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震撼,也许不是3D动画的动画效果和视觉效果,也不是故事情节的编排,而是一部美国3D动画可以将中国文化演绎的如此精彩,将中国元素以美国的价值观为基础,推向了世界。
除了功夫与熊猫这两大中国元素之外,阿宝家的传统手推车与面馆,和平谷的四人轿、鞭炮、针灸与传统庙会,各个人物角色的服饰,无处不在的汉字,还有谷民们的生活习惯也很符合中国古代特点,写毛笔字,手拿筷子吃包子和面条,就连螳螂都喜欢喝面条汤等等,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致命的吸引力。
在建筑风格方面,飞檐斗拱、红墙绿瓦,而寺庙中更是装点了许多山水画、瓷器,室内的墙壁、柱子、桌椅绘制都很用心。
中国四川一带的自然美景在影片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云雾缭绕、山水秀丽,颇有意境
神龙大侠:半狄老人太可怜了终其一生的念想就是视猫熊为己出饿死鬼投胎似地一辈子没吃过包子偌大和平谷容不下他的自尊心心眼儿比针鼻儿还小自尊心的覆膜还不如处女膜结实呐您把他包子抢走了就好比在他自尊心最薄的地方扎了一根刺他心里在滴血他都疼哭了咱们把这当成过瘾他把这当成受罪了他爱这只包子就算他不饿也得占着就算没馅是个馒头也得占着就算不是馒头是块石头也得占着谁让他是饿死鬼投胎呢咱们把包子还给他叭反正这砣玩意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他需要这包子安慰他屈辱的魂儿神龙大侠您是见过大场面的清汤挂面也能欢喜一世半狄老人还指着这包子寻死觅活呢咱就给他个脸让他有尊严的存活叭半狄老人为小心眼儿的好心人带了个好头让咱们知道谁玩得起谁玩不起玩不起咱就不跟他玩了免得输急了跟咱玩命不过话说回来谁要是倚老卖老倚着自尊卖自尊自尊卖不出去改行卖自私的咱就把那根刺拔出来扎他屁眼里让他这辈子都坐卧不宁咱还就不怕这起子抡着搅屎棍起哄架秧子的坏东西衷心期待您功夫更进一层天学武不成改学写作的小张二零零八六月二十八
搞得无字天书很神秘似的。
看起来是熊猫有慧根,顿悟了!
不然怎么一下子就把连五侠联手都打不过的大龙搞定了。
很奇怪大龙怎么在决斗中就那么配合?
越狱时,和五侠打时,都威力无穷,力量超强、头脑灵活,还善于借助环境力量,完全是一代枭雄。
怎么跟熊猫打的时候就完全没有了奸雄的本色,莫非真是熊猫会武术,流氓挡不住?!
还有最后的秘籍实在太玄了——面条最大的秘密就是什么汤里什么都不加!
嗯,大概是为了很玄很神秘吧。
难道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武侠文化就是这么不靠谱啊!
想起前两天少林寺在网上卖武林秘籍,哇,不会都是无字天书吧!
那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靠白纸就能弘扬神秘莫测的中国武学文化、顺便大发一笔了吧。
一般上,一部被过分称赞的片子,在真的看过以后,都会有稍许的失望。
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功夫熊猫》是个例外。
昨天晚上,我在环艺影城与满场的观众度过了快乐的一个半小时。
熊猫阿宝确实是个宝,让每个人都发出了笑声。
熊猫阿宝人见人爱,不想再多嘴了。
想说说其他让我印象深刻的东东。
一、没想到动物们打起中国功夫来,比真人还赏心悦目,招数快、眼花缭乱的。
而且由于是动画,动物们可以飞得比人高得多、跌得巨惨、但你的心不会痛,因为知道它不会真的很痛。
而且它们的武功超级高强,特别是魔头大豹,越狱时的表现,简直是太神勇了。
同样,那些弱小者,就显得更加可爱了,比如猛螳螂用颤抖的前臂拉住绳索桥的有趣画面,只能出现在动画片里。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动画人物总有一天将取代真人主宰荧幕。
现在看来,这一天真得会到来的。
动画人物已经演得比人还要好,各种神情都难不倒它们(比如师傅那不断抽搐的右眼,哈哈!!!)。
二、比起好莱坞拍摄的带有中国元素的其他动画片,比如《花木兰》之类,《功夫熊猫》所表现出的中国味道最浓厚。
武当山高耸入云,长长的台阶吓死人。
(估计外国人对中国名山的长长阶梯印象太深刻了)。
乌龟就像个脱去假牙的老太婆,说话慢而且口齿还不太清楚,性子也不紧不慢地叫人抓狂。
难怪师傅实在等不急它一口吹一支蜡烛,于是一下子把蜡烛全都吹灭了。
(我想乌龟代表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古代老人的形象)。
师傅捡了小魔头大豹,把它扶养长大,但魔头大豹却野心膨胀,忘恩负义的情节是中国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情节。
三、不得不佩服美国人想象力太丰富,而且不拘泥于常识。
比如阿宝的爸爸竟然是个驼鸟,个子和身材与熊猫产生巨大的反差。
我想中国动画绝对不会把这两个动物设置成父子关系的。
所以当阿宝垂头丧气地与兔子和小猪们一起逃难时,它爸说要告诉它一个秘密。
这时我不禁想起那种俗气的熊猫阿宝是被驼鸟领养的,而阿宝的亲生父母又是如何的厉害的故事。
还好故事并没有如我想象般发展下去。
熊猫丑的不能让我接受,强忍着看下去,似乎还有点不情愿。
看看着看着,渐渐喜欢起这个肥仔来。
可是它的爸爸怎么是只鸭子呢?
我想,应该是人各有命。
他的经历与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遇到的,赏识它的乌龟很难见到,除却私心交它功夫的师傅难遇到,呵呵。
总之,很传奇的故事,要是自己国弄出来得,应该会更好吧
记得那个著名的戴绿帽子女主持人在控诉她丈夫的时候,说了一句深奥的话:中国要成为大国,要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片子的好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太搞笑了,太逗乐!!!
为什么说这个片子和输出中国价值观有关呢,可能有点牵强,以下为一家之见。
首先,中文发音。
在北美上映,英文版里很多名词都用的中文发音,而没有用英文单词代替,比如师傅发音是“master shi fu” 豺狼“Tai Lung”乌龟“Oogway master” 我猜想,观众席里的美国小朋友们,可以对中文有点兴趣了。
再次,不难看出此片的导演精通、衷爱中国功夫,里面运用了很多招术,都神似袁和平的招式。
最后熊猫还被不经意大同的经络,一下子开窍了。
精彩程度绝不亚于Pixar。
另外导演对于中国文化的运用也很多,武打点穴,中医针灸。
包括熊猫的爸爸开的面条店,看着也很诱人,对中国的厨艺也有点到。
对于中国文化的敬仰也提到过几次。
很多美国青少年都热衷火隐忍者,全球铺天盖地玩着任天堂的Wii,这些都是日本对世界输出的自己的价值观产品,以自己的想法影响改变着世界的发展。
文化范畴内,中国至今输出的最成功的还是功夫(包括太极),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看完这片子,在最后字幕使劲找中国人的名字,很可惜,一个也没看到。
没有对这对导演做调研,但是很感激他们的作品,让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更生动有趣的展现给了外面的儿童。
也许因为看了这只胖熊猫的故事,孩子们美国的孩子们会记住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然后会积极正向的关注今年的奥运。
这是一个挺好的事儿。
首先,不知道这个条目是谁在豆瓣添加的。
我们来看看极其雷人的简介:“首度以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作为故事主线,《功夫熊猫》定于6月全球上映。
届时配合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加上武术首度被列为奥运特设项目,相信定必在全世界掀起势不可挡的中国功夫热潮,电影有望打破纪录,勇夺全球动画票房金牌!
”是很雷人对不对,想必这是中文版本的剧情介绍,我想看看英文版的。
对比一下剧情说明,就不难发现双方对于这片子的态度差异。
功夫。
这两个字让华人又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秀自己。
外国人对于中国功夫,对于中国古文明的极大兴趣,某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的封闭。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语言价值观等等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可能完全与世界接轨的,别听专家乱说。
外国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着一个贫穷的中国每年以十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每天消耗着无数的能源。
贫穷与奢侈并存,愚昧与科技相生。
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悲剧从未停止。
外国人是无法理解这个民族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怎么并存的,就如我们无法知道没工作的年轻美女的宝马车从何而来,于是不断主观断测她,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所谓中国威胁论。
话说回来,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不深,只能到处八卦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之处,功夫在这个环境下是最容易被包装成商品卖到西方世界去的。
香港的功夫片就是这样成功的,甚至神打、硬气功等一类在海外都有自己的卖点。
这片子是美国大厂制作,技术上无可非议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就不评论了,我只是很不解某局禁播境外动画片的动机何在,自己水平那么烂又不虚心学学,乱搞保护主义。
梦工厂的片子一般针对的观众都是青少年小朋友,难免会有说教的部分。
我不知道外国小朋友明不明白其中的中国玄学道理,就如我们读安徒生童话只记得王子和公主永远快乐生活在一起而忘记了化了泡沫的美人鱼。
我们读不懂对方的童话,读不到点子上,也许是我们引导的价值观不一致,我们都发现不了对方的美好。
《功夫熊猫》这片里的熊猫让我想起洪金宝的喜剧体型以及成龙的三脚猫功夫,有着深深的美国认知烙印,传统文化出口转内销居然是这个范儿。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事情传到外国去引起的反响再传回到中国,是另外一回事了。
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需要真正的打开国门,都互联网时代了,别弄得象新娘洞房之夜耍害臊,最后弄个婚内强奸。
其次,不得不说说咱们叫唤着抵制该片的同胞。
我想这片从预谋到策划到制作到发行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地震局都无法预测汶川地震,人家电影公司如果真能预测得了就真的给自己添堵。
该片放映期间受到欢迎,某部分原因与中国这半年在国际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中国加油”故事有关,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对汶川的关心。
气候灾难全球化是全球的问题,对灾难的关爱是全球的心愿。
笨手笨脚的熊猫到底有没有侮辱了谁?
我想这是自取其辱的一个暗示。
我们被引导只有孙悟空才是王道,猪八戒就是小丑,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英雄主义的情结。
你不爱看这个你去看葫芦娃去,老抵制这个那个我厌烦了。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应该不会有替代性的颠覆,这个某局某部门大可不必担忧。
文化互融才能更清楚认知对方,不然功夫片依然是华丽丽的绣拳花腿,引进到大陆妈妈带小朋友看完叮嘱小朋友学功夫是下三流的玩意,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到美国留学看恐龙。
自由恋爱的时代我们还在考虑拖手会不会怀孕,真杀风景。
PS:豆瓣近来多了不少华丽丽的托,恶心得稀里哗啦的。
天气不好,还下着雨。
像看《变形金刚》一样,我又一个人溜去看了《功夫大能》。
去看滚滚前,我做了一系列准备活动,比如给double遛叉和妖里妖气买裙子,给自己买腰带和围巾,吃了一顿喉儿贵喉儿贵的拉面,上了个厕所。
早就听说这回滚滚同学出息大发了,一上映就吸引了乌央乌央的爪哇友人,我端着标配“爆米花儿+可乐”死活找不到自己的座位。
话说这刚一落座,电影就开始了。
真人性化啊,我迟到了十分钟竟然也一点没耽误!
电影里的能能同学叫胖宝儿,吃货命却做着大侠梦。
他爹阿平鸭子多实在,永永远远爱面条。
这胖宝儿童鞋在龟仙人的册封下成了龙战士,阿土伯不干了,非要刁难刁难这胖孩子。
二流子能猫倒是满不在乎,总是嬉皮笑脸。
后来吧,阿土伯在龟仙人羽化成仙那一刻终于明白要相信胖孩子的重要意义,打算好好教育那娃,可人家阿宝的自信心却被阿土伯严重挫伤。
不得不说,阿土伯还真是个真心人,愣是从吃货阿宝的言行举止中摸索出一条非比寻常的教育路线,终于把一个纯真的吃货训练成一代武林宗师,打败了以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了全人类!
我非常欣赏本片使用的中文发音——麻将、师傅、乌龟……我也非常欣赏本片透出的浓浓中国味儿,着实让我在一堆爪哇小盆U中温暖了一把。
我更欣赏本片中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精彩!
1、胖宝儿他爹做面条的作坊从布局到摆设就是一纯的中国街边小铺,这位鸭先生左右手都能使用菜刀,小葱花儿切得不是一般好!
2、透过层层薄雾,望望那远山,山尖一位阿土伯蹲地上吹笛子,从口型到端乐器的姿势手型都非常标准,小曲儿那叫一个悠扬~3、超级战士选秀大赛整得非常有排场,跟中国过年一模一样,又是放炮又是敲锣的,小猪猪和小兔兔已然找不着北了。
4、龟仙人在家里摆的内pose颇有小龙女风范,龟仙人走下神坛时摇曳的太极舞步特别迷人,龟仙人内根破手杖颇有中国古风——才不像西方人来不来就整个金属棍子,头儿上是一金属疙瘩,还要盘个蛇盘个蚯蚓啥的。
5、包子……我日思夜想的包子!!!!!!
有好几个褶儿呐!
6、针灸、点穴、彬彬有礼一抱拳!
拍续集的时候就该让阿土伯缩在小黑屋里炼仙丹啦!
7、虎妞儿非常有中国母老虎的范儿,猴子的口音非常成龙大哥,蛇像花木兰,小鹤非常有禅意,螳螂很螳螂。
8、小动物的毛儿很清晰,木有苍蝇腿,根根分明!
9、心静,我静,和谐社会……10、龟仙人成仙那一刻,肉身随着桃花雨飞入太空,化作点点繁星,再配上宫商角徵羽没有“fa”和“ti”的传统小调,简直了,星语心愿啊!
咳咳,如果以上都是屁话的话,那么以下我要说点更屁的屁话啦。
首先,虎妞童鞋的重大问题!
她她她她……她木有胸部……这怎么对得起给她配音的茱莉大姐啊!
另外,她老人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纵身从房顶上一跃,下落的姿势分明就是在模仿内裤外穿的某美国哥们。
另外这个剧组的道具服装真是欧美街拍混搭范儿啊,师父穿着明代的衣服,脑袋后头却梳着一根小辫子;滚滚同学一年四季着一条性感大裤衩,龟仙人身披一条大床单,虎妞童鞋穿着立领西式剪裁的小旗袍,猴子穿条紧身小裤裤,其余配角一律裸着……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哇,也不知道太郎同学关在什么位置,就算从他越狱开始往家里跑的同时,母老虎领着小哥儿几个也马不停蹄地迎头出击,看样子也跑了不少时光,冬去春来的,胖阿宝从零学起都学成归国了。
胖阿宝就是二流子二流子二流子二流子!
靠,可爱死了的二流子,超级无敌贱表情!
以后谁要是再笑话我当二流子的梦想,我就让你看功夫熊猫+滚滚照片合辑一百遍啊一百遍~还有,我严重怀疑编剧偷看过《武林外传》。
龟仙人瘪着嘴吹蜡烛的桥段多么像吕秀才被郭芙蓉打掉两颗门牙后在宿舍豁牙露齿吹油灯那一咕噜;胖阿宝听完内5只的调侃之后抱着肚子独自发呆的样子和燕小六燕大捕头多么多么神似啊!
但是呢,美国人的英雄主义影片总也摆脱不掉那个调调,太郎prison break和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传统动作片的路数。
最后,这一切是宿命还是轮回?
要不是龟仙人有个啥鸟预感,师父也不会派个爱掉毛的小破鸟去监狱,要是小破鸟不去监狱报信儿,也就不会给日·本帝国主义落下越狱的把柄,如果日·本太郎不越狱,就没法促成胖阿宝练就一身好武艺,如果胖阿宝不成为一代宗师就不能从精神上肉体上消灭日·本·人……再倒带看回去,谁吃饱了撑的爬那么多台阶上山只为放个小奶娃在师父家门口?
万一放娃这人知道太郎家族有恶性基因,所以专门放在好心眼的师父门口,让他成为师父的肘掖之患,让和谐农村祸起萧墙,哇哇哇哇,好阴险好歹毒……
听说有人抵制《功夫熊猫》,乍一听以为电影玷污了咱们国宝的形象。
去了电影院之后糊涂了:奇怪啊,熊猫蛮可爱的,还成了神龙大侠,不但没有辱没形象,反而让国宝更光彩了。
听说抵制原因是“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发表了对中国地震的谬论,而好莱坞又跑到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不合适;而且《功夫熊猫》‘盗窃’了中国的国宝和功夫;灾区人民情绪不是很稳定”云云。
看到这样的抵制理由,第一反应是这人脑子进水了。
这么可爱正面的熊猫形象,更应该让情绪不稳定的灾区人民(尤其是小朋友)人人观看,尽情释放地震对心理带来的阴影和伤害。
应该建议广电总局让《功夫熊猫》上山下乡,让灾区的群众都能放声大笑。
何况据说该剧首映所得票房也全部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用于大熊猫的灾后生活重建。
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带头抵制者的赵先生是著名的“熊猫人”艺术家,就更让人不明白了。
他的目的难道不是扩大熊猫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吗?
让好莱坞为我们免费宣传,有什么不好?
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的国宝和功夫,有什么不好?
听说他是位行为艺术家,似乎有点明白了,敢情这场抵制是行为艺术?
比起奥运福娃,这功夫熊猫虽然模样不是很俊,但确实可爱。
我们的国宝其实真的需要这样的形象来包装一下,否则永远一副憨憨的模样,怎么与时俱进啊?
看了电影,跟所有人一样,我也忍不住感叹:为什么我们自己拍不出这样好看的动画片?
蓝猫、福娃我是没看过,不过口碑似乎不是很好。
缺人才么?
应该也不是。
像恶搞的《馒头血案》、《投资状》等等,还有《疯狂的石头》,咱们中国人也不缺幽默感。
忽然想起这一阵在网上很红的“朱坚强”,一条在地震废墟下被困36天顽强生存的猪,一头从300斤瘦到100斤的猪。
建川博物馆的营销策略很不错,马上宣布花13008元(3008元买猪,10000元资助猪的主人)收养这头猪,还赐名“朱坚强”,还说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不是有点闹剧色彩?
)。
馆长樊建川向挽救这头猪生命的空军官兵表示,“朱坚强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我们一定善待这头令人感动的猪。
”呵呵,以前没发现樊建川这么幽默哦。
现在说起建川博物馆,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那个收养朱坚强的私人博物馆啊。
据说朱坚强本就是一个从不挑食的猪乖乖,300斤体重也是能够创造生命奇迹的坚强后盾。
这下某些深受减肥之苦的同志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胖点原来也不是一无是处嘛,起码可以在废墟下多坚持个10天8天的。
那个著名的段子《四川人的幽默感》不是也有这么一段吗,“多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仔细想想,朱坚强真是一条颇具喜剧效果的猪。
不知有没有演艺界人士从中获得灵感,进而创造出一个类似熊猫阿宝那样的可爱形象。
不过要记得是动画片哦,千万不要拍成抗震HERO谱了。
朱坚强在我们这里确实很红,每天都有新消息传来。
刚刚又收到一个关于它的段子:朱坚强答记者问:问:你被困了36天,现在被救出来,你觉得你是幸运的吗?
答:幸运个屁,猪油都涨价了,我却瘦成这样了!
问:你为什么吃木炭呢?
(好有水平的记者)答:你以为我不想吃地瓜啊!
问:你被救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在下面被埋了多少天了吗?
答:你这猪头,明明知道我是猪了还问,我哪里会算啊!
问:你还有亲人吗?
答:几个兄弟姐妹在地震前被卖到屠宰场了,不知道隔壁家的母猪还在不?
问:失去亲人,你有什么感想?
(是你,你有什么感想?!
)答:(猪)心很痛很悲伤。
问:你喜欢博物馆给你起的名字吗?
答:不喜欢,很多网友都是倒过来念!
问:你的猪栏塌了,你有什么感想?
答:没什么感想,猪栏不是我的!
问:你打算到报告团去做演讲吗?
答:猪栏塌的时候,我已经哭一回了 ,我不想天天做报告天天哭,现在猪肉贵着呢——我还要长膘呢!
问:如果给你一个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
答:我希望以后的“生命探测议”没有“种族歧视”!
问:地震前你(动物)不是有前兆的吗,为什么不逃跑?
答:我是知道要地震了,但是我怎么跑得了啊,我只有等地震震坏了猪栏我才能跑啊...
再一次打开功夫熊猫,因为做了个配音片段,熊猫滚滚依然用它的弹性和软软毛发轻松戳中我萌点。
以前把它作为儿童观看的影片来看,陪着比我更小的弟弟妹妹,还有叔叔也一块,也都没有觉得无趣。
这就反映了这电影虽然情节简单但受众年龄层还是很广的,故事的设定并不是单薄的保护和平梗。
写这篇影评前看过其他优秀影评,细思恐极。
我没有想到这么多,我只是看到了一个西方人创造的小江湖,中国风建筑处理得很令人耳目一新了在当时。
包括配乐,因为配音的缘故细细听了一次配乐,除了比较鲜明的主题曲等,随着故事发展,鼓点强弱也是有变化的,大量用的是传统乐器,这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有着武侠梦的阿波,热血、单纯、固执,甚至有些笨拙、一无是处。
正是这样一张白纸,才能与空白的龙卷轴呼应出“本我”的主题诉求。
不过熊猫是营造出的理想角色,有几个只有热血的白纸能够这么幸运遇到高人指点,再遇到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理想角色的存在是对这样的人群的鼓励吧,毕竟我们当中属于这个群体的人不在少数。
这时我突然想到太郎,他就像是从小优秀的孩子最终没有得到认可,于是骄傲的天才开始暴走,不能接受周围的一切,想要打破秩序建立新平衡。
天才本就该有他的傲气,或许该思考的是人们对待天才的方式。
笨笨的阿波让我想到了《射雕》的郭靖,打斗场面有不少让我想到了电影《功夫》,不谈两者间的相似,只谈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武侠世界,愿意相信这种强大的力量是可以通过拳脚发挥出来的,我也是。
阿波还是那个傻阿波,大侠还是不太会武功,但我依然很高兴认识你。
带着尊重的互相融合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可怜我们的中国文化……又被娱乐消费了……
这熊猫看着老邪恶了……
kongfu panda
最后就这样就打赢了那个大boss?
中国元素,美国制作。
画面风格制作的挺好的,人物也萌萌的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未知,只有今天才是天赐的礼物。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
这可能是期望过高的不良后果。果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深而且很喜欢武侠的我来说这种电影看起来还是有点不舒适。电影本身不难看,但是中国瓶装上外国酒还是会有反应。如果是美国本土设定就会很爽快,但是看着通篇的中华古典元素来讲一个美式英雄美式励志的故事,还有很多方面有缺陷。
大概跟我不喜歡賽車總動員差不多的理由吧……不喜歡熊貓 然後他倆搶包子那段很喜歡 就沒了……龜仙人死掉的時候真基情 化蝶了咩?整個故事真的好慢啊 怪不得說要拍個5部才夠!
看不下去了。。
当时非常火爆的电影,二十年后再看,感觉很普通。剧情单调且肤浅,没有泪点和笑点。主角成长得太快且莫名奇妙、违背常理。前期气氛被烘托得很高的反派,最后被像个傻子一样虐。编剧想表达的“人生哲理”非常牵强、无法引起我的共鸣。主角团们前期戏份不少,后来都是花瓶。片尾的“中国味道”很浓,但明显是带有刻板印象的“美式”。汉斯季莫的配乐没有任何亮点,令人失望。诸多大牌明星的配音也没有感染力。
7.13
中为西用,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核,只是颇为宿命论的故事编排不甚好。
别气馁。别灰心。你怎么知道你就不是那个白痴的大侠呢!。
哈哈~~~~ 我 才知道 功夫熊猫 是 卖面的! 太有爱 啦~~~~~~
期待了好久的功夫熊猫刚登场的时候简直让我失望死了,等到看他吃包子那截,我已经完全笑傻了......
剧情真烂
PAO啊MASTER啊 这些成了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