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莉莉亚

Lilja 4-ever,永远的微笑,永远的莉亚

主演:奥莎娜·阿金什那,Artyom Bogucharsky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语言:俄语,瑞典语,英语,波兰语年份:2002

《永远的莉莉亚》剧照

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2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3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4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5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6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3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4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5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6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7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8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9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20

《永远的莉莉亚》剧情介绍

永远的莉莉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莫斯科街头,花季少女莉莉亚(奥莎娜·阿金什那 Oksana Akinshina饰)正向朋友吹嘘即将随母亲移居美国。可到家之后,母亲告诉她要留下来跟姑妈生活。而姑妈则趁机霸占她的房子,把她赶到一幢肮脏破旧的公寓去住。莉莉亚那童话般的幻想瞬间崩塌,此时她终于相信被母亲遗弃了。孤独无助的莉莉亚只能从她唯一的朋友男孩沃洛佳(波古查史基 Artyom Bogucharsky饰)那里得到一丝安慰。为了活下去,莉莉亚也被迫走上了靠出卖肉体为生的道路。当善良天真的莉莉亚以为遇到真爱的时候,便不顾一切的去了瑞典。可她又怎会知道,这地狱般的生活其实才刚刚开始…… 童星奥莎娜·阿金什那凭借这个角色获得2002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拒绝再战猩空漫游天上的风宝藏圣诞节少年英雄董存瑞王者天下第五季魔法纪录:魔法少女小圆外传轰天谍战女尸谜案鬼子也疯狂刑警的故事女才男貌死亡幻觉2隋唐英雄4熊猫侠清晨首班列车的杀风景倍儿喜欢你假面之夜纳米布狱警生活第二季命运征服者特工疑云第二季死亡飞车4:混乱之上牵牛花浪客剑心最终章追忆篇龙珠超弑父之殇足球骑士锦衣卫之王者归来邻家新男孩

《永远的莉莉亚》长篇影评

 1 ) 排她的世界

当门被打开、自由不再被锁住,踩在门槛上,望着盘旋而上、盘旋而下清冷寂寥空无一人的楼梯,她却迟迟没有动作、难以轻易迈出那一步。

被枷锁剥夺了自由、被释放却不知所措。

这个世界这么大,然而它其实只包含两部分:房间囚禁着她、折磨着她。

她在这里悲苦,这片空间对她施有魔咒,使她更想要睡在“棺材”内祈求温暖。

这是她所想要逃离的;房间外世界广大光明,但这却不属于她。

在这里没有她的立足之地,她只能亡命奔逃。

她的生命绽放在其他地方。

 2 ) 神蹟未曾出現

對瑞典芬蘭等北歐電影接觸不深,印象中只剩下片長74分鐘、鏡頭滿是唯美山野風景的「Elina」(我很想你),因此心中偷偷期待著能否趁機在螢幕上來一趟北歐名勝之旅。

但不是這樣的,電影裡的一切並不如我所預期。

片頭一開始的搖滾樂沉重有力的飆著吼著、女主角狼狽不堪的驚慌神態、連一步都不敢停歇的奔跑逃亡,導演用紀錄片式寫實而不加修飾的露骨運鏡,宣告著它要訴說的故事絕不美好夢幻,而是我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人生。

我可以說這是個無神論的世界。

所謂無神論並非不信仰神明,而是譏諷神蹟何以不出現。

面對Lilja無可選擇卻步入歧途的人生,再多次的祈禱、再虔誠的供奉,也無法換得畫像中的聖母與聖子對她展露一絲希望的曙光,不曾助Lilja找到脫離苦難命運的道路,得不到憐憫眷顧,她在神明遺忘的世界裡扭曲淪落著。

Lilja一直渴望離開的機會。

當母親要和男友移民美國,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丟下遭透了的俄羅斯家鄉和一切,到美國那天堂般的美好之地。

但真正迎接她的是一連串的謊言,被母親的謊言遺棄、被阿姨的謊言騙走屋子、被好友的謊言冠上援交的惡名、遭人鄙視唾棄。

而貧窮的真實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她戴上假髮畫起濃艷的裝扮,成為旁人口中的援交妹,Lilja被迫選擇了一條失去希望的不歸路。

遇上安德烈,就像母親給的美國夢再次重演,Lilja相信安德烈會帶她到瑞典,男友的愛和急欲擺脫現狀讓她燃起人生的新希望,卻掉進另一個難以掙脫的謊言,在異國蒙受囚禁、賣淫和暴力,於是她終於不再相信奇蹟,摔毀神像同時也摔毀重回光明的渴望。

片中對性場面的描述露骨而醜惡,一個個買春的中年男子撕下也許西裝畢挺、也許膽小懦弱的外表,坦裸在慾望面前只剩動物般的獸性,性愛在這裡是機械化重複動作,正如楊小姐說的,對此充滿醜惡的意象。

當Lilja真正有機會逃離深鎖的大門,第一次可能脫離苦難的人生時,她竟然充滿惶恐不知何處才是安全的、才是救贖的方向,美國和瑞典都曾經是她的希望又讓她絕望,這次又能離開到哪裡?

劇中曾出現一個橋段,是Lilja和唯一的知心佛洛狄亞在橋上的對話,看似編劇和導演企圖對觀眾進行觀念灌輸:成為天使的佛洛狄亞勸告Lilja不能尋死,「天堂是永恆的,生命卻只有一瞬間」,成為天使的他可以盡情的打籃球,卻再也無法活著。

但要求主角不屈不撓的生存真是導演的本意嗎?

或者只是對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語的另一種反諷?

我很懷疑,因為Lilja終究從橋上一躍而下,戴上那雙天堂的雪白翅膀,真正從生命苦難脫逃。

什麼才是永遠?

看完了這部電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問。

Lilja曾在長椅上刻著「Lilja 4-ever」,不顧旁人的叫囂咒罵,不顧佛洛狄亞的催促,堅持要留下完整的印記,就像一種祈願的儀式。

而她對Forever的渴望,到頭來得到死亡與天堂的答案,在她劫難重重的人生卻沒有任何解答的可能性。

Lilja死後,導演用幾個鏡頭讓她回到生命中每一個影響未來的轉折點,作出不同的決定,表達「如果當時她這麼做,一切也許就不同」的概念,但是生命就是無法重演的,當你決定結束,就不會再有開始。

成為天使的Lilja和佛洛狄亞一起打籃球,笑的無比燦爛,只是他們都回不去了。

 3 ) 一切重頭再來,結局,真的可以改變嗎

  可憐的Lilja被母親拋棄、被男友出賣、淪為妓女,最終以自殺的方式來終結這樣的人生。

Lilya死的時候只有十六歲。

這實在是很沉重的揭 露。

然而,實在不能了解這種苦,很多時候,很清楚有一種苦存在在某些人的身上,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苦的存在,卻不能感受這些苦到底有多深到底有多痛。

看這套 電影的時候,完全是以自身感受套入影像之中的,看到的妓女不是妓女,瑞典不是瑞典,明白要交代甚麼是一回事,聯想到甚麼卻又是另一回事。

  Lilja的母親把女兒拋棄;朋友把賣肉一事推在沒有做過的Lilja身上;男友欺騙Lilja,把她賣給扯皮條。

親情、友情、愛情,全都是不 可相信,這差不多是一個完全令人絕望的世界。

Lilja身邊只剩下Volodya是真心對自己好,縱然Volodya對Lilja也有所求,但至少他對 Lilya的心是份真心。

面對這樣一個絕望的世界,Lilja本來想堅強的生存下去,別人要怎樣笑怎樣罵,我仍有自己的傲氣與自尊,然而自尊不能填肚,在 面對生存的問題時,又有幾個人真的能不受嗟來之食?

當母親留下的金錢已經用盡,連「食」這個維生的基本需求也難以解決的時候,Lilja只好放下自尊,出賣肉體。

在這樣一個無望的世界裡,除了努力地把自己的角磨得平滑圓順外,我們又能怎樣?

  電影的後半,Lilja遇上了她的白馬王子,但這個世界其實並無真正的王子。

引《公主復仇記》的一句話:「這個世上只有仆街。

」王子,都是仆街 們假扮的王子,真正的王子根本不存在。

Lilja被這個假扮成王子的仆街騙到瑞典,落入扯皮條手中。

原以為自己身處的環境才是最劣的,只要離開,一切就可 以改變,但原來一切也沒有改變的可能,無論去到哪裡,Lilja都不能逃過成為妓女的命運。

在家鄉,Lilja至少可以臨陣退縮,去到了不認識的他方,她 不能選擇客人,也不能選擇不接客,她只能任由不同的男人強暴自己,用自己的身體換取一杯可樂、一個漢堡。

或許在父母的護對蔭下,我們還可以作小小的反抗, 不想聽的左耳入右耳出,間或頂上一兩句。

但離開了家,去到外面的世界,對於不同形式的思想強暴,卻是連一點抗力也沒有,只能任由自己不齒的東西淹沒自己, 甚而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Volodya跟Lilja說死是永恆,生卻短暫,就算生命很痛,他還是後悔了結自己,叫Lilja勇敢地活下去,就算是痛,仍要在別人咒罵聲 中走到最後。

Lilja為此努力過,她對嫖客說:「你以為用錢就能買心買靈魂嗎?

」她把自己的頭髮剪短,企圖把自己弄得醜醜的,卻還是沒能得救,她還是被 嫖客按在床上,再一次被強暴。

無論怎樣反抗,結果還是一樣。

當Volody再一次出現在Lilja面前,告訴Lilja門沒鎖,叫她快離開,Lilja走 是走了,卻跑到橋頭上,跳了下去。

就算得到自由,這種自由又能放任多久?

是再次被抓回去?

是遇上另一個扯皮條?

還是要「自願」的把自己賣給不同的男人?

  跳下去,可能真的是種懦弱。

但不這樣做,又能怎樣?

就算再重來一次,拒絕了去瑞典,幫老婆婆拾回薯仔,就算一切重頭再來,就算有多一次的選擇機會,結局,真的可以改變嗎?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80

 4 ) Lilya 4-ever

可以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成功史,莉莉娅在历经了坎坷与磨难,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以是一场噩梦,梦醒后,时钟拨回原点,莉莉娅拒绝了所有悲剧的发生,她学会了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珍惜他人,脸上绽开了重生后的感恩的笑容。

可以是一个光明的结尾,在逃走的一刹那,她可以带着获得的新生摆脱黑暗的过往,奔向未来。

就像所有从恐怖片种大难不死逃离的人们一样,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一般的。

可以是导演最后的悬疑,莉莉娅最终被抢救成功, 开始学着接受现实与命运。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她毫不犹豫地从天桥上跳下而破碎了,就像一块被摔碎的蛋糕,溅出了带着泥泞的甜美的绝望奶油。

那是一个蛋糕般的俄罗斯女孩,蛋糕般甜美温润的面孔;蛋糕般孩子气的,惹人心疼的笑容;蛋糕般透明的心——被小小的,青春期的叛逆包裹住了一层脆弱的蛋壳,如同巧克力般带着略微苦涩的气息。

最终蛋糕般无情地被人瓜分,美丽而精致的甜点一般的少女,一旦被损毁,终将无法复原。

一切是什么时候偷偷开始的呢?

那悄无声息的噩梦?

开始的时候如同一个被忽略的伤口,最终却渐渐恶化到无法弥补。

神可以是一个虚弱的天使,化为柔软的孩子陪在她的身边,却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她实质性的帮助。

他陪伴她,却不能保护她,无法带她脱离那种残酷。

他在莉莉娅被同学嘲笑的时候催促她快些离开,却不能为她作出解释。

他递给莉莉娅他捡来的毒品,两人在废弃的大楼里欢呼雀跃,却不能给予她实质性的温饱。

他在莉莉娅被轮叉的时候发出绝望的叫喊,帮她捡回扔在窗外的衣服,却不能击退那些欺负她的人。

他察觉到陷入爱情中的莉莉娅被骗,郁闷的一声不吭,却不能真正帮她分析现在的状况。

而他是依赖并且追随着莉莉娅的,他在莉莉娅走后来到他们的楼道,在那里吞下了那些药片,安静地睡在一片寒冷中——原来他是那些陷身于残酷,是被那些残酷的命运的藤蔓紧紧地缠绕着,留着不自知的鲜血却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一员。

他死后化成幽灵来到她身边,在她最绝望的时刻出现,陪她坐在幻想中的城市中的天台上,他给予她安慰,却无法带她真正地离开,他无法惩戒那些拐走他的人,只能悄悄地提示她门没有锁,在她无力的时候扶她下楼。

甚至在她跳下天桥的时候也只是出声拼命阻止,却无法真正地拽住她。

在莉莉娅被抢救的时候他躲在人群里,担心地望着她,陪着她,却无法给她实质性的救援。

但他却是温柔的,他有着温柔的笑容;有着不掺一丝杂质,偶尔闪过一丝早熟的忧郁的眼眸;有着孩子气的话语与单纯的愿望。

他是莉莉娅最忠实的小伙伴,他们死后真正地到了一起,一起在天堂里欢笑,没完没了地打着篮球。

仿佛那些坎坷从未发生过一般的。

莉莉娅 4ever,当这几个字被刻下的时候,仿佛是一个启动着命运机械的钥匙,不明的齿轮开始旋转,碾压。

我不敢再看第二遍。

 5 ) 220112:永远的莉莉娅(Lilija 4~ever)

瑞典版《盲山》,但也只是内容上的《盲山》。

少了平叙与黑现实,多了回环与温情奇幻。

两头重金属,中间vocal trance。

继《K星异客》之后第二能靠音乐抓住我的片子。

苏联解体前夕,充斥着抛弃、毒品、暴力、性交易,在这里发生了:母亲与男友去美国,丢下莉莉娅。

莉莉娅与大男友去瑞典,丢下小男友。

然而,却是被卖作妓女了。

不堪忍受,自杀。

(母亲可能也是被卖了。

母亲与莉莉娅都抛下自己的至亲,并在离去时被男友催促:“如果我们再晚点的话。

”)

 6 ) 逼入绝境

把俄国表现的很破烂。

背景不时在不同地点出现夜场动感音乐和摇滚。

莉莉亚被母亲丢下,家被姨妈霸占,不想卖身但实在又饥又冷只好卖身。

小男孩在莉莉亚跟男友去瑞典后吃了一把药片死在大门楼梯口,老太婆经过看他倒着也不管他。

被专门拐卖女子的男友骗去瑞典卖淫,被打逃出来后却不知去哪只好跳下人行天桥死了。

在天堂里和小男孩在俄国家里楼顶快乐的打篮球。

她原本总抱着希望生活会好起来可是周围的人和事总逼她走入绝境。

才16岁,看了感到悲伤。

 7 ) 4-ever lilya 罪恶不会消失,但是可以请阳光照进来

永远的莉莉娅,瑞典导演Lukas Moodysson2002年的一部写实电影。

影片开始用了一组摇晃的镜头,伴着德国战车的mein herz brennt重金属音乐,灰暗的调子,女主角莉莉娅,满脸淤青,短短的头发参差不齐,身体似乎因为受伤跌跌撞撞的,没有方向无助的向前跑着,来到立交桥的护栏钱,停下,闪黑。

“这个可怜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会让他活不下去?

”就这样,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心切的想看下去。

不得不说,电影开篇的设计很巧妙,很多影片也是这样设计,屡试不爽。

不幸总是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传递着,莉莉娅的母亲被人抛弃后,生活所迫做性职业者,为了自己的幸福和一个可以带她去美国的男人走了,抛弃了莉莉娅一个人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同样的事情也在她身上上演,在她离开好朋友去瑞士的时候,好朋友沃罗亚万念俱灰,选择了死亡。

命运轮回着。

莉莉娅最后也选择了结束生命,或许死亡才是对命运最后的反抗。

这部很现实的电影让我们看到苏联刚刚解体后的俄罗斯的这种社会罪恶和痛苦,不是个案,它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

16岁的莉莉娅的不幸,折射的是全社会的冷漠,罪恶,肮脏,是这个社会的不幸。

在一切都很糟糕的环境下,充满童真的莉莉娅曾经向他周围的人求助过,她的母亲。

承诺会接她去美国的母亲摧毁了莉莉娅的最初的信念,自动放弃做他的监护人,请求社会接管,把莉莉娅推到了社会的边缘。

当然可以说这不是他母亲一手造成的,莉莉娅从未谋面的父亲是第一个刽子手。

莉莉娅的姑妈,不但没有帮助她,竟然还和这么小的女孩敞开大腿去赚钱。

那个看上去很和善的男青年代表社会中最为黑暗的罪恶之身,给了莉莉娅一个听上去很美的梦,送她上了飞往瑞典的飞机,最终让莉莉娅走向死亡。

压抑的社会,冷漠的人们,巨大的贫富差距,失败差劲的政府,给影片抹上了一层灰色基调。

有几个场景,印象深刻。

莉莉娅的母亲要和她告别,莉莉娅先是冷漠拒绝,在听到车子发动的声音后,疯狂跑下楼不停哭喊着“妈妈不要离开我,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可是母亲还是走了,里摔倒在烂泥里,只剩下小声的啜泣。

苦难从此时拉开序幕。

莉莉娅在木椅上刻下“ lilya 4-ever ”。

不管楼上那些谩骂她的家伙们,坚持用小刀刻下了这几个字。

似乎预兆了莉莉娅的命运。

那个圣母的画像,莉莉娅每次搬到哪里都要带着,在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下对着她,诚心祷告,赐予她美好的世界。

最后被莉莉娅激动地冲上去摔碎在地。

宗教信仰只能暂时麻痹人的心灵,灾难降临却无法改变,怎么祷告都是徒劳的,莉莉娅再也不能从信仰里获得心灵的平静了。

最后的希望破灭。

有些反思:“莉莉娅”的父母。

如果不能给她一个至少正常的人生,何必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世界如此险恶,你却留下年幼的她一个人独自面对。

那么明亮善良漂亮的孩子的人生,首先被你们毁了。

在她需要家庭的保护和关爱的时候,你们却抛弃了她,人性的良知已经泯灭。

这样的结局,是你们赐予的。

社会。

莉莉娅的悲剧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造成的,是我们共在的这个社会的黑暗力量衍生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倒退了几十年。

社会丑恶现象泛滥,1996—2000年梅毒患者增长25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车臣、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的战争打了多年,使人民群众饱受战乱之苦。

“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普京。

制度的土崩瓦解,战争,等等,人民是最大的牺牲品。

国家的内部在腐烂的时候,人心也会随之散发着恶臭,这个世界看上去也是糟透了。

政府是最该自我检讨的对象。

爱和和平一直在被需要着,每个人都是,分一点给现实中仍在受苦受难的孩子们,不要再让悲剧上演,不要让孩子的童真微笑在黑暗中逝去。

 8 ) 莉莉娅的来源-丹格.拉塞莱特

丹格.拉塞莱特,1983年5月19日出生于立陶宛的考斯纳市。

其父被判处终生监禁之后,14岁时,其母与一美国男子相爱,随即迁往美国,并书信至当局政府放弃了与丹格之间的关系。

16岁时,丹格与一俄罗斯人相爱,此人宣称可以为丹格寻找一份在国外的采集浆果的工作,丹格就告别祖母出国。

此男子为其制造了假的护照,于1999年9月17日抵达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市。

此后,丹格被带到布尔勒夫的阿勒夫,被锁在公寓并且强制扒 光 衣服,声称她的护照价值2万欧元,需要她通过从事性工作进行偿还。

从事卖淫几个月月之后,丹格从窗口逃出。

但是她担心被警方逮捕遣返,即使遇到警察也未向警察求助,反而是搭车仓皇逃亡瑞典的南部港口城市马尔默(导演的故乡)。

一个马其顿游客为她提供了暂时住处。

2000年1月6日,马其顿人和他的朋友轮---奸了丹格。

2000年1月7日,丹格从马尔默一坐桥上跳下。

瑞典警方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救。

住院期间丹格没有苏醒,1月10日,瑞典方面宣布其死亡。

此后瑞典警方从其身上未发现任何身份证件。

但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得到线索,最终发现了她在阿勒夫的住处,在其中发现3封准备寄望立陶宛的遗书,从而得知其身世。

在住处当中,瑞典警方又发现了一对年仅13岁的捷克姐妹,瑞典警方将这对姐妹解救。

但是遗憾地是瑞典警方并未获知关于将其拐骗的俄罗斯人的具体信息。

2002年,出生于马尔默的电影大师鲁卡斯.穆迪森将丹格化身为莉莉亚,拍摄了名片《永远的莉莉亚》,获得当年瑞典金甲虫奖的最佳导演,并且提名当年欧洲电影奖。

2006年1月23日,瑞典皇后希尔维亚亲自公布了关于丹格的各种资料。

 9 ) 命运?

抛开电影,电影反映的现实才令我无法言说。

人这一生,命运究竟掌握在哪里?

我们常说,命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那是因为我们还有选择。

我们还有选择,如果没有选择呢,命运给你的路只有那一条呢?

或者说对于莉莉娅来说,路就只有一条。

要活下去,莉莉娅的能够看到的路,只有不断往黑暗处延申的那一条,你说可能在某个选择里,莉莉娅有不同的决定,她的结局一定不同,然而她的每个决定都是被逼迫,被选择的结果,她何尝自己做过选择。

母亲离开她时,还可以挽留,姑妈驱赶她时还可以拒绝,没有生活来源,可以变卖财物,出卖自己,每一次的路莉莉娅都在被迫里尽可能想过好生活,她整理打扫,挂上圣像,她一直在追寻希望,只是没有人告诉她怎样正确追寻,也没有人给她追寻的机会,即便有,也只是一个骗局。

或许死亡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抗争和妥协。

 10 ) 永远的莉莉亚

当那个城市灰蒙蒙的天气像一块预兆着不详的幕布般打开的时候,就预示了这又是一个在城市夹缝里卑微而悲壮的故事。

莉亚在这个绝望的世界里,试图寻找她自己的幸运,并不断去尝试。

她相信每一个前途未卜的机会,也许下一个就是桃源洞天。

美国,朋友,出卖肉体,男友,瑞士。

可是无一例外。

面对不幸的孩子,这个世界给予的只是通往各个雷同的悲惨选项。

或者,他们是不幸坠入凡间的天使,上帝只是要他们尽快回家。

如此多的际遇,我们人生未曾经历的。

告诉我平凡的至高无上。

《永远的莉莉亚》短评

伴随着狂躁的配乐,莉莉亚逃离魔窟,四处狂走,却不知去向哪里。冷漠,欺骗,背叛,还有什么值得相信?那就纵身一跃吧,去往天堂。沃洛亚在等她。

6分钟前
  • 妳De呓語
  • 推荐

小男孩戴起了天使翅膀,那一阵不禁想到了柏林苍穹下……而莉莉娅和小男孩又像是雾中风景的两姐弟……而看这部片的时候我就在听战车……

11分钟前
  • (⊙v⊙)
  • 力荐

三星半;我虔诚的以为世界是纯白色,善良得像天堂。然而当我摔碎神像的时候用出卖身体换取面包的时候独自负伤奔跑绝望无尽挑衅的时候终于明白这里只有残酷,抛弃,背叛和谎言,我的青春没有被狗吃但也擦不净担不起这个世界的肮脏。

15分钟前
  • Much
  • 还行

喜欢不起来 看完刷题的心情都没了

16分钟前
  • Levine
  • 较差

为了惨而惨显得很庸俗

19分钟前
  • 阿克曼
  • 还行

莉莉亞,那個歷史時代的悲劇。

24分钟前
  • 西域浪人
  • 还行

一开板以为是《罗拉快跑》,又一看隐隐的《破浪》幼少版。还是欠火候~

28分钟前
  • 乌托邦的琳
  • 较差

以为片头片尾战车的歌能带给这个女孩重生的力量,但是我错了,令人心塞绝望的电影。女主像美丽版的凯瑞穆里根,导演太残忍,,

32分钟前
  • 泡芙味的草莓
  • 还行

小人物的悲催生活,死后长出翅膀来自我安慰?据说导演Lukas Moodysson十七岁就出了诗集,本职是诗人,但近年来拍了不少电影。其实只是让我想起了战车啊.....

37分钟前
  • 蒋乜乜
  • 还行

有什么比这样的青春还要残酷?

40分钟前
  • 无聊就吃橘子
  • 力荐

生而不同 若是多余 似乎连死都是多余的 为何凋谢的总是最美花朵?

44分钟前
  • Ms17*要 開心!
  • 推荐

這是青春嗎?我覺得和青春沒有多大關係,只是一味的疼痛、傷害和損耗,而夢境、天堂和重生足夠聊以慰藉嗎?也並不。因為從頭到尾沒有掙扎、反抗和努力,只有天真幻想和自欺欺人。只顧著陳列痛苦和盲目虛構的美好,都是一樣愚蠢。

48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又一个傻逼孩子的傻逼故事 都十六了你还只是懂得逆来顺受吗 结尾太垃圾

53分钟前
  • ╯-╰
  • 较差

除了前几天看的《迷惘之城》外,好像还看过很多香港三级片和本片剧情差不多,这类题材其实还挺多的,本片绝对算其中拍得最好的之一。部分地方有些过于melodramatic,女主角虽然苦,但不得不说也真的蠢,被动型主角很难让人喜欢得起来,除此之外都很不错。

58分钟前
  • 欢场华佗
  • 还行

結尾的天使太瞎了……

1小时前
  • HurryShit
  • 较差

相信上帝会掷骰子的人们 一会将神像高高挂起 一会又把祂们摔得粉碎了

1小时前
  • ququququququq
  • 很差

其实是非常普通的内容,导演和主演让大家感受了一次揪心的旅程,开头和末尾的运动镜头和多剪辑让人不适,感受到女主的那种无助和恐慌,还有在她被性交易的场面是我觉得拍的最好的地方。最后的最后很妙,虽然莉莉亚睁开了双眼,但还是长出了翅膀,可见不论她在人间还是天堂,圣母已赐他永恒

1小时前
  • 死鱼田园
  • 推荐

这音乐配的...

1小时前
  • 一一
  • 推荐

北欧,确实冷,确实绝望。确实不喜欢这种拍摄风格。

1小时前
  • 
  • 较差

安静的夜晚,辗转难眠,被生活压迫的莉莉娅。选择了逃离

1小时前
  • 随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