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Napoleon,士兵行囊,Kitbag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凡妮莎·柯比,塔哈·拉希姆,鲁伯特·艾弗雷特,马克·博纳尔,保罗·瑞斯,本·迈尔斯,瑞安娜·杜斯,露德温·塞尼耶,爱德华·菲利波纳特,迈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拿破仑》剧照

拿破仑 剧照 NO.1拿破仑 剧照 NO.2拿破仑 剧照 NO.3拿破仑 剧照 NO.4拿破仑 剧照 NO.5拿破仑 剧照 NO.6拿破仑 剧照 NO.13拿破仑 剧照 NO.14拿破仑 剧照 NO.15拿破仑 剧照 NO.16拿破仑 剧照 NO.17拿破仑 剧照 NO.18拿破仑 剧照 NO.19拿破仑 剧照 NO.20

《拿破仑》剧情介绍

拿破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法国皇帝拿破仑(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从士兵到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拿破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远见。并通过他与其唯一挚爱约瑟芬(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 饰)之间复杂纠葛的传奇情史,揭露了拿破仑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拯救夏伊洛犀照青蛇与白蛇屋中异蛛鸭子的天空疯狂的钥匙悬日劝导FIR:伊尔凡的噩梦甜蜜复仇疯狂拉力赛美好的四天吉隆贡2家庭相册指甲鸟与蜜蜂忍风战队破里剑者是也!咻咻的20周年秀秀的男人你是我的荣耀等你爱我末日深眠饿鬼食堂‎一球定江山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终极宿舍男子汉罗林之心诡风怪谈赫尔克里士大酱君与纳豆王的结婚战争

《拿破仑》长篇影评

 1 ) “如果你觉得白兰度版的拿破仑传记片很糟糕,那就去看看雷德利·斯科特这版吧。”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回来,实在按捺不住吐槽的心。

“如果你觉得白兰度版的拿破仑传记片很糟糕,那就去看看雷德利·斯科特这版吧。

”2023年11月的一则热门推文(作者@hazelflag)如是说。

实际上这句话不自觉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马龙·白兰度演的《拿破仑情史》,主要靠明星效应来宣传,海报上四位主演的名字也确实比导演亨利·科斯特显眼得多;而2023年的这部《拿破仑》,海报上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名字一样大,无形中强调了导演的“作者性”。

换句话说,片方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这部作品的定调就不仅仅是偶像片。

然后导演让我们看了什么呢……拿破仑爱上了约瑟芬,拿破仑和约瑟芬情分正浓,拿破仑听闻约瑟芬出轨立马抛下军队赶回家,拿破仑和约瑟芬为无法生育发愁,拿破仑为有后代忍痛和约瑟芬离婚,拿破仑有新欢后依然对约瑟芬念念不忘,拿破仑被第一次流放后不停思念约瑟芬,拿破仑希望东山再起的重要动力是要再见到约瑟芬,拿破仑回来后发现约瑟芬已经病逝伤心欲绝,拿破仑被第二次流放后继续不停思念约瑟芬,拿破仑在对约瑟芬的思念中去世了。

当然,爱情片并不等同于内涵有限的偶像片——一个主题的深度并不与它表面的宏大与否直接挂钩。

但是问题在于,本片名为《拿破仑》,而主人公的第一身份并不是情人或是丈夫;将他的爱情作为叙事重点,甚至把他刻画成爱妻子胜过爱江山的形象,在立意上就已跑偏。

影片中不乏战争场面、议事场景,然而给人的感觉是抽离于整体叙事,仿佛剧组拍这些只是像完成作业般展现一些史料,背后法兰西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军事经济,斯科特基本不关心。

具体来说,斯科特版本的《拿破仑》至少有两个缺陷。

首先是文不对题、在宣传上欺骗观众。

约瑟芬这么多的戏份,为什么影片不直接取名《拿破仑与约瑟芬》?

为什么其扮演者凡妮莎·科比不能与菲尼克斯一起出现在海报上?

为什么预告片将战争戏作为主要卖点?

同样以爱情为主线,《拿破仑情史》的宣传就很诚实,它的英文原片名《黛丝蕾》就是女主角的名字,宣传画就是白兰度和珍·西蒙斯相拥的图,观众知道看这个就是去看白兰度和西蒙斯谈恋爱。

(顺带一说,西蒙斯是唯一跟白兰度两次搭档演情侣的女演员,另一部是《拿破仑情史》后一年上映的《红男绿女》。

)那如果我们忽视影片的宣传策略、甚至直接假定它就名为《拿破仑与约瑟芬》、将它当成拿破仑的爱情故事来看呢?

这就涉及到影片更致命的缺陷——比片名与宣传文案更难修正的,是影片的内在逻辑。

《拿破仑》毕竟不是纪录片,不一定要在每一细节上精准复刻史实。

但它作为借用了真实事件框架的传记片,至少要符合历史的大方向;它作为故事片,至少要让观众相信,人物的行为和其性格相符。

白兰度版的拿破仑含有再多戏说成分、与女主角的爱情再怎么被浪漫化,其角色底色仍是个野心勃勃的帝王,这才能从逻辑上解释主人公一生中的所作所为;而斯科特版本中的拿破仑,喜怒哀乐几乎全部围绕约瑟芬,听闻妻子出轨连国家大事都不管不顾,这样的拿破仑是如何成为一代枭雄的呢?

片尾字幕显示的战争死亡人数可见影片的批判态度,而造成这般悲剧的原因,难道是拿破仑与约瑟芬的情爱?

难道不是拿破仑的权力欲?

——更可怕的是,哪怕我们只关注拿破仑和约瑟芬的二人世界,影片也并未对两人的内心进行真正的深入挖掘,而更像是噱头十足的野史逸闻画册。

不过说实话,有的烂片看了让人生气,而斯科特的《拿破仑》,我只觉得它太荒唐了以至于有些可笑——又或许这只是因为我不是法国人。

最后的最后,拿破仑的传记片,还是得看1927年阿贝尔·冈斯的版本!

 2 ) 华金必须停止苦大仇深式扮演

1.你华金要演的是有年龄变化的人,从20初出茅庐到滑铁卢,你得把拿破仑的从青涩到成熟的区别演出来吧?

结果从头到尾一脸褶子,用那种砂石般的模糊不清的嗓音演习。

你抿着嘴巴在干啥?

准备吐口水?

2.华金最近几年的角色毫无区分度,犹豫、痛苦、任性并且有点幼稚,在《她》里,华金爱上人工智能女助手的挣扎和痛苦,在《小丑》里,华金闷闷不乐,失意;在《博很恐惧》华金还是闷闷不乐的一脸苦瓜相;甚至在《拿破仑》,你至少征服过后的大喜得表现出来吧。

怎么还是一脸大便的痛苦样子啊。

好像华金表演不能有一点正面的高高兴兴,一定要向观众投射绝望、不幸。

 3 ) 拿破仑——France Army Joseph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理解,从影片最后的那句拿破仑的遗言当中就可以大概了解一下拿破仑的一生了,也就是France Army Joseph。

电影也确实从很多方面演绎了这三个词。

先来说说这部片子争议很大的一点,那就是他对于历史的理解,这部电影以来我见到了很多的评论关于雷导歪曲历史,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那他就不是纪录片,他需要在影片中做艺术性诠释,去做改编,我认为对于我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来说来看了一部关于拿破仑的一生那这个拍的还是可以的。

演员方面,那就必须要去提饰演拿破仑的菲尼克斯,我认为菲尼克斯对于拿破仑的诠释是妥妥的影帝级别的,用几个点来说,他诠释的拿破仑在每个阶段都能看出有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连接起来符合剧情,并不违和,比如第一次出征的青涩、稍有慌张,到巅峰时期的极度自信,再到滑铁卢之战的回眸以及那顿在英国军舰上的午饭。

同时我觉得他有个特点一直不变,那就是他对于孩子的态度,从一开始那个来拿佩剑的小男孩,到自己的男孩,再到军舰上的那一群年轻人,再到流放的岛上的那两位小女孩。

让观众通过表演带入到那时候的拿破仑,对我来说,菲尼克斯做到了。

战争场面,也就是“武戏”部分我认为拍摄的无可挑剔,用最直观的方式,不同场景下合适的角度来展现战争中的局势,来展现战争的残酷,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我觉得这部片子给我的视觉冲击感非常足。

镜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于拿破仑的诠释,初到巴黎,征服埃及,占领莫斯科,加冕成王还有众多的战争场面中对拿破仑的镜头我认为也是无与伦比的。

用最恰当的角度来体现出拿破仑在那个情况中的地位、局势、威望,我觉得这做到了极致。

音乐我觉得在这部电影中的运用也正好恰到好处,我认为最经典的一处便是在面对俄奥联军,那场在冰湖上的战争,伴随的音乐既可以感受为在恭喜胜利者,又可以被认为是对于战败方的悲哀。

“信”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起着很大的作用,信也从侧面反映了拿破仑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心态,比如一开始给约瑟夫写信在面对一场战争时写“我希望我们能赢”到后来的“我们对这场战争势在必得”。

信也在这部电影中起到了很强的串联作用,没有这几封信,这电影在这个剧情中还真走不下去。

“France Army Joseph” 拿破仑的遗言,也是对于电影的总结,前两条线很好理解,拿破仑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法国王朝,带兵打仗堪称战无不胜,打遍欧洲无敌手,直到最后滑铁卢。

但是编剧和导演我觉得在这部片子里更多的突出了Joseph这条线,也就是这部电影中拿破仑的爱情线,用这条爱情线推动者拿破仑的一生直到死亡,甚至上面说到的信也是和爱情线有关系。

但在我的观点中,去讲述一个传奇帝王的故事是不是更加的去突出France Army这两条线,以这个为主体,Joseph在当中适当穿插。

当然导演和编剧现在的这种处理也不是不行,处理的很好,但是我觉得你这么突出爱情线那是不是这部电影可以改个名字叫《拿破仑和他那一生的爱人约瑟夫》,这个是我给这部电影没有满分的很重要一点。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一部很好的关于传奇帝王拿破仑的传记片以及战争片,好片子,到电影院去感受感受吧。

 4 ) 导演剪辑版

去年看的剧场版,尽管我对那段历史还是熟的,但跳跃的剧情,生硬的转折,除了那几场大战,其他乏善可陈,当时知道有导演剪辑版,但等到现在才出现,,,看后还是那句话,只要是雷导的导演剪辑版,都是不凡的,起承转合自然多了,脉络理的很清,从剧场版的恋母大男孩的战争情史,蜕变成屠龙少年终变恶龙的政治隐喻,,三个半小时一晃而过,绝不枯燥,他哥哥吕西安的情节加了不少,算是一条引线,塔列朗的戏也增加了,有助于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外交的理解,,虽然没有天国王朝导演剪辑版的那种脱胎换骨,打个7.5绰绰有余

 5 ) 关于电影《拿破仑》,你绝不知道的事!

1. 据媒体报道,在2022 年 12 月,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拿破仑)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以至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不得不为他改写剧本。

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拿破仑2.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终生都痴迷于拿破仑,在执导了《2001:太空漫游》(1968 年)之后,他开始筹划拍摄一部关于拿破仑生平的电影。

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并观看了其他以拿破仑为主题的电影,包括1927年的《阿贝尔·甘斯眼中的拿破仑》(导演是法国人阿贝尔·冈斯)和1965年的《战争与和平》(导演是前苏联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但是这两部电影他都不喜欢。

《阿贝尔·甘斯眼中的拿破仑》

1965年的《战争与和平》3. 库布里克原本打算在法国和罗马尼亚取景拍摄,并想让罗马尼亚的人民军队提供 50,000 人来参演。

他还想让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和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来分别扮演拿破仑和约塞芬。

杰克·尼科尔森

奥黛丽·赫本4. 在1970年的时候,电影《滑铁卢》(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遭遇了票房上的滑铁卢,之后,对于拿破仑的电影项目被就取消了。

但是谢尔盖电影的票房失败并不是拿破仑电影项目被取消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其实是库布里克所需要的外景拍摄的费用太高了,所需要的资金太多了,所以就被取消了。

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所执导的《滑铁卢战役》5. 在拿破仑电影项目取消之后,库布里克又把兴趣转向了电影《巴里·林登》(1975)的拍摄,因为《巴里·林登》的故事也发生在那个时代,所以之前对于拿破仑的研究也在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场,《巴里·林登》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巴里·林登》中的故事结束于1789年,而14年后,拿破仑战争就开始了。

《巴里·林登》(1975)6.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库布里克的老朋友,他从 2013 年起就开始为 HBO 将库布里克的拿破仑剧本改编成迷你剧,并表示截至 2023 年工作还在进行中。

左为斯皮尔伯格,右为库布里克7. 预告片中的拿破仑加冕典礼完全再现了画家雅克·路易斯·大卫的油画《拿破仑的加冕典礼》。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8.《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1807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巴黎卢浮宫,它是画家真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一幅油画杰作。

我们历史书上的那一幅《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也是这位画家画的。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9. 继电影《角斗士》(2000 年)之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与华金·菲尼克斯再度合作。

在这两部影片中,菲尼克斯都扮演了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2000 年的康莫德斯皇帝和本片中的拿破仑)。

在《角斗士》饰演康莫德斯皇帝10. 根据 2023 年 8 月底对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采访,该片有一个超过四个半小时的加长导演剪辑版。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11. 真正的拿破仑在成为法国皇帝时只有 35 岁。

本片上映时,华金·菲尼克斯将年满 49 岁。

此外,真实的约瑟芬比拿破仑大 6 岁,而菲尼克斯比凡妮莎·柯比大 14 岁。

凡妮莎·柯比饰演的约瑟芬12. 雷德利·斯科特爵士在谈到与华金·菲尼克斯的合作时说:"他走进来的时候,我说:‘你他妈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周了’,然后他说'我不知道去做什么'。

我说:‘什么!

’他又说:‘我真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说 ‘天哪!

进来吧,坐下 。

’我们就这样坐了十天,整天都在讨论这部电影,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排练,绝对是一个细节接一个细节地排练。

导演和菲利克斯13.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执导的处女作《决斗的人》(1977 年)取材自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改编自拿破仑-波拿巴统治时期两位真实存在的法国轻骑兵军官经常一起进行决斗的真实故事。

处女作《决斗的人》14. 曾与雷德利·斯科特爵士合作过《最后的决斗》(2021 年)的朱迪·科默曾被选中饰演约瑟芬皇后,但因档期冲突而退出。

朱迪15. 这是雷德利-斯科特第一部完全通过流媒体服务发行的电影。

他的前两部电影《最后的决斗》和《古驰家族》曾在 HBO Max 上混合发行。

最后的决斗

古驰家族16. 伊恩·霍尔姆爵士曾在《拿破仑与爱情》(1974 年)、《时空大盗》(1981 年)和《皇帝的新装》(2001 年)中饰演拿破仑。

他还出演过雷德利-斯科特爵士早期的电影《异形》(1979 年)。

伊恩

伊恩饰演的角色,熟悉吧17. 在此片中饰演特雷莎·卡拉布斯的露德温·塞尼耶也曾在迷你剧《拿破仑》(2002)中饰演 霍顿斯(拿破仑的继女)一角。

露德温·塞尼耶2023.10.9未经同意,不得转载翻译来源:https://screenrant.com/kubrick-unmade-napoleon-biopic-everything-know/#the-script-could-still-find-lifehttps://www.imdb.com/title/tt13287846/?ref_=tt_mv_close

 6 ) 崇拜拿破仑十多年,必须写个长长的影评

我作为资深拿破仑的粉丝,可以说看过所有拿破仑相关的电影,乃至拿破仑同一时期,描写他对手们的电影,所以以下评价,可以说相对中肯。

要想拍拿破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的人生太多戏剧,太多转折,他曾经掌控大半个欧洲,结果败给了时势;他曾经和约瑟芬拥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结果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却不得不离婚;他优秀的将领们,有的追随他一生,随他流放,有的受他提拔,最终却和他反目。

查理卓别林、吕克贝松、斯皮尔伯格,都是拿破仑忠实的粉丝,吕克贝松做了十多年的筹备,跑了很多拿破仑打过战役的地方,斯皮尔伯格在《幸福终点站》里,融入了大量拿破仑的故事作为男女主的对白。

可惜他们都没能拍摄这个传记电影,所以说这次可谓大饱眼福。

其实早在雷导多年前的电影《角斗士》里边,我就对小丑扮演的国王很是赞许,觉得神似拿破仑,没想到多年以后终于如愿。

4星,2星给宏大的战争场面,1星给严谨的服化道,1星给还算完整陈述的拿破仑、约瑟芬的爱情。

扣掉的1星,是因为少部分史实没有做正确直观的陈述,可能会对观众造成误导,如果多加点人物内心旁白,可能会描述得更健全,以及拿破仑,一直都是将才,电影很多个桥段,感觉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小排长。

先讲讲片子中我认为牛逼的点,拿破仑在埃及、在土伦、加冕,都很严谨的参考了当时的油画,拿破仑和狮身人面像对视、看木乃伊的那一幕,就是对油画很好的还原。

以及服化道,严谨还原了拿破仑各个阶段的着装。

后讲讲,作为那段历史爱好者眼中看来,片子的瑕疵:1是土伦之战中,拿破仑其实是受伤了的,他的小腿被敌人刺穿,那也几乎是他戎马生涯中唯一一次受重伤;2是拿破仑从埃及回法国,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已经岌岌可危,他一年前在意大利取得的各种战果,由于他远征埃及以后,被反法同盟们侵略殆尽,所以他才冒险回国。

从拿破仑回国后,到雾月政变,期间为什么拿破仑有那么大的声望?

就是因为当时的法国人眼中,拿破仑不管在意大利,或者在埃及都打了胜仗,很多人把他当做了救星。

(但电影里的陈述,是他为了约瑟芬,扔下了部队擅离职守);3是拿破仑征俄失利,到退位,过渡得太快了,在这里讲一下背景,拿破仑从1799年掌权,一直到1811年,粉碎了多次反法同盟,把法国建设成了艺术之都,最大程度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原本统制法国的波旁王朝,不得不流亡海外,(片中,拿破仑回到法国后,对臃肿的路易十八有过一段短暂的描绘)也可能是拿破仑的这十年太过于顺利,导致当俄国不同意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的时候,拿破仑决定征俄,在征俄失利以后,他的对手们再次联合起来对付他,经历了1813年、1814年的一系列抗争,拿破仑失利了,敌人兵临巴黎城下,才有了那一段退位;4是拿破仑在电影中,和约瑟芬很亲密,虽然历史中确实如此,拿破仑的随从们回忆,拿破仑经常当着人亲昵约瑟芬,让身边人都很尴尬。

导演过度展示了这部分内容,对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拿破仑比较昏庸吧。

不懂那段历史的人,看着或许会吃力,但这不失为近几年的一个人物传记的好电影。

此外,安利1970年拍摄的《滑铁卢》,对拿破仑1815年的一小段历史进行了还原,场面也很宏大!

 7 ) 老雷:“我逗你玩的!你《急》了吗?”

《拿破仑》 一句话短评—— 老雷:“别急!

我逗你玩的!

”作为一个《全面战争:拿破仑》的老玩家,且中学时购买过拿破仑传记的非拿粉,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拿粉快跑!!

”不跑的我就继续了。

作为一个雷德利斯科特的老粉以及战争片爱好者,我的第二个想法是,战争场面不错,虽然并不多。

八十多岁的老雷属于是当代大场面战争戏非遗传承人,他不拍谁拍呢?

换别人也不会获得那么多投资,就当保护传统文化,懂吧!

《角斗士2》我也会继续期待的,当然,要是能接着拍《异形前传》就好了,可惜这个是真的没人投资了哈哈哈哈!

说回电影,如果你认可“历史”不仅仅是“x年x月x日,xx和xxx在xx打了一架”这种维基百科简介,那么《拿破仑》并没有提供除此之外的任何历史知识,其深度和复杂度甚至比不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法国大革命及拿战的内容。

是的,它甚至没有出现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拿破仑法典》,所以虽然张艺谋总喜欢问大家“我是不是很大胆?

”但他显然没有老雷大胆……当然看了我后面写的就会明白,这其实是一种保护和策略,也因此,老雷并不是在辱法辱革。

同样的道理,它也不是一部传记片,走马观花地用上述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串联了拿破仑的一生,什么都拍了,但却也什么都没拍,没有记忆点。

虽然有意着墨于拿破仑和约瑟芬有毒的亲密关系,但这个感情呈现非常莫名其妙,看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依恋对方呢?

至于大家心目中英明神武纵横捭阖的拿破仑大帝就更别想在电影里看到了,所以怪不得那么多豆瓣b站评论说辱法辱拿。

但其实我不知道中文互联网为何这么喜欢用地缘政治的思维和话语,我看网上一堆“亲英辱法”的评论,甚至要急不可耐地替法国人感到受辱,哎,等之后流媒体上了我去问问法国朋友怎么看好了。

而且,就算辱了,也不过就是辱了拿破仑这个人,并没有辱法国,也没有辱法国大革命,不要那么封建思想觉得朕即国家好吧,大清都亡一百多年了。

至于亲英更是无稽之谈,英国人出场就没多少场戏,威灵顿公爵也没几句台词,怎么就亲英了?

就因为好莱坞电影说英文?

第一天看外国电影?

闲不闲啊!

要明白,这是一个对历史和伟人祛魅的电影,通过反历史片、反传记片的方式,将“重要的人”拍得微不足道,将战争变得毫无意义,特别是当片尾字幕打出拿破仑历次战役阵亡人数,我想应该很难有人因为这部电影对拿破仑生出崇敬之情,也很难对战争和历史产生浪漫主义的情怀。

这也正是电影的题眼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上述的所有缺点都变成了它的优点。

但显然,它不是任何人期待的那样一部拿破仑电影,影评人和观众评价都一般(烂番茄双60%),不过我倒觉得是挺有趣的一部拿破仑电影。

很多人说看睡着了,但我认认真真看完了,却也像睡过去一样并无情感、知识、记忆、认同上的波动和改变,以这样的方式拍摄和观看一个历史名人的传记片,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吗?

如果看过老雷上一部《最后的决斗》,就会明白,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功成名就的老大爷,他已经对小年轻喜欢的那套英雄人物历史叙事不感兴趣了,也对his story不感兴趣了。

想想也很合理吧,难不成还真的要“一生俯首拜阳明”吗哈哈哈哈哈!

所以我大胆预测《角斗士2》也会是类似风格,当然角斗士系列的虚构发挥空间更大就是了。

(顺带一提,如果你真的期待那种四平八稳传记片,或许斯皮尔伯格是个更好的选择,哈哈哈)回过头来想,拍得让这么多英雄崇拜伟人崇拜战争崇拜宏大叙事崇拜的人如丧考妣、急的不行,这正是大大的成功!

在中文互联网有一句经典的功利厌女历史观——“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老雷现在教了你一句新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拿破仑。

嘿嘿!

谁急了?

越想越好玩!

当人们怒火中烧于老雷对拿破仑恨得不可理喻失心疯时,他们对拿破仑的爱与迷恋亦是如此。

 8 ) 很垃圾的电影,不,战争场面也拍得很垃圾,败絮其外败絮其中,详解为什么战争场面也拍的很垃圾

首先我明白电影可以艺术改编,但是即使我们忘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故事,这部片依旧一无是处。

平淡的叙事,糟糕的剪辑,灾难的表演,俗套的配乐,杂乱的场景。

一无是处!

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是斯科特的天国王朝,那部片虽然也完全和历史不沾边,但至少从电影角度拍的很好。

我带着极高的期待来看这部片,从30分钟开始就抑制着离席的冲动。

太难看了,说真的,你要是再了解点历史你真的会看生气。

我不认为之后的导演剪辑版能让这部片变好。

在开始细数前,再发表一段感想。

斯科特可以觉得拿破仑是希特勒一般的暴君和杀人犯,但是带着恶意拍电影拍出来的一定是臭大粪。

你看人帝国的毁灭里,并没有把希特勒拍成一个正面人物,但依旧可以好好讲一段历史。

斯科特这么做,作为导演,失格!

再加上他对历史学者批评的嘲讽“get a life”,无知傲慢跃然纸上,我对他失去了所有的尊敬。

我看很多人评价说剧情差,但是战斗场景拍的很不错。

我一定要指正一下!

这部电影战斗场景拍的极其敷衍,所有时代特征都没有体现,相关战役在历史上的细节也完全没有。

这部片所有的战斗情节都像是一群野人穿着华丽的军服打群架。

真的非常差劲,不要再说这电影优点是战斗场面拍的很好了。

这部片没有任何优点。

一个一个说1. 埃及:拿破仑从来没有炮轰过金字塔。

比较流行的讲法是斯芬克斯的鼻子是他指挥大炮轰掉的。

这个说法也是错的。

下面这张图是1755年丹麦人Frederic Louis Norden画的斯芬克斯。

可以看到鼻子已经丢失了,而拿破仑1798年才远征埃及。

斯科特在采访中说这个炮轰金字塔的场景只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拿破仑在埃及。

这种看不起观众的傲慢着实让人难以忍受。

斯芬克斯画像,1755年埃及战役最著名的马穆鲁克骑兵冲击法国步兵方阵也完全没有体现。

这种超级适合史诗片大场面的战斗不拍。

却一定要拍拿破仑炮轰金字塔这种莫名其妙的情节,我估计斯科特根本不了解任何关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历史,只知道“拿破仑去过埃及,对某个古代遗迹开了炮”。

拿破仑返回法国也和约瑟芬无关,他返回法国是因为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法国节节败退,他返回法国可能是为了指挥军队,可能是为了夺取权力,但绝对不是因为女人。

2. 三皇会战:影片中奥斯特利茨战役算是预告里的一个卖点,但是实际拍的非常门外汉,看起来就是一群人乱冲一气,然后拿破仑用炮打冰面,然后大胜,极其幼稚,像是个小孩子看地摊书里看来的情节。

实际上奥斯特利茨战役的战斗细节完全可以拿来认认真真拍一段,这场仗的战术打得太漂亮了,但是考虑到斯科特拍这部片本质上是为了自娱自乐泄愤,拍成这样就不足为奇了。

下面简单说一下现实中三皇会战怎么回事儿。

这是战役开始的时候的地图。

蓝色的是法军,红色的是俄奥联军。

可以看到联军占据了中央的高地,联军在左翼的人数也远远多过法军右翼。

战斗开始后,联军用优势兵力围攻法军右翼,用少数部队守住易守难攻的中央高地,这样可以切到法军右侧来获得胜利。

联军预想的样子是这样的

截图来自Epic History TV而法军右翼抵抗极为顽强,达武元帅的第三军团也赶到支援,然后法军中央以优势兵力迅速击溃了联军自以为安全的中央高地。

法军左翼骑兵和禁卫军挡住了联军右翼沙俄禁卫军的冲锋。

局势成了这样:

可以看到左下角双方焦灼在一起,中间高地已经被法军占据法军击溃中央联军后掉头攻击联军的左翼,而联军左翼此时还和法军右翼混战在一起,被抄了后路,而唯一的撤退路径是南方结冰的湖,像这样:

法军击溃中央,包抄联军左翼后路fajun

联军左翼崩溃,只能从南方冰湖上撤退影片中呈现的是什么呢?

联军乌泱泱的冲到一个(和那个时代的驻扎营地完全不像)的大营地里,法军乌泱泱的也冲进营地里,法国骑兵最后乌泱泱得冲进营地里,联军吓破胆,不知道为啥跑到冰湖上,然后掉到冰窟窿里 。

结冰的湖从来不是战役的重点,在湖上掉进冰窟窿的联军士兵大约200人,只占联军15,000伤亡的少数。

本可以好好照着细节拍一场精彩的战争场景,斯科特做了什么呢?

乌泱泱的一群人冲来冲去,步兵甚至连个方阵都不摆,然后把冰湖当成重头戏来拍,像极了历史盲非要拍大场面,非常小儿科,可笑。

3. 博罗金诺战役:全片描写这场战役的场景就30秒,是拿破仑骑马率军冲锋的镜头。

看斯科特拍的这片,他大概不知道英法百年战争早就结束了,也没啥国王骑着战马带着骑士老爷冲锋的场景了。

拿破仑时期,一军统帅已经有自己的指挥部和参谋部了。

这场战役拿破仑应该是怎么样的用一张图就可以明白了,可惜斯科特连这种功课都不愿意做。

拿破仑在博罗金诺高地(1897)4. 滑铁卢战役:这场战役是全片里步兵唯一一次有队形出现的,即片中英军对抗内伊元帅(全片也完全没出现过任何法军元帅,拿破仑身边的将领都是一个人演的)骑兵冲锋排出的方形阵,很可惜,这也是对1970年版滑铁卢电影的拙劣模仿:

顺带一提,1970版滑铁卢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历史电影,其细节考究,人物演绎,总体战场场景都远胜于斯科特这部“拿破仑”,喜欢那段历史的朋友可以直接去看那一部,没必要在斯科特拍的这坨粪上浪费时间。

除去这个镜头,滑铁卢战役的刻画没有一点是对的。

拿破仑从来没有率领骑兵发起最后冲锋过,最后的自杀式冲锋是老近卫军发起的,这也是历史上非常悲壮的一幕。

战场上没有狙击手打拿破仑的帽子,这时候的滑膛枪根本不具备精确射击的能力,更别说在枪上按一个可笑的瞄准镜了。

世界上第一把“狙击步枪”要1854年才出现。

影片中多次出现战壕,又是斯科特想当然的产物,拿破仑时期步兵会依托地形或者建筑防守,但是战壕这玩意儿第一次出现是19世纪末期,斯科特给它提前了80年。

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队抵达的方向也是错的,历史上布吕歇尔的抵达方向是法军右侧,而电影里则是法军左侧。

这么容易的细节都做不好。

普军抵达时也乌泱泱的毫无阵型,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日耳曼人似的。

再说一下电影中应该大量出现的步兵方阵。

拿破仑时期步兵以横排防守或者互相射击,这样增加射击扇面。

以纵列进攻,增加方阵纵深,同时防御骑兵袭扰侧翼。

至于影片中唯一出现的步兵阵型 空心方阵,其实很少出现,因为这个阵型需要很熟练的步兵协调。

步兵(甚至骑兵)的队形,注意步兵是以方阵为单位行动的步兵方阵这个时代的标杆在电影中一!

次!

都没出现过!

别说散兵线袭扰这种更加细节的步兵战术了,这种时代的大场面连个基本的横排方阵都没有,所有战斗场景跟角斗士里那样两拨人打群架似的,完全是瞎拍,毫无拿破仑时期战争应该有的样子。

如你所见,连电影的卖点战争大场面都做得如此粗糙,可见斯科特根本没把这段历史当回事儿,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拍脑子想当然的产物。

拍出这么一坨翔,可真把我恶心坏了。

总之,别再说“至少这部片大场面拍的不错”,拍的很烂,下次别这么拍了。

 9 ) 《拿破仑》扑到静如死鸡,那国内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物传记片

拿破仑 (2023)6.32023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动作 传记 历史 战争 冒险 / 雷德利·斯科特 / 华金·菲尼克斯 凡妮莎·柯比虽然是全球扑,但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在外媒的撕逼大战还是精彩的,让我想为这位片子不香 撕逼香的可爱老爷爷助个威。

《拿破仑》在国内上映首日仅斩获RMB662.9万(581.9万,不含服务费)扑出了一种息事宁人的禅定感,也怪惨的。

本up在首映日全线降低所有预期,看过之后竟然觉得意外之精彩!

尤其电影配乐,我相信该片电影配乐无疑会是今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

然而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传记片才能吸引国内观众的眼球呢……这个问题是我观片前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果我想出来的结论竟然是这样的:1 片长在一分钟左右,不要超过一分半;2 内容笑料百出,充满内地的段子,同时剧情必须与历史专家眼中的历史严丝合缝,严谨又严肃;3 台词充满总结性宣传语,浅显易懂,洗脑好记,可以让观众在大笑的同时,对相关历史融会贯通,看完就能在饭桌上侃侃而谈,逼格拉满;4 奥斯卡演员不被需要,我们需要的是扶风弱柳的内地纤肉版拿破仑。

这个拿破仑必须化妆,且是浓妆艳抹的女妆,眼影是粉红色的为最传神,最还原;5 因为消费降级,最好是免费+赠送现金优惠券的观影形式,不然大家宁愿等待下载。

可能满足以上5点,才能让一部人物历史片在国内激发出活力吧。

虽然是闲侃,但想一想,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么?

而且我真的在留言里发现了适合这5点的观众,还是豆瓣儿的用户,俺D天呐……但其实,个人对《拿破仑》是抱持欣赏态度的。

Joaquin Phoenix贡献了和二十三年前《角斗士》一样精彩的表演。

2000年他错失了奥斯卡最佳男配,今年至少应该给他一个最佳男主的提名。

不过目前2024年三月的奥斯卡最佳男主强力种子选手尚未出现,Phoenix恐怕是目前赢面大过《奥本海默》的爱连说、《花月杀手》的小李子的领跑男主。

同时,这部影片让我思考:我们看一部历史传记片时,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是严丝合缝的历史,还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对我来说,一个鲜活的主人公比什么都更重要。

当一部影片吸引我时,我会去正儿八经的查阅有关的历史材料,而不会妄想通过一部电影就对相关历史融会贯通,这是极其投机取巧的想法,根本不可取。

 10 ) 就像拿破仑喝红酒喝到了苍蝇

整个观影过程,就像电影中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喝红酒喝出了苍蝇一样。

电影上映前,就有朋友和我吐槽,“一个英国人去拍拿破仑,就像韩国人拍李世民去征高句丽一样可笑,我是不会去看的”。

我劝他,毕竟是雷德利老爷子,拍出了《银翼杀手》、《异形》,《天国王朝》等电影的人,况且那么大岁数了,他的电影看一部少一步,我会去看的。

于是在国内首映日,就买了票去看。

果然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

我低估了一个英国人对一位法国伟大的英雄的偏见,低估了一个英国人对法国人的丑化,低估了英法两国潜意识里的敌对于仇视。

较之韩国人把李世民拍成“独眼龙”这种小丑式的低级趣味,英国人的恶心之处在于,他把一杯勃艮第红酒塞一致苍蝇来敬你喝下去。

表面上的红酒电影在服化道、灯光、布景上做得都不错,并呈现出严肃庄重的气氛。

最让我震撼的是对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的完美复刻,包括人物的站位、服装、构图、以及那束神圣的光线。

在巨幕上看到这副动态的杰作带给人美的震撼和无与伦比的享受。

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三皇会战的骑兵与奔驰的骏马、考究的服装,都为电影带来严肃的格调。

杯子里的苍蝇正是表面上严肃的气质,使得对拿破仑的丑化更加阴险。

动荡的18、19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拿破仑涤荡了法国大革命的封建残余,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也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制定了影响深远的法国民法典,在政治、军事、经济甚至在数学领域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那么多的故事可以拍,可以拍成波澜壮阔的史诗,可以拍成时势、英雄相互造就的人物传记,可以拍成欧陆、英国一众国家的博弈与平衡,结果就拍成了一个内心懦弱的、缺爱的、阴鸷的、粗鲁的、ntr的、恋爱脑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纠缠的后半生流水账。

而这份爱情拍得既不烂漫、也不温馨,充斥其间的是病态与畸形。

我虽然相信人性有很多弱点,历史有很多偶然,但我仍然坚信功勋卓越的伟人一定有着超乎常人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精神。

正是这种信念和精神,推动人类不断进步,在危险的历史转折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所以我怀着最大的恶意揣测,雷德利老爷子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英国人丘吉尔说过,“世界上没人比拿破仑更伟大”。

可很多年后的英国人雷德利斯科特似乎不愿承认。

偏见浪费了凤凰叔的表演,浪费了精心制作的服装与道具。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作为一名曾经的法学学生,对拿破仑献上最真诚的敬意。

ps:导演剪辑版公布后,视情况决定是否修改。

《拿破仑》短评

很感激现在依然有像Ridley Scott这样坚持拍充满古典情怀史诗片的导演。不过么,英国人拍法国历史总是要带点私心的。全片的重点放在滑铁卢真的是很明显啊哈哈哈。

7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哪里不好看了?!窝法乙烷,万岁!

8分钟前
  • 異端芸術
  • 推荐

拿破仑的工作及感情日常vlog。

12分钟前
  • Ciciaego
  • 还行

没放出250分钟版本是导演做的最正确的事🙏🏻

15分钟前
  • Œuf Mollet
  • 很差

从妈宝男到妻宝男之小丑拿破仑·波拿巴被嫌弃的一生。

18分钟前
  • 在逃兔子罗杰
  • 还行

我以为题材在讲什么已经足够明显,但有人还要忍着两个半小时留下一句“男人和马”,是特意来影院体验做M一百五十分钟吗。

19分钟前
  • 江河湖海浪
  • 还行

又有删减,没劲,豆瓣再不出单独的阉割条目也对不住电影了。法国、军队、约瑟芬,照着拿破仑死前最后一句来规规矩矩三分天下,历史血肉横飞地回顾一遍,面面俱到得少了落脚点。以当下各种标准衡量,很难喜欢上前期跋扈、中期愚昧、后期迷魂的拿破仑,电影似乎也拿不准该炮轰他看似的草菅人命,只许自己出轨不许妻子偷人,还是怜悯他嵌在历史变革里不得自我,而举国上下无非用进废退的良禽或盲流。菲尼克斯和柯比演技都很好,但年龄实在太难对上,表达的意味就有了偏差。

2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其实挺好看的 像段子合集…

26分钟前
  • yoshimi
  • 推荐

要看第二遍的

27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2.0】儿女情长的纠葛掰扯不清,爱字当头的痴情舔狗尽显,且不论对于历史的姿态是回望还是戏说,就凭这流水账式的羸弱解构注定要沦为冗长的一场灾难,壮阔战场只有表层,人物弧光扁平简化,最直观的碎与乱便浮于眼前,表达都是暧昧模糊的卡在半空不上不下,美的是置景是服饰与其他无关,走马灯的也没什么意思,反正我觉得还不如去看百度百科要来的充实些呢……

29分钟前
  • 芝士汉堡.
  • 较差

服化道比较精美,战争场面如深入俄国折损五十六万士兵,滑铁卢战役等挺壮观,和皇后约瑟芬之间的真挚情感也挺动人,华金菲尼克斯演得非常好,凡妮莎也漂亮的。但导演剪辑版属实太长了,而且枝节比较蔓生的感觉。另外大多军事天才都不是治国之才啊,亚历山大帝、成吉思汗……因为太想着进一步扩张版图了,但是战争真的烧钱啊,而且占领的土地越多管理的难度就进一步加大。

30分钟前
  • 朴树的那些花儿
  • 还行

小时代5·拿皇时代:没有男宝的婚姻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小丑2:拿破仑:你把我拍成电影,只是想取笑我。托尔斯泰震惊:感谢斯科特告诉我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雪天,我这就重写《战争与和平》降低期待!降低期待!期望越低快乐越大。

32分钟前
  • 文若
  • 还行

波很恐惧……还是等四小时版吧,拿破仑的一生有史诗感,但院线版没体现出来,要是单就野史拍的精彩,戏谑调侃得有趣也行,现在走马灯一样的拍法,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你不知道他是怎么赢的,也不知道怎么输的,只有服化道和大场面一如既往得好

35分钟前
  • 理易封
  • 较差

法兰西第一帝国高启强

37分钟前
  • 乔酒
  • 力荐

其实是反英雄主义片吧,想将普信男与征服欲极强的军事奇才连接上,所以滑铁卢的失败变成了“当炮王在战场上也早泄”。片尾出战死人数时也不是为了说明“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是“一个男人为了证明自己行而搞死了这么多人”。

41分钟前
  • 正在
  • 还行

今年看的最好的反战电影,雷德利只是借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机器的部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看人类借着私欲到底干了多少脏事,在乌克兰俄罗斯加沙战况推送到各位脸上,你们怎么还在说里面景色多美,加冕场景多写实……我以为同理心和悲悯是基因里的东西。想看历史还原,去图书馆看史料,这里只有个自大狂。

46分钟前
  • 光锥之外的形状
  • 力荐

贴不贴近历史,凝不凝视戏不戏谑的,对我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就是难看,全方位的难看,毫无重点的流水账。主角没有帝王魅力,OK,可是那故意讽刺表现出的丑陋与搞笑一面也很无聊,只给我种浮夸短视频博人眼球之感,制作那是毫无灵魂的精致,所有人都在“表演”,像用大制作拍校园短剧一样,难以忍受的两个半小时…

51分钟前
  • 阿伦·雷乃
  • 较差

比中学历史书上介绍的拿破仑详细那么一点点🤏

52分钟前
  • 我先矛盾
  • 还行

熬过前面一个小时的流水账还是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的。雷老爷子的战争戏拍得真是工整写实,宝刀未老。约瑟芬的形象也拍出了老爷子惯常的女性主义视角,但是整个片子有佳句无佳章,很难给出好评。不理解为啥要拍成这样走马灯的一生,每件人生大事都是寥寥数言,完全看不到人物成长性。其实对于拿破仑这样的人物,就挑一两件事往深了拍,比现在这样好多了。

56分钟前
  • 雲水
  • 还行

看之前我就在想英美国家拍的电影怎么可能会美化拿破仑,果然......

60分钟前
  • WildHunt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