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电影看完了就是看完了?
不能改变三观?
就比如这个片子,我看了就特别有感触,很受启发,因为之前有过很多次说no就失去了机会,这些机会现在想起来都会后悔。
之前觉得《东邪西毒》里那句话“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拒绝,最好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
”很对味,现在想想这简直就是只能让你注定孤独一生的屁话!
但我居然真的这么信奉过!
实践过!
傲娇过!
操!
我都为自己感到可耻!
操!
商业爆米花娱乐片往往传达的道理才真正映射生活,它是有推动力的,我跟金凯瑞饰演的卡尔一样,如果那年那月那天那秒我说了简简单单一个yes,我就会和那个女孩在一起,可惜我说了no,所以我特别羡慕卡夫因为对一个流浪汉说yes到一轮事情之后得到了姑娘的吻。
不尊重,不讲究因果,就是一种消极。
不过片中老太太给卡尔吹箫那个梗实在是……敬而远之……
「yes」这个字,本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脱口而出的。
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成长,周围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压力,还有对于诸事的顾忌,使得这个字越来越难以被说出口。
其实,当我们发现自己说出「no」这个字多于「yes」的时候,我们便已经缺少了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会发现周围的诸多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先是工作上的不顺心,接着是生活上的烦心,当心情变得更加糟时,我们的猜忌和不信任会使我们的爱人以及朋友离我们而去,渐渐地,我们会选择逃避一切。
当我们发现多数情况下只有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候,会变得抑郁,并开始对周遭的一切漠视……或许,这更多的像是危言耸听,但,「yes」这个字从我们言语中的缺失不正反映了我们的心理上的懦弱吗?
其实,影片中的那场名为「Yes!」的讲座是很值得回味的。
比如讲座的片头:生活,我们都在生活,真的如此吗?
改变来自于意识,但意识又源自哪里?
意识源于外界事物的作用,那我们如何控制外部事物呢?
只需要一个字,是什么字呢?
没错,就是「yes」。
当然,还有主讲人所说的:“我希望你们把「yes」带进生活,因为它将为你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当你对别人的请求说「yes」的时候,你在拥抱无限的可能,你在聚集生命的力量,去其糟粕……”影片在用各种方式传递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讲座主讲人对主角说的话:“对生活说不,所以你不是真正的活着。
你编了一大堆接口欺骗身边的人,骗你自己。
你工作了这么多年工作仍然没有起色,你没有女朋友,你失去了生命中的挚爱,你的夜晚总是充满了乏味和倦怠……”这段话,让主角,也同样让我意识到,是时候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了。
似乎,自己真的已经在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很多时候,由于周围朋友的缺失,工作的不如意,我会选择把自己宅在家里,通过娱乐来刺激自己的神经,以图从中得到些许快乐,但很失败。
虽然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并不至令我厌烦,但至少是缺乏生机的,我很难从中找到学生时光的那种快乐。
在我看来,那种快乐不是学生时代特有的快乐,而是一种与别人分享快乐的心情。
之后,我是不是也会渐渐地像主角当初那样工作没有起色,失去生命中的挚爱,而终日烦躁抑郁呢?
其实,不能总怪罪别人,想想自己,在面对别人的请求的情况下,有多少次能够首先想到接受而不是拒绝,对于一些本来可以承受的事情,却选择了放弃,是不是太过于担忧后果了?
这种状况,到底是来源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还是工作生活的压力,抑或是那份看似放不下的叫做“尊严”的虚荣心所致?
可能,这些问题都存在,但我们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对外在事物的态度上。
其实,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没有觉得不快,但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平凡地过活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
或许,像主角那样对一切请求说「yes」,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放弃以前的习惯,革新自己的思维,放下那种所谓的“尊严”,来让自己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对于很多人,包括我来说,也许真得很难,但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内心的选择坚定的说一声「yes」,然后,从下一刻起,让一个多于一个的「yes」从我们口中说出,当一件一件事情的请求由拒绝转变为了接受,一个一个机会由错过转变为了把握,是不是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因此能找回更多曾经的快乐,或是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这便再好不过了。
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在强求一个改变,而是这种逐渐的过程,在培养的好习惯基础上,更多的尝试用肯定的心态来面对自己,面对周围的人物和事物。
无论如何,让我们试图从say 「yes」开始吧!
PS:文中提到的「yes」是对汉语中“是”“好”“确定”等词的总称
這讓我聯想到了「吸引力法則」,敢於對生活有所期待,敢於向自己挑戰,用一種正面、積極的態度,很自然的人生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也將讓你的生活大獲改善…可以這麼形容吧,當我們每個人剛出生,都還是一個小嬰兒的時候,對於這個世界都是好奇的,就像一個探索家一樣,什麼東西都想去摸摸看或者嚐嚐看,如果好的就哈哈笑,如果弄痛了自己就哇哇大哭,然而一切照舊,繼續探索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很open的狀態,然而隨著年紀的成長,卻越來越close了…如果你剛好也是像《Yes Man》一開場的金凱瑞,或許也應該試著open mind一點,在合理可控制的風險範圍內多做些挑戰與嘗試,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采…
第一次听到这个题目,我以为金凯瑞又要扮演一个只会说对别人的无理要求说yes唯唯诺诺的小人物,但是我听到的第一句台词却是词却是 No 主人公Carl(卡尔,金凯瑞饰)照样也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他和都市大多人相同或不同的是, 爱情失意,结婚半年就离婚,因为另一半觉得一切归于平淡,不知道哪里有新鲜感,一天和一天都太过相同, 弄不清早上爱人去公司是穿的衣服是哪件, 就好象监狱里面的囚犯因为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弄不清时间的概念,他们很容易弄不清昨天和前天的区别, 事业平平淡淡,无惊无险,发奋努力都得不到上司赏识,不知如何和上次说话,不知如何面对上司有时候开出的玩笑, “幸好”Carl他的第一句台词可以在他的工作中简单的用到, 他是银行里面的贷款审核员,不论我们去申请多少的贷款,把我们要拿这些贷款去做的事情说的天花乱坠, 得到的利润足以按时偿还上所有的贷款,他都可以用上他的第一句台词, No, 他的工作就是拒绝,为银行省钱,缩小风险,他就在现在,金融海啸之中,和我们一样, 其实我们无论在任何事情,大多数人在心情沮丧的时候,或者失意的时候,或者,,,的时候面对别人的邀请,请求,建议,推销,都会说“no;不行;再看看吧,Etc” 每天睁眼之后,我们面对是相同的赶时间去上班or上学,抓紧时间刷牙洗脸,赵传的那句“活在剃刀边缘”或者可以改成”活在水龙头边缘”, 不喜欢接到工作上的电话,偶尔幻听自己的电话铃响, 我们从原来的喜爱新事物变成了拒绝新事物,因为太多不安全感了,我们浮躁了,离开了所有原来的天真, 网上的东西字多的我们都不喜欢看,喜欢看图片,因为快,因为我们的生活耗光了我们所有的耐心,下班后我们在计算还有多少个小时要上班,虽然那是第二天 每天吧啦吧啦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房子车子之类的首付or分期贷款而保持现在, 如果你在这种生活中,你难道不希望能真正的享受生活,活出另一种人生?
或者有个人可以领你到另一种人生之中?
剧中的Carl没有捡到变幻莫测的古老面具,也没有突然获得上帝的能力,他依旧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孤独的在吃工作午餐的时候,遇上了几年前本和他机遇相同的一个人,现在他们反而不同了,他的气色和我们是完全的不同,他问我们问题“你工作好吗?
升职了吗?
媳妇好吗?
”我们只能回答no,全都不好;或者尽力去掩饰我们的失意, 他为什么能问我们这些?
在我们不爽的时候提我们不想回答的问题, But,He looks very nice, 他为什么就能去爬非洲的最高峰,我好羡慕; 为什么就随便就去东南亚旅游,我好羡慕; 为什么去拿火箭筒对准奶牛(这条不建议羡慕), 他告诉我们,他是个“YESMAN” 那是个讲座,就好象我们听说过的那种励志的讲座,让我们live my life, 让我们都说yes, yes,yes,yes,yes,让我们打开以往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带上的枷锁,扔掉所有桎梏,接纳眼前全部世界就好象我们第一次活,就好象我们可以自己让自己来活得不留遗憾,真心的活。
“你们要学好说YES,这样别人也会对你回答YES,当你说YES时,你就拥有了更多机会,” “你对生活说不,那你还在生活之中吗?” 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让我们敞开心胸,尽量放空自己对金凯瑞原来无厘头表演的印象,好好去享受着一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感动, 并且里面或许有很多的灵感,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说yes,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走我们往日的老路,活在我们的今天,即使我们非要面对旧的景色,但是我们心中确有新的风光万千~~ 顺便一提,金凯瑞真的是很好的演员,可惜原来先演了变相怪杰,给人了对他就是疯疯癫癫的印象,阻碍了我们以后给他公平评价的机会, 谨以此文感谢金凯瑞,感谢飞鸟、 Alfred Wei
考研时就听到这样一句话“只要你真心实意想把某件事做好,宇宙中的所有力量都会帮你完成。
” 经过我的一番大搜索,终于找到了这句话的渊源——《秘密》。
算是个电影,就如获珍宝似地看。
再经搜索,发现有这本书,同名,又被这种神奇的力量抓住了。
昨天看了《好好先生》,其实都是如出一辙的,和《因果论》一样。
关键是你要相信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自己希望是什么样子,就在心里描绘出来,直到你的磁场把对你有利的事情都吸进来。
听起来玄乎,其实道理很简单,如同那个古老的词——相由心生。
你心情不好,一脸的苦相,别人能看出来,平淡的谈话加几句安慰加点祝福,ok,一天就这样过完了,独自地回味自己的郁闷吧。
开心时,眼睛都会闪光,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朋友,同时你也乐于和他们谈天说地,交了新朋友、偶然听说一个工作机会、知道一些小秘密......这都是你开心的“磁场”带给你的。
当金凯瑞万事说“YES”时,好像自己得到了魔法师的星星棒,升职、加薪、美女......得到了一直抱怨没有得到的。
上帝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施舍你什么,倒不如反过来思考,先想结果,再以此为动力积极做事。
只要你相信奇迹,奇迹就会发生!
他有点老了,但他有一张即便到了五十岁也足够和女人调情的脸,倒不是英俊,而是他的脸可以一分钟内换六十种表情,任谁也看不腻吧。
他就是那位靠表现力战胜时间的男演员了。
电影讲一个只会“ no” 的宅男变成一个只会“YES” 的好先生。
封闭的人生罐头一打开,立刻被这世界吸了去,原来YES和NO,怎么样都不爽啊。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沾沾自喜的活着呢?
看了电影也还是不明白这么大的道理,每段人生都不同,电影讲的不过是卡尔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走在午夜的盘山林道……如果是惊悚片就会遇到碎尸狂;爱情片里就会遇到另一个他/她;文艺片,就会一直一直放午夜的盘山林道,放到大家睡着;喜剧片呢,就是直接下山走到加油站突然又冒一个笑点。
《Yes Man》还蛮多笑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笑点低,总之笑得都快哭了……编剧好样的,金凯瑞无可取代。
至于说哪里好笑,我很庸俗的,不知道你们怎么样。
反正我很喜欢这部片,喜剧片嘛,一定要笑成这样才行。
佐伊·丹斯切尔这姑娘最早是在《和莎莫的五百天》里注意到的。
她不属于惊艳型的阿曼达弗里德曼那种(阿曼达这姑娘竟要明年出演《深喉》女主角,简直,简直太刺激了……),也不属于艾玛斯通这样的邻家傻美妞(让人有无奈的冲动),更跟梅根福克斯这样身材脸蛋窃以为俱魔鬼的T台人士不沾边,接片处事都属于比较低调的文艺范,激起人酒精灯班大小的荷尔蒙体燃烧,不会那么亢奋,也断不会毫无欲望……站在此岸望彼岸,金凯瑞饰演的主人公纯粹是自己找cei,他有无数说不的理由和接口,混吃等死的生活状态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前提一: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前提二有想吃嘛有嘛直到撑死或绝食饿死的条件……平心而论,这片感觉适合国内某部门主导推广,这主题明摆着和谐万岁嘛,老美那么追求独立意见之权利自由,这片诚心恶心他们的啊……大多数人都习惯带着假面生活,每天早上将自己生活的世界粉饰的光鲜艳丽,使自个相信未来就在将来某个路口拐角的咖啡店,即便店里打烊,支着帐篷也在那个门口等着,等着自个去取,于是乎呼吸着自由的干净的PM2.5的空气海洛因,大摇大摆的出门了,真的不怕受伤吗?
“您擎好吧,这事包我身上”很多时候这句话等价于“孙子,等着太阳西升东降的好日子吧”……有人不习惯面具人生,比如佐伊这姑娘,可是在她眼里,这世界除了慢跑摄影的歪斜震撼与酒吧里面对二三观众狂吼心扉的倾诉是真实的,别的也大都只是镜像, 金凯瑞是河豚一样的过客,只有在足够刺激的时候内心才会呈现的片片状薄得透明的杀西米状,金凯瑞在美女厨师佐伊调教下,生活才会不腥不腻,清汤到透明……佐依这姑娘真好,遇到就嫁了吧,从了吧。
对,是嫁不是娶,嫁给人家的淡然生活,从了人家带给你的全新感官的非面具化妆舞会的精彩。
这片每次我都觉得没看过,也许因为生活中我始终没遇到过命中注定的佐依姑娘。
这就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喜剧,那么多人看出了励志的味道,还煞有介事的大谈感触。
我感觉他们不够成熟。
看电影不要抓细节不放,不要养成语文课做阅读理解的习惯,不要养成任何艺术品必有意义的观念。
这部电影就是轻喜剧,需要你从各种细节慢慢的体会。
每个点都会让你微微一笑而不是狂笑不止。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好处,而且这类电影对白居多,我通常更喜欢靠听的。
做其他事的时候无聊了 听一听电影,也是我的习惯之一。
在我听的众多电影中,这算一部。
5星推荐。
我听的电影都是5星推荐给大家。
其实没有几部:总统杀局,肖申克的救赎,好好先生,商海通牒,套利交易,早间主播,11罗汉,13罗汉,白日梦想家,超级魔术师,惊天魔盗团,破坏者,闻香识女人,高中校长阴谋事件,在云端,一点小信仰。
对白经典最重要。
基本就是这些,基本都看了几十遍,以后还会再看几百遍也不厌倦。
奔五的Jim Carey终于回归原点了,《Yes Man》灰常像他早期的作品《Liar》,轻松而不夸张,且不乏温情(倒是对于他后来所谓展现演技的《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和过分夸张的《Mask》本人无爱)。
《500 days of Summer》中的“Summer”Zooney在本部电影中的形象也非常惊艳,似乎在《Summer》一片中的形象太过多变了,还是此片俏皮可爱的Alinson更讨人爱一些。
永远对生活说Yes,承诺容易遵守难。
BTW,该片的花絮和原声都非常精彩,Jim在片场果然也是如此搞怪啊,尝试速滑蹦极飙车弹吉它,真不像快奔五的人。
题记:The world is a playground. You know that when you’re a kid……but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everyone forgets it.金凯瑞虽然是以无厘头搞笑闻名,但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当作喜剧片来看。
其实他在影片中演绎的卡尔,这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每天生活得庸庸碌碌,到头来不知失去多还是得到多,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
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自己追求的又是什么。
那天和好友聊天时说,如果不是因为考研,出国留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也许我们的大学生活会看上去更像生活一点!
三年来,我们就像影片开始时卡尔,拒绝着所有的事情,找着各式各样的借口。
拒绝找上门的女孩,拒绝去参加跟其他系联谊的圣诞晚会,拒绝去参加老乡会,拒绝和老同学聚会……因为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因为我要去图书馆;因为我要去自习;因为我要准备四六级,准备雅思,准备这个,准备那个;因为我要利用假期好好给自己充充电……可是这真是我们心里的想法嘛?
看见草坪上的对对情侣,也会蠢蠢欲动,我又不比那男的挫;看见别人潇洒地玩着轮滑,也会想着去尝试,那多酷多帅啊;看见学校举行象棋比赛,也会想去参加,我曾经可是校队的呢……但这种想法立马又会被自己强行压下去,再习惯性的找些借口来敷衍别人,欺骗自己。
我们只是习惯了去拒绝一切,习惯了“say No”,习惯了封锁自己,习惯了自闭,习惯了活在一种定式,一种标准,一种条条框框里。
好吧,我承认,我喜欢旅游,只有在路上,在行走中,我的身心才会彻底放松,忘记一切琐碎和烦恼,精神上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和好友背着旅行包,拿着地图,自己设计行程,自己安排食宿,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但是我每年只能作为“奖励”,赏给自己一次旅游的机会。
好吧,我承认,我喜欢逛街购物,谁说那是女孩子的专利。
走走看看的随意,趁打折血拼占便宜的心态,购买欲被勾起,“欲火焚身”的感觉,这些都比枯坐在图书馆看书,对着电脑屏幕改写那些机器代码要美上百倍。
但是我只有在购物不得不被日常需要时,才想起去满足这种需要。
好吧,我承认,我对现在的专业根本就不怎么感兴趣,尽管我还获过几次专业比赛的奖,现在还在实验室准备着另一项专业比赛。
我其实是文人出身,沦为一个准工程师,但我始终坚信自己是个商业天才(这样说有点不要脸)。
我喜欢看那些财经节目,听那些商界传奇,家里的书架上也堆满了经管财经类的书籍。
好吧,我承认……其实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处在一个能折腾也折腾得起的年纪,我们应该无所畏惧,没有那么多顾虑,纵使失败又如何?
我们输得起。
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去拥抱生活,享受生活,努力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至于会带来些什么,谁知道呢?
就像卡尔的后面一系列crazy和amazing的经历,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说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影片中艾利森和卡尔坐在好莱坞的影院,她说:小时候我们都知道世界只是一个大的游乐场,但是等我们长大了,却把这点忘记了。
看完影片的我忽然间有了想重新拿起吉他的冲动,大学后我就再没摸过了;开始憧憬下一次旅行,大理丽江还是四川九寨沟呢;考虑下次回家要不要拿出棋谱来摆一摆,好久不下象棋了;想认真地去追求一个女孩,天雷勾动地火的那种感觉;暑假后去开户尝试玩下股票,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天赋;想投资开家小店,尽快寻求经济上的独立……最后再用影片里的一句台词结尾,告诫自己,也与大家共勉:Wake up you , you are missing out a little thing called life .(快醒醒,你错过了一个叫做生活的东西。
)
歌好听
very healthy
完全是为了Zooey Deschanel看的啦!啊啊啊!
sometimes we need to say yes to something,which is the opportunity to open your life to the world。。。。
女孩太美了,歌曲都很好听!
太烂了,这品质,被预告片骗惨
相比金凯瑞其他的奇异怪诞,这次定调在了积极乐观上。用一个死宅荒诞的yes契约引出了最后的思考:即yes or no都不是正解,有时候maybe is fine。你只有yes的话,意味着你失去了no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要对别人say yes不是因为你必须这样,而是因为你心里明白你想要这样。但这种上世纪风格的喜剧剧情展开还是稍显单薄和脱离现实了些
其实关键不在于说YES还是NO,而在于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也就Zooey的美貌可以看看了,套路到掀不起波澜。
金叔和Zoey妹怎么看怎么不是一对。
看懂了他所阐述的东西了,有点感觉
单词班上看的
不咋滴
有失水准。
纽约时报的评价:如果你有一个版本不错的<大话王>就在家重新看一遍吧
片尾曲是EELS
唯一亮点是那个妞~
好像算不上励志 不过是讲生活的 剧情不知道是谁编的 太有意思了 JIMCARREY的戏剧天赋给电影加分
如果让我对每个人都说“是” 我就疯了
创意是不错从no到yes居然能春回大地。不太喜欢JimCarey虽是喜剧明星但长的龌蹉举止粗俗所以演的小人物也挂三。人生态度由被动化主动由消极转积极是需要自我的改变。如果真能如此生活多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