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第一部,今天看第二部。
第一部很打动我,虽然故事空间小,但是通过每顿饭的语言和细节将每个人的关系和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的情感渐变,流畅自然,冲突合理具有张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大对前女友的情深意切和对家人的默默关照,一地鸡毛后老大无奈的道出我们是一家人更是意位深长。
第二部令我失望,如坐针毡。
第一场老三的婚事各种出糗,应接不暇,第二场老二的婚事又是亲戚的各种打闹。
全片集中于荒唐的婚闹,人物众多但关于每个人的性格刻画很少,有流水帐的感觉。
矛盾吵架发生后,就以一家人的借口和好了,这种快节奏的叙事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
所有的情感和主题通过频出的金句表达,显得空喊口号,单调乏力。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是循序渐进,详略得当的。
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主角的变化,突出更强烈的情感和更深刻的主题。
这部电影剧情混乱,从始至终浮于闹剧表面,一味的快节奏无厘头,根本算不上合格的电影。
『还是觉得你最好2』除了“子华神”黄子华外,原班人马回归,全场最佳王菀之,全场最靓林明祯,全场最骚张继聪,全场最雷谢君豪,剧情承接前作,前半段各种无厘头的玩梗也算有趣,但是节奏上缺少“真核”控场,也没有第一部那种精致的设计感,直到第一场婚礼结束,闹剧越发无边际,最终后半段也是又长又尬又烂,无法收场。
【6或7分】
🎬《还是觉得你最好2》高度功利化的现代社会中,每一间房屋,每一张餐桌,人之所在之处,无时不刻上演着情感游戏。
脱落的墙漆、褪色的春联,最后的瞬间定格在了厨房。
一锅永远沸腾的老火汤,熬煮出了最隐秘不安的乡愁,也映照出时代的困顿与坚守。
我们在一边逃离、一边眷恋。
家人在哪,家就在哪。
中国人对于“家的意义”,在这一刻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一饮一食、一粥一饭之间,最终通过一张餐桌,找到婚姻的真谛和脚下的路。
还是觉得你最好2 (2024)5.42024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喜剧 爱情 / 陈咏燊 / 邓丽欣 张继聪
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2》(2024)海报01 没了黄子华的《饭戏攻心》《还是觉得你最好2》(《饭戏攻心2》)没了黄子华,就像没了灵魂。
据说黄子华没拍,一是一向不看好续集,不接拍续集。
另一个原因是黄子华2023年主演的电影《毒舌律师》票房火爆,从此摆脱“票房毒药”并晋升“票房春药”,片酬水涨船高。
而这部小成本制作的贺岁片制片方,已经开不起片酬了。
片长132分钟,歌曲、MV串烧凑时长,其实90-100分钟便足够了。
如果是在影院观看,最值回票价的应该是剧情的催眠效果及补眠2小时了。
制片方打铁趁热,《还是觉得你最好2》确实是借一年半之前上映的《还是觉得你最好》(2022)IP热度的圈钱之作。
所以,黄子华没拍续集是对的。
看这情形,应该没有第三部了。
电影《饮食男女》(1994)海报02《饭戏攻心》:港版《饮食男女》“材料是真相,味道是假象。
要将真相变成假象,用心做,不难的。
但要在假象里面,把真相给找回来,就好像在一段有太多太多经历的感情里面,找回初心。
可能它早就融化了,你怎么努力找,都找不回来了。
”“婚姻是美好梦想,婚礼是打一场硬仗。
”“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我的新郎在哪里,我的婚礼就在哪里。
”《还是觉得你最好》第一部发生在饭桌,第二部发生在婚宴,还搬出了失传粤菜“仙鹤神针”。
30年前,李安导演的电影《饮食男女》讲述台湾三姐妹,《饭戏攻心》讲述香港三兄弟。
两部电影都是讨论爱情、婚姻与美食,导演陈勇燊这是致敬《饮食男女》,还是想打造港版《饮食男女》系列?
可惜,陈勇燊毕竟不是李安。
电影《家有喜事》(1992)海报03 港产贺岁片:一年不如一年港产贺岁片的特点是闹腾的群星系,《饭戏攻心2》出场了老一辈的胡枫(1932)、“龙婆”罗兰(1934)、米雪(1955)、蒋志光(1961)、谢君豪(1963),中青年一辈的王菀之(1979)、张继聪(1980)、陈湛文(1982)、邓丽欣(1983)、林明祯(喵喵,1990),出场演员的年龄差跨越了一甲子。
但通常群星戏大概率也是烂片,这部也没能例外。
群星戏加上续集的“狗尾续貂”定律,烂片标签实至名归。
港产贺岁片从《家有喜事》系列一路走来,如今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带着对第一部的期待,笔者在情人节当天观看了《还是觉得你最好2》(又名《饭戏攻心2》)的超前点映。
在春节档八部撤四部的格局下,《还是觉得你最好2》这部久违的港式贺岁喜剧,应景地勉强挤进春节档的尾巴,又关联上情人节和元宵节。
为了造势第二部,片方还在本年的1月20日于全国艺联专线重映第一部,可以看出各方都想要奋力地多争取些票房。
《还是觉得你最好》第一部中国香港票房成绩超7000万,成为中国香港华语影史票房第二名,内地票房也突破1亿大关,王菀之更是凭借此片一举夺得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续作从Table For Six变成Table For Five,少了核心成员“大佬”黄子华,《还是觉得你最好2》是否还能再续喜剧神话?
开场前半小时,节奏似乎有些松散,影片质感整体看与前作相比略显俗套,甚至差点以为是部催婚催育宣传片。
无厘头式喜剧风格加上香港本土化的笑料,多少与内地观众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有些隔阂。
然而随着故事推进,影片渐入佳境。
编剧出身的导演陈咏燊(曾参与撰写《河东狮吼》、《新扎师妹》、《地下铁》、《下一站天后》等多部经典香港电影剧本),依旧展现其不俗的剧本架构能力。
剧情仍然在三对情侣(其中包含“大嫂”和“大哥”的异地恋)中间展开,六人行中的大哥出走非洲,留下其余五个“屋企人”齐心协力搞事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小有成就,但也困难重重。
三对情侣的情感发展是故事轴心,一家人“齐齐整整”才是题中之义,同时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所想、真正所爱,完成疗愈和成长,这也与当今社会年轻人价值观相吻合,相比爱情,亲情更重要,相比爱人,先要学会爱自己。
距离第一部上映仅过去不到两年,影片里所反映的社会潮流已悄然发生变化,数据流量短视频的泡沫与虚假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导演巧妙地将这一社会现象融入到故事中,甚至银幕内出现了“竖屏”。
它们是片中人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反过来又成为其矛盾和困扰的主要来源,短视频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显露无疑。
影片中对香港传统文化的呈现,想必会吸引平日钟意港产影视歌的内地观众。
致敬“哥哥”《Monica》的MV、结婚仪式要穿金戴银、广东话梗“两个字”还是“三个字”,看过《繁花》剧集的观众们,终于能在失传粤菜“仙鹤神针”端上桌后会心一笑。
与第一部类似,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只是外衣,香港城市的未来发展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内核。
在前作中,导演将大哥隐喻为固守过去的老香港,迷茫于未来发展,在片尾通过与“母亲”的对话,最终决定“走出去”。
在续作中,二哥为隐喻对象,同样是与“母亲”对话的形式,放下维系体面的包袱,拥抱真正的自己,与一家人携手向未来。
几位主演依旧呈现了与第一部相同的表演水准。
喜剧部分的夸张程度和表现情感部分的细腻程度都刚刚好,既不刻意,又有笑点和泪点。
他们就如同我们身边的老友,熟悉、亲切、可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他们后来过的怎样。
一帮TVB“老熟人”的加盟,也令这出大戏如虎添翼。
作为音乐人的王菀之继续为影片献声,其创作才华和动人嗓音仍旧在线。
导演在对人的情感、社会的变化、城市的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后,选择了一个颇为保守的结尾,不免俗套地落入“合家欢”的窠臼,令整部影片显得有些平淡。
从娱乐性的角度,故事的起承转合还不足够精彩,笑料和反转也不足以与港式经典喜剧媲美;从艺术性的角度,严肃议题的挖掘又浅尝辄止,视听语言中规中矩。
虽然以上问题未能使影片再上一个高度,但瑕不掩瑜,该片的整体质量是优良的,在如今还能看到如此用心、用情拍出的港式喜剧,已是十分难得。
截至2月12日,《还是觉得你最好2》中国香港地区公映4天票房已突破1500万,尽管没有黄子华的加持,成绩和口碑也还算不错,但大部分内地观众刚刚“吃”完春节档喜剧类题材的“大餐”,恐怕短期内不会那么容易再次走入电影院观看同类型影片,要想复制两年前的喜剧神话,也许有些难度。
然而,对于喜爱粤港文化的内地朋友,这部片子确是不可错过的佳片,记住一定要睇粤语版。
刚刚看完上海站,映后导演和男主也来现场了,听到了拍摄🎬时的一些有意思的花絮,听到男主张继聪会不好意思做那些夸张&帅气动作的时候会会心一笑哈哈哈,导演也在用心给大家安利他的作品,因为刚刚看完,这一切都说的特别中肯和真切。
拉回电影🎬本人,内心os,我不太喜欢开头,整个人觉得有点做作,但随着剧情往后,夸张表达和绚亮夺目的服装之下,居然会泪目,我们看了太多电影中&生活&自媒体app的美丽的,华美的,精致的,包装下的婚姻&结婚现场,但剧里随着阿猪和三弟,在结婚👰现场随着💃内心却决定分开,随着二哥那对婚礼现场的闹剧,邓丽欣演的角色直面二哥的痛苦😖,二哥和拖油瓶这个称呼真正释怀…还有很多(不想剧透hhh,电影本身比剧名更深,你去看吧,你就知道他她不仅仅在谈论爱情💓,是女生的成长,对情感的勇敢(在婚礼当天决定分开,也太敢了,那一刻我听歌识曲的那首歌,没想到是猪妹自己唱的,她是歌手王菀之,那一刻她是演员,王菀之。
对于猪妹,还有一段,不自觉鼻子酸了,他去找她,他知道她怀孕了,她说我不喜欢你,我爱你,但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我一个人可以带大小朋友们,我不知道,但…我这一刻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她们并没有有小朋友又在一起,女孩子尊重自己的爱,尊重自己发生过的情感,但又不用它去琐死别人和自己,感觉好喜欢这个女孩,猪妹,王菀之。
很多槽点,很啰嗦,很极端的巧合,让人觉得哪有这么多事啊,人的情感转折为何这样的啊,但我觉得现实中肯定有人结婚是这么曲折。
我觉得这片是成功的,我觉得他想传达的东西我get到了。
或者千人千哈姆雷特吧,结婚后的我觉得片中想表达很多人因不同的原因在结婚前,甚至在结婚时还在犹豫,顾虑,怀疑自己的选择。
结婚真的不容易,在这个世上诱惑太多,为何要择一人终老呢?
有的也因自身原因,就如歌《相爱很难》的歌词“也许相爱很难,就难在其实双方各有各寄望,怎么办?
”。
最后的败笔是,喵喵才是水性杨花的那个,实在让我太失望了,与结婚的主旨是违背的,导演你大可以不写喵喵跟mark的来电啊,渣男与渣女。
结尾曲应该用《相爱很难》的。
观影前须知:1.需要先看过第一部的饭戏攻心,才能顺利观看这一部。
因为交代角色背景、人物关系都在第一部。
2.影片基本上是地道粤语大词典,不是粤语环境长大的人应该会有很多get不到,会很影响体验。
(例如“埋街食井水”一词,中文字幕完全不是实际意思,所以如果不听原版粤语、不了解粤语意思的人get不到笑点),3.要明白这部电影叫“饭戏攻心”(《还是觉得你最好》是跟电影内容毫不相干的内地片名),导演在拍第一部的时候就是要玩一种形式,把所有冲突浓缩在吃饭戏爆发。
4.不要抱着看喜剧的预期进去,因为其实它是挺戳心的情感关系片(两次王菀之的歌一响,热泪盈眶)。
以下是观影后的感觉:1.看过第一部的话,第二部也值得看,符合我对导演的期待。
(有些对白跟第一部呼应)2.电影主题是:we are a family3.好电影就应该这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性格,而且每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逻辑。
4.邓丽欣的演技出奇地好。
而且她有两种戏,前面感动超真,很有层次,后面阻止别人吃鱼翅时则是用浮夸演法(配合当时情景的搞笑需要)。
5.只有两场饭戏有点少(我以为会有3场的),不过2小时的观影过程也没觉得空。
6.遗憾的地方是,戏里大部分笑点在早期宣传已经反复传播,于是观影前已经破梗,实际观影时不好笑了。
(这才能叫过度营销)与第一部比较的话:1.导演自己画地为牢,想以吃饭戏来引爆冲突,从这个形式来看,第一部做得更好,场景是很有意思的烧腊工场改建民居(看过第一部的导演采访就知道这个场景很妙,导演本身也很满意),每段饭戏集中在这个民居发生,很细致地安排埋雷、小爆发、隐患、最终大爆发、解决,第二部在饭戏安排上没有这么紧密。
但从感情表达的方面看,是第二部的感情更充盈一点,它重点不再放在大哥的视角,而是家庭里每个成员自己要面对的难处。
2.撑起整部戏的重点人物从大哥转移到二哥,还有林明祯的角色也变得非常重要。
3.【关于没有黄子华参演这件事】,事实证明黄子华在这部戏里不是非有不可的人物,第一部的大哥如果不是黄子华来演也不是不可以(当然,以吸引观众的角度肯定选黄子华),但林明祯、邓丽欣、王菀之、张继聪他们的角色就真的只有他们能hold住,没有其他人能代替。
当有黄子华的《毒舌大状》跟没有黄子华的《饭戏攻心2》比,当然是《饭戏攻心2》好得多。
(可见导演和编剧的用心程度非常重要)总体来说,这不是喜剧,它是用笑点来点缀的情感片(而且笑点还大部分早已曝光),能站在每个角色的立场情景共情的话才能看到温柔之处。
(因此冷漠的人和俗人应该会给1星,还有不懂地道粤语的也没法全面享受本片)
《还是觉得你最好2》来了,这次还是原班人马,故事基本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依然保持着浓浓的港味儿。
电影以喵喵与三弟的“婚礼”为开篇,看过前作的人都知道,喵喵本来与大哥是一对,三弟和猪猪才是欢喜冤家。
结果上来两人高调的宣布“恋情”,一番鸡飞狗跳后,才发现是在为二哥的婚礼公司打广告。
尔后,恐婚的二哥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同样是为了打广告,却把跟Monica的“广告试婚”变成了假戏真作的求婚,关键Monica还答应了。
电影一开始就笑料不断,印象最深的是二哥求婚时突变MV现场,一首“哥哥”的《Monica》,立马带人重回90年代,浓郁的卡拉OK风迎面而来,又土又潮,又怀旧又好笑,绝对是风味十足的港式无厘头。
而且本片还把这种无厘头风格贯彻到底,在原有的人物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主角们的家族线,以两场婚礼为舞台,让他们轮番登场,制造了超级多的笑点。
比如三弟与猪猪的婚礼,猪猪戴满金饰,三弟更是穿着全金打造的圣斗士盔甲,可以称之为一举三得。
首先是视觉冲击力就非常好笑,其次也以夸张的手法体现出湾区的婚俗风格,最后更是通过三弟电竞达人的身份完成了COS的致敬,可以说即疯狂又合理。
而由参加婚礼引出的陈家长辈六叔与七叔的叔嫂烂账,即为二哥与Monica的情感设置了障碍,也可以算是对第一部大哥、二哥与Monica情感纠葛的影射和Callback,要知道这段纠缠的三角恋可是第一部故事的重心,但在第二部中就像陈家长辈的陈年旧事一样,已经属于过去式了。
而在另一场二哥与Monica上的婚礼设定上就更加搞笑了。
首先是把场地选在了晚上结束营业的游乐园,又有“鱼翅大王”六叔赞助的婚礼仪式,Monica一身“鱼翅天使”装又艳俗又华丽,而且她还是个拒绝吃鱼翅的环保人士。
显然,整个婚礼的设定都非常荒唐,矛盾一触即发。
还好有猪猪的“仙鹤神针”力挽局面,化解了第一重危机。
说起来猪猪的厨师身份,也是港式喜剧中最重要的存在,源自于湾区对美食的热爱,其实除了这道充满创意的“仙鹤神针”,电影开头那几道鸡蛋仔造型的钵仔糕、钵仔糕造型的鸡蛋仔、三倍虾的虾虾虾饺、三倍肠的肠肠肠粉……也是既有意思,又充满隐喻,主要还是体现出大湾区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整部电影用了三段真作假来假亦真的婚礼串联,保持了自《家有喜事》以来,港式无厘头贺岁喜剧的传统设定,但是对个体人物在情感关系中的刻画则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男女关系和身份地位上,给了更多平等的尊重。
比如在二弟与猪猪的关系中,电影通过猪猪的选择与三弟的态度,展现了了“男人至死是少年”的无担当和无责任感,以及此情境下女性的无奈以及独立的应对策略;而对于深受原生家庭影响而恐婚的二哥,影片也呈现了他内心完整的自我和解过程,在六叔的激励下,母亲的“婚姻魔咒”终究还是成了一份关乎婚姻的承诺;最后,是孤身在异乡的喵喵,第一部交待了她与大哥的感情,而在第二部中更多体现的是她通过恋情获得的亲情,在大哥出国后,与其说她害怕失去爱情,不如说更害怕因为爱情的无疾而终,可能会失去与陈家其他人的亲情关系的两难境地。
其实比起搭建地基的第一部,《还是觉得你最好2》在个人线上的探讨要丰满得多。
无厘头笑料依然满格,但是不再以非常抓马的情感关系作为主线,而是回归到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人物,在不同的转角变换身份时内心的挣扎与和解,所以,也更加温情。
不过,始终有一点未变的就是“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港魂,这也是我在这部作品里看到许多TVB熟脸时的感慨,谢君豪、胡枫、罗兰、米雪……尤其是米雪的出现,应该是属于我的时代记忆,特别令人唏嘘。
或许港片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烙印,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所以,当这种记忆来袭时,总会产生共鸣,而像《还是觉得你最好》这个系列无疑是对那种热热闹闹,充满插科打诨的无厘头,又满满温情的贺岁港片的黄金时代的重现。
不喜欢第一部,所以意外感觉第二部还可以。
先不论最后效果如何,剧本是有用心写的,感情线有几个片段挺走心(王菀之的歌的两次切入都很好)。
不算纯喜剧,而是用喜剧点缀的情感片。
梗基本上在香港本土甚至粤语地区都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
第一部大哥是剧情核心,可以改名叫《大哥和5个亲友》;第二部没了黄子华,反而给了5个亲友成长线、更为丰富的人设以及发挥空间。
邓丽欣的演技肉眼可见比第一部进步,王菀之和林明祯的角色人设+演员发挥也不错。
热评里说“一个奇葩的家庭出了三个不负责任的男性,本来每个女性都独立自主,看似觉醒最后一步步沦为整个家庭的润滑剂”没毛病,但这个问题在第一部就已经非常明显,甚至这部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最重要”,在骨子里非常传统的HK,编剧不觉得这有问题,就是整个系列的大问题。
虽然贺岁片就是看个热闹,但还是希望如果还有3的话,不要强行HE了,里面的每一对都有各自问题。
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就强行HE会让喜剧变成黑色幽默。
尤其是Josephine,第一部已经回归自由身,第二部却因为长辈压力、怀孕回到这段亲密关系,没有足够的剧情支撑导致角色的发展有点崩。
作为第一部中有亮点的配角比较可惜。
台词:全都走了,不要紧,还有很多人在。
这里还有人,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在平静中失去过,永远都不会得到平静。
在假象里找真相,就像在一段有太多经历的感情里找初心,可能早就融化了你有没有发觉我说大话並非想说服你,而是我不信你会肯信我
从第一部《饭戏攻心》的家宴延伸到婚宴,核心道具虽然还是吃的东西,但是情绪上《还是觉得你最好2》更煽情,金句频出,也更触及现在大众正面临的现实问题——婚姻大事。都说婚礼是一场秀,秀的不仅是真爱,更是每个人面对现实困境的决心。不管是烈火厨神猪猪(王莞之饰)在婚礼最后一个环节中签假名(bye),还是文化保育使者Monica(邓丽欣饰)最后选择了接受软弱无能的陈礼,最终获得成长的都是适婚女性,而婚礼上的男性就像那个新偶像mark gor,除了卖弄男色一无是处。说到底“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不是对主流的逃避,更不是反叛,而是无奈之下的折中方案。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婚姻这个难题到底要如何解,首先要先学会的还得是自己放过自己。
3.5。剧本和前作其实差不多,至少这部没有U盘梗和double may吧。前几分钟有一处剪辑出问题了
这片怎么从弱智无厘头的烂片逆袭到温馨有爱的家庭片呀,一开始只想打一星的,但是后面会觉得,太感动了,有家人真好呀,还有心理层面的和解
u1s1陈导真的很会拍,电影质感很绝,人物情感细腻饱满,外婆对猪妹之间的温柔体贴直接踩在我的心巴上
『还是觉得你最好2』除了“子华神”黄子华外,原班人马回归,全场最佳王菀之,全场最靓林明祯,全场最骚张继聪,全场最雷谢君豪,剧情承接前作,前半段各种无厘头的玩梗也算有趣,但是节奏上缺少“真核”控场,也没有第一部那种精致的设计感,直到第一场婚礼结束,闹剧越发无边际,最终后半段也是又长又尬又烂,无法收场。【6或7分】
粤语版。影片主要剧情由一次事先张扬的求婚和两场阴差阳错的婚礼组成。每个婚礼都是以喜剧开场,以闹剧贯穿中场,并以催泪煽情收场的套路。通过这两场尴尬的婚礼引发角色与观众关于爱情、亲情的思考。正如导演在观众见面会所说:“当你觉得你可以不结婚的时候,你就可以结婚了。”Monica姐弟的部分有被戳到泪点。但很多桥段也有套路化的刻意,比如Josephine的多次醋意大发和六叔的回心转意都略生硬。影片还有一处剧情Bug:二哥在台上摘下变形金刚头盔时引开了律师的视线,但现场来宾看不到吗?片中不少粤语俚语梗,比如“埋街食井水”“十五分钟是三个字”,本来非广东人就没办法Get到这些笑点,简中字幕有时还尴尬地不翻或乱翻,就像“飯戲攻心”被改成的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唉,只能感慨一句:广东话真的好难难!
缺了黄子华和第一部基本没有关系了,内容上甚至还不如前任4,但这种港味儿十足的贺岁片还挺好玩的,很多年没有看过了,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八星抱喜
黄子华缺位,仿佛丢失灵魂。
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我单方面宣布这个系列可以接班「家有喜事」系列,成为新的港式贺岁仙鹤神针了!
现实的引力太他妈重了,把他妈的香港电影都搞到开始口不对音瞎鸡巴改台词了
太狗屁了,又臭又长,不好笑也不温情。连带上一部喜欢的猪猪和阿meow都看着没那么顺眼了。枉费我期待这么久还上映第一天带病来看。
可以收停了,那些合掰分离小事不适合当下影院了
要做无厘头就坦坦荡荡无厘头,闹个鸡飞狗跳也算纯粹,为什么要强行煽情感伤悲壮?四不像不尴尬吗
续集水准在线,笑果强而细腻胜过春节档
如果是香港人看,理解的笑点应该会更多一些。
打三星不代表这部电影不好,但是没有黄子华就神散了。
整体很乱很聒噪,借此来隐藏剧情上的平庸。在这样的故事下,连喵喵也变得没太多亮点了
还是觉得黄子华最好🎵谁能代替你地位~
很高兴喵喵最后能踏上一段全新的道路,不留恋,勇敢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