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说爱你》其实并不那么好,导演过于希望制造真实感而显得牵强。
看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被强行抽离的感觉。
所以为了表现真实感,故事内容也很简单。
一对普通的小情侣,分分合合。
后来女生因为男生没有上进心,决定离开他。
其实我是真的很不想说她是因为和一个大有所为成功设计师在一起所以离开他。
我始终认为,所谓第三者的出现,一定是双方感情有了间隙,才会有第三者。
joe和阿花之间的故事,是最简单的初恋的故事。
他非常喜欢她,因为第一次恋爱,加上心思单纯,过程简单,所以一切看起来很平常顺利。
但因为是初恋,方式幼稚激烈,单纯完全。
幼稚到明知道走错路也非要固执的不肯问路,单纯到因为被对方叫起床而生气大吼——完全没有担心对方因此离开而强忍着不耐起来。
凡是真正爱过的,而不是匆匆开始或是敷衍了事的感情,总是这样的过程。
看似单薄,却韧性极大,可以容忍对方所有错误,即使分开也觉得一定会回来。
以为天长地久,觉得就是这个人了。
所以joe才在阿花每次闹分手以后重新和好了,依然可以恢复到开开心心。
没有留下裂痕。
他甚至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阿花。
做那么多无聊的事情逗她开心,吃些干醋。
你信不信,joe以后不会再那么喜欢一个人。
可能会学会更多的爱人方式,但是。。
你知道,那种纯度大打折扣。
他以后再爱人,不会拉住对方不放了,不会再生些奇怪的气。
为什么我们总会牢牢记住初恋?
就像小孩子玩一个游戏,仅仅因为自己想要玩于是真正投入。
而慢慢长大以后,会想着为什么去玩,怎么去玩,也可以轻易放弃重新开始新的游戏。
在片子的结尾,阿花去巴塞罗那,joe去机场送她,他大哭起来。
是那种终于明白这次失去,是真正失去的哭泣。
但是男人总要成熟起来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一场让人成熟起来的初恋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说好吧,它让人变得不再那么容易受伤害。
可是在感情里不再容易受伤害是好事吗?
天涯一个帖子,说说前男友/前女友做过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许多人说的内容都很简单,为你系鞋带。
回头冲你笑。
做好吃的便当给你。
摸摸你的脑袋。
后来一个人说: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不是你的脸。
对了,这部片的结尾,是喜剧结尾。
有爱的人不会轻易分开。
如果分开,记得的都是笑意,也很好。
黄真真,够狠毒。
同为女人,又何苦为难同类,撕下一个又一个虚伪的面具,其实,她也没赢。
一句“If you want, you can" 到底对一个女人有多大的魅力?
对一个需要养活爸妈,养活弟弟的女人,有多大诱惑?
对一个十岁以前没离开过天水围,二十岁上夜校学英语可以在coach店作销售的女人又可以鼓起她多大的勇气?
应该很大很大。
因为背叛,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
阿花曾经一字一句教阿Joe说:Faithfully。
她说,“如果你不Faithfully,你就。。。。
DIE"。
现在看来,犹如秋风卷残叶。
“如果今天我问你我有什么不一样,你一定要答的出,知唔知?
"可惜的是,你的牙齿白了,你带了紫色的隐形眼镜,你却不会追着他问个不停。
因为不想背叛世界,你只有背叛你的阿Joe。
还可惜的是,你耗尽了你年轻的所有力气,然后选择走向了一个所有饮食男女都会走的路。
当你跨入这个有风韵犹存的少妇,也有风华正茂的少女的行列里的时候,甚至没人会让你想起那个可以在马路对面不停玩弄雨伞的Joe,那个可以跟你在威尼斯人买过东西后问,还有没有钱吃饭的阿 Joe。
你丢掉了他,也丢掉了曾经的那份最不然尘土的爱。
你不明白为什么阿Joe可以在他所认为的去黑沙湾的路上和你无理取闹,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看了你们的那些录像,你叫阿Joe必须娶你。
我方才知道,他可以跟你吵架,可以跟你放下虚伪,大吵大嚷,大发脾气,是他觉得,一定会娶你,一定。
阿花选择了她的那个"巴塞罗那",当她最后的伪装也被阿Joe不小心用透过黄真真部下的摄影机揭穿时,阿花除了一遍遍地说"对唔住"之外,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给不了。
阿Joe只有一个苹果,然后他把这个苹果给了阿花,阿花也舍不得吃,然后两个人决定一起守着这个苹果。
然而,当那个其实很无辜的Lies出现之后,随便 Show给阿花看了看他所拥有的整片果园,里面有无数的苹果。
然后,Lies摘了一个苹果,分给阿花一半,说:If you want, you can"。
阿花,你的选择也许好多人会说是对的。
可惜的是,你把阿Joe那仅存的一个苹果摔成碎片,搅成烂汁之后,泼回到他身上,然后一走了之。
阿花的一个巴塞罗那,毁掉了阿Joe所有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
一个在别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奔向一个更好的世界"亲手扼死了阿Joe的对生活的感动。
然后,阿花,你把他的世界彻彻底底的毁掉了。
也许,恰恰是这样的阿花,让阿Joe也同她一样,亲自践踏了自己最不计得失的纯真。
阿Joe的世界有多小?
他所能做出最大的牺牲,就是当掉自己最爱的PSP。
他的世界很小很小,小到太容易被毁灭。
看到阿Joe拄着残破的拐杖,一瘸一拐的来到机场,又一瘸一拐的独自走开,阿花竟然还是只能不停的说"对唔住"。
于是,她看到了阿Joe流过了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一种眼泪。
Joe说,"到了巴塞罗那,晚上睡不着觉不要吃太多安眠药。
","到那边手机要充好电,因为,因为我找不到你会很难受。
"阿花一定感受得到Joe的绝望。
可是,她能给Joe的,除了流着泪水说"你一定很恨我吧“,还有那句"对唔起"。
阿花也流泪了,只不过她留的是遗憾的泪。
突然想起品冠的《那些女孩教我的事》,阿花,你让Joe成长,只不过,这长大的过程太过痛苦与悲伤。
多年以后,Joe也许还可以坚强的爱着一个女孩,可是,他会懂得,不能倾注自己所有的精力,不能孤注一掷的说"将来一定会娶你",不能把自己最好的,最真的心交给别人。
因为,那样,会被伤害到绝望。
阿花有过错么?
谁能说一个20岁的年轻人选择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是错呢。
只不过,她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最大代价——毁掉一个他们从前的小世界。
Lies今天给阿花的一切都是阿Joe所不能给的,从那份给闯荡的勇敢到"我的喷漆用完了"的浪漫。
可是,阿花忽略了一个细节:她并没有看到明天的Lies是什么样子,她甚至不知道明天的Lies还能否从他的果园里摘下一个苹果,随手抛给阿花。
想冲破现在,走到更远的机会和渴望,人一生一定不止一次。
即使阿花没有答应她的巴塞罗那,以后,她的身边还会走过“维也纳”,“普罗旺斯”。
阿花一直坚持问Joe“宝贝,今天的我有什么不一样”,她的牙齿白了,她带了紫色的隐形眼镜。
阿Joe也问过一次同样的问题,可惜,他的答案是“我和昨天一样,一样爱你”。
Joe躺在病床上,说“我做错了什么,他又做对了什么”,“你让我上进,我就上进给你看,可结果呢。
”阿花还是只说了“对唔起”。
原来,人真是有命的。
如果Sunny Deep真的在Break Up Club上拆散了阿Joe和阿花,那么黄真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注定缺失希望的故事。
我只是希望以后的阿Joe,如果还相信爱情,可以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变得释怀。
我也希望以后的阿花,如果还相信这个世界,可以保持一些最初的善良。
真爱不是拍卖,不是谁给的价码高,就可以拍给谁。
不是几次挽留,就能有几次回头。
这个电影有那么一些镜头,很到位的打动了那些个被封存了的神经。
比如他们出游,在马路上吵架,每一句话,都那么真,好像我们都说过的一样。
阿花在机场,哭着说“你是不是很恨我?
”。
我被这句话打败了好久。
电影的最后,阿花含着泪穿过人群。
可惜,我们都知道,他们回不去了。
好多人边看电影边流眼泪。
他们不是哭阿花和阿Joe,他们哭的是自己。
当初《早熟》的时候,薛凯琪还叫“若男”。
她还可以跟着她的“方家富”吃路边的烧烤,私奔到山野荒村过需要到山上挖野菜的生活。
而今天。
同是Fiona,却为了一个巴塞罗那背叛了眼前的阿Joe。
不得不说,Fiona薛凯琪,长大了。
巧妙么?
更巧妙的是:今天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早熟》了。
"Faithfully,忠诚的,对不起,我们家宝贝不是狗。
专一,Faithfully,专一;Joe, 如果你不Faithful的话,你就。。。
DIE."——阿花
就内容上来说,这真是部难得一见的能比较深入探讨现代都市爱情脆弱的一面的电影。
男主角Joe是一个不思上进,不能专心一门工作的无为小青年,但却深爱着自己的女朋友阿花。
女主角则是典型的上进女,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和常常进警察局需要保释金的弟弟。
就像现实的爱情里总是难以避免的有吵吵闹闹一样,Joe跟阿花也是这样,有时候好到不行,吵闹的时候关系却非常僵,甚至他们分手过好几次了,但每次Joe都能死缠烂打的让女友心回意转重新和自己在一起,在现实中大概女朋友也都是心软的居多吧。
其实仅仅是这电影的名字也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死缠烂打的感觉。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阿花遇到了型人画家,他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也温柔,这样一个形象在现实中对女青年也是杀伤力巨大的。
阿花在面临两个男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选择两个世界。
阿花先是选择了在现实面前低头,虽然最后表面上看似Joe通过自己跟阿花以前一起拍的DV挽回了阿花,可他们的前景依旧不太明朗,难免会再次陷入以前的境地中去。
正如阿花所说不是那画家的问题,而是他们两个人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导演黄真真为了增加真实感,再加上拍纪录片是自己比较拿手的,于是在这部爱情片里加了很多纪录片的元素。
但事实上,不加入纪录片的模式这电影也不会让人感觉脱离现实,也依旧能触动人的内心的。
如果电影中的情节也在自己身上发生了类似的,或者剧中角色的想法跟曾经的自己类似,自己会觉得它假吗?
相反的是,加了这么多拍DV的戏难免让人有种拖戏的感觉,难以从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Joe和阿花之间的感情上,尤其是最后偷拍那段,感觉跟电影的中心思想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稍微加点还可以,但这电影从从始至终都是这样,实在是看着很累。
过多的加入DV的成分也使得本片支离破碎,虽然可能有的观众会觉得新鲜却并却让整体不显得很连贯,看着很乱。
就拿《志明与春娇》来说,虽然电影中间穿插一些采访的片段,但那个非常自然生动,而且能直接表现出每个角色的内心想法,这一点非常好,最后的花絮也是采访,这时候配上滚动的演职员表,感觉一点都不枯燥。
回到这部电影还有点小疑问,既然用纪录片是为了表现真实,为何结局却是阿花回心转意呢?
这在现实中的比率有多大呢?
关于结局,其实在阿花看他们拍的DV哭的时候就把画面转给Joe就够了,不用拍她跑回来的镜头,这样还能留点悬念和思考的东西。
结果现在团圆结局了,之前的探讨就好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戏中戏的设定,一部伪装的纪录片,场景变得意外的真实,不像在看电影倒像站在某个角落透过镜头偷看了一个随时发生着的故事。
镜头内有镜头的摆位,觉得自己像个无聊经过的路人在香港的街边,不小心通过车窗看见清瘦的女孩抱着木讷的男孩哭泣,泪流满面,说:答应我,以后找份长工做好么?
如果爱情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炽烈有什么用。
他爱你可是他不懂你,那不是爱情。
是她太现实要的太多还是他太不思进取?
我想只是他不是对的那个人吧?
年轻的时候总有人能给你小的惊喜小的快乐,一个蛋糕一个party一个小的旅行,它们美好甜蜜像彩色泡泡纷飞把世界装扮的美丽你以为你遇到真爱,渐渐泡泡破裂真实世界显露,你发现,它不似想象中的美好。
换做另一个同样甘于平凡了无梦想的女孩,我想他们的爱情会毫无悬念的继续吧?
只可惜她是鸿鹄他是燕雀。
爱情这回事,玩玩是很美好的,但深入到内心灵魂这方面就并不是分手再和好那么简单了。
如果一个男生发现你出轨只是担心你有无跟对方上床,我想他的确不值得你再等待。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到了最近和閨蜜在一起的時候對我傾訴的幾個橋段:1.N小姐說她最近有點鬱悶的是男朋友的前女友從國外飛回來跪求複合。
我當時就震驚了!
果然是舊愛最美啊,試想,過去伱一直付出並且愛著的人現在反過來求著伱,那是多么巨大的誘惑。
應該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繞了一圈,初戀最美,回過頭來和現任分手重回舊人懷抱的例子數不勝數吧。
2和Y小姐敘舊,她的手機鈴聲響起。
據說她的女同事今天臨時請假飛去北京,原因是要把前男友追回來。
而且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
好吧,祝她成功!
3昨天聊到複合的可能性問題。
時間即逝,女人往往容易回頭,而男人卻鮮有會選擇吃回頭草的。
自己提出分手,結果卻後悔,這是有多么地淒涼啊。
然後找個馬甲去瞭解對方的一舉一動,這樣的女人對自己未免太過於殘酷了吧。
我們總是爲了想要得到而一再傷害了自己。
4她的男友辜負了她,她為他付出那麼多。
“我不恨他。
怎麼會恨?
我希望人人都過得好,何況是他。
”她說。
“從前覺得人像藤條,總要依附什麼才能存在;我們把自己依附的東西叫做意義。
”她又說。
“諷刺的是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才是支撐別人的棟樑,後來發掘世界沒有誰都可以一樣轉動。
”我說。
“人人都是為毀滅而存在的。
”她笑。
“所謂意義,不過是我們自製的武器,用來抵禦對卑微的恐懼,對死的恐懼。
”我也笑。
“軀體不過是個罎子,生命是容器。
生命沒有目的。
”“生命的唯一樂趣不是得到,是體驗。
”我們碰杯,為了這樂趣。
……而在這本電影中,Break Up Club這個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多么巧妙的設計。
找回舊愛,拆散別人。
當我們受挫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過那樣的“小惡毒”吧。
於是,討厭所有的節日,討厭看到街上手牽手的戀人,討厭空間里別人的秀恩愛。
可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是嗎?
因為受挫,所以漸漸懂得所有受挫的人。
因為受傷,所以漸漸懂得所有受傷的人。
因為體會到了自己的無奈,所以諒解了所有人的無奈。
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自私渺小,所以尊重了所有人的自私渺小。
因為曾經痛苦焦灼,所以憐惜所有人的痛苦焦灼。
同是天涯淪落人。
怎麼會繼續品頭評足?
記得那一日午夜,我們一幫子人在咖啡館的小憩。
朋友說:“我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為愛的人拍他們的小電影,講他們的故事。
這絕對比TMD拍婚慶有意義有挑戰得多吧!
”誰都希望愛得像電影一樣。
“那天,我真想立馬開車到那家PUB,衝進去一把抱住他。
”這是最近一心想要與前男友複合的某小姐的真情流露。
那儼然就是電影情節了呀你知不知道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我跟以前一樣,還是很愛你。
每当阿花问Joe:我今天又什么不一样?
Joe都回答不出来, 他没有女人的小心机, 看不出女友有什么变化, 他只是爱 爱的很简单在机场离别时, Joe问阿花: 我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阿花傻了 她不明白 这时候为什么问这个 Joe说: 我跟以前一样 还是很爱你!
当我看完这句话 我当场崩溃 脑子一片混乱 我情绪和阿花一样 嗡的一声 泣不成声···现实有太多这样的情侣 当你选择是爱 还是爱这个世界时 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过程···· 我很喜欢Joe 和他老爸的成龙的戏路不同 总是给我这么多惊喜 演的片子都很发人深省 很现实的题材 当一对情侣 曾经那么深爱 却因为现实 也就是这个让人疲惫的世界 给你一个机会 一个选择 你会选择爱情 还是物质··· 这部片子内容很多 有想拍戏的朋友 有分手的情侣 其实那网站根本是假的 有因为理想而成功的画家 有爱你的却没物质基础的男朋友 有面临选择的阿花··· 导演给了无数个空间让你看
看。
只是因为片名。
因为自己也刚刚走入breakup club。
一个老套的故事,每天都在生活里上演,却让有故事的人感慨万分。
记忆就像video里的片段总是反反复复的在心里播出幼稚的男孩,总是需要伤透一个女人的心才会长大幼稚的女孩,总是要走到绝路才知道回不去了成熟的男人,总是更加attractive一些爱情总是让人拼了老命的长大这样的结果才是最美的大家都因为伤害长大 却只能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去分手说爱你只能放在心里分开最好老死不相往来否则就会像阿花和joe那样在飞机场哭的痛的无法遏制那种纯纯的爱谁都想去极尽保留和珍惜但是总是在分开之后或者事过境迁后那天 和一个好友说到说 总是喜欢帮男朋友扎辫子 化妆 涂指甲油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时代的烙印无法复制的爱每一句话都那么真实 那么生活“你以后一定要娶我,只许娶我”可是最后他又会娶了谁 她又会嫁了谁我记得我和他也在14楼的楼道口掉眼泪他说我的梦想就是努力娶到你我害羞的笑说我的梦想就是努力嫁给你我们没有走到绝境 不是也分开了吗每一段爱又何尝不是一部电影呢于HALL11月27日
乍看标题,又是“分手”又是“爱”,以为又是爆米花片吧,事实证明我太自以为是假清高了。
本来没打算写影评,但是看到一人短评写到”抛弃梦想追求所谓真爱?
“,我就咬牙切齿地必须写点东西!
什么叫抛弃梦想追求所谓真爱?
放弃和艺术家去巴塞罗那就是抛弃梦想吗?
阿花不知道圣家教堂是什么,不知道高迪是谁,甚至不知道巴塞罗那在地球的哪个大洲。
这是她真的梦想真的追求吗?
当阿花和艺术家在展览后台亲热,两人约定在圣家教堂相见。
阿花点头的同时内心不管有多少情绪,一定有两种致命的东西叫忐忑和牵强。
那些从来没听说过的名词,那些靠意淫出来的繁华与安逸,那靠一星期酝酿出来的怦然心动,美其名曰:梦想。
是不是太草率了?
是,joe是”没用“。
没大志,没理想,没规划,没毅力,没特色。
短工换着打,不想打长工。
可以从今天开始睡到明天晚上十点,可以搓着一双拖鞋,套着个大裤衩就在街上游荡。
他唯一的财产唯一的本事就是真正的爱着,真正的爱着阿花。
但是因为自己活得一塌糊涂让大家都没有把他的爱看得多高尚,我也不是没有讨厌过他。
我想,他的”不进取“是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是阿花不爱他的最可能原因。
可是,当他傻乎乎的为着”巴塞罗那“努力奋斗的时候,你看,他坚持打工了,愿意做不屑的工作了。
你看,他看到小朋友玩PSP,还是忍不住要凑一脑袋过去。
你当时想:靠,你个死相,没救了啦!
可是转念你又想,何尝不是一种可爱?
我想起我曾经被这么一句话感动过,直至今日:比起你离开我更令人伤心的是,你从来没有为与我在一起而努力过。
这种傻乎乎的为了和你在一起而做的努力,还有那副哭肿了的单眼皮(房祖名哭得太用心了……),除了真爱没有别的名字,我想。
用”所谓“来轻蔑之,我想,你是在轻蔑最初还相信爱情的那个自己。
如今,遍地皆是的是快餐爱情,迅速扫除饥饿。
你们邂逅,迅速地疯狂地爱上,然后你们又迅速地同居迅速地过起了”准柴米油盐式“的生活,然后新的遇见又迅速来袭。
你当然有很多种选择有很多种结局。
甚至这样的快餐爱情,要经过好几回合。
但是没有关系,真爱终究会被过滤下来。
一定有一些小玩意,让你情不自禁破口而笑。
一定有一些画面,让你,停下来,转过身,走回去。
我不知道joe和阿花今后的故事,但是有一点能确定,未知的狂喜决不能称之为梦想。
PS:这部片子是2012年来,看的所有爱情片中最喜欢的一部。
因为它最真实。
太苦情或是太传奇的爱情,在命运还没有选中我们作为故事的主角之前,都是空中楼阁,太遥远。
往往导演越想把真爱带到我们眼前,我们越是困惑。
阿花和joe所演绎的,就是真实的我们,恰到好处。
PPS:本身只是想反驳那句所谓爱情的理论,竟越写越多,不管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共鸣,写的人很真诚。
能写出来,我很开心。
昨晚看了《分手说爱你》,是我喜欢的风格,轻松得来又不肤浅,伪记录的拍摄手法也能让观众感到真实。
作为一名八十后,总觉得自己太老了,跟“脑残”无缘。
看到有人评价这部电影脑残,有点郁闷……其实,爱情不过是那些事儿,再怎么复杂离奇,高潮跌宕,爱情还是爱情。
真正神奇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依旧有很多人就同一个话题说了那么多,而且以后还会说更多。
为什么呢?
不是爱情本身有多美好多动人多悲剧,而是透过爱情的透镜,我们看到不同的自己。
每个人都很难逃脱这种凝视自我的诱惑及其激起的快感——有时是通过痛感体现出来的。
看完这部电影,突然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许很多人会被阿花和阿草的美好映像所打动,但是,我自己更喜欢阿花和Lies的相遇。
或者说,我更喜欢劈腿的阿花,那时的薛凯琪才是最有魅力的。
如果说人是一种欲望动物,那么,只有当阿花遇到她的巴塞罗那时,她才真正作为一个人存在。
If you want, you can. Lies是阿花的启蒙者,也许,正如他的名字所暗示的,这种启蒙是多面的谎言(Lie),是伊甸园诱惑亚当和夏娃的蛇,他引导阿花不忠,不忠的后果就是Die(人不忠于上帝就要死)。
If you want, you can能够成立的前提是孤独和死亡,就像Lies环游世界那样——他其实不是香港,也不是巴塞罗那,更不是老挝——他早在家乡的土地上体验过死亡,才能像现在那样毫无顾虑地欲望。
这种经历过死亡的恐惧而来的潇洒,对很多被家庭、爱情所束缚的人来说是种致命的诱惑。
当然,如果劈腿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肯定也会难过和不解。
不过,四年的时间让我逐渐学会一个很老土的道理:爱一个人应该让她或他自由。
只有超越爱情的狭隘自私,你才会更珍惜现有的人,发现原有的美丽。
婚姻之所以经常埋葬爱情,不是因为它跟爱情不同,相反,是因为婚姻把爱情的狭隘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种僵硬的禁令,一堵任何人都想逃脱的围墙。
我很喜欢《唐山大地震》里的一句话:小震不用逃,大震逃不了。
呵呵,有点命定论的味道。
要出轨的你怎么也防不了,不出轨的不结婚也依旧稳定。
我们总是擅长用种种理由来粉饰自己赤裸的占有欲,在占有的背后其实是对虚无和孤独的恐惧。
有多少人不是为了害怕寂寞才开始一段爱情?
然而,当你看破红尘,不再执着所爱之人的去留,你是否还在爱她或他?
我现在还没想明白。
“分手说爱你”这个名字也许就是要指出这种困境,或是反映都市爱情的一种常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几个人那么较真。
对他们来说,虚假的承诺比真实的残酷来得更亲切,更实在,就像《非诚勿扰2》所说的。
豆瓣FM一如既往地给力,在我要写下这个所谓影评或者观后感的时候,给出了阿妹的《记得》。
“谁还记得爱情开始变化的时候,我和你的眼中,看见了不同的天空。
走得太远终于走到分岔路的路口,是不是你和我,要有两个相反的梦。
”最近很流连港产。
港产里面的小女生,都有着自己的精明和醒目,小脾气和小计谋。
她们梦想不大,但都值得为之奋斗。
相比,男主角则各式各样,比如志明与春娇里余文乐的退退进进,比如前度里陈伟霆的懦弱不决,比如完美嫁衣里林峰的死都不分手,比如这里的房祖名,大孩子,为爱不改单纯。
我希望我自己就是那样的,然后遇上一个真正能够疼惜自己明白我为什么发脾气不开心的男人。
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影评里都不喜欢房祖名。
就我个人来说,看着他在机场痛苦那一幕,我眼泪就那么哗啦啦地掉下来。
能感动已经不再相信纯真爱情的我,他已经有进步了。
对于不再天真不再唯爱情论的我来说,当然觉得阿花这样的女人不应该和Joe在一起。
也许他有一天会长大,但是她等得起么?
一遍遍地伤她的心,一遍遍地在她需要的时候像孩子一样赌气不懂事。
你应该承认,就算男人爱得更多,但在爱情里依旧是女人成长得更快。
看《前度》的时候,看到一个影评说,你看这部片子想到了谁,谁就永远只能是你的前度。
就像个诅咒。
无奈的是我只有一个ex。
他必然会被想起的。
看所有爱情的戏,我都会想起自己曾经。
从分手到现在,我就是靠着这一部又一部的戏或是剧,想明白,看透,沉淀,决然离开。
所以我是很能明白阿花的想法。
就像我曾经那样。
我可以飞得很高,但是为了他,我宁愿慢一点,再慢一点。
慢到最后没有办法了,只能去了巴塞罗纳,或者如我,只能只身来到我花了整个大学时光希望自己在的地方。
他不是不奋斗,只是他没看清楚自己到底这样的追求是为了什么。
他也不知道责任,从来没有把我好好计划在他的生活里,所以也不会把faithful当作一回事,于是他“肥佬(fail)”了。
分手后,他告诉我,没有他我会过得更好,因为我为了他裹足不前。
为了爱情停下自己的脚步,这种事,这辈子我就做这么一次。
因为,你看到结果了,我们没什么好结果。
豆瓣FM换了一首歌。
是郭静的《麻雀》。
以此作结。
霎那间爱情不盼也不再鲜艳我们等不到花盛开的季节我还不了解你说的抱歉是对不起我或甜蜜的从前
一部没有想到的文艺小清新
还以为前半部分伪纪录片,后半部分直接成狗血剧了 但结尾依旧血洒一地 ps:女孩子喜欢大叔是有原因的 年龄相仿的男生都太不成熟太孩子气了 pps:房祖名你还能再哭的好看一点吗
相爱的两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磕磕碰碰,在一起不容易,所以不要轻易说分手啊。
乱七八糟俗气的剧情 唯一打动我的是有澳门的场景
这样的男人活该!可是最后那样的女人居然回了头。。。
不喜欢的拍摄手法
狗血
一旦接受了黄真真是女导演中的彭浩翔这样的设定,就觉得整个故事里透着股鸡贼。叫来很多人曝隐私,其实给自己的电影找灵感这种想法就是端倪。更别提将邓健泓的角色卖友求荣包装成完成导演梦。刻意设置优秀男二对女主的爱和落败,这种情节套路不求改变,在拍摄形式上的求新就显得小聪明的沾沾自喜。其余:女生出游迷路可以把责任都对给男生,肯多打几份工就算是长进,成功男人是人生哲学的领路人,工作上达不到自己标准摔东西就是敬业。我的天哪!想想《男人那话儿》里的访谈私隐和偷拍,都觉真是不忘初心。
早该买台DV
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电影
我是太久没谈恋爱了吗!!!!!!!!!为神马完全没被击中泪点!!!!!!!!没人觉得那霓虹人说话好难听吗!!!!!!!!!!!!嗯,Fi还是很漂亮。
用伪纪录片的手法想让故事更加真是可信,然而自从那个Break Up Club的网站出现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就让我越渐觉得虚假而不可信,当故事得不到认同的时候,伪纪录片的使用噱头又让我看出各种不合理的地方,因而对此片就没啥好感。话说几年前我是怎么被误导以为黄真真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导演的?
我每一天都和以前一样,一样那么爱你。
与其他爱情片的不同 不矫情 好似纪录片多点 没什么动人的地方
导演真是各种缺乏想象力有木有
两个人要在一起,必然会产生很多分歧,但是更多的是美好,那份纯真的爱恋,所以,就算面对诱惑,可能会动摇,但是再回首,最值得珍惜的只有那个经历了很多喜怒哀乐的。
对不起,你若一直都这样,我没有勇气不选择离开。
一直对伪纪录片防御无效,前半段想法很好,很多生活细节很有趣,可惜拍着拍着就回到剧情片的老路上了,情节也开始变得俗套,虽然结尾想拼命的重回最初的噱头,却很难回复惊喜
爱情,在分手时,回忆最珍贵。
邓健泓!!!!好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