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用咄咄逼人来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丧失了人的尊严。
我等待,我观看。
恩惠也许来,也许不来。
也许这种既平静又不平静的等待就是恩惠的使者,抑或恩惠本身。
在你我的身体里、心底深处,有一头隐形的暴龙。
年轻时,我随着这个世界恣意妄为,熟谙世事后我沉默寡言。
当我选择忍耐,对身边的人情世故宽容,我内心的暴龙便在不知不觉中“积郁”成一头无比残暴的野兽。
弱者的心底,有着难以想象的邪恶力量,好似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然后发动对社会的致命逆袭。
这是一个关于包裹着黑暗外衣的温情夹心的故事,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一开始被几个相当不理性的暴力镜头所蒙蔽,以为这是一部相当黑暗的残酷的片子,那么你错了一半,因为接下去发生的故事急转直下。
但是你也对了一半,因为急转直下的故事并非冒着粉红色浪漫的泡泡,只是它更黑暗和残酷,但是它却奇妙的治愈了第一种暴力。
Joseph是一个中年失偶的坏老头,他寻衅滋事,谎话连篇,在社区声名狼藉,处处惹人厌烦,总是轻易的被各种小事挑起他的怒火,歇斯底里的发泄让他的人生完全失控,直到他错手踢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的爱犬。
他突然被震慑了,他再次体会到失去亲人的感觉,心痛、悔恨但是却无法挽回,于是他尝试克制自己病态的冲动,但是这种不能向外发泄的能量几乎要将他自己摧毁了,他不明就里的跑进了一家福利商店,里面堆满了二手的衣物,他躲在衣服后面,浑身战栗,不知所措。
同样不知所措的还有福利店的店员,Hannah。
出身在富人区,笃信天主教的Hannah惊恐的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却不知怎么充满勇气的前去和Joseph交谈,并且为他祈祷,她的温暖融化了Joseph缺失关怀和爱的内心,放声痛哭起来。
但是故事并没有成为王子和公主的童话世界,Joseph并没有从此获得了拯救,反而他仍然用他粗俗的话语伤害着Hannah,只是Hannah并不放弃,表现出一个虔诚的教徒的超然人性,坚持不懈的祈祷,让人恍惚以为这是一曲关于宗教力量的颂歌。
当Hannah带着Joseph对于自己身为不同阶层的嘲笑回到自己漂亮富庶的家中,等待自己的却是让人不安的彷徨、紧张和忧虑,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全然不同于Joseph如此潦倒和破落的人生的所谓中产家庭在虚假外衣下的绝望。
Hannah无助的面对着一个自己曾经深爱,现在既无法面对又无法放下的人们眼中的完美丈夫,一个因为自己性能力的缺陷无法满足妻子而内心扭曲变态的成功人士,他在这座别墅以外维持着翩翩风度和关怀细心,丝毫没有流露出一点内心的汹涌波涛和即将喷涌的盛怒,但是只要这扇门一关上,他就变成了一个禽兽,肆意的折磨和虐待着自己的家人,爱人和亲人。
但怒火过去,他又哭得像个孩子一般,请求Hannah的原谅,勾起两人回忆曾经当初的美好。
Hannah毫不意外的宽容、抚慰着他,接纳着他的残缺和不完美,正如上帝告诉她应该做的。
Hannah,正如Joseph后来回忆中自己肥胖的妻子,善良并对一切罪恶采取的包容。
只是她们的善良并没有如圣经里所述的那样拯救了自己的爱人,而是因为这种纵容彻底的摧毁了他们的脾性,也毁灭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因为丈夫目击Hannah帮Joseph在福利商店试一件参加葬礼的衣服的场面,而被报复,摧残达到Hannah所不能继续承受的地步,Hannah选择在第二天清晨匆匆的离开了家,她无处可去,因为不会有人会相信她所遭受的待遇,她找到了Joseph,他忽然成了唯一能够接纳和拯救她的人。
他们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虽然这个古怪的老头总是磕磕碰碰的,时好时坏的对待自己,但是Hannah总是感觉到一种温暖和安全感。
于是她参加了Joseph老友的葬礼,剥离了感伤和遗憾以后,那个葬礼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派对,彼此陌生的人们之间弥漫着理解和亲切,Hannah在这些人中逐渐放松和享受难得的自由和肆意,她愉快的笑着,舞蹈着,喝酒攀谈,仿佛从来没有这般被简单朴实的生活滋养过。
清晨,当她听到Joseph边做着自己爱喝的仅加牛奶的茶,边说起自己五年前去世的老婆,因为庞大的身材而被自己昵称为“暴龙”时,她彻底的融化了,她爱上了这个自称不是好人的怪老头。
而Joseph对于前妻的思念和爱也忽然打开了闸门,汹涌而来,他拥抱着Hannah却若有所思的了悟,正因为Hannah所经历的苦难,那些似曾相识的瘀伤和红肿,让Joseph对自己的妻子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个陌生人的痛苦忽然成为拯救Joseph灵魂的良药,他忽然明白自己无法抑制的狂躁和暴力的缘由真是因为他曾经有一个如此深爱或者说是溺爱自己的人,却没有被珍惜,那种隐含在潜意识中自己不想面对的遗憾,成为他深深的枷锁。
至此,Joseph 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救赎,他似乎从来没有那么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帮助Hannah去面对她的人生。
故事的高潮出现了,Joseph拿了Hannah的钥匙,小心翼翼的打开房门,一间间的寻找她那在清晨应该熟睡的人渣丈夫,准备狠狠的给他一拳,没想到的在最后一个房间,看到的是一具已经死去数日,已经开始招惹蚊蝇的死尸。
是的,就是在那一夜,Hannah无法忍受变态的丈夫强暴自己,还意图在她的身体里插入玻璃,为了自己仍然保留希望成为母亲的机会(一个传统美德的女性的愿望),和这些年所经历的所有非人的待遇叠加的压抑总爆发,她拿起了一旁散落的刀子,直直的插进了丈夫的脖子,利落的割断了他的大动脉。
在几乎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痛快淋漓的完成了这么一个了断。
直到Joseph不可置信的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沉浸在爱和家庭温暖中的Hannah,和她破费心思的准备妆点房间的鲜花和正在准备的食物时,他似乎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曾看到的一切正式这个逆来顺受、可怜而善良的女人所作所为,观众也不能。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血腥,但是那样美丽和让人着迷。
从此,王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星期祭扫自己一直忽略的老朋友,并且看望自己落难在监狱服刑的公主,等待着公主真正被救赎的时刻。
这看似不算什么快乐的结局却带有让人满足的温暖,似乎这样的结果对男女主人公是最好的结局。
我一直对台版翻译的片名《沉睡的暴龙》很有兴趣,谁是暴龙?
谁在沉睡?
是所有像Joseph和Hannah丈夫的施暴者?
还是那些像Hannah一般的受暴者?
也许还有更多人,Joseph的妻子,邻居孩子Sam,Sam的母亲,那些忍受着恶犬骚扰的邻居们,或者更多的,每一个观众和我们每个人。
我们对于生活中问题、伤痛、不公的麻木和容忍,让我们做得还不如一个癫狂的Joseph那样勇敢。
我们是否也在等待自己的临界点,等待瞬间爆发时的无意识,等待纵容之后的对彼此的毁灭,我们正在将自己酝酿成一条随时爆发的暴龙。
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动物在临界反应之前,只能承受一定量的羞辱责罚,这是它的天性,懂吗?
”
唉现在简直看不了我们collie被折磨的戏份,看着心疼。
collie奥斯卡采访时候记者说看过暴龙就知道总有一天你会得奥斯卡,深表赞同。
20210102更新:看了Youtube才知道爱奇艺的是删减版,删得毫无痕迹……真是好气这样不尊重电影作品的完整性只是因为有一段暴力镜头就删掉,这种环境怎么可能创造出好作品呢……这段戏有多重要没有这一段就不会知道为什么汉娜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不能理解这种深刻的痛苦和悲哀。
看了导演和演员的interview,真是很感动,this is absolutely a very beautiful movie,而collie的演绎简直完美。
演丈夫的eddie说演的时候就代入olivia本人,olivia is such an easy person to love, so it's really easy to abuse her, because that's the way he loves her。
然后说我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但我会向所有人推荐这部电影,because we can finally see what Olivia can do, as she can always.
约瑟夫过着自暴自弃的生活:赌博,喝酒,踢死自己的小狗,没有亲人、唯一的死党得癌症快要死了。
偶然获得天主教徒汉娜的救赎,命运却在他决心改变时,又扔给他一个更糟糕的境况。
当他要与汉娜的丈夫有个了结时,发现她杀死了虐待自己的丈夫。
约瑟夫克制自己没有打死邻居家的恶狗,邻居小男孩的脸却被恶犬咬残了脸。
当你没有通过今生要修行的人生课题(心中的暴龙)时,命运会不断扔给你类似题目,直到可以坦然接受现状,过好现在的生活(约瑟夫重新过着正常的生活,并去监狱控探望汉娜,等着她。
汉娜在监狱中为自己杀死丈夫赎罪,领悟成为真正自己的真谛。
小男孩的脸残破了,仍然在草地上玩着玩具),才能翻转人生,跳入另一个阶段。
影片结尾,约瑟夫恢复了重新生活的勇气。
最初是被这片名吸引,期待了一阵子,终于在前两天上映了。
看的是周六的晚上场,坐的还挺满的。
影片的整体气氛相当压抑,男主是个毫无疑问的老loser,天天酗酒,妻子五年前死了,最好的朋友得癌症死了,没有子女,只剩一个神经兮兮的老伙计tommy和一只狗,还自己把狗给打死了(当然,打死后接着就后悔了)。
脾气暴躁,不是追着别人打就是砸人家店。
这样的他,在受伤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开慈善用品店的天主教徒hannah,男主的粗鲁并没有换来hannah的愤怒,而是十分同情他,为他祈祷。
女主hannah住在富人区,老公很有钱,但是却有难言的苦衷,因为老公是个变态,不断向她施暴,甚至在她下体塞异物。
而可怜的女主一直逆来顺受,选择默默承担这一切,她老公不断的道歉,她不断的原谅。
原因自然是因为在她心中,上帝总是应该包容,帮助他人,她作为教徒也要试着去原谅,无论别人做错了什么,都以原谅作为第一准则。
不断如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怨恨日积月累。
在她和男主交往过密被老公发现后,她老公完全丧失了人性,变本加厉的毒打,甚至强奸她。
终于,在心灵肉体双重摧残后,女主彻底崩溃,将耶稣的画像砸烂,小宇宙爆发把老公杀死。
然后去至男主家里暂住寻求安慰,男主慢慢敞开心扉,说出了他去世的妻子为何被他称为暴龙(Tyrannosaur),原来仅仅是因为她体重过大,走楼梯时会发出暴龙一样沉重的脚步声。。。
最后,女主还是进了监狱,男主重新做人,静静的等着女主出狱。
其实关于暴龙的这一处可谓是导演的点睛之笔,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头暴龙,尤其是那些看似逆来顺受,咽下所有苦痛的人。
不同的只是有的人一开始就将心底的暴龙挖掘出来,就像男主,暴戾无比,用各种暴力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而有的人将暴龙埋藏的很深,致使其不断成长,最终,喷薄而出的是一头成年巨龙,一击就置人于死地。
就像影片的海报那样,暴龙的化石就埋在你静静站立的地方,你却不知道。
如果女主不是那样一直隐忍,笃信于上帝,而是一开始就反抗,或者与丈夫离婚,最后也许不会这样悲剧。
而上帝,一如既往的表现乏力,只是静静的看着,放任暴龙肆虐,仿佛局外人。
大概那些生活的快乐幸福的人会将心里的暴龙养成宠物龙,而最绝望的人无疑会召唤出最恐怖的暴龙。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那个小男孩sam,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怜。
本来命就不好,总受欺负,自己的母亲还找了一个傻逼男友,对小sam巨差,sam似乎只有男主一个朋友。
虽然如此不幸,但小男孩依然苦中作乐,为片子增加了些许黑色幽默的色彩。
但最后却凄惨的被母亲男友的狗咬伤面部,那个他一个人坐在地上,残缺的面部,无神的望着远方的镜头实在令人心碎,成为本片最为黑暗的部分。
这样一个从小被毁掉的孩子长大后,该会有多么强大的暴龙在体内呢,想想就不安。
也许,在侏罗纪时代,没有上帝。
这是部太压抑的电影,就像海报的设计风格一样,电影也充满了浓郁的黑色气息。
一开始男主角的各种暴力表现,加上酒后的喃喃自语,以及不受控制的愤怒,就让人觉得莫名的压抑,男主角的暴力似乎是不受控制的。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知道了他一塌糊涂的生活,老婆去世了5年,身边没有任何子女或者亲戚,心爱的狗被自己不小心一脚踢死,最好的朋友也因为癌症即将离世。
他每天喝酒赌博度日,动不动就迁怒于别人,他的愤怒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生厌。
直到有一天,他在怒不可赦的时候跑进了一家店,为了平复愤怒而躲了起来。
小店的女主人,也就是女主角,是个前程的基督教徒,她不停的安慰他,甚至为他祈祷。
可惜男主角并不领情,甚至恶言相向,说她是因为没有孩子才笃信基督教。
故事情节随之转向女主角,她的生活看似幸福(除了没有孩子),其实他丈夫是个人前有礼,人后变态的伪君子,他不停的怀疑、折磨、侮辱、甚至殴打她。
男主角多次光临她的小店,有一天被她的丈夫撞见,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的二人在她丈夫多疑的眼里却成了妻子的不忠行为。
然后就是一番不由分说的殴打和侮辱,虽然女主角则一再忍让,最终还是受不了折磨离家出走。
她来到男主角家里,男主角看她没有亲人朋友接纳,只好让她暂时住下,他们一起度过了几天有时尴尬有时融洽的日子,两个人都喜欢上了对方。
最后男主角决定彻底解决问题,拿了她的家门钥匙,准备去找他丈夫说清楚,却发现女主角那天其实是把他杀了之后离家出走的。
电影为什么叫“暴龙”?
片中的解释是男主角给死去的妻子起的外号,因为他妻子很胖,每次上楼都像是有只暴龙在楼梯上。
其实人内心的愤怒就像是深藏在体内的暴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男主角时常被自己的暴力倾向困扰,他自己也说妻子是个好人,但是如果妻子还活着他依然还是会像对待狗一样的对待她,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而女主角则将自己的愤怒深深隐藏,几次她丈夫对她施暴之后她都选择原谅他,可是从她的眼神看得出她内心的“暴龙”已经形成,直到最后愤怒将“暴龙”“激活”,犯下大错。
为什么他们会被暴力所困扰?
从男主角的口中大概能得到答案,他说恨他的父亲,所以我们大概能猜到他小时候的经历。
邻居小孩子更是为这点提供了印证,孩子的经历其实就是他小时候的缩影,看到孩子充满暴力的环境就如同看到以前的自己。
施暴的人和被施暴的人到最后其实都是受害者,这其实就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最可悲的是那个邻居的孩子,最后被恶狗咬伤了脸,他的未来会不会还是在这样的暴力环境里打转呢?
真叫人为他捏了把汗。
还好导演安排了一个还算是光明的结局,不然看完电影观众真的可能会“郁郁而终”。
这是一个关于包裹着黑暗外衣的温情夹心的故事,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一开始被几个相当不理性的暴力镜头所蒙蔽,以为这是一部相当黑暗的残酷的片子,那么你错了一半,因为接下去发生的故事急转直下。
但是你也对了一半,因为急转直下的故事并非冒着粉红色浪漫的泡泡,只是它更黑暗和残酷,但是它却奇妙的治愈了第一种暴力。
Joseph是一个中年失偶的坏老头,他寻衅滋事,谎话连篇,在社区声名狼藉,处处惹人厌烦,总是轻易的被各种小事挑起他的怒火,歇斯底里的发泄让他的人生完全失控,直到他错手踢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的爱犬。
他突然被震慑了,他再次体会到失去亲人的感觉,心痛、悔恨但是却无法挽回,于是他尝试克制自己病态的冲动,但是这种不能向外发泄的能量几乎要将他自己摧毁了,他不明就里的跑进了一家福利商店,里面堆满了二手的衣物,他躲在衣服后面,浑身战栗,不知所措。
同样不知所措的还有福利店的店员,Hannah。
出身在富人区,笃信天主教的Hannah惊恐的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却不知怎么充满勇气的前去和Joseph交谈,并且为他祈祷,她的温暖融化了Joseph缺失关怀和爱的内心,放声痛哭起来。
但是故事并没有成为王子和公主的童话世界,Joseph并没有从此获得了拯救,反而他仍然用他粗俗的话语伤害着Hannah,只是Hannah并不放弃,表现出一个虔诚的教徒的超然人性,坚持不懈的祈祷,让人恍惚以为这是一曲关于宗教力量的颂歌。
当Hannah带着Joseph对于自己身为不同阶层的嘲笑回到自己漂亮富庶的家中,等待自己的却是让人不安的彷徨、紧张和忧虑,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全然不同于Joseph如此潦倒和破落的人生的所谓中产家庭在虚假外衣下的绝望。
Hannah无助的面对着一个自己曾经深爱,现在既无法面对又无法放下的人们眼中的完美丈夫,一个因为自己性能力的缺陷无法满足妻子而内心扭曲变态的成功人士,他在这座别墅以外维持着翩翩风度和关怀细心,丝毫没有流露出一点内心的汹涌波涛和即将喷涌的盛怒,但是只要这扇门一关上,他就变成了一个禽兽,肆意的折磨和虐待着自己的家人,爱人和亲人。
但怒火过去,他又哭得像个孩子一般,请求Hannah的原谅,勾起两人回忆曾经当初的美好。
Hannah毫不意外的宽容、抚慰着他,接纳着他的残缺和不完美,正如上帝告诉她应该做的。
Hannah,正如Joseph后来回忆中自己肥胖的妻子,善良并对一切罪恶采取的包容。
只是她们的善良并没有如圣经里所述的那样拯救了自己的爱人,而是因为这种纵容彻底的摧毁了他们的脾性,也毁灭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因为丈夫目击Hannah帮Joseph在福利商店试一件参加葬礼的衣服的场面,而被报复,摧残达到Hannah所不能继续承受的地步,Hannah选择在第二天清晨匆匆的离开了家,她无处可去,因为不会有人会相信她所遭受的待遇,她找到了Joseph,他忽然成了唯一能够接纳和拯救她的人。
他们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虽然这个古怪的老头总是磕磕碰碰的,时好时坏的对待自己,但是Hannah总是感觉到一种温暖和安全感。
于是她参加了Joseph老友的葬礼,剥离了感伤和遗憾以后,那个葬礼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派对,彼此陌生的人们之间弥漫着理解和亲切,Hannah在这些人中逐渐放松和享受难得的自由和肆意,她愉快的笑着,舞蹈着,喝酒攀谈,仿佛从来没有这般被简单朴实的生活滋养过。
清晨,当她听到Joseph边做着自己爱喝的仅加牛奶的茶,边说起自己五年前去世的老婆,因为庞大的身材而被自己昵称为“暴龙”时,她彻底的融化了,她爱上了这个自称不是好人的怪老头。
而Joseph对于前妻的思念和爱也忽然打开了闸门,汹涌而来,他拥抱着Hannah却若有所思的了悟,正因为Hannah所经历的苦难,那些似曾相识的瘀伤和红肿,让Joseph对自己的妻子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个陌生人的痛苦忽然成为拯救Joseph灵魂的良药,他忽然明白自己无法抑制的狂躁和暴力的缘由真是因为他曾经有一个如此深爱或者说是溺爱自己的人,却没有被珍惜,那种隐含在潜意识中自己不想面对的遗憾,成为他深深的枷锁。
至此,Joseph 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救赎,他似乎从来没有那么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帮助Hannah去面对她的人生。
故事的高潮出现了,Joseph拿了Hannah的钥匙,小心翼翼的打开房门,一间间的寻找她那在清晨应该熟睡的人渣丈夫,准备狠狠的给他一拳,没想到的在最后一个房间,看到的是一具已经死去数日,已经开始招惹蚊蝇的死尸。
是的,就是在那一夜,Hannah无法忍受变态的丈夫强暴自己,还意图在她的身体里插入玻璃,为了自己仍然保留希望成为母亲的机会(一个传统美德的女性的愿望),和这些年所经历的所有非人的待遇叠加的压抑总爆发,她拿起了一旁散落的刀子,直直的插进了丈夫的脖子,利落的割断了他的大动脉。
在几乎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痛快淋漓的完成了这么一个了断。
直到Joseph不可置信的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沉浸在爱和家庭温暖中的Hannah,和她破费心思的准备妆点房间的鲜花和正在准备的食物时,他似乎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曾看到的一切正式这个逆来顺受、可怜而善良的女人所作所为,观众也不能。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血腥,但是那样美丽和让人着迷。
从此,王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星期祭扫自己一直忽略的老朋友,并且看望自己落难在监狱服刑的公主,等待着公主真正被救赎的时刻。
这看似不算什么快乐的结局却带有让人满足的温暖,似乎这样的结果对男女主人公是最好的结局。
我一直对台版翻译的片名《沉睡的暴龙》很有兴趣,谁是暴龙?
谁在沉睡?
是所有像Joseph和Hannah丈夫的施暴者?
还是那些像Hannah一般的受暴者?
也许还有更多人,Joseph的妻子,邻居孩子Sam,Sam的母亲,那些忍受着恶犬骚扰的邻居们,或者更多的,每一个观众和我们每个人。
我们对于生活中问题、伤痛、不公的麻木和容忍,让我们做得还不如一个癫狂的Joseph那样勇敢。
我们是否也在等待自己的临界点,等待瞬间爆发时的无意识,等待纵容之后的对彼此的毁灭,我们正在将自己酝酿成一条随时爆发的暴龙。
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动物在临界反应之前,只能承受一定量的羞辱责罚,这是它的天性,懂吗?
”
从开始男主角一脚踹死爱犬到最后杀死他人的恶犬,虽然有小混混的打斗和不少言语上的龃龉,影片大部分关于暴力的镜头放到了人的特写,并没有过多的直接暴力呈现,就如同导演希望表达的暴力关键并不在于暴力本身,而是源起与转移。
生命因痛苦而爆发以及爆发后的加剧痛苦真不是这样写写几行字,也不是影像如何映射就能表达,不过如此沉重主题和相符合的电影化语言,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触及的契机。
这名字跟电影一点也不挨。
片尾上字幕时的音乐《We were wasted by The Leisure Society》很好听。
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喜欢观看人的各种状态,尤其是颓废。
颓废和苦难才是人生的真谛。
因为人生的真谛,本质上仅仅就是填充食物维持生存、两性交合保持繁衍,美丽和丑恶都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衍生品。
也许正是因为我拥有幸福的生活,所以我才有足够的心态去观看颓废和苦难。
啊!原来我想看的是1996年的玛蒂尔达那部电影!我跳着看的 感觉很无聊不过布景和服装真的很漂亮!
表演中的一次突发状况,玛蒂尔达的处变不惊、迷人眼神和曼妙舞姿,吸引着王储尼古拉,同样也让安德烈公爵和沃伧佐夫心生爱慕。尼古拉和玛蒂尔达不可救药地陷入情网。在尼古拉加冕时的献舞并不完美,但却坚定了尼古拉与玛蒂尔达厮守的决心。当玛蒂尔达满心期盼地等待尼古拉的出现时,挣脱囚禁的沃伧佐夫将其掳走,发生意外。以为爱人已逝的尼古拉心灰意冷,决定与阿列克斯完成加冕典礼。最后,幸免于难的玛蒂尔达突然出现,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有情人难成眷属。
剧情单调无聊,缺乏感染力。能看的就是宫廷奢华风的服化道和女主的美貌。
俄罗斯皇宫建筑的精致,俄罗斯男人的眼泪,俄罗斯女人的丰腴,赏心悦目……
三星半?反正不到四星。(听说露西亚人差点把上影剧院给烧了?把电影这么当真的吗?)反正这位导演连个故事都不会讲,要不是历史元素加持+女主的脸很是我的type(我在讲什么……)我估计看不完。看完后再看此片的海报我对制作组彻底没了希望呵呵。没觉得多玛丽苏,狗血是狗血。看看美人华服心情真的好。配乐和服装设计nb,尤其配乐,露西亚真是深得我心……
从申英玉的swan来的,电影不怎么样,但是咏叹调唱得很悲壮啊。
花了我三天做内部翻译,总算搞完了但是我不做出对影片的任何评价期望国内观众能早日看到
优点:服饰场景很华丽,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很有仪式感。音乐不错,画面很美。尼古拉二世无能的个性和亚历珊德拉皇后可怕的控制欲、虔诚信教、歇斯底里的性格有所体现。女主很漂亮。缺点:剧情胡说八道。片子剪辑有问题,剧情衔接不当。给尼古拉洗地,踩踏事件洗白白,美化了沙皇统治。
值得一看,二刷了嘻嘻,羡慕这些人
女主的颜可以解释一切。不过美丽、爱欲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强大吗? 我想是的。跟情感比起来,理智太弱小了
服化优秀 剧情狗屎
还是要做slut 给自己多找点选择 不然没一个男人真的靠谱
真的很漂亮很美,沙俄时期的宫廷风,其实尼古拉二世比演员要更帅一点。。
场景服装都很不错,人物剧情疯疯病病
鹅宫梦露。居然压根没有出现克谢辛斯卡娅的专属舞伴泥金!……
没有熟肉……只好把奢靡的片段都先挑着看了看……
毛熊不缺型男美女,为什么两个主角都不是俄罗斯人?
精致的狗血大片,四星半。老沙皇救人很感人。能看得出俄国人至今不喜欢尼古拉二世那位皇后。
女主太漂亮了 剧情没啥衔接性 但是情感什么的表达的可以 话说比起男主我更吃安德烈这款啊 女主原型最后嫁给他了也蛮好的
当你看到Lars Eidinger的时候你会想看看电影的预告片,然而以外的发现Schaubühne的导演Thomas Ostermeier(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竟然也演了个角色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上了必看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