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发现这部电影,之前看过《吾栖之肤》,对这种违背伦理纲常的电影有种好奇心,所以看了介绍毫不犹豫点开看了。
开始很普通的青梅竹马,儿时玩伴。
话说我一直对这种小时候在一起玩过念念不忘,长大以后还有特殊情愫的感情理解无能,就我亲身体会来说,我的儿时玩伴大部分已经失去联系,就算有久别重逢也完全没有什么特别感情,也许是我不念旧吧。
但是我认为这个梗在这部作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蕾贝卡和汤米的偶遇,迅速成为亲密的玩伴,有属于两个人特别的回忆,但是这些时光随着蕾贝卡去了东京而戛然而止。
两个人就此分开,在彼此的生活中留下诸多空白,然后我突然开了点脑洞,为什么蕾贝卡想要克隆汤米,有那么一部分是因为自己没有参与他成长过程,两人之间的初遇和重逢都太过短暂,对于这种意犹未尽的感受,促使她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汤米死后有一幕是蕾贝卡在看汤米留下的蜗牛壳。
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标本,残留着两人的回忆,一直被汤米保留。
接着蕾贝卡看见了纸条,写着等着蕾贝卡的话,这一系列都促使蕾贝卡做出疯狂的决定,她想要汤米回来,完完整整的参与他的人生,不再错过一点一滴。
整个电影看下来,其他人物我都多多少少能理解,也许一个最爱的死去后我也会冒出复制一个他的念头,但整个电影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克隆汤米的心情,因为他是一个不存在我们周围的一种人。
包括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蕾贝卡身上,对于种种矛盾复杂心情的体会,而往往对于克隆汤米的情感或多或少有些忽略,也许这也是电影中其他人对克隆人的一个态度,对于他本身的情感很少去关注,而更多是对本体情感的延伸,剧中唯一对克隆汤米倾注纯粹情感的只有克隆汤米的女友,但似乎两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线。
总之我对克隆汤米是一种复杂的又带有一点同情的感情,电影最终汤米走了,一点一点远离那个生活多年的房子,但是他摆脱不了的是他的身份,他的过去,以及永远打不开的心结。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篇科幻小说。
大概是初中或是小学在科幻世界上刊载的。
在非常遥远的未来,人们各自有着唯一的灵魂伴侣,但人们却已没有了生育机能。
特定的机构在你的另一半死后将他/她克隆,由你自己将他/她抚养长大,待你死后,一样的将克隆之后新生的你交由他/她抚养,生生世世。。。
人们可以经历自己所爱的人从第一次张开眼睛,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奔跑,第一次。。。
总之,你不会遗憾错过他/她的任何第一次。
从婴儿时期到成人到老去,你们将永远相伴。
你们的世界里将永远只有彼此。
那时还小,根本不知道什么克隆什么基因,只觉得这故事真是浪漫到死。
现在却觉得悲伤,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人性,这只是一种极端。
我一直相信,一份感情不会说没了就没了。
小女孩小男孩那懵懂懵懂的感情还能跨越十多年的时间再次相聚。
我也相信时间冲不淡感情,两个人再次相遇之后,是那么自然明快,让人舒心。
于是相爱了,直到意外夺走男孩的生命。
这像是一个升级版的追寻,不是从日本回来那么简单罢了,再次相见却是母子身份了,涉及到乱伦,可那又怎样那,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总是有很多,关于道德的尤其多,那又怎样那,无论时间空间,我们总归是要见面的,我们还是会见面的,不是嘛?
只因为我爱你呀,我爱你
在实在没什么剧集可看的情况下,打开了很久之前就下载的这部片子,对白很少,整个的压抑,不过可以接受,貌似这类的片子都是灰色基调的,之前看过的讲克隆的别让我走也是这类的。
满喜欢这种另类的,值得我们看完后反思的电影。
克隆人到最后离开了女主,那请问和Rebecca最后那是怎么回事,是爱吗?
然后不知如何面对克隆人的事实离开??
我是一直放完之后再循环播放,电影开头rebecca大肚子在面对海边的小屋喝茶,有种那肚子里的孩子是克隆人的感觉,因为第一次怀孕好像是住在她grandpa的屋子和医院,海边小屋是克隆人是小男孩时搬过去的。
但是看她的妆又觉得是20几岁的样子,像怀克隆人的年纪????
搞不懂,有点迷惑啊。。。
这世上大概找不出第二个这么爱Tommy的人了。
即使离开北欧小岛去往繁华都市求学,最后还是回归岛屿,带着文明与超前,只为寻找儿时就认定的爱人。
Rebecca对Tommy不仅是爱,更是迷恋。
她接受他的游行计划,蟑螂恐吓计划,接受他作为激进分子参与环保抗议---虽然她认为可笑,以她的知识结构和眼界来看,Tommy的行为依然像未成年的孩子。
然而这不妨碍她爱他,无条件支持他一切行为,聆听并且尊重。
同样,Tommy数年如一日等着Rebecca回来。
他的生命因为她而鲜活,他的爱因为她而真挚。
没有任何争执、背叛,他们自始至终都那么相爱。
-直到那场车祸。
对于Tommy的死,影片没有任何渲染,连Rebecca的眼泪也只是隐忍的打转。
大片的海静谧深沉,空旷寂寥的岛屿没有任何改变。
朝阳再度升起之时,Rebecca找到Tommy的父母,希望利用科技克隆Tommy。
虽然承受丧子之痛,但长辈们依然理智。
上帝带他来,也带他走,他的人生毕竟完整。
然而Rebecca终究是利用黑科技无性生下克隆Tommy。
她太思念他,不能自拔。
于是Tommy在孤独中长大。
克隆人是违背伦理和人类自然的产物,他不能有朋友,不能完整认识这个世界。
而年幼的他不明白为何同龄人避而远之,为何家中始终笼罩忧愁。
导演是不满足于这种残酷的。
Tommy长大成人,却拥有了自己的挚爱克隆人能够复制外貌,基因,却不能复制记忆和人生。
在进行克隆技术之前,Rebecca应该知道,然而她选择孤注一掷,偏执的让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降生只是为了替代另一个人。
如果你所拥有的人生都被人为设定,你的母亲是曾经死去的你的女友。
仿佛是场长而绝望的梦。
不知何时醒来,醒来后不知何去何从。
Tommy决定离家,然而他除了thanks无法表达任何情感。
对于Rebecca如何称呼,该用什么情感面对,自己的人生会怎样?
他一无所知,除了离去和孤独他没有答案。
爱也许是共同,是记忆,更是放手。
在一起时共同维系,分开时缅怀过去。
而更重要的,是离开之时懂得放手。
如果Rebecca懂得放手,接受爱人的死讯,那时间终究会冲淡伤痛,她的爱人永远活在记忆里,每一帧都是定格的矢志不渝的爱。
然而他终究是以另一种身份来到地球。
同样的容貌,脾气,性格,成长过程。
或许有那么点改变,对她而言却是致命:他不爱她,也再也不会爱她。
影片最吸引我的是众多美丽的镜头画面,冷调子的美。
还有eva green那雕塑般的脸,灰蓝色的眼镜,完美的五官。
她为什么要复制一个爱人出来?
没有为什么,在她想做这件事的时候,她只是很单纯的想延续自己爱人的生命而已。
至于后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她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她将如何面对有一天他将拥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并不是属于她的,甚至还有更严重的他会恨她当他知道真相后...这个时候,她发现这其实并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开头,而后果是她根本没有考虑的也没有预料到的。
很多时候在我们知道了结局后,我们会问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实我们做的时候根本就是一个单纯的初衷,完全没有想到结果是什么,事情的发展往往大大超过我们可以想象的范围,和可以控制的范围。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结果去判断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的初衷往往根本就不是那样。
最后……二代Thomas怀着复杂的心态离开了,背影在海滩上渐行渐远,最终变成了黑色的圆点,而此刻Rebecca的小屋忽然亮起了灯,仿佛暗示了永久的守望……两个痴情的男女,最终用这样的方式诠释了自己的爱情,一代Thomas儿时用纸条写下的承诺,成了Rebecca一生的樊笼。
爱情,因这张纸条而圆满,也因此而干涸。
"I will wait for you for as long as you take"电影通篇色调冷冽,叙事手法舒缓,素材原本应该是大胆而出位的,但导演却没有选择把镜头聚焦在冲突暴力的表达上,而是用草蛇灰线的细节和一个个近景特写叠加出人物心理细腻的变化,就如同一个垂垂老矣的妇人在夜幕降临时,独自回首岁月中最厚重也最深刻的情感记忆。
可以说,很多影迷对伦理片的关注点更倾向于欣赏角色如何处理这种身处危险边缘的平衡,面对内心与世俗不容的情感时的痴态与疯狂,剧情也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张力,导演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整部电影弥漫出一种欧洲范儿的文艺,文艺到开头的演职员表不得不让我死命快进……但个人觉得,仍不失为一部值得回味的佳片。
女主被塑造成了一个与男主截然不同的人物,循规蹈矩、内敛而坚定,而男主则是个特立独行、可爱调皮的问题份子,一段戛然而止而又重燃的恋情,未等销魂便又再度匆匆消逝,明明是那么相爱,却又有那么多的空白,这份不甘藏在Rebecca在车中坠落的泪滴里,化作一张克隆授权书,成了Rebecca子宫中孕育的新生命。
二代Thomas情感也异常丰富,从小周遭就围绕着不少的朋友,还会带异性小伙伴回家过夜,这种行为在他青年时期越发出格,甚至最终带了女友回家和母亲同居,让母亲隔着墙壁聆听做爱的动静,这对Rebecca而言,无异于世上最残酷的惩罚。
我认为Rebecca从某种程度上既认同自己身为二代Thomas母亲的身份(畏惧世俗的眼光、让二代Thomas叫自己妈妈、从不阻止自己儿子和异性交往),也矛盾的保持着对一代Thomas刻骨铭心的爱情,从小对儿子有着过度的依赖和亲昵,对儿子保留了异性的渴望(留下电脑做好了二代Thomas最终知晓真相的准备),所以她最终说出的是不是“我爱你,我需要你”,而是——“至少,你还活着”,这是女人对爱最高的献祭。
(不知道这种解释是否能说服一些质疑导演为何要如此矛盾处理剧情的影迷。
)二代Thomas对Rebecca,也就是自己的母亲也曾经是怀有欲望的,从幼年和母亲打架的片段,成年后在女友面前演的那场母子戏就可以窥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说明了许多问题。
和同性伙伴一起埋葬的恐龙玩具,埋葬的其实是母与子之间被他人质疑的情感,或许可以大胆猜测,二代Thomas在海边没有朋友,当他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分享给唯一的同龄伙伴时,却遭遇了来自外界的压力,他粗浅的认识到了这种“错误”,并试图纠正,所以当Rebecca把小恐龙带回来时,孩子的表情显然并不是欣喜的。
更有可能他把女友带回来同居,就是为了设置一个警戒标志,切断在他看来属于人伦禁忌的欲望。
亲生母亲的出现,最终打破平衡,他不断的追问,她不断的语塞,不知从何说起,而他也不需要她从故事最开头说起。
于是,他以她所不希望的蛮横方式知道了一切,却没有认同曾经的爱情,他幼年时不认同复制人的话语、认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幼稚的发言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对二代Thomas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致命的痛苦。
两个心力交瘁的人做了一场纯属发泄的爱。
Rebecca再不敢也不能够拥抱自己曾经的情人、如今的儿子,何等讽刺,又是何等凄美。
男主主演过《神秘博士》,看影评很多人抱怨长相,其实看顺眼了,也能入戏,从角色性格设定来看还是比较适合他的。
從灰灰的藍白色的開篇畫面,到結尾男主角那句“Thank you, Rebacca"。
整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安静的,除了男主角因自己身世不明而对着早餐发狂的画面。
虽然整个故事看起来有些乱伦且阴暗,边看电影我也一直在想,克隆出一个完全一样的男人,并看着他长大,看着他恋爱,看着他抱着另一个女人在床上,值得么?!
她躺在床上哭着看着他,说的那句话:“Tell me you are still alive.” 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因为她,曾经的那个他死掉了;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爱,给了他一次重生。
但这一切对于他是悲还是喜呢?!
他不可能回到以前的人生,却又不得已被卡在两段人生之间,真是纠结。
LG說不明白我怎麼開始喜歡看這樣的電影,不過我就是覺得還蠻好看的。
喜歡女主角那時時都很冷靜的表情,但遺憾的是爲什麽男主角長得那麼丑,的確是一樣名副其實的鞋拔子臉。
哎
British anyway.High quality with bursted emotions. beset movie ever... (describing the feeling rather than the literal meaning) every single line means something. subtleties with love in two most vital versions. plain but comfort setting in a most alienated and primitive way. close to nature, sex cultivates- or nurtures -us to be liberally nice. substantial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overflowed every where without any deliberate showing off. not emotional but sentimental with understandings and sanities. so balanced of the expressive story line, but cleverly blur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experimenting and story telling. nice thing is supposed to be like this ..I reckon.
即使以让“恋人”“复活”为借口,也不能掩盖 “母体”自私 的本质。。。
克隆人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复制,而非人格+精神的全面复制。。。
如果能将原主体的所有意识、记忆[“所有信息”本身也没有绝对、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全部植入克隆人大脑,并完全复原其人格特点、精神特征,也许可以 “生产”一个“完美”复制品,但是,终究 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他永远不会是以前那个他了完美复制本不存在。。。
真心接受不了这样的爱情,看完各种不舒服
影片的创作意识非常先锋大胆,挑战伦理,在伦理问题上最终也看似无解。这个故事太悲情了,甚至让人也觉得那份执着等同于病态,让人很难去评判影片的主题,它至少了给了观众一次审视生命的机会。影片氛围阴冷,情绪压抑,色调阴暗,到了最后的那场床戏,所有的道德伦理世界观彻底崩溃了。★★★★
很多评论说最后的床戏整个崩坏了。但我却觉得这个情节极为合理顺畅,把情节推向高潮,两个人物都升华了…两个演员演的极好,我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内心的呼喊…前提是,台词如此少!这个片子场景就那么几个,缓慢沉稳安静,却传达出极为丰富和多层次的意义,导演编剧功力深厚。
绿娃是真的适合演这种复杂又有一点变态的角色 可能是我粉丝滤镜浓重 世界上怎么能有哭的这么美的人 伊娃格林真的是我的白月光 好想跟她一起看书 要是能有这个机会我可以原地去世小正太别长大了好吗 长大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初在海边压倒绿娃的时候是那么的撩 那么的美好 那么的清纯 怎么一觉睡过来就长大了............
我们需要的是同样的形体外貌还是同样的思想?
20200129 5/10 None of the characters have a reasonable motivation. Poor acting of Matt Smith.
好好的《子宫》是哪个傻逼擅自改成《克隆丈夫》的?借用克隆讨论了伦理关系,结局的分离注定是唱喏你都难以接受的。还是不够深刻,只是一味地展现情感,一味地询问为什么,其实答案就在面前。虽然有克隆人的出现,但是围绕其中的要说的内容少了些。本尼德克·菲利格夫一贯的寂静长镜头,很安静。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这个女人令我感到刻骨的心痛。近乎偏执的爱情,近乎扭曲的心灵救赎,时空角色错位,终究还是无法逃离分离的噩运。可悲可泣,却又找不出女主角不这么做的理由。是的,对她来讲,至少他还是回来了
有点破浪的意思,伊娃演的很隐忍,小11的野心不仅限于博士哦
,,我是真有点受不了了1.男主演员真的不适合这种角色,气质上。。太歪了,感觉这种还是得找那种长得像金毛的温和老实款来演2.想法不错摄影不错节奏好拉故事好拉3.这自诩爱情为基调的伦理片说爱情不爱情伦理也不伦理,我最开始还以为能聊聊俄狄浦斯,是我错付了
电影制造出一种阴冷孤独的绝望感,压抑且暧昧,最后的释放很极端,但本片所要传达的主旨到位了,且耐人寻味,如同片名的功能一样,电影讲述了生命和爱,只是表现手法相对另类一些,虽然好看,但我真心无力接受乱伦的戏码。伊娃·格林的表演很内敛,情绪拿捏得很好,那张脸更是经久耐看。三星半。
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才会在原地如此挣扎……这是一部很安静的电影,女主角的隐忍和执着,给予了感情最足够的时间。比起片中的小女友,觉得女主的那种温柔是需要多大的刚强
画风与剧情不衬啊,Eva就是个邪恶抽风女的颜
Wow!这个题材,怎么说呢?很大胆?很禁忌?还是很荒谬?或者说,是一种五味杂陈。影片所营造的氛围和那种阴冷的色调把一种小情绪一直压抑着,当看到最后的那场床戏到来时,仿佛所有的伦理道德世界观都彻底崩溃了,开始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实在吃不下这口安利。女主的眼神和笑好厉害,全片都很安静,有时候突然爆发的声音会吓得一抖==有些景色倒是拍的很好看。
这··不太好吧··
大量的心理戏特写,演员拿捏不了。
一个我妈是我老婆,我是我儿子的故事。混乱的伦理,危险的关系,如果男主长的帅一些,我会更接受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
这母子对比一起太违和了,小男孩挺可爱,长大了幻灭的不行,这马脸也是没谁了,为了突出伊娃格林就找个这样男主角?
完全没想到是科幻片……单就故事深度来讲编剧显然把人类想简单了,比如他肯定忽视了交流的作用,而盲目放大了伦理的冲突。抛开这些,我家伊娃真是美美哒,演技也是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