恐怖片不需有深度,但乔丹皮尔可以”。
【2】没看过《精神病人》,就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在角色洗澡时提及这部电影。
【3】没看过《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就不知道杰森沃赫斯是谁。
【4】没看过《月光光心慌慌》1974和2018,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杰米李的万圣节不叫万圣节”,迈克尔迈尔斯是谁。
【5】没看过《鬼娃回魂》旧版、新版、电视剧版,《电锯惊魂》《捉鬼敢死队》,就不知道为什么“经典ip绝对不能重起炉灶”……并且这些梗并非打着“致敬”的名义蹭前辈的热度,而是与剧情的走向息息相关,是否懂这些梗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这样的观影门槛,真的太高了。
我没看过《美队》《雷神》《钢铁侠》,丝毫不影响我看《钢铁侠3》的体验。
但你若没看过上述恐怖片,对于《scream5》的体验真的大打折扣,更别提这类砍杀恐怖片是小众中的小众,跟《招魂》《潜伏》这种火出圈的没法比,更别提跟漫威比了。
总结来总结去,还是一个词:遗憾。
一句话:粉丝的狂欢,路人的折磨。
我看过的第1405部电影,《惊声尖叫5》我给7.2分。
时隔10年回归的《惊声尖叫5》由马特·贝蒂内利-奥尔平,泰勒·吉勒特联合执导,内芙·坎贝尔,柯特妮·考克斯,大卫·阿奎特回归出演。
《惊声尖叫5》不仅保留了系列中的经典元素,还有许多创新之处!
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惊声尖叫5》使得派拉蒙决定继续打造《惊声尖叫6》!
马特·贝蒂内利-奥尔平,泰勒·吉勒特还会继续执导,期待!
2022美国恐怖片《惊声尖叫5》,豆瓣评分6.0,IMDb评分6.7。
这几年翻拍重启经典IP看吐了,但凡几十年前的经典IP都要重启,有的是完全重启,有的则是从原作中找几个没死的角色重演新版,打着正宗续作的旗号。
这些打着正统续作的重启版经常片名为原作原名。
本片正是如此,片名为原作原名Scream,没有副标题,没有数字(中文片名才体现了5),多位老版角色出演,这一做法和新版《月光光心慌慌》、和新版《德州电锯杀人狂》太像了。
第五部为了让人感到是正统续作,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嵌入了很多很多卖情怀的元素,前四部的多个角色出现在第五部中,而且第五部还将高潮戏地点设定在了第一部的屋子里,甚至将女主设定为第一部大反派的女儿。
第五部的豆瓣评分是五部曲中最低的。
《惊声尖叫》系列的豆瓣评分,除了第一部上了7分以外,后几部都是6分出头,勉强及格,而第五部则压到了6.0及格线上。
第五部没什么亮点,还是照搬前四部的套路,老版元素的过多嵌入,过度的卖情怀,使得第五部缺乏新意。
《惊声尖叫》第一部1996年问世至今已经25年了,这25年间砍杀恐怖片多如牛毛,观众审美疲劳,老版重启很难吊起观众胃口。
由于第五部嵌入了大量老版元素,剧情与前四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熟悉前四部的观众不建议直接看第五部,既看不出情怀来,也难以理解剧情设置。
建议看第五部之前重温一下前四部,会很有利于理解第五部剧情。
直接看第五部,只能说看个热闹,看不出门道和乐趣。
第五部换了导演,前四部的导演为同一人,韦斯·克雷文。
第五部不仅换了导演,而且还是双导演,在片尾字幕致敬了前四部的导演韦斯·克雷文。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则来源于身边人,每一部的杀手都不同,因此增加了悬疑元素,给观众增加了猜测谁是凶手的观影乐趣。
第五部开篇妹妹遇害后,亲朋好友便开始按照电影剧情相互猜疑,这一情节很刻意,为了增加悬念而生硬设定情节。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多是一击致命的强悍型杀手(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的杀手则是普通人,因此在杀人过程中有激烈的搏斗过程,杀手也经常会被痛扁,这一点使得《惊声尖叫》的真实感明显好于其他砍杀片。
最终的双反派揭示谜底后,非但没觉得惊艳,反倒觉得很狗血,因为编剧将动机设定为了恐怖电影铁粉的疯狂行为,动机缺乏可信度,仅仅因为痴迷恐怖电影就照本宣科肆意滥杀无辜,这是讲不通的。
第五部的暴力血腥尺度很大,有多处不忍直视的杀人桥段,在医院里杀手的双刀杀,很带感。
《惊声尖叫》系列的杀手揭示是影片的高潮戏,不过每当杀手揭示为女性,都显得很不合理,因为影片中杀手的身材和杀人的力道不是女性所为,前四部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五部也是如此,虽然是一男一女双杀手,但女杀手显然不具备片中彪悍的杀人能力。
角色台词中掺杂了大量的梗,台词中融入了大量对恐怖电影套路的调侃,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但太多了,看到后来都麻木了,并且过多的玩梗和调侃干扰了观众的观感。
老版角色回归是为了情怀并凸显正统续作,这样做法可以理解,不过老版角色非要参与凶案其中就讲不通了,因为这一系列的凶手不是固定的,不是《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那样的连环杀人狂,因此老版角色是没有情怀的,是不存在旧怨的,老版角色非要对付鬼脸的动机是讲不通的,因为凶手是物是人非的,不存在非要算清旧账的历史渊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姐姐很像印度女星朴雅卡·乔普拉。
1. 不要相信男人。
2. 女主求老警官帮忙,老警官在医院救了妹妹,反转枪中面具人,竟然没有补刀至死,进电梯逃跑前返回想补刀,被面具人反杀,女主就真带着男票和妹妹跑了?
不来帮忙老警官吗?
没良心3. 老警官老婆和朋友求女主加入她们,手刃面具人,女主趾高气昂一口回绝,忘了当初怎么求老警官?
这个女主太差劲了!
自私自利!
老警官为了你们回来提前送了命。
4. 结局反派死于话多,正派一直负伤,双方都没有及时补刀。
当然,最后结局正义,返回欧美套路,女人们反杀了凶手。
老姐妹花和小姐妹花在一起的镜头,仿佛是暗喻。
后记可能小姐妹花也变成老姐妹花一直经历面具人,没有终结。
4. 女主妹妹开头手机和Amber聊天,聊着聊着变成了Amber手机在面具人手里,面具人用Amber的安全威胁女主妹妹。
那一刻起,就猜中了凶手。
女主和妹妹来这栋房子里取哮喘器取了这么久!
让人无语!
最后,女主妹妹武力值第一,年轻身负重伤也给面具人沉重几击,干得漂亮!
我是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因为这个系列的电影就是反常规的(也没有那么反)电影开头就在致敬第一部,不过前几部的剧情我都已经忘记了,电影里女杀手安波有些亚洲人的感觉,一部分很性感,五官很亚洲,气质很欧美女主告知妹妹离开他的原因,妹妹的情绪我看不懂啊,主角告诉你真相还有杀手为什么要杀你的原因告诉你,你却生气的叫她滚蛋?
这电影有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感觉,前几部电影是这个电影里的电影,而且好像还请到了前几部的主角,但是我已经没印象了。
这个电影依然在反常规,比如关门,跟地下室的情节,这个电影竟然还能玩出花来,女主精神分裂症在剧情里作用不大,我觉得她可以在下一部女主黑化做铺垫,电影刚开始我就觉得跟安波肯定有关系。
还有讲道理拿备用吸入器的时候不应该解散派对应该让大家呆在一起,更安全,而且在房子里大逃杀不知道剩下一个凶手是谁,这很有趣,但是没有往这个方向走,我认为下一部应该是本作女主黑化成杀手的故事,前面剧情也有铺垫,如果说下一部主角是杀手那是不是也是一种颠覆呢?
恐怖片《惊声尖叫5》话说这个系列我真的没怎么看过,所以,下面我只单说对此部的观感…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几部的话,那么看此部的话,多少还是有点门槛的,能看到有许多老演员回归出演这部续集,年轻的面孔表现的也不错!
惊悚和血腥方面还行吧,这个带鬼面具的杀人狂也算是美国经典的杀人了狂啊!
片中的一些剧情上的设定也不错,致敬了一些经典恐怖片,还有一些杀人狂身份分析的设定什么的…也算是有点新意吧!
惊悚,血腥,恐怖的程度我也觉得不错!
除了我个人觉得剧情上让我看的稍微有点不明白(那也是因为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前四部嘛)最后杀手的真面目设计的也不错,挺意外的!
所以说,你身边的人,有的时候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人哦!
总之,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那么此片一定很和你的胃口,反之,看此片,剧情理解上会有点蒙吧,不过,如果你单看杀人血腥惊悚什么的…那么此片也多少能够满足你的!
(女主颜值不错哦)个人评分5.5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首先在此纪念Wes Craven(1939-2015)。
1984年他仅用180万美元编导《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制作虽粗糙,但创建了一个启迪全世界的恐怖意念:人将会死于在梦中被杀死。
Wes Craven执导了《scream》1-4集(1996-2011)。
从某种意义上说,借此系列他开创一种全新的类型解构戏中戏叙事结构,含三种形式:1.播放经典恐怖电影,场景同步惊吓氛围。
2.再创基于《scream》的电影《stab》系列。
角色全员影人影迷身份设定,亡命穿梭于两重戏剧故事中,分合无界推进叙事。
颇具逃杀真人秀效果。
3.借用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侦探戏剧结构:全员皆凶。
(ps:现实中真有位美国小哥Joshua Patrick Dudley,应为90后独立影人,受启发并基于《scream》,从2010年开始至今制作了多部fan film《stab》系列,主要投放油管等网络平台。
) 黄金定律之开宗明义首杀:性暗示+stab辣妹+准电影人身份。
恐怖类型要素到齐并暗示本集戏中戏结构再进化。
电影系女教授Samara Weaving为本片开场增色不少,她比Margot Robbie更hot。
话说两人外形相似还同台《巴比伦》,但Robbie已跻身好莱坞一线女星了。
2023《scream6》。
电影系老师被电影系学生stab。
对电影业的讽刺来得如此黑色荒诞,已形成流行趋势。
《scream》系列27年来发展至此,核心的人物塑造发生了演变。
ghostface当然是恐怖类型标配邪恶icon,Billy也演化为正邪模糊的家族精神符号,这一演进应该是受《Halloween》影响更深。
Billy Loomis 与《Halloween》中著名的Loomis医生同姓,绝非偶然。
1996《scream》,还是学生的Billy Loomis被塑造为邪恶无赦,被stab数刀后再被爆头,死状甚惨,是按标准流程被实施处决。
Michael Myers已经彻底挂了。
好莱坞又一条创作金率在此主导:只要为保护家人,无论正邪。
sam开始接受父亲Billy的精神指引,导入《Halloween》的家族式反杀模式。
2022《scream》Billy Loomis趋人性化的演进为本系列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与邪恶的ghostface形成呼应制衡。
2023《scream6》,以戏中戏模式表现:聚焦封闭的戏剧化舞台,皆为家人而杀。
2022,《scream》新的主创们决心要将Sam Carpenter打造为《Halloween》Jamie Lee 的继任者。
新的大女主sam与一代恐怖宗师John Carpenter(1948-)同姓也非偶然。
2022《scream》近片尾,Sam被父亲Billy附体,整一分钟数机位狂切:狂插Richie20余刀,再对其实施割喉,正邪莫辨。
反杀比杀更疯狂更邪恶又如何?
此乃好莱坞创作原则之一。
戏中戏:1996版当然借用影响力更大的《Halloween》。
可以说本系列开启是受1978年《Halloween》启发。
1996《scream》戏中戏戏中戏:2022版借用1996版,都属借用影史经典。
2022《scream》戏中戏2023版戏中戏:受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影响,引用经典转变为fans自制。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制作电影,电影百年来面临巨变。
2023《scream6》:戏中戏标志性绝杀舞台2023版戏中戏结构的极致呈现:ghostface英灵殿==lll。
和当下诸多好莱坞热门影片保持一致的戏剧性。
2022年大热恐怖《X》《pearl》其实也使用了戏中戏结构(含角色电影人相关身份)。
2023《scream6》英灵殿:杀与反杀齐聚。
可惜镜头隐喻象征性并不隽永。
当下年轻摄影师群体用惯了Steadicam,快速之下,无暇顾及前辈固定镜头深意。
2023版片尾非彩蛋,已经预告:下一部ghostface不仅标配利刃,其凶器将多元化,这也是流行趋势。
2023《scream》《scream》系列电影(六部)平均制作预算不超3000万美元,累计票房近10亿美元,每一部的票房表现都比较稳定,且美国本土占据绝大部分票房,足见美国人对此IP更钟情。
本系列暴力反暴力逻辑契合美国人的拥枪自由观念。
不仅此IP,slasher类型都是滋长于美国梦中。
保持对恐怖类型的解构自嘲,兼备嘲讽好莱坞体制的reality show效果,是《scream》系列别于同类的生命力所在。
Michael Myers已退出江湖,其部分基因已融入《scream》。
本icon知名度比肩《Halloween》,但产量低于后者,再发展至10集无碍。
处处反套路的套路,不断预判观众的预判,惊喜还是蛮多的。
影迷們對 Wes Craven成功的致敬懷念之作, 也讓我這種青春期感受到驚聲尖叫魅力的人在二十幾年後激動一下, 太開心再看到三+n元老, Scream系列還是很特別吧有這些續作不斷成就第一部的經典, 就算各種後設諷刺調侃都玩膩了依然能把那種砍殺電影捨我其誰的象徵性拉高, 其實回去看前幾部也都有不少有趣的演員, 這集奎德弟讓人覺得滿有魅力的他爸也該演一下這種吧哈哈哈, 姐姐好像開始有點空但後來又不錯, 妹妹大吼我還是比較愛babadook!笑死我.
全员形象单薄,硬生生在电影中结构电影。
死忠粉必定津津乐道的Requel重启版续集。片中片模式、恐怖片套路调侃、经典猎杀…系列特有元素一应俱全。只言片语中透露着铁粉对原作的迷影热爱,几乎指着好莱坞各大厂鼻子宣讲【什么样的续集才是我们想要的?!】。说得简单点:本片就是《惊声尖叫》系列的《原力觉醒》(与原作频频对应的致敬梗、人物血缘继承、重要传统角色死亡),还阴阳怪气地损了一把《最后的绝地武士》~~~PS:哈哈,谁说没人在乎烂掉的续集?——For Wes
属实是把脑子放一边会比较好的粉丝电影
还可以,至少智商在线。
与前作隔了10年,与再前面几部隔了快20年,几乎是一代观众的时间了,看了开头发现好多人记不起来,又去看了前4部快剪补课。确实是一部粉丝向的电影,在现在各种大片横飞的影院里,看到这样的小成本恐怖片,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个系列最特别的就是不断总结各种恐怖片的规则,然后观众以为你都已经说了,肯定不可能了,但偏偏就再给你来一下,有点自嘲的味道。为还能看到这样OLD STYLE的恐怖片庆幸吧,当这些老派的导演和演员都逝去了,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除了漫威还能看些什么……
新导演对原作的处理还是尊重的,角色们秉承了一直谈论恐怖片的陈词滥调,大量讽刺涌向现代好莱坞制作——翻拍和重启的所谓“Requal”,现在的观众是能get这种元幽默的,可问题是如何能同时吸引原作粉丝和现代观众。这次它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群青少年(主角),却几乎没有介绍他们,而是介绍了老角色(配角)的现状,新老角色之间都有联系(他们都在 25 年前的袭击后幸存下来),但对新角色的利用,与新的年轻观众的共鸣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没有建立新角色的性格发展,所以你根本不在乎谁死了。唯一在乎的还是杜威,好吧,新导演把老人弄死了,这的确是“Requal”的一个特点。
韩版。见好就收成吗,前三部就得了,系列的一个个狗尾续貂就没意思了,电锯系列也是。无聊到快进。这种活人是幕后boss的不补刀真的是找死,医院男配当时不补刀回去补刀自己领了便当简直是强行便当,女主男友是杀手之一实在是相当明显。两人打斗从楼梯上掉下来,地板上一块白的,看不清,感觉怎么像卫生巾?(不想退回去定格看了)这些编剧一个个已经编不出来了,开始强行开后续,简直了。女主们都活下来好评
Director does matter. Wes' Scream is always lighthearted. This one took itself too seriously, too much melodrama bullshit. Leading actress is annoying like fuck, tryhard bitch. Little sis is much better. Super diverse cast as expected, even hard to guess their race. Everyone is hybrid except three white males. Clay还卖了屁眼,哭笑不得。
又名<一部烂续集引发的血案>,一时间分不清导演是想嘲讽他人还是要含泪自嘲了。从解构首作为故事切入点我还以为导演要整个大的了,结果女主就只是硬套了个第一部杀手比尔女儿的身份,然后又是一大段老掉牙的狼人杀和谜语人剧情,都2202年了喂,还整这一套呀?片尾还出字幕致敬Wes,纯属致敬了个寂寞。
全程对话真是烦啊,充斥着无聊的自以为是。不是真爱粉不吃这一套。
又名《回忆杀》、《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10
依然有除了主角谁也打不死的真凶,最后女主疯狂插刀凶手那幕真的太爽了,全剧最爽,值得加1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死杜威,可惜了。
在elevated horror中杀出重围的slasher,本质快乐体验。重启思路向J.J.学绝对没错。当年看2就被先声夺人的自嘲台词笑到,这一部把自嘲直接玩成了元叙事。片尾for Wes居然莫名有被感动到。看完很后悔今年SIFF没有冲第一部的午夜场(哭)
一堆讽刺holloween等serial killer的梗不错,看仔细一点,除了一开场的破解安全系统有点创意,其他杀人桥段是医院没人?冲回家被人埋伏在门口?最出戏的是结尾两位前任女主好像完全没伤坐在车尾聊天。
补标
羡慕别人的编剧
没有新意的戳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