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
Maryline
导演:圭洛姆·加里尼
主演:阿德琳·戴尔米,凡妮莎·帕拉迪丝,爱丽丝·波尔,艾瑞克·拉夫,泽维尔·布瓦,拉斯·艾丁格,帕斯卡·艾比约,克洛蒂尔德·莫莱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7
简介:拥有天赋的玛丽莲在追梦途中遭受了接连二三的打击,与演员生涯渐行渐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并在与自我的抗衡和挣扎中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导演圭洛姆·加里尼曾凭处女作《男孩们和吉约姆》横扫法国凯撒奖五项大奖,片中更有凡妮莎·帕拉迪丝加盟。影片获得第30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详细 >
9.5分。在电影院里看哭了。期待已久的我心水的导演的作品,这次跟之前的《吉约姆……》很不一样。讲述一个演员的辛酸与甜,脆弱的自我及被认同的幸福。主角的设计很有层次,加上本人的悟性,不奇怪会拿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期待分享给更多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观影于美国电影市场。11/04/2017
艾丁鹅骂人真的可凶了
与Lady Bird所表现的主题类似,但故事性或者说剧本的质量却差了不少,看不下去,12分钟弃剧。
why does she keep fucking up everything?
女主丑 演弱者部分有一小时 差点看不下去
有点乱,看不懂
从一开始女主被眷顾、误会、唾弃之后绝望地穿过无边无际的稻田直到天亮,这种强大的无畏,恰好描述了那个伤害的大小。直到她再次被邀请时的回绝:“不想让人失望。”,心疼到束手无策,可总觉得不能这么颓下去吧,好在她还是接了这个挑战…熬过前窝囊的前半段,直到玛丽莲被女主安慰的那个时刻,竟然担心是即将要发生的爱情。为什么担心?是怕爱情被某种目的绑架?还是怕爱情终归会走向不好的结局?都有的。会这么怕,又是为什么?那该怎么办?看下去便知。能让观众一直向自己提问,是了不起。想来结尾反复唱着的歌词里,分不清究竟是伤痛还是欣慰…
看哭了,纯粹的演戏,慢慢慢慢分辨不出现实还是演戏
20220916 2022法国电影展 东莞CGV法国电影的女主角,实在是太多变,太自然,太迷人了。
被认同的渴望。
2018欧盟电影展11.13百美汇
姑娘啊,你的脸上写满了悲伤。但是你知道吗?你遇见的,大多都已经很好的人了。脸上多带点柔情,一切都会好的。
如果这样也行,凭什么啊?
整个电影的氛围都是沉重的,让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复杂感受。我想,是不是能用几句前人成言来表达这种“意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玛丽莲的生命底色,于是只能“一生惆怅为伊多”(“伊”在原诗中指“情”)。无论在自己现实的人生里还是在电影的世界里,都是“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然而,她终于还是为自己与生俱来的“电影的神秘感”而自豪的,正是“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金色头发,非老牌玛丽莲。比较写实,后面也没大红大紫。一个普通女演员怎么越挫越勇,一步一步站住脚,也可以说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挣扎史,微笑时依然怅惘的眼睛还挺动人。无声念白的一段有张力。牙缝妹加持。最后舞台内外分不清,但《昨天》那样的处理更妙吧,这里强行穿插生硬了。结尾歌不错,这就是伤痛,犹如夜间开放的公园。
6分。#欧盟影展 传统的主题,拍得太乱,只有加法没有减法。欧洲人有时是挺矫情的。
2017/10/29 at EX THEATHER ROPPONGI with SHUN
这片视角太男凝了
戏中戏(两处自杀未遂的对应)和结尾直接把片子拔高到五星 弥补了一点开头的温吞;家族遗传的抑郁症和酗酒 戏里戏外格格不入的异类 工作中的不得志 爱情中的顺从 都是太容易共情的点;Vanessa出场的情节让我差点以为剧情要奔着姬片去了
女主性格演员 本来就觉得眼熟 后来出演员表才想起来是comedie francaise的 偶然看过她的话剧 Vanessa成了职业教母 星期天的晚上被Neilly的退休老人们围绕着看电影也有趣 UGC Porte Maillot 12/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