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去年写的,当时还没有来豆瓣,所以贴在了我的勃客上,感兴趣的姑娘们可以去瞻仰一下,地址如下:http://bloodhead13.tianya.cn/——————————————————————————在朋友家里看了一部电影--〈SAW〉,看完以后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情节:这是导演花费了很大力气着力刻画的地方,不要以为情节很简单,事实上是很不简单,就象大多数的恐怖片(或者叫惊悚片)一样,不到最后一刻,根本猜不出真正的主谋是谁,一开头的桥段是很可以迷惑人的,但是随着情节的铺陈,就会渐渐发现,一开始的关于这个故事的所有的推论都是不成立的。
在看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的猜测到底谁是最后的BOSS,可实际上一直到了片子的最后3分钟,我们才知道,而且,还是导演告诉了我们真相。
所以,在看片的过程中,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假的;不要相信自己的猜测,因为你的猜测都是错的。
整部影片100多分钟,没有一分钟可以让人舒舒服服的享受的,所有的段落都浸泡在浓重的黑暗和血腥味之中,色调以冷色和暗色调为主,除了那个“石器时代的浴室”是一片白光之外,所有的场景不是黑夜就是暗房,要不就是诡异地下室和廉价肮脏的小旅馆,简直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总的来说情节很紧凑,没有什么废话,绝对不是善男信女们一边调情一边吃爆米花就能看的懂的。
2,关于人物:导演把很大的力气放在了情节上,因此也就造成了对人物刻画的不够丰满,表面上,似乎已经明白了电影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可是经不起推敲,人物深度不够。
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地位卑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地下摄影师(或者叫他密探),住在一个“很烂的公寓里”,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一个“更烂的地方”,不过是为了几百块钱,就被卷进了这个可怕的游戏里面,到了最后还生死未卜(其实可以猜的出来),真是衰的可以。
另一个则是医生,在美国,医生可是人人尊重的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里有老婆(虽然每天和他闹离婚),有孩子,还有二奶。
结果在一次偷情未果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游戏中的另一个主角。
比起那个摄影师,好歹医生还过了几年好日子,虽然最后他的结局也惨的可以。
还有一个戏分并不多的黑人警察,一个神经兮兮的医院的护工,大家都很有个性,但是都不够鲜明,不过如果你不是抱着研究电影的目的而来的话,这些刻画就足够了,足以交代清楚事件了。
3,关于细节:影片里的细节很多,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大家在看的时候尽量少眨眼睛,因为从一开始的第一秒起,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包含了特殊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后面的情节推动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小心漏掉了某个细节的话,虽然不至于看不懂,但是多少会影响看片的流畅性。
看完以后,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细节的设置其实就是一个关于“KEY”的寻找过程的设置,KEY可以翻译成钥匙,也可以理解成某件事物的核心和关键,所有的细节其实都是为了寻找KEY而提供的线索。
总的来说,细节搞的很精彩,很有趣,等一切的谜底揭开后,才会蓦然的发现,原来这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情节安排都是充满了用意的。
4,关于道具和场景:电影里面所用到的杀人道具都很诡异,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可以把人的嘴“永久的撕开”的装置,在我上传的图片上的就是那个装置,除了这个装置以外的一些道具,都是很普通很廉价的玩意,但是没人会想到用这些玩意来干这些勾当,铁丝网,蜡烛,香烟,“杀人不一定要用枪”,就看你怎么运用这些东西了,就看你把它们和其他的什么东西配合起来了。
场景方面秉承了美国的这类电影的一贯风格,腐朽的瓷砖,摇摇欲坠的天窗,生锈的浴缸,涂抹着屎尿的令人反胃的马桶,空无一人的地下停车场,狭窄的小巷,每一个场景都让人很不舒服,似乎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发生这些事情。
5,关于故事的寓意:电影中间出现了一句台词:大部分人都不知感激的活着 。
在片尾,游戏的策划者,真正的幕后主谋在离去前又一次重复了这句话,我想这也许就是导演借他之口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
回想整部片子里面,所有的游戏的参与者不是终日无所事事的流氓混混,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都是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的家伙,总之都不是什么好鸟,包括我们的两个倒霉蛋主人公。
他们被卷入这个游戏并不是偶然,策划者的目的性很强,所有被卷入的人在他的眼里都是有罪的人,需要由他来救恕,而他的救恕方法就是:遵守他的游戏规则,要么胜出,要么GAME OVER。
电影是要我们感激生命,要我们意识到活着的可贵。
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当导演把这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叫人不寒而栗。
6,关于音乐:看完片子以后,我拼命的看字幕,想看清楚都是那些人给电影配的乐,憋了半天,只看清一个FEAR FACTORY。
电影中的配乐其实不是很多,但是都很好听,主要是以工业和歌特为主,阴暗,厚重。
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有一点很重要:希望看过片子的人保守片子的秘密,不要把结局说出来,让没有看过的人自己来感觉。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的在想了,如果是小强Jack,他会怎么办呢?
我猜他会先直视室友的眼睛特真诚的说:trust me, im gonna make you out,i give you my word.然后开始试验各种逃生方法,每次失败就会说:damn it!
然后把手中的东西扔掉。
最后不停的喘着粗气咬着块木头把自己腿锯了,再假装掐死室友,拿着枪半躺着表情痛苦的守在门口,等幕后boss进门就毙了他。
因为boss在地上,所以当然等不到,结果流血过多昏迷过去。
boss这时候站起来,走到Jack身边,撕下伪装的面具蹲在Jack身边端详着他,嘴里说:God bless America。
突然Jack暴起,把藏在手里的小钥匙深深的侧插进boss的颈部!
boss双手捂住伤口,瞪大了惊愕的双眼,踉跄的后退,嘴里想说话又因为颈部受伤说不出来,只能“嘶嘶”的哑叫,当他退到另一个角落的时候,刚才假死的室友从他背后突然站起,搂住他脖子然后用那把锯割断了他的喉咙,血呲了一墙。。。。。。
然后室友从boss尸体上翻出一手机,不停的试,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号码可以拨出去,而号码下面的注明是:Mr. President。。。。。。。
然后出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画面,一电子表开始嘀嗒,嘀嗒,嘀嗒,然后叮的一声显示了个整点,结束了本集。。。
真希望第7季24可以安排一些这种情节在里面,给Jack两三个小时用于在一个困境里解开谜题,不要光是顾着跟中国使馆人员找茬。
《电锯惊魂1》无论是在压迫感、新奇度、剧情安排集结尾收束上,漂亮得无懈可击。
一条通过厕所密室的主人公心里,背景剖析,一条通过警探为了寻找电锯的过程,最终触发了那经典的结尾:心急如焚的锯掉自己的腿,john在adam无比吃惊下居然从血泊中爬起来了。
从片名"Saw"巧妙的一语双关开始,导演运用未知、黑暗、空间幽闭,死亡等四个人类最主要的恐惧根源作为配菜, 加上了对人性黑暗面大量且真实的描写作为的主餐, 虽然只用少量的血浆佐食, 然而片中无处不流露的创意与精致的巧思, 配合着简单但精确的痛觉传达,以及凌厉的剪接, 使得这场黑暗刺激的飨宴成本虽低却一点也不平凡;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格局。
同屋的小S推荐看《电锯惊魂》,说该片是那种意料之外的结局,貌似符合我的调调。
于是昨天夜里宅在屋里看了《saw》,伴着同屋的娜娜看的粤语版《珠光宝气》,一时间室内氛围煞是诡异。
咋说呢。
该片我只打1颗星。
不是说导演不会讲故事,或者演员不够卖力。
而是本片的立意让我看不到任何值得探讨的东西。
人性本恶?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的选择?
胡扯,全是胡扯。
一个病入膏肓的变态杀人狂导演了整个故事,但是一连串的死亡故事并没有合理的逻辑解释,只是手法看上去恐怖而曲折,貌似高智商的折磨人游戏只是让人恶心而已。
用惩罚他人的手法来宣泄对世界的留念以及将要离世的愤怒,这种病态的世界观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
求生意识是本能的,怕疼更是人体本该具有的生理特征,用酷刑去考量非正常环境中的人性,结果本身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是谁都会选择生的,我们没理由去鄙视杀人逃生者。
这里我想到《蝴蝶效应》,那才是经典的天才编剧。
一样是压抑的片片,但是格调和立意的高度使其突破了悬疑的本体,上升到人性赞歌,为我们所爱的人牺牲小我,这些都是人性中至美的东西。
再说逻辑。
且不谈那般封闭的环境怎么找得到,还能设置先进的摄像头搞视频同步,以及控制生锈的下水道水管导电。
那个在屋里装死人的人在不少于6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完全一动不动麽,即使是服下休眠药物也是会呼吸的,被困者是外科医生耶,怎么会察觉不出?
美国的MD很难读的哟,难道编剧是想以此来抨击学术腐败?
哈哈然后是两位殉道的警察。
此等连环谋杀大案居然只出动2名警察在跟进,手法像个没受过任何特训的不上道的小警卫(这样的案子该FBI管的吧,负责调查的至少也是个special agent啊),遇到那般手中拿枪的变态悍匪还去搞肉搏,人家都开枪了,还喊着“freez”胡乱反击,枪法之烂看得人对FBI的执行力大失所望——有没有常识啊,太没水准了吧。
难到这里又是在隐射美国的国家机器不能有效执行社会监管职责才是导致罪犯猖獗的原因?
显然此片不是《教父》啊。
其他的不通之处还有很多。
懒得写了,我不是尖酸刻薄的人,但是本片确实不该在豆瓣上评为5星。
恐怖的恐怖片而已嘛,哪里算是完美。
个人意见,欢迎探讨。
距离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概有四年了。
当时年少不懂事只有一些矫情而幼稚的诸如“我们要爱惜生命”类的看法。
去年有一朋友跟我说我们一起看电锯惊魂吧,一天一部,看完交流看法。
我就第四遍看了电锯惊魂。
第一部毫无疑问是很精彩的。
甚至我认为是七部里最精彩的(当然了第七部的结尾我认为也非常棒)。
先说说我认为我注意到的细节。
1 老头趴在地上演完了全程。
他的脚的姿势换了好几次。
我没有无聊到去数他到底换了几次。
所以说,到底是导演故意卖给观众的破绽暗示这老头没死,还是他只是单纯地忘记了脚的位置?
2 老头肩头的枪伤。
背后有一块圆形的破洞,这个我在《犯罪现场调查》里看过类似的例子,有了这个细节的枪伤会显得格外真实。
总之当时我是跟我朋友赞叹了好久。
3 我能说我看了好几遍才注意到开头亚当把钥匙跟浴缸里的水一起放掉了么?
4 导演表示时间的手法除了墙上的表,还有两个主人公渐渐苍白的脸色。
密闭的空间,除了墙上的表能知道时间,与外界完全的隔绝,奇怪的录音,跟偷拍者亚当的对话,一步步让他陷入绝望和疯狂,又接到妻子女儿的电话,给最后戈登的爆发铺垫好了一切。
到这里观众的情感也跟着适度爆发。
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
时间有点久了,还有很多想不起来了,想起来再补充。
下面是一些关于John Krammer个人行为的思考。
他的出发点是,你们在消耗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你们明明那么健康,不像我病入膏肓,却拿着大好时光去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不把你们推到死亡边缘你们是不会知道生命可贵的。
的确,他的这个行为拯救了戈登。
可是,他真的有资格代替上帝去审判这些人吗?
虽说他没有主动杀任何人,但是通过极端的伤害自己或他人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才会更鲜明吗?
忘了后面第几部有一些死里逃生的人,无不是面对众人目光呆滞,只有一个假装经受住“考验”的伪君子在神采奕奕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的“遭遇”并感慨竖锯给了他重生。
肉体的存活≠精神的重生,在那些所谓“幸运儿”眼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他们对生活的盼望,要说与过去有什么区别,就是他们的生命之火越来越暗了。
要说他的出发点还有那么一丁点善意,他的门徒就是纯粹的丧心病狂。
Amanda的自以为是害死了自己。
Holfman最后演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这不是竖锯的本意,但这跟他脱不了干系。
所以说他做这一切的意义又在哪呢?
以后的每一部好像都在一步步的推翻他的本意。
这很好。
至少代表了编剧的态度还算是不反人类也不反社会。
这一点,比《死神来了》要好太多太多。
最后表白温子仁。
把saw翻译成《电锯惊魂》是有问题的,但是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saw一语双关,既有锯子、手锯的意思,又是see(看)的过去式。
如果看过saw0.5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本意只是取了saw的第二种意思,窥视,偷窥。
恰好saw1里手锯成为了重要道具,于是顺其自然取了saw这个名字。
jigsaw同样是一语双关,既有线锯的意思,又有拼图的意思。
这就给汉语翻译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英语观众来说,jigsaw puzzle killer是拼图杀人狂(因为jigsaw杀人之后总会留下一块拼图),但jigsaw这个词本身又能让他们联想到锯子,就增加了jigsaw的恐怖气氛,他们可以直接把老头叫作jigsaw。
而汉语翻译成拼图,叫老头”拼图”总觉得太平易近人,翻译成竖锯,又完全丢失了”拼图”的原意。
所以才出现了”拼图杀人狂”(jigsaw puzzle killer)和”竖锯”(jigsaw)两种叫法。
而saw翻译成电锯惊魂就更来历不明。
因为saw1-7一次都没有出现过电锯(那叫electric saw或chainsaw),只出现过手锯和圆形锯,而且saw的杀人手法花样百出,锯子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种(反而出镜最高的是那个爆头头盔)。
所以saw这个词的核心绝不在于”锯子”,而更多是”看”的意思,第一部里老头暗中观察密室里的求生者,后面几部老头更像审判者窥视着芸芸众生,颇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意味。
但若翻译成《窥》,原意有了,汉语观众对”锯子”的联想能力又没有了,大幅降低了电影的血腥感。
于是权衡优劣,只能舍”窥”取”锯子”之意。
而《电锯惊魂》中电锯属无中生有,故港台《夺魂锯》最为贴合英文标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英文名另拟。
像《盗梦空间》,就比inception(全面启动,开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结合saw的具体情节和立意,兼顾血腥悬疑,或许可翻译为《审判者》《虐杀审判》《生刑》《神明在上》
照理说一个系列片能拍到第七部的话,至少第一部应该不至于差的。
不过《电锯惊魂》还是突破了下限,我一直跟着影片的叙事节奏追寻悬念,看到最后哑然失笑——原来这是一部中二电影啊!
中二病患者病态的自我意识在片中一览无余,“你们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只有我是对的!
”、“你们这些肮脏的大人!
”、“病的不是我!
是这个世界!
”……还有在心里自鸣得意的“看我的机关!
哼哼!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些岛国国中生身上的病态自我意识被集中起来,嫁接到大洋彼岸一个垂死老人的身上居然毫无违和感,不得不称赞编导们的鬼斧神工。
而且连粉丝们都这么认为,打开一页豆瓣评论看到“……大boss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诉人们学会生活,珍惜身边的所拥有的幸福,教育那些无所事事的背叛家庭朋友的人,例如那个吸毒的女人学会珍惜生命,比教改所管用多了。
另外可能因为boss本身也快over了。
其实是一部难得的教育片。
为什么要禁呢 尽放些没营养没思考的商业大烂片……”然后楼下回帖是:“完全认同楼主的看法,我看完的第一感觉也是这个。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麻木了,如果不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教育,别人只觉得你在说教,更本就不会有人在乎。
”我还以为是进了《死亡笔记》的论坛。
小朋友中二有萌点,老大爷也未必不可以,但一来这是在三次元,二来血腥的画面拍摄手法太过写实了,我不由得悄悄问了自己一句,若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又当如何?
假如我是Adam,啥事都没做错就被关在一个臭气熏天的房间里等死,做何感想?
我会这么想暴露了我不够中二的本质。
中二病患者心中自己永远正确,自然也不可能成为被制裁的对象。
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名字会被夜神月写到,当然也不相信自己的身体会被SAW绑到。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是一无是处,情节的紧凑,节奏的掌控,演员的表现等等都是优点。
更不用提天才创意的两人对峙场景成为后世编剧们模仿的对象。
网友评论说“恐怖片有这样的创意已经很不错了”哦我差点忘了,我们是在恐怖片这个范畴里讨论问题。
这是一个通常只靠做些假面具假器官吓唬吓唬小孩子的领域,能把悬念保持到最后已经很好了,干嘛要去计较SAW躺的那摊血有没有毒这件事呢。
不过作为喜欢亲临现场观看受害者遭受折磨的SAW而言,现在这个位置趴着看戏也太不舒服了。
这也要怪导演早拍了几年,没看到几年后大洋彼岸一位叫宁浩的导演在《黄金大劫案》里的绝妙创意——干脆直接上十字架装耶稣好了。
这派头这视角唯我君临天下的优越感生杀大权在握的神圣感这才算是唤醒世人珍惜生命的人上人嘛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可怜虫被本大人充满智慧的人皮道具玩得团团转,这才是中二病看恐怖片的至高享受嘛
“拍摄成本之少,用时之短,票房之高”无疑是这个系列最大的特点~看之前听人说多多吓人,我本身是属于胆子大的,对于肢解,血腥之类的东西没有不良什么反应(胆子小的说真的别看了)看多了美剧,套路什么的都可以说很清楚了,但是这部片子是个例外了,这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结尾地上的人站起来这处情结可以说多老的司机都猜不到了。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到位,一开始淡定的医生,一步一步走向崩溃的过程,演员的演技很过关,包括后几部,人物绝望的处境与心理处理的十分到位!!
变态杀人狂的故事在后面的系列交代,每一部的设置不同,但一样的是你总猜不到他怎么演😂😂胆子大的肥肠推荐!
,!
,!
04年的片子我现在才看,如果还说没被爽到自然没什么说服力,毕竟经过这近十年被多少基于此学徒大师级别的其他悬疑片的洗礼后思维方式也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
但确实坑爹感强烈到不吐槽一下不爽。
首先看片前忌讳的几件事情除了看剧透以外差不多都做了:1) 知道结局有意外2) 被很多人推荐3) 相信豆瓣评分从以上几点不由自主的就对此片形成了,“可能会有惊喜但估计希望不大,毕竟片子老,血腥情节肯定很多得跳着看”这样的观前感。
不得不说变态工作室里面的场景设计,小模型什么的,做工真是太精致太赞了,向死而生的境界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观影者有一个非常不理想的限制就是知道片长,可以根据时间来推断结局。
但即使这样,前面的几个小高潮也实在是伪造的太假了。
1)最开始就出现脸的猥琐看护,一看就不是boss,眼神和状态不具备统筹全局,心理变态的气质;另外,猥琐看护的照片出现在袋子里了,一个优秀的变态罪犯会把自己照片暴露给别人看么?
猥琐看护是通过装置简易像素极低的摄像头观察被害人情况,他又是boss,这件事会合理么?
2) 戈登医生砍脚这件事估计自认为是个小高潮,由于处于奔溃边缘,又急于拿到手机就割脚这件事实在是欠妥,毕竟前面更加艰难的情况下都拿到放音机了,手机根本不远啊ok。
其次,锯子这件事出现在电影名字和海报上了,而且一开始戈登就说:这是用来割脚的。
3)其实割脚这个情节发生在门被打开后还更加妥当一点。
4) 戈登终于把脚给卸了,但是看到这不禁大呼上当,尼玛关锯子毛事啊这片。
但是编剧为了让你看到真正高潮,不禁找了个跟主题没关系的名字来转移视线。
5) 卸了脚的戈登更加肆无忌惮了,拿起枪就杀人,可惜已经过了6点你挣扎也没用了孩子,此时“企图让大家相信是boss”的猥琐看护出现了,摄影师又装死,这里导演也企图给大家一个小高潮,可是拜托前面用过的梗可不可以不要用,‘狼来了的故事’基本是全球幼儿普及了的好吧。
6) 于是猥琐看护死了,大家又开始猜测到底谁是boss,到底是谁呢是谁呢,还有不到5分钟的时间,放弃猜测吧,让电影来让你爽。
结果呢,爽到没?
8) 遗漏的线索“喜欢近距离观察被害者”。
但是知道了这个人是凶手又怎么样呢,一点不爽嘛,动机很扯淡,也没有什么真的高潮,凶手跟大家也不太熟。
下面来说下动机,一个病危病人看不惯不珍惜生命的人自己又闲的蛋疼想玩真人密室逃脱秀。
1)猥琐看护不是密室,不具备统一性不和谐,破功。
2)就算猥琐看护这货不好好珍惜生命了,在他体内弄点毒,就让他绑架母女以及执行死亡,你对那对母女以及摄影师和医生的生命负责任了吗。
3)极端手法帮助那姑娘戒毒看透生命的价值,却死了一个不明所以的人,没交代那个人的情况。
4)从几个受害者的情况总结所谓“不珍惜生命”的人的特点,基本包括世界上大部分人,所以根本算不上一个好动机!
5)所以根本就是大boss躺在床上看到医生和女学徒眉来眼去心生嫉妒好么。
6)总体来说大boss真是一个好游戏设计师。
此外一些没处理好的小细节真的很让一部片子减分:1)那么大的一个在黑暗中的“x”,一开始两个人都没看到,并且医生已经醒了很久了,在黑暗中你第一眼就会看到的东西,等到影片放了一半才看到这合理么?
2)开始的一个受害者,墙壁上有个大洞他会没注意到?
3)医生老婆拿枪对着猥琐看护的时候,半天没开枪还打电话,最烦这种情节。
4)过度放大一些不必要情节,比如绑架小女孩那段,锯腿,导演企图包揽恐怖和悬疑又两者都没处理好,对于悬疑片而言太多冗余情节,而又没人会拿他当纯恐怖片看。
最后,其实真心诚意抱着想看一部好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的,又不出意外地失望了,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加靠谱点的,让人可以对此片顿生敬意的分析。
豆瓣评分8.7,唯一一部进前豆瓣top前150名的恐怖片,恐怖片官方中的No.1首先我是学编导的,专业就是研究影视的,是要告诉你们好在哪里这部电影经典是它的色调,光线和构图。
全程都是冷色调,色调以蓝色为主,其次是血的暗红色,如同手术台的阴冷;还有光线上,因为是密室,没有任何自然光,而是室内暗调白炽偏蓝灯光,且还是顶光,伴随着灯光忽明忽暗的闪动,愈发阴森;线索与剧情冥冥相扣,悬疑情节设定很巧妙,作为背景的是密室,更带来了压迫感和封闭感,密室与外界的流通性很差,与其它密室相互之间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扣感,让人真正的绝望,才能让它成为了恐怖片中第一这部电影从编排开拍,到杀青,到剪映,到成品总共只用了十八天的拍摄时间,这才叫效率(因为时间紧迫,也确实有些小bug)ps.不看到最后你绝对想不到boss是谁
不适合我
原来“电”和“锯”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儿……
挺好的是没有预料中的剥削所谓的人性,两个人各怀鬼胎然后变着法要弄死对方那种,医生最后打那一枪铺垫就很充分,扎实的剧作。但像试个钥匙啊找个盒子呀什么的,像密室逃脱,没多大意思,以及最后锯腿这个很关键的动作动机并不充分。变态趴地上六小时一动不动,看来的确要死了的。
Glorified student project
就结尾还能看吧
虽然最后那个死人站起来确实震惊了我但是还是不可否认剧情有够无聊的而且那个老头也不怕半路打个喷嚏放个屁穿帮什么的😂事实证明能活下来的不是对别人就是对自己够狠🤦
★★★★☆ 会让你吃惊的
实在太好看了。节奏感超级好,结尾超级震撼。第一次在恐怖片里看到了含韵。真的太棒了。时光飞逝有魔法,治愈人心有流丝。最多友邻评分的老片子。牛
有些疑问。医生为什么不用电锯把手机勾回来。。。而是选择锯腿。。。他老婆一直在打电话,但是为什么后来密室里的电话不再响了?
预知剧情,然后一般般
吓死人喏
拿这片当做德州电锯杀人狂来看是我的错啊,但是其实在给出了那个医院打杂的正面时,我大概就猜到这个不是最终boss了。
蓝光重刷。《电锯惊魂》系列的头开的并不好,这一部的竖锯还未展示出教主特色,他的痛苦游戏并不具有什么引导性,基本是他作为绝症患者,嫉妒别人有命活所以无端端的整治别人,或是逼迫别人行凶,戈登医生的妻女做错了什么?私家侦探为什么还是被关到死?竖锯在这一部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是个杂碎。既然反派可恨,那本片警方和受害者们笨拙的动作表现就令人生气了——拿着枪总是瞎比划,也不知先打腿什么的。细节设计也有问题,它主干算是个密室逃生题材,在交代厕所之外的戏码时,那些俩人为何被关厕所里的戏其实没提供任何线索,本质上是废戏,黑人警察死盯着戈登医生其实也没有理由,还有些快放镜头显得制作很廉价。值得称道的还是它作为系列电影的大局观——阿曼达作为幸存者这时已经出镜了,可她杀了个人就不担责吗?有两首配乐能听
看完之后心里很难受
靠杀死别人来发现珍惜生命重要性的人都是变态
不是我的菜
这其实是个励志片好不好,杀手先生告诉俺们即使在生命的尽头还是能干成很多事情滴~
结尾为之瞠目
节奏慢 挺扯淡
确实猜不到结局 但是怎么没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