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未择之路》,看了好几天才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时间,也没有什么心情去看这部电影,又是一部公路片,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像是《完美的世界》,最后也是男主死了,小孩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同样地失去了生命,同样的丢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生命之中有很多未选择的道路,坏怂带着尕娃就敢征服太白;换张背景就想逃出戈壁滩;寡妇命守了一个不归人;坏怂脸绑了一份不甘心。
生命之中有这么多的未择之路,而我们都是这些道路上的行路人。
Part 01.生活就是在戈壁滩上不断地奔跑;生活就是拿着裤衩子在大风里随风奔跑.小男孩尿了裤子,拿着自己的裤衩子在风中随风奔跑着;小男孩尿了裤子,站在戈壁滩里面迎风奔跑;小男孩尿了裤子,坐在小小的破旧的车子里面看着前方的道路;那些小时候镌刻在内心深处的记忆,那些消散不掉的回忆,那些留在脑海深处的小小故事情节,都在小男孩午夜梦回的时候,回到了自己的脑海深处。
生活就是小男孩不断地在戈壁滩上奔跑着,生活就是小男孩在土块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Part 02.那些拆不掉的房子,那些拆不掉的人心.电影里面有一户拆迁的人家,这户人家是钉子户,这个钉子户里面住着的老人紧赶慢赶地出去买菜,买完菜之后腾腾腾地跑回家里面去;结果自己的家就没有了,结果自己家里面的家具就全放在了楼下,锅碗瓢盆冰箱什么的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楼下,自成一个小小的家庭,就是这样快,就是这样迅猛。
非常喜欢二勇伤心难过的时候呆着的那条船,二勇说:“我自己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我就来这里。
”而且二勇还在这里藏了一桶弹珠,等到带着尕娃过来的时候,尕娃快乐地玩着弹珠,二勇快乐地躺在船上发愁,我想---人的一生总要有一个自己能够呆着的地方吧,总要有一个自己无聊的时候可以置放自己的藏身之所吧。
Part 03.男人、女人和尕娃---等不到的人、等到的人、等来的人.男人带着尕娃想要去跟自己的媳妇见面,只是两年过去了,自己的媳妇已经怀上了别人的孩子了,两个离婚的人,各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女人一个人行走在荒漠之中,开着大车,路上捎带着小男孩尕娃和男人;小朋友尕娃被一群坏怂绑到了戈壁滩,然后遇到了二勇,从一开始的不对付,到后来的友好相处。
尕娃失去了母亲,父亲常年不在家;生命之中有了太多太多可怜的人,尕娃没有母亲的爱;二勇失去了媳妇的爱,人生啊,就是不断地失去,不断地得到,不断地相处在一起,这就是人生。
[cp]http://t.cn/Ryti2Dy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王学兵##未择之路# 《未择之路》分析[裂开]兵哥不涂防晒吗?
在一条沙土味道的西北柏油路上,一辆货车正颠簸的行驶着。
开车的司机穿着土绿色外套和旧牛仔裤,他一边控制着方向盘一边顶着一张晒黑的脸以担心的神色左顾右盼,乱糟卷曲的头发随着由车窗溜进来的风起伏不定。
这时,“咣!
”一声重音!
司机马上刹住车,同时后视镜出现了司机惊慌的眼神,司机开车门,下车,由车头开始,一步步检查,直到车尾,值得一提的是车厢特脏,上面挂着好似多年不洗的污垢——被撞到的一只雪白的但已满脸是血的羊。
司机走到羊旁边,镇定的从外套左衣兜里拿出一副手套,一边蹲下一边戴上,两只手各抓起羊的前后两对蹄,走到车厢门旁,把羊放下,开门—— 一个半蹲着背着小书包的,双手正扶着车厢内的笼子栏杆的小脏男孩出现在了货车车厢里,两个人都灰头土脸的看着对方。
被打开的上了锈的车门被风吹的吱吱呀呀,司机和小男孩就这样一直对视着。
闪回,画面出现三小时前四个字。
整部电影有规律可循,河西走廊空空旷旷,可以违法持枪,残酷极了。
二勇从借高利贷开始,成了别人手里的枪,成了代罪羊,最后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死去。
有意思的三段照应: 二勇开车撞死了羊,也没有敢于对羊主人承认错误,最后二勇是被自己的车撞死了。
羊和二勇都是满面的红色,流满一地。
流血的地方,被行驶过的车一次一次碾压。
流血的地方,将来也会被别人来回踩踏。
开篇三小时前的二勇追鸵鸟,二勇的坚持征服了鸵鸟。
而小孩尿裤子后,想趁着二勇晾裤子时逃跑,但终究逃不过二勇的鸵鸟货车。
也映射了二勇终要面对人生,自杀是不对的,被杀确是个还好的结局。
二勇以尕娃的天真,骗他撞死了人,控制他好好听话,经过很长时间,与女货车司机分开后才告诉尕娃,那其实是个指挥交通的假人。
而五哥杀了老板,打电话骗天真的二勇,是二勇枪走火害死的老板,导致二勇想与尕娃决裂,做了自杀,抢救护车等等过激行为。
当他对尕娃说他杀了老板时,尕娃其实可以马上告诉他真实情况,但以孩子的心理,尕娃迟疑一阵,也就是这一阵让二勇失去生命。
结局: 痛恨漫不经心的老板死于漫不经心,大耳朵犯罪源于自己的原始冲动。
二勇成了替罪羊,也只有尕娃知道他不是坏怂,是好人。
女货司机涂上口红,上了货车。
真希望二勇没死,还有下一部[doge][/cp]
如果你喜欢《无人区》里荒无人烟的戈壁和一路风波不断的旅程,那么《未择之路》也一定会打动你。
电影由王学兵、马伊琍、朱耕佑(就是《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个小男孩)主演,是导演唐高鹏的处女作。
无论是从导演处女作的角度,还是从类型片的角度,《未择之路》都是一部难得的且完成度较不错的西北公路片佳作。
王学兵饰演的二勇找五哥借了一些钱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干着养鸵鸟的工作。
因为还不起五哥的钱,答应五哥帮忙照顾一个尕娃(西北话的小孩)几天。
与此同时,二勇早已离婚的妻子有了新的丈夫,不愿放手的二勇决定追回妻子,于是带着尕娃在黄土戈壁滩上开始了一场凶险的追妻之旅。
无论是专门炮制商业大片的好莱坞,还是专注文艺小片的欧洲,都拍过很多很多经典的公路片。
比如著名的女性公路片《末路狂花》,比如被被后人无数次模仿的《雌雄大盗》,再比如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无一不是经典之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公路片也由来已久。
公路片盛行于美国的“汽车时代”,带有“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内核,一般认为公路片类型的开山之作是1969年的《逍遥骑士》。
但往前追溯,最早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归家之旅,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品的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是。
而在华语类型片的语境下,公路片不仅是稀缺的,而且发展滞后,第一部国产公路片还是2001年的《走到底》。
就算在近几年里,比较成功的公路片多以喜剧类型为主,而且缺乏作者性,你能马上说出《人在囧途》的导演是谁吗?
至于严肃的公路片,尤其是严肃的西北公路片可谓是屈指可数,上一部能说出名字的还是四年前的《无人区》。
所以《未择之路》的出现是令人惊喜的,因为它不仅是一部完成度较高的西北公路片,对西北部的风貌有所展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作者表达。
公路片的叙事模式离不开寻找与逃离。
在《未择之路》中,二勇带着尕娃去找他的妻子,他想要寻找的,想要从妻子那儿得到是爱与温暖。
而二勇想要逃离的,则是他潦倒的生活。
他住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又破又脏的小货车。
他找五哥借钱做鸵鸟生意,但鸵鸟生意也没有盈利,二勇不仅没钱还给五哥,还想着再找五哥借钱。
说《未择之路》是西北公路片,其实更贴切的是本土西部片+公路片的结合,电影中那片黄土飞扬、人烟罕至的荒蛮之地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有打人的黑车店,有暴躁的卖瓜小贩,有咸猪手的货车司机,还有穷追不舍的企业家......大部分进入西北的人脸上都得沾些黄土,在那一片黄土飞扬的土地上,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
越是极端的环境越能激发人的本性。
在《未择之路》中,深入戈壁的每个角色都陷入了绝境,而每个人都在绝境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公路片是脱胎于西部片的,而“西部片的深层现实就是神话”,西部片的男主角往往都是被神化的英雄。
但是公路片不同,很多公路片的主角都不是单一的英雄形象,包括《未择之路》中的二勇。
《未择之路》是反英雄与英雄的。
二勇并不是什么英雄,他追鸵鸟追得上气不接下气、生意也不赚钱,在债主面前毫无尊严、甚至还有点自私和蛮不讲理。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二勇也绝对不是什么模范家长,孩子不听话他就直接把尕娃和死去的羊关在箱子里。
在那片蛮荒之地,不仅是环境恶劣,一路上遇到的人也都很恶劣。
二勇被黑车店老板胖揍、被五哥甩大嘴巴子、拿到枪了也不敢反抗,就连五哥都知道二勇没那个胆子开枪。
唯一一个善良的人就是女货车司机小眉。
二勇一路凶险不断,直到五哥的赶尽杀绝把他内心深处的恶释放了出来,电影结尾,他绑架了尕娃,把一路和他走过来的尕娃当成了要钱的工具。
但最后二勇又成为英雄,他为了保住前妻的房子,把敲诈来的钱送给了自己的前妻,在生与死之间,二勇完成了救赎。
他这一路走来,拼命想证明的只有一句话而已——“我不是坏怂。
”
电影《未择之路》在2018年9月14日公映,而早在1915年,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一首诗,就叫《未择之路》(也是电影的片名来源),The Road Not Taken:黄叶林中出条岔路, 无奈一人难于兼顾,顺着一条婉蜒小路,久久伫立极目远眺,只见小径拐进灌木。
接着选择了另一条,同样清楚似乎更好,引人踩踏铺满茂草,踏在其间难分彼此,尽管真有两条道。
清晨里躺着两条路,一样叶被无人踏脏,愿将第一条来日补,但知条条相连远途,怀疑日后怎能回返。
在很久以后某一地,我将叹息诉说于人,两路岔开在树林里,我选的那条足迹稀,而一切差别由此起。
正如诗中的“我”选择了那条足迹稀少的路,二勇也选择了那条足迹稀少的路——二勇选择不要成为坏怂。
在蛮荒之地,当坏人的成本总是要低些,所以坚持善良的人更值得让人尊敬。
公路片,大叔配小孩。
荒茫的戈壁滩,二勇代表着现实,而小孩代表着纯真。
标题未择之路,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我们其实都选择了一条我们未选择过的路,选择了其他的路可能会更好,但就是因为选择了这条路,我们才是我们。
不得不感叹三个主角的神演技,可以说是这部片的灵魂,王学兵的颓废善良,小孩的纯真叛逆,马伊琍的内心纠结,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彻底对马伊琍改观,经过《找到你》《未择之路》两部戏,真称得上是实力派演员了。
片名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一个关于人性抉择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荒凉野蛮的西部,以前很多部西部电影告诉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坏,很蛮,没有道理可讲,有着所谓赤裸裸的人性。
进入电影后,我们发现的确如此,主角是一个靠养鸵鸟生活的中年人,他没什么钱,生活漂泊,借钱还不上还要抵押前妻的房子。
本来以为就是借此度日,没想到追债的找他要债,才知道前妻真的有可能露宿街头。
追债人五哥顺带给他一个瓜娃养着,后来才发现是绑架来的。
片中二勇是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他言语粗俗,处事草率,婚姻落魄,对生活迷茫没有什么选择,可他心眼不坏,就这么一个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被恶人盯上了,开始了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王学兵出道之时可是个偶像派人物,很早大家都知道的那部关于家暴的戏里,他是一个正义的警察,后来他大部分角色都是正义凛然的角色,有的简单,有的略复杂,基本他都能饰演得很成功。
后来他折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甚至现在我不记得当初因为什么了,但我一直觉得可惜,因为他是娱乐圈里难得一见的朴实的人,说话喏喏的,演戏一板一眼,可爱中透露着真挚,本部戏里他的角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他演技绝对不容小觑,你在他的片子里看不到演这个字,他的眼神是很厉害的,能让观众一直盯着不出戏。
后来他在勺子那部戏里镜头被剪,只剩一个背影,再后来我发现他后期选的片子都有深度,人到中年他不再选择那种纯为市场的俗片,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
说起来,他真的适合演那种中年落魄的男人,镜头中头发乱乱的,脾气发起来,神似极了,跟媳妇子打电话的场景太生活了,一些方言碎语说起来也是很自然。
片子前半段基本就是二勇和这个尕娃的相处相融,从一开始尕娃的排斥到后来的互相信赖。
这就是普通人的人性,相处多了就会产生感情。
可二勇的内心也没有那么单纯,此时带着这个孩子纯粹是人情债,好缓一缓自己欠的钱。
接下来恶势力出场了,为了金钱,他们宁可绑架孩子,勒索他当官的爹。
他们内部更是唯钱是从,为了钱杀了老大,为了钱站队,为了钱追杀知情人。
片中值得注意的是演那个修车的大耳朵的演员是本部电影的编剧之一,是有名的角色演员,最后把二勇撞死的司机就是他,这个安排真是让人意外。
随着情节推动,我们发现五哥也有个痴呆的儿子,女司机有个一直没有归来的男人,大耳朵痴心于小眉,二勇执着于前妻,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牵绊。
这符合生活常识,生活中再坏的人也有自己的不得已,这个不得已的初衷引向了人生不同的方向,这个方向让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生活中的这条路似乎是突然闯入眼帘,但其实路早已在人内心铺好,善良的人终会选择救赎,恶人也终会选择放纵自己。
故事的展开就是人物的选择的路的展开,最后各条路互相交叉,各自有了各自的命运。
本来和绑架这件事无关的主角二勇发现自己陷入了麻烦事,本来还算本分的他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为了追回前妻,不得不拿到一大笔钱还债,这是他现在的全部念想。
可随着和孩子相处的深入,他开始有所不忍,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妥当。
最后在交易的一刻他良心难以安坐,直接带着孩子跑出去报警。
在跑出去后他念叨着自己为了钱,他还向小孩子道歉忏悔,作为观众此时一定是理解他的选择的,因为他救赎了他自己,没有被利益出卖。
二勇本来是为了救赎自己救了孩子,最后一句小朋友的台词:“叔,你没杀人,你不是个坏怂。
”反而让被迫选择的二勇显得高大起来。
他的人物性格的丰满和自身的矛盾也代表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境界。
故事发生在新疆,荒凉无人烟,飞沙走石,都掺杂着复杂残酷的人性。
整部戏中警察的角色总体是缺位的,就像是公路边上举着标牌的人像。
在这个没有秩序的世界,弱肉强食正在上映。
二勇一开始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矛盾的中年人形象,他念旧情,他也有贪念,但是他实际上内心单纯顺从。
在被迫带着孩子逃跑后,他才开始有了对抗的念头,他想借孩子扳回自己的生活一成,虽然他并不想害孩子。
而尕娃呢,是一直相信他的。
小眉看起来强悍高傲,实际上内心是荒凉无奈的,她的孤独也成了她的软肋。
故事中动物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些隐喻,鸵鸟急了能踢死人,羊则是温顺的代表,命运只有被圈养或者逃跑中被撞死。
鸵鸟还会遇事埋头在沙子里,人也会这样吗?
是像鸵鸟一样反抗还是像羊一样顺从,这是人物内心的冲突。
我们发现二勇的选择是开始像鸵鸟一样埋头,自己麻木自己,后来又像鸵鸟一样反抗,奋起踢你一脚。
可是最后他的命运却像小羊一样,被无辜撞死,留在围观者的围观中,让你不得不感慨命运。
而实际上影片开头鸵鸟虽然性子暴戾,可一旦逃跑,最后也只能累瘫在地上,被圈养人追上带回割肉了之,这里早就暗示了后来二勇的结局。
人性的蚕食,动物世界的规律,一切都赤裸裸地发生在这个荒凉的戈壁滩上。
其实导演不只是传达了人性的残酷,电影的最后女司机小眉搭上了新的乘客,这是不是就说明了她的又一段感情经历要开始了?
而小孩子自始至终都有惊无险,也是导演留给观众的一丝希望,只要你相信人性,善良的无辜的总是会变好的。
而代表野蛮残暴的大耳朵最后还是会被迟来的正义制服,五哥之流也早晚会不得善终。
最近几年每一年几乎都会跳出一两部公路电影,各有各的特色,这是电影的类型使然,总有优秀导演会拍这类型的电影,也总有好演员参演,这也是喜欢深究人性的观众的福利,希望像未择之路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
虽说题目很容易让人想起丢丢丢的电子配乐风,但看完电影后还是无法抑制这样的揣测:如果不走这条死路,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可走。
我要跟你去浪如果小孩懂事,那么电影就会有峰西来。
本片扮演尕娃的朱耕佑再一次出色完成任务。
小孩子是那么犟:滴水不沾,一裤子的尿。
不苟言笑,还是在以为闯祸之后喋喋不休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看不见。
就像随风而逝的小裤裤,从第一次开始笑之后,终于既不是面瘫也不是哑巴。
一旦人设崩塌,就会腼腆解释分数不高是因为出题太难,就会在以为变成好友之后轻轻问:你要绑架我。
你会杀我吗。
我不会走。
小孩子要么怎么都不相信你,要么什么都不信。
就像那只口红,就像那张合影。
成人会讲逻辑,小孩只知道你不是坏怂,我就相信你。
世界的美好在于我相信你,你也真的如此。
且行且珍惜本片最大的悬念其实在于那个彩蛋。
扳手还是口红,马司令给自己,给这个世界都出了难题。
她还是会为了良人不知所终而号啕大哭,还是会不耐烦地试图用脱衣服终结垂涎三尺。
她发觉抽耳光抡扳手比礼貌用语更能解决问题,她觉得自己早已经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但她还是会相信一个孩子的眼睛,还是会觉得一个在乎小孩的男人纵然糟糕但还值得捎上一段。
哪有什么世界以痛待我,我以歌待之。
纵然清歌一曲,不过是深夜呜咽,不过是一口口的酒。
我只是怂不是坏王学兵奉献了演员生涯难得的表演,因为挑战了不能和小孩或者动物对台。
开头就和鸵鸟喋喋不休地沟通。
与其说是泄愤,不如说是人生一片戈壁。
总得说说。
整部电影的主线矛盾算是二勇的一厢情愿。
送鸟肉,远处凝望,绑架,人生就像快镜头那样翻卷而过,他在每一个节点都认了怂,却急急忙忙告诉自己是一个好人,不坏。
似乎这样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在自己泥沼一样的生活里打滚。
他嘻嘻哈哈,在旁人眼里已经穷途末路的生涯里继续心安理得。
每次他抖了一个自鸣得意的包袱就像抢跑道那样先高兴起来。
因为快乐是如此稍纵即逝,因为快乐禁不住转念一想。
敢问路在何方,他没有出路。
电影一般都是举重若轻,而二勇无重可举,所以每件事情他都举得煞有其事。
这样就可以用态度对付人生。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态度不过就是自欺欺人。
但如果没有自欺欺人,人生半步都咫尺天涯。
吉他就如利刃斩开人生。
吉他就如香膏抚慰回忆。
余音袅袅,不必继续行程。
大路戛然而止。
西北戈壁,兰州凉景,王学兵在翻腾的黄沙中追赶一只窜逃的鸵鸟,高逾两米,健步如飞,王终于掐住它的脖颈,鸵鸟两度噗嗤,呜咽倒地。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么明显意向化的表达”导演唐高鹏在映后见面会如此说道。
缘起我的问题“同是西北地区的犯罪类型片,是少不了与《暴裂无声》相比较的,《暴》的主题很明显,就是阶级分层,并辅以很多梦境,假想,重整的内容加以佐料。
但此片似乎主题不明,感觉有深意但又说不大出来。
” 这是一个鸡贼的提问,空手套白狼那种,但导演说了很多也很真诚,他说道,在剧本最初构思中就没有想表达一个多宏大的主题,他不想自己的处女作有哪些充满自以为是的隐喻,揶揄,说教内容。
他的灵感或者说创作原点就是一副画面:一大一小两个人在西北荒地漫不经心的你跟我随,或许有很多愁烦,或许没有,往外一片寥阔,暮色四合,天然灵性,朴素诗意。
就这一点来说,导演其实已经做到了很多,大量的空镜头,长镜头,寂寥的篝火,破碎的酒瓶,偶遇,错过。
安静与狂躁似乎都能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找到理由。
但我们依然乐于划分类比,什么受科恩兄弟影响,师从《完美的世界》等等,显然与导演的意愿有所些许偏差。
再说说人物,很久没有见过一部国产影片把各个角色照顾得面面俱到却又不生硬刻板。
王学兵是新疆人,自家西北方言操起来再加上大部分戏份是和小男孩,所以显得坦率自然又孩子气。
得知前妻家“有男人”时怒不可遏马上上路奔赴,但看到她已有身孕后却连上楼见一面都不好意思。
马伊琍,一个女货车司机,丈夫消失了5年,让人想起《李米的猜想》中的周迅,一样的绝望,但西北戈壁上的她显然更生猛,也更无奈。
小孩用单眼皮翻白眼凝视承包了很多笑点,映后指控导演不给他的裸奔戏打码。
(滑稽) 反派胖子插入了一段他看望智障儿子的戏,健壮的大小伙执意撕开社父亲的脑袋伤口,父亲一面肉疼,一面心疼。
场面看来吊诡且心酸。
值得一提的是出现的老板,衣着考究,英气儒雅,人狠话少。
像吟游诗人一样说着“死路就是漫不经心铺成的路吗” 中二吗?
突兀吗?
不会,他所塑造的角色氛围就是这么阴谲难测。
有充分的例证说明导演在收着拍,配角分墨重,却不显多余。
看似简单粗俗的,都有着悱恻秘辛;不禁去想这西北荒凉的夜里,多少心力交瘁,多少愁苦烦闷,多少自觉不自觉的呆滞痴想,这种迷思本身就是诗情画意了,它就发生在这片戈壁上,这幕黄沙中。
二勇是一个养鸵鸟农户,因为一些不瓜葛的事,带着小尕娃跑长途,也就在路途终点,二勇突然死了,死得很莫名。
影片散幕时,后座一位观众脱口而出:“烂片,不知所云”。
此刻的我沉思了一会儿,虽然剧情并不复杂,可是为什么导演非要让二勇这么死掉?
路上的选择有错吗?
《未择之路》是一部颇有土气文艺的西部公路电影,大众口碑处于“一般”水平。
其黑色、荒芜、破败、颓废感、小确幸气息,注定它在商业院线道路上必遭挫败,如同二勇的死,不具备强烈的必然性,也不属于无妄的意外,但终究还是能得出因果。
二勇死于自己的鸵鸟车下,开车的人是那个无名嫉恨着他的大耳朵,两人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缘,这一面却要了他的命。
大耳朵是戈壁深处公路上一家黑店的人,负责蹲守用猎枪击穿往来车辆的车胎,然后让店里狠狠宰一笔。
大耳朵的对白不多,有暴力治理的倾向、略显自卑人格,他苦恼无法获得小眉的芳心。
稍微目睹小眉与异性交流就怒火冲冠。
他开过很多枪,也对陌生人施暴,给人感觉冷血又可怕,尾随二勇企图行凶明确。
可是,撞死了二勇之后,他呆呆地坐在驾驶位上,直到被民警拽下车,第一次夺去他人性命让他如此震惊。
二勇亡故的位置是前妻家门拐角处,为了给前妻一个安稳将来,哪怕后来才知道前妻已经改嫁并怀有新孕。
二勇往二楼阳台用力甩出30万现金袋子,因为太重了,袋子卡在衣架缝边,天真的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不巧转身后,这袋钱丢到地面成了“无主”之物。
前妻最后能不能“遇到”那袋钱已不再重要,她有了新丈夫,家庭和睦,即使房子真被没收,也不一定陷入绝境。
此情景应是讽刺:二勇的“煞费苦心”付诸东流。
30万现金来历,是二勇从尕娃他爹那里敲诈勒索得来,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当“坏怂”;由于被逼上绝路后,心里却只惦记着前妻,把心一横作出不当之举。
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是他的枪走火误伤了李总,误以为自己杀人了,也并不知道高利贷五哥才是主刀真凶。
假如事情发生后,二勇选择报警自首,或许情况不至于结局的糟糕。
李总是个黑恶势力的头目,为人心狠手辣,干着收地强拆、放高利贷、绑票胁迫的不法勾当,就是他需要尕娃作人质要挟局长。
不料却死在自己下属手里,五哥把李总掐死了,把罪名嫁祸给二勇,但行凶一幕被尕娃看见了。
无论是尕娃还是二勇,终将躲不过这帮恶徒的魔爪。
小眉是个寡妇,在路上对二勇拔刀相助,帮他们解过围,又载了一回顺风车,小镇里还拍了一张全家福合照。
善良的人在一起,看起来真像是一家人,但又如果不是遇上小眉,或许二勇不会因此被大耳朵嫉恨而杀害。
回溯二勇为什么要上路?
为了追前妻修复破裂的夫妻关系。
无论观众怎么看,二勇的行为都是一厢情愿的执念。
那前妻应该没有过错吧?
只是我觉得她与二勇有些事没有割清,如果她能坦承向二勇说明自己再婚的事情呢?
为了修复这段已经破灭的婚姻,二勇催眠自己还能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于是借了高利贷并与五哥关联起来。
借高利贷是为了要开鸵鸟农场,在大西北之地,饲养鸵鸟的确会是致富之选,以二勇的身世学识,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想法吗?
因为这一切,他遇上了尕娃,遇上了很多人,乐观促使他前进,也让他忽视了危机,更不合时宜地遇上属于他的命运……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那辆鸵鸟车真是神出鬼没的Bug点。
从影院看完以后就要说着什么的,鉴于时间关系,也没有提问什么。
导演拍的这部戏,很多人都说喜欢,很好,甚至用惬意的很高兴认识你,来描述,我一开始则没有看懂,听导演讲了以后,才觉得原来是这样,导演说不追求一个真实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是想描述一个故事而已。
导演还说了,编剧写戏,写的就是兰州的附近一个鸵鸟厂的事。
但是最后发现鸵鸟一会躲,然后脱毛,以后死去的灿烈状况。
看那个海报还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想到公路片这个桥段,但是其实不是什么公路片,像是一部替人亲子片。
最后王学兵饰演的人突然被车夺了性命,想要回家的孩子也不回家了,孩子无端发病,老板的帮凶突然杀死老板成为大老板,王学兵带着孩子去自己喜欢玩的地方玩,看上去像是一个人在固定的寻找自己的回忆,模仿一些什么东西。
王学兵也在拼命的搞笑和演技里面寻找演技,把自己一贯的严肃的状态,变得轻松可爱起来,多余的镜头和相遇,还有文章的妻子马伊琍饰演的角色的出现,文章的背包客形象的出现,让人猝不及防,其实可以直接删除这些多余的画面。
而构成这部戏卖点的部分,直接删除了。
只字未提。
我估计导演是拍着拍着不想拍了,拍不动了,或者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收场了,所以学习好莱坞,把一个与此事无关的女配角拉出来,再把他的丈夫拉出来,糊弄一把。
毕竟现实中可能就是朋友关系,所以忙不得不帮。
如果要讲凶杀,讲凶杀好了。
要讲公路遇见就直接讲公路遇见,然后睡觉,最后孩子安稳回家,该离婚的没法离婚在一起了过的还很幸福,跟那个伊朗片一样多好。
可是导演没有这样的实力,编剧没有这样的脑子,把避债的搞房地产大生意的,还有绑架官员孩子的,都拉在一起,弄个火锅,或者烩菜,但是烩菜这东西,不是老师傅弄出来的,可以尝一口,除非真的很饿,要不然一口都吃不下去。
好几次都要讲到绑架,凶杀,还有救援部分了,结果又回到马伊琍饰演的寡妇身上了,关于她的身份,没有多讲,关于跟他有相识的那个傻冒男人也没有多讲,然后最后直接让一个傻冒男人开车,对着王学兵老师开过去,导演请的编剧估计是刚刚好的车吧,觉得速度与激情才能驾驭自己这一身好技能和荷尔蒙。
看的是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加了那么多人,都是一句话就可以捎带过去的,结果还给他们编排了一出戏,结果最后把他们又弄得很模糊。
该死的,该抓得,最后在现场,警察都出现了,也什么都没有做,孩子看到了一切,什么都没有提到,还有哪些小帮凶,最后该杀人的没有杀,不该杀的稀里糊涂就干了一次大的。
如果要这样拍戏,那前面那么长一个小时的戏都可以剪了,直接就可以到后面,导演为了搞笑,浪费了太多地方了,不如学习刁亦男,最起码他知道自己拍了那么多地方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说明正义,说明孩子找到了爸爸,还是不该去得罪修车的,还是说这一路王学兵很卖力,孩子太成熟,马伊琍饰演的角色太冷淡。
但是温情也有,但是怎么就没有一个好的生活和人被他遇到。
而一个修车的,怎么稀里糊涂就被导演的编剧设计成了凶手,那真的凶手不是在利益漩涡中吗。
说是在的真的看不懂。
对于导演一知半解,或者不求闻达的态度,表示不支持不肯定和谴责。
对于王学兵的成熟的表演和对于孩子的耐心,还有黑色的皮肤,是好事表示肯定。
毕竟这样的演员才能出戏,但是得遇到个像他的老乡陈建斌这样的导演才是绝配。
对了,导演说这是自己的处女作怪不得怎么看都像是激情过去,没有抽插进去,真的也是很遗憾。
特意来看马伊琍的,结果马伊琍戏份并不多。
而且还是几个电影节的获奖及提名作品,多少应该有些剧情吧,结果看完觉得剧情太一般了,全片尿点非常多,节奏太缓慢了,好几处逻辑也就是电影里才有的逻辑。
从探望前妻开始就在跟踪了,娃一个人绑在车里拿赎金的时候,不上去抢娃,等拿到钱准备开车走了,才冲出来,哪个坏蛋会蠢到如此地步。
也就电影里拍拍吧,结局也是,简简单单的撞死就结束了,其他人物呢?
全部没有交代。
公路片类型和茫茫西北戈壁的地域环境结合得挺好,颇有点Perfect World调调,但更现实更冷酷。那种寸草不生的粗粝荒凉,那种无所遁形又无处可逃的单调燥热,烧灼着天底下每一块极力遮掩的伤疤,把路上的每个人都逼得烦闷焦躁。王学兵的表演给了冗长的故事些许幽默色彩,又保住了人物性格中寡淡木讷的部分。最后导演专场贡献的一段被割爱的马伊琍独角戏还是很精彩的。但不得不说,剪掉了马伊琍那条线的大部分故事是明智的,留白的副线更具张力,甚至还能更精简些许。三星半,配上Robert Frost的原诗更好下饭。第一次参加豆瓣电影场mark一记,跪谢抽中。--2018.09.02 @国大纷腾
感觉是很多还不错的小片段凑在一起的电影,很多情节都太过尴尬突兀。冲着公路片而去的我尤其不能接受1、女卡车司机这个角色完全就是桂纶镁口香糖广告的变种吧,看过那么多大车司机我还真没见过一个女的;2、就我观察大车司机们连住宿费都不会舍得出而是睡在车上,喝啤酒吃烤串儿也有点可疑。不过还算有点意思,音乐不错;虽然没有走甘肃的这一段,但却很像在G215上的感觉。最后,没因为结尾的烂彩蛋打到两星纯粹因为我是一个国道爱好者。
这部电影不错,公路片在路途中有接地气的故事,有温情和幽默,有对人性的展现,还有对人内心之路如何选择的种种思考。小演员演技很不错,是影片中柔和的亮点。
影像上是能看出追求的,但节奏上的问题还是很大,中国很多导演和编剧只学到了科恩兄弟写剧本的皮毛,却没到他们将故事融入到拷贝上的精髓。
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好看的西部公路片,因与果,聚与散,想起《大世界》。喜欢这个题材★★★★☆ps:跟隔壁《寻狗启事》比,预算那么足,道具、演技和梳化还是不够走心
和狗子看的第四部电影。看完了有一种对于生活的无力感,最后马伊琍涂口红,看着像是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不过主题还是,这**的人生......
给学兵和小朋友的表演加一星。我个人是很偏好公路片的,只要拍得还不错的公路片在我这儿都有加分。剧本据说本来人物是晦涩阴郁的,但是学兵却演出了一股子别样的幽默,真的给人物本身加分不少。小朋友也是真好,蛮灵的。
很多场戏让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幽默,尕娃和二勇的搭档也十分出彩,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路片。
不烂但肯定算不上好,戏剧冲突就没建立起来,全程闲晃荡,另外我特烦这种调调的片子,假模假式,故作高深,咱实在点不好嘛。
视觉形式上故作魔幻感,太刻意造作。个别故事线处理不好,节奏欠佳。同样的故事,踏踏实实做得真实点,贴近现实,要比这残酷得多
不算难看 结局有点突兀 感觉故事还能再展开多一些
因為人渣,所以一星
拍的挺好,表演美术摄影都不错,故事不行,尤其是后半段一路失控(并不是导演所想要达到的“失控”),而是叙事的无端与混乱,好几场戏都欠缺说服力,几个配角人物都没立起来,意象的选择也是很表面,让前半程好不容易积累的铺垫散掉了。另外还是别跟Perfect World比了吧。小男孩不错,彩蛋存在的意义在哪?亮点与遗憾并存,整体两星半。
可能是不敢过多触及拆迁、黑社会等背景,导致故事有太多地方语焉不详,粗暴大叔和倔强小孩的组合也就没了什么意思,一路上的过程也都有些可以,比如颇受好评的马伊琍段落。摄影比较差,像是网大或电视电影的感觉。
忒俗,每个角色都是套路,而且不合理。演员还行吧。
整体也算是干净利落的西部公路元素故事类型片。前半段稍微单薄了一些。
电影开头那两只逃出围栏的羔羊预示着两位主人公的命运
底层的瓜怂又死了,让人没心思分析影片有啥优缺点。上天有好生之德,然而文艺工作者们都不敢让瓜怂活下一条命,这片大陆上苟且活命的多数人该怎么办?富不过三代,穷可有机会活到希望降临?能明白主创将大人跟孩子互文讲理,也相信演过《酗酒者》的王学兵不会再这样处理人物。杀羊与杀人的首尾呼应还不错。
影片开始,撞死一只羊;影片结束,撞死一个人。或为情,或为钱,或是大漠孤烟直,或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生之不易,怂是常态,宿命已注定。这种充满黑色的粗犷质感类似于《暴裂无声》、《无人区》等。虽然有些戏断裂或多余,但作为新人导演处女作这个完成度已经值得称赞。ps:9月马伊琍出演的三部电影全部鉴赏完毕,《那些女人》媚,《未择之路》悍,《找到你》惨。风格各异,多面能手,后两部素颜出镜,也够拼了。有意思的是,在《未择之路》里邂逅文章,在国庆档里就要夫妻直接PK——《找到你》双女主戏与《胖子行动队》双男主戏。。。
故事挺简单的,也能反映真实的生活。导演弄的有些复杂了,简单故事啰哩巴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