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直在说外面很可怕出去等同于送死所以你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里面如果你想。。
想都不可以想也有罪
只要不想了你就安全了他们也安全了然而外面到底有什么这不是你该去想事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顺便唠叨一句,真正的科幻构思只能是建立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之上,否则再绚丽的特效,也只能堆砌出伪科幻的狗屎
旅行回来看完了第10集,也就是第一季的最后一集。
这一集,经过Julie的最后抵抗,她让不少人看见了绿洲般的外界景象。
作为代价, 她被送往地面清洁。
以她的聪明,她发现了那个绿洲般美丽景象不过是头盔里的影像,不是真实场景。
本季最后揭示了Silo之外,依然是不毛之地,但是Silo之外还有一个个数不清的Silo。
这个景象让人感觉有些困惑,不知道founder的用意是什么。
看完了第9集,最大的推进是,Julie终于解开了硬盘。
看到了前警长夫人出了Silo看到的绿油油景象。
于是,看到视频的几人心中自由的种子开始萌芽。
另一边,Julie已经被全Silo通缉,代理市长和黑胡子誓要找到Julie把她送出去清洁。
看完了第7和第8集,第7集节奏依旧缓慢,唯一揭露的悬念是,司法部的老大其实只是傀儡,她其实也害怕背后的人。
第8集有大结局前的潜质,IT老大兼临时市长,终于暴露出他是Silo里唯一知道前因后果以及历史的人,他和司法部副手栽赃Julie说她想出去,并将她抓住。
看完了第6集,这一集情节缓慢,除了最后的监控镜头,令人比较震惊。
原来司法部有相当先进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Silo里所有的人家里的情况。
而Silo的大多数人连录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幕真的很讽刺。
看完了第5集,Julie开始展现她的主角光环,她一个瓮中捉鳖,就锁定了司法部的一个警卫,就是这个人杀死了市长和副警长。
不过这个人却被灭口,以至于无法继续追查。
Julie请假返回底层,继续收集男友被害的证据。
昨晚看完第4集。
Julie当上了警长,但是显然高层都不鸟她。
她和副警长达成默契,答应帮对方查找谁杀死了市长。
另一方面,她开始独自调查她的男友George之死。
节奏依旧缓慢,集尾副警长也遭受袭击,看来是有人想反叛啊。
第三集结束。
这一集主要通过市长和副警长要去底层的工程部看Julie,所以给大家一个直观感受,包括司法部,IT部,医院等筒仓内的分布。
还有半集讲述Julie和大家如何修理总发电机。
最后的市长之死带来了一个新的悬念。
看完了第二集,这一集的主角终于换成了Rebecca Ferguson扮演的女主角,她是被暗杀的电脑工程师的女友,她开始探究背后的秘密。
这集终于解开了一个悬念,就是外界确实是鸟语花香。
但是这种情况下,为何筒仓的高层禁止大家出去,甚至被制裁的那些出去的人一出去,就几分钟内死亡呢?
这应该是最大悬念了。
《羊毛战记》,Apple视频出品的科幻类美剧。
改编自著名的科幻小说,但本质上是一部乌托邦的悬疑题材。
1万人左右的最后幸存人类,因为环境破坏,不得不被关在一个数百层的地下筒仓。
他们被关了140年,凡是说想出去的,会被立即放出去,然后被自然环境杀死。
第一集的女主角发现了一些秘密,所以她出了出去。
情节推进还是有些慢,直到第一集最后,本剧的真正女主角Rebecca Ferguson才登场。
我为什么对silo感兴趣,其他荐片容易被搁置,它会让人心心念念然后第二天就拿起来看。
哦,原来如此。
因为感觉就是我身处的社会环境。
比起猎奇片,更吸引我的还是概念片中展现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生活状态。
狭隘拥挤封闭,阶级垂直分工分明,上升通道封闭;拥有高度统一的大集体口号,实际物质都靠上层分配包括生育;屏幕窗口弹出的是景观和谎言,信息封锁又处在监控之下;书籍历史知识和探索好奇质疑是违禁品,向往外界但其实被灌输的不安圈养;底层劳动阶层是工业基础可以罢工也最被防范。
最后一集让我哭的是从来没吃过门的walk女士(取名很反衬了),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拒绝擦羊毛、拒绝为这个迫害你的社会作贡献,而责怪你对你失望,相反他们站在你这一边,只会觉得解气。
它大概是我看过最喜欢的美剧,超过中世纪幻想的《权游》、精英分子碎碎念的《编辑室》。
它是深入底层齿轮工业的民生,喜欢程度甚至接近抽象概念的《降临》。
好多人攻击,那统一的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不喜也可以。
本文为个人猜测如果不慎剧透请谨慎观看。
这个剧或者说这个小说在我看了第一季以及综合考虑了讨论区的各路剧透大神的说法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剧就是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未来科幻版。
一伙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有可能是国际战略考量,花了很多时间搜刮了全世界的各种物资放进他们准备的地下避难所以下简称筒仓,可以维持几百年生活。
然后他们选了一批亲信的人躲了进去,对外界放毒,将世界全毁。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是新世界的创立者,只需要假以时日,外界的环境恢复同时内部的反抗分子肃清就可以再次重返地表,届时他们仅剩下的人就是建立伊甸园的创世大神。
这些神圣伟大的创世大神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是毁灭世界的魔鬼,必须要封锁隐瞒筒仓的黑历史。
就像日本不承认二战历史企图各种方式掩盖是一样的道理。
筒仓里面如果有企图挖掘历史真相的人,就是不打算成为创世大神不打算成为天使进伊甸园的人。
对于这些和筒仓不是一条心的人必须肃清。
以免危害未来的美丽伊甸园。
具体的做法之一就是制造外界已经变成蓝天白云恢复正常的视频,将这个视频放在硬盘里,放在停电闪回的餐厅大屏幕里,放在不服出去的人的头盔视频里。
让那些不相信筒仓的话,不相信外面有毒的人,自己跳出来送死。
如果他们不肯出去就给他们绝育。
有些人在讨论区坚决的认为外面没有毒,我怀疑他们已经成功被筒仓骗了,筒仓就是要骗这样的人,并杀死他们。
女主是没有被欺骗的,女主不相信外面没有毒的说法,她拒绝出仓,并且偷换胶带,拒绝相信头盔视频,拒绝脱防护服摘头盔,拒绝擦镜头。
这些都说明了女主没有被欺骗,女主不相信筒仓的蓝天白云视频,也不相信那些什么自由主义“护火者”的鬼话。
在这个讨论区里面有几个人非要咬住外面没有毒,谁说外面有毒就骂谁,非要说地表加压舱开门之前不是外面,是筒仓里面,开门出去一门之隔才是外面,筒仓如果只在加压舱喷毒门口外没有毒那就不是杀人,就表示外面没有毒,里面才有毒。
我很怀疑这部分人的动机。
他们为啥和女主不一样?
为啥和筒仓或者“护火者”一样?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忽悠我们?
想要一口咬死外面没有毒,筒仓是在这个问题上欺骗世人,完全不顾剧中事实,和筒仓骗人的手法一样,避重就轻,转移视线,把毁灭世界的筒仓魔鬼说成是为了一个“游戏”好玩?
为了把筒仓的人当猪养?
为了什么权利欲?
真把魔鬼当大神了?
这些人是不是平时游戏玩多了?
把自己的想法都暴露了?
把自己在游戏里面当大神的心思套进电视剧了?
这些东西和毁灭世界的残酷暴行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我坚持认为这个电视剧就是《罗刹海市》,筒仓就是某种形态的罗刹国。
这剧实际上是聊斋。
本片的核心启示是:IT大于机械/电气工程大于考古学大于政治科学/法学大于the police & the military大于医学大于农业,金融的末日233即使生活在地底下,天文学还是有用的希望文科生醒悟吧。。。
你们选择了一个自杀的专业,没有学好英语的我哭晕在厕所。。。
人艰不拆。。。。。。。
定期组织居民出去看真实的世界,根本不需要故意搞个山清水秀出来引诱好奇心强的人去送死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举动,当大家看到真实的世界是啥样自然就会安安心心呆在里面,而且外面空气也确实有毒,女主早就知道是胶带的问题,最后用了合格胶带没有漏气就没有死,既然外面确实是荒芜,空气也确实有毒,那为啥不大大方方的展示给里面的人?
如果是担心探索欲强的人煽动,导致社会瓦解,最简单的方式不是自愿出去探索的人就放他们出去探索吗?
不愿意冒险的人就老老实实呆在里面,我想绝大多数人在知情的情况下是不会选择出去的,这不就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吗?
根本不需要养庞大的盖世太保团队和精心维护的骗局啊。
如果仅仅是想震慑里面的人,有一万种震慑方式,他们却选择了成本最高的,成本最低且最具震慑效果的就是啥都不隐藏,明明白白把历史讲出来,核弹炸了多少,代价有多大,犯死罪的人不给穿防护服直接扔出去,全程直播,还有比这更具震慑效果的吗?
最关键的是,几乎零成本。
他们搞那一出,又是掩盖历史,又是编造谎言,本来是好心,硬生生给搞成了有黑幕的样子,且花费了巨大管理成本的同时还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等于怎么不划算怎么来。
如果这是为了戏剧冲突可以理解,但太弱智了。
架空世界中带领起义的故事让人想到《饥饿游戏》;另一方面,统治方以虚构世界观来获得控制权的方式也有些类似于《楚门的世界》等,区别是本剧的真实世界设定 (SILO外界的真实情况) 对观众也并非完全透明。
饥饿游戏 (2012)7.1201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盖瑞·罗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我的观感体验其实更多联系到了《沙丘》电影版。
最直观的原因是丽贝卡弗格森在这两部作品中的演技神态完全一致。
沙丘 (2021)7.72021 / 美国 / 剧情 科幻 冒险 / 丹尼斯·维伦纽瓦 / 提莫西·查拉梅 丽贝卡·弗格森它们采用类似的背景 (rebellion) 来让科技处于低姿态。
但SILO是蒸汽朋克式的末日危机,而沙丘是封建冷兵器式的太空歌剧。
二者对现实政治的隐喻也集中体现在人物群像的多层次划分上。
SILO的上下层对应了社会阶级,沙丘中的三个星族代表了殖民主义和民族建构中不同的势力。
在这种划分下,两部作品的主角都突破和超越了各自的出身,实现了身份意义上的人物转变。
两部作品都深刻融入了宗教元素。
本片“末日避难所”的这个设定天然带有宗教属性;”Pact”象征人民与奠基者(神)订立的契约,“Order”象征奠基者对IT部门负责人(先知)的谕示。
在沙丘中,这种宗教宿命感也存在于一系列对人物命运的预告,而其主角更是直接成为信徒追随的先知与领袖。
宿命的暗示是剧本创作中的 plant & payoff 的一个典型实现方式。
而在视觉上,它们也都采用了黑暗色调的巨物崇拜来传达类似的神秘主义美学。
唯一遗憾的是,拖沓的情节和冗长的对话也成为了它们的共同缺点。
我为什么对silo感兴趣,荐片第二天就拿起来看。
哦,原来如此。
因为感觉就是我身处的社会环境。
比起猎奇片,更吸引我的还是概念片中展现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生活状态。
狭隘拥挤封闭,阶级垂直分工分明,上升通道封闭;拥有高度统一的大集体口号,实际物质都靠上层分配包括生育;屏幕窗口弹出的是景观和谎言,信息封锁又处在监控之下;书籍历史知识和探索好奇质疑是违禁品,向往外界但其实被灌输的不安圈养;底层劳动阶层是工业基础可以罢工也最被防范。
最后一集让我哭的是从来没吃过门的walk女士(取名很反衬了),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拒绝擦羊毛、拒绝为这个迫害你的社会作贡献,而责怪你对你失望,相反他们站在你这一边,只会觉得解气。
它大概是我看过最喜欢的美剧,超过中世纪幻想的《权游》、精英分子碎碎念的《编辑室》。
它是深入底层齿轮工业的民生,因为中间修钢铁锅炉的那场戏,喜欢程度甚至接近抽象概念的《降临》。
关于未来、科幻、末日畅想的美剧总是能够引起全球观众的关注,Apple TV+于5月5日播出的剧集《羊毛战记》改编自休·豪伊所著的同名科幻小说,背景设定在一个地面上充满毒气的世界,此时的人类全生活在地下地堡里,人人都遵守着他们认为会保护着他们的法规,凡是和“出去”有关的一切都成为致命禁忌。
这个世界观的设定总会让观众联想起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看来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总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国内对于末世影像及科幻故事的创作还不太成熟,而美剧市场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创作模式。
Apple TV 就曾制作过《基地》、《人生切割术》等科幻题材的剧集,HBO也在今年1月推出了豆瓣评分9.1的高分之作《最后生还者》。
诸多科幻题材影视剧的播出,让观众早已熟知了剧作的套路和模式,十个末日片中有九个都在构建乌托邦,都在制约人性、反人性,那么如何拍出新意呢?
休·豪伊的《羊毛战记》是在2011年开始创作的,在网络上一炮而红,引爆读者狂热口碑,迅速窜上亚马逊电子书总榜第一位。
拥有强大的内容基础,再加上《模仿游戏》的导演莫滕·泰杜姆以及“碟中谍”系列的女主丽贝卡·弗格森的加持,这部剧很难不出彩。
筒仓里的乌托邦虽然原著小说名叫《羊毛战记》(Wool),但是这部剧却与“羊毛”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讲述了未来的世界充满毒气,人类必须要生活在地下筒仓里的故事。
所谓的筒仓,英文叫Silo,就是本剧的剧名,意思是储存粮食的仓库,因为与剧中人所建立的地下城形状相似,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筒仓。
休·豪伊在《羊毛战记》一举成名之后,还接连创作了“筒仓”三部曲,其中还有一部《羊毛战记》的前传《星移记》(Shift)和第三部《尘埃记》(Dust),目前都已经成功出版,且《星移记》和《羊毛战记》都已经被20世纪福克斯买下了版权。
电影迟迟未宣布导演人选,也没有继续推进,但是剧版《羊毛战记》却先一步播出,满足了原著读者的期待。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羊毛战记》构架的世界观仍然没有过时。
外面的世界被宣扬为毒气弥漫、低温难耐的,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于是政府建立了筒仓,时间和历史被抹去,里面的人不知今日是几月几日,整日见不到阳光,所有的光源运转都靠着巨大的发电机,人们也不知筒仓的历史是怎样的,也不知道为何不让人们出去,因为“出去”已经成为了禁忌,一旦有人动了“出去”的心思,就会被“清洁”。
“清洁”是筒仓里的一种惩罚,就是要把“犯罪者”输送出去,所有的人都要通过屏幕看到他们在外出时的状况。
不过,屏幕里播放的内容是经过处理的。
第一集中始终不能生育的夫妇就违反了筒仓的法规,妻子艾莉森坚决要逃离筒仓,于是她被“清洁”了,包括她丈夫在内的所有人都通过屏幕看到了艾莉森在冰天雪地之中艰难前行,最后彻底倒下了。
艾莉森的丈夫以为妻子死去,于是想要逃离追随妻子而去,却发现外面并不像屏幕上看到的那样恐怖,而是鸟语花香、一片美好,但众人从屏幕里看到的,却是丈夫死在了妻子的身边。
为什么筒仓里充满了谎言?
筒仓建造者的目的是什么?
筒仓里为什么要设定如此灭绝人性的规则?
无数个疑问号涌入了观众的脑海里,成为了该剧长线故事的最大悬念。
《羊毛战记》似乎有着某种政治隐喻,所谓的乌托邦反而是灭绝人性、压抑人性的,表面上的美好并没有保护居民,反而充满了阶级性和阴谋。
楼层很容易形成对阶级性的隐喻,比如韩剧《顶楼》,住在顶楼的是上流社会,底层妈妈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而与住在顶楼的上流社会竞争、倾轧。
《羊毛战记》也是如此,筒仓分为顶层、中层和底层,市长等上流阶层理所当然地住在顶层,而医生等比较体面的工作则在住在中层,那么维护发电机的技工、工程师等则是住在底层,比如女主朱丽叶就是一位住在底层的人。
筒仓内表面和谐,但是也暗流涌动,一些居民对筒仓的管理产生了怀疑。
在筒仓内,结婚、生育都要申请,人们时时刻刻活在监视当中,艾莉森夫妇就多次申请生孩子,但是三年来才通过了申请,而他们只有一年的时间造人,如果这一年他们还是无法生育,那么这辈子就失去了生育的机会。
他们好不容易通过了申请后,便要去医生那里取掉节育器。
但是艾莉森却发现,无论她和丈夫怎么努力,自己就是无法生育,取掉节育器似乎都是一场阴谋,她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是政府选中可以生孩子的人,自己的人生始终是被操控的。
而乔治的意外死亡被警察断定为是自杀,女主朱丽叶与乔治的交情颇深,她甚至乔治的性格是不可能自杀的。
那么他是被谋杀的吗?
乔治死后不久,强斯市长也被人下毒,筒仓的秩序即将被打破,当乌托邦不再保护人们的安全,人们该何去何从?
每集一个故事,暗示筒仓危机《羊毛战记》的每一集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都预示着乌托邦存在的潜在危机。
但是,该剧的结构不同于刑侦剧中长线案+单元案的模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故事风格。
比如第一集是典型的末世片风格,因为这一集的主要功能是交代故事背景、架构世界观。
于是编剧选择了以艾莉森夫妇的视角切入,展现筒仓内的秩序规则以及对人性的压迫。
当意识到筒仓的统治者可能存在巨大的阴谋后,艾莉森决心反叛,于是她捅伤了自己,取出了体内的节育器,违背了筒仓内的规则,然后勇敢出走。
故事截止到艾莉森出走后疑似死亡,而她的丈夫出去寻找她时却发现妻子是对的,筒仓确实一直在PUA他们,隐瞒外界的真相。
第二集则是工程师乔治突然从上面掉了下来,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跳楼自杀,而女主却不相信这件事情,于是她一直在努力寻找真相。
第二集的风格转变为了悬疑片,她在寻找真相的时候,发现艾莉森曾经认识乔治,那么乔治的死是否和艾莉森有关呢?
这一集为后面市长之死做了铺垫,这是本剧第一个谋杀案,而后或许会有更多人死亡。
第三集则是身为工程师的朱丽叶发现维持筒仓生存的发电机出现了问题,需要启用备用电源,同时他们要重新修复发电机,这就导致筒仓可能会有几个小时陷入黑暗之中。
工程部的其他人都觉得这样做十分冒险,而朱丽叶则坚持,如果不关掉发电机,那么转子就会被粉碎。
在这一集中,强斯市长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她发现了朱丽叶对机器维修的热爱和坚持,并且给了她一枚警徽,因为被她送出去清洁的前任警长点名要让朱丽叶继任,而市长是一位尊重下属、信守承诺的人。
这一集的风格像是一部灾难片,核心在于拯救即将爆炸的发电机,经过生死攸关的时刻,朱丽叶解决了机器的问题,并且带着想要调查乔治之死的私心接受了警长的职位。
而在这一集结尾,市长却被人下毒了。
第四集则是为了做女主角的人设,因此采用了诸多的闪回,倒像是一部人物传记片。
这一集没有直接解决市长之死的问题,而是另起笔触,讲述医生之女朱丽叶从小便对机器的维修十分感兴趣,因此进入到工程部成为学徒,如今也是工程部的一把好手。
截止写稿之日,该剧更新了四集,四集的风格和故事截然不同,接续性也比较薄弱,每一集都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了筒仓的危机,却并没有在每一集的结尾解决这一集的问题,似乎都是在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伏笔。
这样的结构在美剧、韩剧中也十分常见,因为这种末世题材的剧集并不是以故事性作为核心的,而往往是以构建末世景观及让观众产生思考作为目的的。
为何中国很难写成一部科幻剧?
目前国产影视剧的科幻爆款也不足五部。
观看欧美的科幻题材剧不难发现,欧美对于未来的想象往往形成了一种对比——高度文明的人类与极度落后的末日景观。
《羊毛战记》中筒仓的设定充满了废墟感,而人类却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等生物,他们不甘于被统治阶级PUA,而是充满了反叛精神和思考能力的。
《羊毛战记》揭示了一个充满极权与独裁的社会,对人性和未来充满了讽刺。
之所以该剧抹去了时间和历史,甚至抹去了具体的地点,正是由于该剧想要引起全人类对未来和科技的反思。
这种宏观意识、共同体意识以及全球观,是中国科幻编剧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被封面吸引点进了Silo,剧情出乎意料地吸引我,好久没有看到让我一口气追完的电视剧了。
看完剧我意犹未尽地点开豆瓣想看看大家的讨论,没想到越看越无语。
ps:这里不深入讨论剧情、立意等等,仅情绪化地表达个人观感。
首先是这个译名,简约大气科幻感十足的的Silo怎么被翻译成了末日地堡这种土鳖名字,有种地道战既视感,让人看了就没有欲望点进去。
你就算用原作小说羊毛战记这种名字也显得可爱一些吧很多评价里提到节奏慢的问题,我勉强还能接受,因为个人喜欢慢节奏一点的剧情所以这一点在我这反而不是问题。
但是说女主恋爱脑,看不惯她整天插兜耍帅的姿态这一点我实在忍不了。
如果我把剧情类比成男频文,老婆死了男主为复仇开启事业,或者悬疑片,女友死了,男主去查找真凶这类走向,会有人diss男主恋爱脑吗?
谁care死去的这个工具人啊,这不就是为主角提供一种动机吗,怎么到了女主这里就成恋爱脑了?
与传统男频不同的是Silo里George还留下了一些线索,是一个智慧的有谋有情的立体工具人,但这在剧情上并不妨碍女主靠自己的能力周旋在Silo之中,她没有继承“父”的遗产,反而是挖掘出一代代女性追求真理的意志。
而且我不觉得以爱情为动机就低人一等,更不觉得女人为爱生恨就丧失了主体性,这反而体现了女主的主体性。
而且剧集里女主也曾质疑过这段感情,也不是无脑推George。
撇去这一个动机,她的行动力,冒险精神,对细节的洞察,危机时刻下的应对,这些还不够果敢且知性吗?
(最好笑的是我看到有人diss女主没有破案能力,你以为这是神探狄仁杰啊,女主是个Mechanic,她在修机器这项上天赋点已经点满了,在silo的天网之下她能发现到那么多真相已经很强大了吧)还有因为黑人和女人出现的太多就diss政治正确,在我看来也很搞笑,但这部分就不多说了。
还有对科幻设定本身的吐槽,说里面的政治权谋漏洞百出就像过家家的,我想说您看完全篇了吗就这么急着下定论?
结束,看第二季去了
季终更新,全剧扎实,氛围和质感很好,丽贝卡弗格森太有内味了,e1-3开播3集很稳,e4-6水了3集,e7开始到e10每集高能,结尾silos!期待下一季
就看了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觉得当中的八集不看也无所谓。
3.5
为啥就这部剧不能一下子10集全放出来?
说实话现在这种美剧跟一键导出似的,哪里看出来和原著搭界了
7
看了太多的剧都是relic。relic。。。。我只想说 oh god, no more relics, please…..
神一样柏拉图的洞穴总是那么具有文本先锋性,某一人会走出洞穴然后再回到洞穴唤醒那群习惯了影子的人?他们能值得被唤醒?
管理层有点儿戏,属于鸡肋型的剧
世界观在当下算比较正常的,没有特别出新。悬疑解密的元素做的一般般,头尾可看中间若隐若现,太拖了,但纯粹的为了弗格森,下季应该还是会看。
很不错,中间略拖沓但还是好看
水毛战记
剧本拖沓,人物不够饱满。类似地铁2035/地铁离去的剧情背景,从末世地堡的谎言统治中走出去,寻找未被污染的地方建立家园。羊毛战记的硬伤是筒仓有万人居住,他们戳破谎言的目的是部分人希望获得生育权,以及底层对不公平待遇的反叛,筒仓统治还是有很多拥护者。筒仓140层的统治相当与哈利法塔160层,两者都能容纳万人,但从哈利法塔人均50平计算,粮食种植远远不够万人消耗,人均需要至少0.75亩地种植。因此筒仓的生活应该描绘的更加艰苦和拮据才对,特别是底层,比如机械部各个面黄肌瘦,机械故障常伴随工人死亡等,当然这么做有点雪国列车的味道。
还挺吸引人的
有点意思 制作也精良 但是太墨迹了
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反乌托邦”作品,讲真这类剧放在加州嗑药男女那里可能还能算“忆苦思甜汤”,放在levitan阴影下的地区看,就有点像看皇帝用金锄头耕地然后感叹“生民多艰”了
苹果的剧果然不失所望很烂,要不是可以一心二用早就关了,都给看睡着了。片名翻译很烂,剧情拖拖沓沓两集了展示了大量低廉CG,上古时代的拍法用闪回讲故事,都不说清楚话,搞得很悬疑靠人物探险解锁剧情,我爱你啊你要相信我啊大量陈词滥调;Rebecca这么睿智的脸和眼神,居然演了一个恋爱脑。另外我很烦zzzq,女市长黑警长,亚裔穆斯林同性恋呢? 一个可能万人+的社区只靠两个高层就能统制,所有人愚昧说啥就是啥毫不质疑,女人生育至上等,全方面地脱离时代,以前的小说可以改编优化啊,没必要完全依照。看开头几分钟+故弄玄虚长片头这些很快就想起Counterpart了,果然是同一个导演
202510 故事是好的,节奏太慢,中间3-5集简直看不下去,拿高压水枪冲烧红的铁门我真是不行了…但从第7集开始后半部分还好
这种反乌托邦的设计如今来看有些滥了,无非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要出去而已,新意很难拍出来。直接就是看看JESSICA的话那还可以,制作也还不错。可以追,但别抱太大希望。个人评价:B+
女主演技烂得和群星那部的有一拼,配角团也差不多一样拉,怎么看过的apple家的演员演技永远在拖剧情和制作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