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幸江总会离开。
因为前半段情节恶俗的就像每一部现代剧:暴戾的丈夫,柔顺的支撑家庭的妻子。
这个从小被放弃从小被排挤的不幸的女孩,不要自尊的只是企图守住所谓的爱情。
虽然她一直看似乐观的期待着丈夫有一天能长大,但内心实则是悲观的。
即使,她是那么一个能够从各种微小中收获幸福感的人。
所幸,这只是个铺垫。
幸江的过往一点点展开。
她向往着别人的幸福,但她其实拥有着曾经放弃过但一直不放弃她的朋友,放弃自己作践自己仍一直守候在她身边的男人。
原来她脖子上的围巾是为了掩盖过往。
原来他缺少的那截小手指是代价、颓靡和暴躁也并不是一贯的姿态。
第一次结束自己,是因为厌倦,活过来以后,不再放弃自己。
第二次结束,总觉得是因为习惯性逃避而不是为了保护肚子里面的小孩。
但是这一次,她才明白自己一直苦苦寻觅的所谓幸福一直在手中。
昨天晚上很凉。
我躲在被子里面,哭得稀里哗啦。
不得不承认被感动,但我,还是觉得幸江辛苦。
要用这样的激烈去换来丈夫的表情,而更多普通的日子里面还只能战战兢兢。
如果生活要一直那么艰难,只有很偶尔的温暖怎么足够支撑呢,可是,就是这么一点点偶尔的温度却能让幸福感成倍放大。
我失去了这样的勇气,所以失去了无法获知的是不是可以期许的未来。
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毕业册上最多的祝福就是“一定要幸福”。
看起来是一个多么媚俗的词语,却是大多数人心里一直追寻的心情。
这就是生活吧。
要不就是放低自己要不就是被别人放低,可是,却能靠近温暖。
另外,很喜欢熊本。
那个脏兮兮的也同样没有多少表情的女孩。
但是她一直努力,很努力的在往幸福的路上走。
她明白自己是谁,也明白幸江是谁。
印象中日本的电影总是很严肃的感觉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
它是一部温暖的电影。
看前半段的时候,那个几乎每次吃饭都会掀桌子的男人。
让我笑了很长时间。
电影的后半段,女主角怀孕后,依然在餐馆上班,送外卖。
特别让人感动,女主角从天桥上摔下来,送到医院后,她的那个神经质的丈夫的眼神。
突然让我哭了出来。
电影里的情节,那么的突兀,像早期的香港喜剧片。
但让人感动。
自虐の詩。
无法逃避的,唯一的应对就是绝不后悔。
看了电影《自虐之诗》,也许每一个人的自虐都能从生命的源头找到真相,但生命给予我们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样。
回顾国王,因为成长经历,有人在压抑自己,过于照顾别人的想法,控制自己的需要,抑制自己表达的客观要求和真实愿望,理智控制住体的行动力,陷入情绪的无力感,陷入焦虑的漩涡,这么多年以来,我活得像个假人。
如果早已明了一切真相,是否愿意像从未明了一样生活?
哪怕结局早已注定,你还是要靠自己去找出自己的路,这条路的背后,让人痛苦,虽然爱最终会走向走出痛苦,痛苦是因为在乎。
我们在乎才那么心痛。
MIKI曾邂逅过一个成年男性,他大胆坦率,近乎莽撞,与他的身份毫不相称,与MIKI认可的世界有如天差地别,可人就是因为不一样而产生吸引,MIKI无法接受,接受他的观点和响应,超出自己的认可,无法和缺乏同理心的对方走进亲密关系,他是对的,因为受伤的人是自己,所以MIKI放弃。
放弃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选择逃避而假装不需要对方,而放弃与相互吸引的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无异于自我逃避:否认自己的需要,恐惧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被在意而害怕受伤的内在自我,需要自己予以强大。
以逃避的心态拒绝接受真实的人生挑战,这是不可取的。
在亲密关系中,伤痛和波动在所难免,只能以两个人的觉知,去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很久之前曾蜷缩起来为了避免受伤,而自我抑制住自我的生命力,生命的本质是交换,以人有的时间去换从未被满足过的体验。
比起真实的语言,人们更加刻骨铭心的自己经历的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男女关系中的分寸,就犹如我们与世界交往的尺度。
适度意味着一切,如果亲密关系不是水到渠成就只能消散如烟,人际关系的终端是割裂的自我关系,遵循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否则犹如空中楼阁,壮哉美好,却心中不安,自然行之不远。
建立关系需要双方对关系的界定。
但关系确实是模糊不清的,我们有必要通过交往建立情感和现实联系。
第一阶段需要看工作内容,生活见闻,求学经历,工作经历,爱好和兴趣。
第二阶段注重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吃喝玩睡,提问回答中加强了解,能听取对方的建议。
第三阶段关于彼此领域对生活的向往,习惯和家庭,梦想以及恐惧。
第四个阶段,了解关于爱的想法,聊人生的走向和打算,聊亲密关系和性格磨合,对方心目中的理想型和期望的生活方式,对各自的朋友,同事,家庭有所了解。
更深入的理解彼此对婚姻的看法,不压抑双方的天性,不要围着对方转,身段绵软,内心坚定。
为什么女人容易被骗,是因为被家人喜欢的感觉非常舒心,被体贴而感受到了理解的妥帖。
为什么男人容易被骗,是因为绿茶响应了他们所有的幻想,满足他们全知全能的自恋,以及一切皆能被满足的幻想。
成为好的恋人的前提是独立的自己,自己是充满安全感的个体,因为爱与恨是相对的,幸与不幸也是相对的。
在一段关系中,五味杂陈是基本的,痛苦和快乐是相对的。
为一个人动情的时候,背后是真实奔涌不可抑制的喜怒哀乐,与另一个个体保持稳定关系的能量,就是我们能走多远的人生。
人们之所以防御,是害。
爱恨带来的冲击,会让人破碎,而是和别人产生感情的过程中,期望如果不被满足,如果内心的其他部分满足,就会感到虚弱和羞耻。
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把自己关起来,因为从工作中没有办法得到成就感,年龄的焦虑和恐惧让自己失去信心,所以疯狂的回避现实,不愿意与与他人建立关系,将自己困住狭小的天地,将自己囚禁起来。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做法让我觉得很安全,却远离了真实的人生。
需要肯定自己的不快乐和欲望,因为缺乏可以交流的人,没有办法激发自己的创造力,缺乏积累和精力,所以自己的无价值感很强烈,而无价值感优势在与别人比对中出来的。
无法摆脱与他人对比所造就的无成就感让我极其低落的。
缺少方向,遗憾没能写出值得一读的文章,只会让自己感受更多挫败,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让心力放在事情上,学会放轻松,结果才会好一些,就像对亲密关系的担忧和恐惧,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方法,但要学习勇于改变。
所有人在亲密关系中在于家人的相处中,遇到很多难题,要如何去面对,甚至知道自己会受伤,会难过,但无法选择离开,也能坚持下来。
人生,没有幸与不幸。
昨天看了电影《降临》:未来的我告诉现在的我,过去的我做过什么才能走到未来。
但知晓未来会让你清楚明白人生的结果,哪怕后果很糟糕也是我们需要去承担的真实,勇敢相信自己的成长,生命给予的一切无可抗拒。
完整的心,完整的人,去学习自我成长,无法如愿以偿,也不能放弃成长,但是我们争取对生活有了自己的展望,为自己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困境和挑战,唯一的选择是虽痛亦无惧,有恐惧亦向往,把握今天,相信明天。
来看宽叔演神经病 结果发现一个关于幸福还是不幸都应珍惜的曲折又甜蜜的人生故事。
带给人在一刻笑了哭,哭了又笑出鼻涕泡的复杂感受。
穷鬼青年熊太长相有特点,性格很独特,内心善良而犀利的幸江的人生导师。
看到那串幸江宁卖身也要保留的钱,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人所守护的东西纯洁是否和其行为的关联性。
文_谢长留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姑娘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我一直在企盼和追寻的幸福呢?
当我望着深秋萧瑟的北京天空,望着人群拥挤的公交车站,望着那些信步闲庭的小狗,望着那些树状图和excel表格时,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到底我这么多年以来,苦苦等待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呢?
到底他会陪着我一起去迎接怎样一个明天呢?
到底我一直不懈努力坚持己见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无从可解。
王潇曾经在她的书(《女人明白要趁早》)中,阐述过她的意见,无外乎要我们多多精明,多多爱自己这些老生常谈,但我却不敢苟同。
难道人生太早看透不算做一种悲哀吗!
幸惠就是个在常人眼里一直都看不透的姑娘,盲目的陷入一场恋爱中,那种盲目近似于对自身精神和体能的双重自虐。
即便她的老公分文不赚,好吃懒做,脾气古怪暴躁,她也仍然坚信不疑,她笃定了自己在这种幸福中怡然自得,就像一叶方舟于平静的湖面上停留,她对他的那种支持和爱是超乎常人的,那种坚持是让常人不能理解也不敢苟同的。
记得有一次,一个成功人士顺路送我回家。
路上聊到我的座右铭,我略带自豪的说:六个字——清晰勇敢坚强。
初入社会的我还满心以为他会对我这个座右铭点头称道。
没想到他回味一番,说:女孩子太明白恐怕不是件好事。
当时我认为他有大男子主义的嫌疑,在思想这么开放的今天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然而,几年下来,我方才睥到他那句话中的一丝端倪。
所有那些陈年往事更像一袭华丽袍子上面的跳蚤,那么讽刺。
何苦把世事都看得那么清楚澄明呢?
何苦那么乖巧左右逢源呢?
何苦两眼睁得滚圆挑剔他人呢?
何苦陷自己于辨证的关系当中深思熟虑呢?
也许是我有那么一点想要逃避事实的宿命,我真的好想自己可以傻傻的,看不透人们玩弄的小把戏;我想自己傻到看不出来人们的背后冷箭,看不到人们的压榨利用,看不到人们的欺辱剥削,看不到人们的欺骗怀疑……我真的好想可以很天真的过完这一生,就像一个每天都活在恩宠之下的小公主一样,傻到什么邪恶的事情都看不到听不到,无忧无虑的对任何人好,与人倾心交谈,同甘苦共患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是我做不到,我在自己的小聪明中,体会着那些是非冷暖,承受着恩将仇报,陷人于不义,千般好抵不过逢场作戏……我做不到看透,我也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我就像我从一出生就注定的一样平凡而又无辜,对外界的欺辱毫无抵抗力却又不甘心。
我咬牙切齿的对待这个世界,却发现在我不断的抗争不断的失败中,偶然一次的笑容里带了那么多心酸的泪。
我一点都不羡慕幸惠,她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找到可以依靠的肩膀,但我还是我,还是那个想清晰却清晰不起来,清晰起来却仍不明白的我。
把世事看的足够清楚,也不过给自己这个孱弱的灵魂更多的伤害,这才是真正的自虐。
这种笑中带泪的滋味,也就像黄小琥在你面前唯独对着你一人清唱:幸福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要用镜头在“人文精神”的版图上做个标示,日本人讲故事,跟法国人用电影讲故事,有很多共通之处。
他们从不畏惧创作出同类主题、同类素材、甚至是同类型人物的电影,不自量力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杀手锏。
这或许多少和他们保有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有关,个性上内敛抑或热情,在做事方面的自信绝不是来路不明的。
所谓“假力于人”,对具备实力的人,有时真是毫不客气地把“抛砖引玉”拿来发挥了一下。
超越不好说,但鲜少有失水准的。
而且从“爱、诚实、自由、生活、同理心”等等议题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元素及电影表现技法。
细腻如日本人,多情如法国人,简直是信手拈来。
早期《血疑》里的幸子与光夫,是八十年代银幕爱情的符号,白血病也成为影视剧里制造不幸的悲剧滥觞。
或许《血疑》的成功也是《少女疑云》创作成型的动力,即便以悲剧与喜剧的差别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但在“幸子”与“雪”之间,我始终能嗅到她们属于同类的气息,或许那种感觉只属于我自己。
比如我看《彩虹女神》便要想起《蜂蜜与四叶草》,同时期上映,这样的邂逅令人玩味。
当然,同时期电影的不同风格相互渗透,进而衍生一种相似的面孔,是时代文化的趋势,也是类型片的特征。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电影都必须向当代的流行文化趋炎附势,因为流行这个元素极其热衷于攀附在电影的霓裳上。
所以,在冷僻且优异的故事模板上临摹、或再创造,再赋予新生命,日本电影基本树立了不乏味,会有惊喜的形象。
这也是我明知“幸江”是另一个“松子”,仍喜欢《自虐之诗》的理由。
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与《自虐之诗》相提并论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撞脸撞衫,整个灵魂仿佛都是被双生花共享的魅惑所滋养的,两角色都由中谷美纪饰演,便更没有摆脱“克隆身份”的说辞了。
然而,她们确实是不同的。
如果说松子是用不可逆转的人生把“虐”字诠释出了凄美惆怅的秋叶之宿命,注定失去一切,注定被残害虐杀,抽到的是下下签。
幸江则是被赐予了重新选择的时光机器,这时,上帝发善,像松子一样,她亦生如霜降之冻土,生时孤独,活时凄凉,但幸好使其匍匐于爱神脚下,有“千疮百孔”的爱情守护她,虽然是下签,因有爱存在,便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在她生命里现出神迹。
脑海里留有“喜剧”的结局,我似乎说的有些自以为是了。
若把电影插叙进来的情节编排整齐,就幸江不幸人生的成因,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有主次之分。
幸江出生至少女时代,及逃离家乡后最终在异乡沦为妓女,这里的不幸主要对焦于亲情、友情,以辅助说明人物命运的方式演绎着,是一部分。
幸江遇到黑道打手阿部宽,并与其同居,回归正常生活,这期间的悲喜爱恨,时而涓涓溪流,时而音爆湍急,反反复复,折磨纠缠,且贯穿始终。
因此,幸江的不幸归根结底又是来自爱情的磨难。
她为爱义无反顾了,那么就等着粉身碎骨了。
这是幸江的自虐之诗。
爱情是毒药,它又是解药。
阿部宽掀翻小饭桌的动作,在慢镜头里喧宾夺主,反反复复,加之房东用“正”字计算法做烘托,阿部宽这个人对幸江的守护带着一种在尘世殉道的悲壮,戏剧化地占据了剧情的另一半分量。
生活与理想的冲突,蕴藏在阿部宽生活态度的变化上。
发泄郁结在心的苦闷,又不离不弃地追逐着幸江的身影。
阿部宽自虐的诗这样谱写。
而俯拍中景的视角恰似“虐”与“被虐”的不对等感受,肆虐在整部片子里,没有不适,但印象深刻。
说起来,幸江与阿部宽的爱情还真是美丽又善良。
哪有可指责的地方呢?
所有的错都挂在浮世上,理想就是鸡毛掸子,能把浮世的灰都掸掉,人生就会是另一个模样了。
想一些没用的东西,总比没有想法好。
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路过各种风景,总比停在别人走过的路口做风景有意义。
活得复杂丰富,总比活得空洞干瘪好。
是啊,为什么活着?
幸福是什么?
松子在找答案,幸江也在寻找。
抛开不幸与幸,当真想成人生是一场修行。
我在来到人世之前,父母并没有跟我商量就给了我生命,这是问题的源头。
没错!
我的确是打败了无数个细胞个体把自己留了下来,事实上,我没得选择,生于我,确实没关系,活,则是“生”的延续,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在苟活中为没意义的“生”赋予了有意义的努力过程,那就是活着的意义——为什么活着!
是问题,也是答案。
逆向思维,活着就是打怪兽,一关关闯过,那样或许就能接近幸福。
诗如人生,人生如斯。
诗有造作出的刻板,诗也有巧取豪夺式的强悍,好像还有溜须拍马的奴颜。
看来,诗也有能让人生病的丑态。
可是,单单幻想诗的原始模样,它其实一直纯洁美好着,如果没有被人类中某些畸形的灵魂玷污。
所以,剔除不净的,诗是可以吟诵最美好的事物,也可以象征无穷无尽的能量。
自虐之诗,还是赋予了人生明快的色彩。
最后想到中谷美纪,相比漂亮这个词,一个字“美”是不太可能精准地描述出的概念,而且作为修饰词放置在前,词义可复杂可轻浮可单薄,比如说美女,这个原本很不错的词,现如今就像早餐摊上的豆浆泡油条,泛着油光又想保有植物奶的纯然。
但作为日本20世纪最后一个“美少女”中谷美纪,“美少女”三字与她,真心觉得无敌匹配。
羞涩且自由自在的美,锋利且柔情似水的美,喷涌时如明艳炽热的岩浆,休眠时又如含情脉脉的睡莲。
年轻时,各种恐怖片中隐藏潋滟青春秀老成,老了老了,各种文艺片里婆娑起舞。
后半段一直喷泪啊,虽然不幸,但患难与共的真挚友谊,与不在乎她曾经是妓女的老公都是她在不幸中才能遇到的。
这些经历是那种幸福中的人无法经历的,那么宝贵,铝制的破饭盒装着好朋友从嘴里省出来的饭,还有用线穿的成吊的钱。
现在是朋友就一生都是朋友,不要背叛……
看完了这部《自虐的诗》,应该说又是个完美的团圆结局,悲凉的“松子”最后获得了幸福。
然而关于这部戏,并不想谈太多,不如说说从这部戏引申出去的一点东西吧。
坚持,是很多戏剧,特别是日片和韩片的核心,尤以日片为甚。
自打从小看的圣斗士里的小强,到松子里执着的爱,再到这部戏里无悔地付出(先是叶山,然后是幸江)…… 总有无数的镜头在熏陶着我们:要坚持!
要坚持!
要坚持!
我从不敢说这样坚持的信念是一种错误,不过用到自己生活中呢?
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有些东西,特别是感情,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可以用坚持就能够扭转的。
这种情况下,坚持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感情和金钱。
坚持是好的,但懂得适时放手的人才是聪明的。
我看过不少堤幸彦的导演的日剧,《继续》啦,《圈套》啦等等,基本上都是有点喜剧又有点怪诞的风格,挺喜欢的。
昨天去看了这部电影,基本上还值回票价,只是还是觉得有点廉价的温情,最后的煽情比较刻意啊。
不过残酷过后的温情终归还是能让人有点动容。
这片子讲述的是一个低层的不幸的小女孩逐渐变成小女人其间的故事。
基本上整部片子的篇幅,女主角的生活中都充满了不幸,但是最后女主角还是觉得自己被许多人爱着,她获得了爱情,亲情,友情,所以她可以happily ever after。
去掉花哨的掀桌镜头,去掉细腻的切洋葱镜头,去掉钞票上福泽谕吉和凤凰的那段CG,去掉飞机场与熊本相会时越过头顶的大飞机,去掉蓝色的小水母,这个片子会失色不少吧。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细节相当丰富,穿插了不少堤幸彦日剧式的小细节,小道具,小笑料,小感动。
女主角在戏里面无数次地说「幸せなりたい」。
无数次的在日剧里面看到女人对男人说“请给我幸福吧”,或者看到男人对女人说,“让我给你幸福吧”。
在日本女人看来,有了一个婚姻就是有幸福了吗,有了孩子有了丈夫就是有了幸福了吗。
真的是这样吗。
影片前半部分女主的生活充满了负面因素,后半部分则展现了阳光的一面,生活也许本无幸与不幸,就在于怎么看,生活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如果生活本身的色彩无法改变,那么一定要从好的角度去看待它,乐观的度过人生。
这也许是影片想要表达的。
音乐过于完美,这样一个小品一样的作品,音乐大气磅礴,为啥中国电影少有这么好听的配乐呢?
影片如果是以寓言式的表述方式,那么,态度再明显一点会不会更好?
比如前半部分多些铺垫,后半部分展现在女主看不到的地方,其他人对她的关爱,生活还是充满着阳光与希望的。
掀桌子掀了又掀,日本女人当老婆就是好,哇卡卡..
发病
喧闹中带点儿小清新~~
家暴男是老天给你离开的报警灯 鸣笛你也不麻溜跑啊 浪费食物不能忍
就是太冗长~ 3.5星吧
大半夜的看哭了啊焚蛋 http://www.iqiyi.com/dianying/20110812/2239ecbfb3c43077.html
一星给片名,一星给宽叔,如果还要加半星,就给掀桌子和修脚那段吧。最大败笔结构不稳和风格不统一,另外大段関西弁听得我直挠头,用这个来搞笑我真的接受无能,总之:过誉了。
堤幸彦你不要再糟蹋漫画啦!拉面店老板最高!熊本的老公是奥巴马咩?
像一篇粗糙的四百字小学生作文,最后一定要写出一个正能量结尾。
大叔您掀桌子太有美感了。。
前略。心中有愛 就有幸福
我发现 失去无上宝贵の东西 就是对它无限の占有。
风格很奇特 要多些思考 多些享受衡量 不要无目的的混
我想知道里面的水母的品种
知我者芭娜娜也:D
只要能幸福,一点点也可以啊。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小时候有过同性之爱的女银,长大后根本不需要男银对她好也能够开开心心地活下去!囧rz.....\\
百之二。
m(13.8.8)方言有趣 美纪姐姐继松子之后又一苦逼点背的角色 老板真是一个纯情憨厚自甘接盘的男人啊 其实勇夫看上去就是那种粗暴但其实专情的笨蛋 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勇夫对幸江不好 但其实追忆过往 只不过是角色对调了233前半段搞笑但没太大触动 我更喜欢后半段的过往3.6
togitogi,关西话真是咋巴起来咋巴,温柔起来哈温柔啊。阿部宽除了掀桌子外,还是落入俗套了,女人的成长才是大戏。在中国的话,应该就演成了苦情媳妇戏,类似顺娘啊、大珍珠啊之流。幸或不幸都无所谓,因为它们有各自的意义,每个人生都有各自的意义。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