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神经质的一部片子,看着人特别的抑郁。
周迅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演员,30岁的她还仍然有十几岁少女的味道。
她在片中像一个幽魂一样,飘忽不定。
开篇她就是一个很神经质的女孩。
神经知到让人难以接近。
她跑到一个老人家里,然后问人家有没有水。
然后开始在人家家里把书一本一本的砸下来,后来他和他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老人当场从梯子上摔下来死亡。
然后她跑到医院,给他念朱自清的《荷兰月色》。
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
她的心装满的全部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她的心理没有别人。
那些小时候缠绕她的梦魔般的现实挥之不去,使她成为了一个人格极度分裂的人。
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神经兮兮,我在想怎么会有人能忍受的了和这样的人在一起。
有些片段实在是比恐怖片还恐怖片。
像她被父母领回家,她说自己怀孕了。
然后黄觉去找她,她摆摆手叫他过来,那个手的动作真像一个重度精神病患者。
她被黄觉领回家以后,她反反复复给自己洗澡,说想要一个干净的孩子。
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说这个片段她演的是不是有点过,但是至少我看着的时候是觉得心理非常的不舒服的。
黄觉也是一个可怜的角色。
他和他的老婆早就没有了感情,他却无能为力。
他的父母性格不合使得他无法和父母真正的沟通他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他自以为他找到了一生的真爱,没想到他爱上的是一个抓不住的人。
最后他踩着她的血走到她的面前。
她脸色苍白,坐在楼梯口。
我想她是死了。
然后他看见了她的灵魂从窗外飘过。
看到最后一幕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看鬼片,阴森森的。
他说他宁愿相信这痛苦是快乐的。
“21世纪的中国在迷恋现代化,像一个热恋中的人迷恋幻想中的爱人……而宝贝,就像在这场热恋中被丢掉的灵魂,甚至自己的出生都变成了一则笑话。
其实所有挣扎都是对着自己的。
一旦明白了你原来熟悉的那个系统和你原有的经验在被排斥掉了,不可能用了,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特别完整的系统的时候,而那个新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还不清晰,你不可能跟别人交流,别人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一瞬间的感觉是挺恐怖的。
” ————————————李少红谈《恋爱中的宝贝》第二次看完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很显然我还是很不甘心,我不甘心这个片子在我的心中就惨落到这个地位,但是我不会再看第三遍了。
因为我已经对这个片子失望了,不想去挖掘她到底要告诉世人的是什么了。
但是很显然,这次再重复这部片子,还是有些收获的。
是对刘少虹是对她要表达的那种挣扎的理解,但是理解不代表他挣扎的有力度,有说服力,相反我还是认为她的力度是欠缺的。
记得《恋爱中的宝贝》刚刚热播的那段时间里,发行方打着“周迅正面全裸”的宣传标语招摇过,通过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影像镜头预热着评论家们关于超现实主义的批评话语;之后导演李少虹在多家媒体发表的访谈更是含蓄地指认自己这部作品是关于现代性对人性压迫的抗议与反抗,发出“21世纪的中国在迷恋现代化,像一个热恋中的人迷恋幻想中的爱人”的仰天浩叹,让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有一种《狂人日记》电影版隆重诞生的迷幻错觉。
看完整个片子,我感觉在貌似深奥的影像叙事背后是内容的空洞反抗和任性呓语。
总感觉导演是用一种看似很玄幻的画面很深刻语言用一种浮潇的手段来诠释这部其实很莫名的影片,说白了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
影片多次概念化地暗示充满力量与速度的高楼大厦粉碎了宝贝的精神空间,中文系老教授在沐浴着一米阳光猝然死去的前一刻,他还跟宝贝咏读过《荷塘夜色》。
宝贝在死去的教授面前继续朗读《荷塘夜色》并告知大家这是他的父亲。
这种与《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代表的经典爱情的消亡,促使“弑父/丧父”之后丧失精神家园的主题得到了影像方式的呼应。
片中,现代化的都市森林与都市森林中生活的人们形成了新的对立和抗争,现代化的生活已经将人们和谐的生活、工作、情感、人际、伦理给搞得一塌糊涂。
让人不知所然。
从刚开始,刘志自拍的DV选择了远离现代文明的大海,就酝酿了这一切的故事将与现代生活和现在人的主流相斥。
而导演精心安排的关于刘志身上的4个冲突:刘志和妻子的冲突意味着年轻婚姻状态的游离不定和易解决性,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待婚姻的轻率。
哥们介入刘志和妻子的婚姻冲突,刘志的婚姻彻底结束,同时当初坚不可摧友情也已经变得一文不值,那么得让刘志充满了不屑。
刘志去了父母家中,怎奈父母的关系也摇摇欲坠,暗示了中年人的传统婚姻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凸现出来,并非是以前没有出现,而是人们对婚姻的期望苏醒过来了,而这一切有根现存的婚姻有所距离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了抗争。
最后一个冲突就是当刘志成为了心无杂念的宝贝最坚强和最柔软的那部分的时候,刘志爱上了宝贝,可是这样一尘不染的宝贝,最终是没有生命力的。
看似爱情片的《恋爱中的宝贝》,其实说白了是一部意向片,或者类似于科幻片,当然说起科幻也不够标准,但是至少说她是部幻想片也不为过。
宝贝爱上的不是刘志本人,而是dv中的刘志,而是宝贝梦想中的刘志,因为宝贝已经混淆了梦想和现实,最后彻底疯癫的宝贝唯一的希翼寄托在纯净的孩子身上,可是孩子还是没有出现,因为孩子也是宝贝想象中的存在。
宝贝认为,在水里出生的孩子是最干净的,可惜宝贝两手空空,除了割破腹部的利刃与纯洁的鲜血。
宝贝之死是一个谵语,明白告示着在似是而非的“现代病”里,除了努力向前,也许别无选择····
“我可以爱你吗?
”曾几何时,我以为这是一句很蠢的话。
幼稚的我固执的认为爱情不过是一个人的事。
爱也好,不爱也罢,全在于个人本身。
我爱你,不过只是执着于我爱你这件事而已。
可是,后来我慢慢长大,才发现如果只有你一人在爱情之中,一切比死还痛苦,反倒不如不去爱的好。
有人在爱肥肥的猫,可是她并不喜欢那个男孩,只是同情他。
当猫猫要求离开他时,男生威胁她说如果她走,他就自杀。
后来,猫猫去了法国,而男生了无音讯。
贝利亚爱上了高一届的学长,但她不敢说,也不敢问,弄的自己很迷惑。
有一天,另一个男孩走进了她的生活。
那个男生对她很好,无微不至。
她想,自己是否应该接受另一段感情。
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学长的耳朵里。
学长对贝利亚说:只要你幸福,我会摊开双手祝福你。
贝利亚哭了,虽然她从来都表现的那么坚强。
她说她觉得自己很无耻。
宝宝爱上了末世,她对我说她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到北京去。
她不说为什么。
可我知道,在那个城市中有她所期待的人。
看见宝宝每天都给末世发着各式短信,我开始觉得寂寞。
虽然她从未承认过自己爱着她(没打错,是两个“她”),但我可以想象有一天在北京的街头,我将看见她们。
也许会很幸福。
那时我也许也可以坦然的同时面对她们。
皮皮鲁爱上她的好朋友。
当她知道那个女孩有了男朋友时,她生气的挂断了电话。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她对着我们无语,在吃饭的时候她的眼泪像珠子般往下落。
她不能告诉那个女孩她从很久以前就喜欢她了,只是因为她们都是女生。
猪说每天都有很多男生缠着她,可是没有一个是她喜欢的。
我说那是因为我们周围的女生太出色,而男生则不起眼。
其实,每一天都有各式各样的爱情在我们身边上演或落幕,只是对于这些故事我们无法保证它的完整。
记得以前贝利亚常常安抚我,说:我的小公主,有一天你的王子会骑着白马来接你。
你不要害怕,你的巫婆会一直陪伴着你,祝福你。
于是,我就傻乎乎的抱着童话入眠。
其实童话都是大人用来欺骗孩子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公主,王子,白马,巫婆,只是我们明明知道却甘心受骗。
不是吗,我的宝贝?
灵巧的周迅接了这样一个疯疯癜癜的角色,从影片一开始她就在我们眼前像疯子般的跳动着,多了一些落寞,却少了一些灵动的可爱。
李少红说这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爱情电影。
我没看见魔幻,只看见爱情,虽然它显得不那么高明,不那么真实。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会痛的电影,(当然,如果你是位男性就另当别论了。
)它像极了安妮的文字,潮湿,阴郁,绝望。
只是安妮是坚强的,而宝贝太过理想。
宝贝捡到一合录象带,于是爱上了对着DV絮絮叨叨的刘志。
一个灵魂看见另一个灵魂,相爱了,然后就剩下可悲了。
她努力寻找,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爱情。
就像CLAMP在《CHOBITS》中让那些拥有自由意识的人型电脑说的一样:我只想等待属于我自己的爱情,并努力成为让对方幸福的人。
在茫茫人海中第一眼就可以发现我的人,他在那里?
真的会有这样的爱情吗?
我想我的宝贝也会这样喃喃的说吧!
就像那些简单的人型电脑一样,美丽而无助。
如果寻找会让我们迷惑,在一切结果明了以前,我们至少还拥有做梦的权利;而结果却只能让我们悲哀,在故事发展到我们无法掌控的地方,我们只好看着人生流泪。
宝贝的努力换来的刘志的一个拥抱。
而拥抱往往代表不确定,代表无法给予的更多,无法用心去爱。
于是,留在宝贝身边的刘志,依旧的我行我素,依旧的完成着自己的杰作。
当宝贝在物质化的生活中因为恐惧而不断蜷缩自己的灵魂时,他只看见自己,忘却了关怀。
于是,他失去了她。
爱情在这个越来越欲化的年代里显得越发不可靠,越发可笑。
依旧执着于爱情的孩子在自己的编制的童话中渐行渐远,然后被世界遗弃。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的宝贝,永远无法幸福,即使只是短暂的欢愉也成了我们的奢求。
即便是终于可以在一起的他们,也早已远离了快乐。
后来,宝贝疯了,一遍遍重复着;“我怀孕了。
”就像个哀伤的孩子,如此的绝望,如此的渴望爱,被爱以及给予爱。
安妮说:孩子比男人可靠的多。
这些凄美的女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在城市的喧嚣中喘息,并用自己的方式抓住了一个孩子。
属于自己的孩子,长的如同他们所爱的男人。
“我怀孕了。
”“我要把自己洗干净,生一个干净的宝宝。
我要洗干净。
”“不,不要伤害我的宝宝。
”“我告诉过你,他就在这里。
”………故事的最后,宝贝剖开了自己的肚子,血肉模糊。
而那个她爱的男人只是喃喃的说:我看见一个女孩的灵魂,她在离我远去。
一切都魂飞魄散了。
我无语。
是的,一切都像一场梦,可怕的噩梦。
这些梦魇在影片一开始时就萦绕在影象周围,不是迷幻,只是痛苦。
宝贝的笑容,无法带给我们如同爱米莉一样的欣喜,那些空洞的表情,没有快乐,只是绝望。
活在恐怖梦境中的孩子,怎么可能畅快的微笑,于是,我们无法平静地看完这部电影。
当看见宝贝的绝望时,我以为我看见了自己,悲哀的灵魂。
我想我们是一群活在阳光阴影下的孩子。
只是太多的无助,让我们向世界妥协,最后,骗自己;“嘿,我是这个样子的,生来如此。
”嘿,这是真的吗?
房屋在身边倒塌,机器在耳畔轰鸣,学校中坏孩子在等待修理你,靠近街角的人家养了一只对你虎视眈眈的恶猫,而妈妈只是喜欢和别的女人唠叨些无聊的琐事,她们总是在撒谎,她们说我们是捡来的,她们只是在骇人的大笑,就想魔鬼一般。
我想没有人知道,这些阴影将伴随我们多久。
我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们总要说我们是捡来的?
我们因为这个曾经何等的伤心。
”宝贝说:“他们骗我们,我们是生出来的。
”那时,我流泪了,我曾恐惧的以为我是那个捡来的孩子,当看见妈妈对妹妹的爱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我想我太怕爱,怕失去它,其实,也许我从来不曾拥有过它。
是不是我的宝贝也这么想?
一样的傻,一样的简单,一样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悲惨的活着,期待爱,错过爱,永远无法得到爱。
“我可以爱你吗?
”我问你。
我只想找一个地方安静的看我的电影,一遍一遍,然后在电影落幕的时候,流下泪来。
也是很久以前看的电影了。
看完了《恋爱中的宝贝》,印象是童年阴影、发疯的女人和旋转地让人发晕的镜头。
至于什么俊男美女、期待中的爱情的甜蜜浪漫,荡然无存。
如果大家期待的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电影,还是不要看了罢。
影片一开始,就如同进入了一场过山车的旅程,那种旋转镜头的运用让人天旋地转,找不着北——想当年看《不可撤销》的时候我还能行。
再就是无论是情节的安排、影片色调还是镜头运用,在影片《艾梅丽》以及随后的《两小无猜》中都可以找到影子,不过国产还是有中国特色——一定比别人要黑,黑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关键时候让男女主角的俏脸来个打足了灯光的大特写,算是狠狠地突出对比了一番。
看完了片子,竟然懒得描述情节,说实话,情节方面确实没有太多可陈之处。
简而言之,少女“宝贝”捡来了一盘录像带,里面是一个叫刘志的男人的自拍录像,讲述的是他的一些爱好和一些家事之类的琐碎东西。
宝贝竟然爱上了这个男人,于是对他百般纠缠,说得浪漫一些就好像阳光牛奶广告里张柏芝在小巷中奔跑,以制造一种浪漫偶遇的小把戏,但是我想说这部片子里一点也不浪漫,周迅(饰宝贝)蓬头垢面,一副小叫花子的造型,然后把黄党(饰刘志)吓得……然后事情之所以有了转机是因为刘志的老婆恰逢被自己哥们给撬走,于是终于男女主角一拍即合,进入正题。
后来好像是宝贝被人侮辱了,发了疯,最后自杀了。
就是这样一个结局让人莫名其妙的故事。
影片当中不断穿插着宝贝的童年阴影——强行被拆的房子、黑猫、自己是被捡回来的谎言……反反复复,不断吟唱,不断旋转。
始终,我必须不断自问,这部电影表现的是什么?
疯狂的恋爱行径?
按响在建的大楼的警报装置,在四周不断聚拢的狼眼般的探照中狂奔,然后失足掉下大楼,之后便化险为夷地落在一个充满了氢气的气垫上,在空中还摆出《骇客帝国》中360度旋转的经典镜头,最后更上演一场与情色沾边(只是沾边)的高潮戏;感情纠葛?
宝贝和疯老头的关系、宝贝和表哥的关系、刘志和老婆的关系、刘志父母的关系、刘志和宝贝的关系、宝贝和残疾少年的关系……大部分均是点到即止,甚至连男女主角的关系都是那样模糊——当然我不否认男女之间总有些神秘的化学反应……总之整部片下来并没有一种让人触动的感觉。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我确实找不到一个中心去评论它。
最后只好说说它的结局。
自杀,是许多荒诞离奇的、离经叛道的故事的必然结局,原因不外乎两种:故事已经离奇到除了死亡以外无法结束的地步;剧中的矛盾升华到一种无法挽回的结果,惟有死亡能够突出和深化主题与矛盾。
于是根据我的一些偏门的所谓经验,我开始自作主张地找寻本片的自杀的含义所在。
可能性一:受人污辱。
如果说这是宝贝自杀的主要原因,相信很多人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女性被污辱确实让女性身心受到莫大的伤害,但21世纪还采用这样的结局方式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这样结局和走在路上被陌生人一刀刺死有什么区别?
可能性二:童年阴影。
片中关于宝贝童年阴影的描述,一直贯穿始末,可见这童年阴影真的对宝贝伤害极大。
刘志在装修房子时勾起了宝贝的恐怖回忆,当她向刘志求助时,刘志却没有觉察到,于是宝贝出走,然后和好,然后忽然间以外地被一群流氓污辱了。
随之宝贝发了疯,叨念着:“我怀孕了。
我们是生出来,不是捡回来的,他们撒谎,别告诉他们……”然后还有闯进房子的黑猫……最终宝贝精神崩溃,灵魂离开血迹斑斑的身体、离开谎言和噩梦,带着残弱的光,向天国飘去。
小时候,你妈妈有没有骗你,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我有。
但是我没有相信过。
也不认为那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小时候你有没有被黑猫、老鼠吓过?
相信有人遇到过更不幸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想过因这些事情而自杀。
于是我只好说,是脆弱的心灵杀死了宝贝的身体和灵魂。
那么这有什么好表现的呢?
一个少女渴望被保护的脆弱的心灵?
渴望自由的生活和爱情的甜蜜?
为什么我们女人不可以变得更坚强,至少不会被童年的阴影杀死?
太多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只希望,即使是想表现人性的脆弱,也请尽量触动人的内心吧,不要以为杀死了主角便会得到同情。
爱着的一颗心最为宝贵,却总是被辜负,被别人,也被自己。
在爱中,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自己是否知道?
我喜欢这部电影,觉得应该打七分。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喜欢同种类型的作品——我爱长发飘飘,恋爱中的宝贝,喜宝,圆舞,王菲。
为爱不顾一切的女子,在爱中却不忍心伤害任何人,为爱她们委屈自己,为爱她们保持沉默。
一部爱情领域里的实验电影。
喜欢它的理由非常简单,现在的电影太过于多得喜欢透过爱情讲一些什么其他,“更大的“东西。
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区。
爱情本身便是一片非常广阔的海洋,不需要非要跟社会架构,两性关系,体系制度,甚至不需要跟忠诚,贞操,或者male ego合在一起并谈。
单纯地谈谈爱情,挺好的。
无关外表,无关般配,无关占有,不过两个孩子看到了彼此小时候的渴望互生怜悯。
挺搞笑的,想到了爱情至上这个词——意思并不是讲为了爱情,我们要怎样怎样——怎样取舍,怎样放弃,怎样守护这颗小小的种子——而是,在我的理解里,出于爱,我们用身体去膜拜它。
这也是我理解的性,用身体膜拜爱。
赤裸裸这个词也是有意思的。
赤裸裸,原意身体的裸露。
在语义里,我们却也常用作精神里的毫无遮掩,完全诚恳,坦诚。
或许坦诚这个词,坦而诚,也是与衣服有关的。
或许也可以说成,灵魂相见面,需要脱衣服。
而电影里无论是黑暗里咯吱咯吱作响的床架,人们围观的手电筒,还是宝贝的“我就是想把自己洗干净. . . 我不要你们骂我,我就是想把自己洗干净“,都给了性一种脏与耻辱的认知。
我不知道她在派出所遭遇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是否因为与心爱的人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月亮下做爱而被人用脏字形容,又怎么会升起了自己怀孕了的念头。
我心疼这个女孩。
派出所那一幕是一个性经验被”性“化的过程。
带着猎奇,异化的目光。
挺搞笑的,性的扭曲与污名化下显露出的,是国人观念里,性与爱的二元对立。
也是这些人,接受着无性婚姻,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电影中窗帘的意象运用的也很好。
窗帘,作为前期刘志提到的”家”里第一个必有的东西,后期”拉上窗帘”成了一种必要的保护措施:挡住旁人的目光。
但窗帘挡住的只有目光吗?
还有阳光。
联想到宝贝说过的”在路上你会碰到阳光,你会停下来,让它照着你,然后把它带到每一个地方“,把阳光遮住,把与外界的接触对世界的好奇遮住,宝贝也苍白着枯萎了。
特别让人伤心的是,或许与人的交往,就像走在路上有时遇到的猫,有时遇到的是阳光。
我想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会留的久一点的,或许是一种印象上的改观:不要床,两个人睡在一起哪不是床。
这真的挺美的。
这部电影,让我深陷其中一个星期,心情像蒙上了灰,我想去擦亮,但是不舍得,我终于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只想去感受,去看自己如何虐的自己,看到了,慢慢的走了出来,一片豁然明朗。
我知道这个星期我把我的宝贝找了回来。
每个人都是剧中的宝贝,也都是刘志,一句,我是刘志啊,你一直追着不放的人啊,看到刘志这一段,我的眼泪没有停下来,他就是在说,我终于看见你了,请你认出我来吧,我醒了。
这部电影表述的有太多,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的我们,往往把灵魂丢在了后面,即便宝贝一直在,因为被繁琐的思想,物质的生活,让你一直盲目奔跑,丢了宝贝确不自知,爱情,你是否也丢失了你的宝贝,也许一世也不自知,生活,是否丢失了你的宝贝,浑浑噩噩不自知。
【个人视角】一开始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周迅拍了这部电影以后半年没有拍戏走不出来。
看了之后大吃一惊!
我原来以为是爱情片,没想到居然是悬疑。
周迅真的是个天才、拍这部片子的导演也是个天才!
这部片子无法以第一视角带入(否则我会疯了的)所以尽量地站在上帝视角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发生,以第三人称叙述。
【电影内容】她是个客观世界众人眼里的疯子(殊不知她才是活人,对我本人来说,对他(男主)来说)她眼中的世界永远是现实加上幻想一体的,不是分不清,这就是她的世界。
我能理解她在想什么她在害怕什么,甚至都能找到原因。
因为小时候看到虐猫的场景,所以她觉得猫会伤害她的孩子。
小时候屋子被拆了,所以装修的时候她又觉得世界崩塌了。
小时候被霸凌,捡破烂,带臭味。
所以她在迎接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想把自己洗干净,她不想被骂。
小时候妈妈告诉她她是从垃圾堆捡来的,她遇到她的爱情之后就发现爸妈在骗她,还有理解了做爱这件事情。
最后最后,她终于和她的爱情一直一直在一起了!
她整个世界的构成都是她的经历加上她的想象。
(以前的经历➕正在经历➕想象的产物)而男主角,男主角也是个爱幻想的人,于是乎,从他们遇到的时候起,他们就开始做了同一个梦,有一种觉醒的意味!
(我的理解 不知道准不准确)【观影感受】难怪周迅会走不出来,这部电影走不出来太正常了。
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天才导演天才演员才能把这种意识流的东西呈现出来,电影一开头就说了她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暗示着主角“宝贝”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这个暗示通常是自闭症,但是我又感觉她不像自闭症)电影里面包括各种她眼里的世界和客观现实矛盾的冲突。
(比如说平淡的日子和追逐内心的日子,落后的性教育,压抑的环境)最大的冲突点应该就是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和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产出的“宝贝”这个“疯子”。
最难能可贵的是,整部电影都以周迅“疯子”的视角出发,用它的眼睛在看,在理解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一切,然后用镜头呈现出来她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真的是天才!
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比如说批判当时的压抑大环境,比如说鼓励人们追求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随波逐流。
但是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看到了一个“疯子”在客观世界里的悲惨结局,让我保持理智不要真的疯掉。
又看了一部周迅的电影,李少红导演的。
久闻大名,听说在其中会有裸露镜头的《恋爱中的宝贝》,看完之后,除了心中不断涌现的抑郁,和有些混乱的思绪,似乎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
没有丝毫愉悦的感觉。
只是在片子里难过,难过,很意识流的一部电影。
周迅在这部片子里眼神满是迷惘,果然是在失恋的状态下。
人怎么可以那么空虚。
我没有看出在片中她爱上那个男人。
我只能觉得她在寻找着一条路,能够让她忘记痛苦记忆的路。
片尾处,她剃光了自己的眉毛,划开了自己的腹部,血流满地,月光下,白得泛紫的脸,极端的哥特。
而她的灵魂,光洁的行走,月光倾城。
几次看得有一种憋闷想哭的情绪,或许这样的夜晚,我本应该选择一部看起来会快乐一点的电影。
而不是折磨自己的电影。
觉得李少红想表达很多东西,尽管理解了她想表达的东西之后我觉得无比压抑。
空空的房间是我想要的,房间里只要有爱,无需更多的点缀。
看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和自己爱的人一起躺在空空的房间里,看着窗外大大的月亮,无需更多的语言。
可是为什么。
我的爱人,你要离开我。
如此伤我的心。
是不是对我的好都是我的幻觉。
你是否认真听过我说的话。
影片中,周迅演的女孩儿名叫宝贝儿。
想起同样很喜欢的董洁扮演的那个叫展颜的女孩子。
她们都是坐在月光下抱着自己的膝盖默默快乐悲伤的女孩。
连笑容里都满是破碎的痕迹。
我不是你的宝贝儿,颜只为你而展又如何。
你要的终究不是我。
不是。
不是。
你不要骗我,不要骗我。
说对别人没有感觉。
我不信。
我不信。
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生命里唯一的一抹亮色。
我阴郁的童年回忆,怎么也驱赶不走的那些灰蒙蒙的东西。
你不管我,谁来关心我。
没有人。
没有人。
只有你。
只有你对我好,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还是不要我。
不要我了。
骗我吧。
尽情的。
尽情的。
这样心痛会不会好一点,我疯了,我为你疯了,我得病了,病的好重,好重。
可是你听不到吧。
你不会在意吧。
如果我走,你会不会有一点伤心和难过,为了你的这一点伤心,我决定伤害自己。
我终于失去了心。
然后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不过是一具躯体罢了。
我再不是你的宝贝儿了。
还是我从来就不曾是。
我想如果我离开你,你会不会意识到原来我是这样的重要,氧气一般。
你会不会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找寻我,呼喊我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难以忘记最后周迅一袭白衣赤足走在月光下微笑的样子。
你看,我没有你,漂浮在空气里的灵魂是这样干净而美好。
在诡异的7月看完这部电影。
应该是CE说他要结婚的那天。
落地大窗、干净柔软的沙发。
我是恋爱中的amy。
你是即将结婚的CE。
多么诡异的身份。
我穿了超短裙。
没有诱惑的气味。
恋爱中的宝贝是甜蜜的却带着血腥的气息。
今年7月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单身你是已婚的CE你不再叫我宝贝于是我忘了甜蜜的味道也忘了我是谁的宝贝
是不是我年轻十岁再看这部片子,会觉得真是非常棒的???前房客留下的盗版碟,无聊看了下,发现周迅总适合演神神叨叨的样子。。。
不是我的茶。唯一優點是留住了小周的美,像精靈一樣。
国内导演再多点想象力我期待才会再高点
咩。。。哈哈哈,,,李阿姨啊当时你犯得着那样防止我们家盗版你么
我可不觉得这是烂片 拍的太好了
意识流拍不成功就这样了。她没有找好能让人完全解读其意的借喻方式,看似高深,其实却几乎沦落为故弄玄虚。于是我们在垃圾场,寻找些零零散散闪光的小碎片,用以割破自己,那什么都不是,只是幻想。
周迅是人精
黄觉很帅,阴天一个人在家看觉得好莫名奇妙,还有点渗人,有人说跟艾米丽像,实在不觉得,看艾米丽的时候明明是幸福又温暖的。当时的周迅眼睛还是年轻的,现在不行了
看到李少红+郑重+叶锦添这个组合就开始做心理准备,看完了还是觉得准备不充分……开头五分钟就感到了强烈的不适感……看到大明宫词的人马全部宫装变时装的感觉还真是猎奇……四星纯粹是给周迅+陈坤+黄觉的
这部电影告诉你,两个在个人生活中神经兮兮的人凑到了一起是不会老老实实负负得正相互拯救的。
当时还小,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是如此的不知所云,只因裸露的肌肤脸红心跳,现在看来,还是种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吧
一直不能明白,周迅出现在飞机窗外的寓意。。。这剧未免太安妮宝贝了
1979年的弃婴就有婴儿纸尿裤穿了,牛啊
2007年
当年和我妹我爸我妈一起在情人节去看的。。好吧。。我妈我爸明显看懵了。。一直问我这都神马和神马啊?我说,你们就当MV看吧
装。。。不过周迅还是周迅
你的神经我读不懂~
可是有周迅
国产片中唯数不多的有趣的片子,像天使爱美丽,片尾里特技团队倒真是法国的
看這個電影雖然已經過去蠻久遠的時間。但現在想起來,還是常常會進入精神失常的狀態。尤其是電影的音樂,極容易產生幻覺。難怪傳說周迅拍完此片得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