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温第八号当铺,惊觉原来小时候已经一个不拉地看完了全集,但那时却沉迷于电视剧精巧奇妙的设计,整日幻想着自己到底能典当什么,来换取一个苗条的身材,或者稳定第一的学习成绩。
想来来去,还是觉得刘志芳典当的味觉比较两全其美。
仅此而已。
那时,我记得也是一个四月,开始变暖的春天,爸妈带我去乡下采完槐花,回家妈妈在厨房忙着炸槐花饼的空档,我就会在电视前看第八号当铺。
简单快乐的日子,好像这个电视剧一样,在我的记忆中稍纵即逝,没有留下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只是让我在多年后反复回忆,追悔莫及,但再回味、再珍惜,也是无法把握住的。
单纯和美好,本来就是稀罕物。
正因如此,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诱惑,才能真正检验出一个人的品性。
说出这句话的我,已经是一个无数次向诱惑倾倒的人,我想我可能已经进过很多次第8号当铺,为了短缩成功的路途,斩断前进的荆棘,满足我短暂而转瞬即逝的快乐。
如果不是再次重温这个电视剧,我可能不会发现,一些简单朴素的道理,竟然是被我丢弃和蔑视的金石。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相信这些?
从小家风正统,受良好教育长大,但内心始终趋向黑暗和阴霾,尤其是在挫折面前,郁郁寡欢,屡次想放弃生命。
从高中开始,我便不再看周国平、毕淑敏、林清玄等人的文章,也不再看从小家里就订阅的《读者》,正因为我鄙夷”鸡汤“,厌倦正能量的说教,师长的箴言我始终没有放在心上。
反而,我喜欢看“虚”的,听起来清高而孤单,仿佛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别人都是在鸡汤文浇灌下的浓汤宝,只有我是一个清洁的白莲花,捧着《百年孤独》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一个还不知道“性”是什么的年纪就开始思考爱与死的问题。
只有这些能让我觉得我在思考,但却始终没有意识到,我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经走向另一个无法逆转的极端——我不再受到任何鼓励。
生命开始变得虚无,暗无天日、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子远远多于清晰明朗、努力奋斗的日子。
高三的时候,因为害怕失败,患上了严重的抑郁,家长老师都在鼓励,“还小,还年轻,又有天赋,这个人生的阶段怎么会过不去?
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
” 类似的话语倒是不绝于耳,而我始终没有正眼看过他们,我觉得这些都很空洞,达不到的终点,望不到头的彼岸,无法逆转的阶级,爱不上我的白马王子,这些才是人生的真谛,才是我——一个思考者、批判者、冷眼旁观者始终秉持的观念。
也许是真的长大了,发现不乐观根本活不下去,才开始思考这些年走的歪路。
从何时开始,要自己给自己设置这么多障碍。
正如韩诺所说,人这一生,最珍贵的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
这句话,难道我会不清楚吗?
白家人对温馨说,成功没有那么容易,没有捷径(类似这样的话)这句话,我听到过多少次?
阿精每每在人付出一切而不得成功的时候提出八号当铺的名片,只因人在脆弱时容易心智软弱,屈服于诱惑,这个简单的逻辑,谁能不懂呢?
第八号当铺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不能被短期快速的成功所诱惑,要慢慢积累,经历困难,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而不是旁门左道。
这个道理,如果是给几年前的我讲,我一定会认为这是那些不时人生真谛的人讲出的假大空,而现在我才知道,这个才是代代人积累下来的智慧。
越是经历过挫折的人,越容易鸡汤味十足,而越是被娇惯的温室花朵,才越容易伤春悲秋,专注负面。
虽然,peter这个人作为一个最最正面的角色,或多或少有些强行安排的意味。
一个有所求、求不得还能保持“祝她幸福”心态的人,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吗?
如果真的可以放弃拥不拥有的执念,是否真的可以达到超脱的境界,我并不清楚。
但是这个电影中的大道理,我确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人说出的道理都是无意义的,道理是通过道理的反面而习得的。
第八号当铺在各个层面上讲都对我影响很深。
除了上面所说的“道理”,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幸福到底是什么?
”在我理想主义的爱情观中,韵音一世的等待是非常接近我心中爱情的本质的。
幸福或许与爱情无关,而与自我的追求和坚守有关。
韩诺用离开换取韵音一世的幸福,而韵音拒绝幸福的过程正是她对自我坚持的从一而终。
孙卓不是幸福的,她到死才明白,自己坚持的东西,原来是黄粱一梦。
这是最具毁灭性打击的一刻,与爱情无关,与坚守内心有关。
阿精与老白一起虽然安稳,但是也不是幸福,因为她离开了韩诺,这是她无尽生命中唯一的坚守和意义。
直到最后她和韩诺相拥在一起,大火焚烧时,幸福才真正降临在她身上。
人本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坚持的过程,人在对自己的所追求事物上的投入构建了自己的价值。
世人对幸福的定义或许是不相同的,金钱也好,爱情也好,美貌也好,但从韵音、孙卓、阿精身上,我反复问自己,我的幸福,是什么?
我在坚持什么?
虽然我的抑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没有坚持我想要的,但同样也来自于我无法确定我的坚持,因为我的幸福目前还很遥远,接近幸福的过程,可能对我而言,更像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吧。
不知为什么,“我用我的离开,交换你一生的幸福”,始终在我脑海中回想。
或许这样无私、舍己、爱人的话,我只能从影视中听到了。
今天也是为别人的爱情哭泣的一天2333.
1. 设定新颖,而且非常惊讶韩诺被逼无奈而成为老板这一背景。
喜欢韵音,温柔而坚定。
如果没有黑暗大boss,韩诺和韵音是多么幸福啊😭2. 一开始不喜欢阿精,粗鲁谎话连篇,后来发现她也是性情中人。
典当了她的好多坏性格之后,顺眼了好多哈哈哈哈,人也是会成长的。
3. 白神父好慈祥,看着好舒服。
4. 婚姻是要双向努力的,科学家这个故事中间的反转还是蛮不错的。
5. 受不了天天想要出名的孙卓这一趴了,看得我好难受。
6. 看了阿精和John的cut,喜欢两个人😭可惜john回家受罚了,john真的是无条件包容阿精。
当众表白却被当替身,会被骂了一通,但john却第一反应是感受到阿精对自己坏的自嘲,关心阿精发泄了自己的坏情绪。
7. 不理解韩诺对孙卓的偏爱,但是看评论说因为看上了血缘关系的孙卓的爱情而刻意为之,用这份爱人的能力去爱阿精。
黑暗的一面显露,人物的逻辑通顺了。
第一次喜欢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它的片尾曲--原来我love you so much.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
喜欢杜德伟在里面的表演,喜欢天心的表演。
不能压制欲望的人,总会在一生中数入当铺,最后将自己输得一干二净。
这部电视剧好像是很久以前的,我记得当时有三季,我都看完了。
从最开始阿精进入第八套号当铺的时候很搞笑。
到中期两人各种磨合的时候。
剧情中也掺杂着人性的救赎。
各种小故事真的很现实。
可是看到第三季的时候,我就有一点难受了。
阿静最后成了白家的人。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洗尽铅华。
在第八号当铺的时候,我觉得阿精并不坏。
但是后来反而成为白家人的时候,我有一点不喜欢了。
但是阿精这个角色让我记住了,这个演员。
看过他演过好几部电视剧,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少见到她了。
《第八号当铺》是2003年的剧,当年我没兴趣看台湾剧,现在看看,居然还可以一看。
杜德伟和天心,虽然演技都马马虎虎,不过都挺养眼,参加单元剧演出的演员也很不少,居然还看见了刘雪华。
这个剧的价值观,从现在来看,是很有些老套的,比如孙兴的那个故事,夫妻两个明明一点都不合适,女的也根本就不爱丈夫,但是代表上帝一方的心理医师却对她说,“婚姻里爱情不是必须的,只要有一个在努力,就不应该放弃这段婚姻。
”如果是年轻时候看,也许会为孙兴所感动——他为了挽回婚姻,典当了他的天才能力。
然而现在看来,这超级不现实的,根本不会有男人这么傻,现在连女性都知道,为了挽救婚姻去放弃事业,放弃自己的天才能力,完全就是愚不可及。
而在他的妻子那一方,就算有人百般迁就,但是那个人不是自己所爱的,不是自己所欣赏的,跟自己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这种“爱”其实也只是一种负担。
当然,在剧里,还是让她在心理医师的说教下“悔悟”,也想要去挽回婚姻——这个转折很老套,但是比较妙的是,编剧安排孙兴死掉了。
这个结局比较好,让两个人都得到了解脱:孙兴不再为求而不得的爱的执念而苦,而他妻子呢,嫁他原本就是为了安稳舒适的生活,现在他死了,留下的房产遗产,应该也够她继续过日子了。
如果真的有八号当铺,我倒是很想去一去,我可以去当掉我的生育能力——这对于一个丁克来说,哪怕没有额外收益,单是能够让我不影响健康而不孕不育,就已经很有着数了。
2022年才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唤起了对儿时港台剧的回忆。
除了时代特有的妆造和港台腔外,更熟悉的是里面的观念。
似乎那时候的电视剧,恶人无论前期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罪大恶极的事情,只要患绝症/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遇到某个契机悔悟等等,有时候连惩戒代价都没有,就马上得到周围人的原谅,马上被接纳成全剧的好人甚至大好人,相反,前期的好人后期有一点自私的行为就被大家遗忘了以前的好,包括那时候大部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认可这种调调,现在长大了回头看才发觉不对劲不可思议。
现在看这剧,第一部阿精做为恶魔的代言人,若是二十年前的我,会跟着剧情引导的观点去喜欢阿精。
可是我现在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观,现在首次看剧没有任何滤镜,我从头到尾都不喜欢她(不上升演员,我很喜欢天心),也讨厌韩诺跟阿精的感情线,看得非常不适。
“如果杀了她可以让我吃好喝好,那我会杀了她”这是非常直白的恶,不可否认,影片拍的很好,但后期洗白这直白的恶就是令我非常不适,典当自己的缺点去换取明朝状元的学识?
这根本是毫无代价毫无诚意破坏规则的洗白,无法认可阿精,现在,将来。
如果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没有付出相当的代价,这等同于鼓励人民去挥舞屠刀,然后获得足够利益之后,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谋求更大利益。
守护善,无论是否有回报,无论多大代价,这是神性,纵然不能要求人性上升到神性的高度,亦不该鼓励人性向恶堕落。
剧情很好,这不矛盾,剖析深刻。
用恶的代言人做主角,立意特别,要是没有后期洗白,那么全剧格局至今都不败,精彩不褪。
全剧的眼,在于“欲望实现之际,便是代价偿还之时”,可惜女主光环,阿精作恶没有任何代价还获得天降长生不死不老、获得事业和爱情,成为天使,打碎了原本“回报要付出等值的代价”的立意 ,全剧落入下乘。
否则,怎么这么快接纳了阿精做助手,还是从她杀害芙蓉的现场把她带回来,给她美貌,把她的缺点典当了而留下明朝状元的智慧学识,然后爱上了阿精呢?
赵梁吟、芙蓉、amy,温馨,都是底层出身,贫寒长大,吕韵音,陈大伟,也是突遭变故,一路坎坷,步步艰难,却都保持着善良和知恩图报的心,因此,阿精的纯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洗。
欲望满足的瞬间,即使偿还的时刻。
每一个人,都是拿着珍贵的东西来典当,以换取欲望的实现,比如寿命、天分、五官感知、亲情、爱情,就连韩诺的曾孙女都无法例外,想要的成功是拿一生的爱情换取,至高的名利折了她的寿命和健康……说“八号当铺,只有典进,没有赎出”,所以即便至善至纯的陈大伟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经营起来的纺织厂都要被韩诺和阿精恶意放火破坏,逼迫陈大伟再次进入当铺……试问,其他阿五阿六也各种肇事逃逸躲进入当铺,也想要当助手,也想没有代价获得美貌、无尽寿命、无穷钱财,也想拿自己的“粗俗、粗鲁、无赖、狡猾、肤浅……轻佻、虚伪、言而无信”来换取明朝状元韦若的学识和智慧,也想获得年轻帅气长寿的已婚老板的独爱,可不可以呢?
可她还不知足啊,一直以来不是说好了和韩诺只是老板和助手的合作伙伴关系吗?
一开始不是只是要吃好喝好有住的地方就行吗?
后来没付出代价还得到了这么多,帮助孙卓是韩诺的意思,她怎么好意思全部归功于自己做帐的功劳上呢?
(看剧情,账面就是一支笔编故事,孙卓也很快无师自通,不是件难事,别人只是没有金手指没被赋予使用笔的能力)怎么还能因为嫉妒而私自要孙卓的命呢?
就算是韩诺和孙卓没有血缘关系,韩诺有自己的爱情了,阿精又凭什么阻挠呢?
真的知恩图报应该成全韩诺才是吧。
韩诺并没有和阿精表白,这时也没确认是不是爱上阿精,甚至是孙卓典当的爱情在起作用,后来韩诺也明白了亚当情节,阿精是他改造的,不是本来的阿精。
而阿精却依然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单方面想要的爱情,去伤害孙卓,赌气离开和John一起气韩诺。
在john面前假意关心孙卓实际为了伺机打听钥匙,后来不择手段,利用白john,骗取杨文珊的钥匙,也是为了向韩诺证明自己的价值,跟心善没什么关系。
在不知道孙卓和韩诺血缘的时候,还命令杨汶翰和孙卓相爱(命令他爱上孙卓),以此促使孙卓离开韩诺,她得不到也不让孙卓得到,也不让韩诺如愿,从她的角度是伤害韩诺无异吧,她对韩诺一样是霸占不是爱。
真正的爱是Peter对孙卓那样吧,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守护她。
阿精有什么立场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谴责韩诺变得用威逼利诱去就孙卓?
指责韩诺只是不想看到韩诺对孙卓好而已。
是她,是她阿精自己诱骗孙卓第一次进当铺,是她出于私心亲自给杨文瀚下的蛊,害杨文翰要去典当寿命,害杨文珊要去典当钥匙救哥哥,到头来义正严辞指责韩诺?
反观孙卓,毛病也不少,不过她坚持不能拿杨文瀚的命换她的命,不能没有爱而结婚对双方不负责,临死还想着消除杨汶翰记忆还抱有亏欠,她才二十多岁,相比较阿精活了一百多年尚不知足感恩图报,阿精实在乏善可陈。
阿精有什么资格质问孙卓“有什么牺牲”,谴责孙卓“得到了很多不属于她的东西”,要让韩诺尝到痛苦,要“折磨他的快乐”,阿精有扪心自问过吗?
“一样换一样”,她自己付出了什么?
37集了啊,第一部要结局了啊,哪里成长了?
后期一样毫不知足,毫无感恩,自私透顶。
义正严辞,满嘴大道理,传达着编导的双标立场。
反正没有看到阿精自身品质德行有一点变好的样子,没有什么成长型女主的成长迹象。
所有智慧学识都是偷盗别人的东西,不像刚开始那样无耻是因为她拥有了很多,拥有衣食无忧长生不老美貌智慧了,不需要去偷去抢了,不是她有什么进步,而一旦她不满足,依然选择无恶不作去满足自己。
前期是坏而不自知,后面有了学识智慧,那就是知恶作恶了,没有任何可洗的,没有任何可爱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看后面,阿精以为孙卓要当助手,阿精没想过她自己凭什么可以当助手,孙卓怎么就不可以,阿精本来也是韩诺一手救的选择的,就算孙卓取代了她,她本身也获得了足够多东西了吧,相貌、寿命、钱财等等都是从天而降,她依然不知足,依然为了一己之爱嫉妒得发狂,要取孙卓的命,真就依然是自私透顶恩将仇报不知满足的一个角色。
韩诺爱上她,只能说在这件事情的塑造上,物以类聚,一丘之貉。
别说什么一生不只能爱一人之类,他要是爱上芙蓉、温馨、杨文珊,或者类似孙卓但没血缘关系的人,或者韵音投胎的下一世等等,都很好,我都祝福,但阿精?!
爱她虚幻的外表和改造的智识,还是依然贪婪,依然自私透顶的品德?
或许是两个黑暗灵魂阴暗面的吸引,跟肮脏的灵魂在一起以衬托彰显自己光明吧。
我喜欢演员天心,看过她的佩瑶看过她主持的中秋晚会看过她主持的《三只小猪》…但讨厌阿精,从头到尾。
孙卓有后期被宠坏的毛病,有矫情的缺点,但三角恋的全部原因在韩诺,与孙卓无关,孙卓的成名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阿精获得感情事业付出了什么?
她的全部缺点?
阿精的存在,狠狠地打脸了8号当铺经营理念和全剧宣传的价值观,是对当铺“欲望满足的瞬间,即使偿还的时刻”这句口号极大的讽刺。
此剧不止是最毁三观的设定,还宣扬着毁三观的价值吧,宣扬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成为人生赢家的“正统三观”?
以及,阿精的缺点,并非当铺看中的珍贵东西,从始至终,黑影和当铺老板看中的都是珍贵纯洁的灵魂,比如amy的灵魂。
黑影只是说阿精的恶是成为助手所适合的品质,但从没有说那是可以作为当铺典当物的美好珍贵的东西!
黑影想做的事是收集美好纯洁珍贵的灵魂,直到消除人间的贪婪为止,通过8号当铺这个媒介而已。
“主角的三观不代表作品的三观”,现实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也不一定有恶报”,这些说得都对。
所以,我说的是,这剧主角的三观无论好坏都在人类的三观上下限范围内,但作品的三观不正!
(一开始我以为我喜欢这部剧,只是不喜欢其中两个主角而已,小单元的其他主角有非常吸引我的闪光点。
看下去发现整部剧,主角的世界和单元小故事割裂又矛盾,仿佛在哲理小故事和狗血金手指之间反复横跳,编剧还是站在金手指那边的,否则为什么要从amy和韩诺口中几次强调归咎于宿命,而不是恶?
那对李平有没有一视同仁呢?
还把满满都恶意都给了孙卓?
)且不说作品后期就是把阿精塑造成正面形象且没有为曾经的恶行做出偿还,就八号当铺所看中的珍贵灵魂基本靠坑蒙拐骗来的,跟黑影说的“直到人间没有贪婪”有什么关系,认为人性贪婪是弱点是不好的品质的黑影,又怎会看重美好善良纯洁的灵魂?
逻辑不是自洽的。
更进一步,不在轮回中的八号当铺掌握着人间七情六欲的交易,灌输着“好人没好报,祸害活千年”的运行规则,允许着典当别人珍贵的东西比如子女的寿命子女的运气来换取自身的功名利禄这种“自己受益,别人付出”的规则(当事人结局竟还相对代价轻),白家人做为光明一方基本没有正面成功的例子,这又是怎样的负能量!
(后面现代说妻子是独立个体不能被丈夫典当那里,观念与时俱进了,这里挺好)物品的价格,是当铺主人判定的,既然韩诺嫌弃这些缺点,那么说明韩诺是知道这些缺点是粗鄙不堪的不是珍贵美好的,却选择无论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阿精做了这极不对等的交易,怎么不把这种小聪明用在韵音或者陈大伟身上?
能够为了阿精,收走孙卓用笔的能力(还告诉她是不能,而孙卓疑惑是不是其实不想。
剧里有韩诺回忆阿精的片段,配上表情,更像是韩诺虽不能然而其实也不想),为了阿精被火焚烧,给阿精留好房间不让孙卓动,可以不介意阿精和白家人往来甚密,不及时在芙蓉现场将阿精送官,却介意韵音和白神父的来往斤斤计较,在教堂门口阿精一喊他,他就立刻回头要生生世世和黑暗和阿精捆绑不带任何犹豫挣扎,这里想表达韩诺的灵魂有黑暗一面?
既然自私又聪明,他怎么不能用小聪明找个男助手,不想办法让韵音进入当铺,都不用交易,就能给韵音想要的答案了。
韵音真是不值,孙卓也挺可怜,难怪她们在负重前行,原来是阿精在替她们岁月静好啊。
这两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吗?
“糖都给了会哭的孩子,苦难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是这样吗?
传递这些东西,音乐画面气氛也配合宣扬这理念的作品,不够毁三观吗?
(剧情就是宣扬,韩诺拿着典当物爱情,没有回忆起对吕韵音的爱,却移情别恋给阿精,剧情把韩诺和阿精的爱情渲染得美好又悲情,看得我着实不适。
孙卓死的时候弹幕一片叫好,这影响还不够坏吗?
不要说这是人性,引导激发人性中恶的一面,就是魔鬼的行为。
天使,是挖掘和引导人性中善的一面。
)韩诺的灵魂黑不黑暗,我看不出来,只看出来编剧想塑造他至情至性的人设,但做的事情别别扭扭,前后矛盾。
不好看,就算时代的滤镜在那,这也还是部不好看的电视剧。
我实在无法喜欢上阿精,阿精的存在,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就太不公平了么?
其他人需要典当自己的爱情,亲情,才华,灵魂,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来换取自己更想要的,她典当的就是粗鄙,浅薄,无知,贪婪等不好的东西,编剧很喜欢这个角色,想要把所有美好都给她,所有的男人都爱他,所以逻辑混乱,顾头不顾尾。
到芙蓉转世的时候,为了宽慰阿精,借由男主韩诺的口说死于29岁就是芙蓉的宿命,可是如果阿精那天没有杀死芙蓉,芙蓉去了第八号当铺当助理,不就是可以跳脱出世世为妓的宿命么?
阿精说第八号当铺是个公平的地方,拿一样东西换取另外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孙卓的存在太不公平了,但是孙卓也典当了自己的爱情呀,况且她有没有想过她自己的存在对于她人而言是否公平呢?
她说过,如果能过上在八号当铺所说的人生,再来一次她也会选择杀了芙蓉(尽管芙蓉对她很好),后来她拥有了美貌,无穷尽的生命,取之不尽的财富,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爱上韩诺后,她又说自己在八号当铺的那一百多年是孤独的,行尸走肉般的人生。
这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的那种人,无止境的贪婪。
我并不是需要主角一定要光伟正,很多的时候恶毒女主人设也很有魅力,但是编剧逻辑完全不能自洽。
而且这部剧我有太多不理解了,韩诺是个善良,儒雅,风度翩翩的少爷,为什么灵魂就趋向于黑暗了?
高寒明明感觉之前喜欢的是阿精,后来怎么又喜欢上小洁,小洁死后,怎样又喜欢上阿精???
为什么孙卓典当了自己的爱情,还是会喜欢上韩诺?
少时我想看剧的时候,想的是人不能太贪婪,要依靠自己的信念,努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欲望满足的瞬间,即是偿还的时刻。
然而如今年岁上来了,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无能为力,我想如果真的有第八号当铺,生意一定很好。
毕竟,很多的时候,人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自己的绝望。
最后,这部剧有两处我很喜欢的地方,一处是男主与他妻子吕韵音说的,我尊重你的信仰,所以你是否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由意愿,让他自己选择自己的信仰呢。
另外一处是那个喜欢孙卓的医生说的,孩子来到人世间,生命就是他们自己的,要拥有或者摧毁,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亲如父母也无权替他们决定。
PS: 想说江祖平好美,但是演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剧,可惜了。
小时候看这部剧的时候很多网评都说孙卓爱韩诺,最后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爱的人是自己的亲人而崩溃放弃生命死在韩诺怀里。
多年之后又重温了这部剧,还去看了小说原著,对于孙卓究竟爱不爱韩诺,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孙卓是一个典当了爱情的人,她真的会爱上韩诺吗?
不会。
事实上她也不是“爱”韩诺,她是享受韩诺带给她的“特权主义”。
比如在被酒吧老板迷晕时,被癫狂的李平带到破屋时,韩诺会从天而降,解救她于危难。
她虽然没有爱情,但这样的“特权”让她快乐,就像成名后站在巅峰的感觉让她快乐一样。
这种快乐像是一种扭曲的“存在感证明”,从头到尾,她只是想证明,准确地说只是想在阿精面前证明:韩诺是爱她孙卓的。
三番两次破坏韩诺和阿精的约会而乐此不疲;甚至用装晕这种路数召唤着韩诺让他立即现身;在阿精的生日会上百般证明着自己在韩诺心里的“优先级”;自由出入八号当铺堂而皇之取代阿精的位置;甚至自己得了脑癌后也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孙卓真的想和韩诺约会吗?
她真的是在吃阿精的醋吗?
生日会上她真的想送阿精礼物吗?
她真的爱当韩诺的助手吗爱干八号当铺的工作吗?
答案非常明显。
孙卓只是想要压过阿精,证明自己在韩诺心里一等一的位置,当韩诺默许孙卓的任性让阿精受尽委屈时,孙卓更“快乐”了。
并且在她得知自己患了脑癌她也深信韩诺会付出一切延续她的生命。
而真的到了真相大白的那天,当她知道韩诺照顾她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血缘,当她知道韩诺也典当了爱情时,她自以为一等一的位置,所有的特权,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原来她在韩诺心里的“独一无二”是她不争不抢就能拥有的,那她这么多年在抢什么在跟阿精斗什么呢?
斗了半天她是小辈而阿精仍是爱人。
所以孙卓确实是一个没有爱情的人,只是电视剧演绎地不够深刻,孙卓后期的行为,是被嫉妒驱使的行为,就像她成名的心态一样,别人都看到我,都围着我转,我的东西我不要你也不能抢,你喜欢的人就算我不喜欢,他喜欢我多过喜欢你,就证明我是赢家你是输家。
其实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心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国产恐怖片和剧情离谱、精神病因、特效奇差画上等号,以至于很多人都险些忘了,国产恐怖灵异片也有过辉煌一刻。
18年前播出的《第八号当铺》,被称为是国产“灵异鼻祖”,播出后直线飙升为年度收视冠军,豆瓣评分也有8.1。
可惜的是,第一部播出后,因为“三观不正”被禁播,直到现在才解禁,看过的观众评价:这部剧用最毁三观的设定,宣扬最正统的三观。
回过头来再看,这剧设定大胆、脑洞逆天,看完震碎三观,就算过去了18年,都找不到能超越的。
1《第8号当铺》改编自深雪的同名小说,讲的正是发生在一家当铺里的故事,不过这个当铺与众不同。
这里典当的是无形的物质:亲情、友情、爱情、视力、听力、才华……凡是人类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典当。
典当出去的东西,价值几何?
这得老板韩诺和他的助手阿精说了算,但他们也不过是可怜的傀儡,背后还有大BOSS黑影在暗中操控。
第八号当铺最根本的原则:只当不赎,一物换一物,想要得到什么,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当人们怀揣欲望,迈进当铺的大门,所得到的,不是欲望被填满的快乐,而是失去珍贵东西的惨痛。
当客人以为自己赚到时,贪欲就会被放大,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克制不住欲望,再一次走进第八号当铺。
有人为了讨自己老婆的欢心,典当了自己的电脑天分,换取读懂老婆心声的能力,却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有人为了让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典当自己的味觉、亲情,甚至连后世子孙的运气都要典当,换取两亿的财富。
有人和爱人真心相爱,却因为一时误会,典当自己的灵魂,对她下生生世世落入风尘的诅咒,直到过了八百年才解开误会。
整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典当”的设定,人们带着贪痴怨嗔恨而来,当去自己的眼睛、四肢、家人、感情,换来快乐、财富、地位、名声……这么离奇的交易,在当时绝对算得上脑洞大开。
不过这部剧更值得回味的,是它对复杂人性的描绘,让人类自食贪欲的后果,达到悔悟的层面,才能展现人性之复杂。
《第八号当铺》看起来黑暗,且三观不正,似乎有着“引诱人们放大贪欲”的目的,但深挖来看,是为了让观众明白:只有懂得抑制贪欲,才不会一步步堕入黑暗。
……
慢慢的。。就看不下去了,擦看到七十来集了,就到这儿吧。
還是更偏向小説
拖沓,又长又臭!就一个爱情跟所谓的亲情故事,表达的亲情比爱情还要爱情无法理解。 法术高强,居然连个打斗动作戏都没有。神奇! 不如直接表述人性的贪婪好点。
补标:18年末重温了《第八号当铺》第一部(1-39集),后面第二部看了几集,觉得没第一部精彩,弃了!
我觉得第一部还是很好看的.喜欢男女主角.
足够无聊
要是我小时候看的话加上童年滤镜肯定给5星,可惜了,不过这故事设定等等放20年前还是可以的,涉猎内容满多。20年前的台湾,那个是会自然而然的说出自己是中国人,可惜现在…唉。不过竟然看见了周华健哈哈哈哈哈哈,别说里面的造型还挺讲究,好多套衣服,有的piece放现在来说也很fashion呢,完全不杀马特!2000年初能听到吐槽这个词,还有五月天的歌简直有赚到哈哈哈哈哈。妹子的身材不错,瘦但是有肉,没有现在大陆这些女明星那么干瘪,总而言之哎。考古江祖平,真女神,美死我了。
太长了啦,每次一看到刘雪华就睡着
我也不知道为啥我竟然看了这部剧- -!貌似是在pplive。结局戛然而止,整体分三部100多集又真是长,也就是从高寒出现我才认真看起,为了清楚点又要回头再去看阿精和韩诺的爱情。小单元还不错,第八号当铺这个创意也不错。PS金沛辰真的蛮帅,当时好惋惜为什么阿精不能多喜欢高寒一点。
额……韩诺那包爱情真的是随时随地在掉啊!韩诺真他妈是哑巴啊说孙卓是他后代是会死吗?韩诺是蠢到家了吗不怕孙卓爱上他搞不伦恋吗?真的是火大,你对孙卓那么好,完全超越长辈的界限,是希望她爱上你跟你干柴烈火吗?很好,孙卓赶紧把你祖宗上了,三天三夜不停歇哦,这是他想要的,他那么喜欢,满足他好吗?明明好好的神剧,被这一对祖孙彻底恶心到了,乌鱼子!赶紧让这对狗男女乱伦去吧,天天亲亲抱抱举高高,赶紧去!滚啊,辣鸡玩意儿!瞬间觉得前面他那么惨真的活该!可惜了他老婆。我再喜欢这种类型江祖平再美,因为这狗男女我都想打一星,真的恶心到我了,让我不能理智了!
先看了电视,总是先入为主。本身就是本很有构想的书,很喜欢这些演员,而电视剧的感情总是强过书的。喜欢天心的阿精
女主角太难得了。难得有这样的非傻白甜单纯热血的女主。从讨厌她到喜欢她,几乎经历了和男主角一样的心路历程。
笑死这部剧…八分绝对是给前面几集的 后面叫什么鬼 男主主打一个不吱声 一个p不放?干嘛不说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看到最后一趴弹幕都飞了
还是书比较好啊,初中时候看的书呢吧
天心美爆,当时看的时候感觉脑洞挺大的,三观还挺正这剧哈哈哈哈哈。这剧贯穿始终的在告诉我们不要和魔鬼做交易,要做个好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四有青年,从我做起,努力,奋斗!
剧情好拖沓……
杜德伟的禁欲气质拿捏得很好,所以天心也演的不错。嗯,就是这么个因果关系。
当时年纪小 剧情都没搞清楚 但是被吓死了 觉得这个当铺真是太恐怖了 但是很好看 很经典的一部剧 人性中很多东西都被反映出来了
虽然台湾腔有点做作还是,但是创意是好的
竟然还能用缺点换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