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五星。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除了心痛就是惊叹。
两位大师的扮演者,演技很好。
配乐也相当有水准。
后半段的观影过程,我一直在想,如果怎么样,Ramanujan就可以多活几年了。
如果他不是那么自尊,那么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至少可以吃饱。
如果哈代能多点关心他的生活。
如果他的妻子跟他一起去英国,照顾他的生活。
他会一直活下来。
但一切又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他的宗教信仰,加上两位大师天生的性格,决定了这样的结局的必然性。
哈代在最后为他争取皇家科学院士时说的一席话,应该算是在那个年代终于对Ramanujan有了客观的评价。
Ramanujan的数学公式大量来自于灵感,缺乏严谨而详细的证明。
所以,对于水准低于他的数学家,也基于民族和出身偏见,是不承认和接受他的研究成果的。
哈代说,纯粹的数学规律本身是客观存在,它们不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只是等着象Ramanujan这样最聪明的大脑去发现它们。
人们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去质疑他。
“we are merely explores of infinity in the pursuit of absolute perfection. we don't invent these formulas, they already exist, and lie in wait for only the very brightest of minds like Ramanujan, ever to divine and prove. So,in the end I have been forced to consider who are we to question Ramanujan, let alone God.”让人至为痛心的莫过于英年早逝。
In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director Matthew Brown brings to life the remarkable true story of Srinivasa Ramanujan, a mathematical genius from India who made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a compelling narrative, brilliant performances, and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film captivates audiences, leaving a lasting impression.Dev Patel delivers a tour de force performance as Ramanujan,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his passion, determination, and unwavering belief in the power of mathematics. Patel effectively portrays the struggle of a man who fights against societal constraints and prejudices to pursue his intellectual brilliance. His portrayal is nuanced and heartfelt, bringing an authenticity to Ramanujan's character that is both inspiring and deeply moving.Jeremy Irons shines as G.H. Hardy, the respected British mathematician who recognizes Ramanujan's extraordinary talent and invites him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Irons brings a stoic yet compassionate presence to the role, showcasing the complex dynamics between mentor and protégé. The on-screen chemistry between Patel and Irons is electric, and their exchanges are filled with intellectual depth and emotional resonance.The cinematography beautifully captures the contrasting worlds of India and Cambridge, immersing the audienc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landscapes of the time. From the vibrant colors of Ramanujan's hometown to the majestic halls of Cambridge, the visuals enhance the storytelling, underscoring the stark differences and shared humanity between the characters."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not only explore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but also delves into themes of resilience, faith, and the power of human connection. The film skillfully portray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Ramanujan, both in his personal life and in the academic world dominated by Western traditions. It examines the struggles inherent in being a trailblazer, the sacrifices made in the name of intellectual pursuit, and the profound impact one individual can have on the world.Brown's direction is masterful, balancing the mathematical concepts with the emotional journey of Ramanujan. The screenplay, also penned by Brown, effectively conveys the complexities of Ramanujan's work while keeping the narrative accessible to a wide audience. The pacing is deliberate, allowing the story to unfold organically and creating a sense of anticipation and wonder."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is a thought-provoking and emotionally resonant film that pays tribute to the extraordinary life and legacy of Srinivasa Ramanujan. Through its captivating performances, stunning visuals, and profound storytelling, it reminds us of the power of human intellect and the importance of nurturing and celebrating diverse voices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式的电影,然后就找啊找啊,随便翻着看,看这个片名还蛮特别,一看就很厉害的样子,果然很厉害,没有让我失望。
记得大一的时候,高数老师说,数学是属于天才的学科,然后他就提到了拉马努金,我当时还有点小激动哈哈哈。
不过老师这句话倒是一点不错,拉马努金的传奇人生可太强了,就是很可惜,英年早逝,他就是那种上天选来推动数学发展的人吧,一生中两本成果给后来者无数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就像红楼梦一样养活了无数的红学研究者,他往往得出结论时不是一步一步而是采用跳步,而最终往往被证明是正确的,啊,太牛了,其实这个电影里除了让我感受到拉马努金的天才以外,还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从刚开始的固执己见不愿写证明,到后来慢慢理解并愿意给出证明发表自己的结论。
也会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热爱的东西的坚持,忽然想到一句话,爱好是因为可以做的比别人好才热爱,这句话还蛮有道理,虽然和电影好像没什么关系。
还可以看到伯乐之于千里马的重要性,没有他的伯乐,他也很难成为自己,他的伯乐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说过,拉马努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拜拜!
这是一个很短的故事。
但凡涉及到天才的故事,总是很短的。
天妒英才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定律。
上帝给了一个人什么,必然会剥夺另一部分。
拥有了高智商的天才,大抵没有善始善终的。
看多了天才的传记片,每每感慨的同时也要对上天的这种择人机制忍不住吐槽一二。
《知无涯者》也不例外,男主拉马努金是一位贫穷的印度人,虽然他出身于高种姓,但是却没有钱财,没有工作,只有着对于数字的天生敏感和与生俱来的数学能力。
传记本身略显平淡,由于对于数学上的大师了解的不多,看完后也没有特别震撼的感觉。
但是查询资料才发现拉马努金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大师,遗憾的是电影并没有展示出这一点。
即便是获得了皇家学院院士和剑桥三一学院院士的称号,也无法让人体会到他的独具一格和天赋英才。
影片过多着墨于拉马努金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异域飘泊的遭遇,只是让人对于在一战前后,作为殖民地的印度人在宗主国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略有遗憾,但是这并不是针对一位数学天才的歧视,这是整个白人种族对于其他有色人种的整体歧视。
不过影片也成功塑造了哈代这样一位有着严谨治学和生活态度的数学家,他严谨、认真而又不失热情和细心。
如果没有他,拉马努金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和《伤仲永》里的仲永一样泯于众人。
世上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求。
他本身已经是闻名天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在拉马努金的天才公式之下,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自叹弗如的谦卑。
不仅甘心为了拉马努金做大量的幕后工作,更是不断鞭策和激励着拉马努金,让他用严谨的演算过程来证明自己的公式。
数学是所有学科里最枯燥却也是最耀眼的。
天才数学家们穷其一生研究出的公式和定律,往往在多年后才有用武之地。
数学也是所有现代科学之源,数学上的成就可以让人名垂千史,然而大多也是天才逝去多年之后了。
拉马努金求出的公式也是在多年后才在黑洞理论里得到了应用。
正因为如此,数学家必然是先于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取得的成就,在现世里必然是孤独和无法取得广泛认可的。
天才的数学家更是孤独中的孤独。
正因为如此,哈代才一再要求,拉马努金必须通过严谨的过程求证,才能得到其他数学家的认可,再通过多年后的应用得以体现价值。
《知无涯者》这部片名的翻译很是文艺范,也巧妙的把英文原名嵌入其中,《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是不可多得的好译名。
整部影片亮点不多,叙事略显凌乱。
在印度的这一条线上,拉马努金的母亲因为害怕妻子去了英国,而拉马努金再也不回来了就私自藏起两人的信件,直接导致了拉马努金意志消沉、身染重病。
这条线索略微出戏,每次看到都担心会出现类似宝莱坞的招牌歌舞动作。
其次,哈代的同事之间斗争和友谊故事线,也都不够完整。
独独哈代本人塑造的丰富而饱满。
影片既想表达对天才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想尽量贴近纪录片的写实,这种冲突就使得很多事情讲而未明,有些莫名其妙。
看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领略了更多自己不熟悉的风景。
从《三个傻瓜》、《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印式英语》、《我的猴神大叔》、《PK》等多部印度电影里,也让我领略了迥异于中国的异域风情。
而看似遥远的印度,其实与中国有着绵长的边界线。
作为一个宗教信仰国家,印度盛行的佛教、印度教,无一都在培养印度人谦和、逆来顺受的性格。
包括该片中的拉马努金,他的天才来自神明的启示,这在于我这种无信仰者看来是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但是随着对未知事物的逐渐了解,也或许事实就是如此呢。
该片中浓郁的英国上流社会风情,也让人再次回味了唐顿庄园里优雅的生活。
哈代教授的男管家、拆信专用的拆信刀、美丽的三一学院、只许院士踩踏的草坪,一切可见英国人的执拗和执着。
而片中出现的那棵苹果树,真的是点化牛顿的那棵吗?
优秀的人需耗费一辈子或许两辈子来证明的数列,就这样“来到”天才的脑中。
“你是怎么不通过证明就知道这些数列的?
”“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
我看见它们,就像莫扎特在脑海中听见整部交响乐。
”自大的从不是天才,而是庸人,因为他们为数众多,霸占这个世界。
但上帝拣选的人用上帝的语言跟上帝沟通。
拍得太平淡了,也太过于简陋,对于这位惊世数学天才,影片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未在有关数学的细节上下功夫,相反却总是去设置一些无意义的矛盾,让人觉得有些别扭。
想想《美丽思想》,真让人感觉此片有些浪费此题材了。
拉马努金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非常有幸能看到一部他的传记电影。
可惜本片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如果说感受的话,跟看《万物理论》时有些像,就是没有充分展现人物的形象,拉马努金可是人类历史上数得着的真正的天才啊,为什么不能拍的丰满一些,别那么循规蹈矩呢。
还有看完后感觉是剑桥害了拉马努金。
一年多不见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 拉马努金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
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
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
冗长细腻的传记。
合作五年称为朋友的人,不了解信仰,不知道饮食习惯,不知道病入膏肓。
对方去世后深受打击。
你培养他关心他,为他对抗学院,你却很难了解他、理解他。
整部片子弥漫着“白头如新”的悲哀。
另一点:母亲自私专横,为了阻止媳妇去剑桥,藏匿妻子的信件——儿子以为被妻子抛弃,痛苦自杀。
很喜欢看数学家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很聪明,并且故事都很燃。
拉马努金患肺结核,病重的时候都不加强营养,虽然信仰的力量很大,但他没想过他的死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嘛。
虽然脑袋聪明但是没接受过教育,还是有一些愚昧。
想要超越过去,你必须了解过去。
这是一句充满豪情与谦逊的箴言。
古往今来众多伟人无不遵循。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一览众山小。
相映衬下,拉马努金天才的难得就显而易见了。
未受过科班教育,连数学证明的基本范式都不懂,却在与前沿数学数学世界隔绝的荒漠里,发掘出那么多简洁又复杂的美妙公式。
哈代百思不得其解他如何得到灵感,他认真地回复是印度教女神在其熟睡时将这些放在他的舌头上。
我想也只有他是未来的穿越者这个理由,比他本人的理由更有说服力了。
李特尔伍德更是对他的异才生动注解道“对于拉马努金,每一个正整数,都是他的一个好朋友。
”伯乐和千里马的合作总是充满惊喜和冲突。
在亦师亦友的来往中,哈代为他的天才注入严谨,数学世界的根基。
自此,利刃加上铠甲。
他妈强烈的控制欲,私自扣藏小两口的来往信件,误认为妻子变心折磨着天才的内心,印度教的素食传统和英国阴冷潮湿的气候摧残着天才的肉体。
年仅32岁便因肺结核英年早逝。
哎,开的最艳的花总是凋得最快。
I used to come here and watch the boats leaving,I always wonder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one of them.……Then we move to Calcutta or Bombay.Besides, I don’t know what to talk to anyone but you.Great knowledge often comes from the humblest of origins.每一段line都戳心,其中其对家人、对信仰的虔诚非常东方。
自私之心若铁锁落空于幼雏高飞的天空。
拥抱改变的学校和学者们让人尊敬。
但若是为过分的自屈,自己的责任无以承担,让别人为其完全的付出,作废物狗屎也不值;无法自证则不值一提。
今天刷知乎,刷到一个拉马努金的公式:
之前只知道他屌,是数学史上,甚至是人类史上直觉最好的人,但我不曾想到会是这样。
看到这个公式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像是轰隆隆打雷。
这个公式是怎么回事?
9801?
1103?
26390?
396?
这些常数是怎么来的?
谁来告诉我,是怎么来的?
拉马努金是怎么找到这它们的?
这看似混乱、荒谬、丑陋,不知所以然的,莫名其妙的数学关系?
再次注意,这不是约等于,这他妈是一个等式,等式!
我看到的不是数学。
数学是一砖一瓦往上磊成的庄严大厦,而这就是神在借拉马努金来告诉你,你看,世界是这个样的,但你无法理解。
我感觉我等凡夫的智商距拉马努金的距离,远大于猴子与我智商的距离,甚至大于草履虫与我智商的距离。
我忽然就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这部电影,并且觉得很失望。
所以现在,我回来给它打了2星——刚看完时,我打4星。
如果你要拍拉马努金,我想,你实在应该着重表现这个人的异质感,他外星人一样独特的思维方式,如穿越者般的神奇能力,他如何在神之领域里遨游,聆听湿婆和梵天在他耳边说话。
但在这片里,大部分篇幅却只在表现一个人——一个人的脆弱、痛苦和挣扎。
如果是其他的伟人,你自然可以这么拍,但是拉马努金?
这实在是在亵渎这个宝贵的题材。
这是在以人来想象神。
再多说一点。
欧拉公式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美的公式,而上面的拉马努金公式却被认为是丑陋。
我觉得是有原因的。
不是数学专业的,只是一点个人的浅见。
欧拉公式是推导出来的,而拉马努金——他不过是在数学殿堂里随意遨游,并且把他一抬眼看到的东西,随意采撷下来而已。
欧拉公式
和系里的朋友一起看的。
我们一致认为本片对于数学家工作时的形态呈现得比较准确:严谨和直觉之间的张力和互补;老数学家严厉中透出的关爱;天才数学家的才华,锐气和成长。
击中我个人最深的点是在落雪中欢跑的天才,以及那一句旁白,“it's like every integer is his personal friend”。
漫天的雪花仿佛那不计其数的整数,来拜访那个早已熟识它们的人。
用了十年snowflakes做网名,我对这个honorable mention表示很开心。
最后,致我最喜欢的梗,1729=9^3+10^3=1^3+12^3;一七二九,一清二楚。
这实在算不得一篇合格的影评……作为短评却又超字数了。
嗯。
不小心点进来的读者还请多担待^_^.
出于对天才的好奇,决定看这部传记电影。
电影来自一段传奇故事:印度数学奇才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在不平等的时代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苦印度少年,离开家乡独自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战争的动荡、备受歧视的年代中,受到英国著名数学教授哈代的赏识,两人亦师亦友地互相扶持下,在数学领域上成功挖掘出更美好的成果。
在一战时期,作为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活在底层的拉马努金曾经为找工作愁苦,最后因为他的数学才能被赏识,他才有机会进入剑桥求学。
很多天才故事都是从孩童讲起,这部电影特别的从开始接近人生的高光开始。
因为在剑桥的生活也是他最冲突的日子。
因为种族肤色被歧视,因为素食不方便生活压力很重,还有神之传授公式与逻辑严密证明之间彼此不理解。
让他太过的痛并快乐着。
还有极力引荐他,又严厉指导他的哈代导师。
年轻与成熟,天赐与严谨,神创与无神论,每次合作都是交锋,哈代背后掩藏的欣赏钦佩,扶持与关怀,拉马努金很难看清。
两个人都是数学学科的疯子,唯我独尊,于是太容易曲高和寡。
最后,电影的色调很有复古感,那个时代学术的淳朴和伟大,沐浴在棕色的荣光中。
除了拉马努金本人的名字事蹟值得崇敬,其餘整部电影都沒看出來有什麽好的技巧,結構也是一言難盡。
叙事节奏有些问题。如果把男主换成阿米尔汗来演会怎样?
他很聪明,有天赋,但绝不是神。他值得被记一笔,但也就一笔。
41/300“没有证据或相关法律能决定心之所想”其实哈迪应该知道那次再见是永别吧。我也能够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如果你跟他走了,他就再也不会回来了。1729。只能说,天妒英才。普通传记。
五分太平
就电影来说不太好,但这个天才的故事实在太神奇了,一切科学无法解释的事只能归于神的旨意。
1729=9^3+10^3=1^3+12^3。
科学界众多被称为天才者,其发现其实都有迹可循,而拉马努金的数学直觉真是完全无法解释,片中诸多对立很有意思,直觉和实证,虔诚信徒和无神论者,宗主国的傲慢和殖民地的惶恐,心无旁骛专注学术的单身主义和为远方爱人所羁绊的忧伤。。。。
为什么这么高分?
题材很棒,拍的无味
觉得数学这么美只是因为铁叔的声音,苏死我了… 拉马努金的名字要怎么读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回去要搜这个叫Hardy的数学家,中间名还叫Harold。妈妈这个叔叔太苏了好想嫁给他TWT 所以当年没好好学数学只是因为数学老师不对(( 要嫁铁叔!!!要嫁要嫁!!!
一般天才传记电影,一般是天才出身贫苦,天赋异禀,踏上征途,初现锋芒,遭遇挫折,坚韧不拔,逆袭打脸,人生巅峰。这部最后天才却死了,他为探寻真理指了一个方向,然后,就死了。现实就是这样,个别成功背后,多少努力的人和天才都倒下了。
尊敬这个人 但是这个电影真的太普通了 典型的感人温情死亡视角 搞得我直拉进度条 其实换了名字和其他的天才片一样没什么差别 为数学家多一星吧
1729,英才早逝啊~虽然我也不懂那个方程式意味着什么,就是感觉很牛逼的样子。加油啊,操蛋的人生,2018年马上就过去了…——20181230
之前读数学硕士的时候看过他的纪录片,上周在 IU 数学系的活动上看了这部影片。
2.5作为电影真的很乏味,靠的是神奇真人真事
电影的两条线,一是呈现数学的优美奇妙,二是拉马努金与哈代之间无私的情谊,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呼应。真正优秀的学者应该达到学术、艺术、人格的统一,因为所有高尚的品质都会汇合在一个高峰处。
不错的传记片,印度天才数学家,可惜死得过早
学无止境,知无涯者。打破看不见的壁垒很难,但一旦打破了,将赢得所有的荣誉与光辉。
这片子真适合英国拍,古旧的气息,固执的建筑,棱角的演技,内敛的神韵,相互契合相互堆积,叠垒出一出中上之作。我接触拉玛努扬,早在大学读数学家的历史,那时对他和阿尔贝印象深刻影片结构僵化,无趣得很,cli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