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头我就在想,即使薰有生父生母养大又如何?
那样的一对男女,男的花天酒地,女的尖酸刻薄不饶人,小薰未必就能健康地成长。
反倒是希合子给了她一个虽不富有甚至贫穷落魄但却充满温暖和爱的童年。
不管是在天使之国还是后来的小岛上,小薰都过得非常快乐。
12岁的孩子不能单独留在家里,日本大概没有这样的规定。
如果在米国,亲生父母把一个四个月的婴儿单独放在家,大概不会比带走孩子的希合子承担的责任少。
《第八日的蝉》最早是由才华洋溢、产量丰富的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在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晚报连载,之后出书、改编电影、电视剧,感动了无数人,好评无数。
一向认为日本的男权是深入骨髓的,尽管现在都在强调男女平等,但仅影片中显示出来的仍是很多女性悲剧产生的实质是男权,女性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时长147分钟的电影,讲述了希和子和公司上司发生了婚外恋,在被他说服堕胎后成为了不能生育的女人。
悲伤中的希和子在得知上司妻子生了小孩的事实后,潜入他家冲动中抱走了可爱的女婴,取名为熏,但还是在4年后被亲生父母找回。
21年后,惠理菜(熏)成为一名孤僻的大学生,却似乎踏上了希和子一样的道路……希和子的悲剧在于相信了一个不值得相信的有妇之夫,还在冲动下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导致犯罪,但她和熏四年的生活却成为了她的救赎,她像一位真正的母亲那样幸福、尽力、孤立无援地抚养着“自己”的孩子。
身为女婴生母的惠津子,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丈夫的外遇、不断的社会舆论都让她痛苦不堪,但最大的痛苦应该是刚出生就被诱拐、找回时却已错过了最佳培养感情时期的女儿,她的所有只剩下落寞和无助。
从小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惠理菜和已婚男发生不伦,想来也有为了报复希和子和自己生母的因素,不过事情却向着惠理菜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开始了一段寻找自我之旅,更深切地体会、理解着两位母亲。
和小说中的分段叙述不同,导演通过惠理菜的寻找之路,从她立场的转变使人更认同女人身为母亲的伟大,而女人应该比男人还要坚强,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未知的生活。
这世上有一种关系无法竞争,有一种关系竞争是不道德的,前一种是父母血缘亲情,后一种是夫妻两性爱情。
第八日的蝉就像超越庄子中的寒蝉一样,本应不知道什么叫四季的蝉,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这部影片就展现了另类的亲子关系,非血缘,且非道德、非法!
但却远超真正的血亲。
就是这样的另类逻辑下所形成的另类关系、另类经历,乃至带给孩子的另类感受、另类观念,还有那种完全包容,融化所有善恶的爱。
另一个寓意,蝉在地下多年,而最美好的时光也许就是那八日。
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虽然不像蝉一样在生命终结之时,却也是短暂的,就在那触碰到暖情的那些岁月。
影片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切皆为因果,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特点都是成长过程所留下的痕迹,包括那个一直在女性群体中长大、对男性充满厌恶的闺蜜……
如此有深度的电影,在于它的多元性。
相对于黑白分明的一元童话类型电影,多元电影的魅力就在于,给予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正反两面的多重角色,亦正亦邪。
从不同的认知,不同的判断标准下,会有不同的颜色,而多种颜色交融下的人性光辉更加美妙。
演员就此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人物更加真实,剧情的冲突性与激荡性也更丰富。
从叙事角度,影片没有像讲童话一样,只讲述了一段故事和结果,如同“公主王子幸福地在一起”就结束了。
影片没有只描述一个多重角色下的人物(绑匪母亲)所表达出的复杂情感,而是利用时间之镜,折射出孩子内心中同样的双重角色情感。
特别在孩子长大之后,所形成的“到底是被爱方、还是被害方”的思辨。
从记忆中抽丝剥茧的叙事方式,从女孩回忆的视角中展现那段普通人领略不到的人性。
这样的表达方式,真的体现出导演深厚的功力。
这是我的第一部五星影片。
我承认并不客观。
这部影片让我有强烈的代入感。
女主角“熏”让我想起库房隔壁每天被妈妈骂,被爸爸骂的眼镜男孩儿。
让我想起来自己的童年。
让我想起,从未谋面就被我冷漠地处理掉,我的孩子们……从影片角度讲,由始至终,诱拐事件只是起因。
给孩子带来一生无法磨灭的阴影,是妈妈暴虐的性格,父亲的伪善,懦弱,和种下的恶。
“从现在开始我们去各种地方,跟妈妈一起看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有漂亮的东西。
”“比如海?
”“嗯!
大海呀天空呀花儿呀星星,还要看秋天冬天春天,妈妈要上班哦,用工作赚的钱给你买漂亮的书和巧克力。
”“巧克力?!
”“嗯,什么都给你,什么都让薰看。
”在看完这段对话后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以前虽有人为我讲过《第八日的蝉》的大致情节,但在我看到她们的新生活,她们的依偎,我还是满心希望她们就能这样在小岛上度过明天,后天,大后天,一日日,直至老去。
我是相信命运的。
当野野宫希和子第一眼看到薰,那个哭喊的婴孩向她绽放一瞬的微笑时,她觉得她罪孽得以赦免。
我仿佛与她融为一体,与她一起突破理智的茧,将情人的孩子抱入怀中,跌撞的冲入大雨之中,就像是抱着生命中最后的依靠。
一路的辗转流离与艰辛劳累,天使之家的剥削与封闭,薰在这样的环境里咿呀学语,走路,不曾受到伤害,宫希和子把人性中最暖人心的母性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这个孩子。
哪怕在离开天使之家,在逃亡的路上,她为她的女儿哼起了歌谣,在漆黑的夜里为她点亮了一盏不灭的明灯。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她是绑匪,绑架了她的情人的孩子。
但同时,她把她自己也完完全全地交给了这个孩子。
薰的四年,亦是幸运而快乐的,当她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想和妈妈结婚,永远都不要分开时,宫希和子也是无法言喻的幸福与感动。
但命运早已铺设好轨道,节日的庆祝,暖人心的微笑被定格在了相机里,一经发行,故事被迫拽入深渊。
宫希和子入狱,啼哭着的薰被警方抱起,哄着没事了没事了。
我不禁觉得可笑,他们的任务的确结束,但新的悲剧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秋山惠里莱,薰被赋予了新的名字。
虽还幼小,但与父母的的隔阂难以抚平。
冷漠,自卑,独来独往成了她成长的标签。
夏日里是蝉的烦躁的喘息,她喝着啤酒,喃喃道:“要是所有的蝉都在七天后死去,那也不觉得寂寞了,因为大家都一样。
但是,如果有一只活到了第八天,伙伴们都死了,只剩下自己,这样才悲惨。
”因而当有人对她好时,她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与她“妈妈”相同的道路,爱上了一个有家室的男人。
在一定程度上,毫不夸张地说,在灵魂的某一处我与她是相通的,我成长的历程让我懂得她对生父母的情感,与对情人的依恋。
幸而她比她母亲来得勇敢,当她怀了他的孩子,明白自己所有的不过是几句温柔的谎言,她选择了感谢,然后转身离开。
我同样懂得她赌气对她母亲说她为了不让自己去绑架别人的孩子,不愿做一个空壳子要生下这个孩子。
纵然外表坚强与坚定,内心却满是犹豫与挣扎。
正如她哭着说“我不会养孩子,因为我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疼爱孩子,怎么骂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好好相处,我当不了母亲。
”她的歇斯底里恰恰是她成长的真实写照。
当她怀着孩子重新踏上这座岛时,儿时的记忆慢慢地浮现。
在岛上的快乐时光,她与妈妈许下的愿望,看过的戏剧,拍过的照片,一一浮现。
泪水冲破了她坚毅的外表,她哭喊着:“我一直都想回这个岛,其实,是想回来的,可是一直想着不能这么想。
”她瘫坐在地上,对生活,对亲人,对接下来的路,对肚中的孩子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我要工作,然后带他看好多东西,给他穿可爱的衣服,带他吃好吃的东西,告诉他什么都不用担心哦……告诉他没事了,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你,要说好多次。
”是的,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八天的蝉,能看见其他蝉看不见的事物,或许,那是,或许是些非常美好的事物”。
如果被问起希望在什么样的地方成长,我恐怕会想有一个安逸的民风淳朴的美好地方。
这是刚刚看过电影八日目の蝉的感想。
原著探讨没有血缘关联的母女二人的亲情羁绊的可能。
我想偷走情人的婴儿用尽全力去抚养,给这个孩子全部的母爱是完全可能的。
曾经印度有过狼孩事件就是说失去孩子的动物仍然不能克制抚养幼崽的本能。
人类本来也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哺乳动物,有时未免难以掩盖天性或本能。
而电影导演的镜头更多关注在女婴薰的成长环境。
世外桃源般的小岛,郁郁葱葱的树林绵延到海平线,善良的人们,安定的生活,传统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寺庙行事。
薰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里与小伙伴们渡过,在并不知情的虚构的母爱里幸福着。
直到再次造访这里,薰心中对这里的所有牵挂与依恋才终于被唤醒:原来我一直都这样想回到这座岛上。
合理与否,我们心中都有一段最好的时光,一直在寻找着回到幸福的道路。
-2017年准备好好做微信公众号——穆尔登格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
这个电影名我还挺喜欢的,我记得是之前看《一起同过窗第二季》里面任先生说过的,他自己像第八日的蝉那段话,还挺喜欢的。
但是忘了,反正大致意思就是第八日的蝉是孤独的,因为他的同伴都是在第七天死去,而他活到了第八日,但是活到第八日也许是为了遇见更美的事物和人呐。
也是在说他遇见了唐木恩吧!
这个电影其实结尾挺温暖治愈的,但是可能和我预期的不太一样,我觉得有点失望吧。
电影的结尾部分在讲与养母的和解表明女孩子原来是有人爱过的,而不是那个在家的亲生父母笼罩下毫无爱意的孩子。
她是被人爱过的温柔对待过的孩子。
怎么说呢,挺好的,但是如果能够把养母和亲生母亲深挖一下就好了,而不是单纯用爱意去化解。
开始那个挺好的,完全是女性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呐。
失去生育能力的去诱拐妈妈,失去孩子的崩溃妈妈,厌男症的女孩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女性。
左右逃不出悲剧的命运。
结尾的爱化解有些潦草和笼统了。
还有重点:男人不带套,没有能力承担一个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能和他那个啥。
真的毁了自己的一生,对孩子也不是好的选择。
这就是现实,无论是舆论还是抚养方面真的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还是太严苛了。
不过万一有了的话,女孩子还是不要随意打胎吧,对身体也不好啊!
最好的最好,还是先预防。
迷上日本作品不是一天两天了,到现在我也很佩服自己可以花很长时间去看一部日本文艺片。
没有大冲突,大争吵,却总是能让你感觉到其中的情感对抗和变化。
据说蝉只能活七天,活到第八天的蝉很可怜,因为只剩它一个了。
但是换个角度想,他又是一只幸福的蝉。
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样,其实有其独特之处。
影片中多次提到美好的事物,是呀!
大海 星星 夜晚 月亮是如此的美,而你什么时候能感受到她们的美呢?
那一定是知足的时候。
根据整个电影的叙事结构是采用了穿插蒙太奇,童年和如今交替叙事。
在这样的节奏中我能感受到浓浓的宿命感,或许人一生的命运都已被安排,只是其中每个阶段的选择影响你到达终点的速度。
而在这人生的旅途中,你怎么去与自己和解呢,怎么去适应生活呢,这是真正要追逐的目标。
哭完了来写剧评,大抵,因为故事而为自己哭的语言,根本就算不了剧评吧。
虽然,是个完全和自己无关的故事。
诱拐别人的孩子而产生无法分割的羁绊这种戏码,已经在MOTHER里感受过一次了。
当然上次也一样哭得稀里哗啦。
但这次不一样,嗯,不一样的。
"小学2年级的时候,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她放了成长录影带。
我缺失掉的童年和欢乐,都被映在里面。
"对,你大概还是憎恨过的,在应该什么都不懂,却已经被迫似乎什么都明白了的年纪里,你一定憎恨过。
为什么?
为什么你要和别人不一样。
这个没有办法选择的人生,为什么他们要让你如此疼痛地度过。
到底,你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一直道歉一直道歉都无法得到原谅?小小的你,一定曾经捏紧了拳头告诉自己一定要逃离这些疼痛,等长大到又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遇到不一样的人,换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你就这样一天天抱紧自己,暗暗发着誓。
然后你逃出来,你似乎真的已经忘记过往,不用再哭泣或者道歉,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想过的日子,遇到那个男人。
再然后你就能够渐渐清晰地看见你曾不明白的那一切了。
爱上宛如父亲一样的男子,做出和母亲一样的决定,这不是偶然不是宿命不是天意。
而是你其实是如此地想要回去,回到那个,遥远的似乎已经忘记掉的童年时光里。
在那里面,没有咒骂没有憎恨没有哭泣和疼痛,只有无尽的温柔和欢乐。
真想,再那样地被爱一次,被拥抱一次。
好像自己从来都没有伤心和疼痛过那样地,被深深地爱着。
“我其实从来没想过恨谁,父亲也好,母亲也好。
但其实我一直想在回到这里。
”你终其一生寻找的,也许只是回去的路而已。
你希望的,也许只是路的尽头,她还在温柔地等着你而已。
然后你也可以,温柔地,爱着你的未来。
所谓“八日蝉”:七日宿命的蝉如果活到了第八日……这部电影里我们只看得到女性,只有一个个悲伤的女性背影。
在日本社会里,尽管一直强调着所谓的男女平等,但是长时间所造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使女性成为了弱势群体。
影片中的女性都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幸,但是社会却没有伸出援手,而她们身边的男性则更不值得一提。
是的,在日本这个男权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女性悲剧,只是很多事情她们都忍了下来,所以表面上的矛盾冲突并不明显。
但是,这部电影却表达了许许多多女性的心声,而且电影也用她们的行动告诉观众,女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女人还是母亲都是很伟大的。
希和子:母亲那场犯罪对于希和子而言无疑是一场人生悲剧。
即使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能够清晰的发现希和子的无奈,但是社会舆论却是残酷的。
影片开场那段法庭戏非常精彩,森口瑶子扮演的母亲代表着社会人的普遍看法对希和子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希和子的眼神去告诉所有人她的立场。
这种主观舆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一开始就把影片拉向了高潮。
那一声声“去死,去死”真的很刺耳,很令人痛心。
紧接着,影片回闪到了希和子诱拐孩童的一幕。
那场大雨虽然没能阻挡希和子的行动,但是大雨肯能不停的冲击着希和子不安的心灵。
虽然“养孩子”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愿望,但是这毕竟是犯罪,所谓的罪恶感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的。
随着矛盾越来越突出,雨也越下越大。
冲击的不只是希和子的心灵,观众们也会被导演所营造的氛围所感染,一同进入这个无法令人自拔的世界。
其实希和子原本可能会拥有一个不错的“小家庭”,即使她只是情人,但是出于女人的本性,她还是非常希望能够生下孩子,和她一同生活。
但是一切都被那个男人所毁了,此时男人自私自利的一面在影片中尽显无遗。
可以说本片中没有属于男性的任何空间,在导演看来,女性们的悲剧都是男同胞们一手造成的。
虽然,这类看法非常极端,但是社会上像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不久,这个男人的妻子准备生孩子了。
这对于希和子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碰巧那天她们家里没人的时候,她看见了那个孩子,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希和子看到孩子第一眼时,孩子笑了。
对于没有母亲经验的希和子而言,这一笑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这一笑让她体内的母性激素瞬间涌出。
作为母亲的希和子开始和孩子踏上了一条逃亡之路。
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行踪,她给孩子取了一个新名字“薰”。
至此,成岛出合二为一的电影拍摄手法正式开始,这点之后还会详细说明。
逃亡之路虽然艰辛,但是希和子却愈发幸福,在她和“小薰”生活的那几年里,她真的像一名母亲一样,幸福的抚养着自己的孩子,尽管生活条件非常糟糕,尽管为了掩人耳目到处逃亡,但是只要“小薰”在身旁,希和子的心里总能得到安慰。
在日本这样一个法制严禁的社会中,一名柔弱的女子像带着一个孩子身无分文的逃亡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许多长镜头都说明了希和子的内心是何等的孤独和无助,入住酒店是的紧张,乘坐新干线是无措都会令观众产生怜悯,她究竟犯了什么错,这件事真的就那么不可原谅吗?
事实毕竟是残酷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来生存,说真的影片中的希和子真的很不容易,她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只希望孩子能够好好生活。
片子那段看着星空唱歌的场景非常令人感动,好似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希和子在夜空中找到了只属于她们“母女俩”的生活空间,这幸福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希和子孤立无援的窘境,同时也再次向社会发出疑问,这么温柔的母亲真的是一名十恶不赦的罪犯吗?
这之间强烈的反差再次使影片达到了高潮。
只可惜,社会就是那么不公平,幸福的生活随时都有可能终结,希和子最终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
据说导演成岛出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希和子的最后时刻的心情,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小豆岛实地考察,影片中大量小豆岛的民风习俗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刻画出在这世外桃源的小豆岛上,希和子似乎真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美丽的田野,纯朴的农民,生活是多么安逸,所有一切都可以抛掷脑后。
但是,最终她还是被逮捕了。
或许作为一名情人,一名犯罪者希和子的确会被世人唾弃,但是就她最后那句“孩子还没吃饭,请快给她吃饭吧”,我相信没有人不会认为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就像她在法庭上所说的那样,她没有错!
惠理菜:填补心灵空白之路从小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惠理菜为了报复那个“世界第一的恶女人”希和子和自己的母亲。
和一名已婚男子发生了不伦关系。
她只想让她们看看这段看不见幸福的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类事情也很符合那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但是事情却像惠理菜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惠理菜的怀孕使她突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从之后故事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惠理菜的母亲对她的教育还是不错的,如果惠理菜真的一了百了想要气死她母亲的话,她完全可以像她母亲之前对希和子所作的那样,到她母亲面前去炫耀一番。
这点上也看得出,在失去自己的孩子之后,母亲内心深处进行了自我检讨,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走上自己原先的错误道路。
于是,惠理菜开始踏上寻找自我之路。
这段救赎之路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合二为一的手法。
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小说不同,小说完全把希和子的故事和惠理菜的故事分成两段分别叙述。
但是,成岛出的手段更加高明,通过惠理菜这个不成熟少女逐渐寻找到新的人生起点这之间的变化安排场景,从一开始惠理菜对希和子的嗤之以鼻,到最后的潸然泪下。
我们可以发现希和子和惠理菜两段故事之间的切换频率变得越来越快,“小薰”最终和惠理菜合二为一,惠理菜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她也终于原谅了那个“世界上最恶毒的女人”。
对于一名女性而言,立场的转变原本就比普通男性要复杂的多。
从少女到女友再到妻子,最后到母亲。
这些转变原本就很难处理,何况影片的主人公还有此等的遭遇,所以这段旅程看似漫长,但其中有着太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在惠理菜填补心灵空白的同时,相信许多观众也会找到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吧。
惠津子:无法弥补的爱惠津子作为惠理菜的生母,她有着太多太多的过错。
但是,她却无疑是本片最大的受害者。
由于自己的不冷静,或者说不成熟,她激怒了希和子,从此她开始了她悲剧性的人生。
孩子刚出生就遭到了诱拐,但这还不是最为悲剧的。
当惠理菜回到她身边后她才意外发现了一切都为时已晚,直到4岁才回到母亲身边的惠理菜让惠津子错过了培养母女感情的最好时机,惠理菜好似他人一般的举动一直摧残着惠津子的心灵。
此外,由于丈夫外遇所在造成的严重后果,惠津子对于丈夫的态度也非常冷淡,家早已没有家的感觉。
再加上社会舆论的不停骚扰,惠津子真的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结束了,她此时的心境究竟是怎么样的或许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换作普通日本男性的话,很可能早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但是惠津子却没有。
她留下的只是其落寞的背影和无助的神情。
八日蝉:新生惠理菜在听到千草说起八日蝉的故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家都死了,我活着岂不是很悲伤。
的确,在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之后,很多人都会无法自拔。
但是,这部电影却想通过“八日蝉”的故事来激励着那些处于人生低谷的朋友。
影片中,永远看不到明天的希和子一直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着;惠理菜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第八日”。
此外,那个工作室的女人们其实都在努力的奋斗着,即使处处不公,受尽欺压,她们依然坚持着:久美为了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切的工作,她的母亲也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她;千草更是如此,故事能从千草的口中说出八日蝉远比从主要人物口中提出来要好,同样深处困境的千草有着和惠理菜相似的过去,她也迷茫着自己的未来,但是她有着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或许生活并不会美好,但是作为活到第八日的小蝉,她可以看到其它小蝉们看不到的东西,光就这点就足够了。
虽然影片的拍摄在2010年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但是今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会被进一步提升。
正在复兴的日本国民非常需要这类电影的鼓励,使他们早点走出心灵深处的阴影,作为地震后存货下来的受灾者更是如此,他们其实也是活到第八日的小蝉,真心希望灾难过后,小蝉们能够得到新生。
PS:女优:永作博美用其演艺生涯最高的演出把希和子悲情的一生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年底包揽大奖不是问题;井上真央的表演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她从电影中体会到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点点滴滴。
小池荣子,森口瑶子,风吹纯,市川实和子等实力派女优亦发挥的非常出色。
整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女优们的精彩演绎。
歌手:最后不得不说一下中岛美嘉的这首主题曲。
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和影片的主旨相当匹配。
这是中岛美嘉病后复出的第一首歌,感情非常投入,相信看完电影后的她肯定也从影片中得到了些什么。
很喜欢,细细品味。
男人的错
3.5星。人性。前面略有些零散。最后狠煽情。
一個好劇本 一個差導演 就整出了這麼一出戲 主線不清楚 前一小時正序倒序切得實在生硬 其實拍成9集電視劇 到會更出彩 @芒果冰冰 Tetsuya Nakashima可遇不可求哦 這個電影跟“松子”比起來真的是渣了
让我看这种文艺范又拖沓得电影实在太难为我了。。。看了一半,弃
147分钟 日本的胶片不要钱吗?
童年不可被买断。日后恐怕就是终生的追寻。
求ost,音乐好听。这些事家里人从没有为我做过,都是你第一次带我做的,是你教会了我很多事情,你让我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我不会再见你了,我们的关系绝不会结束,但我不会再见你了,相识至今,谢谢你,谢谢你说过那么多次,喜欢我”看过最心酸的分手告白。
结尾意犹未尽,几个孩子演的不专业,永作博美和井上真央演的比较到位,小池荣子演得很硬。勉强给4星,因为故事确实不错
拖沓,虐心,但小女孩真的很萌啊
不大懂
8.3分真是……槽多无口。整个电影琐碎、混乱、主题不明,配乐跟整体苦情基调也相当不搭
女主角压抑了十几年的一份感情,终于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爆发。男受众(我)压抑了147分钟的一份心情,终于在影片的片尾曲出现后得到解放!
博美的演技已然撑起了大半部电影!
电影内容阴暗
母亲这种东西,一旦碰触,就是永远的万劫不复
故事是不错,可非要弄两个半钟那么长吗?
也许是因为看过原著,所以剧情多线发展我只觉得累停,不如ドラマ
不怎么样,这么高的分数我都不相信是豆瓣打出来的。我没感觉有什么感动的,三观就不正。这个偷人家小孩的女人,就该死。话说亲妈也很奇葩,不值得同情。日本就是这么不能理解的国家。
好慢好慢节奏真的好慢,虽然每个场景都像MV一样,但实在太没自信看完了,要不是用电视和弟弟一起看的我绝对不会看完,也许和早已看了原作有关吧。一星是给卡司和小豆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