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宪好厉害,看了一下就记住地图了, 最后结局还算可以吧,李秉宪牺牲自己,小的说是为了女儿,大的可以说是为了国民。
河正宇一开始就不相信计划会成功,只是为了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能上船离开。
不过从后来上船的时候可以看到,如果不是马东锡,上船可能也上不了。
(虽然最后没上)也有一些笑点吧,不过觉得有些冗
一个个扯爱国主义情怀真够烦的,《破产姊妹》追着看笑得乐呵呵的也不说辱华?
没有那么多内涵好吗,就好好看电影,看看人家怎么拍的。
说映射中国,不还映射美国吗?
韩国人哪部电影不是骂总统骂政府的?
李政宰这个角色呢,说合理也行,但前后转变有些突兀。
河正宇确实神,演灾难片专业户了,而且每个角色都演出了独立人格,不带其他角色痕迹的,这点非常罕见。
《好莱坞往事》里面的莎朗·塔特,一笑起来就让人想起:这不花样女王吗?
有人说马东锡和河正宇的角色是不是调换一下?
首先河正宇的戏份多很多,变化更复杂;其次,站在铁栏外,你会觉得马东锡一下就能揪开铁门,那就尴尬了。
特效什么的都不错,就是最后的感情戏不太习惯,这也算是个人原因。
有人说没有必要中美没必要抢核弹,在朝鲜完蛋的情况下,不提美国本来的目的就是把它拿到手,中国如果能趁乱阻止美军的行动也能体现自身力量。
毕竟现代不考虑开战,扩张影响力就是靠特战、经济这种非正面作战。
到时候拿到手直接销毁就好,让美国头疼核弹下落就完事了,作战失败对当政政府也有信誉打击。
自然灾害下对面又没有直接证据是我们干的。
有人说韩国应该请求援助。
在这种会持续爆发的情况下,在第四波大爆发完成前派遣任何救援都是去送死,更别说第四次爆发完不知过多久火山灰才会消失,航空不通的情况下能走的只有水路。
不提我们为什么要在最大灾害尚未到来的时候把自己人往火坑里推,紧急动员部队和物资为了什么?
南韩跟我们又不亲,朝鲜又是又去无回的重灾地,中美都没有理由在第四波之前送人进去。
韩国能做的只能等死..........或者冒险毕竟吃完第四波基本全土都要重建,到时候的损失基本无可计数。
没物资就不提了,等美国国会扯皮完通过援助法案搞不好得一个星期,白宫脑子抽了用力过猛说不定我们也得被动下场,毕竟中间隔了个太平洋,韩国把控不住对面也有点慌,弄不好就会变成东西德。
至于丑化形象,一开始还是有点不爽的,但是笑笑就过去了。
总不可能指望韩国电影的中国形象有多伟光正,甚至是正常外表都毫无疑问会被韩国国内的YY青年们喷,不管导演是无奈还是刻意都没有必要太在意。
真的不爽何必看韩国电影呢?
不是在给自己招不自在。
崇洋媚外的怎么说都不会爱国,内心坚定的面对什么都会坚守信念。
至于有人说韩国拿到核武器跟中美叫板的那个片段有两个理解。
一个是单纯的三方人马对峙,这个你把中美换成哪个国家都行的通,一个已经开始倒计时的核弹放你脸上你不慌?
换我哪怕还有十二个小时才炸我也撒腿就跑。
另一个理解就是面向韩国国内的YY青年,让他们认为有核弹就能独立自主。
实际上哪怕韩国NB到不吭不响地在五常情报部门眼皮子底下搞出核弹,他也握不住。
第一个要求他交出核弹的就是美国,顶多在控制住核弹后跟中国扯扯淡搞搞互动收一下脸。
然后相关人员该下台下台,被自杀的被自杀,YY青年顶多悲愤一下“先烈”然后继续去YY。
该什么样还什么样。
在观看《白头山》的过程中让人想到今年创下票房奇迹的《流浪地球》,故事的设定上皆有着一场无可必免的巨大浩劫,而挽救的方法都是破天荒的大胆假设,脑洞大开的突破天际,最后不仅适当的黑了其他国家,并自肥的将自己国家的人塑造成“超级英雄”,仅仅靠着少数几人的勇敢与智谋便挽救了人类文明。
《白头山》在故事逻辑的设定上让人十分费解,先撇除污名化美国的这个设定——舍弃国际间的团队合作,改以自肥的方式来呈现,政府将拯救全国的希望都寄托在成功率不到5%的计划上,执行这个计划的人也是懦弱且无大志的准退伍军官,以及一位品性值得商榷的朝鲜间谍,况且在决定执行任务的当时,政府甚至还处于未能确认对方是否为双面间谍的情况下,这种将影响韩国5147万人口的重大事情,却用如此草率且荒诞的方式来处理!
《白头山》整体上让人十分失望,题材的选用不仅十分老套,故事的发展也都在意料之内,虽然成功加入赚人热泪的情感,但剧情节奏过于混乱,角色心境间的切换也沦为儿戏,结尾的逆转更是缺乏说服力,可惜了如此吸引人的演员阵容,也浪费李秉宪在电影中的精湛演技!
自己看电影的时候因为很多人物随着剧情的展才陆续登场,花了点时间才慢慢搞清人物关系,加上开场不到5分钟就地震了,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被提起来了,更看不清整个故事的大框架路线,压根没意识到这个大bug: 怎么美国人和中国人被南韩人描述得那么愚蠢,北韩人白头山就在自己境内爆了都没有镜头表示紧张反而是受波及的南韩人更激动更积极去化解危机。
回来补习了下我不及格的地理,原来白头山就是我国的长白山,一半在中国一半在北韩(电影里虽然有一句话交代但我没有第一时间理解)。
照理说南韩7.8级地震,那北韩和吉林地震等级肯定更高,中国与北韩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中国不可能会坐视不理。
以现在北韩和美国这么暧昧不清的关系,我反而认为美国应该主动救北韩。
这么一来应该是中美韩都会研究怎么平息火山爆发而不是去争什么核武不管北韩死活。
那这个黑中美是真心故意黑了😂为了增加拯救南北韩的难度一定要加点阻拦,这个反派角色就找中美背锅,但反派又不能太强导致剧情发展不下去,所以只好给反派设定自私怕死愚蠢的形象。
撇去这些大背景不看,其实CG,演技还有中间的细节笑点泪点还是捉得非常好的,整部电影的节奏控制的很好,一直都是笑中有泪,高潮不断,没有无聊的地方。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思考和观点,不喜勿喷。
这部电影bug颇多,这里只写其中一个最大的逻辑bug,只为抛砖引玉,还请大神指点补充)
《白头山》确实是韩国影史灾难电影的大作,结合火山地震、特务行动,还有两韩被夹在美中之间的多国政治角力和朝鲜核武问题,更不用说最标准的兄弟与家庭亲情,都电影除了最值得一提的特效场面之外,其中容易引起韩国人民共鸣的剧情安排,也让片中河正宇和李秉宪共同经历许多生死交关的场面更具有情感重量。
虽说如果要针对细部讨论的话,韩国近期还有政治味道更重的《绝地隧战》,或者整体节奏更好的《极限逃生》,但扣除上述所提到的缺陷,《白头山》无疑就是大型商业电影的标准楷模,完全示范了如何在握有大量资源的情况下,依然透过许多巧思创作出一部构架如此完整,在动与静之间取得完美平衡的作品,我想它要延续先前《与神同行》的成功,登上2019年底票房黑马的宝座应该是指日可待。
万万没想到云集了河正宇、李秉宪、马东锡韩国顶级大牌演员的一出大戏最后能拍成烂片,这里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的功力了,真是一般人做不到事他们做到了。
如果看完《白头山》还认为这是一部科幻灾难片,只能说明你没看过本片。
《白头山》就是披着科幻灾难片的外皮,本质还是韩国影坛每年必拍的南北民族大和解影片。
此类经典影片《共同警备区》《义兄弟》《伟大的隐秘者》《共助》等等,与《白头山》相似的也有经典影片《铁雨》。
科幻灾难情节仅限于开头几分钟和结尾处几分钟,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就算是观众错过了开头结尾也不影响本片的完整观赏。
河正宇和李秉宪都是韩国此类电影固化的脸谱角色。
河正宇这类南方韩国小资代表胸无大志只追求自己小家庭幸福的角色,观众真是看腻了。
李秉宪更是最常见的北方朝鲜腐朽中高层军官角色,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一己私欲。
当然了观众都懂套路,这种角色一定会在结局大彻大悟牺牲自己完成南北民族大和解。
至于马东锡角色毫无亮点演了一名教授,根本没发挥其演技特点铁拳。
马东锡的角色在影片中如同空气般稀薄的存在,更多的像是友情客串。
本片能拍成烂片主要是主题不明确,影片定位不清,导演和编剧不知道是该拍成科幻灾难片呢?
还是军事动作片呢?
或者回归南北和解对人性的思考呢?
最后只好来了一锅大杂烩,所有的元素都往里加。
南北民族和解影片最大看点是南北方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人性冲突。
影片最大的看点河正宇代表的韩国人和李秉宪代表的朝鲜人人性冲突影帝级对手戏。
可惜本片两位影帝的对手戏流于表面,既不好笑也不打动观众的心。
军事菜鸟水平的河正宇遇上老手亦正亦邪的李秉宪,开头被耍的团团转,这个情节更是俗套到家了观众看腻了。
后面更加俗套的是李秉宪这个老手肯定会从一群菜鸟的手里逃跑,又肯定被菜鸟找到不到找故事讲不下去啊!
这一跑一抓为的把李秉宪的故事引出来为了结局洗白做铺垫,观众看到这里多少也受够影片的俗套了。
河正宇和李秉宪的对手戏拍的更加不伦不类,相遇时李秉宪是老俗套厕遁和角色演员擦出火花,好不容易一场枪战后,编剧刻意制造出河正宇和李秉宪独处的机会了,编剧和导演瞬间迷茫不知道该怎么拍了。
车上的打斗戏算不上精彩,两个人对于孩子聊天毫无泪点,在超市里更是尬聊,那句眼睛不长在后脑勺上绝对让给观众无语,导演和编剧自满的认为拍出来精彩的对手戏不可自拨,而观众看的沉闷无比白白浪费了两位影帝的精彩演技。
其实本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影片节奏十分紧凑,算得上一部及格的爆米花电影。
可就在紧张快节奏中导演和编剧又要刻意煽情,河正宇老婆影片中两场煽情戏分分钟钟让观众出戏,人家那边以命相搏呢,这边他老婆一通煽情,本来是要表现出大灾难前家人是最重要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刻意煽情只能让观众反胃。
在河正宇老婆刻意煽情衬托下,李秉宪女儿在废墟中的短短几分钟亮相父女相认,反而能打动观众的内心。
导演和编剧看来是不懂得润物细无声这个道理。
泰植和女军官几位配角更有看点,因为影片时长戏份过少是个遗憾。
影片对于中美的抹黑拿捏适度黑美更多,影片也放弃了韩国影片一贯的社会派风格韩国高官都是坏人套路。
《白头山》韩国2019年观影人数只有800万人次,2020年不足百万人次。
最终没到千万观影人次,对于一部天团豪华的演员阵容,大手笔制作影片来说堪称史诗级失败,也称得上是韩国2019年大烂片之一了。
讲真,什么多年电影看下来,我国形象被抹黑这件事还没习惯吗?
感觉我都要麻木不仁的习惯了。
连好莱坞往事这种文艺片都能给你踩一脚,嚯,只能安慰自己说大家政治立场不同,这些人狗眼看人低。
总之,差评是可以给的,但是也没寄希望于别的国家能拍出中国最棒中国高大上的100%褒奖类电影,估计给朝鲜和台湾省也会拍出来个大陆vs美国版吧……人啊,还是得认清现实,台湾省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歪屁股了是事实,我国在全球文艺作品中的国际形象谁都能抹黑一把也是颇为沮丧的现状啊,唉。
想到这,脑中空空的普通青年韭菜我也能感觉到文化影响力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如果现在能干一件事来扭转港澳台的困境,那我希望从幼儿园起歪屁股省们的教材和辅导书都能和大陆统一,赶紧从小的抓起阿喂,等大的这代都走完还怕统一难嘛。
至于现在大的怎么搞,还是需要确切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嘛,本来就有个墙,还不多宣传宣传,拍拍能流传到国外百度网盘的电影,那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给谁看哦。
不禁羡慕起日本人好歹搞出个动漫产业,韩国人整出个kpop,那赚国外钱拉拢国外粉丝真是一把一把溜溜的。
我也是真心觉得我们五千年文化面前其他人都是个屁阿,但真的介绍起来,一下子估计也只能说个大熊猫产业了…眼见韩国人上世纪还是膜拜我们这边的巨星和导演呢,没多会儿我们都对韩国的导演演员耳熟能详了,又没多会儿人把奥斯卡的头筹都拔了…先不说奥斯卡是不是白人的玩具吧,如果是卧虎藏龙那个年代,大家一定都觉得起码是我们先迈出这一步吧…真是tm唏嘘。
其实连我都知道现在有些导演还是在国外电影节上拿了不少奖的,但糟糕的是国外拿奖国内却“技术原因”地上不了了,这可咋个自豪啊自己人都看不了…不禁又唉声叹气起来。
这片子讲道理还是不差的,还是推荐给没事干就像看看特效打发时间的朋友们的。
里面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还能产生不少国际理解程度的笑点,歌颂了一下英雄主义自己,团结了一把冷战兄弟,连大国影射也搞了一把,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爆米花电影了,离产出白宫陷落飓风营救系列之类的也不远了。
等下,看看高分电影就算了,为啥感觉好像国外的爆米花电影感觉我都看过啊……这万恶的资本主义!
啥时候韩国人美国人别的人的也自发性看个我们拍的写实他们万恶形象的商业大片啊??
啥时候也有韩国豆瓣几万人看过我们的电影并打一星:哼中国人抹黑我们形象啊??
不过我们好像走的是合家欢的形象,没办法写实刻画韩国人墙头草和美国人霸王龙的所作所为……要不然?
还是继续拍战狼吧????
韩国电影黑起来真的是四处搞事情,黑自己的政府就算了,三八线那点事也就算了,这次带上了美国,顺便捎上了长白山接壤的我们,长白山真的爆发,我们怎么可能不管呢~抛开政治话题,虽然作为灾难片,特效灾难镜头不太多,但是一贯有韩国商业片的套路,这次把魔爪伸向了长白山,黑白合作,从敌人变成朋友,还不错的动作片。
演员也很加分,河正宇、李秉宪、马锡东,亮点是请了秀智客串,不仅有实力派演员,流量明星选的也是恰到好处!
结尾离别戏还是很感动的,大义面前什么都不重要!
自从90年代韩国对电影放宽管制之后,朝鲜半岛的双方恩怨就以历史、现在、未来三种形式不断的为韩国电影创造剧情和票房!
而在《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大奖后,韩国总统更是承诺会为韩国电影放宽更大的限制,这一点无疑是令中国电影工作者所羡慕的!
关于此类半岛战争电影,以往的关键词是“特工+核”,而最近几年的此类电影又加上了“中国+美国”的关键词,例如本部电影就把这四个关键词全部用上了!
电影中可以看出韩国需要看美国眼色行事的无奈和委屈,也表现出民众想要挣脱这种束缚的愿望!
以前小瞧印度电影水平了,就这么一部烂片都远比国内的烂片制作精良。
腕儿真多,话真密,梗真单一,歌舞真好看
在飞机上看的,真的很有印度电影的特色
总的来说,《疯狂马戏团》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印度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友情、信念与梦想的力量。如果你喜欢印度电影或者对马戏团题材感兴趣,那么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我只想说院长真该死啊,结尾身世曝光的时候,我是真的期待主角上去铲他俩耳屎。这人往大了说为了全人类,往小了说就是一己私欲,这种拿别人做实验的事,跟灭霸有啥区别,一点都不人道。整片看完,不知道咋的,就是气不顺。----而且这片哪来的迪皮卡???我怎么没看到??
主题表达力度不够五色令人目盲
分不清谁是谁,看得我都晕了。夸张的搞笑
谁是谁没看懂
片名应该叫《电人》,整个跟马戏团没有太多关系,还是双胞胎互相认错人的老梗,所有笑点基本都来自这里。很多场景明显是布景,影片的色彩调到饱和、极致,赏心悦目,故事、动作都夸张到爆。
剧情非常弱于是塞了一堆非常刻意的笑点,演员演得过于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