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冯小刚曾经说过,当年他的天下无贼送审的时候,广电部门的意见是整部片都没有体现出警察的形象,不够正面,而要求他修改。
于是冯小刚在片中加了一段警察抓贼的戏,我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后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那正是冯小刚对所谓的审批部门意见的一种讽刺和另类的反抗,而这一点,弱智的中国广电部门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还可能在因为自己的权利得到服从而沾沾自喜呢?
为什么说这个呢?
因为这部《寻找成龙》的导演正是前广电总局的副局长,因此,就算不用看也知道这是一部很正面,很和谐的“大片”,也正因如此,它也是垃圾中的垃圾。
国产电影不知怎么了,越来越不把明星当盘菜,就连《寻找成龙》这么一部儿童片(青春片?
)都找来近30位知名演员来客串,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电影就和春节联欢晚会没什么区别了。
每个人露个脸就走,剧情不需要了,表演无所谓了,只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本着“我参与、我奉献”的精神轻而易举就能把一部电影凑得热闹非凡。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类电影也许有它的市场,但绝对不是我喜欢的。
对这类电影的影迷们,我要提醒一句,三个月以后还有一部口味更重的,你们可以虚胃以待。
明星多未必是凑数,未必一定不会出“众星捧月”的效果,但前提是,“月亮”要够大够圆够亮,也就是说电影的主角一定要出色,压得住场,而《寻找成龙》最失败的,恰恰是张一山扮演的“张一山”。
情景剧《家有儿女》让张一山一举成名,他那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功不可没。
挤眉弄眼、动作夸张的表演,在情景剧相当舞台化的置景里,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有效地强化了戏剧性。
然而,当张一山带着原封不动的台词腔调和表演模式来到《寻找成龙》里时,导演不仅没有进行纠正和调整,反而任由甚至鼓励他表现得更夸张和做作,最终造成整部影片无可挽回的失败。
在众多资深演员的反衬下,张一山的表演可谓惨不忍睹。
编导在情节设计上的不周全,进一步放大了张一山的缺陷。
他们竟然让一口京片子的张一山去演一个土生土长的印尼华侨孩子,而他身边的同学,不论是长相还是说话,都比他更像当地人。
于是,张一山演得越使劲,他离角色就越远。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太愤怒,毕竟人家好歹也动用了那么多那么多一二三四五六七线的演员一起来忽悠我们,还是很有诚意了。
而且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说不定还是有很多喜闻乐见的段落可以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呢。
至于我们就在电脑上看两段,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就完了。
何必非要跟老广较真呢。
这就好像你明知道人家……啊,对吧,有点那啥,你还非要跟它讨论人生,展望理想。
所以其实是我们不对,我们没有尽到照顾弱小,共创和谐的义务和责任。
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社会。
寻找成龙。
额,这个电影开始了。
一个几分姿色的女人穿着古装,我想起了少年包青天里的N个女配角,但是这部戏发生的年代似乎不是那样的,只见和这个女人打斗的是拿着斧头的一群男人,暂定斧头帮。
就在此女被拿着斧头的坏人们围攻,双方怒目而视的时候,旁边的二楼一个带着礼帽的男人的侧脸出现了!伴随着雄浑的配乐,那男人的头猛地一转,脸上的肉微微的一颤……看清楚了,是成龙。
他从楼上纵身一跃,白色大褂,灰色围巾,衣摆在空中展开,很有气势。
然后,他们打起来了。
成龙的功夫属实不错,连围巾都信手拈来做了武器,鼓点越敲越快,打斗渐入高潮……咔!
哦,原来是在拍戏。
在片场之后。
刘星出现了,这孩子彻底被晒黑了。
奶奶拿的早餐似乎有铜锣烧。
后来看明白了,原来是在南洋岛国。
原来这肤色是和麻子俊差不多的原理。
觉得张一山那老师有点眼熟,是不是演过道士?
我忍不住快进了,跳到了挑水的那段。
又快进,偷钱包那段。
卖香烟的大姐脸蛋真红又快进,张一山终于见着成龙了。
一脸慈爱的成龙,张一山也哭了,声情并茂。
“我急了我就打他们……”我彻底不行了,跟着内牛满面。
然后最让我消受不了的是,张一山他外婆出现的时候,很官方的来了一句:“成龙师傅您好。
”啊我决定,不看了。
片尾的天空很蓝,阳光明媚。
对,无图无真相。
但是豆瓣评论不让配图,好吧,让大家把眼神聚集到电影的53'15''。
当张一山想从女警家溜走,去798看成龙的慈善捐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泡在洗衣机里,然后他决定穿警服,换衣服的时候,华丽丽的粉红色小内裤就露出来了……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彻底被雷得外焦内嫩。。。。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张一山扮演成16岁的张一山,事实上他也才17岁,但是怎么看怎么像26岁的脸。
他真有勇气……这是部几乎让人睡着了的好片子,因为它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自己的语言,要好好掌握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并不否认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只是,不觉得这种方式,矫情?
如此多的“群星荟萃”,连电视剧《红楼梦》都来露脸了,啧啧,这广告做得,真是让人目不暇给呀真不愧是暑假档的春晚呀。。
哦哦哦,赞死了PS:给2星,是因为觉得好歹也是人家辛苦做出来,好歹还搭上了好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人,厚道点好。
校内同学们分享了许多学日语德语和考公务员考高译的文章,让我十分惭愧。
这一年多了,我又窝在校园里一事无成。
但一想未来的地球又会经历第五纪冰川的洗礼,人类建造的文明世界即将覆灭,心中顿时坦然……这当然是开玩笑的。
因为我仍然会为许多事情而烦恼。
就说昨天看了电影《寻找成龙》,我便对中国类似影片的现在担忧。
我相信未来会好起来的。
首先说中国类似的影片。
自2007年起中国电影生产总量开始突破400部,排在印度、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表面上看中国电影的创作欣欣向荣,但其中问题重重。
总量创了新高,但真正进入影院的包括港产片和合拍片却连100部都不到。
其余的电影如何盈利可能只有某些高层才心知,其质检部门必定和盛名的若隐若现的相关部门脱不了干系,领导的失策便是观众的幸运,得亏了看不到,不然在一整年国产类似影片的教育下,社会就真的和谐了,人民就真的弱智了。
《寻》能脱颖而出,不得不佩服北京的造星功能。
一首“北京欢迎你”唱的好像中国就北京一个城市是文明的,人家国家也举办无数次奥运了,从来没有唱伦敦欢迎你悉尼欢迎你雅典欢迎你的。
找成龙要从印尼跑到北京去,真是天大的笑话。
可能天子脚下的人都习惯了舔脚趾。
再说功夫吧,李连杰说他不拍功夫电影了,但可以拍打戏啊,还可以拍功夫广告啊。
看来,功夫可以永生。
连外国都人拍,而且比中国人拍的更帅更好看,谁说中国功夫不能发扬光大呢,不过得靠别人。
《寻》中的“功夫”就跟它影片中所有出现的武打场面一样,全部都是做戏,导演一喊停,功夫便停。
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作品中没有功夫的功理和功法等实质内涵,就像人没有脊椎骨,手一拎便散,经不起事。
要知道“成龙”不是功夫的化身,他也只是一个演员。
没想到华丽的众星出场(可怜北京的那些老演员啊)演绎了一出愚昧的追星闹剧。
最后说张一山,如果他还是当年的那个猴头小不点刘小星,混在这部情节弱智的影片中也就算了,毕竟可以说是给学前儿童看的。
如今,站在一群初中生中他明显高出一个头,不知是导演有意要突出他还是怎么地。
最后他姥姥一句话道出真相——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可是可是,偏偏是他——受人欺负,寻死觅活的想学功夫反抗,那些个子矮小的同学们真个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一个娇蛮任性不学无术目无尊长的孩子,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改观的迹象,这样一个角色能讨人喜欢就真神奇啦。
除非现在的小孩都这样,那我对未来的希望可能要破灭的。
对比人家的熊猫阿波,天壤之别!
我强烈建议家长禁止孩子观看这部电影。
一,看过《功夫熊猫》就够了;二,功夫不是人生,以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三,张一山不代表所有小孩,学也要学像样的。
16岁的娃长得30岁一样16岁已经发育成这样的孩子要裸着让奶奶穿衣服,这让我想起武则天的娘和武则天的侄子这么溜的北京话,竟然会把“一条河”写成“一根河”,这孩子太二了家谱网是个啥,还能自己改家谱呢小尼姑是尘缘未尽摸?
大晚上跟已发育的男人打打闹闹,成何体统鹦鹉的思考能力很强,不仅学舌,还会自发说“谢谢”李湘复出啦?
成龙坐在车里没看到快死人了吗,见死不救=,,=16岁男人学乖后,把警察叫姐姐,管差不多岁数的医生叫阿姨,为什么医生姐姐不生气?
这么多晚节不保的老艺术家们成龙是个神,永远悬挂在空中,淫笑
晚上无意点播到《寻找成龙》,思绪一下拉回到了很久之前…小的时候在电脑上随意点播到,当时什么也不懂,兴致勃勃的看了很多遍,现在想可能都是早已注定2013年1月12日,去影院看了《十二生肖》,对大哥的爱一发不可收拾,从来不追星的我开始追星,疯狂追星。
收集成龙的所有周边,香港代购大哥的所有碟片专辑,穿类似大哥的衣服,留大哥的长发,学校不让留长发就和学校干仗;参加大哥的所有活动,首映,演唱会,生日会,在14年4月7日,终于见到了大哥,当时远远的看着大哥升上舞台,哇,那就是成龙啊心脏砰砰直跳,我也很幸运,第一次见到大哥,就有幸在生日会上和大哥作为粉丝单独合影,可能就像电影中张一山一样,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同时大哥也改变了我,原本的我没有什么人生追求,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一天天,每天都是吃饱混日子。
从遇到大哥之后,我坚定了梦想:做演员;我开始学武术,学唱歌,学表演,第一年艺考,我只想成为大哥那样的演员,天真的只报了最好的学校结果完败,本来就要凑合上个普通专科的时候,想到大哥,毅然决然退学复读,最终上到了大哥的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上学之后,对表演的认识只停留在模仿大哥,有幸遇到了很优秀的表演老师,带着我一步步摸索表演,随后发现噢原来表演是这样,噢原来我可以不模仿大哥一样可以演戏,而且很自然很舒服,渐渐的,“真正”爱上了这条路。
和电影一样,我和张一山都因为大哥做过很多愚蠢的事,但也因为大哥,同样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近几年随着生活的丰富,各种压力各种事,有时候近乎忘了当初自己的“寻找成龙”,每当看到大哥的相关,记忆会逐渐拉回最初的初心,不知道“寻找成龙“的这条路还会走多远,能不能走下去,希望还能够:不变初心
开头就穿帮一句北京话 弄得我都无语了!
到晚上 张一山武打那雪化的真快!!
这就是一部儿童教育片 !!
宣传片!
我看了开头30分钟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这部电影再次体现国内幼稚的制作团队,一部类似学生作业的作品包含了国际巨星金鸡影后华表影帝,再加上一群资深老艺术家,张牙舞爪,哗众取宠的演完了整个闹剧。
从片头制作成员表就能看出这帮团队分工混杂,政治性质明显,并且,制作成员的英文翻译纯属瞎译,就更不要说电影语言,电影手法了,这部烂到已经失去艺术性的片子充分体现了国内电影制作团队竟然存在这样一群能力低下,水平差劲的班子。
后来看了另一评论发现原来是广电局退下的局长拍的片子,也就突然坦荡不少。
必然是拿钱太少,整个故事也毫无激情,导致团队凑活了事。
原来我国电影产业情况竟然如此可笑,也就再没什么可议论的了
下午去看看
以我对国片的宽容仍无法忍受剧作、导演水平之低级
看的我睡着了……
就是给孩子看的,有些教育意义,利用课上给学生放的
真是一部让人看哭的喜剧片。。。
张一山演技到此为止,毫无上升空间了
哎……太噱头
是励志片吗?显然不是。剧情恶心,看不出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张一山主演,我一定要给5星,这是没话说的,但是,对于没有电影技巧的儿童电影,我苦笑不得,很想摘取几个,或许,导演是想,这是拍给小孩儿看的,所以。。。
情节太散了,龙套大集合,鹦鹉和洪哥是不可忽视的亮点!
成龙已经不是原来的成龙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我发现我看过的烂片基本都是从中央6看的。。。 中央6才是真正的烂片之王啊有木有!
片子还可以 特别是张一山开头那段耍酷滑板 印象深刻
一山成熟了 片子里老中明星很多
咋评价都那么苛刻啊。。我觉得这里面几个美女演的还行啊。。
用来混点不错之选~~~
大巴上看看也就那样了~~~
必火
想见成龙的孙子多了。。。哼哼。。。
啊~~瞎了我的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