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一一,Yi yi,Yi yi: A One and a Two

主演:吴念真,李凯莉,金燕玲,张洋洋,萧淑慎,尾形一成,陈希圣,林孟瑾,陈以文,柯宇纶,张育邦,柯素云,唐如韫,徐淑媛,曾心怡,陶传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日本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英语,日语年份:2000

《一一》剧照

一一 剧照 NO.1一一 剧照 NO.2一一 剧照 NO.3一一 剧照 NO.4一一 剧照 NO.5一一 剧照 NO.6一一 剧照 NO.13一一 剧照 NO.14一一 剧照 NO.15一一 剧照 NO.16一一 剧照 NO.17一一 剧照 NO.18一一 剧照 NO.19一一 剧照 NO.20

《一一》剧情介绍

一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J(吴念真)是个很有原则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金燕玲)、女儿婷婷(李凯莉)、儿子洋洋(张杨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场麻烦婚礼过后,因为外婆突然中风昏迷,他迎来更加混乱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里两头跑,时常感觉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为外婆的中风内疚,恋爱谈到中途发现自己不过是替代品;NJ更是麻烦重重,公司面临破产,他又不愿放下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没有烦恼,他平静地用照相机拍着各种人的背面,帮他们长出另一双眼睛,然而,洋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更深的悲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鬼子也疯狂缱绻仙凡间地球上最后的日子终极追捕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2特『刀剑乱舞-花丸-』~雪月花~华之卷天下第一媒婆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针待到重逢时白富美的贴身高手间谍明月河畔须臾老爸致命AI沃土窦娥奇冤变身闺蜜灵异鬼世界红色火箭蜡笔小新:呼风唤雨!大人王国的反击冰糖陷阱猴票狄仁杰探案之天外飞仙时空穿越者彩虹女神赌神之神一饮而尽开心魔法风德住宅304号的事因我就是我

《一一》长篇影评

 1 ) 年华一帧一帧地逝去

有一幅很著名的画:太阳在海平面之上,阳光洒下整片海,沙滩上有几个人正朝着太阳的方向仰望,你认为是日出还是日落?

据说看到日出的人充满朝气,是乐观主义者;看到日落的人暮气沉沉,是悲观主义者。

某天有人问我,你看到的是日出还是日落?

虽然我知道这个寓意,却不想掩饰什么,我说我看到的是日落,他说你真的老了。

也是在那天我看了《一一》,本来很淡然的我却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呆坐在那里,掩面而泣,好像活了一辈子那么长,好像又只有三个小时那么短,我想起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这部电影让我从十岁活到了六十岁,最后由婆婆的去世到舅舅的孩子出生经历了轮回。

十岁的我是洋洋我有个知识丰富的爸比,一个神经质的妈妈,一个温柔的姐姐,一个总叫我“听话”的婆婆。

我总是被女生欺负,我不喜欢学校的“小老婆”。

有一天,我听见隔壁的人在吵架。

第二天,在电梯口遇见了那个阿姨,我想转过去看她。

爸比说:“洋洋,不能这么看人家。

这样很不礼貌,人家会生气的。

” 我说:“可是我想知道她在难过什么。

我从后面看不到啊。

”我跟爸比说:“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

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

”于是爸比就教我拍照。

我每天都给周围的人拍背影,因为他们看不到我就拍给他们看。

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讲给大人们听,他们听不懂,他们不相信,于是我就拍下来。

后来,我发现“小老婆”也并不是很坏,婆婆死了,我跟他说对不起。

就这样,拍着拍着,我就二十岁。

二十岁的我是婷婷我有个很疼我的爸爸,一个老被女生欺负的弟弟,一个有气质的婆婆。

我跟隔壁家的莉莉是朋友,我喜欢她的男朋友胖子。

这些我都不敢跟别人说,可是堵在心里很难受,于是我就跟婆婆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舅舅不娶云云阿姨。

我问爸爸:“如果阿弟舅舅不是坏人,那小燕阿姨一定有问题了咯?

”我以为爱情有好坏对错之分,好人就应该得到爱情,坏人就不应该得到爱情。

我开始跟胖子约会,后来他们还是重新在一起了,我觉得不公平,我没有做什么坏事情,为什么胖子就不喜欢我。

再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胖子为了莉莉杀死了与她妈妈有染的人,我的爱情也在他的咆哮中流失了,婆婆也死了。

突然间我就明白了关于爱情的很多事。

就这样,想着想着,我就三十岁了。

三十岁的我是舅舅我有个很老实的姐夫,一个很关心我的姐姐,一个很凶的老婆,一个善解人意的前女友云云。

我很相信算命,每天都在想如何捞钱,却总是郁郁不得志。

我以为我很能说,但是当我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很害怕我的老婆,我不知道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是真的爱她。

当孩子满月的那天,云云来了,老婆很不爽,结果同学和她吵了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痛恨自己的懦弱。

那天我失魂落魄的回家,第二天,老婆在浴室看到昏倒的我,我想有那么一刹那我真的想死掉。

后来,我的妈妈去世了,我的生意也开始转好。

就这样,混着混着,我就四十岁了。

四十岁的我是敏敏或者NJ我有个很木讷的丈夫,一个读书用功的女儿,一个很自闭的儿子,一个不成器的弟弟,一个关系很好的公司同事南希。

一切看上去并不坏。

有一天,妈妈陷入昏迷,我必须每天都去跟她说话,说着说着我就崩溃了,怎么只有这么少。

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我大哭起来,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活了这么久到底在活些什么?

南希劝说我去山上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我说,其实山上也没什么。

后来,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迷茫着迷茫着,我就六十岁了。

我有个并没有太多交流的老婆,一个很可爱的女儿,一个很像我的儿子,一个一事无成的小舅子,一个相识很多年的老同学兼同事。

其实我心里还住着一个人,我的初恋女友阿瑞。

常常觉得与周围格格不入,我自有一套行为方式。

我讨厌生意里的尔虞我诈,我厌恶事事谈到钱的恶俗,可是我却不得不深陷其中。

直到遇到大田,我觉得自己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跟他谈音乐艺术,跟他谈人生哲理,从未如此推心置腹。

我还遇见了阿瑞,想起初恋的过往,我心里从来就没有爱过另一个人,只有她。

可是我却拒绝了她,因为我觉得真没有再活一次的必要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已经回不来了。

冲突着冲突着,我就六十岁了。

六十岁的我是婆婆我从来没说过一句话,但是我一直都知道。

知道他们的困惑彷徨,知道他们的脆弱悲伤,知道他们的快乐欣喜,这些我全都知道,而且我也知道该怎么做,可是我不想说,我也不能说。

因为就像植物一样,过度照顾反而让他失去了进化的本能,他们总会和我一样明白,因为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六十岁,而我却要死了。

或许你现在是过去的洋洋,现在的婷婷,将来的舅舅,敏敏,NJ,不管怎么样,你最后都是婆婆,一开始都是舅舅的儿子。

周围亦有现在的洋洋,现在的婷婷,现在的舅舅,敏敏,NJ,婆婆。

一个你便组成了一个世界。

看完电影,我就开始极力给他解释我为什么看到的是日落,我说日落后是长长的黑暗却总会有黎明的到来,总怀揣着希望。

今天早上当我去跑步的时候,看到街角的早餐店,里面供应着花卷,馒头,烧卖,酸菜包,肉包,白菜包,饺子,一共七种。

我想我每天买一种,就是七天,一共有四家店,就是二十八天,将近一个月。

于是我可以跟婆婆说,我每天都有不一样。

 2 ) 人人都很孤单

前阵子,一个一直游荡的比较high的同学跟我报备,她正在跟一个男生暧昧,曰“感情游戏”。

那个男生我认识。

这事儿我不太愿意评论。

于是在界外绕了很久,本质问题并未涉及。

今天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忽然叹了口气,很想跟我同学说:他是个孤单的人,你不要欺负他。

这两天莫名其妙的找到了时间,看了向往已久的《苏州河》和牧象说过的《一一》。

美美很孤单,虽然有男朋友,还有老板,有像真的美人鱼一样在水中翻转的工作,还有认错人后一直在身边的马达,她仍旧很孤单,她想要证明自己真的被重视,像被马达重视的牡丹一样隆重的被重视,可惜,即便她离开了,她的男朋友面对着她的“来找我吧”,仍旧只是喝了一瓶酒,然后沉默的等待下一场恋爱。

美美的男朋友很孤单,他只有在家里等待美美自愿出现的份儿;面对马达的介入,他除了能让美美的老板揍人,剩了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美美为了马达沉默的歇斯底里。

牡丹也很孤单,马达背叛之后她就那样平常的生活,再没有明朗灿烂的笑容,凌乱的长发,头也不抬的“欢迎光临”,没有起伏的语调,刻板模式化的用词。

马达也很孤单,挣钱,看碟,遇到牡丹,背叛牡丹,同伙都死了,寻找牡丹,追随美美,离开美美,找到牡丹——我本来以为马达和牡丹、“我”和美美,也许会相安无事的生活,只是导演没有我这么俗。

马达和牡丹死了,重逢后马上就死了,车祸。

也因此,美美消失了。

但是,《苏州河》没有让我有太深刻的印象。

也许视角独特,但仍然只是一个平常的故事,除了沉默,我找不到想要倾诉的东西。

《一一》不同,昨晚看完后我直接睡了,没什么感觉。

但是今天早晨,满脑子都是《一一》的人物,语言,眼神,背影。

我沏茶的水彷佛不太开,茶叶簇拥在水面,不肯沉没。

简爸爸(NJ)有一个初恋女友,他跟她说从来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可是阿瑞还是一言不发的在夜里退房走掉了,并不跟他再吃一顿早餐——难道不上床做爱就不是爱吗?

阿瑞是个很强势的人,如同简爸爸一直记得的,阿瑞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喂!

你要跟我说话就快点,我都快被你急死了!

”阿瑞要他考电机系,他考了;阿瑞很怕他以后会养不活自己——这是借口吧?

我不理解简爸爸那样一个讲求快乐做好人的人,那样爱音乐的人,怎么会一直一直的爱着阿瑞。

可是,洋洋也在慢慢的爱上“小老婆”啊!!!

简爸爸喜欢抱着胳膊,微微驼背的站着,低着头,抿紧了嘴。

我每看到他这个样子,就觉得这个人很值得爱,哪怕他只爱另一个人。

简爸爸很孤单。

他并不知道要怎么办。

简妈妈在婆婆沉睡之后才开始寻找自己。

简妈妈的恐慌恐惧是我最理解的一种——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每天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每天每天的轨迹一般无二,如果对最亲密的人叙述你每天的生活,你居然每天每天都在重复那些话,几分钟就说完了——好像自己是个傻子一样的生活着。

这次回家,妈妈威胁我说:你是要用后三十年自由的代价,换取三十年平稳的生活;还是要用后三十年潦倒颠沛的代价,换取这三年的自由?

这个话题,我当然衡量过,很多次,非常多次。

去年的折腾就为了这个。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天过的让自己记得住,每一天都没有白活——即使,那天我只是睡觉看电视,我也能让自己觉得这一天过的真难得。

简妈妈去了山上,跟法师修行。

可是法师下山,让简爸爸付钱。

所以因为婆婆的过世简妈妈下山回到家里,跟简爸爸聊天的时候,她很困惑的说:山上山下,好像都一样,只不过,山下是我在每天重复相同的话;山上他们变成了我,我变成了婆婆——法师们难道自己不困惑吗?

简妈妈很孤单,她和简爸爸谈完之后的笑容很舒展,但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会觉得温暖。

婷婷读女一中,闲了弹钢琴,懂事,乖觉。

后来,她有了一个要好的女生朋友,再后来她有了男朋友。

可是,一眨眼,女朋友没有了,男朋友杀人了。

而且,因为她的好奇,所以忘了倒垃圾,然后,婆婆去倒垃圾了,摔倒了,沉睡了,过世了。

婷婷拿着那只纸蝴蝶,充满哀戚。

她投入简妈妈的怀里,压抑的哭泣。

婷婷重新,开始孤单。

洋洋单纯、善良,是简爸爸的翻版。

他不爱热闹,热闹意味着女生会合起伙来欺负他。

偶尔他会找场子,但也仅止于突然在女生围坐的餐桌上弄爆气球,吓她们。

可她们会马上投入各自母亲的怀里大哭:妈妈,你看洋洋啦!!!

那场景让我牙根痒痒,哭笑不得。

洋洋不喜欢吃大餐,他喜欢吃麦当劳,而且吃得兴致勃勃曙光在前雄鸡一唱天下白——对不起,我真的在看那个情节的时候想到了这些词洋洋开口就会让人很想撞墙:爸爸,是不是我们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

你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

我们看得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

(舅舅)你看不到自己的后面,所以我帮你。

想来,如果“小老婆”在高中的时候听到洋洋说过的这些话,也会像阿瑞那样,爱上洋洋,然后要求洋洋别要那样天真,然后要他一定要考某个系,再去担心洋洋是否能养活她,然后离开他,然后再重逢——真奇妙,洋洋比“小老婆”矮,简爸爸也比阿瑞矮。

我是看到洋洋练习憋气,从游泳池水淋淋的胜利归来,脸上带着幸福得意的笑容的时候,开始担心,洋洋也会一直爱着一个人,然后孤单下去吗?!

想到这里,我忽然突兀的轻轻唱: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阿弟很孤单,云云很孤单,大大很孤单,美国很孤单,小燕很孤单,莉莉很孤单,蒋妈妈也很孤单。

大田——当然,他也很孤单,但是,他很快乐。

虽然他是个日本人,但是我真的很欣赏这个角色。

他是个好人,多才多艺的好人,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吗?

导演,你快说是的。

呵呵。

所以,既然人人都很孤单,孤单的人,何苦为难孤单的人?

其实,我懒得跟我同学说这些话,因为她虽然孤单,却未必,会像我这般伪善。

:)

 3 ) 《一一》

《一一》在缓缓叙说着关于家庭、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有几处最易触动心弦。

比如吴念真饰演的家庭主人在小舅子婚宴上遇到初恋情人后,与受到女孩欺负的儿子一同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时,能够感受到其内心所激荡的复杂情感。

比如他的妻子敏敏在某一天发现自己跟母亲讲述的都是一样的话之后,极其悲伤的以泪洗面,追问自己每天在生活中到底在干什么?

比如吴念真和初恋情人相聚东京一同尝试回到当初的时候,吴念真敲开恋人的房门,一句朴实无华的“我从来没再爱过另一个人”让恋人彻夜痛哭。

比如吴念真妻子敏敏从“山上”回家之后,坐在床上说“原来都一样,只是换了个地方”。

比如小洋洋在婆婆逝去后认认真真的写下他想对婆婆说的话,在婆婆的丧礼上纯真而真挚的一字一句讲给婆婆听,讲着“我也觉得,我也老了”......。

这些细节其实没有任何华丽可言,但正因为如此,其源自生活的真实情感像不断从鲜花中飘逸出来的芬芳一样沁人心脾。

而电影自始至终简单而扎实的镜头带给我们的,便是一个真实的台湾。

电影中平淡的故事及语言所带给我们的,便是真实的台湾生活。

我们透过这部电影,能够感受到中层阶级家庭的生活现状,这样一个家庭,则刚好能折射台湾的生活现状。

并不是那么奢华拜金,也并不是那么残酷无力。

每个人都只是在为了生活而活着,有的人充满了爱活着,有的人爱的少一点,有的人,则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

这便是生活最本质的一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

生命的意义,大抵也就是在于这充满了爱与烦恼的生活。

我们当然不能从一部电影中感受到太多,关于台湾,关于台湾人,关于台湾文化,关于台湾生活。

但我们能感受到情感,那种始终会有爱维系的家庭亲情,以及不断在思考和验证的生命的意义。

生活在大陆的我们何尝没有家庭亲情,没有思考生命意义,没有生活烦恼?

正如电影中所讲的那样:其实都一样,只是地方不同而已。

文/木易

 4 ) 总有什么会留下来——一一

这是该打十星的电影。

电影因为拥有这样的作品才不会消亡。

  我基本随着别人看电影,偶尔也会找一些自己想看的电影。

之前比较多的是黑泽明,现在该是杨德昌。

  杨德昌的 一一 是我的看他第二部电影,感觉便如:我找了你这么久,终于还是找到。

  如果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是喜欢,那么 一一 就是颠倒了。

  我很庆幸在我已经非常衰老的年纪看到这部电影,如若是以前,大概不会觉得有多么好。

  之前的一个父执辈曾经说过最好的书是如何的 :那就是你一看便觉得好,一辈子越来越觉得好。

(当时他举得例子是辛弃疾)  一一 便是这样的电影。

这种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顺。

  我看 戈达尔,特吕弗都昏昏欲睡,看雷奈便会头皮发麻;看侯孝贤 会死去活来,看杨德昌 便如和相爱的女人在一起,时间弹指而瞬。

  看到很多人都提到 一一 是个很悲伤的电影,并不积极。

其实厌世的人往往积极,因为最坏的都已经预料到,最毒最狠的也只是家常小菜,end之后还有end,如长流之水。

  这个电影杨德昌且不必说,吴念真真是好得没有话讲。

好在一个郁郁寡欢,好在一个在那么纷乱的世间始终保存自己的一鳞半爪。

如此有魅力的角色之下,演员本身该是多么的不同凡响。

  全片一直好,但他和日本朋友在酒馆里的一番对白简直好到惨绝人寰:  727  00:51:35,876 --> 00:51:38,105  以前我爸爸每天都在听音乐  728  00:51:38,279 --> 00:51:39,643  我很讨厌他听的音乐  729  00:51:39,715 --> 00:51:40,806  所以?  730  00:51:42,651 --> 00:51:46,609  十五岁,我初恋了  731  00:51:47,055 --> 00:51:50,114  突然之间,所有那些音乐我都听懂了  732  00:51:52,595 --> 00:51:56,860  后来她离开了我,音乐却留了下来  自然这一段还有前言后语,当我看这一段的时候不由暗暗发笑。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暗恋一个女孩子,她抄了很多琼瑶的小说片段,我借来看后自然要找些话题,结果发现宋词三百都有,结果,暗示变成明示,最后留下来的自然是 宋词三百。

  这里想说的是情怀总会由此及彼,喜欢那种氛围往往会买椟还珠,最终都不知道怎么去衡量怎么才算是明珠千斛,怎样才算是一寸秋波。

  特别是吴念真这样相貌平平,少言寡语的人突然说出如此柔情的一段话,就想起被这样的男人爱过多少会有些难忘。

  电影开始便是一场婚礼,闹得近似粗俗。

高朋满座,爸爸却陪着儿子去吃麦当劳。

大人们的高兴也许只是演戏,小孩子大嚼汉堡薯条真叫人觉得世上毕竟曾经还有快乐。

  于是,父子默契地回到欢宴的现场,电梯开得时候,他看见了她。

  这个时候,想到世间有一种事情便叫做 他看见了她。

三百年冤孽也好,五百年轮回也好,看见了就从此难以忘怀。

  这个时候,老同学出来闹场,开始把电影的气氛冲淡成闹剧,至少是正剧。

  然后自然是各种各样的骗子出场:骗朋友投资,骗合作伙伴坚持,骗老情人结清财产,骗小爱人有多么深爱着对方,骗女儿说她的英语老师只是叔叔,骗上山奉献皆是自愿所以可以接受支票,骗自己没有因为羡慕别人亲吻而忘记倒垃圾而导致外婆中风,用NJ(吴念真)的话讲:如果你(老奶奶)自己决定还愿意醒来吗?

  老奶奶中风后各自倾诉是很高明的一个设定。

记得金蔷薇讲过,如果试着写出一天经过会发觉是如此之难,事实上其实所有素材都是现成的,毫无构思可言。

  但是小舅子发觉自己所谓的情况变好只是一厢情愿,小妹妹发觉自己过不了自己的这关,小弟弟觉得既然无用何必装“羊”,妈妈觉得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陈,爸爸呢,爸爸是在所有人都去忙,自己也实在无事可做的时候,不妨便来讲讲。

  人其实也许确定真的没有人倾听的时候才会真正滔滔不绝,说给自己的倒影听,说给自己的寂寞听。

然后,可以在人前哈哈大笑。

  所有的人都有烦恼,吴念真扮演的NJ首当其冲的便是生意上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个喜欢音乐和日本人。

  我喜欢上这个日本人来自他的一句话:  698  00:48:45,888 --> 00:48:47,616  你跟我一样  699  00:48:48,557 --> 00:48:50,649  我们都不太会说谎  颠来倒去,最后日本人输给了 34E。

但是两个人喝酒,两个人一起谈音乐,爱情,童年的回忆等等。

重要的是,前面那个不喜欢音乐的 她 还是和他在日本又见了一次面。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如果遇见之前的她(他),一定要告诉自己如今不怎么好,是为忠厚。

最近看豆瓣说最流行的签名档: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心里想流行这个东西真是风水轮流,人心依然。

  女的大叫大哭,全然因为男的之前给了一通电话:  772  00:57:23,264 --> 00:57:25,788  十多年前为何突然不告而别  773  00:57:26,669 --> 00:57:28,932  其实当时我有很多原因  774  00:57:30,906 --> 00:57:33,999  不过现在说,也没什么意义  775  00:57:36,246 --> 00:57:39,942  现在知道你生活很好,很幸福  776  00:57:41,119 --> 00:57:44,178  我就很开心了 真的  777  00:57:45,923 --> 00:57:47,480  祝福你了!

  记得看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有这么个情节,约翰去看之前爱过的女人,她坐在教堂里做祷告,黑纱重衣。

他脑子里却是曾经和他颠倒痴缠的肉体,现在却就在眼前咫尺天涯。

  女的被这样一个电话打过来,自然惊涛骇浪:  1547  01:53:50,135 --> 01:53:53,064  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  1548  01:53:53,235 --> 01:53:55,204  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  1549  01:53:55,375 --> 01:53:56,774  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吗?

  1550  01:53:57,076 --> 01:53:58,305  但是这个人偏偏又是  1551  01:53:58,506 --> 01:54:01,945  我最爱、最爱的人  1692  02:13:27,963 --> 02:13:29,022  阿瑞  1693  02:13:34,174 --> 02:13:35,973  我从来没爱过另外一个人  两个人的表情,动作,台词都非常细腻,但女性部分还是有些戏的痕迹,吴念真这边则完全是一个深爱着的人,无比苍凉。

  女儿的事情也比较波折。

儿子只拍平常看不见得一面也比较细腻。

然后,婆婆走了。

  电影收煞于大家再次对婆婆说话,这次小儿子洋洋说了很多。

  电影拍到葬礼的时候其实该算是强弩之末,但力量却依旧如新发于硎,这不是游刃有余,而是绰绰有余。

  钢琴响起,字幕推出,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  如果从未知道有杨德昌的存在如何是好,如果从未看过 一一 该如何是好。

 5 ) 这是你的生活吗?

小的时候拍合影,会有人在后面轻敲你的头,然后假装若无其事.那时候,是你觉得你什么都懂,大人有时也很傻的幼年,但是偶尔你的言语会让大人哄堂大笑或夸你聪明.大了一点,上了幼稚园或小学,会喜欢上一个男生或女生,总会不由自主的看他,关心他做的和要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这样的喜欢也不会有结果的,但会在心里留下一道浅浅的纹路,最后会忘记他的样子忘记他的名字,但你会一直记得当年你留意过的那些细节.然后,就开始有爱的萌动,可能是看到别人在爱情里幸福的样子自己向往,也可能是青春的时候有太多秘密想和一个人说,自己知道那个人不是家里的父母,不是同性的朋友,开始他会是最陌生的一个人,后来他会是最亲近的一个人.所以,你会很想为他做一些事情,也会凭添很多烦恼,但是你觉得只要为了他为了爱,什么都是值得的.你这样做的时候会有人说你傻,会有人告诉你做的不对,但是在那个时候为了那个人,哪怕是错了,你也认为是对的,也是要做的.那些为了爱而犯的错误往往会影响你终生,但你从不曾后悔过,因为那是义无返顾的爱.这个时候,是你的初中或高中,父母也都忙,他们会关心你的学习你的生活,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是他们不曾了解过你,或者他们想了解而你又不想告诉他们,宁愿写在日记本上或告诉他.老师和同学是陪伴我们青春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始终我们在内心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或许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或许认为这个社会是污浊的,我们就这样一边成长一边改变着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慢慢的世界不曾那么美好,社会也不再那么污浊.我们渴望长大,不喜欢被别人说成一个孩子.好象长大了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可以无拘无束,可以把自己向往的生活全都变成现实.和朋友约定长大了一起去那里旅游,和恋人说好长大了就结婚生子,对未来信誓旦旦,急切的飞向苍茫的天空把自己年少的忧愁一扫而光.然后在我们要长大的时候开始在离别和失去中慢慢懂得人生的另一种滋味,开始体会到第一次窒息般的心痛,第一次的为爱痴狂,第一次的离别奔赴,第一次的尝试独立...只是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想要更多,更多,更多.快乐本身没有满足感,伤心在快乐的背后,所以我们在爱情和友情里受伤,然后回到亲情里舔舐伤口,才知道父母所能给予的是永远的温暖.青春给我们的惊喜太多,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不断的在接受中匆忙的做出决定,一错再错.后来,累了,疲惫了,心也慢慢的麻木,不再信奉天长地久,不再相信海枯石烂,怀疑每一个人乃至怀疑自己,不敢再把自己托付,但是又没办法对自己好一些.道理我们都明白,可以说给朋友听或者劝慰别人,但是当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那么的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看书,我们听歌,我们看电影,或者更多...有时候是想让自己做些事情不至于无聊,有时候是想让自己开心或者看上去过的好一些,但是事实是我们在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海洋里找寻关于人生的答案和回声,这一生,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要怎么活,我们一直都在问自己又求自己给自己一个阅后的批注.慢慢接触到这个社会,纷纷扰扰,悲欢离合,这是内心外面的世界,包罗万象.却发现原本不同的自己慢慢变的和别人相同,有一样的作息,一样的学习或工作,穿一样的邦威,吃一样的肯德基...但我们都忽略了,阳光也是一样的,季节也是一样的,人都是一样的.然后就开始独立,真正的独立,生活上的经济上的工作上的,经历了一个心理或生活困苦的时期才开始独立起来.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但是,却又那么难,那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恋人,适合自己的朋友,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在一个个城市里迁徙,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每个决定是那么的茫然但又必须.因为已经上路了,不再是父母陪伴的直条大道,而是遍布这个世界的每一条路,都可能有我们的足迹,我们要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摸索.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我们好象是渺小的蚂蚁,在一些地点在一些场景里,我们常常会这样想.社会就这样,我们身入其中必须改变,但还好,我们可以选择自我雕琢或被动打磨,把必须的责任和自己选择的责任一一的放在人生的行囊里.有时候我们的背包一塌糊涂有时候我们的背包井然有序,会停下来回想过去,才发现最初的美好.有的人拼了命的回头找寻却两手空空疲惫不堪,有的人继续前行不曾忘怀.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这样.我们的父母就会这样想,看着我们成长起来,发现我们身上有他们的影子,但仅是影子.他们的每一天也都是新鲜的,因为没有人活过两次,人生是条单行线,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前进.疯狂越来越少,冲动渐渐没有,对于安稳平安的生活却越来越渴望,还是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是年少手中的漫画或玩具,想要就可以买的到,也发现很多时候那些人那些事自己曾经可以拥有的,但是那时没有,也就错过了,再也无法回头.但是回忆越来越多,在每一次春夏秋冬的变迁中慢慢累积,也就有了触景生情,物是人非这些词汇.当我们知道过去的离别就是永远,现在的再见不会再见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知道对我们最好的父母都会老去.人生有这样两扇门,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只看到我们进来的门,但是当父母离去我们就感觉到那扇离开的门.我们想给自己找个伴,年轻的时候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是为了仿佛阳光般的温暖.人,生来就是孤单的,但是可以一路不孤单.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但是可以活出不一样.今天,在我人生的一个折点看了一一,在冬日满屋的阳光里流泪...不知道这些话是因为我在这个时期想说,还是这个电影让我想说,这不是我的废话,是我对于这些道理的再次参透.我爱的人,你还好吗?爱我的人,我希望你好.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不再自卑,不再彷徨,已经准备好去面对陌生的和未曾相识的你,一起面对生活,快乐和不幸那是我的理想,也会是你的理想.好好的把过去收起,好好的将未来展开,和你,和朋友,一起上路,善待家人.最后是关于片尾的台词,这个剧评里唯一和电影有关的: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

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

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

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

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

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杨老先生,谢谢你,给我准备的这份感动,你在那边也会好的,我祝福你.这一次,我很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废话,如果你觉得这不是废话,请点推荐,这会是这部电影和你送给我人生的礼物.

 6 ) 生生死死,春荣秋谢,不过一梦遥——读杨德昌的《一一》

nostalghia 发布于:2007-08-01 20:39  杨德昌去世后的半个月,有一天夜里,突然下起雨来,湿漉漉地上了公车,经过一个商业区,上车的人顿时多起来,间或有人好奇地向车上的电视张望一眼,看到一个陌生的名字之后便垂下眼睛,继续谈笑,看往别处。

当时电视屏幕放的是杨德昌的简介:他的生卒时地,两次婚姻,和作品年表。

  在那个灯火昏暗的车厢里,我想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不再散发着生命力的枯枝一般的语言提纲这么简单沉寂吗?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所求不得,古人谓之人生“八苦”,这是不久前有人和我说的,听到此句的时候,也是夜里,城市的霓虹灯光如晨霰般在寒冷的江上弥漫开来,淡定中无限的忧伤。

总有一些相似的人生经历,随时会在我们漫长而急迫的生命中出现,而有一些注定必然的东西,在我们生生死死世世代代里留下印迹,敏感浅淡但又拂之不去。

当杨德昌抚触到这些印迹的时候,一定如同往波心投入一块石块,掀起了深远的漪琏。

  看《一一》的时候我一直在走神,电影太像生活,不像电影,常常让我和自己的个体经验联系起来。

片中那个少年所说,“电影把我们的生命延长了两三倍”。

但是像《一一》这样的电影是不能延长我们的生命的,它只是提醒我们生之短暂,生之纷扰。

那些相似的人生悲欢,总是能从电影中走出来,为此,我一直陷入回忆而忘记了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

  在酒店的电梯口,NJ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总有些年少时的未解之谜,如果多年之后没有重逢的话,将会尘封一生。

总有一些藏在山盟海誓,甜言蜜语下甘苦的真实和尴尬,是我们不曾提起的。

那些温暖而单纯的既往情怀,是柴米油盐的生活所不能体会的,一句“我爱你”,转过身去,牵牵手一放已是多年。

  年轻何错之有,错就错在,多年之后,还幻想复制当年的心情。

当年不辞而去的男方已是尘满面,鬓如霜;而女人却愈加容光焕发,事业顺利。

中年人深沉的感情总不同于年少时身体碰撞的激情。

NJ和初恋女友游遍了当年在日本的地方,晚上,他敲开女方的房间,告诉她,我这辈子,只爱你。

随后,关上门,回到自己的房间。

  没有结局,相逢何必曾相识。

漫漫旅途,又有多少旅人可以重逢。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假如再活一次,我们还能知道究竟谁该是自己生命中非如此不可的那一个吗?

是容颜渐渐灰暗的妻子,还是半是幻象半是眼前的初恋情人?

  我想我渐渐理解了一个人,他无意中邂逅了初恋女友,她正刚结束一场不幸的婚姻,抑或是处在最虚弱的时候,她向他夸大了自己的疾病。

当这个病弱发胖的女人站在他面前,他伤感了,想起了那人人都曾经历的年轻,回忆是一件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抵抗逝者如斯的无情时间,令衰老者青春回来,于是,他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去倾听她的诉苦,仅仅如此而已。

他的妻子知道了,一场家庭危机随即展开。

和NJ一样,他作出的也是那个理性的决定,但是,阴影已在一个家庭挥之不去。

我不愿再叙述了。

  NJ对前来洽谈的日本客户大田讲了自己为什么会喜欢音乐。

他小时候并不懂音乐之美,因为初恋,让他听懂了音乐。

后来,尽管初恋结束了,对音乐的热恋却留了下来。

  两个异域的人,初次见面,却说出了一道偈语。

  我想起了一个美国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比我略长几岁,我很惊讶来自这样一个国度的年轻男孩子会喜欢德彪西,他告诉我,他曾经有一个迷恋钢琴的恋人,现在,尽管他们不再相爱,他依然能享受那些音乐所带来的美好。

他说,I think that’s the gifts of life.  他说完那句话,我就沉默了。

一生要遇见多少人,爱过几次,才能与子偕老。

也许一回,也许不止,爱恨离别的站台,注定了大多数人要几番飘泊。

当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不必相互怨恨责怪,也不必伤怀无缘。

总有些或深或浅的印记留下,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

伤痛过后,沉淀下的美好,有谁能够感恩那些生命的礼物呢?

何必去计较那是非因果,就像NJ,从此一生都迷恋着音乐,究竟音乐中还有没有初恋的身影,为什么要去纠缠呢?

  可是,这些偈语,为什么非要到忧患伤心的中年才能参透呢?

还在年轻的我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患得患失,常常冲动得失去了理性。

  阿弟——NJ的小舅子,他的新婚妻子小燕,情人云云,他们的矛盾就激化到了表面。

他们都不是会回忆的人,困扰他们的是当下的情欲,名利。

杨德昌在访谈里说,阿弟不是一个坏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现状有所改变,有的人会因此被尘世的生活净化,有的人却因此被污浊。

  整部《一一》,只有两个人是不会说话的,洋洋中风昏迷的阿婆和刚出生的小表弟。

一个接近人生的终点,一个刚从人生的起点出发。

  当我们从不知事的梦境中醒来,看到烦恼炽盛,所求不得的现实的时候,谁不想长醉不愿醒。

可生活总是要去面对的,有例行的仪式,也有琐碎的俗务,初生的婴儿成了一场盛大宴会的主角,昏迷的外婆包容了晚辈们的倾诉。

  洋洋的妈妈敏敏想把每天自己发生的事情说给阿婆听。

几天下来,发现所叙述的无非是一些重复的作息,她哭了,假如换一个地方,她的生活是不是还是如此呢?

  洋洋的姐姐婷婷认为是自己忘记倒垃圾,外婆倒垃圾的时候摔倒才会昏迷的。

青春所必须经历的迷惘和刺痛,对老人的深深忏悔,她只有在睡梦中向外婆倾诉。

  洋洋的爸爸NJ在经历精神上的背叛,事业的失利的时候,他辞去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家里,面对沉默的外婆。

  上帝赋予我们语言能力的时候,并不是给我们一样恩赐,真正的情感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可是,为什么洋洋家清醒的大人们(包括姐姐)在内,没有一个是快乐的呢?

  所以当洋洋想说话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也老了。

  外婆还是没能从昏迷中醒来。

在外婆的葬礼上,有个叫美国的晚辈哭天抢地,也是他,在阿弟的婚礼上表现最热闹的一个。

表达悲伤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默默流泪比呼天抢地要承受更大的苦楚。

葬礼,不仅是对一个死者的哀思,更是对生存感觉的一次洗礼。

  我想此时最难受的,应该是婷婷,她将承受她认为自己的一个过错所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她可能想不到生命总是有着许多这样那样的偶然性之一碰撞生成的,因为这种偶然性的施事意外地降临到了她的身上,所以她须为这种偶然降临的过错忏悔。

更何况这一偶然性直接联系着一个不可逆转的——死亡。

在忏悔和迷惘的洗礼下,她会迅速地成熟起来。

  去年夏天,我的外婆去世。

葬礼回来之后,几个长辈(我印象深刻的,头发花白的姨夫,蹲在苍白的烈日下)说,人生真是一场空啊。

  一个“空”字,似乎已经触及到悲伤之外的绝望,死感已经透过一具无生命力的躯壳传递到自身。

但是我更愿意这样以为,空是一个未可知的无限大的包容。

中国人都认为“死者为大”,“死者有庇护生者的能力”,并非是鬼神之说,一方面这是生者对死者生前任何过错的原谅,这是予以一个曾经活动过的生命最基本的尊敬,另一方面,生者能力所不及之处,希望籍予无限之物——空——死亡来实现。

  但是相似的葬礼,相似的默默流泪,还是让我悲伤地悸痛了,我默默翻开一本书,里面夹着多年前我和外婆在公园的合影,我一再疑惑,那个为相机所记录下来的影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找寻不到了呢?

  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渴望出世,有人积极热闹。

春荣秋谢花折磨,昨贫今富人劳碌,老庄可以看清楚,李白可以领会,曹雪芹可以领会,杨德昌也可以领会。

铜雀台金谷园又能几何,齐万物一死生诚然可缪,然而生死之间,不过一梦遥,我们的所在,非此即彼,只是每个人都经过了一段不同的路程,烦恼炽盛的生活被死亡积淀下来,每个灵魂都曾经熠熠发光过。

  我的朋友小匡在他的《三十年》里唱道:   就目睹了彼此从腼腆到灰暗的脸   就目睹了星空下曾经做梦的少年   就目睹了鲜花是怎样枯萎的   就目睹了传说中那些生老病死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彼此凝望已经灰暗的脸庞,不必悲伤,总有些许淡定在我们脸上是年少时不能了解。

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讲述我们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讲述那些许多年前离去的老人留下的古老传说,讲述我们生命中忧伤和疼痛的时刻,希望那时候,还能相互抚摸熟悉的脸庞就像我们年轻时候常常那样。

 7 ) 记忆最深的是每个人与婆婆的说话

LZ的影评写的好透彻,横向的分析了剧中每个角色的共性。

其中点到的几个细节,我看电影时也留意到了,的确照应的让人非常动容      不知道豆豆们有没有自言自语的经历,看着影片中家庭成员跟婆婆说话时不知从何说起确又千思万绪的那种心情,其实我也会有。

我在偶尔的voice diary时也会常常欲言又止,想保留心底真实的声音,但是又不想错过那种美好或纠结,怕没了记录,日后没有念想或再也记不起...      也许生活本身的确是影片拍的那样枯燥,无味,乏善可陈,周而复始,可是我宁愿去相信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只要善于去捕捉,去调整,像单纯且充满希望的小洋洋一样,日子也会过得小有滋味...      看来我还是更喜欢看happy ending的影片,觉得这部片有点小蓝调,连3个孩子的思想活动都被剧情安排得似乎多了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敏感...      个人意见保留,喜欢这部电影的豆豆们别把我当炮灰哦

 8 ) 一一中的经典台词

洋洋用相机拍到舅舅的后脑勺并且拿给他看,说“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洋洋对爸爸说:“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

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

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

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后面,这样,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

” 敏敏要求每天每个人都对着植物人婆婆讲述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一天洋洋妈妈突然发现,她每天跟母亲讲的都一模一样。

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又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

她崩溃了,“怎么只有这么少。

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 胖子:“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因为我们在里面获得了至少两倍不同的人生经验。

” 胖子:“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 胖子:“你哪里懂啊,还在那边乱做梦,如果真跟你想得那样,你哪里会需要爱情浪漫故事来骗你自己啊。

” 婷婷:“婆婆,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的都不一样呢,你现在醒过来,又看到它,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我现在,闭上眼睛,看到的世界,好美。

” NJ:“讲句实话,原本自己觉得很有把握的事看看好象少得可怜, 现在每天睡觉起来都会觉得一点把握也没有,好像说好不容易睡着了怎么又把我弄醒呢,让我去面对那些烦恼,一次又一次。

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醒过来吗?

” NJ:“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么?

但是偏偏这个人,是我最爱最爱的人。

”NJ对他原女友说的:“其实我再也没有爱过其他人。

” 大田:“为什么人们总是害怕改变和创新?

其实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跟过去的一天不一样,可是我们照样每天早上起床,不会因为害怕这是新的一天而不起来。

可是我们为什么害怕改变、害怕新的尝试?

”NJ:“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朋友可以装,做生意可以装,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真的?

”NJ在洋洋妈妈入山修佛的时候去了趟日本,完全按照记忆中旧时的样子,在旧时的地点约会了初恋情人。

然而之后他明白了。

他告诉妻子,“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NJ:“做的都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怎么会快乐呢?

” 洋洋:“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

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

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

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

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

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

 9 )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一》太像生活,像得都不像电影了。

这又是不少台湾影片的特点,看电影便是观人生。

《一一》几乎涵盖了人生每一个阶段:外婆——老年;NJ与妻子敏敏、NJ的初恋女友阿瑞——中年;舅舅、小燕、云云——青年步入中年;婷婷、莉莉、胖子——少年步入青年;洋洋——童年,加上舅舅儿子的出生和外婆的去世,构成完整的生命过程。

十分匠心的构造。

纵观生命的各阶段,老年是通透和豁达的;中年是尴尬的;青年步入中年是跌跌撞撞的;青春期是青涩,一不小心又是代价巨大的;童年是意趣盎然的。

中年的尴尬在于心未死、情未尽,但一切都由不得自己了。

事业、感情、生活无不如此。

看透又如何,看不透又如何;改变又如何,维持又如何。

似乎都了无区别。

要真正做到通透,难不成只有等到回光返照那一小会?

要真正纯洁如天使,一切都是新的,可以画最新最美的画,一定只能是初生婴儿。

像阿弟如此横竖不长进的准中年男人,望着初生的儿子,也感动得泪眼婆娑,爱之中是否夹缠着羡慕嫉妒恨?

当然是恨自己。

人生看似再乱、再麻烦、再无趣无奈无意义,也都一天天地在过去。

只要不极端到不可收拾,比如那个既和女儿有一腿又和女儿的妈妈有一腿的老师,最后就被女儿的男友胖子给杀掉了。

几乎难察做戏的痕迹,虽然它就是一部戏,否则我们无法在三小时里,纵观一个完整的生命故事: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几乎看不到表演痕迹。

影片中的老老少少,都是生活中人那样说话、走路、表情。

每次看这种极好的台湾电影,都会在心里一遍遍鄙视大陆影视。

一水的俊男美女,都住豪宅、驾豪车、拎名包、穿华服,脸蛋上的妆精致无比,睡觉也是浓深的眼影赤焰的唇,讲话是怎么不说人话怎么来。

《一一》里最喜欢的几场戏:NJ和阿瑞在日本相会,酒店门口相见那场。

一定是那样的,两个中年男女,十几年不见,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有绵长的思念、愧疚与怨恨。

然后在异国相见,还不是刻意的约会,是出公差,凑巧。

负担全无,只有欣喜和激悦。

所以两人相见时,一拥再拥,一笑再笑,眉梢唇角全是笑,和日本客商坐一块了,还在笑。

是真的,一定一定是这样的。

相较同一时间,NJ女儿在台北的初恋,要有味道得多。

青涩的总归是青涩的,那怕也会刻骨铭心。

作为旁观者,还是喜欢看有况味的男女情。

小舅子跟姐夫在车上聊天那场。

姐夫说听说你最近跟前女友来往密切。

阿弟解释老婆怀孕那么久——多有理似的,孕妇们可得提高警惕了,和前女友又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了,有的时候还是要帮她一下忙嘛,为她服务一下。

我在第一秒暴笑,NJ慢了几拍笑,想了一想,又笑,笑到不可止。

在他这样拧巴的一个人来说——在性上忠于没有爱情的老婆,在爱情上忠于没有性的初恋女友——小舅子的性爽朗与爱丰富就太具讽刺意味了。

但人如果都生物性到小弟这种程度,诚实到小弟这个程度,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不修饰不遮掩,赤裸裸坦诚诚,生活恐怕也是会乱得不成样子吧?

维系婚姻的究竟是什么呢?

比如配偶一方有了外遇,时间再长,只要瞒得好,日子依然可以声色并茂地过下去;一旦露馅,立刻天塌地陷。

似乎少有人问这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难道你被蒙蔽,他(她)就是忠诚的;反之,他(她)就是不忠诚的了?

当然不是嘛。

你和道不知道,跟他(她)忠诚不忠诚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如此一来,谎言,常被人冠之“善意的”,便成了系牢婚姻或者感情的那根绳子。

好比小燕,老公前女友跑来参加儿子的满月宴,那还得了,宁肯置这场以儿子为主角的欢宴于不顾,也要闹他个天翻地覆。

可是,她要是知道老公还时不时跑去为前女友服务一番,又该如何?

忠诚就等于爱情吗?

NJ对老婆就忠诚了,他却只爱初恋女友,哪一个算幸福的呢?

男女间如此不靠谱,男男女女们还是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跌进爱里、情里,不亦乐乎。

敏敏向老公哭诉那场。

怎么跟妈讲的东西每天都是一样的,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

怎么只有这么少?

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这种虚无感,实在是有相当的普遍性。

怕是人的一生中,都会多则无数次少则若干次地扪心自问人生的意义。

敏敏哭成那样,NJ也没拥她入怀。

NJ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和儿子讨论怎么才能让妈妈高兴。

这个德才兼备的好男人、好老公,却回避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他从来没有爱过初恋情人之外的女人,当然包括哽咽得上气难接下气的老婆。

敏敏逃避到山上去,住庙付费修行,哪里能解决爱情缺失的人生大憾。

一个女人,一份无结果的爱情和一个无爱情的婚姻,您选哪个?

或者选一送一?

您可能会嘟哝一句:没那么惨吧!

洋洋跳进泳池那场。

虽然他在面盆里练过憋气,但面盆跟泳池毕竟两样。

那个长长的空镜头,实在挑战承受力。

所以小家伙湿淋淋地回家时,小嘴角那丝得意算什么呀,应该睥睨一切不是么。

台湾小盆友都这么淡定、沉着、智慧吗?

他从来不玩虚招,大人烟头不小心烫破汽球,他马上活学活用,把几个老捉弄他的女孩子吓了个结结实实;用大漏斗往汽球里灌水,也不是什么小男生的浴缸游戏,实施对象由主任的大红人变成主任,也算歪打正着;至于他用相机记录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给婆婆写的信,其意义已然超过成人之思、之为,直抵人生、生死。

他问婆婆:如果有一天我知道你去了哪里,我可不可以跟大家一起去看你?

又说: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也觉得我也老了。

生命之意义,洋洋竟然也给出了答案,而且是最素朴的表达: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电梯口的几场相遇:婷婷和外婆碰到刚搬来的莉莉;莉莉妈妈碰到婷婷;一个大婶碰到在楼梯口给蚊子拍照的洋洋;洋洋和爸爸碰到莉莉妈妈。

台湾人真是温文尔雅,待人接物好得体、礼貌。

人生问题万千种,谁也给不了答案,《一一》也不例外,它甚至尽透无奈和模棱两可,无可无不可。

但人生这门课,分数再低,也没有重修的机会。

一步步尽量走好它,似乎也是世人皆知的理。

(请勿转载)

 10 ) 我也老了

假如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自己长大之后的样子,会不会难过到不愿意相信?

这大概也算是悲观主义者的见解了。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也有人说,没有人要看电影里的人过得多么快乐,你的故事快乐观众就痛苦,你的故事痛苦观众就快乐,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实在是已经过得太不顺了,并不希望在电影里遭受更多的打击。

似乎如此,感人的让人喜爱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想要再看一遍的大多是悲伤的戏,卓别林的喜剧感人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总是笑中含泪的,不仅仅单单是没心没肺的甜蜜。

悲伤也有很多种。

有“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的隐忍决绝,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的物是人非,也有像《一一》里所讲述的这些人的这些故事一般,从生活大大小小不可避免的繁杂琐碎的事情之中见最本源的悲伤。

包里常常也会带相机,很少拍别人的后脑勺。

但是洋洋对舅舅说,“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一一》的海报就是洋洋的后脑勺照片。

一个人看不到的又岂止只是自己的后脑勺而已啊,没有人的喜怒哀乐是全部写在脸上的。

婷婷爱上了胖子,她换上小白裙子,乘上了胖子的自行车,穿越了大大小小的街道,听胖子带着落寞的表情说“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不知道婷婷有没有体会到胖子的忧伤。

他不爱她。

他爱她,或者说他一度爱她。

NJ在阿弟舅舅的婚礼上遇见了初恋女友阿瑞,并趁老婆敏敏上山的时候和她去了一次日本,正如对老婆坦白的一样,“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他是一个女人的儿子,一个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另一个女人少年时期的男友。

哪怕他站在她门前说“我从来没有爱过另一个人。

”他还是得回到台湾的现实中来,这就是生活。

生活却不是电影,也许真的如片中所说“电影至少可以让人生变成原来的三倍。

”看到了电影里人们的悲欢离合,我们从来没有杀过人,也没有看见过杀人现场,但是在电影里看见了很多的杀人事件,我们没经历过二战,但是在电影里看到了很多关于二战时期的场景。

173分钟的电影看下来,却仿佛看过了一辈子,给予我的绝不止173分钟本身的意义。

为什么这个世界跟想象的不一样,所有的都是不公平的吗?

老人们常说,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但这是真的么?

不可阻挡的太多了,生老病死,再强悍的人也无能为力,人不是上帝,上帝坐在高处吸烟,上帝他沉默无言。

人事平凡,暗地里波荡起伏。

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每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像是白活了一样。

但是真的是白活了吗?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追求名利,除了名利,还是名利。

读书,然后工作,再然后就老掉了。

现在过的生活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

有多少人如NJ说“我考上电机系那天,我爸很开心,我妈很开心,你也很开心,而我呢?

我反而是最悲哀的人。

人是不可能让另外的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吗?

但这个人又偏偏是我最爱、最爱的人。

”多少的青葱少年变成了啤酒肚大叔,多少的如花少女变成了碎嘴妇女。

时光荏苒,仿佛昨天才刚刚出生,明天就已踏进了坟墓。

现在我们正年轻,是最美好的时光。

越是年轻越是争强好胜,阿弟舅舅跟婆婆讲话的时候全部话题都是钱,敏敏上山修佛,僧人来到她家,同事说他们是自愿的,NJ立马懂得是什么意思,问支票是否接受。

阿弟舅舅和妻子小燕还有前女友云云是片子里把日子过得最活跃的,吵吵嚷嚷,显得心思浮躁,与他们相比,洋洋都格外稳重。

洋洋是片子里点睛的角色,之前不愿意和婆婆说话,但是最后却长长的说了“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得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

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

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态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

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

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

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令人唏嘘。

洋洋看着身边的人,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

就是这个看似很平凡常常被女孩子欺负言语不多的孩子,带给人感动与感概。

他与我们每一个都不同,但是却又是那么的相似。

最后的结局是我也老了,就这样垂垂老矣。

《一一》短评

再次说明,电影也是挑人的。我其实很喜欢关于家庭生活、关于不同人生阶段困境这类电影,但这部口碑颇高的片子,我看得极不耐烦,从头到尾触动之处甚少。导演曾说,自从电影发明了以后,人类的寿命至少延长了三倍,但这部电影,我想过要用三倍速播放。

3分钟前
  • 芥子须弥
  • 还行

全程白眼,爹味好重,忍着看完是对电影最大的尊重

5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洋洋对NJ说:“爸比我可以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你可以看到我看不到的东西。”;从头至尾几乎有一半以上的镜头是通过镜子,玻璃,门框,监视器等等途径获得的故事,似乎杨导在不断地强调这种偷窥式的叙事手法,对我们的生活发起的反思:我们是否了解自己,我们又是否意识到我们不能。可能真的没法拍美

10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坚持认真看完感觉浪费了我3小时,没觉得这玩意延长了人生。全片拖沓至极且无聊。片里的几个人物都各种意义上的“质量太低”以至于根本没有代入感,只能说难怪那些人活得那么悲惨。镜头也令人看着难受,老是在那拍远景什么窗户反光什么的还有一堆空镜头或者静止镜头。人物要么很假要么很刻意很做作,虽然可能现实中真的有这种人,但我看了只觉得对他们的故事一点也不感兴趣。好像一个陌生人上来就叭叭叭跟我讲了一堆自己的事情,无聊压抑还充满了负能量,我只会觉得,你谁啊我们很熟吗?和我讲这些干嘛?值得肯定的是影片的取名,几处经典台词,不同阶段人生对应。如果这玩意压缩到1小时我可能还能给个4星。

13分钟前
  • sQ台风
  • 较差

太文艺了,受不大了

14分钟前
  • 床前明月光
  • 较差

我都不知道我在哭甚麼:「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怎麼會快樂呢。」我老了,老了。

19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缺憾似乎是太长,需要很特意地消解肥皂情节来维持观感平衡,有一些段落的情感表达并不尽人意。但是人物只要进入特定的密闭空间(如告解室般的婆婆卧室),表述台词的语气便很快得到调整,紧接着是十分洗练的情感倾泻,对东方观众而言,代入语境太过简单。视点很分散,不过由于各人表演的一致性,使得所有场景似乎被一个潜在的立场所统一。各人表演的一致性可以解释为何我们透过一部电影就能看到童年、少年、中年等阶段的完美融合,因为演员表演的模式都是高度统一的,文本也不存在复杂建构,情感组织是极为简单的。不理解为何要给一部电影贴上“等你年长了就能看懂了”的标签,这样的话很多电影也都别看了。

24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力荐

挺压抑的.不过也看完了.

26分钟前
  • 流沙
  • 较差

台湾人最喜欢拍的电影风格,也是我比较不能接受的一种风格

31分钟前
  • 我想变成小瘦子
  • 较差

我真的烦透了中国家庭的家长里短,看着一个个人挺正常挺好的,凑一块儿就出事凑一块儿就出事。

33分钟前
  • D.
  • 还行

一个家庭五个人的困境,一个解脱了,其他的还在困境中。杨德昌的电影很中国很台湾。

38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杨德昌。。。太淡了也

40分钟前
  • 竹子哈哈da
  • 较差

1. NJ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刚开始还想怎么会有那么好看的初恋情人爱他爱到不行,后来想想,生活中确实有这种男人,王小波式的,still water runs deep,的确会让人着迷。2. 女孩沙哑的声音真好听,但感觉“胖子”的激情犯罪有一丁点不可信。3. 一部非常出色的“青年艺术家画像”式的作品,洋洋最后那句“我老了”,标志性的童年结束,小演员静静的挑衅感太灵。4. 四季呼吸式的作品,有风有雨有日晒有黑夜,在春雷来临的午后观看,实在太适宜了。5. 文学式的镜头语言:小男孩在视听教室自然纪录片的光影中体验雷电般的爱慕瞬间;小公司开会时窗外振飞的鸽群;婴儿b超画面和日语翻译报告书的错位安置,电影还是厉害!

45分钟前
  • 阿枣
  • 力荐

原来面对如此平静如水的生活,我也会鼻酸。台湾的书面是竖排,所以“一一”即是“二”,是对称,是联系,是相遇,是分离,是从简单到复杂,就像片子里的镜影重重叠叠,倒影越多,我们就越见不到自己,何况自己从来就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几乎没有特写的画面,是想让我们看得多一点,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当一个孩子已经历经世事说出“我老了”的时候,我们是该庆幸于他的早慧,还是悲哀于他的早熟?杨德昌的作品,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想要返璞归真的愿望。

48分钟前
  • Dear Cosmos
  • 力荐

被这种最简单、平凡却有惊涛骇浪的生活震撼到!一家一世界【2018.01.21重看】

5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每一次都在半小时后开始怀疑自我,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我要睡着了

53分钟前
  • 三流杀手
  • 很差

精神出轨的爸、逃避现实的妈、专吃窝边草的姐和手贱自闭的弟,非要心怀侥幸地试探过后才知道原本的道路就已经足够好了,用缺陷如此明显的主角们来讲人生,虽然真实,但还是像吞苍蝇般恶心。总有人觉得文艺作品只要文字/画面、色调、剧情够漂亮,道德问题就可以被忽视,实在是为自己的堕落和无法遵守道德的恶行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不仅伪善懦弱,更加恶毒可耻。

55分钟前
  • 粒子們 °
  • 很差

真了不起。把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反映了。

60分钟前
  • Luke
  • 力荐

波澜壮阔西方人永远也把握不到的东方家庭伦理,《瞬息全宇宙》之类的对东方家庭的西方式理解跟这一对比,就更加的苍白无力。东方的家庭和解靠的从来都不是爱,靠的是对时间的理解,对无常的体认,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我们暂时抛开那些宏大,卑微到生活里,去经验后悔与无奈,去看到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1小时前
  • 世界呢分钟
  • 力荐

重看才有感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所求不得。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1小时前
  • 曾于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