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很干净的台湾爱情片.张士豪是个很阳光很豪爽的男生.有着少女喜爱的长相,爱穿花衬衫.他会说"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他总是不停地重复着说某句话."喂!那你为什么还要我吻你?!""喂!那你为什么还要我吻你?!""喂!那你为什么还要我吻你?!""喂!我们这样算分手吗?""喂!我们这样算分手吗?""喂!我们这样算分手吗?"孟克柔是个没有什么女生味道的女生,有点愤世嫉俗,凶巴巴的但对林月珍很好却有张士豪那样的男生喜欢着."我对月珍很好.""我想,我可能喜欢女生.""所以不可能喜欢你啊."林月珍是个含羞的女孩,和17岁的少女一样,暗恋着一个爱穿花衬衫,晚上会到游泳池游泳的男生张士豪,会收集所有张士豪的东西,会在鼓气勇气给男生写信的时候却落款克柔上."这是张士豪的篮球,前几天捡到的.""张士豪的球鞋.""张士豪的周记.去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看到就拿了.""张士豪的保特瓶.""张士豪的蛙镜.""张士豪的原子笔."女主角不漂亮,单眼皮,有挺挺的鼻梁,化淡妆,只有笑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配的上张士豪.而男主角是个帅气的男生,大大咧咧而又腼腆.会在受伤的时候大声喊"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个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蓝色大门敞开,里面有很多你我都似曾相识的初恋.感觉林月珍在暗恋张士豪的时候看着收集的东西,将头埋在膝间说"我是不是很没用,喜欢他这么就,只能偷偷拍他的照片,捡他没用的垃圾.";感觉孟克柔17岁时光里的胡思乱想,要不然她怎么会奇怪地问体育老师"那老师你到底想吻吗?";感觉张士豪干净清爽的笑脸,17岁男生说的淡黄色语言,追求女生的时而腼腆时而大胆.<蓝色大门>充斥的是干净的夏天味道,明媚的阳光,甜蜜甚至有点腻腻的香气.最朴实的台湾家庭,最羞涩的17岁青春.她,他的字我是女生,我喜欢男生.---孟克柔张士豪到此一游.---张士豪青春是个让人看着心疼的字眼.在那个门前,谁都不知道下一秒是呲牙咧嘴的成长疼痛还是一颗不甜的红色糖果.一天一天依旧按着以往的痕迹走着,无一例外,早上含着牙膏泡末微眯着臃懒的双眼期望再躺到温暖的床上睡上几小时或是男生球场嗷嗷叫着奔撒汗水.我能体会张士豪站在孟克柔家楼下大声叫着她的名字,然后在孟妈惊奇的眼光中骑车离开,心中叫嚣着"她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感受.男生受伤又气急败坏的声音在喊"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眼光坚定.随处都是干净的气息,弥漫着青春的味道.但是青春到底是什么味道?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看到这个蓝色大门,每个人也许会想起自己的17岁或者淡淡的初恋感觉.或许忧伤或许甜蜜.小小的心思,会在女生或男生的告白中手足无措.其实17岁真是一个美好的时候.明媚的季节啊.有快乐,有伤害,有爱情,有安静,有美好.衬着悠扬的钢琴声,他们说,留下什么,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还有还有,如果你17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一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一日百无聊赖,msn上面容陌生的人百无聊赖的发过来一个sony广告的视频,一句简单的“she’s nice”,于是看到了教室中单色白裙的桂伦美还有笑得灿烂如阳的陈柏霖,瞥见了youtube链接中“蓝色大门”的字样儿,虽然仍旧是面容干净的让人喜爱的两个人,但总是觉得那应该不过是略带忧郁的小青春中俗套的小爱情和小故事,不够新奇,不够能量调动起我所有的好奇心,直到这个名字反复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直到将那段广告视频看了不下10遍,才终于在百无聊赖的某天百无聊赖的看了这部电影。
故事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俗套,然而在这个每秒钟都有人在抢着吃螃蟹的时代里也并非怎样的惊世骇俗。
其实很纳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喜爱它,真的爱?
附庸风雅?
或者矫情着给自己看?
如果我的喜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我想是因为它干净的青春,还有纯净的暗恋。
林月珍带着愉快的微笑拍打捡到的篮球,挂着陶醉的表情同带着面具的好友共舞,拾被人扔掉的球鞋和泳镜,顺手牵羊老师办公室里的周记,因为这一切的主人是那个她所喜欢的叫张士豪的男生。
她哭着和孟克柔说:“偷拍他的照片,捡他的垃圾,我这样是不是真的很没用?
”的时候忽然很心疼这样的女生。
张士豪傻了吧唧的笑,傻了吧唧的说:“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血,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
”可惜对面的女生不是林月珍,而是喜欢林月珍的那个孟克柔。
于是,在天台上姓林的那个女生仍了球鞋,烧了周记等等一杆用来狠狠思念那个男生的物品,最后又后悔的踩熄了火,用唯一拯救回来的烧弯了的圆珠笔狠命的写“张士豪”,仿佛写干墨水便会真的看到那个钟爱的男生微笑着对自己说:我也喜欢你。
其实,不过是无望的挣扎与自我折磨。
否则,也不会在“张士豪”后面拼命的写“木村拓哉”,更大的字,更用力的写,不过是为了遗忘吧?
镜头中只有那只变了型的笔,那张写满字的纸,却总是觉得能透过镜头里那个女生二分之一的手臂看到她啜泣的背影。
曾经青春年少的时候都会有过这样的故事吧,也许即便是现在终日叫嚷着老了的我们也会因为某个人做这样的愚蠢的事情吧?
如果我们仍旧可以傻里傻气的狠命思念某个人,是否能够证明其实我们仍旧是从未长大呢?
仍旧固执的活在那个最最单纯的年代里,怀揣着一份固执和倔强,单纯的暗恋着呢?
数日前看见豆瓣中一个有关暗恋的帖子,看无数的“林月珍”为他们的“张士豪”做着愚蠢而甜蜜的事情,看到微笑着眼中范泪花,突然觉得那是种世间最美好也最折磨人的感情,美好的让人欲罢不能。
戒都戒不掉毒药。
沉醉于那种感觉也好,沉溺于那个人也好,沉没于那个沉醉于那感觉沉溺于那人的自己也好,总之,它会成为你记忆的一部分,45度的最美的那部分……如果在这个感情迷茫泛滥的年代里仍旧可以用心的去暗恋一个人,哪怕仅仅有一年的时光是否也很是弥足珍贵了呢?
用我最好的青春来想念你,该是你的荣幸我的不幸吗?
也许有着遥远的距离,也许有着迥然的人生,不过还是单纯的想尽了他的美好,有的时候甚至结果和交代都是如此的次要和多余。
当走出这段自虐般的日子的时候,也许还仍旧会留恋当时看似愚蠢的自己,那么的忠诚于一个臆造的他,那么痴迷于一个幻想中的灵魂。
如果可以如此固执的坚守只有自己知道的这份感情,如果可以倔强的蹲坐这样的无限期的牢狱,如果可以毫不后悔的对一个人付出全部的思念,那么是否我们仍旧可以夸张的说:我们虽然早已长大,但其实从未走出过那扇蓝色的大门?
某说:只有彼此相恋才算是恋爱,而暗恋其实什么都不是。
某某说:你喜欢他不过是你在脑中想象出你喜欢他的样子,那不过是幻觉,哪里算得上喜欢?
某某某说:也许我不过是喜欢喜欢你的时候的我自己罢了。
昨天晚上终于看了《蓝色大门》。
坐在树下面的两个女生,闭上眼睛透过阳光可以看见未来的幸福美好么?
贵妇人,下午茶,丈夫是自己暗恋的阳光帅哥。
这样的梦,自己有过吗?
为什么我们不敢说出来,对心上人的喜爱呢?
拉着自己最好的姐妹,去看自己喜欢的人,却在看见他回过头来的时候马上逃掉。
拣或偷到他随身的物品,带在自己身边,仿佛他在陪伴着自己。
在纸上写他的名字,工工整整,一遍又一遍。
以为这样他就会爱上自己。
是这样的么?
又是什么时候,我们和自己最爱的姐妹,交换了那个不可以告诉别人的秘密,然后在一起哭和笑,为彼此的幸福而开怀,为彼此的伤心而黯然。
帮她去表白,送情书,都是那么的义无反顾。
把自己当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使者,那种勇往直前的样子,是在自己的爱里面,从来都不可能拥有的吧。
青春,就是当你站在他面前的时候,百分之百的会逃掉,写下情书,却留别人的名字来试探,是在将与他见面的途中,反覆又反覆……他喜欢我么?
他怎么可能喜欢我?
我们可能交往么?
我们怎么可能交往?
他爱我么?
他怎么可能爱我?
夏天,海边,沙滩,阳光……海浪袭过来我们手牵着手,你抱紧我说,别,别害怕。
我,我在……想不想吻我,我问你,你说,不会是女孩子比较害羞一些么?
我笑笑,跳起来,去玩水。
你傻傻地站在我身后,黑,瘦,高,牙齿洁白……笑容融化了一切。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有什么不好?
他有什么不好,我又有什么好,我为什么不去爱他呢?
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是女生,我……可是她不在乎,她不再在乎我了,我这是怎么了……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好希望看见那一天快点到来……多年以后,我看见小士骑着自行车穿过蓝色大门,他的花衬衫随风飘动……一切都那么美好,宛如青春的美好,要多么美好,就有多么美好,美好,美好,美好美好。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影片的片名是《蓝色大门》,也不清楚蓝色大门到底是什么意思。
今天终于要写影评了,于是又把这部片子找来,仔细得再看一遍。
记忆中对这部影片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关于同性恋内容的。
最近也在看《刺青》,发现这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影片,通过两部片子的对比,让我更清晰地发现《蓝色大门》的特色:干净,单纯,奈人寻味。
距离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至少有一个月了,但还是可以能完整地回忆故事的内容。
记得当时看完片子的时候,突然觉得原来是这样这么的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影片却这样娓娓道来。
开场的时候,一片黑色,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我看不到”,然后是清晰清新的画面,两个小女生闭着眼睛,其中一个天真地幻想自己未来的老公,孩子还有幸福的生活,让人不禁嗤笑其天真烂漫,做着白日梦。
可是年轻的时候,谁不曾幻想着长大以后和自己的白马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之后,那个爱做梦的女生带女主人公孟克柔去游泳池找她喜欢的男生张士豪,又让她送情书,让她带着张士豪的面具和她跳舞,心里明明是那么喜欢他,那么想告诉他,但是最后就差一步,没有勇气。
现实不就是这样么?!
孟克柔,故事的主人公,一如她的名字,再加上简单的短发和衣着,和不多的言语,在我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形象,她真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开始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她不会想她的好朋友那样对一个男生抱有幻想,不会象她的好朋友那样对帅气的张士豪感兴趣,为什么她对林月珍这么好这么原谅她,为什么她会主动问张士毫和体育老师要不要吻她,当最后看到篮球场墙壁上的字的时候,一切都明了了,原来是这样的。
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这部片子,总之我很喜欢。
看的时候没有感觉,看完之后却感觉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回味。
也许因为它的简单,也许因为故事里的男女主角都是那么单纯,也许是在回味自己那令人怀念的高中生活。
故事让人感觉很真实,就象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高中时,也会有暗恋的男生,想去了解他,因为他帅,因为他还不错。
去搜集一切可以搜集的关于他的东西,想写情书给他却怎么也没有勇气寄出去,总是在暗处默默地看着他,只能对很要好的朋友说我喜欢他却不能当面告诉他,有烦恼的事情也会在书桌或者某一面墙壁上刻上几个关键字。
这些都出现在了影片中,那个让人怀念的高中,三个可爱的高中生就象自己过去的影子。
故事也让人感觉很特别。
最后才知道原来孟克柔有同性恋的倾向,所以她之前的行为让人感觉有点怪,最后才觉得难怪是这样的。
在现实中,我的身边没有同性恋的朋友,不过偶尔会偶朋友对我开玩笑地说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其实片中她自己也不愿意自己是同性恋,所以总是在墙壁上警告自己我是女生,我喜欢男生。
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或许女主人公感觉到自己喜欢的是女生的时候很苦恼,想克制自己的感情吧,但是最终还是无奈地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
之前我觉得同性恋是很可怕的,但是当我看到孟克柔突然去亲了一下林月珍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同性恋也是一样的,和一般的爱恋是一样的。
故事中的感情让人感觉轻松惬意,看得很舒服,不论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观众都能一笑对之,却没有成人世界中的爱人的绝对占有给人感觉压迫。
故事中暗恋男主角的林月珍被张士豪拒绝了之后,没有声嘶力竭的哭闹,没有歇斯底里的非理性举动。
只是平静的独自走向顶楼,将她长期收藏(或偷)他的篮球、照片、原子笔、蛙镜、球鞋等物品一一烧毁,想要当作成长、暗恋的一个了结。
待物品都快烧成灰烬时,又心生不舍,再重新拾起那已被烧的变形的男孩的原子笔,回到房间,打开那本写满男主角名字“张士豪”的笔记本里,继续写着张士豪,迟疑了一会儿,再改写成木村拓哉,悄悄的哭泣,却令人心疼。
辜负她的男孩,也从女主角那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後,当然难掩失望,但他仍漾起他阳光般的笑容幽幽地对喜欢的女孩说:“如果以後,你开始喜欢男生了,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喔。
”然後骑着他的单车,风扬起他的花衬衫。
故事让人感动,记得当时我好象是眼中含着一点泪走出教室的。
林月珍的爱恋,是每个女生都会经历的爱恋,喜欢他那么久,却只能偷偷拍他的照片,收集他的垃圾,是不是很没用?
我想起,那年夏天开始,我偷偷喜欢的那个男生,我记住了他家的地址,他的生日,他的电话号码,他的车牌号码,他的单车的颜色,还有他的笑脸,他坐在车上轻轻叫我的名字,三年,喜欢他三年,却一直都只是为这些小事而欣喜和流泪,一直到今天,七八年过去了,我几乎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可是再次与他说话的时候,我却还是轻易地记起来,生日,地址,号码,单车,模样。
这样的爱恋一辈子只要一次就够了,因为你真的不会忘记,就在那个角落,一辈子都会为他保留的一个角落,不能象想象中的生活那样幸福地过着,现实中即使你再怎样喜欢一个人,他不喜欢你又能怎样呢?!
爱情叫人无奈。
还有孟克柔躺在她妈妈的身边,问她在爸爸去世以后是怎么活过来,怎么活过来的,妈妈说就是这么活过来呀,说完眼泪就出来了,一个女人没有丈夫,带着女儿靠一个路边点心店维持生计,该是多么艰辛,多么孤独呢。
故事中简单的钢琴声音,轻快的节奏,温暖的颜色。
开始一段旋律把我们带进故事,最后一段音乐带到末尾,看着花衬衫飘去,音乐声更大,给人对明天的期待,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小士和克柔在音乐声中向明天踏着车向前迈去。
还有故事中的对白,尤其是张士豪的问题,让人忍俊不禁。
他总是说“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吉他社游泳队”,还有“我们算是分手了么,我们是不是分手了,喂,我们是不是分手啦?
”“你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啊?
”这些都让人印象很深刻,感觉他是一个特别拗的大男孩。
还有克柔的酷,张士豪越是这样苦苦追问,她却不理不睬,真的很有个性。
影片是一段成长的回忆。
故事中有友谊,暗恋的痛苦和失恋的伤心,还有比赛失败,同性恋的苦恼等等,当时是真的很难捱,想选择逃避、放弃。
但是,长大了回头去看,也因为成长的过程中有了这些花火,生命才得以健全、完整、丰富,如男主角风扬起他的花衬衫一样缤纷。
所以在最后他们都还能笑,而且是笑得那么真。
“蓝色大门”到底是什么呢?
大门里面是青春,是一群在大人们眼中不知道愁烦的小孩们简单而美好的青春,那大门外边呢,一个截然相反的世界么。
再看一遍,才隐隐约约地有点体会,故事最后一个镜头,张士豪对孟克柔说:“其实那天在电话里,我想说的是或许有一天,一年后,或者三年后,你开始喜欢男生,你要第一个告诉我1“孟克柔看着小士远去,旁白说:“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由于你善良开朗自在,会更帅吧。
于是我仿佛看到多年后你在一扇蓝色大门前,脸上有几颗青春痘,我笑着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能看见你。
”小孩子的心真的好开阔。
蓝色大门到底是什么呢,说不出来 。
但却一直在想,或许这就是影片留给我的余味。
落下帷幕,音乐还在耳畔弹奏,清晰的画面和单纯的笑靥,依然清楚地浮现在脑海,一直在想着蓝色大门,脑海中出现一扇蓝色大门,很高很大,从大门看进去,是从前的自己,每天都是那么明朗自在,天永远那么晴朗干净,我们穿着洁白清新的校服,手牵着手。
望着门外的我,笑着,甜甜地笑着……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美,可是从前的我们却不会知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有人为考大学烦,有人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觉得不公平,有人为失恋痛苦,等到这一切都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蓝色大门那边是多么美。
飚泪看完《蓝色大门》。
我一动不动,就想这么苟延残喘的再在胶片上余留的一些青春的余温里待着。
一并祭奠那些在青春的岁月里酸涩绽放的花朵儿。
其实故事的背景很简单,三个孩子,在导演所构筑的一个成年人暂时缺席的世界里,悲着他们的悲,笑着他们的笑。
一边抹眼泪一边打算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想象力已经不够用了,一定要列出一些关键词,才可以勉强涂鸦的纪录下什么。
我很伤心,原来,我离那扇蓝色大门已经越来越远了。。。。。。
关于“蓝色大门”。。。。。。。
在影片中,蓝色大门的概念在片尾孟克柔平调的那段话中被带出。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然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
你点点头。
”这本是一部关于成长中的琐碎而甜蜜的烦恼的电影。
它不用很多花招或者噱头,仅仅用简单干净的背景,光芒万丈的微笑和这样一些寥寥落落的文字,就已经把我完全打败。
首先——蓝色大门对少年来说是一扇通往成长的大门,是一道隔绝成年世界和少年世界的门。
那道门不远不近。
你无论是不是愿意,却都要慢慢逼近那道门,然后走过它,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在这个层面上,导演在电影中所构筑的世界是一个几乎蓝色大门以内的世界,所有的成年人几乎缺席,在这样的世界中,三个孩子的原本只有考试,升学,运动,素色制服,饭盒,沙滩,清碧的蓝天的世界,因为三个人感情上的相遇,于是使那段记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丝颤音。
其次——蓝色大门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道已经走过,而且不可能第二遍走过的青春的门。
在影片中,其实不是完全没有成年人的角色的。
唯一的两个被模糊化的成年人,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孟克柔的妈妈。
在片尾的孟克柔的独白中,她说——“三年,五年,或是更久远久远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
还是我妈呢?
”其实,今天的体育老师可能曾经是当年的张士豪,今天的孟克柔的妈妈也曾经是当年的孟克柔或者杜月珍。
他们在那些青春的日子里撒欢儿,烦恼,心慌,蜕变,成长,和今天的那三个小家伙一样。
但是他们跨过了那道蓝色大门,于是,他们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履行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
获得成长,丧失青春的所有好的与不好的东西。
在这里,导演设置了一道大门所隔绝的两个世界的人的互相探索。
少年想探知大人的世界,比如,孟克柔很平淡的问妈妈:爸爸走的那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而大人也同样渴望探知少年的世界,比如,孟克柔妈妈很隐晦的问孟克柔:你是不是失恋了。
这里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对峙,两个世界的互相打探和观望,没有得到的和已经失去的。
同样珍贵。
最后——蓝色大门对于孟克柔又标志着她关于爱的标准定义。
这部电影很多时候被归类为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我决定看到一次就吐一次口水。
孟克柔一直喜欢着杜月珍,她拒绝张士豪的表白,一方面因为她不能因此而伤害喜欢着张士豪的杜月珍,另一方面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喜欢男生。
于是在爱的定义上,孟克柔是游移并模糊的。
蓝色大门更象征着一个成年人的道德背景下的关于爱的标准定义。
孟克柔知道这个标准定义,并且试图纠正。
影片在最后也没有揭示孟克柔最后的纠正有怎样的结果,但是,她努力接近着这个标准定义。
关于三个少年角色。。。。。。。
影片中的三个少年人物都自我认可自己身为蓝色大门内的人的身分,他们渴望成长,又惧怕成长,三个人都如此,但是个别又有不同。
孟克柔是一朵倔强开放的略有些潮湿阴暗的花朵,也娇艳,但是沉默着,她对爱以及长大的理解在这三个人中最深刻;杜月珍更像一个没有心事的孩子,她的一点可爱的小心机和她对爱一个人的迷糊定义让这个角色悬浮在第一人称以外,始终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材料;张士豪这个角色我最喜欢,他身上那些少年的勇敢和阳光,在那个夏日的午后配着那件棉织的花衬衫,自行车,碧澄的天空,和一个回头的灿烂笑容把有关青春的所有定义定格在那一刻。
对待各自不同的成长道路上面临的障碍,他们倔强而单纯的表达着悸动与挣扎。
他们站在大门的这一边不安的张望大门的另一边。
三个角色中孟克柔的角色是心理层次最丰富的一个。
她喜欢杜月珍,也喜欢张士豪,她的境地是选择谁都不符合自己与别人的要求。
选择张士豪?
杜月珍会伤心。
选择杜月珍?
自己又明明喜欢张士豪,而且,她不可以喜欢女生。
我喜欢出演孟克柔的桂纶美,没有一眼瞄准的美丽,但是她嘴角淡淡的微笑和眼神里透出来的倔强,让人过目难忘。
影片的结尾其实是开放式的,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只是在孟克柔的那段话中关于三个人在蓝色大门重逢的约定,和最后出现孟克柔在画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的镜头。
他们还会在成长的荆棘中相遇么?
孟克柔会喜欢男生还是女生?
张士豪是不是还会一脸流光溢彩的微笑?
杜月珍是不是还很可爱的爱谁就收集谁喝过的可乐瓶?
我们不敢想,答案太多了。
青春以及一些有关青春的小道具。。。。。。
不记得是谁用过的比喻,说是人生的河流中,有一个渡口,就算你离他远去,可是你却总想不断靠近它,这个渡口就叫做——青春。
这个渡口从来不动,移动的是我们。
我们无可奈何离这个渡口越来越远。
所以,青春永远不老,老的只是我们。
青春甜如蜜,吾愿常采撷。
青春醇如酒,吾愿醉不醒。
——这是泰戈尔的青春。
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统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
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
——这是米兰昆德拉的青春。
如果,你十七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一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这是孟克柔定义的青春。
好似无暇的美玉,一晃就可以照见惨绿少年的眉眼。
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有关青春的小道具。
开头的时候喜欢张士豪的杜月珍不厌其烦的收集张士豪的小物件:篮球——上面好像还有张士豪和人赛球时的硝烟味;周记本——张士豪的字——写的好丑哦;原子笔——张士豪的,如果把这杆笔写那个人的名字写完,他就会喜欢我;。。。。。。
开头的时候,张士豪蹬着自行车穿着蓝色的花衬衣在屏幕上惊艳的闪过。
那件随风飘曳的蓝色花衬衣,于是深深的叫我着迷。
一些我喜欢的场面。。。。。。
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很得当,我一般很怕看拖沓的电影。
特别是为了一个小高潮的煽情不得不堆积大量的镜头在情绪的铺排上,再怎么用催泪的音乐,演员再怎么歇斯底里,我都会按快进的。
我也很恶心导演把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场景拍的过于省胶片——但是,在导演都把电影往2个半小时,3个小时拍的大背景下,这些情况一般不多见。
这部电影我就觉得不错。
不拖沓不粗略。
一些场景我很喜欢。
杜月珍和戴着张士豪头像的孟克柔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跳着舞。
那么快乐。
可是你却可以看到孟克柔的表情却很不搭调的有些冰冷。
这为后面揭示,孟克柔喜欢杜月珍做了铺垫。
在游泳池孟克柔和张士豪的一张遭遇战,张士豪虎头虎脑的有点得意的问:根本就没有杜月珍吧,是不是你喜欢我?
当时张士豪微微眯着的眼睛,咧着的嘴角和得意的坏笑,真的是太可爱了!
说到这里,我想提下,那些青春期的偏执,就好像上面那个镜头里,张士豪不断重复着那句话,一遍又一遍的。
电影的前半部分,张士豪一看到孟克柔就机械性的做自我介绍:喂,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孟克柔为了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喜欢男生而不断重复那句话:你想不想吻我?
张士豪在知道杜月珍确实存在后,赌气的冲着孟克柔一遍又一遍叫着: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这些重复不但不叫人觉得台词苍白,反而妙趣横生。
尤其是张士豪的那句:“喂,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可爱的天崩地裂。
孟克柔和张士豪有很多戏的背景是在充溢着车流的马路上,两个单纯的孩子,骑着自行车,一前一后赌气似的比着快慢。
背景的车流被符号化了,在一个街口过去,他们都被那背景的符号化的车流所湮没,这里的象征意味是,他们终于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融入成年人的世界,符合成年人的标准,遵守成年人的规则。
在湮没的那一瞬,两个人互相看着。
谁都不说话。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这是孟克柔最后说的话,她闭着眼睛,看不见自己,因为她需要在走近蓝色大门的时候对自我重新定义。
其实不仅是孟克柔,张士豪和杜月珍。
所有需要跨过蓝色大门的孩子都要在跨过的那一瞬,自我重新定义。
蜕变。
进入新群体。
成为体育老师或者孟妈妈那样的人。
远离青春。
长大成人。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咬着手指甲飚泪看完这样一部讲述夏日午后的青春琐事的电影,叫我有点懊恼。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跨过了那道门,连点感觉也没有的。
敲字的时候在听王菲的《催眠》。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这句话简直就是为这个电影量身定做的。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味道怎样?
当时少年时品尝蛋糕的你才知道。
我们已经长大?
我们也正在长大。
我们也闭着眼睛,我们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们却可以看见那些曾经和我相似成长着的人儿。
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几颗青春痘。。。。。。
笑着走过,身后,蓝色大门戛然紧闭,再也不对我们开放。
我们生命中,曾有某个夏天值得我们记忆,我们不会记得哪个政客的胡言乱语;我们不会记得谁是第三个上月球的航天员;然而我们会记得某个夏天,我们多么出乎意料地突然变成大人…… 《蓝色大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的一部片子。
很难去定义它的类型——青春,爱情,同志,或许都不是。
很久没看过这样一部令人感动不已的电影了,还记得看完《不能说的秘密》后整个人游神了一整天,看《蓝色大门》时,我以为我会哭,但却没有,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看完,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重复回放着电影里的点滴。
很多人都在讨论:孟克柔是不是真的Les。
我想,至少,她是喜欢林月珍的。
喜欢到可以为她做任何事,包括明明不情愿还是陪月珍去了泳池,包括戴上小士的面具与月珍共舞,包括为了讨好月珍而接近小士。
“我真的对月珍很好……都帮她的忙。
帮她到游泳池找你,帮她送信,还要帮她背黑锅……其实我一直帮她,是因为……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她。
我想……我喜欢的是女生。
” “我总以为,如果可以过了和男生接吻这一关……我就不是了。
”“我不能喜欢林月珍……我就是不能喜欢林月珍!
……我不能喜欢女生。
” “告诉她……告诉她我们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这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
这世界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月珍是个神奇的女生,她可以带着小柔在幻想中飞翔,而小柔自始至终都在无条件宠溺着月珍,偷偷把爱藏在心底。
看了小说后才知道,小柔一遍一遍在斑驳的墙上刻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
我是女生,我爱男生。
我是女生,我爱男生。
故事的最后,小柔并没有爱上小士,而是吻了月珍。
当她终于可以在海边写下“我是女生,我爱女生”的时候,也意味着,她终于可以正视自己,真正的长大了。
这是不是爱,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林月珍这个角色电影中并没有刻意地突出,很多人不喜欢她,我却认为她是整部电影中最真实的人物。
她同所有17岁的女孩子一样,心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爱上小士后,会偷偷收集他的一切,会热烈地想像他们的将来,会害羞,会怯弱——也许正因如此,她才会在告白信的结尾署上“孟克柔”的名字。
我无法想像月珍同小柔的将来——也许她们所有友情都已结束在了小柔的吻中。
而我又期待她们仍然同往常一样,拥有最纯真的友情和最单纯的笑容。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小柔曾经对小士说过:如果,你十七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一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其实,那天在电话里,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一天,或许一年后,或许三年,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你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小士在遇到小柔前,应该一直是快乐的吧。
17岁的夏天,他才明白,原来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开始恋爱,开始有烦恼,开始学会思考。
很多人喜欢小士,是因了他的单纯与善良。
他就像夏日午后三点的阳光,热情而温暖。
虽然小柔没有爱上他,但电影的最终,小柔浅浅的独白还是那样温暖——那天,看着你的花衬衫慢慢飘远,突然间,我想…… 四、五年后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四、五年后的你应该会更帅吧 …… 于是,于是,我闭上眼睛,慢慢地,我终于看到你,穿着粉红色的衬衫,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钟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
你笑着 ……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
”。
然后,你笑着点头。
四、五年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还是 ……?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或许多年后,我们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是记忆里永不磨灭的存在。
青春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
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
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 ——《蓝色大门》 明媚的夏日阳光,宁静的海滩,干净的白色衬衫,十七岁的单车,单纯的笑容,帅气的酒窝,羞涩的初吻……整部影片纯洁的一塌糊涂。
她叫林月珍,她喜欢张士豪,她捡他的篮球 运动鞋 周记本 圆珠笔 甚至他扔掉的矿泉水瓶,她只能偷偷拍他的照片,让好朋友去传达爱意,她用他的笔写他的名字,一千遍一万遍,以为墨水干了,他就会爱上她了。
她叫孟克柔,为了自己的好朋友,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甚至帮她向男生表白。
她不断对自己说她是女生,她喜欢男生。
他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觉得自己还不错。
他不知道真的有林月珍这个人,他说愿意等孟克柔三年五年,直到她喜欢男生了,要第一个告诉他。
在蓝色大门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曾经的一个梦,每个人都曾有一份那样执著,那样的率真,那样的固执,那样的矛盾。
只和青春有关,你找不到半点杂念,不管是苦涩的暗恋,同性之爱, 还是难言师生关系,都只不过是成长中的几个小插曲,他们在困惑,迷茫中找寻成长的道路,人生的真谛。
多年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还是那个曾经你幻想中的自己吗?
“这个夏天,我好象什么都没有做。
”“总会留下什么吧。
留下什么,长大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 青春一去不复返,不知道现在领悟还算不算晚。
毕竟我们还年轻,抓住现在努力为自己留下点什么吧!
---聊着聊着就想把几年前写的这篇找出来,真是纯情啊—————喜欢一个男生,收集所有他的一切。
他每月剪一次头发,头发还是硬硬冲冲的,他的个子很高,他的眉毛很浓,他的眼睛很深,他笑起来很坏,他走起来很垮。
他盯着你的时候很桀骜,他抱狗的时候很柔情。
他喜欢吐舌头和抽鼻子,他照相的时候头往左偏。
他在975班,天蝎座,0型血,游泳队,吉他社。
每天上课就煎熬,下课就一眼不眨等着他从窗外经过。
他扣篮很酷,他的鞋子很大,十号半吧。
打完球他会在福利社喝汽水,就在他后面的一张桌坐下。
等他走掉,坐他坐过的位子,把他喝过的汽水瓶带回家。
看他踢足球,大辣辣的太阳,远远的站着。
看到他受伤下来,一堆女生呼啦围上去,就默默走掉。
太阳晒得人快要晕眩,闷得人无法呼吸,怎么就没种走上去告诉他自己的名字。
我叫月珍,我想认识你。
我叫月珍,我想和你做朋友。
我叫月珍。。。。。。
废纸篓里堆满了只写了一两行字的粉红色信纸。
还是默默跟他,大晚上趴在游泳馆的后墙上,只为听他在里面游泳的声音。
水花单调地哗啦哗啦,却是听过最美丽的和弦。
捡他丢掉的原子笔,每晚在偷的他的周记本上写他的名字。
张士豪,张士豪,张士豪。。。。。。
听说如果把这支笔的油全写完了,他就会爱上自己。
偷偷拍他的照片,做自己的桌面。
偷偷逃课去车棚擦他的车子,他骑车的时候,花衬衫就鼓鼓的兜起风来,他连背影都好看。
半夜睡不着,起来在后院跳绳,如果连着跳100个,就去告诉他。
如果连着跳200个,他会答应我。
如果连着跳300个,他就是我以后的老公。
如果。。。。。。
坐在地上喘气,301个。
然后,安稳的去睡,第二天忘记这件事。
17岁,安静的是纯白的白纸,透明的是叶间的露珠。
17岁,克柔对张士豪说,如果你的17岁,只是想着保送大学,自己还是处男,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17岁,月珍在自己家门口转过身来,问张士豪:我们可以交往吗?
张士豪愤怒的撇撇嘴说,不可以。
17岁的蓝色大门,是属于孟克柔和张士豪的片子,而17岁,是属于月珍自己的独角戏。
17岁,为一个人做了那么多那么多傻事,过些年来看一定会哑然失笑。
但是,在自己的17岁,只是想着保送大学真的是件幸福的事吗?
那些傻事,一件也没有做过,就真的聪明吗?
我们或许遇过多少个炎热的夏天,但是白色栀子花,却只盛放在那一季。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你有没有试过,躲在某个角落,偷偷的看某个人,害羞的把他的一切告知给自己的密友。
你有没有试过,把一个男生的名字写在练习本上,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假装他可以感觉到。
你有没有试过,在脑海里想象与某个人在一起的所有细节,却在他经过身边的时候,紧张的抬不起头来。
你有没有试过,终于放弃一段暗恋时候,一边哭,一边销毁与他有关的所有回忆。
于是我们都是林月珍,那个怯懦的,害羞的,真实的林月珍。
电影里的孟克柔,是我们希望可以成为的女孩子。
勇敢,直白,有一双可以直视任何人的干净的眼眸。
犹豫不决的时候也可以努力去寻找突破口。
隐忍的感情可以稳妥的藏好,愿意为朋友做那么多,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可以大声说出来。
电影里的张士豪,是我们希望可以喜欢的男孩子。
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帅气善良,开朗又自在。
笑起来有点小坏,又有可爱的酒窝。
喜欢重复一个问题问很多遍,骑单车,比任何一个十七岁的男生更像一个优质的少年。
可是林月珍,那个喜欢闭上眼睛坐在操场边的女孩子,却平常又普通。
像所有高中女生一样有喜欢的人却不敢表白,偷偷搜集和他有关的一切东西,用他的笔在本子上写他的名字——幻想他可以喜欢她。
可是她更加怯懦,拜托好友去表白,在情书的最后写下好朋友的名字。
你有过喜欢一个人,却害怕被拒绝的心情么?
暗恋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你怎样喜欢都不要紧,他不知道,就不会拒绝。
如果这样病入膏肓的喜欢被生生拒绝掉,那还不如继续去暗恋他。
可是他到底有没有喜欢的人?
他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会不会,他会不会喜欢,我?
所以林月珍退缩了,在游泳馆,她看着克柔和小士躲避教官,自己也躲进了阴影处。
她写情书给他,却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
对不起,克柔,可是我真的不敢——与其面对他拒绝的可能性,我宁愿承受你对我的愤怒。
于是在本子上继续写他的名字,等到他喜欢上自己的那一天。
“我们可以交往么?
”终于,她对他告白了。
男生皱了皱眉头,掉转了车头。
“对不起。
”于是我们告别自己的初恋,告别那个自己第一次喜欢上的男生,丢掉那些辛苦收集的东西,烧掉那些为他写下的文字,捡起那只烧坏掉的笔,在本子上写另外一个名字——眼泪一滴滴砸下来,洗去那些曾经层叠密布在心中的爱恋。
于是,我们都是林月珍。
看了大概6遍了吧.我实在太喜欢片中的钢琴曲了,简单的主旋律跳动的音符,偶尔紧张,时不时的快活。
好象看见穿过大树枝枝桠桠的仲夏的太阳光斑,星星点点地落在白色衬衫灰色短裙,在白色球鞋,在老屋绿树上。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女生与一个男生及另外一个女生的感情故事。
"这么一说,真是要大煞风景。
其实它的情节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明白,导演并不为让我们拘束于故事之中讨论同性异性之爱,我想他要说的应该是那个年龄中对似是而非的连自己都捉摸不定的感觉的困惑。
好象刚开始学习走路的BB,明明想往东,手脚却不听使唤,狼狈地掉了个头朝西。
我想就是这种感觉,只不过在16,17岁时想把握的是感情。
月珍喜欢上了975班的张士豪,却又不敢自己去说,便央好朋友孟克柔去问张的意思,没想到张士豪喜欢上了孟克柔,而孟克柔喜欢的是自己的同性朋友月珍,这就是所谓的戏剧冲突吧,导演真是高明,不再扯进类似低劣电视剧中一个又一个的冲突,弄出个情节曲折的感情故事。
因为这是17岁的电影啊,单单这样的小矛盾已经把片中的三个人搅得心神不宁。
孟克柔说"我对月珍很好,什么事都帮她。
"她告诉小士她喜欢的是女生,可是她又问小士,问体育老师要不要吻她,因为她想如果过了吻男生这一关,她就能喜欢男生了。
真是矛盾呀,最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吻了月珍,月珍却连她的解释都不要听,起身跑开。
小士却没有这么多的心事,有点傻地重复着那句“我叫张士豪,天蝎座,游泳队,吉他社,我有什么不好。
”后来孟克柔自作主张地安排他和月珍约会,气哼哼反复问“你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
”多么可爱的大男生啊。
两个主角演这电影的时候应该都算本色演出吧,桂纶镁清新自然舒服,陈柏霖帅气洒脱自在,加上那首frente的“accidently kelly street”,整部电影散发着ANNASUI果味香水一般的味道,酸,甜,喷上一种叫做“不可明言”的神秘喷雾,余味缭绕,由着个人咂摸。
已经走过这个阶段的人都会为着他们的窘迫而菀尔吧。
结尾,小士意外地说了一句挺深刻的话“总会有什么东西留下来的吧,留下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是啊,等真到了能够象孟克柔的妈妈说“就这样就活过来了”的时候,再想起这种一去不复返的慌乱和笨拙,会闻到记忆中的青春的味道。
大家当年都好年轻啊!简直一场清新的视觉洗礼!你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好闺蜜吗?你曾有一个喜欢却只能默默放在心里的男生吗?青春期的窃窃私语、懵懂无知、特立独行,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子,哪来那么多狗血做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蓝色大门,似雾又像风,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即瞬。
大二错过。一再错过。清晨看来,疲累的心也渐渐被柔软化鸟。别的好处暂不说,最可贵是拍摄者的视角,真是和故事里的小孩子一般高,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平实轻盈,轻易就打动人心。音乐青春,服饰搭的也不错。台词可信度高。男孩子的执拗和坦率也很容易给人留下好感。呵呵,其实他斜睨的眉眼,让我
你赢了……再过三年,或者五年,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你一定要告诉我……笑屁啊!我是说真的……
有点失望。倒是下面的影评写得比原片更精彩。。。
三星到三星半的水准,没那么好,缺少些电影质感,但也算比较良心的青春片,演员都是适龄而不是装纯硬上,剧情其实也非常简单,除了塞进桂纶镁这个在三人中角色和作用都比较特殊的人物外,整个故事还算写实,好在没有太刻意追求戏剧性。和片中三位主角类似,每个人的17岁都会有这样一段“失恋”经历吧。
孟克柔说,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觉得和男生接过吻也许就不喜欢她了,我不能告诉她,不然我们连朋友都当不成了。张士豪说,我叫张士豪,O型血,天蝎座,游泳队,吉他社。要是有一天你喜欢男生了 一定要告诉我。林月珍说,我喜欢了他那么久,还是在捡他的垃圾,要是把他原子笔的水写干了,他就会爱上我。
1.没想到因为这个片破戒了,非常幼稚的一部百合三角恋作品,我都能拍出来,纯粹为了最后的台词发动态,做朋友圈文案大师。2.得益于长年的读书观影,智力已经有了惊人的提升,看这种作品感觉很幼稚,这个提升了的感觉是很明显的。3.桂纶镁和陈柏霖这个时候都好稚嫩啊(当然现在也不显老),年轻真好啊,唉,羡慕,不像我都已经是老梆菜了。。
拍的确实不错,不过个人对不残酷的青春片不再来电,年龄问题了吧。
2022.11.11“论直女和非直女都在围着男的转这件事”。其实青春片夏日片拍得真实一点就没那么难看,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烂片拍出来。作为青春片还行吧,作为带有同性元素的片子就别提了,大男主电影吗这不是,哪个看过的会觉得这是女同片的😅😅😅这电影拍得太直了,感觉导演就不乐意往那个方向拍,自认为同性恋的孟克柔被所有人调理好了,糖里带屎。
为什么分这么高?感觉像高中生写出来的剧本,如此简单粗暴又没有感动。
没有说不好的意思,但不是我的菜。友情背叛,被迫接受追求,师生恋。都是敏感话题,女主都是被动接受没有解决就过去了,导演似乎想说这就是青春的必须经历,过去了就过去吧。这些对我来说真的很雷。
太青春了 青春地我泪流满面 OU......
呵呵呵呵呵呵 对我来说就是白开水。。。。
“留下什么,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把青春描写得淋漓尽致,青春也就几年,一去不复返。可是他们的衣服好丑。
哥真心過鳥青春期鳥。於是這麼一來這片兒在我看來就太多噱頭鳥。
最後一段对白挽救了整部电影……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我怎么就看过这个。
NC玩意~
这个 冬天 即将过去 我们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之前 总是把假期计划的很充实 但是 什么成绩都没取得。你说 一年 三年 五年 以后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年少时的青涩 慢慢退去 我们越来越现实 还是 这个世界本来就要现实这个电影 让我想到了 我的 高中 想到你们 当年 纯洁的爱着
陈柏霖好稚嫩啊。。。桂纶镁现在好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