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
Los Colonos,The Settlers,Les Colons,血色之路(台),殖民溅血路(港)
导演:菲利普·加尔韦斯
主演:萨姆·斯普卢尔 ,马克·斯坦利,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马里亚诺·利纳斯,本杰明·韦斯特法尔,马斯洛·阿兰瑟,路易斯·马辛,卡米洛·阿兰西比亚,海因茨·K·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阿根廷,英国,中国台湾,德国,瑞典,法国,丹麦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1901年,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火地岛,西班牙富商坐拥广袤土地,立起围栏放牧羊群。然而长居在此的原住民,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的私人财产观念,擅自猎羊引起富商震怒。富商雇用了凶残的英国前军官与美国佣兵,以及一名印地安与白种混血的当地人为向导,「清理」出一条通往海边的安全路线。当殖民的铁蹄哒哒响起,历史的粉饰亦纷纷重演,原..详细 >
一个英国人、一个得克萨斯人和一个智利混血儿一起去安第斯山脉,猜猜最后走出来了几个?(忍不住的另一部金鸡)画面和音乐都很棒,想法和情感也连贯,但未免太强烈,尤其不能忍受小标题红色大号字的怼上。而且对于根本没学过南美史的人来说时间相当的混乱,因为智利独立(1818年)甚至早于得克萨斯加入联邦(1845年)所以很不明白英国人说的“背叛老殖民地”指的是哪档子事。不过从里面提到的总统智利总统制的确认则是要迟至1925年,大概是这段时间之前的事,但英国人的力量在南美仍然很不清楚。所以……有点理解当年被老师们说写得太像散文是什么意思了哈哈哈!
颇无聊......
很多场戏配乐填得太满,听着很像Sergio的电影配乐,但仅是模仿很山寨的感觉。摄影风格足够文艺但叙事节奏实在不行。剧本不佳,28分钟弃剧。
让消失的声音重新恢复又再次抹杀 压迫结构清晰可见 世界的组成被简化到仅剩权力 何尝不是一种天才的构思//只是在这些之外 人总还有些出于人本身而存在的意义
9/10.影片说的是智利,其实指的是欧洲殖民者对整个美洲大陆原住民的系统的毫无人性的野蛮灭绝。比《花月杀手》更有力!混血男主苟且偷生就是为了记录这段历史。片尾印第安女人面无表情的拒绝喝茶就是无声的控诉。
很好的题材,应该能挖掘更多故事
从导演之前从事的行活儿来说表现得挺成熟的,至于故事也就是那些东西,中规中矩吧。
看了半天看了个同性恋,卧槽。
最后的狸红色国家成立史影像有意思,全片一点刺点没有,我已习惯了一切罪恶
过于文艺
「你想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吗」
以小见大,角度蛮新颖的。就是有些地方填充的还不是太够,,视觉审美不错~
奇葩的比例,无聊的剧情,看了4天强忍着看完,果然很“艺术”。
26th SIFF@CMG。看完查了下这部电影当时的场刊评分,emmm…差不多吧……有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倒是片子里一些白男stereotype笑到我了…
导演非常擅长对话戏,用背景里的钟表声、柴火声来烘托节奏。最后枪火的残暴换作语言的残暴。#SIFF
音效果然是港台制作,没想到这种港台的音效会在拉美电影上起死回生。
金鸡影展05。女人被男人殖民,土著被白人殖民,穷人被富人殖民,一环套一环!
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摄影,将行进中的南美风景拍的如油画般壮美和多彩。但随着殖民者权力的不断上行,摄影机拍摄的空间被不断压缩,颜色逐渐趋同,独特性也在慢慢丧失,以至于到最后变成了单调滤镜的国家宣传片。这时再回想起政治家为印第安人拍摄的那一幕,才知道摄影机的控制权在那时就已被彻底夺去,不过这也让印第安女人凝视所产生的能量变得更加强烈了
有的时候会以为在看风光大片,摄影、音效和配乐都美到无以复加。摇晃的镜头不时紧跟着混血儿的脸庞,迷雾中他对着屠戮者举起的枪,最终犹豫地放下,多年以后,再以一种岁月静好的象征出现。智利“和平共处”建国的背后,是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
上影节,糟糕的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