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蜜之地

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波斯尼亚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港),爱在血泪交织时(台)

主演:扎纳·马加维克,戈兰·卡斯蒂克,拉德·舍尔贝季亚,凡妮莎·格洛乔,尼古拉·久里奇科,布兰科·德约里奇,菲迪迦·斯图肯,阿尔玛·特尔齐奇,伊莲娜·乔瓦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英语年份:2011

《血与蜜之地》剧照

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2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3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4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5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6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3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4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5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6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7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8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19血与蜜之地 剧照 NO.20

《血与蜜之地》剧情介绍

血与蜜之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丹尼尔(戈兰·科斯提 Goran Kostic 饰)和艾拉(扎娜·马加维克 Zana Marjanovic 饰)是一对感情非常要好的情侣,然而,两人所属的种族之间所发生的激烈冲突令这对恋人渐行渐远。和艾拉分开之后,丹尼尔追随这自己的父亲那波撒(拉德·舍博德兹加Rade Serbedzija 饰),成为了隶属于塞尔维亚军队的一名军官。 某日,丹尼尔奉命将两个女人和一个刚刚降生没多久的婴儿从公寓里赶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其中一个女人竟然就是艾拉,而另一个,是艾拉的姐姐莱亚。这次意想不到的重逢彻底动摇了丹尼尔的信念,他内心里对于艾拉的感情死灰复燃,两人陷入了暧昧不明的纠葛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禁播档案地雷战传奇之锄奸行动无枷无主芭比:公路大冒险极限空间我们的婚姻嘉南传天涯侠医蜜月失踪记保持通话实习医生风云第八季她自己钻石王牌神盾局特工第四季触摸幸福俏冤家移民国度遗迹守护者鹰眼我的狗狗我的爱摇曳百合2生命的停车场秘密故事集牧羊女与七首歌医者来时路扬名立万盛唐幻夜等你爱我大叔的爱全权委托

《血与蜜之地》长篇影评

 1 ) 尽管……但是……

尽管影片对波黑战争的复杂性和深入性探寻远远不够,但是它让我想说——任何个人和组织以任何名义对人类种族、群体的身份性残害与屠杀的反人类罪行都将受到严厉的审判,其中涉及的行为个人必会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受到应有的惩罚。

 2 ) 《血与蜜之地》

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自编自导自制的这部影片,并没有超出预期很正常,本来她就是个主流明星,虽有自己的政治意识觉悟和众多慈善义举,但终究和简·方达 Jane Fonda、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这样激进的政治型人物还是不同的。

所以她从剧本创作就跳脱不出美利坚合众国国家意识和女性特有的柔软气质,不然即便她是朱莉也很难弄到投拍的资金。

作为导演,她的处女作还是交出了合格答卷。

很传统的叙事,虽然剧情略显拖沓,但至少还算面面俱到,不少场面的基本掌控看不出来出自女人之手,情感方面也还有感人之处。

对于她以后可能的编导作品还是值得期待的。

 3 ) 相关影讯

IMDB评分 3.9/10 (21,967 votes)幕后制作  好莱坞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自编自导的首部剧情片,曾经多次前往萨拉热窝难民营访谈的朱莉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构思了这个故事,她表示“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而并非政治宣言。

”影片投入仅为1500万美元,对于安吉丽娜·朱莉的名头来说绝对是一部低成本制作。

朱莉本人并没有出演影片,“我希望越多当地民众参与拍摄越好,这样我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部影片并非是朱莉首次尝试电影幕后工作,她曾发起过一部名为《天涯共此时》的纪录片,捕捉了2005年1月11日地球上很多地方同一时刻下的场景。

  亲善大使的战争体验  好莱坞的热门人物,原先的打星索女,现在是一堆孩子的母亲和布拉德·皮特的伴侣,安吉丽娜·朱莉总是那种夺人眼球的超级巨星。

但是自从安吉丽娜·朱莉成为了联合国的亲善大使,走访了很多难民营、见到了很多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之后,她的生活和心态发生了变化。

在这些年的走访过程中,她听说了和见到了很多发生在战争中的故事,见到了被战争改变的人性和人生。

沉静下来之后,她决定要梳理出来一个战争中的爱情故事,并将其拍摄成一部电影。

  安吉丽娜·朱莉说:“我走访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战争留下来的创伤。

这些人和事给了我极大的震动。

我看到了人性和人生的转折和改变,看到了战争在这些普通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的印记。

然后我开始设想人物和情节,想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谈论、涉及以及阐述的内容。

我每天都会沉浸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悲剧中,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很沮丧。

皮特曾经一度认为我是不是快要疯掉了。

他告诉我,我的这种经历,是一个导演最可宝贵的财富。

为了拍这部电影,我询问了我的父亲、我的孩子们以及皮特,他们都很支持我,并且给了我很多的意见。

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开拍了这部电影。

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不同意,我还是不会开拍的。

在工作中我碰到了很多戴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记者,没有他们的报道和讲述,这部电影不可能这么充实。

”  乌托邦的爱情  在这部电影里,朱莉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女子和一个塞尔维亚男子因为战争而不得不改变立场并分道扬镳的故事。

朱莉说:“这其实就是一个不可能的爱情,我想通过这段爱情来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

无论你们是情人、是兄弟、是夫妻还是父子,当战争和命运来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只是身外之物,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这样的关系其实极为脆弱,不堪一击。

当然,我也不想去宣传什么政治性的内容,因为战争本来就是不应该存在的人类行为。

我只想呼唤起一种理性,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  在这部影片里,朱莉不仅仅做了导演,她更是影片的编剧,而且影片的故事更是来自于她对战争感同身受的理解。

站在作者论的角度上,这简直是一部作者电影。

谈及创作剧本,朱莉表示,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她说:“写剧本是最艰难的一件事,因为在剧本中你需要完全地暴露自己。

做演员的时候,我们活在角色的面?具之下。

如果电影效果不佳,我们还可以责备导演,而导演还可以去批评剪辑师。

可是做编剧,这却是一件单干性的活儿,你一个人坐在家里写东西,写的是好是坏,是有趣还是无聊,都要你一个人承担责任,没有谁能为你承担下来这个责任。

做了编剧和导演之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表演、越来越不喜欢做演员,或者说,我没以前那么喜欢做演员了。

可能,真正去拍摄一部电影,才能把我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吧。

”  语言和演员  这部由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战争片,算得上是一部热门电影了,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莉没有用自己和皮特在好莱坞里的人缘和关系找来一堆明星主演,而是远赴波黑战争的发生地周围,找来了很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的演员来出演。

更为蹊跷的是,朱莉还为影片拍摄了两个语言的版本:英文版本和波斯尼亚语版本。

谈及这些,朱莉说:“选择正确的演员对一部电影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找来了很多当地的,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演员来出演这部电影,自然会展示出比好莱坞演员更为丰富和真实的内容。

他们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更明白在战争中如何保全自己。

所以,他们的表演给影片带来了很多真实的质感。

至于语言问题,我感觉很很复杂。

因为波斯尼亚语是他们的母语,用母语演戏和用英语表演自然是不一样的。

母语能让演员和观众更好得入戏。

而英文的版本,则是为了影片在美国上映而特别制作的,毕竟很多人还是喜欢在银幕上听到英语。

”  谈及这群演员的表演,朱莉说:“他们都是很杰出的演员,明白该如何在银幕上展出一个处在战争中的人应该有的模样,他们的很多特殊时刻的表演很令我惊艳。

片子中有一些杀戮和性的镜头,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真实的生活就是如此。

”花絮·影片故事发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它们属于巴尔干地区(Balkans),在土耳其语中,“Bal”意为“蜜”而“Kan”意为“血”,这也是影片片名的由来。

·本片是安吉丽娜·朱莉的长片处女作。

而在本片拍摄期间,朱莉就透漏她接下来会指导一部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的影片。

·影片2010年在匈牙利和波斯尼亚拍摄。

·影片在拍摄期间,关于影片的剧情的传闻满天飞。

有一个版本讲的是朱莉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波斯尼亚女人爱上了一个塞尔维亚强?奸犯的故事。

这个传闻使剧组遭到了当地女权组织的反对,而且影片在波斯尼亚的拍摄执照也被吊销了。

后来,朱莉带着剧本找到了波斯尼亚的文化部部长,在看了剧本之后,波斯尼亚当局很快又为影片重新颁发了一份拍摄许可。

·马瑞佳·卡兰(Marija Karan)、布兰科·托莫维克(Branko Tomovic)和布兰卡·卡迪克(Branka Katic)都曾经是影片主演的候选人。

 4 ) 漂亮的处女作

安朱丽娜朱莉当导演的消息真的让我意外了一下,不过想想这个性感女神一贯令人吃惊的个性,也就没什么了。

战争爱情一向是很讨巧的题材,但导演好一部成功的战争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朱莉,能把快被人遗忘的波黑战争导演成这样,也不错了。

用一般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可以打5分(10分制)。

但因为是朱莉亲自编剧亲自导演,加上电影对波黑战争挖掘的深度,摄影、表演等多个方面,这部电影可以打7.5分,波黑战争一向无人问津,朱莉能靠自己让人们对波黑战争重新思考,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演员的表演都很好,暴力镜头适可而止,没有《金陵十三钗》的炫技卖弄,《血与蜜之地》一直是很平静地在叙述这个故事,尽量客观地看待这场战争,还原战争真相。

再看看战争本身,它对人类的伤害已经不止是破坏财产、危害性命,还让人变得像野兽一样,让人类最黑暗的一面表现出来,让爱人朋友分离,朱莉的处女作能达到这个深度真的很不易

 5 ) 为了活下去,或许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

“我在祈祷再也见不到我的丈夫,那他就永远不会发现……”被强奸的遍体鳞伤的女人说她“好想死”——但是她仍然活着萨拉热窝,一个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一个欧洲人最喜欢的夏季避暑胜地,一个城市的冬景被印在圣诞贺卡上的城市。

这里的人们曾经生活的精致而富有尊严,坐在石子路边的咖啡馆里度过闲暇,在大清真寺的广场上喂鸽子……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多米诺骨牌的那一段,是波兰团结工会在选举中获胜,是罗马尼亚的独裁者倒在污血里,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书记们摇身成为新国家的总统……一纸独立宣言,让本来只是在政客之间的党同伐异,瞬间化作战火降临到普通波斯尼亚人身上,也许一些塞族和克族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称呼,但他他们一天前还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土地上,共享着镇上最好吃的面包和,酒吧里同一个乐队奏出的爱情旋律。

是什么使这些同学、同事、邻居,瞬间就变成了仇敌,瞬间担负起了要为自己人剥夺对方的生命的勇气和责任。

是民族身份吗?

是不同的信仰吗?

都不是。

是人类与生俱来仇恨的本能。

仇恨来自恐惧,来自对自己即将失去的优势的恐惧,来自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遭到歧视的恐惧。

那些随意举枪杀人的塞族士兵,其实是最无助和恐惧的,他无助到只有依靠武器,才能找回自己作为人的存在感。

大规模,有组织的强奸一个种族的女性,即使在残酷的二战中,都没有在欧洲上演,却在21世纪钟声即将敲响前,在欧洲的腹地存在长达三年。

对于这样的禽兽行为,中国人曾经有过体验。

对此,我们会认为这是来自日本民族的兽性,其实他们忘了,八国联军曾经把清朝贵妇们,集中到紫禁城的一隅实施集体强奸。

这样的兽行,日本人是跟谁学的,还真的很难说。

《代顿协定》签署近20年后的今天,欧洲并不愿意总提起不久前的这段肮脏的历史。

因为这样的兽行,欧洲人并没有去探究它的终极成因,他们宁愿相信强奸的规模要小于5万人这个数字,或者说怀疑那也许根本就没有在20世纪最后几年的欧洲发生过。

相信五万名被塞族有组织有计划强奸的穆族和克族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还生活在波斯尼亚这片土地上。

她们背负着人类最禽兽的罪行继续活着。

也正是为了活着,她们才在战争中承受了这样极致的兽行。

波斯尼亚人(旧称穆斯林族或穆族)没有和周围民族不一样的血统,他们的祖先不是塞族便是克族。

那些塞族人自以为在强奸敌人的妻子和女儿,其实他们是在强奸自己的人性。

人类的悲剧,往往来源于一些可笑的蒙昧观念。

就像欧洲人根本搞不清中日韩三国人的区别,只能是把日本人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局限为发生在远东两伙长的一样的人之间的内战。

波黑内战结束17年后,屠杀以及强奸的指挥者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已经在海牙受审。

那些被屠杀者,每年受到纪念。

而那些被强奸的妇女,也许不得不面对在路上和曾经强奸他们的士兵擦肩而过。

在和平的天空下,她们继续在承受着心灵的煎熬,而仇恨,相信仍然深植在每个波黑人的心头,只是为了活着,可以先把侮辱背负,暂时收起仇恨。

想想这些,就不难理解茱莉亚为什么在片尾,设计女主角被自己异族的爱人打死。

也不难理解男主角为什么要向联合国维和士兵自首是战犯。

因为除了强奸屠杀,他们还有被塞族将军父亲玷污的爱情,正是爱情之殇,是和平来临的一刻,他们都无法承受的。

死去的人,不需要背负这些。

只是,做出结束的生命的选择,对大多数人太难。

所以,为了活下去,或许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除了那些被侮辱的爱情。

 6 ) 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电影,如安吉丽娜朱莉所说

这确实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电影,如安吉丽娜朱莉所说。

只是导演选择把这段爱情放在了波黑战争的大背景里,电影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波黑战争的惨烈,大批穆斯林被屠杀!

但作为爱情电影来说,战争爆发之前的美好表现的太过苍白,一带而过。

以至于观众整片都挣扎在战争的残酷里,没有对比。

而末尾描写男主人公挣扎于亲情、爱情、背叛……又不够深刻。

唉!

失败。

全片总结起来,男主人公不够正义,对于自己屠杀穆斯林罪恶感不强,女主人公不够爱男主人公,对于出卖自己的男人也无所谓,整个叙事比较苍白!

这种类型的电影推荐看《音乐之声》——真正的不折不扣的好片!

另外,《深入敌后》描写的也是这场波黑战争,推荐观看!

 7 ) 没有爱情,只为了活下去

战争片的确不是那么好拍的。

何况那么多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已经拍过各种场景的战争,已经探讨过暗黑到变态的心态。

第一次拍片就选择战争片,可真是有勇气的。

何况朱莉还是一直来几乎只和商业电影搭边,只拍着一些胸大有脸的角色,要不就是前凸后翘的古墓丽影女超人。

拍电影了,竟然拍了个宗教民族关系的复杂的波黑战争。

看起来只以色示人的性感女郎,内心该是有多么坚强和霸气。

作为一个女导演还是第一次拍长片就可以做到这样,该是多么让人不痛快。

于是人们说她谄媚,说她只是拍一个战争版的罗密欧以朱丽叶。

对于波黑战争,我还真不了解。

我对波黑战争的了解是通过这个电影来扫盲的。

在此,就我粗浅的认识来总结一下。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种族之间多有冲突。

这个电影主要讲诉的是塞族人对波斯尼亚人犯下的罪恶。

重点描述在,把人民赶出家园,对平民任意杀害,对女人任意侵犯,至于儿童也不放过,还用妇女做掩护对抗武装分子。

大多波斯尼亚人还被关在集中营,看起来待遇和当年的犹太人有的一拼。

然后内战发生,波斯尼亚人明显处于下风,只能采用游击战术单个歼灭。

而全副武装的塞族人平时的休闲项目就是拿波斯尼亚平民当靶子练,或者拿穆斯林女人来发泄性欲。

至于这个源头是什么,将军说了,以前,他娘也是这样被无缘无故的杀害。

言下之意,现在做的清洗运动也不过分。

就像他儿子说的,你以为你们(穆斯林的人)都是无辜的么?

好了,这些就是大环境。

我想,朱莉已经尽量做到很客观了。

只是作为女性也好,作为局外人也好,我还是认同朱莉的观点,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作为自己暴行的借口,比如对女人,比如对小孩。

朱莉知道自己讲大故事有点稚嫩,说自己讲的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然而这个是爱情故事么?

原本可以成为爱人的两个人,被一个炸弹炸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拿枪的军官,一个是手无寸铁被驱赶来驱赶去毫无自由可言的囚犯。

你情我愿的美好气氛随着炮弹一响完全变了味道,女人,尤其是美丽的女人注定要比普通人更为坎坷,哪怕她凑巧遇到了那个爱她的人。

可惜这是一段注定不平等的交往,他爱她,允诺的只是她的安全,而她对待他,初期只是为了自保,中间或许也产生了爱恋的,只是时不时传来的新闻,楼下看守的饥渴眼神,还有一样会闯入的强暴者,她又如何爱的起来。

即使在博物馆,他带着她出去的两人约会,告诉她每周三会来问候平安,她说“那我该快乐的挨饿着"声音却没有任何关心愉悦。

最后,他终于发现她出卖了他,一怒之下打爆了她的头,这个他最爱的女人,他亲手消灭了自己最爱的东西,这个战争,他一直在反思,却从来都是服从。

即使只是服从也保护不了自己想保护的,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这样的故事,和罗密欧和朱丽叶该是有多大的不同。

这里没有虐恋。

爱情里只有一方拿着枪,另一方不得不表现的顺从。

她的内心挣扎,只在她的画像里,最后的画像,她已经没有初期的平和,只是不得不面对的战争生存和作出的选择。

战争,从来都只是少数人的意愿加到多数人身上。

却总是为自己寻找合理的理由,哪怕联合国出兵都还要堂而皇之的等一个令人发指的理由,而坐视事态发展失控。

 8 ) 《血与蜜之地》:单薄而片面的呈现

(芷宁写于2012年4月1日)在得知安吉丽娜·朱莉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定为战争片时,就感到不妙,战争片是不好把握的影片类型,没有一定的智识积淀和掌控功力是很难将其呈现得让大部分观众“心悦诚服”的,有时候,连最起码的看上去顺眼都很难做到,这次朱莉真的给自己挑了个硬骨头。

虽然敢于挑战有难度的敏感战争题材影片的精神可嘉,但不可否认的是,朱莉的首部剧情长片《血与蜜之地(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拍得较为稚嫩,剧情冗长,节奏拖沓,叙事手法单调,情节推进缺乏流畅感,人物塑造单薄扁平,感情表现突兀刻意,缺失了必要的循序渐进和起承转合,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朱莉触及上世纪90年代初波黑战争所持的立场有失公允客观,这点从片中塞族高官军二代和穆族平民文艺女这样的人物设定上,就可见一斑。

虽说,“战争首先牺牲的是真相”(by海勒姆·约翰逊),再者,“随机真相和必要真相构成了生活”(by莱布尼兹),但相对客观理性的解读应该是受欢迎的。

当然,波斯尼亚女导演亚斯米拉·兹巴尼克执导的影片《格巴维察》可以从一方的视角入手,因为她所触及的是本民族的伤痛,但倘若作为所谓的“第三方”也单向再现,还有点缺乏平视的嫌疑,则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这个“第三方”不可避免地带着西方的视角和理念。

据说,朱莉的创作初衷是再现被战争改变了的人性和人生。

于是,她花了127分钟呈现了片中人被战争改变了的人生,可对战争中人性的异变却表现得不足,似乎从一开始,她剧本中的塞族就是强势而残酷的。

但除却这些问题之外,值得肯定的是,朱莉凭借这段在波黑战争中本不可能发生的“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爱情故事,表达出了人类情感在战争面前的脆弱和虚无,再浓烈的感情在战争这个庞大的怪兽面前都是柔弱无助到不堪一击的,枪炮和玫瑰,本就是两种氛围下的产物,如果放在一处,要么光彩耀眼,要么灰飞烟灭。

许是叙事结构不够均衡之故,片中诸多需要表现内心世界的戏都被处理成缺省状态,其中很多场戏又缺乏必要的交代和连贯性,显得用错了方向又使错了力,这直接导致最后的“爱情不敌战争”的悲情戏份显得疲软而无力,达不到应有的观影效果。

不过可以看出,朱莉的此次出手准备地很认真,最起码态度是诚恳的,她甚至为影片拍摄了两个语言版本,英语版和波斯尼亚语版。

似乎对于这部立意片面缺乏章法又火候不够的影片,观众过于苛求的原因是基于一定的观影期望值,而且金球奖的提名又拔高了这个期待值。

客观地说,作为导演处女作,朱莉应该算是及格了,至少影片拍得很有耐心,不少场面很有力度,情感方面也有尚可的表达,如姐姐莱拉抱着死去婴儿的尸体仰头悲恸的戏份,竟给人一种“天问”之感。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4316690_d.html

 9 ) no sub

我应该还没有见过波斯尼亚或者阿尔巴尼亚女人,但我的军中好友R是塞尔维亚人,他长得也很像男主角。

看完后去wiki查了一下,果然男女主角就分别来自塞族和波族。

而在剧本之外,幸运的是,他们都并没有真的经历战争。

整个故事除了叹气,也只有叹气。

悲剧是把美好的事情砸碎给人看,可美好的事物本不应被破坏,就像萨拉热窝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本该仍在人世,而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反对战争。

那场内战的影响也是深远的,2017年时已经距内战1/4世纪,那年当一个阿尔巴尼亚人送给我他的国旗章时,三年多来关系始终紧密友好的R依然立刻就与我短暂地翻脸。

这使我回想起R在军中几乎从不和克罗地亚人S交谈,而我和日本人M却是好友。

可是,一场内战又哪里真的说得清是非对错呢?

西方人的印象里只有无辜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凶狠的塞尔维亚人,但作为中国人,我们也习惯于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而R也告诉过我另一个版本,或许稍微公正点说,每一方都对另一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破坏,区别可能只是力量强的一方做的坏事更多而已。

随着穆斯林在这几年的坏名声,另一个版本也越发........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的战争,也没有坏的和平。

而带着对人性怜悯的个体的人,如果无法为和平作出贡献,至少应该力所能及地避免卷入战争,不为任何势力添加燃料。

PS,结尾的蓝盔士兵穿着法军F2防弹衣,也带着法国国旗章,但.....KFOR时期的法军应该是用另外型号的枪支和装甲车的。

 10 ) 女人都要比男人更勇敢些啊

当初看安吉丽娜街拍时便看到了此片片场,战争画面,爆炸,只有她依旧帅气的指挥着全场,于是对这部她自己并不出演的导演处女作也无多大好感,以为只是沉重的历史和战争题材,为的是唤醒世界和平,履行她的国际责任罢了。

没想到后来看电影,发现安吉肯定是和合作的大导演学了不少吧,因为这部片还真好看。

故事有两条主线,明显,黑白,烦恼的交织在一起,一条是常年的波黑战争,另一条则是美丽的爱情故事。

片子开始时主人公在舞池尽情欢歌笑语,结果爆炸将他们引到了对峙的两面。

女主被揪到军队中,目睹女性同胞被强奸,自己也经历着被毒打。

结果却被男主角也是将军的儿子发现,这就是跳舞的那个女子。

于是他尊重她,将她请到房间中谈话,而不是想动手,之后大气的悄悄放她走。

看到这里本以为故事会出现女英雄游击队长等等,还挺佩服那个男主的舍得。

结果没过多久女主角被男的抓了回去,也是为了她的安全,也是为了解除自己的思念,更是为了爱情,以画家的名义收留了她。

第一天这个男子笑着端着穆斯林的餐盘亲自来到这个装修简单但齐全的小屋,一举一动令画家吃惊又喜悦。

战争中爱情也温暖了他们。

一次被其父知道了这个画家的存在,便找了手下强奸了她,结果被男主角发现,误会为画家欺骗他,遭毒打后突然发现是自己错了,于是杀了手下,找到父亲。

被刷了两巴掌,提到自己母亲之后,郁郁回来,打算终结这个关系。

拿着手枪的他在流泪,结果被吻了一下之后发现这已经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于是画家活了下来。

之后他们还在战争中逛博物馆,给她一套衣服,开车载她去,回来查看她是否安全,画家已成了他的收藏,虽然表现出的是绅士风度,但自私是放在第一位的。

直到他向她暴露了他们的藏身地,于是在他执行任务中踏出教堂的一刻,里面被夷为平地。

回来质问画家,画家说了句对不起,于是他朝其脑门开了一枪。

如此之快,残忍而现实。

这个男子在之前并不认为自己杀人有什么不对,战争的意义是被自己怀疑过,但是也没有反对,直到真正杀了自己的玩具,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战犯。

爱情中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种族之分,更没有谁对谁错。

那个恋母有英雄情结的幼稚男子虽然爱她,但也亲手杀了她,那个对他又爱又怕,最后选择和同胞站在一起的女英雄则更为勇敢,女人都要比男人勇敢些啊。

《血与蜜之地》短评

在慢节奏和三言两语式表达上,朱莉算是Eastwood高徒;擅自高尚而且简化立场是朱莉自己的风格~但是把虐恋情结拍进战局,这是晋江特色有木有?(虽然这摸说对不起科索沃…)肯定地看来,朱莉倒是没有回避政治,但是肤浅地代入民族背景是这片子碎掉的一环。只能说,作为起点,力道不弱,更需要方向。

8分钟前
  • 蛇弹吉他
  • 还行

悲剧主题,总体有点感人但显得创意不足和冗长;希望茱莉姐再接再厉!

11分钟前
  • 我的子弹还没飞
  • 还行

20120611:血与蜜之地-高清-悠悠鸟中英双字幕.rmvb20120830:再看居然没什么心情看下去……

12分钟前
  • L
  • 还行

垃圾 自大的普通美国人被蒙蔽在自己国家政府政治利益下对塞尔维亚这个伟大民族和整个巴尔干半岛的愚蠢偏见或者是导演对自己国家的一恶心的谄媚

15分钟前
  • 熊吉
  • 很差

还能有再低的分可以打了么?

17分钟前
  • Astro
  • 很差

只记得情色镜头和残酷杀戮,没有更多了···

21分钟前
  • 野火信条
  • 较差

三里屯的碟片质量有点差。。。

23分钟前
  • HyperMan
  • 还行

有偏见的种族歧视电影-

28分钟前
  • kkblue
  • 很差

好吧,下面我要说的跟本片无关,查查历史,才发现天朝人民才是被屠杀人数最多的种族,都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多少人仰慕的铁木真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屠夫!

30分钟前
  • Chen.C
  • 较差

沉重的战争背景没有让这个爱情故事更加凄美反而让它显得负担过重,其实拍得很精致,但就是爱情表现的很令人失望。

34分钟前
  • SILENCE_
  • 还行

真是一般啊!

39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茱莉导演的片子。让法国人来拍该是多磨有味道啊。

44分钟前
  • 2046
  • 还行

很清冷的画面。故事就不争论了,至少引起了我的好奇,让我大概网上搜索了一下,多少知道了一点点新闻之外的背景知识。

48分钟前
  • york
  • 还行

朱莉的电影,战争,种族或许还有爱情,电影主题很大到朱莉的首作确实一般,战争场面很弱,剧情垄长散乱,演员内心的纠结表现很差,主题这么宏大的电影朱莉导演的还是不够,不知道电影成本多少但是这种非商业片反战剧情电影确实高难度

49分钟前
  • 杨三疯
  • 较差

美国角度的美国电影

51分钟前
  • 小美人鱼
  • 还行

还是和平年代好

53分钟前
  • 乐乐
  • 还行

对波黑战争不了解,看起来很没劲。配乐不错。男主角长得挺像普京~

55分钟前
  • 杰德的十四行诗
  • 较差

五星,就为了那些给金陵十三拆打五星而给此片一星的80后文艺二逼男女们

58分钟前
  • 杜宾先生
  • 力荐

看了一个月的电影,太拖沓

1小时前
  • 听寂寞唱歌
  • 较差

推荐【仿佛我不在那儿】!波黑战争很难说究竟谁对谁错,朱莉提前站在女人的阵营表白了自己立场这点太不明智了。对于爱情主题的深入也是一个个美式俗套,我怀疑把这个故事背景放在南京大屠杀,男人认识女人是不是要放在歌舞厅?套路化的情节时刻控制着苍白无力的人物,如今的战争题材就是敛财工具。★★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