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很赞,该燃时燃,该悲时悲。
主演是《绝命毒师》里的男主角小粉,我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认真看的。
不过看了之后,感觉还是那个小粉。
《绝命毒师》铸就了他,但如果他还继续那样的演技,肯定难有出路,最终下场跟小李会差不多,当然前提是他能到达小李的高度。
如果没看过《绝命毒师》的,对于他这演技应该没啥感觉,但对于我来说,他需要进步,而不是继续那套,停留太久没有好处的。
故事的大纲情节还算不错,有着一点复仇的感觉。
车戏非常充足,也会出现游戏里警察来袭、撞车等场景。
结束收得到位。
黑人就是好玩——这算不算歧视?
片尾曲是难得可以让我喜欢听的英文歌曲!
大爱。
第一次接触到极品飞车的游戏,大概是在我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大家喜欢去网吧,隔壁有很多男孩子在玩,一时兴起也玩过几局,自然是技术渣到低于五,果然女生对于游戏、特别是竞技类的游戏果然是先天无缘。
大概对于大部分男生而言是磨灭不去的经典吧,小时候的男生喜欢游戏,长大后的男人喜欢靓车。
大抵上是比34D的美女诱惑力更大的东西。
好在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享受电影本身对我就已经足够。
直到现在我耳边依然萦绕着马达嚣张的轰鸣声,声声震撼,声声惊叹。
面孔都不是熟悉的面孔,除了小粉之外,有些甚至百度都未曾收录他的名字。
不得不说每个人的演技都可圈可点,此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次机遇,之后的演艺之路应该会顺风顺水很多。
影片中的豪车,对不起此处感叹词请马赛克处理:我艹!
还能不能再屌一点!
动辄都是千万的豪车出演!
制片方你要不要这么土豪!
土豪到丧心病狂你造吗?
你让我们这些看电影的屌丝如同打了鸡(chun)血(yao)一般不能自已啊!
这是多么惨绝人寰的事情!
有多少发烧友要去买车模了……买不起车,买个车模来过过干瘾也是好的呀!
有钱的,就赶紧去把片中那款改装版福特野马买下来吧!
还能做慈善!
(此车将在4月12日的Barrett-Jackson拍卖会上被公开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赠给亨利•福特卫生系统)相较于速度与激情而言,不知道是否是出了太多部有点审美疲劳,以我这个门外汉看此片飙车过程更加好看而精彩。
车子的好坏对于赛车而言变得更无足轻重一些,更多的在于赛车手本身的经验和技巧,美国大峡谷荒凉而壮阔的景致赏心悦目,拐弯超车翻车的镜头运用让人膛目结舌。
私以为此片技巧上是要比速更细致的。
OK,按照惯例该到此片让人不忍吐槽的部分了:那个所谓神秘的发起人不是大家都不知道你是谁吗你怎么还视频直播露脸啊!
那个女票你弟弟都被害死了你咋还这么淡定啊!
不是说时速三百多吗怎么警车总是跟在屁股后面啊!
最后那场戏,话说怎么全部赛车手都成嫌疑犯了!
怎么一比赛警察全来了!
你丫个发起人连当地警察都搞不定你发起个毛线怎么保障胜利者的利益啊!
就这样的比赛都能办了一届又一届啊!
随后认定真凶的过程也太潦草了吧!
48小时啊你丫是不是神啊可以开这么久的车啊!
完了第二天还能正常去比赛还赢了啊!
临到头人性爆发那一幕扯得蛋疼啊!
……剧情简单粗暴,这样简单的剧情编剧你肯定没拿多少钱吧?
剧本相对速系更小家子气,但是就是这样简洁的剧情,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飙车上,让人热血沸腾!
我不了解是否足够忠于游戏,但是这一定是一部好的类型片!
好的商业片!
所以,即便有这么多吐槽的硬伤,还是必须给此片打7.5分!
3D效果超赞!
不去电影院看真是浪费,这种电影在电脑上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对于广大「速度与激情」系列与保罗·沃克的影迷而言,2013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保罗·沃克的不幸去世。
保罗虽不是好莱坞的顶级巨星,然而他温柔阳光的性格和低调随性的为人处世反而让人感到倍加惋惜。
同时,保罗的离世对近年来越做越大、愈发显现大片气质的「速激」系列亦是个沉重的打击。
从第一部开始,他和范·迪塞尔便是这个系列电影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一个霸气一个阳光,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如今失去了一半膀臂,即便不敢说此系列前景黯淡,但至少制片团队势必需要作出相当大的调整和努力。
因此,当今年的《极品飞车》来袭之时,相信很多赛车类型片的拥趸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这部作品。
当然这其中也不免挟带着对保罗的缅怀,期望能从此片中获得与「速激」相类似的观影体验。
不过,若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多半会感到失望,毕竟虽然类型相同,但风格却大相径庭,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不少瑕疵。
首先,作为同名游戏改编的电影,其侧重点与卖点必然与「速激」不同。
「极品飞车」系列游戏玩得不多,玩过时间最长的应该算是「极品飞车9:最高通缉」,在「赛车竞速」和「车辆拟真」这两大传统特色之外,这款游戏还加入了躲避警察拘捕的元素,同电影里的内容比较类似。
即便如此,与警察之间的冲突也只不过是《极品飞车》中的次要矛盾,和「速激」系列(尤其是后几部)之中占据故事主要矛盾的「犯罪情节」以及「警匪对立」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其次,影片剧情偏弱,戏剧冲突不足,这也基本是所有游戏改编类电影的通病。
除了三两句话就能说完的剧情之外,编剧方面的缺陷还表现在人物的塑造和角色的对白上。
前者也就算了,毕竟是游戏电影,我们也不要求人物丰满立体,然而对白上的幼稚却让人有点难以忍受了,再加上前半段的各种生硬,实在兴味索然。
好在后半截剧情(以赛车为主)的对白功能性进一步降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弱点。
最后,也是赛车影片最关键的一项看点,那就是飙车。
而这一点也只能说马马虎虎,及格而已。
几个相对比较刺激的段落包括途中加油、峡谷遇险,还有最后的里昂杯对看过「速激」的观众来说毫无G点,基本都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与「速激」中的劫车以及拖着金库满街跑的桥段相比简直是弱爆了。
客观地说,《极品飞车》有足够的诚意,而且小粉和多米尼克·库珀的卡司也不差,但是剧本上有欠推敲,飙车及特效方面也没什么新意。
其实回顾「速激」系列,前几集也只是R级小众片,从第四部开始才慢慢着力打磨剧情、塑造人物,并在巨大投入的推动下向大片迈进。
《极品飞车》如果有心出续集,乃至完全取代「速激」系列是不可能的,这是影片的基调和大方向决定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卖点和创新,比如突出赛车性能或者引起一些「极品飞车」铁杆玩家的怀旧情结。
而小粉,或许能够继《绝命毒师》之后,借这个新的系列再火一把。
我不明白EA在想什么,拍这样一部片子难道是为了让人看了就再也不想玩极品飞车吗?
一颗星是给了苹果的车载系统,电影本身,呵呵···电影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极品飞车》这四个字,我想说,除了那晃到不行的一闪而过的方向盘第一视角,还有最终站酷似游戏地图界面的排名系统,这电影和极品飞车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不是搭上了个好名字可能连三流赛车电影都算不上,即使这样我也认它只能算二流电影。
全篇剧情拖沓无比,老是一些没有必要又无聊的剧情,我们要的是极品飞车,导演你懂吗?
女二号(我觉得是吧,就是那个BOSS到底女朋友)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极品飞车某部的优良传统——真人的美女配音指导出来了,结果,就是一花瓶,好失望。
从男主角第一次出监狱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开着这车和大boss来最终战,结果当然是让我失望,本片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着这车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乱跑,最后还在最终战之前光荣退役。
到了最期待的最终战,说实话,和解锁了顶级车之后和电脑AI之间进行的大战相比的快感,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实在是很无趣。
看极品飞车你就让我们体会到快感就好了,那么多乱七八糟,漏洞百出的情节到底是要闹哪样?
整部电影的画面完全带来不了极品飞车似的速度感,真不明白一部赛车电影为什么会拍出来让人感到如此的“缓慢”,镜头的感觉实在是连游戏自带的回放系统都比不上,后者有时还能让我一次次的回看感受速度感。
就算有些镜头现实拍摄有困难,把那些比较容易表现的选出来拍了相信都比现在的好。
本片最失败的镜头我认为是那个刹车之后摩擦冒烟再看似飘逸过弯的场景,实在让人感觉到了龟速前进,不要给我说什么真实,我要的是极品飞车。
开始的第一人称方向盘视角,和最终战开始时的起跑镜头无疑是在模仿游戏里,但是你要不就不要模仿,要不你就直接像到底,像这样不伦不类是什么。
我不懂赛车,也不认识那个碉堡了的车的原作者,我要的是游戏中那样的一辆辆的酷炫到我一辈子都买不了的豪车,还有一步一步的撞烂(好吧,这个我也知道不可能),但是,起码不要像这样直到影片最后才出来的几辆在极品里看的下去的超跑级赛车,前面的三辆一模一样的好车,因为,一模一样,请自动无视吧。
然后让人感觉是预算不足似的撞车,打酱油的警察,这里特别想说,既然是极品,怎么能没有路边突然停了一辆兰博基尼的警车这种彩蛋呢?
(好吧,我又想多了)这片子叫极品飞车,你XX是在逗我?
那些豆瓣上一个劲叫好的水军,你们真的玩过极品飞车?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以上内容是我意识模糊的吐槽状态的言论,要是有逻辑混乱,表达不清,重伤他人的情况,本人概不负责。
--好吧,总的来说就是,这或许是一部不错的赛车电影,但绝对不是一部合格的极品飞车主题电影,如果你只是为了过一下赛车的瘾,听一下引擎的声音,那你也许会满意。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极品飞车的死忠玩家,想要在其中找寻游戏的影子并以此收获感动,你一定会失望而归的。
我想,那些玩过极品飞车,喜欢他,为之深深吸引并且感动的不是这辈子都买不起的豪车,不是或真人或动画的美女配角,不是越来越真实的撞击和背景特效,而是蕴含其中的Need for Speed——极速的快感。
正是这样的快感吸引着无数玩家购买一代又一代的极品飞车游戏作品。
正是因为这种极速的快感让极品飞车成为了极品飞车,而不是真实赛车之类的其他作品,而这电影最让我失望的正是这点 。
当然,客观来说,这电影如果不叫极品飞车,一切都还好。
但是我们之所以会去电影院掏钱坐在那里两个小时,不正因为他叫《Need for Speed》吗?
记得许多年前,那时候的我,对于电脑只是知道c:\+回车,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庞然大物是神秘的,完全不可捉摸的,直到遇到第一个恩师,现在想来,我直到现在都做不到他的层次,能认真的跟一个学生交朋友,能用心的做这个学生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他知道在那个时代有可能是违反常规的,于是,我知道了win系统,知道了95,知道了98,知道了红警,知道了星际,知道了RPG,经典的仙剑,以及--<<极品飞车>>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家里有个自行车都是稀罕物的时代,能看到如此多的豪车,对于我,简直是神一样的崇拜,看着恩师驾驶着从未见过的豪车在路上驰骋,心中的激情无以复加,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极品>>这个游戏,这个众多豪车,速度与激情四射的游戏.慢慢的,时间累积,我终面临不得不的成长,也拥有了自己的电脑,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游戏,也慢慢发现,这个世界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身境也让我一次次的看着天空苦笑,但是,电脑里有几个游戏始终舍不得删掉,包括那个现在看来已经落伍但是依旧被尊为经典的<<极品9>>.自由是什么?是驾驶着让人羡慕的车辆行驶在城市中?是挥霍着无尽的金钱享受虚伪的尊严?是在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中沉醉不醒?来吧,让我们宣扬我们的自由,去掉那勒人的领带!解开那笔挺的西装!!脱掉那烦人的内裤!!!哦,对了对了,别忘了那个一直暗恋但是不敢行动的姑娘,这娘们就是欠亲!!!!自由的空气,是如此的清新男主在赢得了尊重的同时,也收获了甜美的爱情,完美的结局,英雄抱得美人归,我们都要想前看不是么?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也只能在这个故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下一个故事也许就没这么完美了,好好的读现在的故事,记住过去的故事,当你能脱下内裤的时候,你就能开始下一个故事!本来想写影评,结果写了这么多东西,可能这就是这个电影带给我的吧,豪车,美女,故事,以及,我们逝去的激情和青春!
文/梦里诗书从不曾有一款游戏连续出版到第18代版本,而且这个系列还将继续下去,作为EA公司的常青藤与摇钱树《极品飞车》是一个近乎不朽的的话题,电影版的改编,剧情显然只是起到了一个将游戏中狂飙,通缉,宿敌多种模式串联起来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是一部用汽车引擎说话的电影。
当前有《速度与激情》一部比一部闹腾大场面的珠玉在前,《极品飞车》给我的观感电影另辟蹊径,在保证了最大场面的营造后,“技术”成为了该片给观众带来无比新鲜的感官刺激所在,飞车、漂移、撞车的大场面高潮迭起,从普通赛车到顶级跑车的不断升级,一同EA《极品飞车》出色的游戏感,看这部电影并不只是在用双眼“看”,而是彷如真的在至身其中,感受大荧幕3D带来马达轰鸣,豪车奔腾的极致体验,这是一部游戏车迷不可错过的3D电影,电影的感受是《速度与激情》同样的大场面不曾带来的,究其原因,或许是鄙人也常玩极品飞车,电影同等对比游戏极高的相似度,只能说一部爆米花电影拍的全程无尿点也是极好的。
如果没有豪车竞速,让人很难想象130分钟该看什么,对比电影的豪车云集,剧情上的新意明显不够,电影开篇的引子就不够引人入胜,赛车竞速前庸长的对话甚至令人误以为烂片的节奏,而接下来的故事电影进一半的时间里莫名的爱恨情仇也了无新意,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极品飞车》用引擎的轰鸣代替剧情,男主的演出更像一场游戏而非电影,至于女主那是后半段的事……如果你的肾上腺素对车完全无感,那么看这部电影的前半段估计会使人昏昏欲睡,全片的看点在后半段才开始全面铺开除飙车竞速外,《极品飞车》将传统美式公路电影的融入,支撑起了后半段的剧情发展,一路独特的美国公路风光,豪车对战警察,男女主险象环生的公路历程,看到此,才能让我说这是一部真正的电影而非一部顶级包车的集体广告秀。
这或许是一部让文青范们坐立难安,吐槽连连的烂片,但同样也是一部游戏车迷不可错过的飙车盛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其实电影的好看与否本就不在我的一家之言,而在于每个不同的你。
男主角托比和小伙伴们应斯塔克工业掌门人霍华德斯塔克邀请,帮其改造反重力车。
在随后的斯塔克博览会上,来自英国的女买家茱莉看上了这辆车,托比凭借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把这辆车卖了一个好价钱。
但由于他跟斯塔克在营销方案上存在不同看法,终于矛盾升级到双方不得不用赛车较量一场的地步。
托比的小伙伴在比赛中翻车丧生,托比也含冤入狱。
两年以后,托比出狱,适逢霍华德斯塔克的同行,前哥谭市首富,如今的军火企业OCP的总裁决定组织一场比赛。
获悉仇人有份出赛后,托比也决定参加。
他借来了当年自己参与改造的那辆反重力车,然后开着它一路非常高调的从美国东海岸窜到了西边的加州。
一路上这辆飞车帮他逃过了警察叔叔的追捕,冲破了喜欢乱打手枪的小喽啰的堵截。
这辆车对托比有情有义肝胆相照,与他相依为命同甘共苦,托比一直把它当做亲生骨肉一样教它养它。
最后在开始比赛的前一天车被玩儿坏了。
后来托比另外弄了辆车然后赢了。
---爱上一匹野马,可它在上赛场前被人干翻……这部电影最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影片大部分时间被大部分人车轱辘一样翻来覆去的念叨,给观众造成一种感觉,仿佛得到了它就能制霸银河系、征服全宇宙、登上人生巅峰的那辆银色野马,居然没有撑到最后的关键比赛开始就被反派手下给用辆垃圾车给撞烂了。
我都已经有点觉得这辆车才是第一主角了,结果最后一场决胜战它却没份参加,真是太浪费感情了。
影片的第一主角托比被设定的有点像是车的附庸了。
虽然对朋友有情有义等优秀品质在他身上也有体现,但这些显然没有做到比以往的电影主角更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主角剩下的最大的特点就成了开车好,而这一点是一定要跟车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本片的主角的任务就变成了单纯的让车动起来。
《极品飞车》的游戏向来也没什么生动的剧情和人物,而本片的改编方向能明显看出来是偏向于展现原作的,在此基础上,人物塑造方面做到现在这一步也还可以接受。
女主角以及主角的小伙伴们倒是刻画的比主角生动些,大部分笑点都是两个配角Benny和Finn贡献的。
尤其是黑人青年Benny,每次出场都是驾驶不同的飞机,最后连军用的都开出来了,终于把自己搞进监狱去了,实在是花样作死界的一颗新星。
由于被前面的剧情给强化了,最后决赛时天上那架记录实况的直升机,还有警察叔叔用的飞机,看到它们时我第一反应都是,会不会是那货又来了。
把电子游戏里面的华丽场面搬上大银幕对于好莱坞来说难度越来越低了,前几年的《生化危机》系列和《波斯王子》虽然没能成为经典之作,但至少已不像早年那些山寨感浓厚的游戏改编电影一样承受一边倒的差评了。
本片的改编思路有点类似于《生化危机》,着重于游戏场景的还原,仅仅是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足可让大部分观众觉得值回票价。
然而从观众对最近几部生化系列电影的热情下降和审美疲劳能看出,《极品飞车》要想一直拍下去,还得有优质的剧本作为支撑,光靠动作场面的堆积是很难长久的抓住观众的心的。
毕竟同样的招数不能对圣斗士使用第二次。
最后提一点小细节,好莱坞电影但凡演到有人因车祸而死,此人一定是没系安全带的。
本片的Pete出事前就有这样一个特写。
而最后大难不死的女主角茱莉,虽然不见得是她的安全带起了多大作用,但还是能看出影片在试图让观众们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安全带”和“安全”的联系。
虽然影片整体上表现的飙车这件事其实是不是什么好事,但至少在安全带这样的细节方面还试图把自己的形象稍微矫正一点,体现一点社会责任感。
与之相比,前一阵的《急速天劫》则在戴氧气面罩的细节方面百密一疏了,有点小遗憾。
-今天的《极品飞车》前面都贴了《美国队长2》的Sneak Peak,一开始是队长和猎鹰的相识,两人一起跑步锻炼身体,队长时不时的调戏一下这位后辈(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应该还是出于礼貌,可惜他的体能太异于常人了)。
接下来黑寡妇开车接队长去“约会”,然后就是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的那段四分钟的动作戏,就是队长去印度洋上一艘轮船上去解救被困的神盾局特工那一段。
最近因为太期待《美国队长2》,所以各种关于队长的脑洞,除了本片当中不能忽视的钢铁侠爸比之外,同期的《雪国列车》也让我不自觉的想到队长当年带着巴鸡去劫火车抓佐拉博士那一段。
什么是宽恕,在极品飞车中,托比只为那最美的年华下嘎然而止的生命进行报复,但透过车窗望向不远处撞翻冒烟的跑车,他选择了宽恕。
事实上,宽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前总认为人并不需要宽恕,而且有些人是永远不能宽恕的。
现在,长大了,知道,宽恕别人,也就是宽恕自己,放一条自己的生路。
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因为我们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他们不值得你宽恕,却更也不值得你赔上自己的一生。
人们总是在不断反思宽恕与救赎,无论是电影、文学还是生活。
全民目击中一个父亲为了“救赎”女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分别是现实版的李天一,唯一的区别就是手段的不同。
宋任穷之女宋兵兵在老之将至为文革的行为道歉,寻求心灵救赎;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先生怀着多大的恨与怨将妻子死后遍体鳞伤的尸体拍下来,在文革之後的几十年不斷上诉为她平冤。
野夫回忆说,,他曾经恨一个人狠了二十多年,在再相见时,他愤怒得踢打着那个已经微偻的老人,才发现他的恨纠结了他二十多年,但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多人或在等待救赎,又有那么多的人让仇恨与悲愤缭绕心头。
如何走出困境,摆脱心灵的雾霾,宽恕是一条解决之道。
道理我们都懂,但能放下的人却不多!加一句,里面的车真是超炫呀!
这是一个游戏电影化、电影游戏化的时代。
三年之后,全球游戏的年产值将达到千亿美元级别,折射万物的电影自然不会放过这座金矿。
随着制作技术的不断升级,两者越来越容易实现无缝对接。
因此你会发现,游戏脚踏着文学和漫画,成为了最新受宠的电影源泉。
《生化危机》、《古墓丽影》、《最终幻想》等系列成功在先,而未来几年内,小到《愤怒的小鸟》、《神庙逃亡》,大到《魔兽世界》、《无敌破坏王2》,都会抢滩大银幕。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脱胎于游戏的电影“不合格率”相当高,大部分作品都是对游戏流于表面的效仿。
尽管在视觉设计上两者有所交叠,但相比于文学和漫画,很多游戏类型中都不存在饱满的角色、工整的剧情,那么所谓的改编,无异于平地起高楼。
《极品飞车》就属于这一类。
作为一款主打竞速的游戏,纵然有上市20年、发布18代作品、达到1亿4000万销量的铺垫,到了电影化这一步,可供筛选的故事素材有限,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好在,电影版《极品飞车》深入掘取了各代游戏中可利用的元素,以工整的好莱坞商业片模式进行建构,在视觉刺激和故事讲述中找到了平衡点。
《极品飞车3:热力追踪》是很多玩家心中最经典的一代,警车追击模式开始加入到游戏中。
到了电影里,众多警车丧心病狂般的围追堵截同样成为了主角竞速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至于动机,则赋其一个简单明了的复仇线索,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展示速度爆表的追逐厮杀。
甚至在本该处于剧情平稳推进的中间阶段,导演也安排了一段争分夺秒、杀机重重的公路之旅,神经时刻无法放松:被警察盯上,斗智斗勇;时间不够用,边开边加油;遭对方追杀,被逼至悬崖……同样引用自游戏的直升飞机(作用类似游戏中的侦查手)、地面队友(作用类似游戏中的阻挡手)的支援使得主角如虎添翼,三线合一令人目不暇接。
遵循自由赛道原则,男主角的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惊险地躲过各种来往车辆。
漂移、撞击、凌空飞跃等游戏技巧,以及翻车、爆炸等刺激效果都出现在了电影中,甚至路线都差不多。
上下镜头间景别、角度、运动方向的巨大差异、剪辑的快速凌厉形成了赛车时的速度感,而特效镜头几乎没有,全片都是实拍完成。
男主角第一次试驾改装好的福特车时,导演则收起了频繁的镜头切换,以长时间的第一人称镜头代之,唤醒观众对游戏画面的强烈记忆。
这场戏不长,但是是片中唯一没有对手和障碍物的一段,看起来心情舒畅。
福特野马、兰博基尼Sesto Elemento、布加迪威龙、迈凯轮P1、萨林S7、科尼赛克Agera R……一大批真实的顶级名车接连上阵,相信爱车一族会大饱眼福。
对于最拉风的福特野马,电影与游戏一样对改装车寄予了特别的厚爱。
蓝色双线涂装、宽体套件、5.8升V8发动机、900马力最大输出功率、22英寸铝合金轮圈、Brembo刹车系统……它是飞驰的鬼魅,是众神的马车。
在《速度与激情7》因主演车祸身亡而陷入理念悖论、并且不得已暂停拍摄的情况下,《极品飞车》恰好接过了这根接力棒,在春寒料峭时的电影院里升起一把激情之火。
片中男主角最好的哥们同样在“速度与激情”中失去了生命,但这并不能阻挡男主角追求极限的步伐,甚至冒着罪加一等的风险。
就好像游戏中的赢家叫做“最高通缉犯”一样,打破约束、放飞自我才是影片弘扬的精气神,也是观众走进电影院的隐秘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部由“小粉”亚伦·保尔担纲男一号的商业大片。
亚伦·保尔在近一年内以《绝命毒师》男二号的角色而一夜走红,《绝命毒师》是吉尼斯“世界最高评分剧集”最新纪录的保持者,亚伦·保尔高调进军大银幕值得期待。
这次最大的惊喜来源于4D影厅的体验,对比在游乐场中十几分钟的各种儿童片版本,过瘾不足以形容极品飞车的观影。
可以说在CGV4DX厅观影是视觉效果和体感体验的完美结合。
当大银幕上各色跑车呼啸而过,你的座椅会带给你身临其境的震动,甚至迎面吹来的清风会让你产生种种错觉,坐在车中的是你,而不仅仅是主角。
这种代入感是以往观影无法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够体验这种近400公里/小时的极端速度,突然就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如果打算二刷极品飞车,墙裂推荐4D版啊~本来是抱着看各种大牌超跑和公路飙车的刺激,没想到还领略了横穿美国那种公路旅行的美景,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那条著名的66号公路,还有这一路上的自然景观,如画布沙漠(the Painted Desert)、大峡谷(Grand Canyon)、以及亚利桑那州的陨石洞等。
没错影片中托比被围追堵截的地方就是当初“闪电麦昆”落魄的地方——美国大峡谷。
值得一提的就是故事编的还不错,至少没有预计的那么单薄。
除了速度与风景的美妙,还有各种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一些笑点。
散场后,身后一对情侣讨论影片的精彩与否。
男的特别喜欢,女的抱怨没意思。
我听后只能呵呵了!
真心想说,“菇凉,你一定是没有体验过公路上两辆车在车流中竞速的情景,没有感受过驾驶过程中发动机带来的强力推背感……如果你去尝试一次,保证你会爱上这个游戏!
”Route 66在美国版图上呈对角线,从芝加哥一路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
66号公路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该公路全长约3939公里。
学者迈克尔·华利斯说:“66号公路之于美利坚民族,好比一面明镜;它象征着伟大的美国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4。5 爽呆!!!!!
声音开响点,这个引擎声真是让人澎湃。这种声浪会告诉你什么是所谓源源不绝的动力
迈克尔贝起立鼓掌。
2014.03.17
听了老半天的引擎轰鸣声,唯一的念头就是几部车还是挺屌的~这种片子本来就不应该在意什么剧情,不应该在意缘何恣意妄为的高富丑可以逍遥法外,只是~只是当靓车嚣张地竖起剪刀门走下来这么个喜感的矮矬穷,太特么煞风景了吧~
不错
旁边的妹子一直在打哈欠 车挺帅的 我今天看的两个片子豆瓣评分居然一样 简直呵呵
看完之后脑子空空地出来了……吃了顿饭,就几乎回想不起这部电影的任何细节了……
突然觉得雪国列车好看了
电影前三分之一毫无惊喜可言甚至昏昏欲睡,从出狱开始电影开始走了上坡,剧情,动作都不错,挺抓人心。最后还有点小感动,比想象中好很多。
卧槽!这垃圾片居然7.6分!什么狗屁情节!就两处笑点,妈的!同为赛车电影,这shit 连速度与激情尾灯都看不到!一星拿好不谢么么哒 @南宁
一部纯粹的赛车电影,一部很成功的赛车游戏改编电影,没看的抓紧
游戏元素还原度还可以,走温情路线,感觉没有速度与激情好看。班尼太搞笑了,也很牛叉。军用直升机都能开来。
这就是一部虽然不能说更棒只值四星 但是我打五星 因为这个就是那种不能算特别好 但是让我喜欢的影片 极品飞车的游戏我也很喜欢 千金难买我喜欢
三星的剧情。给男主所有小伙伴的表现加一颗星。
配乐两星
前面的铺垫和中间一段都眯了一会,只有塞车阶段有点热血沸腾的赶脚。
不要太纠结于剧情BUG,看这种电影就享受快感乐趣。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各种座驾炫目逼人,电影配乐推波助澜,看着过瘾又痛快,够了。
我不是毒师粉,小白那张欠揍配角脸首先就给我留下了极差的印象,而片中演员集体的梦游表演更是灾难级别。此外,影片带来了《头文字D》后最乏味的赛车戏,画面与音效剪辑都相当失败。PS:本片男性角色的平均身高真是让人捉急。
小粉同学相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