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那些人
그때 그사람들,The President's Last Bang,总统致命一击,那时候的人们
导演:林常树
主演:韩石圭,白润植,宋在浩,金应洙,郑元中,金相镐,崔东勋,曹恩智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5
简介:1979年10月26日! 那天,展开前所未闻的事件的那时那些人们。 “今天,我来办!” 由于直升机没有位置,中央情报部金部长没有和总统一起去参加活动而来到医院做检查,他的主治医生告诉他健康状况不理想,劝金部长暂时休息。途中听到总统突然要举行晚餐聚会消息的金部长,立即决定和随行秘书一起前往宫廷洞。晚餐已经开始,看到..详细 >
那个年代的韩影真是百花齐放,拍一百部四平八稳的《南山的部长们》,都比不上这一部妙趣横生的推拉
感觉有点混乱,更喜欢南
很有风格,程耳是不是跟他学的
不同于《南山的部长们》那种忠奸分明的拍法,这部片子的刺杀事件从头到尾处处透着滑稽,被刺杀的车智澈、目睹刺杀的金桂元和刺杀者金载圭都被拍成了丑角,刺杀事件与其说是蓄谋已久不如说是一时起意,处处是漏洞。白润植饰演的金载圭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病人,大腹便便的参谋总长也难堪大任,处处透着草台班子感,最后的旁白也对这场虚妄的“民主主义革命”戏谑调侃了一番,以至于看到最后只觉得悲哀。
黑色幽默喜剧,每拍摄一次10.26就有一名高木带统领吃枪子。
7/10。林常树总喜欢搞非主流的技术主义,必然妨碍接受遭至批评。暗杀总统的场面调度设计挺了得,摄影机前后上下窥视着这群人,拉出冷峻狭长的空间传来枪鸣,展示出故事场景的完整过程,事后冒出一句“我们又不是犯罪”黑到彻底;后面聚诉纷纭的公关隐瞒部分则沉闷杂乱,东拉西扯使主体情节更加破碎化。 @2015-10-01 05:00:39
看完首尔和南山,理应更好的看懂,越看越乱,框架看懂了,人没看懂
2020.03.19 二刷 卡夫卡林 杰作, 那时候那些人把南山的部长们比下去的原因之一在于导演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两片比较之下,南山的导演并没有给观众任何新鲜的角度,几乎是一部历史频道纪录片真人重现片段。而林明显地将事件中本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们:现场保安,歌手,陪酒女,甚至是厨师长,侍者等作为叙事中心。两者面对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成为决定作品高低的决定因素。
首先看的是无字幕版也听不懂韩语。镜头富于抒情性,特别几个长镜头tracking shot配上音乐的调度,横向展现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的人在做什么,颇具宿命感,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共同走向宿命尽头。比起《南山的部长们》,总统亲日情节更明显,高官们的塑造,更少于威严稍贴近普通人。两部都有上帝视角垂直俯瞰众生地上铺满落叶。《南》是地上唯美银杏叶,朴部长和金部长走在异国道路上,路上精致铺满黄色落叶,似乎无法踩脏,这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权利无关,优雅无关,自由无关;《那》是刺杀当晚聚会门外手下们夜晚在外面已被众人踩踏的红色枯萎落花。都凋零而又无法挽回感,这一点上更喜欢后者,众生踩踏少具美感。上帝视角绝对安静地凝视整个建筑内秩序的彻底紊乱。
韩国历史用黑色幽默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唔,今天电视上播,比那个什么南山部长好看
韩国总统跟总理喝酒侃大山的样子跟我在路边摊时一模一样。
韩国 1979 三部曲
挺邪性,预谋杀人事件,林常树的电影一般都很怪。
被低估了。
朴正熙杀人事件始末!
棒子还是适合喜剧
有些荒诞但或许这就是历史
在《南山的部长们》出来后回看本片,高下立判。《南山》里所有角色都是“大”人物,即使是坏人也是“大”坏人。金载圭开枪前说的话是“以革命的名义,杀死革命的背叛者”;牺牲了朴正熙的评价,拯救了整个维新时代的历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辩护。而在这里,下到门卫,上到金部长,张总长,朴总统本人,都被还原成一样的“小”人物,于是历史不再有主人公或英雄(都是hero)。本片中,金刺杀朴前的最后一句话“高木正雄,你也有今天”,才是真正把朴金彼此的本来面貌流露出来。
以私生活为切入点,总有些杜撰野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