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差的抢版。
我依然看了它两次。
谢立文的香港,令人想起王家卫、亦舒、黄碧云、周星驰……或者还有陈果,一干香港人,立足于这个城市,举手投足间俱洗不去广东语的背景,永远那么坚定、游离、世事洞明、天真喜悦、大都会的冷漠、小市民的狡侩……永远能够读出生活最丰富的面貌。
用最辛酸的讽刺,写最乐观的人生。
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授课,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小朋友们学习两文三语、耍赖、面试、装死……还有一课,叫乐观进取,那是跳恰恰舞。
窗外的大楼顷刻间倒下又立起新的摩天大楼,港人从小就识得“打拼”二字。
所以那环山抱海开满鲜花的十平方墓地,麦太为它打拼,月供198 元。
母子二人乐陶陶地坐在墓地前吃野餐,生活充满希望。
麦兜肥肥的身子扭扭扭,啊,他在跳恰恰舞。
我哭了。
然后菠萝油王子的故事开始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后来,他长成了一个大叔。
”“动物王国开大会,狐狸、大象都来了。
狮子大王宣布:散会!
”麦兜说,妈妈,不如你念哈里波特吧。
麦太想学J.K.罗l琳,却没有讲故事的天分。
她的故事平淡丑陋,总是直接说出故事的结局。
从前有一个王子,他被变成了菠萝油、经历了欺骗、杀了人、遇见了批萨小子……最后,却逃不出变成一个大叔的命运。
又或者,我们可以说,有一个大叔,他以为自己曾经是个王子。
我们都曾经以为自己是公主或王子。
现在,不得不面对自己变成一个大叔的事实。
麦兜还在抖脚,玉莲成了麦太,月供198元的墓地顶让给了别人,依然要为生活打拼下去。
寻找过去的菠萝油王子消失了,我们相信他经历万般传奇冒险回到了自己的王国。
狮子大王宣布:散会!
《麦兜》的漫画是温情小品,《麦兜》的电影是冷峻的世俗画。
作品水准之高,超乎我的预想.我会去收藏一个好的版本,多读几次。
為什麼麥兜能拍的這麼悶呢。
第二部開始有點不明白,後來等看明白的時候就開始覺得有點鬱悶。
真的喜歡上麥兜了,不是因為多少開心的東西,是一些很現實很平淡的,現實真的是無奈的或者說是不由得去選擇的。
比如麥兜說自己蠢,肥,長大後他才知道,蠢,未必好笑,肥,未必大力。
有點卑微卻活的快樂,然後越來越沉默下去。
麥炳的故事之前拖的太長,一直拖到我已經有點BORING的時候還一直聽裡面碎碎念碎碎念,卻一不小心正好掉進後面的格局中。
第一次開始害怕所謂說安定下來的愛情,到最後日子都成了碎碎念,無比緩慢,重複,無懸念,市井世俗,生活,碾碎和磨平一切。
和那個一個畫面無比柔和美麗的一個海島的,墓地的廣告。
麥太帶著麥兜躺在那樣的藍天白雲下的海邊的綠地上,一個已售出的圈起來的(墓)地上。
麥兜話,(這個故事)也許是爸爸說來騙我媽媽,也許是媽媽編來騙我,再不,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終於小小明白媽媽為何總省吃省用,供我學好多東西買保險,還有好多大米好多衛生紙,好像隨時準備走難似的。
不過最離譜的還是這個,她說它掛了以後,不想再飄來飄去,只想躺在這兒,每天對著海抖腳,不知多過癮。
(哭)我小朋友,不明白這有多過癮,我只是,覺得有些些慘。
爸爸想回去以前不曉得那兒。
媽媽只曉得以後不知道到哪兒,只有我一個,留在現在。
整個故事都其實一直都是一種悶悶的調調,背景的音樂不管怎麼樣到最後只不過簡單到鋼琴聲,抑或大提琴,其實也是些很經典的只不過藏的比較深。
其實從一開始麥兜的抖腳(回頭看的時候,發現麥兜說過,一個人在走的時候,發現周圍的一切都在抖著抖著,像跳舞般,其實,我哪兒都不想去,我只不過好喜歡現在這樣子),麥太講故事老是喜歡直接跳到結局,幼稚園教小朋友裝死,無比優美的墓地的廣告,拆遷。
其實從一開始就在講述一個時間不停延伸的故事。
常會放到麥兜,抑或麥炳,在一直走,一直走,從街上,到小王子在X星球尋找玫瑰的緩慢的節拍,一步一步。
還有一個場景,波羅油王子坐在一家店的門口等,一直等一直等,身後的場景加速變換,“從前有一王子,悶悶的,有一天,他突然變成一個大叔”。
回頭看的時候此才看明白前面很多東西,原來看的有點悶有點不懂的東西。
悲是從很多看似很搞的地方不小心滲出來。
PS,不適合小朋友看的電影。
麥1语录'那不是缺陷,是你不再在夢中火鶏從出生到死也就幾個月的時間,而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竟然比它生前還要長火鶏的味道,在將吃未吃和的一口之間已經是最高峰.之後的,不過是開始了也就吃下去抓住個包,我忽然明白,原來有的事情,沒有就是沒有,是真的沒有,唔得,就是唔得,沒魚蛋沒粗面沒去成馬爾代夫沒獎牌沒有保仔寶藏,而張保仔.也沒有咬過那個包,原來蠢,並沒有那麼好笑蠢會失敗,會失望.失望,並不那麼好笑,肥都不一定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亦不一定得,抓住個包,我突然想,長大了.要面對一堆堆事實,未必都可以發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消失的時候,我會怎麼樣'
我不会欣赏电影,电影于我先是一种消遣,然后才是一种感悟。
之所以会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敏敏。
前段时间和敏敏住在一起,两个人都那么单纯,听着手机里那段短短的“王子啊……”,笑得在床上打滚,乐不可支。
而且还要不停的重复听,在街道上、公车上都旁若无人地听,笑得花枝乱颤。
“你睇下果度粒星星,果粒咧,最细果咧~~我听人讲,天上有一粒好细好细既星星,上边净系住住一个小王子,距每日净系照顾住距最爱既一朵花——王子啊,你识唔识得距架?
” 这个单纯而又充满憧憬的声音深深感染了我和敏敏,周围虫鸣的声音令我回想起了家乡的夜晚,王子呆头呆脑的回答令我想起每个人尴尬的时候——说认识吧,事实又不认识;说不认识吧,又觉得没面子,还是不要讲比萨和王子咯。
“做菠萝油最紧要开心啊嘛!
”不过—— “你头先讲果D王子咧——吓?
——等我返到皇宫,我会试下稳距地个啦——哇,甘就梗啊!
” 情迷海龟比萨真是超级纯真可爱,在送外卖的路上遇到王子,偷偷撕蟹柳给王子吃,比萨乞乞到了钱给王子买塑胶的王冠和斗篷,给钱王子去租船,还买了一包橙给王子在船上吃。
“甘你唔同我走咩?
——傻咩,我仲要送比萨啊嘛——甘你送完会唔会来稳我架?
——如果我无俾人一啖嚼左我都会来既——咩话?
——总之你今日开始,要做个又梗又快乐既王子啊——咩话?
——快乐王子啊——咩话?
——快乐王子啊——” 王子变成了一个懵佬,但他还是在每天每天呆头呆脑的生活中惦记着他梦中的那朵花,为了它,他要回家。
麦兜说,爸爸要去不知道哪里的从前,妈妈要去不知道哪里的以后,只留下我一个,在现在。
我记住的是那个小小的比萨,那么善良,那么细腻,那么单纯。
萍水相逢,它却愿倾情以待。
为它配音的那个嗓子实在是清脆,实在是可爱动人,就和这只12寸的情迷海龟比萨一样。
我们要什么?
天天说以后,天天说从前,不断憧憬,不断怀念,却忘了自己活在现在,只要现在活得好。
——“这么巧,上街啊,吃饭没?
”比起早先的《麦兜故事》来说,这部悲凉了很多,真的。
也是更加实在的让人感受生活,的确如此。
我想说,麦兜的确是个属于成人的动画片。
小孩儿和傻逼请勿观赏。
你们看不懂的,真的。
前半段很快乐,后半段很悲伤。
小乌龟对麦兜说:“做菠萝油最重要是开心啊。
”我是有多爱这个有梦想的麦兜。
当麦兜变成了一个大叔的时候,我很难过很难过。
电影前后的感情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的音乐响起,是影片真正的高潮了(在我看来)。
一种悲伤的情绪深深地笼罩着我,当然还有剧中人。
突然间就想起了一个叫安东尼的只过一本书的作者说过的话,那些 我们一直惴惴不安 又充满好奇的未来 会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它们是明亮的我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看大着舌头的香港麦兜把‘花’说成‘发’,是一件多么的好笑的事情。
——“你是哪所学校的?
”——“春田发发幼稚园。
”可是看到后来,我就不再觉得搞笑了。
亲爱的麦炳先生,你还好么?
愿你快乐,真的。
在看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觉得闷。
在墓地的时候,在看医生的时候,在餐馆点菜的时候,在麦炳给麦太写信的时候,在Miss Chen教小朋友人际关系的时候,在校长说幼稚园办不下去的时候,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的时候,在抖脚的时候,在。。。
的时候。
我都觉得了闷。
可是我很享受它,很享受这部属于成人的寂寞的童话。
谢谢 谢立文,麦家碧 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
还有,麦兜。
以最诚挚的希望愿你永远活在当下。
Best Wishes.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发自内心老实的说,还是被海子的诗感动了。
虽然比起海子以来,我更喜欢的是顾城的绝望;虽然这首被引用得烂俗了的诗之前在各种不同的场所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各种各形各色的人口中,我已经看过听过了几百遍。。。
可是不得不承认,出现在这里,我还是被感动了,真的。
——“你以前不抖脚的。
”——“抖脚呢。。。
时间过得实在一点。
”——“傻瓜!
”呵呵,时间过得实在一点,这说得真好。
谢谢。
“爸爸在以前,妈妈在以后...就只我一个,留在现在。
”——The END———狮子大王宣布散会。
要说麦兜故事讲述一个小市民母亲的伟大母爱的话菠萝油王子里有一个隐藏的麦太……-麦妈细心的很,可以挑出医生每句里面的“抖脚”-麦妈是个小市民,作为单亲妈妈,她撑起了整个世界,算计的本事一流,但却攒钱,买了很多保险,很多大米,很多卫生纸,她怕有一天她会离开麦兜,她怕麦兜没有独立的能力-麦妈望子成龙,制订了N条路线给麦兜,只是怕麦兜将来会后悔年轻时的麦太,口齿伶俐,灵气逼人她会在王子最难过的日子里陪在他身边,那是最美好的青春啊,王子走了,甚至不知道有麦兜的存在,王子说,玉莲,你是最好的女子,去找一个更爱你的人,麦太大哭一场,然后自己抚养到死去的那天……男人生命中的白玫瑰和红玫瑰,就像公主和麦太公主优雅完美,属于不可思议的幻境,她伴随着一切渴望得到的东西,包括曾经的那个王国,曾经的菠萝油王子而麦太是小女人,她可以为他做一切事情,只因为她的心里只有他-麦太曾经不愿意讲完整的菠萝油王子的故事,其实她也不想去面对,即使很多很多年了-麦太不喜麦兜抖脚,死后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可以安心自在的在坟墓里抖脚,《恋爱写真》里的一句话,因为想站在他相同的视线里看世界-麦太爱菠萝油王子,王子走后,她把所有的爱转化到麦兜身上,只是为了安慰麦兜不哭,才讲出菠萝油王子的故事-麦太的坟墓上刻有CALL MS.MCBING,即使王子说,忘记他吧,但她从忘记过-最后三人在摩托车上,麦太一脸幸福,这一幕明明是不可能的幻想,也许就是麦太最大的希望吧……王子说:我走后,你应该跟以前一样,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他又怎么知道,没有他,她怎么快乐“那些面对失败,表面自嘲,满不在乎的人,我们看着以为他们过得很好,当他们突然变得安静,冷冷地说一句‘其实这些一点都不好笑’的时候,你要知道,只有这句,才是真的。
”
我不能无声无息踏入黑夜――麦炳离开麦太的告别信滑稽里有一派叫做“冷面滑稽”,上海的老先生周柏春和阿谭就是此路数。
而卡通在艳丽、可笑的画面背后倘若负载其某种沉重的现实主义主题是不容易的,有的人一直贬视香港电影,认为香港电影只是没有厚度的无厘头,其实香港人因为自身境遇所知,学会了隐讳的叙事,从维多利亚时代到今天都是如此。
《麦兜菠萝油王子》开头是童趣的脱口秀:修正液胳肢文字,咖喱鸡配饭,小公主减肥减掉一块肉…这些可爱的画面能让你发自内心微笑。
而菠萝油王子的出现是基于一次错误,妈妈渴望麦兜成才不遗余力,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总是让孩子的童年变成天才的试验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压力重重,许多东西都是大人硬性附加的。
动画片里加入的六十年代的记录片是回忆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加工地的历史,没有评判只有画面,这是对应的一部分,导演无言。
影片的配音是香港的大腕们,特别是黄秋生的配音,台词念得及其出色,念白犹如绕口令,极显功夫。
而音乐从流行到古典可谓声声入耳,特别是马勒、莫扎特和巴赫音乐的选用使得编曲更有人文的追忆。
小猪让妈妈讲《哈里波特》其实导演是对于异域童话对孩子影响的思考,在现在孩子的记忆里的童话早已不是格林和安徒生,这也是导演对童话话语权的一种思索。
菠萝王子的故事确实精彩,3D动画的运用丰富了片子的表现性,麦兜出门的场面概念是《楚门的世界》的,但是在这里的存在政治趋向性更强烈,特别是那道人造彩虹的出现,心灵上的悸动和沧桑感,在一个莺歌燕舞的美好年代。
那陈旧大楼的外部包装真实反映了一个光鲜时代的背后,在数字的成就里,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同样,无根之树的鼻祖是隋唐的祖宗。
中国人的发明!
哈哈,哈哈哈!
在楼顶上菠萝油王子和Pizza关于星座的对话充满童趣,只要我们的视野还有着星空,我们就可以看见星辰的背面是白昼的瓦蓝,我们行进在自己生命里,寻找属于本原的快乐。
在路上的王子坐在店前等大叔的时候,后面的店子不断在改变经营主题,直到变成了盗版影碟店。
导演不露声色里完成了一次对世道谴责。
在麦妈妈给麦兜的故事里,麦爸的理想虽然不知所终,但是,他至少在追梦,在追求自己的感动和属于自己的定位。
就像他给麦妈的告别信:我不能无声无息踏入黑夜..一种雄性的理想,一种导演对于香港未来的寄语。
而影片里有一个会被人忽视的镜头,导演扫过麦爸的一排书,不仅有《海子诗选》还有《鲁迅全集》,这个镜头是点睛之笔,寓意明白。
令人感动是的是导演用了海子的诗,一种在平凡生活里超越的力量【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无法想象这是一个香港导演选择的结尾,一个充满平凡之美的结局,它让一个依偎进入了你的心里,它让生活变得纯粹。
这是一个导演真情流露,一家三口在摩托上的依偎,对于生命,这以是平凡生命的全部。
动画片总是有着一个光明的结尾,光明是长夜里的希望香港是祖国的孩子,祝福香港的未来和他的人民!
【附录:影片资料】《麦兜菠萝油王子》香港2004动画片导演:袁建滔原著:谢立文、麦家碧监制/编剧:谢立文片长:73分钟配音:李晋纬、林海峰、萧正楠、陈浩峰、黄秋生、刘德华、吴君如2004年10月26日 星期二 23时32分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同样讲宿命,《麦兜的故事》知道了在香港生活的艰辛不易,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再正常不过了,就是身边的你和我,色泽明快的动画中,我能感受制作者的感触和哀伤。
《菠萝油王子》,我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不敢说看懂了,但是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细节里的悲哀,还有对一座城市的情怀,竟然全全酿在一部动画片里,让人不能释怀。
麦炳一直想回到他的王国中去,我在梦里也有这种感觉,一个熟悉的意境吸引着你,让你跋涉抑或捕捉,然而怎样做都找不到,就像在片中,船怎样驶都是在游乐场里,不过是在五光十色的幻境中绕圈圈罢了。
其实我们要找的是从前的岁月。
从前的美丽,现在却重演不得。
还想读史读诗,重回花前月下,而真的看到了老电影或旧文字,倒让人顿感伤怀,不知所措,因为青春是拾不得的。
从前任凭如何,经过一次,便不可复制。
就像从前的照片是可以翻的,然而故地重游,却断然不敢,一个人傻傻得站在现在的过去,只剩得如此强烈的比对。
麦兜系列,在传媒给我们灌以麻木和憧憬的现在,保持着它的刻画,不停的痛刺着我们,提醒着我们,生活是如此的,让人失望,却又活生生的,感知自己的存在,以及我们的存在承载着的巨大变化,翻江倒海。
一辈子,就活一个见证与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唤醒了人,却也刺痛了人。
事情就是这样,不禁想,想着想着,自然就哀伤了。
一部2004年的影片,上周才有缘相见。
这回看的是粤语版,之后强烈觉得麦兜电影还是看粤语比较过瘾。
因为麦兜,有着浓郁的香港市井味道。
港式的幽默,淡淡的辛酸,隐隐的认同感。
这部影片最让我难忘的是海龟pizza。
一只小小卑微的送外卖的小海龟,一块小小的香甜的蟹柳,几句童真的问候,一颗纯净无瑕的热心。
"一只菠萝油也可以送的啊?
我们pizza寒要买够一百块才有的送。
""不要哭,我给你一只蟹卷。
""不行啦,再吃客人就发现啦!
""我去买几只橙,给你路上吃!
"小海龟用自己积蓄送麦炳回家,却误以为游乐园的船是真的船,结果麦炳在游乐场转了一圈,回到了原地。
让人忍俊不禁,又眼睛酸酸。
多可爱的小海龟!
它出在社会的最底层,非常卑微,却有一颗珍贵的热心,倾其所有帮助别人。
让人又爱又心疼的小海龟pizza•••
《麥兜.菠蘿油王子》觀後筆記(原文於 Jul 12,2004, 19:03:45 刊於bbs.org.hk香港網站) 100%只有香港人才看得懂的香港電影 《麥兜.菠蘿油王子》,確是一齣徹頭徹尾的香港電影--所謂的「香港電影」並非純指其製作班底,《麥》片從片名、場景、時空、笑料、以至語言和意識,都是徹頭徹尾的「香港化」。
單說片名中「菠蘿油」三字--你如何叫一個國內/台灣/西方國家的觀眾,明白甚麼是「菠蘿油」呢?
《麥》片的場景,不論屬於現在的,那「被拆得爛熔熔的大角咀」,抑或屬於過去的「一舊舊埠」(貨櫃碼頭)、被炸掉的畫舫,各種舊街景,以至在《麥兜故事》中已不斷出現的「地盤工程進行中」的景緻,也絕對獨獨只屬於香港,只此一家。
至於在片中出現的大部份笑料而致其語言本身,幾乎可以擔保,非香港人絕對不懂得笑,甚至完全聽不明白而不明所以,例子隨手已可數出一大堆--情迷海龜pizza、 七失、「煲仔飯呀,耐少少,想快呀,炒粉啦」、「咁岩既?
食飯未?
得閒咪,call我囉」、「要唔要卡位呀」、「隨便睇隨便揀」、做高官要識詐死、「車~」、「唔早講!
」、賣墳地的廣告用語、「懵佬」、「男人最緊要係個腎呀」--你說,不是香港人,(又如果未去過茶餐廳),怎看得明,怎懂得笑?
麥炳.菠蘿油王子--香港父親的縮影 --「從前有一個小朋友......有一日,佢變左做個懵佬。
」--這不就是每個香港男人的成長寫照嗎?
小朋友,印印下腳就長大了,變成了一個佬,而且總帶點懵懂,或者可如麥兜一樣成了「音樂家」,或者不。
《麥》片的主角,嚴格來說,不是麥兜,而是他的父親麥炳。
麥炳很「佬」,很沉默,很少話,有點懵懂,不就是很多香港父親的縮影嗎?
而姑勿論「麥炳本來是一個王子」是真實,抑或只是麥太杜撰出來騙麥兜的故事,不能否定,每個父親,在成家立室以前,都會擁有一段如菠蘿油王子般的 adventure,而這段 adventure,或許偉大如菠蘿油王子般要復國,也可能老生常談:如何偷渡來港、曾英勇地捉過一個賊、甚或「萬宜水庫,我有份起架」。
你的母親,可曾如麥太般跟你娓娓道來「你老豆後生果時......」的老故事?
彷如呼應添.布頓早前的作品《The Big Fish》,對於父親那些 adventure,你完全相信,半信半疑,抑或完全不信?
孤獨的麥兜--親密而悲涼的父子情 《麥》片中展現的麥炳,在結婚前選擇了離開譚玉蓮,陪同阿輝和摩囉叉復國去;但伴隨《悠悠的風》一曲出現的片段,大家會看到麥炳,麥太和麥兜b一起坐在綿羊仔裡共聚天倫,彷彿麥炳從沒離開過,展示的是一家共聚的親密;而少年麥兜共憶述了兩次的「爸爸響過去,唔知邊度;媽媽睇住將來,唔知邊度,得番我一個,留響而家。
」展現的卻是屬於孩子麥兜的,悲涼的孤單感。
如果觀眾在片完結時沒有立刻離場,有聽一聽片尾曲《教我如何去小便》並留意歌詞,也不難發現,歌詞裡更深刻的展示了父子間的親密和孩子的孤單感: ==節錄自《教我如何去小便》== 爸爸帶我過大海佩葡國雞 爸爸帶我遠赴番禺食乳鴿 爸爸與我看著海浪 與我一起對浪小便 爸爸突然對我話: 佢話唔係要係咁, 不過就, 不過就, 不過就會總係咁, 個 d 野, 過去就, 經已沒有個家野 經已沒法不分開 你以後全部靠自己, 一個人小便 爸爸帶我去食拉麵食咖哩 爸爸帶我去食叉瀨食燉奶 爸爸帶我去小便 仲教我要怎樣小便 如何靠自己拉鍊 ================ 不少觀眾都誤解謝立文,以為他喜歡賣弄屎屎尿尿(前作《屎撈人》)做笑料,這實在是個天大的誤會。
我想,爸爸教兒子如何去小便,其「私密性」獨獨只有父與子之間明白,其實一如母親教女兒如何應付月經;不同的是,教兒子小便時「如何咪滴濕撻地」是早得屬於幼兒期的事。
回憶爸爸帶我去吃這個吃那個開始,爸爸一起對著海浪小便,爸爸教如何小便,展現的是父子間的親密;而「以後全部靠自己 一個人小便」「如何靠自己拉鍊」,同《麥》片裡面的「得番我一個,留響而家」,相互呼應。
爸爸「沒法不離開」,留下孤單的孩子,一個人留響而家,一個人小便。
笑中有淚菠蘿油 所以,個人而言,《麥兜.菠蘿油王子》,雖然充滿著笑料,但卻是笑中有淚。
爸爸已經留在過去,「唔知邊度」,留下我,一個人小便。
其實,想真點,真的一點也不好笑。
(筆記完)
这部电影你最好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因为,那么至少在你想哭的时候会有一个人知道,然后关切地望着你,然后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然后可以继续看下去。
有那么一头小猪,呆头呆脑,学诈死都被评为学得勉勉强强,更别说那些做高官以及人际关系剪刀脚了,这头小猪唯一的爱好是抖脚,它说微风吹过,自己这么抖啊抖啊的,就觉得好舒服。
麦妈妈带他见工,校长说你这个仔不行,麦妈妈就问有的补习班没,校长报了一大堆,还有他亲自主持的吊墨鱼诈死班,麦妈妈说就来个普通的吧;麦妈妈带他看医生,医生说我们这里不治抖脚的,麦妈妈问那你们这里治什么呢,医生说普普通通啦。。。
问了一大堆后,麦妈妈说你自己都说了这里治抖脚的,医生说我看你真的是耳障了;麦妈妈带他去郊游,去的是麦妈妈给自己买的墓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哭得死去活来,麦妈妈却只能讲菠萝油王子的故事,他说:妈妈,不如讲HarryPort啦。。。
麦妈妈的故事很滥,滥到连麦兜的哭声都止不住,那么呆头呆脑的一头小猪,就扑在麦妈妈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地动山摇。
而我们最后才看到,原来那个面对一封信独自经过这么多年的玉莲,就是麦妈妈,而菠萝油王子,就是麦爸爸。
那样看的时候我在想,麦妈妈想哭的时候,会有谁来听呢,或者,麦妈妈究竟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哭呢。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故事都很滥,没有王子没有冒险,然后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大叔,变得普普通通,呆头呆脑,少言寡语,然后一部分人很幸运地遇见那个她,偶尔对你抱怨偶尔对他说点有这些没那些的话,但那些年来,如果没有她的支撑,他也知道很难走下来。
然后他丢下她和他,他去寻找他年轻的梦,去找回那个他认为应该是他的他。
他说他永远负了她,而他竟真的就这样负了她。
两个人的小屋挂的就只有一个人的衣服了,镜框里一套套的婚纱照也慢慢蒙上灰尘,躲入储物柜。
他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餐露宿,一路凄风苦雨,而她在家看沧海桑田,日出日落,柴米油盐,心中再是起起伏伏,也只得她一个心里知晓。
他寻找的尽头是悬崖峭壁,仿佛海角天涯,猛然间发觉这么久来,最珍贵的东西已经失去的时候,四周已经只剩下震耳欲聋的水声轰鸣,还有他们一起老去的年华,而那个夏天在简陋的屋子里帮自己抹欧家全的玉莲,却已经离开那么远了。
他不知道是否已经明白,天大的梦想,都及不得那些挂在破旧屋檐下没日没夜地碎碎念念,岁岁年年。
她的守候的尽头是一块小小的墓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在天上和朋友一起打打麻将,或许还可以在天上见到他吧,她囤积了那么多的米那么多的厕纸,她每天抠门每天节约每天唠叨每天想着和麦兜讲述菠萝油王子的故事,她一个人变老,一个人带着麦兜吃饭看医生见工上学有所成就,那么她,还能见到他吗?
她大约也已经发觉,原来自己对他唠唠叨叨,说这说那,是因为那么地爱他。
从前有头小猪,呆头呆脑的,唯一的爱好是抖脚,他觉得微风吹过,就那么抖啊抖啊的,真的好舒服。
从前有头小猪,喜欢听HarryPort多过听菠萝油王子的蹩脚故事,他说“爸爸留在过去,妈妈留在未来,只得我一个,留在现在。
”从前有头小猪......原来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就是这个样子啊。
王子从此在哪里
这部我没看出啥名堂来,几部中最平凡的一部吧~
呐,做菠萝油最重要的是开心嘛。
一如既往的烂
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以免破坏好心情。
《麦兜故事》的续集,最后的伙计最好笑。
泪奔片之二
不搞笑啊,而且麦兜的配音不如麦兜响当当的好听
人傻不是自己的错,但是整个社会不能因为傻儿歧视他
从前有个小王子蒙蒙哈。有一日,他变作个佬。。。
送披萨的龟仔声音真好听
其实麦兜没那么好笑。
不知所云
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拍摄方式又不适合成年人。这种电影……太实验了。
不喜欢把麦兜搞的这么悲伤......喜欢最后那首《悠悠的风》
菠萝油
口爱凹
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比第一部差了许多
用童话般细致的形式展现一种简单纯粹的人生态度:“我爸爸想翻去以前唔知边度,我妈妈正係谂住以后唔知边度,就得我一个,留喺宜家。”随风而至 随遇而安 随缘随性 随心自在,纵使时代交替、物是人非,愿这只可爱的小猪依旧能抖着脚,活在时下。孩子未必能看懂,能看懂的,已不年轻。致成人的一个童话
前半段还行,后半段好悲伤压抑,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