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艋舺,Báng-kah,Meng Xia,Monga

主演:赵又廷,阮经天,凤小岳,黄镫辉,陈汉典,柯佳嬿,马如龙,蔡昌宪,钮承泽,席曼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艋舺》剧照

艋舺 剧照 NO.1艋舺 剧照 NO.2艋舺 剧照 NO.3艋舺 剧照 NO.4艋舺 剧照 NO.5艋舺 剧照 NO.6艋舺 剧照 NO.13艋舺 剧照 NO.14艋舺 剧照 NO.15艋舺 剧照 NO.16艋舺 剧照 NO.17艋舺 剧照 NO.18艋舺 剧照 NO.19艋舺 剧照 NO.20

《艋舺》剧情介绍

艋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蚊子(赵又廷 饰)17岁那年搬到艋舺,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尚(阮经天 饰)、志龙、阿伯还有白猴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Geta(马如龙 饰)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然而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钮承泽 饰)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对Geta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决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导演钮承泽称《艋舺》是“生猛又华丽的青春动作片”。本片于2010年春节档在台湾上映,首周票房达6000万新台币,刷新了台湾本土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造梦游戏小森林烽火硝烟里的青春拾光的秘密我最爱的家人黑话律师蓝精灵:寻找神秘村别爱我逆风之歌:拉丁摇滚音乐史第一季逆缘意学研究王子变青蛙矛盾效应神助参拜~三女伊势参拜影之诗时尚王不要欺负我,长瀞同学第二季潜伏在黎明之前最好的尚未到来喂!蜻蜓第二季修女我的美女室友奥黛丽·恩肖的诅咒风雨雕花楼婆媳的战国时代魔法总动员大帝之剑奥赛罗小海的海爆款诞生

《艋舺》长篇影评

 1 )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又是一部模糊义气跟爱恋的黑道片,但是,它比《江湖》点得更破。

也许黑道片,大多可以友情为一个线索。

而《艋舺》,可以爱情为一个线索展开。

蚊子自幼没爸爸,受周围的人歧视,他没有朋友。

当他被陈汉典这个家伙欺负时,和尚在一旁观察。

蚊子的帅气吸引了和尚,和尚建议志龙接纳他为新成员。

突如其来的邀请,让蚊子如沐春风,顿生前所未有的价值感。

蚊子对和尚心存莫大的感激。

他没有朋友,更不曾有恋人。

他的朋友和他的恋人即是同一个人,和尚。

当他被仅有的朋友(爱人)出卖时,他的世界崩溃了,他要杀死和尚以示友情(爱情)的不可背叛。

可当他伸开手臂做拥抱状时,和尚真的搂了过来,这一刻他确认了友情(爱情)仍存在,他满足了,所以他满身是血却微笑地躺着。

为什么说和尚是因为蚊子的帅气而产生好感?

理由如下:一、一位理发的客人对玲姐说:“你儿子好帅啊”,证明蚊子是帅哥。

二、送蚊子一个新的溜溜球,看到蚊子开心的表情后,和尚在机车上偷偷地笑。

礼物博得美人欢心了!

三、在电影镜头的安排上,每次都是和尚载着蚊子回家,而不是载俗仔或白猴。

佳人坐在后面搂着自己的腰,这一路是否更有型更顺风呢!

四、大家都逛窑子,唯独缺了和尚。

以上几个理由直接证明了和尚心中的同性爱情节。

只不过,和尚心中真正根深蒂固爱着的是志龙,不是蚊子。

这种爱可以注释为:生命的重要部分、活着的重要意义。

从小一块生活到大,和尚已经不可以没有志龙了。

电影中如此安排:一、替志龙承担风险对陈汉典行刑。

二、为志龙顶罪,被大佬凑个半死。

三、志龙和女友吵架,和尚随口那句“番婆”。

四、志龙老爸死后,和尚找到志龙,用手抚摸志龙的脸,然后紧紧抱着他。

五、其他几位被砍,他都没出手,只见志龙被砍,就冲上去剁了文谦一只耳朵。

这个篓子捅大了。

为了志龙,什么都干。

六、最直接的证据,“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七、最后被志龙杀死,面带微笑地躺着。

八、片中一个细节。

和尚说自己想做大哥,让志龙做大哥的大哥。

言外之意就是要自己拼搏养着志龙。

当然,也许有人不理解一点,既然和尚那么爱志龙,为什么还要干掉志龙的老爸。

事实上,如果和尚不和对方合作,对方的势力迟早也会渗透艋舺,死的人会更多,就不只两个大佬了,志龙也会死。

为了保全志龙,他可以做任何一切,包括杀死大佬,更何况大佬还曾陷害过自己的父亲。

其实,出卖艋舺、干掉庙口的大佬,剁掉文谦的耳朵已经使和尚走上了必死的不归路,最后自己能死在至爱之手,又有何憾呢!

总之一句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确实,死了那么多人,志龙仍是活着的。

至于蚊子和小凝,同是天涯沦落人,小兄弟和小妓女依偎在了一起。

“你为什么做妓女啊?

”“那你为什么混兄弟?

”多少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就像片中课堂上讲的:不公平,有天生的不公平和后天的不公平......当然,这也包涵了一定的宿命论,黑道电影很热衷于透露这般感慨。

混的不是黑道,是太子。

志龙混的不是黑道,是爱情。

和尚混的不是黑道,是兄弟。

蚊子混的不是黑道,是生活。

Gata

 2 ) 腐眼看片,我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与答案

如果这部片子从和尚的视角来拍,这将是一部青春黑道三角断背悲情爱情片。

和尚爱太子,表现的太多了,不再赘述,但有没有一点爱蚊子呢?

从一开始街口碰面,三秒对眼(哇,好帅的一个哥们),故意压坏他的溜溜球,到成兄弟后细心的送上一个新的,我就确认和尚有一颗敏感细致的玻璃心了。

和尚对太子是一种很沉溺的爱,为了保护他可以做一切;对蚊子则应该是一种喜欢欣赏,属于友情以上、爱情未满的状态,当与最爱引起冲突的时候是可以牺牲掉的那一种,类似于传说中的一种备胎。

就算有挚爱,对帅哥也没抵抗力,态度会不由得变好,忍不住玩玩暧昧,这是一般homo的通病。

从和尚枪对着蚊子说的那句“为什么不去菲律宾,为什么要逼我动手”,我们可以看到和尚一开始并没有对蚊子动杀心,他并不知道偷渡是个设局的圈套。

那么偷渡到底是不是犹如蚊子所说的“根本没有船,这是个局”呢,从灰狼在不知道蚊子是他儿子的情况下说的那句类似于“我是混黑道的,为什么要对小玲有交代”可以看到有个等着蚊子、太子和另外一个兄弟进的杀局。

也就是说,灰狼设局要杀太子、蚊子和另外一个兄弟,但是和尚并不知晓。

那么和尚为什么要杀庙口老大呢。

其一,和尚对庙口老大有怨恨,有种为自己的父亲报仇的情绪在里面;其二,和尚想当老大,这是他个人的理想;其三,他想保护太子和蚊子这帮兄弟(主要是太子,另外的兄弟是附属),在这种情势下就算他不杀老大也有另外人来杀,不如他去杀了增加砝码,以后自己可以混成老大来保护太子。

蚊子为什么一定要杀和尚?

其一,他认为和尚这样是对他们友情(或者爱情,好吧,我承认蚊子怎么看怎么像个双)的背叛,为了维护义气,必须得死;其二,和尚杀了庙口老大,而蚊子潜意识中把庙口老大当成了自己的爹,从买鸡腿、替太子穿孝子服可以看出。

和尚为什么死的时候嘴上挂着笑呢?

按照正常的情况,如果是别的兄弟干的,他应该是被砍一刀后回身甩手一枪,但是因为是太子,他没开枪。

死在最爱的人手里,虽然有苦涩,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解脱,对于杀太子他爹、蚊子他未必没有内疚,还是死了一了白了。

虽然说是混得不是黑道,是义气。

但是对于这5个人分别来说,蚊子混得是寂寞,他是从小缺少朋友、父亲,在这个黑道里他能找到这些潜意识中的替代物,能摆脱从小的寂寞;和尚混得是爱情,就不赘述了;太子混得是威风,他本性懦弱,没有担当,但好耍威风,喜欢当老大的感觉,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其实我觉得他适合去当文艺男;白猴倒是混得是地地道道的义气,虽然缺少根筋;阿伯呢,混得其实是商道,性子并不彪悍也不义气,借由黑帮来武装自己,来获得利益,避免欺负。

胎记女这个角色虽然感觉设置有点多余,但是有些镜头拍的真不错,很清纯,有惊艳到的感觉。

最后再想说一句,像和尚这样不仅样子man,性格也man的homo真是难找啊。

 3 ) 你们看过艋舺么?

电影到二十多分钟,太子帮五人结拜完毕,他们抽起了烟,在小屋里休息。

蚊子问其他人,你们看过樱花吗?

众人陷入沉默,音乐渐起,一直到后来的掌心捧酒,也就是在这个时刻,《艋舺》真正变得抒情起来,流畅前半段开始散发独特的魅力气息,阿伯说的“虾米碗糕”和“度烂欸”还勾起了少年时嬉戏打闹的心头痒。

由于父亲话题的突然介入,这个电影突然有了值得称道的地方,通俗点说就是开始变得厚重有感觉。

影片到后面还回应了樱花与血的话题,短暂易逝的青春和血淋淋的现实交织在了一起。

《艋舺》在细节上面环环相扣,算是做足了文章,比如让林秀玲和钮承泽配对搭档、整出一对混血母子。

钮承泽很聪明地实现了自己的想法,献给好友更是一笔不小加分。

年轻时候谁没有傻逼糊涂看错过,他所怀念的更多是踏入成人世界后的回不了头。

在很多人看来,《艋舺》就一青春偶像动作片,黑帮恩怨无非是下酒的佐料。

然而钮承泽是添加了什么东西才让《艋舺》真正入味,引人称赞?

太子帮的友情说教其实谁都懂,钮承泽颇费心力让蚊子声嘶力竭地背念出来,偶像剧的遗留通病实在祸害不浅,然而不这么给台词和特写,制造下卖腐与断背齐飞,这电影能迎合商业取向么?

动作很利索、音乐有文艺范、怀旧场景很有感觉,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问题还要从父亲说起。

太子帮不自觉地重复了上一辈人的悲剧,大仔为了上位,断人手臂仿佛是家常便饭。

艋舺的古老规则和传统秩序允许他们这么做,其他人自觉接受并服从。

这固然是有向现实低头认命的意思,更多还是来自祖辈相传的影响,不碰枪也不想走到外面。

但是这些心气甚高的年轻人尚不知道,他们恣意狂欢,释放青春的激情能量,而一根筋的蚊子和背叛的和尚恰好是这代人应对难关所作出的两种选择。

好一个父亲的所在,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往深里去是台湾本土族群的命运,往外面说只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好比爱情片里最不值钱的誓言承诺,手足相残本是个帮派片的老话题,拍都拍滥了,卧底能卧上好几年。

只有用情非得已的砍杀才能诠释内心冲击的猛烈,哭鼻子又扶不起的志龙在背后劈了好朋友一刀,有人数了,一共十二刀。

近乎失控的次数摧毁了前面的一切所有,更让浪漫中止后的膨胀郁结顺利爆发。

我知道,你是我最好的好朋友,但是我不得不杀了你。

【新京报】

 4 ) 义气是三小啦,我只看到爱情没看到义气

会去看《艋舺》很大原因是我乃《康熙来了》的忠实观众,而本剧主创人员曾经上过康熙宣传,除了导演钮承泽提到说本片的动作指导曾经任职于我心目中的神作之一old boy引起了我的巨大兴趣(事实上电影也确实出现过一只类似old boy里那“神之一镜”的长镜头,但质感拍得有差)之外,那次宣传最惊爆的话题是阮经天和赵又廷的kiss作为一枚腐女,我当时觉得主持人很专业,演员很有诚意,虽然赵同学不是我的菜,但他跟阮同学接吻还是很萌嗒。

但是、但是、但是……呢,看完电影之后,我只想摔杯子、捶墙、砸锅、冲到塞纳河边对着那些来来往往的游船喊“拉错对啦!

你们拉错对啦!

徐熙娣蔡康永你们会不会主持节目啊!

你们不是认识钮承泽吗?!

蔡康永你不是学电影的吗?

你们康熙的人肉背景陈汉典不是也有出演吗?!

你们节目不是专门给人出柜用的吗?!

为什么你们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拉郎配错啊!

为什么啊啊啊啊啊啊”和尚你好惨啊啊啊啊啊……是说连演你的那个人都没有想到在场外给你补偿回来,你好惨啦。

阮经天你作为演员有义务帮和尚至少把志龙亲到吧!

(众:演员几时有过这种“义务”)那么先要讲说阮同学的演技还是值得点点头的。

虽然估计是因为电视剧演多了,那股拿腔作势的做派仍旧撇不开,不过豆导不是个很含蓄的导演——他不喜欢搞暗示,能用明的就不来暗的(比如最后那段什么“混友情,混义气”的台词就过于直白,多余到雷人了),镜头讲不清爽的就用台词和旁白来补,反正是直隆冬来直隆冬去就对了。

和尚对志龙的那条线,大概是豆导怕弄得太明了将来被黑道砍(台湾的审查制度ms不介意这种的),所以搞得有点雾里看花灯下画画的感觉。

先不要管这个同性恋是真性假性环境性的,这唯一一条完全靠一路暗示加旁敲侧击完成,且是推动剧情最为重要的线索,除了导演一开始放出卖肉场景影射两人关系(老大一身雪里白条,二把手倒是一整背的刺青,摆明了这修罗其实是二当家的),再用一个明显作为一般过渡性场景来说太长只能解释为别有深意场景的志龙把妹和尚很不爽的桥段,以及用其他同伴的话点明和尚不喜欢女生之外,就得多靠演员平时在细节处能否表现这种“暗示”——一是要表现出来,不能搞得观众完全收不到信号,二是要“暗”,不能太露骨以至于挑到明。

阮小生给出的讯息很足很电很暧昧,一开场至少我们腐女都接收到了。

尤其是他看志龙的眼神啧啧,别人都在看蚊子打架,只有他一直看着志龙,看也就算了,多亏他那么小的眼睛居然能做出这么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对比之下同是单眼皮的赵又廷同学输太多了)。

我当时已经心里一抖,想说“不是吧”,结果阮小生在后续情节中配合导演安排的各色细小桥段,很肯定地回答我说“就是的”(那你tmd戏外跟赵同学搞什么暧昧!

气死我了!

),尤其是最后那表情(大哭,和尚你好惨)。

当然有同学硬要说不是的话,其实作为豆导,平时直隆冬惯了的,硬憋住装了半天含蓄,最后还是破功了(豆导侬别拍文艺片了,还是直接点的打比较适合你)。

所以如果嫩前三十分钟还没别过苖头来可能只是嫩平时比较少看电影或者观察能力比较差,但到最后听到和尚的表白都还别不过来的话就绝对是脑子绕不过弯了。

一直不明白对方心意的女王受(其实我觉得丫最后是明白过来的了),和细心体贴智商超高但却一直默默付出的闷骚攻,还是下克上,我的个娘喂,这个配对不是时下最萌的吗?

你是想把我们腐女都搞出心绞痛是怎样?

豆导你平时是有在看耽美小说哦……日本的小说和drama里最多同志的地方就是黑道呃不管怎么样,反正你这两个角色同人女要定了,你就等着以后在网上看和尚志龙和蚊子的三角狗血同人小说吧(远目ing),反正我不看到和尚和志龙的h是极度不甘心的替和尚不值当——志龙是很漂亮没错,不过那个性过于的啥了——之后说正题啊(众:对你来讲刚才那个不就是“正题”吗?

)。

本片明显带有半自传性质,豆导以前一定是在道上混过,不然拍不出这个还原度来。

自传性质的就有这个好处——背景时代、环境布置、人物讲话的方式甚至走路的样子等等的绝对不会错。

比如你要我拍一部九十年代初期的电影,我都知道墙上的挂历是什么样式的,当时流行那些明星,在看那些电视电影,街上的人是怎么穿衣服的等等等等,不会容许美指之类在这种事情上出槌。

所以从时代的选择和视角上来讲,我觉得,嗯,侯孝贤导演大概会喜欢这部电影。

侯导拍的电影也有日据时代的味道,但那是属于另一种生活层面的人群——普通人,小市民的,他也喜欢还原度高的(只可惜配乐中没有出现三味弦,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应该有这种乐器的)。

而这部电影的切入点比较不走寻常路,是黑道。

而黑道,其实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体。

疑似曾经混过的豆导带领我们倒回二十年去看当时的台湾黑道是如何样的组织,是什么样的氛围,是怎样运作和管理,新一代的黑道人员是如何训练起来的,非常有趣。

我尤其喜欢本剧中的背景和装饰,那些日系的屏风,灯笼,墙上的海报等等的……有关这方面的奖项,今年的金马应该就是这家的了。

但是“半”自传比之真自传,虽然同有场景和时代还原度高的优点,但就一部角色导向的电影来说,“半”的衰点就在“要自爆不自爆”的界限上,一方面想说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滋纪念和怀念,但另一方面又不肯献出自己在当时的面目。

相比于出场时间不算很多但个性倒还蛮清楚的志龙来说,作为第一主角的蚊子在个性的设定上是相当模糊不清的。

“动机”问题自始至终的没有解决。

他跟灰狼之间为什么紧张,跟他妈妈之间为什么疏离,他为什么会在Gata身上找到爸爸的感觉,他为什么会同情与他们为敌的狗仔却一转身能那么冲动地去对付自己的结拜兄弟?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个性,导致了他行为,反正我看到最后没能理解。

仿佛就是导演塞了个剧本给他说“情节是这么设定的”,所以他不得以照着做而已。

我总觉得豆导是有所隐瞒,至少是有所保留的。

这就不痛快了不是。

蚊子有一部分的心态是真实的——比如他为了一只烤鸡腿加入黑道,还有他说要去日本看樱花,然后白猴揪出颗牙,地上就出现一朵“樱花”,这个idea如果是凭空来的就天才了;可是有一些地方是明显“生造”的。

这不仅使得这个人物不够立体真实,而且直接导致了电影风格的脱节。

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拍得非常有格调,慢镜头和定格的使用,色彩的入调,跟他们身上穿的花衬衣、脚上夹的人字拖非常搭调,有点像韩国的青春喜剧,但还是有台湾本土的味道在。

我喜欢这种青春的感觉——黑帮片很少有这样拍,而且比如香港这种黑帮组织化集团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地方,即使拍青春的黑帮片也是类似《古惑仔》之类的,没有条件去拍一部这种黑帮得无辜,黑帮得理所当然的感觉。

青春时代其实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青春的时候我们不去想明天,不去想生活有什么意义,男生混在游戏机里,为了一个女生大打出手,女生成群结伴地去看男生们放学后脱了校服抄了家伙群殴,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常的,这是生活,日子就是这么过的,从来不去想说这么干是不是很无聊——其实很多年之后回头来看也并没有不妥,因为当时年青么,青春的时候不傻一把那才是真的傻。

而这一段时间,应该也算是现代台湾的“青春期”吧,开始看到外面的真正的世界,原有的生活形态受到影响,不得不改变。

我尤其喜欢他们在舞厅跳台客舞那段(台客文化好好玩)。

这一部分的戏都还在“介绍”部分,是比较自在比较轻松的,有一种把握在。

到外省帮正式出场,开始铺plot起,感觉整个风格都转向我们已经看过几百遍的电影模式上了。

而且POV也出了问题——因为是前半段给人半自传感,就应该保持在主角视角上,但是后半段的plot需要切换到和尚的视角上,加上这个人物本身复杂度比较高动机比较足,都好像是电影进行到一半突然换了主角似的。

陈汉典同学的表演没有预想中的好。

可能因为导演给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简单的“恶人”而已吧,所以汉典同学其实一直是在“模仿”啊,就算不是在“模仿”赵哥,也一定是在模仿某些他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恶人,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狗仔就是“恶”而已,甚至连高中生的感觉也从来没有演出来过。

我收回之前认为他可能得金马的话(呸呸呸)。

蔡昌宪倒是蛮灵活的,还有一点灵气。

至于男主角么……我只能说我们气场不合,我还是觉得他不好看啊,而且有种说不出的不自然和呆滞对不起赵又廷同学的fans(四面鞠躬ing)。

气质果然是种很悬的东西啊,人果然还是要靠眼缘的。

那个演妓女的mm气质就和我的眼缘,很少有女生脸上贴这么大块胎记还有种清爽干净楚楚可怜的感觉的。

这部剧应该算是打开了台湾电影的另一条路吧。

以前说到台湾电影,印象中都是文艺片。

如果不是文艺片,通常都不入流——是说感觉在制作上都很随便,一点也不精致的感觉,所以如果不是文艺片得不了奖那也一定商业不起来,只能是不入流。

这部电影至少有一种“精致”的感觉,虽然是拍早期的故事,反而有种“现代”味道,所有背景和表演都是设计过的,是部非常“正常”的商业片。

这在台湾出品的电影当中确实很少见的类型。

我衷心期望台湾以后还能多出这类型的“狗血”电影。

一个地方的电影产业是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打底的。

PS:我不懂电影中的一句话,什么叫“你没有当过兵怎么能出国?

”难道在台湾男生在没有服兵役之前都不可以出境的吗?

不是的吧

 5 ) 比起黑道,更重要的是友情

《海角七號》和《艋舺》作為一前一後的兩大本土電影票房奇兵,總是免不了被拿來相提並論,雖然主題迥異,一部是樂團逐夢喜劇,一部是復古幫派電影,但除了票房之外,兩者其實具有某種精神層次的雷同性:好比說,他們在創作契機上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拍出讓觀眾覺得好看的台灣電影」;都選擇了某個特定時、空,將對土地、歷史、人民與真實生活的集體印象,用場景、美術、人物、故事具現化,拉近觀眾與該時空之間可能存在的距離。

不過在劇情層面上,《艋舺》反而更貼近《九降風》所訴說的青春哀愁。

.一道野心不小的總匯拼盤作為一部台灣睽違已久的賀歲片,豆導雖將《艋舺》歸類為「以黑道為背景的動作片」,但細看卻可發現導演的野心並不如此單純,加入許多元素雜揉其中:在角色設定上以五位個性迥異的大男孩為主軸,描寫彼此間離合的友誼;在友情主幹之外,增添蚊子與小凝的愛情支線,甚至是和尚與志龍的曖昧,在血腥暴烈的幫派故事中勾勒些微浪漫氛圍;在劇情轉折的前段以對白、剪接明顯營造喜劇效果,包括「一隻雞腿」、一段脫軌的龜派氣功想像劇場,可見導演並不想一本正經地勸世,而是想用點歡樂搞笑的方式向觀眾拜年;甚至,在一片鐵血與吶喊的硬漢氣息中,從蚊子的旁白中竟然還嗅得出一點文藝的味道。

但也因為整部片擁有多重元素和背後的多種企圖,像一份海陸拼盤什麼都有,反而無暇顧及所有細節,而使人嚐出一絲潦草與突兀的滋味,如蚊子與小凝的愛情故事給人一語未盡、來不及收線的感覺,如搞笑梗與文藝腔的鋪陳有時過度刻意,有時太過突然顯得不合時宜。

.五根手指合起來才是一個拳頭不過《艋舺》還是瑕不掩瑜,因為在所有元素中,還有個最關鍵也是最成功的要素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友情的牽絆。

鈕承澤談的,不僅是五個血緣、省籍上的陌路人如何以「義氣」將彼此綁緊,觀照友情的堅定之餘,也帶我們看見當「義氣」動搖鬆綁的那一刻,友情變得何許脆弱,再也無法共同相信跟懷疑,也無法同生共死。

看見他們的擁有和失去,令人動容。

因為他們五人(以及大部分的我們)「都以為自己是風」,其實不然,說穿了每個人都只不過是一株牆頭的草,看不見迫使自己折腰改變的大風,究竟是往和平或是決裂的方向吹。

《艋舺》緊隨著主角蚊子的成長歷程帶出不同場景,從校園推往街頭。

常說學校是社會的微型投影,階級、法制、價值觀的反射,但仍是個相對安全的場所,將現實生活中的善惡美醜減量化,被這個組織淘汰的最慘結果也不過是一紙退學通知書,既可能因為一隻雞腿與人結仇,也可能因為以狗屎當武器的急智而與人結拜,一切是簡單的。

在保護傘下嘻笑怒罵的太子幫五人,以「五根手指」的拳頭與生死與共的盟誓造了一艘「共苦共難」的方舟,將拳頭瞄準同一個方向,與對方用同一套規準衡量是非,判斷敵友,與對方一齊作為世界的圓心。

這艘方舟一直安然地停靠在廟口的避風港,直到因狗仔孩的死被吹往啟航的方向,卻無法在起錨的那一刻得知,他們將要迎向的是怎樣沈重巨大的駭浪,潑上甲板的是血滴還是浪花,甚至,是否回有安抵彼岸的一日。

輕言生死與共是浪漫的,但情感與生命的撕裂是殘酷的,帶著不可承受之重。

.沒說完的伊索寓言除了此外,豆導埋在《艋舺》裡、希望觀眾解讀的訊息應該還有另一個,就是「歹路不可行」的親身體悟,可惜焦點模糊。

主角蚊子被框進80年代的艋舺黑道,將領悟必經的痛楚與鮮血交織,將蛻變必需的痛失與輓歌交織,讓蚊子在所選的道路上狠狠跌跤,所受的傷不僅是肉體的、更有來自背叛與生死永隔的殘酷。

猜測導演本意是希望藉此必然的悲劇衝擊達到正面勸世的震撼,但最終效果似乎不彰,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有點令人憂心。

除了是因為結局與藝術性相互折衷而打了折扣之外,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故事主題的矛盾:「友情」故事往往是激勵人心、澎湃向上的,然而來自地下的「幫派」故事體質本是黑暗血腥、向下沉淪的,兩者的合流就產生了根本上的衝突,很可能造成美化幫派或醜化地方印象的後果。

這與成功達到城市行銷的《海角七號》、《痞子英雄》等作品相較,多了一道來自故事設定的侷限難以克服。

.向青春的角度回歸所以我寧願拋棄用「幫派動作片」、「本土人文寫實片」的角度檢視《艋舺》,而選擇以「青春成長記事」的簡單角度,將這部作品解讀為一部個人自傳,幫鈕承澤摘下「重現80年代萬華、將已凝縮在泛黃照片和耆老們遙想當年的艋舺風華再展」的大帽子,還給《艋舺》一個單純的面貌,就是重現一段存在豆導記憶中、狂放不羈的年少往事。

 6 ) 混的不是黑道,是爱情~!

这片的主题是很宏大,很正直,很代表先进文化观念的! 虽然豆导没说: 其实我想说的是歹路不能行呀, 尤其是走在歹路上搅基的! 会被最爱的人一下,两下,三四五六下,插到死! (OH,NO,说起来真是太害羞了 其实不是那样的)就像豆导本人扮演的灰狼说的那样:风往哪边吹,草就要往哪边倒;我曾以为我是风 后来遍体鳞伤 我才知道 我们都是草.所以这个片的主题其实就是: 你是风来,我是草这中间每个人物都有一次,自己把自己当风, 最后都"草"掉的不幸故事.其中最轰轰列列的莫过于和尚VS志龙, 蚊子VS GETA老大的疯草情节 而整个黑帮, 最后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GETA老大,MASA老大死了, 和尚死了,蚊子差不多死了吧, 灰狼儿子没了(没搞头了),文谦家人死差不多了耳朵也没了.志龙没死,但是世界坍塌了. 白猴离死大概差一步吧.大家要问:为什么阿伯还活着! 我回答: 因为他混的不是黑道,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啊?! 天知道他来这剧里干什么,做中间色吧, 总不能集体去搅基 和尚和志龙之间刻骨铭心, 见血见肉的青少年搅基事件,已经是一桩被定性的公案了--- 情杀太美好了,连喷出来的血都会变樱花 通过看片也让大家学习了一些知识:1. 如果小孩混黑道不要紧, 但是千万不能去结拜, 不然他们会同年同日死.2. 如果你混黑道, 没有当上大哥,被砍手砍脚,不要紧,! 把你的孩子送去做马仔,从小开始卧底,苦其心志, 长大以后就有只手遮天的本事了!3.如果你混黑道,不小心当上大哥, 又不小心生了一个不中用的儿子,不要紧!赶快为你儿子收养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马仔,让他们同吃同住同搓澡(大误), 你儿子就怎么也不会死了!4. 如果你不是兄弟命,又不小心生在黑道世家, 怎么办?不要紧!只要你记得和最亲密的兄弟在一起的时候, 千万麦扣上衬衣的扣子, 洗澡的时候,让他为你洗背,抽烟的时候,让他给你点烟 (小凤, 你穿花衬衫坦胸露背照实在太美好了, 无敌就是无敌啊 大杀器 TAT)5.如果你本来很怂,但是不小心踏进了黑道,觉得很温暖很亲切很有归属感, 怎么办?不要紧! 只要你忍住别去太子家里,别去吃他爸烧的饭, 别陪他爸唱歌,不要给他爸买鸡腿! 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一见 GETA大仔误终身啊)6. 如果你头脑聪明, 心思缜密, 忍耐力好, 持久力佳, 佛挡杀佛, 神挡杀神, 一心想当大哥, 怎么办?死定了! 你爱的人一定会搞死你, 就算那个玩溜溜球的小子迷不倒你捅不死你, 后面也一定会有本帮最美貌的太子来把你砍死 你被他砍死都还要带着笑 靠夭哦, 你居然还笑?这里不能不专门论述一下和尚TX的青春与哀愁大家都知道太子弹吉他的曲子是THE LOVE AFFAIR THAT NEVER HAPPEN, 这就是和尚的心曲被压抑了12年的爱情,从5岁开始陪着志龙, 直到他长大, 就算每天摸在手里(搓澡) 含在嘴里(点烟) 顶在头上 (永远帮他顶缸受罪). 也无法改变和阻挡志龙太子 走向宝斗, 走向约会走向女人的步伐.还未开口就被否定的爱情, 真是太绝望了所以他性格那么双面, 那么铁汉与柔情兼备, 是有历史原因的.12年啊这里还不能不插一下GETA大仔和志龙蚊子一起唱的歌, 名字叫<心事谁人知>这歌也算是唱给和尚的, 那个时候, 和尚已经动了反骨了.但是没有人可以诉说. 他对志龙的爱和对GETA的恨, 无法出口的苦衷在他的唇舌边,至死也没有说明白.那句"我一切都是为了你", 虽然够情种, 但是不够清楚, 志龙不会理解的.他不会觉得和尚都是为了他, 才把他爹杀了,志龙 他只会觉得这全是狗屁,就算能悟到"其实他对我不是兄弟情,是基情', 也会毫不犹豫拿刀砍死和尚的.和尚的内心世界有多少狂风暴雨, 志龙小太子那么简单的世界是不会明白的, 被爱了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和尚你为什么这么隐忍呢? 这个人的性格实在是......冰火两重啊. 对所有人都下得了杀手, 就是对太子这么好, 好到被插那么多刀都不还手. 这是怎样一种爱啊! 和尚你真是情圣! 志龙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宠爱, 但是他以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不晓得会有什么下场呢.好希望有个续篇, 又不希望和尚死掉.恩, 我还要说GETA老大对太子也真宠, 选角选的真好. 我个人感觉, 杀死狗仔孩的真相 GETA老大是知道的, 其实很简单, 把他们5个人分开拷问一下就知道了啦, 或者根本不用拷问, 小惠是太子的女朋友, 就算不是太子自己动手, 肯定也是他授意啊.所以GETA是故意让和尚替罪的啦, 当然可能他想不到和尚对自己儿子情意那么深厚缠绵, 被打成那个样子都不求饶. GETA可能一开始只是觉得: 靠,叫你顶缸! 叫你顶啊?!结果和尚: 妈的, 我就爱给你儿子顶! 老子就是愿意为你儿子死!把GETA老大触怒了, 拳脚不免更重: 叫你爱! TMD什么眼神!一来二去,就打超过了, 又爆出了老一辈人的基情(捧脸)还有,和尚的爸爸也很奇怪, 我没看到小说, 但是从电影里也可以看出,何家爸爸对和尚与志龙的关系, 可以说是持支持态度的.他是以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与仇人的儿子搅基的呀? 还从小嘱咐他好好保护志龙. 鼻血何家爸爸很聪明, 比和尚还聪明, 不会看不明白儿子的少年情怀的. 是不是因为他的耳提面命, 和尚才压抑了内心的渴望, 没有"动"志龙呢?真好奇 还有蚊子TX, 他对GETA的爱真是汹涌澎湃, 志龙是真正的儿子都没有血性和勇气复仇, 蚊子同学锲而不舍, 拿着GETA的遗物尺二, 有勇有谋的逼问和尚.(还专门拿了遗物,蚊子你真是太贴心了!)蚊子中枪后, 没想爹没想妈, 还能设局猛戳和尚, 真够种 我觉得他一直没和小凝来一炮挺可惜的( 算了吧, 他和小凝混的是友情)总之,这片前半段纯粹是青春片, 后30分钟突然变成黑道片,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青春而产生各种爱欲, 因为爱欲无法实现, 所以开始变得暴力. 青春和暴力本来就是分不开的.这片的配乐真的很用心. 很青春很清新. 虽然阮和赵的声线都不行, 但是其他人唱的都不错, 太子吉他弹得也赞! 勾女勾男都有门选角选的不错, 和尚和太子大好, 蚊子中规中矩(比周董强), 配角都不错.唯一不够就是,蚊子的戏太多, 和尚戏有点少, 太子更少.太子如果不哭不笑, 颜马上上升好几个等级, 又哭又笑那个衰样居然也满可爱的. 总之很激发人的母爱, 和尚的话, 只想对他说一句话: 你早该破戒了!

 7 ) 一首悼念青春的輓歌

原本先看完《孔子》應該要先寫,但是看完《艋舺》後讓我一直止不住想寫這部片的衝動,也因此我就寫了這篇。

電影開場很有趣,主角「蚊子」周以文,是個時常被欺侮的轉學生,會踏入黑道的原因是因為一隻雞腿。

從來沒想過要作兄弟的他,突然成為「太子幫」的ㄧ員。

就這樣在艋舺角頭老大兒子志龍以及他的好友「和尚」的帶領下,見識了到以往不曾見過的光景。

故事發生在台灣70年代,那時尚未沒落的艋舺,靠近最熱鬧的西門町與台北火車站只有咫尺的距離。

寶斗里的公娼寮,繁榮的華西街、還有青草巷以及龍山寺。

金錢與女人匯集在這個區域,也因此這裡角頭林立、龍盤虎踞,一個萬華就有七十幾個角頭,每個角頭都想在這個地區稱王,如同一個黑道的戰國時代。

電影設置在這樣時光背景中,可是導演並沒有把這部片塑造成《教父》那樣充滿史詩風格的黑幫家族史,也沒有像是香港古惑仔系列,總用一種公式化的情節,如同廉價的港漫。

反而像是ㄧ部黑道版的《九降風》或是長大變壞的《囧男孩》,追尋的依舊是成長的歷程,看似轟轟烈烈的風光歲月,猛然回首時卻發現ㄧ切早已是曲青春輓歌。

那是還有聯考的年代,我讀的國中位於明星學校旁邊。

當時學校草創不久,很多上不了明星學校,或是品格不好的學生聚集於此。

記得小時候個性好強,再加上顯眼的體格,這讓我剛入學就常常被找麻煩。

所以當我看到影片中男主角被人追著跑的場景,勾起我對當年求學的不願想起的回憶。

那時剛好班上有個朋友是地方混混好朋友,一次不打不相識後就把我介紹給那個小混混。

只記得某節下課跟在他旁邊繞了學校一圈,那天起再也沒有人會找我麻煩。

那種別人看到你都會閃一邊的感覺,還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抽菸、翹課,不只讓我有種威風的感覺,也有一種「歸屬感」。

於是因為這種「歸屬感」,GETA大(馬如龍飾)堅守著傳統,志龍(鳳小岳飾)尊崇著他的父親,和尚(阮經天飾)力挺志龍。

而蚊子與太子幫之間的關係,其實那都是對於某些東西或是人的歸屬。

對於幫派那些紛紛擾擾,主角蚊子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常問著「打打殺殺有什麼意義?

」,對於黑道即便是踏進來他也是對其不甚了解。

「意義是啥小,拎北只知道義氣」,對他重要的只是歸屬感,他想這種感覺就叫作義氣吧!

加上傳統幫派大家庭的風格,這讓從小沒有父親的他特別感動,對他來說「他混的不是幫派,是義氣、是友情」其實也包含了「親情」。

電影藉由一個對於這世界懵懵懂懂的他為主軸,去切入當年地區風華年代的光影,除了故事的情節外,也讓這被都市發展給遺忘的角落,重溫當年時代舞台的機會。

劇情前半段常以搞笑的手法去描述幫派中形形色色跟主角的所見所聞,像是黑幫老大GETA戴浴帽炒菜、買魷魚羹差點被打的成年禮,或者是如同廟會的黑幫大火拼。

ㄧ些我們對於黑幫的印象,在導演的處理下像是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故事。

片中我們看到幫派份子威風凜凜、唯我獨尊的氣勢;那種人見人敬、阿諛逢迎的風光,將幫派份子的世界粉飾為一種消遙快活的生活。

那種歡樂又愉快的橋段一段接著一段,雖然跟著大家開開心心的笑著,但是不免讓我狐疑,導演不會打算用喜劇、戲謔的方式來呈現這部黑幫影片吧?

但是有鑒於豆導前部作品在結尾來記回馬槍,當觀眾沉溺片中歡喜如同ㄧ部快樂青春電影時,片中的氛圍卻悄悄的開始轉變。

劇中在王識賢飾演的文謙入場開始後峰迴路轉,就像是《九降風》的那場車禍,又或者是《囧男孩》的那場卡達天王的爭執吧。

當我們還沉溺於青春的餘溫之中,誰知道青春他早已經悄悄的離開了,到最後才發現「我們一起走進大人的世界,並且ㄧ去不回」。

戲中前、後段涇渭分明,我很偏愛後半段的情節,並非是單純雄性對打打殺殺情節總有鍾愛,而是片中角色的掙扎在後半段明顯又深刻,也特別感動人心。

雖然故事是以趙又廷飾演蚊子的角度為觀點,但是劇情卻在阮經天飾演的和尚這角色上發酵。

原本前半段開心的情緒,在劇情的鋪陳下,頓時成為一種對立的衝突,讓我整個瞬間情緒被牽動起來。

而且末段你會發現,男人心中的掙扎其實也是很細膩的,「義氣」這兩個字在這部電影不是那麼死板,或是那麼教條式的規範。

藉著一件又ㄧ件事情發生,讓這部片以很多角度去詮釋義氣的面相,這也幫這部片畫做了一個漂亮結尾。

尤其是兩個男主角最後的對手戲,讓我不禁想起前段蚊子與小凝(柯佳嬿飾)第一次見面時他問她說:「妳為什麼要當妓女?」她反問蚊子「那你為什麼要作兄弟?

」,原來到底兄弟和妓女都是一個身不由己。

「我一直以為我是風,等到遍體鱗傷後才知道,其實我們都只是草」,灰狼最後跟蚊子說的這句道出黑幫份子的無奈,這也道出他一直思考打打殺殺的意義。

只可惜那時候已經太晚。

結局處理的讓人很有感觸,電影戳破了這美夢。

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不管怎樣,到最後也只是ㄧ根草,只能隨風擺布。

如同《一個好爸爸》中古天樂說的,「十個古惑仔,九個衰到底」,也勸人歹路勿行。

而電影著墨最多其實還是男人跟男人間的「友情」,還是這種東西夠熱血,讓我看完這部電影一直感動著我。

至於結局是什麼,這裡就不多說,讓大家進到電影院自己去觀賞,值得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8 ) 嘿嘿,硬把生猛青春黑道片拗成生猛青涩断臂情

1、和尚和太子两小无猜,从小学起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太子后面,试卷有和尚帮忙做,出事有和尚扛,风风雨雨有和尚挡就没错了。

2、和尚的梦想是做大哥,太子在他的护荫下做大哥的大哥,3、步入青春期后,生死换帖的兄弟情渐渐变质。

4、和尚看着太子和女友在舞池拥抱,只能落寞地看着,和蚊子干杯。

5、和尚从不找女人,别人起哄他去的话会凶到打人。

6、和尚听着太子女友对太子发飙,烦躁地骂“干,番婆。

”7、看到又伤心又惊慌的太子,和尚情不自禁抚摸太子的脸庞,将他拥入怀中,恨不得把他揉进骨里。

8、太子要逃难,和尚拥着他比其他兄弟都难舍。

9、即使牺牲Geta,白猴,蚊子,和尚都要保住太子。

最后被太子误会,只能撕心裂肺地吼:“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10、直至最后,和尚躺在血泊中,也是微笑的,因为可以死在太子手中,最后看到太子平平安安,一切都值得。

1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3733/?start=100#comments2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3733/?start=200#comments3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3733/?start=300#comments4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3733/?start=400#comments5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3733/?start=500#comments

 9 ) 这不该是他们的青春

作为在一个安稳平静单纯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人,无法了解这个社会到底有多少所谓的黑帮存在,而它们的存在状态是否就像电影中呈现的那个样子更是无从得知!

但是,电影源于生活,至少不会好过就对了!

一个暴力,残酷又充满血腥与明争暗斗的组织,充斥着黑暗绝望恐惧,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组织存在,组织中的人都是没有人性的人吗?

这部电影也许并不是全部,但至少看到了人的无奈,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们,这不应该是他们生活的模样!

也许是年少无知,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意气用事,也许只是单纯的为了兄弟情义,他们用看似酷炫无敌的方式过着错误的青春,打斗,算计,道义,报复,这些即使有再多的理由,青春都无法再过一次,闹翻不应该给自己一个明朗的希望!

也许是阮经天和赵又廷的演绎太过真实和激烈,把友情,兄弟情义,道义情谊和内心的挣扎与悲痛诠释的恰到好处,所以才会更加的引发深思,他们上演的剧情在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上演着?

 10 ) 万华故事

以为自己早过了看青春动作片的年龄。

至于偶像片,嘿,你当我是16岁少女么?

但,我很好奇,扫小黑运动轰轰烈烈下的大陆将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这一黑片,暴烈青春又如何上演。

想来又会是一场沸沸扬扬。

而豆导、姗妮、包轩民、李大齐等齐齐参与下又会是怎样一个万华角头故事,难道你不想知道么?

【台北台北,艋舺艋舺】80年代,之于大陆,之于台湾,之于我们的父辈,之于我们都是一个具有十分意义的年代。

他们生命中最好的年华,我们生命的初始。

爱与恨,对于自由与复兴,对于爱情婚姻出生。

于新鲜的空气,开放的风,热血与梦想。

听闻中的艋舺是清朝道光年间最繁华的三都市之一,可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原本的经济重镇地位逐渐被其它地区所取代,就像大陆的许多中部省份的城市一样,其间兴衰荣辱、杂陈百味,自是难以细数,据说仍保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也是一大幸事。

没看电影之前,我对于这种有炒冷饭帮派娼妓拿原罪做历史之嫌的片子是很不屑的。

然而看过了,才知道,台北台北,艋舺艋舺,不论暴力还是曾经的黑暗,他们都曾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城市血脉的一部分。

有一个概念叫做暴力美学。

我一直不喜欢的。

但看完豆导的影片,我懂了。

一个美丽的古城,承担了太多,义气、梦想、成长、黑暗与繁华。

暗夜的烟花,消逝了……那些岁月在日趋标榜文明与经济的现社会,永不重来。

今日台北已非二十余年前的台北,今日艋舺早已繁华沉淀。

【一个鸡腿引发的成长】时间都是有重量的。

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一个偶然就可以改变你的一生。

从文本角度来讲,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鸡腿引发的成长,一个少年被拉进一个以“义气”为名的帮派,一群古惑仔们闯进大人的世界,死亡与争夺让悲伤与情义如覆水难收。

这个世界,最让人心痛的不是血,是成长,是名利。

精英式理性启蒙主流思潮的文化与对城市的研究已经不再讨人欢喜,草根才是未来的创造者。

对于这个世界的阴暗面必须正视,对于每一人群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尊重,这就是自由与民主的力量,这是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和平的前提。

所有的问题不是在想象之中便能解决的,它们在想象之外,现实之中,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权利去谩骂去指责。

每一个小群体都是自己世界里的太子党。

【你为什么要当妓女】“那你为什么要做兄弟?

”,友谊是什么呢?

义气是什么呢?

美丽是什么呢?

兄弟又是什么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现代社会又算什么呢?

讲义气,自己人,“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你结拜过兄弟么?

他们现在又在何处了呢?

“意义是三小,拎北只知道义气”,这一句话出现了很多次。

片中你可以看到兄弟是手足,而那个带痣美女或者说妓女只是象征,是某人从某一方面或者关系上代表某事物的某种东西。

虽不是被中伤、践踏和遗弃的爱,虽然细腻缠绵甚至有点点唯美,但总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安。

这样一想,影片中的任何场景与人事都可以当作一种符号看待,老大Geta的死,和尚对于志龙的微妙感情,关于爬墙的回想等等都别具涵义,及最后穿插所有亲人那段。

把一部黑帮片拍出了文艺的感觉。

整部影片的叙事很实在,可转念又空洞无边,玄之又玄了。

尤其是结尾。

【致我们曾经怒放的青春】你的青春真的怒放过么?

或许吧。

或许没有。

或许会有。

血光中来去的是怎样的年华,那些生猛的热血青年,或许死去,或许物是人非事事休,或许大哥,或许江山代有才人出……那些隐瞒在心底的情愫,那些不再重来的义气,到头来恍若一梦。

不知道当你看到片尾再次出现的太子帮的嬉闹时是不是也会百感交集。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到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引用一下导演的话“带着谦卑、爱与善意,欣然接受生命给我的一切,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们一起走进大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回。

”长大了就长大了吧。

大家看看就好,至于暴烈的青春,墙内的祖国的花朵们是承受不来的。

故事也告诉我们:珍惜情义,远离黑暗。

一部好商业影片的概念及其范畴总是难于界定,人言人殊。

但艋舺会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有着底蕴的地区,一个不再重来的繁华与暴烈的象征。

我想,这部片子,再一次印证了全球化中本土化才是王道。

谢谢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80年代的热血与色彩美丽饱和的小镇;看到兄弟、义气与梦想;看到那些我不曾经历的青春与光影交错的年华。

《艋舺》短评

就算是和豆導的一番對話,我也沒辦法對朋友稱贊這如此真誠的商業片拍得有多麼好。包軒鳴的攝影啊…………也就那樣了啊?

5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还真够无聊

8分钟前
  • 爱哲
  • 较差

給half帥哥

11分钟前
  • 童酱
  • 较差

钮承泽拍的黑道青春片怎么说呢,前一半到处充斥着北野武的极道味,运镜、台词甚至选角都脱不出那个影子,后一半用力过猛,结尾想要表达太多又含混不清,最后弄了个最俗气的收尾,惊艳也有,整体看去,还是颇让人惋惜。想像的夸张、练武上山、樱花妓女之类的情节,实可舍去,什么都想兼顾,便落得不纯粹

12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无聊时看下

16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赵又廷爱阮经天,阮经天爱凤小岳,柯佳燕是饭后甜点。画面很日本,陈珊妮的配乐很牛逼,文艺又商业,暴力又不会太过血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马如龙演的真好。

21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属于艋舺的时代过去了,伴随着黑道们如草一样的生命;场景和颜色好漂亮,很有80年代末的台味;陈汉典好搞笑,可惜挂得太早了;艋舺的前期营销和宣传做的太好,其实本质只是一部天真烂漫的青春动作片。

23分钟前
  • Iris
  • 还行

好无聊

24分钟前
  • DirtyCAT
  • 较差

本质青春片,最后的赢家还是外省人

25分钟前
  • 顗礼
  • 还行

改变不了的悲剧结局,生命的意义又在何方。我不喜欢这片子因为它即使有很多时代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它的悲剧性依然停留在非常做作的基础上。

2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失败在结尾处~

29分钟前
  • 孟克依
  • 还行

对比之下,赵又廷在love的表现简直弱暴了啊~~

33分钟前
  • icspnmo
  • 力荐

画面很好,人物塑造的很真实,演员演的很出位,配乐也融洽,节奏刚刚好。

37分钟前
  • 飘飘
  • 推荐

赵又廷要再凭这片得个什么影帝我就杀人

39分钟前
  • kashasha=样仔
  • 力荐

阮经天和赵又廷应该在一起!!!!!!!

40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推荐

确实是生猛而华丽 色彩的运用和一些小手段 给这部商业类型片带上了那么一点点文艺腔 视觉冲击较可 算是流畅 总体水准比当年的古惑仔 要强上非常的多 主要的问题是过于狗血 有点矫情 结尾画蛇添足

43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赵又廷在内地小有名气是因为这个吧

44分钟前
  • 甜椒Oli
  • 还行

兄弟各种无奈反目成仇,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还不错,但是太长了,不会再看一遍

46分钟前
  • Rainelf
  • 还行

失望

50分钟前
  • Luccy
  • 较差

钮承泽自恋狂

5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