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于灵山,拈金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错。
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称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迦叶。
” 佛拈花,传心印,迦叶通,禅门之始,禅道之端。
此去经年,历廿八祖,传行达摩,东渡震旦,弘法大乘,梁帝不悟,一苇渡江,面壁少林,终日默然,禅观九载,以待因缘。
神光求道,山门立雪,志心不退,祖师见曰,“汝雪中立,有何求耶?
”神光悲泣,“唯愿开示,甘露法门,广度群品。
”祖师语云,“无上菩提,远劫修行,小意求法,终能得乎?
”神光闻言,则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感神光,“诸佛菩萨,求法问道,不以身命,汝虽断臂,亦可在也。
”遂改法名,昔为神光,今下慧可。
可求和尚,以安己心。
祖师言道,“将汝心来,与汝安心。
”慧可觅心,了不可得。
师且进曰,“觅得其心,岂是汝心,汝心以安,今且见不?
”慧可大悟,方证菩提。
祖师东来,经劫数载,机缘果熟,大化兴教,二入四行,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
慧可得法,顶礼授记,是为二祖。
祖以偈示,“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化缘已毕,传法得人,祖师圆寂,只履西归。
禅开中国,法传其世。
可遇居士,不说年几,不称姓名,乃至礼师,称其风疾,求请和尚,代为忏悔。
可师言道,“汝将罪来,与汝忏悔”居士觅罪,不可得见。
师点其机,“为汝忏竟,应依三宝”居士不假,“但见和尚,则知是僧,未审世间,何者是佛?
云何是法?
”师且再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乎?
”居士大悟,“今日始知,內外中间,罪性不在,如其心然,法佛无二”师知是器,与之剃发,汝是僧宝,宜名僧璨。
是为三祖。
三祖立世,著<<信心铭>>,理超古今,直指人心。
信自心佛,心外无佛,是心作佛,念念铭记。
禅继弘乘,门集群品,普雨正法。
沙弥道信,十四礼师,且问于师,“何是佛心?
”师且答云,“今什摩心?
”道信对曰,“我今无心。
”师以点机,“汝既无心,佛有心耶?
”道信知缚,唯愿和尚,求救解脱。
师再点机,“谁人缚汝?
”信说无人,师以棒喝,“既是无人,何求解脱?
”道信闻此,言下大悟。
了知无缚,解脱究竞,是为四祖。
四祖传法,再敞禅门,蕲州造寺,依然山行。
黄梅路上,小儿言异,师乃问姓,小儿答曰,“姓非常姓”师且奇之,“究是何姓”儿说佛性,师再试之,“汝勿姓也?
”小子机智,“某性空故”师谓左右,知子非凡,留于座下,辅机以禅。
孑名弘忍,闻言察理,解事忘情。
一去三十,四祖灭度,忍开东山,继兴禅门,是为五祖。
岭南慧能,新洲百姓,远来礼拜,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大师遂责,“汝为南人,又是犭葛獠,堪为作佛?
”慧能答曰,“人有南北,佛性无二,身与师异,佛性何别!
”师知慧能,根性大利,更欲与语,但见左右,乃令随众,槽厂作务,破柴踏碓,以磨其性,经八月余。
师传衣法,令徒作偈,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若悟大意,当为六祖。
上座神秀,百般思维,是夜三更,书偈南壁,呈心所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师知神秀,未见自性,喚秀入堂“汝且自去,更作一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礼去,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自不安。
有童过坊,唱诵秀偈。
慧能一闻,知未见性。
虽未教授,早识大意,乃求引至,偈前礼拜。
能未识书,求请代读,江州别驾,恰临其地,与之高读。
慧能闻己,“亦有一偈,还望君书”别驾不然,“入亦作偈,其事希有!
”慧能答言,“无上菩提,不可轻人,下有上智,上有未识。
且若轻人,此非罪乎?
”别驾惊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
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惊嗟,师见众怪,恐人损害,遂擦此偈,“亦未见性。
”众以为然。
师心已了,传法慧能,次日至坊,杖击三下能会祖意,三鼓入室。
师说经解,令悟《金刚》,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师知悟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既名诸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衣法,“汝为六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汝须速去,恐人害汝,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吾自送汝,出得江口。
”相送九江,师令上船,把橹自摇,慧能以言,“请和尚坐,弟子撑船”祖且云道,“当吾渡汝。
”慧能跪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蒙师传法,今已得度。
只合自度。
”师心会然,“如是如是,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今且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经劫度难,法当大行。
”慧能一去,劫载十五,归于曹溪,顿教大开,是为六祖。
……有道是,佛祖拈花迦叶通,次第承传皆可数。
达摩一苇渡江来,示真见性慧可悟。
三祖僧璨信心铭,心佛不二超今古。
四祖五祖黄梅道,衣钵慧能禅亦无。
禅宗六代祖师图
2020年初,武汉突发病毒性肺炎。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紧急送来的救援物资上印了一行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当时只知道这句话是日本奈良时代的天武天皇之孙——长屋亲王说的。
今天看此片,才知道这句话是道元和尚在离开天童山回日本时,与他宋国的好友寂元和尚,两人比肩坐在小山坡上,望着茫茫大海上的一轮满月时说的。
妈妈临终前嘱托他要去寻找一种方法,让人们摆脱所有的痛苦,从而在人间建立乐土,而不是在人死后。
道元为了寻找佛法的真义,渡海去了大宋国。
他在宁波天童山先后拜见了七位高僧,但都不是佛法的真正传人。
他对那些忙于去见朝廷官员的所谓真师产生了疑惑:这虽然能维持寺庙的香火,但是能保护佛法吗?
这只是方丈自己需要得到保护而已,而保护不了受苦受难的民众。
他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和他们一样陷入贪图名利之中。
寂元和尚告诉他,天童山无际禅师之后有一位如净禅师,他的方法就是坐禅,坐禅使你“脱落身心”,让你忘却一切。
阿育王寺的典座告诉他,“修行弁道”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从而得到身心的清净快乐!
道元一直记得朋友源公晓的勉励:“如果你能够建立一个新佛教,一统江湖,我也会皈依它的。
”而长相酷似公晓的寂元和尚,后来就在道元创立起自己的宗派之后也去日本投奔了他。
道元禅师是日本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
佛就在你心里!
Buddha is inside you !
(1117)见到心里的佛并非易事 It’s not so easy to meet the Buddha 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 Every human wants thisand wants that以及各种格言永无止境的追求 and covets what remainsout of reach 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生气和犯傻 When we cannot have our waywe get angry and cat doolishly见不到心中的佛 We cannot see Buddha because we blind ourselves通过打坐去除这些杂念 We sit and we situntil that blindfold falls away 你只有这样做,才能见到心中的佛 If you do this ,you will be ableto face the Buddha in you如果你自杀了,那你也杀死了佛 By killing yourself ,you kill Buddha 依赖其他信仰 And depending on others 等于佛杀了佛和你自己 Denies the Buddha within you当黎明来临,寺庙将敲响钟声 When dawn conesthe temple bell will ring (1196)地有道 The earth way 是厚而固 soil and still人有道 The human way 是安而宁 is calm and tranquil天上天下 Throughout the universe当处和谐 There is unending peace典座是一种心无杂念的修行 Requires a single-minded puritypermitting no idle thoughts《典座教训》 正所谓:三千诸佛,皆出在厨房中,完全是承蒙典座的大恩典。
Kitchen Master Instructions entirely to that Kitchen Master佛门是不问你的过去的- 那为什么?
We do not question past acts – Why not ,then ?首先你要舍弃对过去的执著First you must abandon your attachment to the past 当你从制作中解脱出来时 When you are free of your attachments 即使你身在世俗Though you may be in the secular world 心境也会十分清纯You shall be pure 让我们从日常俗事中摆脱出来 Completely disengage from normal life摒弃各种杂念And abandon everything you had been engaged with 不思善,不思恶Abandon thinking about right and wrong 甚至连开悟本身的想法也要舍弃And of thinking itself , along with thoughts of enlightenment舍弃所有的想法和念头Abandon all intention sand thoughts这就叫“非思量”This is known as Without Thinking我们坐禅的目的不是开悟We do not sit Zazen for the purpose of enlightenment只管打坐Just sitting in meditation它本身就是开悟That itself is enlightenment你的心魔还在吗?
Is the demon still within you ?(1661)怀奘:大哉解脱服Vast is the robe of liberation 无相福田衣A formless field of benefaction批奉如来教I wear the Buddha’s dharma普度诸众生Saving all sentient beings只管打坐,心无旁骛Just sitting in meditation , we sit and we sit只是坐着如何才能找到真佛呢?
How can true Buddhism be found , sitting around dong nothing ?时赖殿下,这就像你身处大海Lord Tokiyori , that is akin to being in the ocean 却问哪里有水?
And claiming to have no water 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Seeing things as they truly are 坐禅也就是看海中的水罢了Zazen is to see the water in vast ocean然而,我们在看清自己本性之前And yet , until we find the innate Buddha ,我们无法看清,水就在那里We cannot understand there is water就在茫茫大海之中In the vast ocean 我不明白,道元 I don’t understand ,Dogen 开悟是什么?
What is enlightenment ?自己的本性又是什么?
What is the innate Buddha?清净无染,完美无限Pure and undefiled , perfect and flawless我们的真本性就好像这轮明月That moon which resides in your heart is innate Buddha 月亮切不可,水也切不开The moon cannot be wetand water cannot be torn月亮就像本性,水是自我The moon is innate Buddha , and water is the self 我如何消灭这些怨灵?
How can I exterminate these vengeful ghosts你无法消灭他们You cannot exterminate them只能转化他们You must convert them转化?
Convert them?转化就意味着接受Conversion means acceptance怨灵的痛苦,悲伤和仇恨The pain,sorrow and hatehtose spirits carry都是你内心的Is precisely your own痛苦,悲伤和仇恨Pain , sorrow and hate你必须接受他们You must accept all that anguish然而,您在舍弃所有私欲之后However , until you abandon your entire self 才能接受他们You cannot accept anguish痛苦才会消失Nor will the anguish fade away当你右手掌握权力的时候When moment you grasped powering your right hand 左手便抓住了痛苦Your left hand grasped suffering无论多伟大的人No matter how brilliant都无法通过No one who has employed weaponsto subjugate his pelple永远的统治他的人民Can rule forever如果统治者没有平和的心态A ruler who knows no peacein his own heart 也无法维护国家的和平Can hardly rule peacefully恶有恶报If you do evil you will harvest evil 善有善报If you do good you will harvest good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家财万贯Nether political power nor those you love nor vast fortunes 都救不了你Will be able to save you 死亡,你只能独自面对To death , you must go alone 唯有业随身Is everything you did in life寺中的僧侣The monks in the monastery应水乳交融Should be as harmonious as milk and water 共同精进道业And practice Zen single-mindedly让每位僧人最终都成为大师Eventually, each monk will become a head priest 佛法是永恒的伴侣Are the eternal companionsof Buddhism三心就是The three minds are喜心(快乐之心)The jorful mind 老心(关怀之心)The caring mind 和大心(宽宏之心)And the universal mind 一、少欲First , be free from desire 二、知足Second ,be satisfied三、乐寂静Third,be tranquil四.勤精进Fourth , be diligent 五.不妄念Fifth ,remember the teachings六、修禅定Sixth ,meditate七、修智慧八、不戏论Eighth ,avoid pointless talk世尊的弟子Each of Buddha’s disciples都是遵守这八大戒方方得正果Iearned these Eight Meansto Enlightenment除非你奉行着八大戒Unless you study these即使一刻You must not be negligence也不可懈怠Even for a moment学习佛法,To study the Buddha Way就是了解自我Is to study the self 了解自我To study the self就是为了忘却自我Is to forget the self忘却自我To forget the self就是为了证道Is to be enlightened by everything证道to be enlightened by everything就能身心脱落(解放自我)Is to free your own
当初、「禅の真髄」この題名を取るのはちょっと偉そうな口調ではないかと心配していて、もっと考えれば、この映画のおかげで自分が禅に対して、深い理解を得ました。
だから、今ご覧になった通り、この題名を決めました。
実は、この映画を見ることにしたのはただ一つの偶然でした。
仏様に縁があるかもしれないと、そう思いました。
私はノイローゼにかかって、不眠症に苦しんでいるのはもう八年になりました。
人生にはいくつの八年が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今まで過ごした歳月に幸せということをほとんど感じた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どのように苦しかったのか、悲しかったのか、私と同じ状態に陥ったことがある人だけ、理解してくれると思います。
昨日の夜、私は深夜まで起きていて、この映画を見ました。
自伝ではないですが、主人公である道元様と禅との一生を述べることを通じて、禅の真髄を見せました。
禅と言ったら、すぐ座禅を連想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でしょう。
実は、禅の真髄は座禅することだけで得たものではなく、日常生活の隅々にあるので、この真髄を体得できるかどうかはあなたの悟り次第です。
水商売をしてろくでなしの旦那さんを養うオリンさんは自分の子供に死なれてから、人生は儚いものだと分かって、最終に得度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彼女は座禅する時、「日常の生活を完全に離れ、いままでかかわってきたものをすべて捨てる。
よいとか、悪いとかの考えを捨て、考えること、あるいは、悟ろうとすること、一切の人や思いを巡らすことをやめるのだ。
これを非思量という。
悟りを目的に座禅するのではない。
只管打坐、そのものが悟りである。
」道元様はそう言ったことがあるのを覚えています。
恐縮ですが、私にしてみれば、実は、禅や仏様は私たち自身の心にあるのです。
具体的な言葉で説明すれば、禅というものはすべての雑念を完全に離れ、清浄潔白の心境なのです。
このような心境を持ったら、仏法の真理を悟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皆さん、あるがままの真実の姿で行きましょうか。
生死について。
道元様の言った通り、「悪をなせば、悪の報い。
善をなせば、善の報い。
死が訪れる時、政治で貴顕力も、親しき人も、莫大財宝も、決して自分を助けてはくれません。
ただ、一人で死んでゆかねばなりません。
」私もずっとそう思っています。
中国語に「殊途同归」という成語があります。
「道は異なるが、着く所は同じ」という意味です。
この道理がよく分かれれば、不要な執着を離れられます。
最後に、道元禅師の言葉でこのコメントを終わりに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春は花 夏はほととぎす 秋は月 冬雪さえてすずしかりけり」。
以上でした。
文/张素闻寂元:当月轮圆满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日本了。
道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电影《禅》中道元返日前的台词
大谷哲夫的著作日本东北福祉大学校长;历任原日本驹泽大学校长、总长;东京长泰寺住持;曹洞宗综合研究中心主任;日本著名佛教学者;……似乎都不足以说明大谷哲夫教授的真实身份,对大谷哲夫教授而言,最有标识性的介绍是:日本曹洞宗开山鼻祖道元禅师第一研究者;有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禅》,在中国的佛教界几乎人人皆知,该片即是日本导演高桥伴明与大谷哲夫先生一起改编的大谷哲夫先生的著作《永平之风 道元生涯》。
时年已经80高龄的大谷哲夫先生,前几日来清华大学禅学社开讲《禅与饮食文化》,从祖师禅在中国的历史,从禅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典座精神到精进办道……娓娓道来,如月如水。
笔者不禁把2009年上映的电影《禅》重新在内心里过了一遍,在佛家学理研究如此盛行的当代学界乃至于教界,道元禅师与天童寺的典座、如净禅师、寂元禅师所表达的禅的直接呈现,以及禅带给大家的身心安顿,如阿琳、如俊了、如北条时赖……真如朗月在怀,历久弥新。
大谷哲夫教授【默照与话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祖随即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附嘱摩诃迦叶。
”这段“拈花微笑”的公案即是禅宗最早的源流,微笑的摩诃迦叶为被奉为禅宗的西天初祖。
传至菩提达摩,为西天二十八祖。
达摩从海上西来,至广州而登岸,于西来庵(今华林寺)光孝寺皆有逗留,后至南京,与梁武帝机锋相对,而不相契,遂过长江,一苇以航,于少林,面壁,九年,终于等到饱学儒道的二祖慧可,而后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
至六祖惠能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在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禅师门下有慧南禅师创立的黄龙派和杨歧方会禅师开创的杨歧派,合为五家七宗,目标都只有一个,教法却各立门户,各有家风。
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国与日本,则是临济与曹洞两宗最盛。
道元禅师就是从天童寺如净禅师处接了曹洞宗的法而传至日本,是为日本曹洞宗的一佛二祖的二位祖师之一(另一位为荣西)。
相对于大慧宗杲所开创的看话禅而言,曹洞宗由天童寺的宏智正觉禅师首倡默照禅,不参公案,而提倡“坐禅”、“默照”,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
道元禅师在电影中受教于天童寺的如净禅师,他教弟子“只管打坐”,就是禅宗中“默照禅”的宗旨:让我们从日常俗事中摆脱出来,摒弃各种杂念,不思善、不思恶,甚至连开悟本身的想法都要舍弃,舍弃所有的想法和念头,这就叫“非思量”,我们坐禅的目的不是开悟,只管打坐,它本身就是开悟。
电影《禅》大慧宗杲禅师的“话头禅”与宏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是当时的“二甘露门”,“话头禅”在中国禅宗史中向来清晰。
如二祖慧可见摩达:“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 达摩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 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
”如三祖僧璨见二祖慧可,求曰:“弟子身患风疾,请和尚为我忏悔。
”慧可说:“将罪来,与汝忏。
”如四祖道信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见三祖慧可大师,请求道:“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僧璨问:“谁缚汝?
”道信答:“无人缚。
”僧璨问:“何更解脱乎?
”
寂照如赵州禅师常用的“狗子无佛性”,都有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的疑问,因此一大疑问而升起疑团,团团追去……而道元不如此,义介说:“我们无米下锅了,连杂粮也吃完了。
”道元:“如果大米不够了,那就做粥来吃吧。
”义介:“不够做粥。
”道元:“那就做米汤吧。
”义介:“也不够做米汤。
”道元:“那么,我们就着白开水来坐禅吧。
”【生死与无常】当阿琳抱着抱着她奄奄一息的孩子前来求救的时候,哀哀欲绝的她跪在道元禅师面前,乞求他大发慈悲,救救孩子。
道元对她说:“如果你能找到一户没有死过人的人家,讨得一颗麦粒,拿来给我,我便能救这个孩子。
”年轻的她看到一线生机,抱着孩子,一户一户地敲门,一户一户地乞求,但是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没有经历过亲人离世之苦,她抱着冰冷的孩子来到道元禅师面前,心如死灰。
初见生死的殊途,初见无常的真实,这是阿琳对于佛法的初步体验,但她不能接受这样简单的真相,一病数日。
而当年前来天童寺求导的道元,却从典座这里清清楚楚地听到:法界不曾藏。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从无始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什么都无所隐藏啊。
恰似黄庭坚的开悟因缘:黄庭坚曾随黄龙寺禅师晦堂和尚学佛,有一次乞晦堂和尚给他指一些捷径,晦堂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要黄庭坚解释《论语》中:“二三子以吾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当黄庭坚正要而答,晦堂和尚连说“不是!
不是!
”,但也不加解释,令黄庭坚疑惑不已。
一日,黄庭坚随晦堂和尚走在山上,正值山上木樨(桂花)盛开,晦堂和尚问:“闻木樨香否?
”黄庭坚答:“闻到了。
”接着晦堂便又说出了孔子那句“吾无隐乎尔。
”这时黄庭坚猛然醒悟,立即倒地拜谢禅师的点拨。
或曲,或直,我们总会遇到真相,或是刹那之间,或是累劫千生。
当阿琳初见心魔,恨不得自杀的时候,道元道:“我没有撒谎。
佛就在心中,但你要明白,见到心里的佛并非易事,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以及各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生气或犯傻,见不到心中的佛,正是因为这些欲望蒙蔽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坐禅,通过打坐去除这些杂念,你只有这样做,才能见到心中的佛。
阿琳,如果你自杀了,那你也杀死了佛,依赖其它信仰,等于否定了佛和你自己。
”
【因果与宿债】北条时赖与道元的法缘极为特别。
当时的执政者北条时赖显然是杀孽太多而导致精神失常,道元的镰仓一行,实是凶多吉少,但道元已然洞彻生死不二的实相,并且以现量的般若之力化解了北条时赖的暴戾。
虽然北条时赖后来受持菩萨戒,但他与道元的那一世的法缘终究只是在家人与出家人的法缘,远远不到道元与寂元的默契。
但他在那样杀人如麻业债缠身的时候,能够遇到道元禅师,听其劝告,而于自己的生命有所修订,亦是人生难得一遇之大事了。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相遇,看似很小,其实也甚大,道是很大,却又很小。
在宇宙之中,在亘古不失的因果法则面前,凡事都需要善根福德因缘。
道元: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北条时赖:春花、夏杜鹃,道元,这些事本来就这样啊?
道元:是的,显然。
事物本来就是如此。
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开悟了,坐禅也就是看海中的水罢了,然而,在我们看清自己的本性之前,我们无法看清,水就在那里,就在茫茫大海之中。
【爱情与道途】苏东坡自以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却被佛印了元禅师两个字催得急急过江来。
豁达如东坡,尚有这样充满人间情味的“风”流传于世。
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顺境欢喜,逆境忧愁,称誉陶醉,讥毁则嗔怒,苦时恼郁,乐时忘形,概是人生常态。
不是在载欣载奔,就是载浮载沉,不尽长江滚滚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常态的未经训化的狂野的心的状态。
故而,六祖将要圆寂的时候,法海等人听闻,悉皆涕泣。
惟有神会禅师,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六祖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
数年山中,竟修何道?
汝今悲泣,为忧阿谁?
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
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
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
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
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
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六祖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道元禅师的“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既可以概括一切生命的佛性明明如月,亦可以概括万类生灵别业之风的差别,风与月,都在自性之天,纵是山川异域,纵是品类各别,亦在此自性之天中。
阿琳与俊了同见万川映月,亦自见各人心内之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类因风万般情。
如贤友所言:“她(阿琳)之前是破罐子破摔,无法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小和尚受限于原始的食欲,没有生命感。
两个人就像两段枯木。
小和尚俊了对阿琳的爱是一种唤醒,同时也是自我唤醒。
道元禅师让俊了离开,既成全他这段枯木的生长,也预留了他将来道业的回归,他必将透由爱情的生发与静坐的观察,最终回归到佛法。
”
【守护与演绎】天童寺如净禅师与道元的法缘超越国界,超越生死,超越利益,方才找到道元拜见如净的请愿书:道元幼年发菩提心,在本国访道于诸师,聊识因果之所由。
虽然如是,未明佛法僧之实归,徒滞名相之怀标。
后入千光禅师之室,初闻临济之宗风。
今随全法师而入炎宋,航海万里,任幻身于波涛,遂达大宋,得投和尚执法席,盖是宿福之庆幸也。
和尚大慈大悲,外国远方之人所愿者,不拘时候,不具威仪,频频上方丈,欲拜问愚怀。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时不待人,去圣必侮。
本师堂上大和尚大禅师,大慈大悲,哀愍听许道元问道问法,伏冀慈照,小师道元百拜磕头上覆。
如净禅师答曰:元子参问,自今以后,不拘昼夜时候,着衣杈衣,而来方丈问道无妨。
老僧一如亲父,恕尔无礼也。
如此相亲,如此相依,祖祖相同,佛佛如是。
待阿琳为师,她教小朋友静坐,天雨,小友将法界定印倏尔一变,既为呵护自心中佛,亦为呵护僧教之佛法,更为现象世界中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而生四相,四相而八卦,八卦而至无穷的妙行……道元、如净、宏智正觉、六祖惠能、达摩、迦叶、佛陀,分明皆在其中,风月同天。
道若无隐,则必然无一处不可望月,无一事不可望月,这个电影,就像一部《指月录》。
看了一个日本电影 叫禅 讲的日本的道元禅师一生修行佛法的故事 我不了解佛法 但是看了后非常感动 马上又看了第二遍 自觉这部电影字字箴言 每一句话都暗藏真理 很喜欢 便按电影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下这个故事电影一开始是道元妈妈和他的对话: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妈妈 请不要这样说话 世间盛传只要相信菩萨 死后就去极乐世界 当真能登上极乐净土吗 孩儿不知 但是孩儿觉得死后去到极乐世界 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妈妈领悟似的说 我发现极乐世界就在我的身边 就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我看了两个版本的翻译 其中一个翻译者 我猜应该是悟道之人 这句话他是这么翻译的 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我也怕死 道元的妈妈知道自己要死去了很是伤感 放不下生 放不下这个世界 傅佩荣先生曾说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 因为死亡只是个界限 过去这个界限就不在人间了 人们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病痛 是病痛让人害怕 可以想象吗 一个8岁的小朋友 在听到妈妈担忧生死的时候 说出这么智慧的话 可以说是这个孩子在妈妈临去世前开悟了她 让她安详的离开 而不是遗憾1223年 道元去宋朝入道 一路跋山涉水 那时候没有火车 没有飞机 道元一步一个脚印的 从日本来到了中国 看到这儿我想到了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方极乐世界拜佛求经 道元的优秀品质一坚韧不拔 不辞辛苦道元入宋后第一个困难是 论佛 他到一个恢弘的寺庙求佛法 里面的主持说求佛这件事 需要进一步学习 自然而然会在一个时间感悟到 这是他师傅告诉他的 然而他没有时间继续跟道元论佛 因为要去见朝廷的官员 道元便问和官员的这份交往也许可以维持寺庙 但是能保护佛法吗他看到 宋的寺庙是打着宣扬佛法在做一些苟且之事 他非常难过 站在悬崖边 思考人生 难道没有真正的佛法吗 佛法在哪里 为什么我找不到名师呢 他心中无限怒火 有对妈妈期待辜负的内疚 有对宋朝没有真佛法的嘲讽 有对自己找不到真经的不公 道元优秀品质二勇敢正直 目标坚定看到这里 我有两点感悟 一是即使同一个师傅教 个人的领悟力不同 修为也不同 禅师师傅是说要自己修行 可是上面那个和官员勾当的主持 走错了路自己却不知道 在违背佛法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是名利和佛法的对弈 你是要名利 还是要佛法 二是在寻找真经的路上会有磨难 比如唐玄奘九九八十一难 其实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一般没有这么多难 道元在去了7个寺庙受挫后 觉得无望 我们在现实中碰壁后 也会怀疑自己 怀疑环境 是不是走错路上 要放弃转机一 道元心灰意冷决定回家 在路上碰到一个佛友 年纪很大 背着很多东西 因为东西太重 走路困难 道元看到不忍 打扰道我可以替你背点东西吗 长老说谢谢 可惜我得拒绝你 这典座的活是从佛那里行修的要紧的工作呢 哪能交给别人呢 道元说为什么把这样的活交给您这样的老人呢 老人应该专心坐禅 研究古人的公案才好啊 老人叹了口气 意味深长的走过去仔细打量了道元 说看上去你是个聪明人 可是你并不懂得什么叫修行 好像连字面的意思也不懂 道元马上问所以然 老人说 日本人 你不可忘记这一问 这样你才能知道什么是修行 假如人生也是一场求佛法的修行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 什么是人生 而我们又为什么活着呢 活着的字面意思又是什么呢 道元惊觉眼前这个老人已然悟道 求再见之法 老人说他在阿育王山做饭转折二 路途中偶遇到一个酷似他日本好友源公晓的中国人公晓是他的好友 他曾和公晓论天下 公晓此人杀气十足 扬言要在乱世争天下 并许诺如果天下是公晓的 便皈依道元门下第二次见 一盗饭小女孩偷走了道元简陋的午饭 公晓举刀便杀她 道元阻拦说你的使命不是来惩治这个小孩的 创造出一个没有行窃的天下才是霸主应该做的事第三次见 公晓道别 他要去镰仓任职 又扬言下次再会便是镰仓将军 只要他杀死第三代 第四代就是他接下来没有然后了 道元听到公晓的死是在两年半后一个要用武力争天下 一个说创造一个安定的天下才是霸主要做的 谁的境界更高 我们看客一清二楚 暴力和杀戮并不是争夺天下的法门 道元宅心仁厚 希望能帮公晓开悟而不得 道元此次偶遇这位酷似公晓的人觉得是公晓在给他力量 所以决定继续在大宋求佛 这个中国公晓叫寂圆 终于等到你 还好没放弃寂圆带道元拜见了真正的禅师 无净禅师讲佛 坐禅必须身心脱落 身心脱落就是远离无名和五欲的方法 除了坐禅 没有第二条第三条路 只管打坐 道元认定了师傅 没有怀疑 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 师傅让打坐就打坐 你怀疑过你的老师吗无净禅师看出了道元是世间稀有的奇缘 是肉身菩萨 我觉得这是使命感 道元知道自己有天生的悟道聪明 并决定继续精进修行 是为世人寻找解脱痛苦真法的使命感道元又去见了阿育王智者 老人说修行半道是一二三四五 是遍法界 不曾藏 道元不解 老人舒展开道元的皱眉 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从古昔以来 就是这个样子 什么都无所隐藏啊道元听到后 笑了 这是他在电影里唯一笑的一次因为他顿悟了 顿悟后 道元开始了坐禅生涯 勤勉到不能再勤勉 别人睡觉我在坐禅 别人休息我在坐禅 别人玩耍我在坐禅 甚至比他的老师无净禅师坐禅时间都长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天赋又勤奋 有天赋的人尚且如此精进 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天来了 道元坐禅悟道飞仙 无净禅师说大功告成 我对大功告成的理解是道元看到了心中的佛祖 电影里面是道元自己成了佛祖 临行前主持说 道元 你需要连大彻大悟也要忘却 悟道是连续的 修行也是连续的 悟道与修行的连环是要持续下去的即使看到了佛祖也要继续修行 因为活着就要修行就要坐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取得某种成就而沾沾自喜 觉得已经很好了 不需要再努力了 不需要再有目标了 我可以坐享其成了 其实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 如果吃饭也是修行 你今天吃了一顿美食 明天就不要吃饭了吗 1223年道元从日本出发 1227年回到日本 修行之路的考验1 路上遇到军官强抢民女 道元前去阻挡 被一脚踢开 看出这个时代的日本民风低下 到处都是烧杀抢掠 也就是道元要宣扬佛法的大环境是恶劣的 此乃侠义之道 明知道自己力量不如对方 依然愿意付出性命去阻拦坏事的发生修行之路的日常修行 粗活细活都干 亲力亲为 能自己做事绝不麻烦旁人 编写从宋修来的真义 无时无刻不在悟道 看到了脱落的金蝉 他若有所思 他应该想到的是无净禅师说的脱落脱落 脱落身心吧 人的肉身也有一层外壳 等待脱落成禅 正所谓金蝉脱壳是也 或许又想到了典座老人说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什么隐藏啊 大自然展示给你的就是智慧 因为金蝉就这么存在着啊 就是这么脱落的道元宣扬新佛法 困难重重 创业确实很难啊 修行之路的考验2 一个属于达摩宗派的 叫孤云怀奘的佛友前来求法 来我们比试比试 让我看看你佛法宗义的高明之处 道元给他看了自编的佛义 还帮他洗刷了雨后淋湿的鞋子 怀奘一看了就知道自己败了 接受道元的邀请一起打坐 外面下着雨 雨声糟杂 而他们却像什么都没听到 进入无我无欲之境 修行之路的考验3 传统佛法的老大们在妓院八卦道元的新佛法 说和念佛宗 达摩宗一样对传统佛法百害而无一利 决定找茬 新事物的出现伴着争斗1227年7月 无净禅师圆寂后 寂圆从大宋来找道元 语言不通找玲儿帮忙 这里面有点轮回的意思了 首先当初公晓要杀的小偷就是小时候的玲儿 而长得像公晓的寂圆又来求助于玲儿 变成寂圆的公晓又来皈依道元。
而此时从事妓女事业的玲儿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尼姑 修得真佛变成最干净的菩萨没有目标的人儿世事不可预料 目标坚定的人儿早就成佛修行之路的考验4 道元前去妓院找玲儿道谢 感谢玲儿给他带去一件珍宝 也就是寂圆 在这里道元是没有分别心的 没有因为玲儿的妓女身份而不平等的对待她 在道元的佛心里 众生平等修行之路的考验5 传统佛法携刀来建宁寺挑战 问道元从大宋学了什么 道元说空手而归 只带回了肉身 又问身子里有什么 道元说眼横鼻纵 其实这就是佛法自然 道元没有骗他 而对这个拿刀的面目狰狞的僧人来说 简直是对牛弹琴 并将道元认定妖魔邪教 要杀掉道元 杀僧人这也是佛 这也是僧人 僧人要杀僧人 千钧一发时 镰仓的将军波多野义重救了他 并带道元搬到了安养院 其实 传统佛法是有机会了解真法的 道元说的眼横鼻直 和一二三四五 并没有差 只不过传统佛法嫉妒心盛 看不得别人美 便错过了机会 同是来挑衅的 孤云怀奘就领悟了 而传统佛法并没有领悟 即使给他说了佛法要领 不求甚解 依然离佛祖十万八千里 也就是后面说的 身处大海之中 看不到水修行之路的考验6 怀奘诚心皈依 求收 道元说他身负达摩宗佛法的使命 愿他遇他宗而不屈 贯彻不退而精进之道 我也在思考 我做了一个选择 如果遇到更好的会放弃原来的吗 如果又碰到更好的 还会继续放弃吗 修行之路的考验7 创业初期 没吃的没喝的 他们一边化缘求斋 一边自力更生 开荒种田 很快安养院多了很多佛友 创业团队人越来越多 而道元每日依然勤勉打坐 编写佛义 他什么也没做 他就只是打坐 他什么也没说 他就只是打坐 他只是好好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修行之路的考验8 玲儿的宝宝病了 紧张的前来求救 道元看了觉得无法救治 玲儿悲痛至极 道元说有一个办法 让玲儿去一家所有亲人都健在的人家里面 讨一颗豆子来 他便告诉医治之法 玲儿疯一样的跑去问 伤心而归 前来质问道元 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家 是啊 每个家里面都有亲人过世 所以道元想让玲儿明白 每个人都有过世的亲人 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修行之路的考验9 妓女玲儿前来挑衅 拿自己身体换的钱前来布施 徒弟不敢收 道元说姑娘施舍仅次于性命重要的钱财 值得尊敬 被尊重的玲儿 想学坐禅 无法放下我执的玲儿却因看不到佛祖 觉得被骗 大吼根本没有佛祖 道元大怒 说玲儿心中有佛祖 然后觉察自己情绪失控 平静后又说 但是佛祖不是每个人很快就看到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 做官的想去做官导致贪婪 当天不遂人愿就大发脾气 做出傻事 这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而看不到佛祖 所以要静坐 坐到不见蒙蔽之物 便可看见心中佛祖 自杀就是杀掉自己的佛祖 依靠他人就是放弃自己的佛祖 看到这里我不禁慨叹我佛慈悲啊修行之路的考验10 波多野义重知大祸来临 前来建议道元带大家去志比庄避难 道元多谢好意 拒绝了 修行之路的考验11 传统佛法前来烧寺 道元这才觉得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 在义重的带领下同僧友们前往志比庄我想 道元拒绝的原因一个是道元觉得依靠他人就是放弃自己的佛祖 一个是他没想到对手竟然会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 传统佛法早就面目全非 他放弃了对传统佛法的侥幸心理 更坚定了他要宣扬新佛法的信心 道元不到最后一刻不依靠他人 自强自立好青年修行之路的考验12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求佛的人越来越多 僧多粥少 大家没饭吃了 道元说就喝凉水坐禅吧 让大家抛弃所有牵挂 抛弃善恶之念 抛弃所思所悟 抛弃一切的念头思绪 专心坐禅修行之路的考验13 道元的徒弟俊了 因可以吃饱饭才决定出家 后因爱慕玲儿 犯了色戒 自觉有愧道元 有愧佛祖 决意离开 道元伤心落泪 问心魔是否还在 寂圆说你说 出去了 俊了摇头 道元不是传统的没有任何情感的人 从道元开始创业他俩就一直在一起 是合作伙伴 是师徒 更是朋友 他因俊了的离开而伤心 断七情 断六欲 道元的友情没有断 修行之路的考验14 波多野义重前来求救 镰仓大将军因杀人过多 饱受怨灵骚扰之苦 道元知道此去性命不保 便把衣钵传给了义重 和寂圆二人同去 他说去见的不是大将军 而是一个痛苦的年轻人 道元不谄媚不畏惧下面是论佛内容:佛法是什么?
只管打坐,心无旁骛只管坐着如何取得真经这就像你身处茫茫大海,却在找水。
春花夏虫秋月冬雪这些事本来的样子啊是的,显然,你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就算是开悟了,坐禅也是身在大海之中看水罢了,然而,在我们看清自己本性之前,我们无法看到水就在那里,只是在茫茫大海之中而已。
将军不解 道元提议赏月我们的真本性就好似天上的明月天上只有一轮明月,我看不到心中的明月,况且,明月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水里也有明月,将军 你能把明月斩开吗?
虽然月亮可能会被乌云遮住,不能说没有月亮,月亮切不开,水也切不开。
月亮就像本性,水就是自我。
此时 亡灵又来骚扰将军 将军对着空气挥刀 向道元求救如何解除痛苦?
你无法消灭痛苦,只能转化痛苦,转化意味着接受,他们带给你的痛苦都是你内心的痛苦,你要接受他们,然而,你只能在舍弃一切欲望之后才能接受他们,痛苦才会消失。
你的意思是让我放弃权位当你右手握权力的时候,左手就握着痛苦。
我的使命就是维护国家和平无论多伟大的人,都无法通过武力统治他的人民,当然,如果统治者没有平和的心态,也无法维护国家的和平。
说到此处 将军觉得受到侮辱 举刀便要杀道元说自己早已将生死舍弃 便坐下来打坐 等待被杀此时月光映着刀光 刚才被乌云挡住的月亮又出现了 将军顿悟 也坐下来学习道元打坐道元说 无论贫富无论官位高低 在死亡面前 只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走 万千带不走 只有业随身将军希望道元留下来 在将军府附近盖一个最大的寺庙 让道元当主持 道元马上拒绝 说我的寺庙在前越山 是个很小很小的庙这一段开悟 适用于被每一种痛苦缠身的人读 被亲情友情爱情所伤 被金钱地位名声所累的人 都可以对号入座 求得解脱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要名利 要美色 要地位要名声 要更多的钱 要更多的车 要换更大的房子 有欲望就有我执 有我执就无法悟道修行之路的考验13 道元知道自己天数已尽 让弟子勿忘勤奋精进 只要心无旁骛 都会看到佛祖 最后被扶着去了禅房 在坐禅中圆寂了道元的故事到此结束了 他影响的人并没有结束 俊了虽然没有再回到寺庙 终也明白了佛法真义 尽力帮助别人 坐禅精进 看到了自己的佛祖道元同意了玲儿的出家 玲儿开始帮助像她一样小时候没饭吃的小乞丐 叫她们打坐坐禅 告诉他们 佛祖就在每个人的手心里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手势不对 问她原因 小女孩说因为下雨了玲儿平和安详的走在修行的路上 她不再痛苦 她不再自怜 她美好而善良 闪着动人的佛光电影到此就结束了 道元的一生 是为佛法勤勉的一生 他没有做出人们眼中轰轰烈烈的大事 但是他一生 时时刻刻都在修行 做的每件事 说的每句话 都是在修行 他没有要求别人 他只是在做自己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打坐 他的妈妈让他求解除世人痛苦的办法 他做到了 他让跟随他学佛法的每个人最后都没有了痛苦 得到身心和静
recently I am reading a biography, and that really is a very good one, although some parts in it really are not much interesting for m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worthy knowledge for me, at the beginning I thought that I just have a quick look of it, but immediately I found this book absorbed me so much storngly.when I were in my hometown I have so much ideas about what can I do, but recently when I choose to been here, actually I due to use much more time to stay at home, that is why actually I still note some books and films here and some other applications.the eastern Asian cul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point is Buddhism,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ancient eastern Asian's culture very much but didn’t influence ancient Western’s culture much.
在新宿那家小小的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佩服导演忠于历史的态度。。。
竟然要求演员们讲那些日本人不懂,中国人也不懂的中文。。。
不过电影本身很精美,演员也无愧于他们的名气。。。
此为中国禅宗思想史课的结课论文;本人对禅宗了解并不深入,写的不好,权且记录如下。
何处见佛?
——关于电影《禅》的些许思考看完日本电影《禅》之后,自觉深受触动,久久无法释怀。
之后细思良久,想过写一篇细致的影评,可又觉此片与我之前所评那些电影不甚相同;其在结构、画面、叙事等方面固然有其成就,但与内蕴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想过仔细分析一下影片中的禅宗思想,讲讲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体悟;却愈想愈觉得一些事情不甚明了,最终竟发现心中的疑惑与一知半解之处比体悟更多。
于是只好屈从于自己的无知,放弃了故作高妙的评论与分析,只想谈一谈自己的疑虑与相关的思考。
对许多地方的理解不知正确与否,亦可能会有自以为是之处,只好尽力去寻求真义。
其一,关于道元开悟的疑惑。
影片中此处的描述未免草率,令我一时间竟不明白他是因何而悟,在怎样一种修行状态下得悟,开悟后又是怎样一番新的景象?
当如净禅师询问道元“大功告成”而道元回答“是”之时,疑惑便更甚。
“大功”究竟为何?
本人又是如何知道大功已成?
很久以来始终存在的疑惑,终究不能完全解决。
(或许,未亲身经历过开悟一瞬,便是永远也无法知晓?
)而后如净言道:“悟是无限的,修行也是无限的,悟道与修行的连环,是要永远持续下去的。
”如此想来,道元此时的开悟也只是到达了某一个阶段,而远远未到尽头。
既如此,道元究竟学到了什么,让他足以回国弘法?
个人愚见:重在方法。
道元所学一是如净的坐禅之法,曰心无旁骛、身心脱落,便已是佛行;二是典座的修行之法,曰三千诸佛,皆出在厨房中。
以此二者,实为拉近了佛与众生的距离,只因“非思量”——舍弃所有的想法和念头——便是开悟、是成佛了。
但这样一来,是否也使得“开悟”本身成为了伪命题呢?
一时得以切断念想便是悟,结束打坐后思绪回归便又成了凡人。
既然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佛能时时刻刻抛却杂念,见其本心,那么成佛的重点岂不是放在了“践行”方面,而非思想上的顿悟?
想到此处,便更觉与儒家相似了。
综上,个人以为,禅宗一派的“开悟”其实更多指的是悟得了佛行的标准所在——如何见得本心,而究竟道行几何还在日后长久的践行上。
正如道元对北条时赖所言,开悟即是透过乌云看到背后的月亮,坐在大海中看到身旁的水;吾人皆知有明月却不曾得见,悟道之时便是得了拨云见月的方法,成佛之时便能长久自如地赏月,而不再使其受半点遮蔽了。
其二,佛亦有情乎?
关于影片中提到道元的几次落泪,除心生感动外,亦难免疑虑。
悟道之人,本应一切以平常心待之;幼儿早夭、穷途末路……纵是人间悲剧,也不过历史之往复,终不出一场虚妄。
对于终将陨灭之物,道元亦会悲伤吗?
俊了和尚对此有解释说:“道元大师经常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悲伤。
”言中意为,道元大师本身是无喜无悲的,可身边的弟子乃至众生有喜有悲,他便会与众生共享哀乐之情。
可是,情感岂能凭空生发?
道元的泪是至情之泪,倘若心中无悲意,又从何处得来此种悲情?
或许,道元也是有悲喜之心的,只是他悲喜的出发点与常人不甚相同,对待情感的处理方式愈加不同吧。
此说又颇近似于“圣人有情”论了。
道元究竟为何而悲?
我想,大概是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佛”惨遭迫害,终致泯灭吧。
当道元怀抱着死去的婴儿时,他看到的或许是一个洁净无瑕的、尚未沾染俗世戾气的佛,到底淹没在人间的苦难中而不得明心、不得领略至道了。
佛之悲,并非生老病死苦痛纠缠之悲,而是大道不行众生罹难之悲。
想到这里我意识到,禅宗讲求见其本来面目,个人的本来面目是佛性之彰显,世界的本来面目想必便是摈除虚妄、处处皆佛,亦如在海中看水一般。
因此,悟道之人眼中的世界,大概是一个随处见佛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每一点外在痛苦的攻击和外在妄念的侵蚀,都是对内在之佛的残酷的戕害。
此即为大悲。
佛之大悲所转化出的,想必是更坚定的弘法传道之信念。
最后,仍想简单谈一谈作为一个无信仰者对禅宗“见性成佛”的理解。
抛弃了原有(听课之前)的一些固有偏见后意识到,禅宗的此类思想实在已脱离了简单的宗教层面,而上升到了人生哲学,可为一切人所学习采纳。
我等常人学禅,可将“佛”的概念宽泛化,将其视作自己本性中的良善与纯洁;唯有摈除了社会生活中的纷扰杂思,不为物欲所诱、不将目光局限于生命一隅,方可回归自然与至纯,复得明月一般的本心。
儒学立性,老释破执。
学习中国学问,当三家并重,才能窥其真谛;付诸实践,才能得其精华。
三教虽异,其理不悖,大道无他,见性自明。
观毕此片,得知佛就在我心中;然欲修身明性,究竟是任重道远,不敢自是。
道元有言:“天有道,是高而清;地有道,是厚而固;人有道,是安而宁。
天上天下,当处和谐。
”安宁恬虚,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不敢懈怠。
人间多雨,要保护好手中的佛。
好片子,修行的人都应该看。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确很适合我,因为我和道元禅师有同一个心愿那就是千里找妈。
在我看来这个片子应该叫做《千里找妈记》。
因为道元禅师的妈妈在临终前跟他说:妈妈会一直等着你唷!
但是没说清楚在哪里等。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教高数的老师一脸严肃地宣布说“考试地点是——”然后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老地方”这三个字一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本来想最后道元肯定可以见到他妈妈的了吧,就像地藏经里面写的?
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
让我很是郁闷。
说到这里稍微补充1下道元的身世。
他俗家姓源,可见是个贵族。
他老爸是内大臣久我(源)通亲,母亲是侧室伊子虽。
(八卦:后来久我通亲的养女源在子嫁给第82代天皇后鸟羽天皇,生了第83代天皇土御门天皇。
)我真羡慕道元,跑到那么远的中国都可以遇到自己最好的朋友源公晓。
我希望我以后也可以和我最好的朋友魏天南在一起修行,开悟,就算修行和开悟都是没有止尽的也不要紧。
不过道元只修到可以和朋友重逢,却没有修到可以和妈妈重逢,我想他下辈子可能还需要再努力。
(但是下辈子又会有一个妈妈,到时候,哪个妈才是自己的妈呢?
思索中)影片开始不久,道元遇到公晓变现的寂元,问了一个问题:如净禅师是什么样的人?
我就在这里多介绍几句如净禅师的事迹。。。
如净禅师是宁波人,据说身材高大,为人豪爽,所以大家都叫他“净长”。
那段非常著名的“心念纷飞,如何措手?
赵州狗子佛性无,只今无字铁扫帚。
……”的偈语就是他说的。
如净禅师在时曹洞宗风为之一振,但他的风格和景德寺奠基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风格已经有很大不同。
六祖慧能不提倡坐禅,但曹洞宗承继神秀,复古达摩,主张的是“休歇禅”,以缜密纳息,绝视听,守心如婴儿为要旨。
天童山正觉禅师又由此创立了“默照禅”:妙存默处,功照忘中。
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默照处,天宇澄秋。
(在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天”“宇”“澄”“秋”等几个场景……)正觉圆寂后,默照禅法嗣渐微。
如净和他师傅智鉴都很爱说话,而且说话声音很大。
智鉴师傅“为人说法或晓至暮或自昏达旦至连日亦无倦色”,被大家尊为“唐僧”(呵呵,其实是“古佛”),如净呢,更厉害啦,“至于一偈一颂一话一言呼风吐云轰雷掣电千态万貌不可穷尽”,“唱足庵之道于天童,惧洞宗玄学或为语言胜,以恶拳痛棒陶冶学者。
肆口纵谈,摆落枝叶,无花滋旨味,如苍松驾壑,风雨盘空,曹洞宗风为之一变。
”总之,是个很爱说话,说话又很大声的,直爽的人!
和这部片子里面提倡打坐的如净师不太一样。
不过如净师傅喜欢打人头是符合史实的,他受了临济宗当头棒喝的影响,而且那个贪睡被打的小和尚不是别人,就是道元本人。
(《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中所记,和《继灯录》不同)大家都知道“磨砖作镜”的著名公案,用来说明坐禅不能成佛。
但是佛祖就是坐在菩提树下想着想着就成佛了呀?
回头一想,才发现南岳怀让非常狡猾。
他的原话是“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只是提了个问题,可没说坐禅不能成佛。
坐禅不能成佛,是大家在心里面默默地帮怀让补上的。
谁又让你补上了呢?
成佛怎么可能取决于坐不坐禅呢?
既然不会取决于坐禅,当然不坐禅可能成佛,坐禅也可能成佛……全看你自己啦。
我想,最适合我的,还是找妈成佛。
注:以上历史段落,大多摘自《南宋宗教史》,随喜功德
配乐与摄影不错
明火执仗乱世道,眼横鼻竖真禅意。浮生乱世生妖魔,去欲破嗔自成佛。
平喜无悟
跟禅有半毛钱关系,非要看的话,128倍速吧
日本曹洞宗开山鼻祖道元禅师,在宋朝时来中国,拜天童如净门下,最后传得衣钵,回日本后开创一代曹洞宗的传记。
看来各国佛法修行者的修行方法大同小异的呢
垃圾
这是2021的第一天在山里看的这部片,简直出家的心都有了……想起了自己几年前在庙里禅修的几日,也像片中一样吃斋念佛,参禅打坐。导演透过讲述道元一生的苦修来阐释什么是“佛法与禅”,感觉很接近禅了,还需再看几遍来细细体味其中的禅意。几位主演都演得很棒,除了中文发音实在糟糕……内田有纪的角色实属多余,而且里头演技最差,太过直白地通过感化妓女来展现道元的大爱与慈悲……那个殿下被鬼缠身时的打斗特效也太诡异了。P.S.原来烧火僧是于淘米做饭中完成禅修的,做好厨房里的事,从柴米油盐中悟道得道!
女人是诱惑,祸水和罪恶,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很厌女。
内田有纪的人生故事非常感人。日本的风景真是好。看了这片不禁冷汗,佛教不要在天朝灭亡咯。。。
小乘教法?
讲了几个基本的禅理吧。。耗时1个多月终于看完了。
景致挺美,也拍出了一些禅意,不错的。
明心见性,万法皆空。配乐不错,难得一见宗教题材
有些东西 绝不可亵渎。没有应有的水准就别轻易把镜头对准那样一个人
何正太推荐的 我看了 中文对白很雷人 看管笑话的我感觉有点萌
倒是想重读一遍《铁鼠之槛》了。
不能要求太高。配音难以忍受,也是日本人亲自说中文的方式表达敬意吧!情节即便平铺直叙也好,引用公案片段也罢,无新意罢了,不能苛责。月亮表现很多,算是用心了吧。
可观性不高 启发性在
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