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英剧Professor T第三集片尾曲放了一首意语歌Bobby Solo的《Una Lacrima Sul Viso》(脸上挂着一颗泪珠),一识别发现原来欧容的《爱情赏味期》(5×2)里就用到过,竟然是八年前看的,“赏味期”一词来自日语,并非指保质期,而是最佳品尝期限,类似于保鲜期,借来指代爱情别出心裁。
《爱情赏味期》故事其实并不新鲜,与众不同的是其叙述结构,从一对夫妻离异开始,接着是家庭聚会,再是生育,然后是结婚,结尾是邂逅,不,这不叫“倒叙”,这是“逆叙”,多数观众误解了,“倒叙”是指将结局、高潮抑或某一片段放在开头,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在电影与文学中很常见,“逆叙”是时间上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叙述,逆转时间,犹如返老还童,在文学与电影中都很少见,类似于回文诗,故事“逆叙”与“顺叙”都能成立。
奥地利作家伊尔泽·艾辛格尔(Ilse Aichinger)写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镜中故事》(德文:Spiegelgeschichte,英文译为Story in a Mirror,中译本收录于短篇集《被束缚的人》)即采用“逆叙”手法,讲述一个死于堕胎手术的少女在手术台上重新“醒来”的遭遇,她从镜中看到自己被爱人逼迫去堕胎,看到自己怀孕、遇见所爱之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忘掉所有语言回到襁褓之中,最后在母亲的子宫中再次死去,影射了西方社会诸多颠倒的现象,象征着一种对直线型时间强权的拆解,亦是对父权语言秩序的瓦解。
不确定这是否就是最早使用此手法的小说。
近些年里,出版于2014年由香港作家陈浩基创作的推理小说《13 67》亦是采用“逆叙”手法,六个短篇故事从2013年回溯到1967年,勾勒出香港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仿佛看到了时代的终结。
《镜中故事》同时采用了第二人称叙述,这亦是颇为少见的叙述手法,日本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出版于2014年的推理小说《绝叫》便是第二人称叙述佳作。
最早运用“逆叙”结构的影视作品并不是2004年的《爱情赏味期》,此前有2002年《不可撤销》、1999年《薄荷糖》与1997年动画短片《中转》,其后有2017年的英剧《谋杀回溯》、2021年《稍微想起一些》,不确定《中转》是首创。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逆叙”却偏偏将毁灭的东西重新拼回原貌,然而并不能因此逆转悲剧为喜剧,让你看到花瓶碎片完整如初时的模样,却不能改变其破碎的结局,只会比悲剧更悲伤。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关于时间的非线性叙述,电影《降临》的原著,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里,外星人的时间不同于地球上的顺时针流动,我们的未来即他们的过去,所以他们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女主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了“预知未来”能力,可即便知晓悲剧,亦欣然前往,读者以为已经发生的事其实是将来的事,可对女主而言是当下已知的事,从叙述手法上来说,这算是时间上的“叙诡”,而此手法并非只是叙述结构上的花样,同时与故事内容及主题密不可分。
倒叙的电影,从一对夫妇的离婚场景说起,记录了他们爱情的五个片断。
离婚,老夫老妻,生育,婚礼和热恋。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在岁月里慢慢迷失了对彼此的感情。
影片放肆的裸露和性爱场面,虽然不很久,但还是刺激到了我。
赤裸裸的直面一对夫妻的人生,我想我还没有上升到那么纯粹艺术的角度。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得不承认,这些场面大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感情才完整。
很不错的电影,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那样的无可奈何,说不清是哪里出了错,但就是不得不走到终点。
还是选择站在女性那边,认为是男人的不负责任毁灭了他们的关系。
我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片子中丈夫表现出的复杂情感和自以为是,即使我知道那是如此真实。
而妻子,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但至少是明白的。
丈夫在生产时的缺席逃避,在度假时参加群交派对,虽然当时不觉得,但过后都是很大的伤害。
其实话说回来,真的有谁对谁错么?
沧桑的心灵可能正是受迫于这种完全无法分清是非的无奈,唯有粗糙才能够愉快的生活。
无论如何,轻松一点看,这也不过只是一部电影。
要是自己会法文就好了,两年前就找到资源看的是倒叙版本。
今天看了一下优酷的,居然删减之后还把影片从倒叙变为了正叙。
重新打开自己的资源看,两个版本的翻译有很多不同。
而且手里这个版本把两个人相遇的最后一段去掉了。
有几个因为翻译和剪辑让我混乱的点:1.婚礼当天女主角跑到树林里去结果突然冒出一个男人。
一开始可能走向会是强暴,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女主角动摇了,而且很动情。
“啊,不愧是欧容。
”这一幕的最后一段应该是在暗示其实她等我丈夫知道了。
优酷的版本里没有这个。
2.和友人聚会那一幕翻译实在是看不懂。
丈夫口中那次婚礼聚会上的np到底是在影射妻子的所作所为,还是在说自己本身,恨自己听不懂法文真的没办法知道。
由于翻译不同判断不出来。
可是他妻子听了他说的话流泪,四个人一直在谈信任让我倾向于丈夫其实知道了他老婆干过什么,并且去参加np作为变相的报复手段。
3.在丈夫和妻子相遇的时候,和他度过四年的前女友和丈夫的对话很有意思,优酷版本还是没有。
最后看到影评里有怀疑男主是不是gay的,我开始觉得尼古拉斯是不是丈夫的亲生儿子也不是很重要的事了。
总结,翻译剪辑害人。
一开始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玛丽恩执意要离开吉勒,然后我看到他们四人讨论爱情和谎言的时候会,我想吉勒的故事让玛丽恩失望了,玛丽恩信誓旦旦的说“因为拒绝让我觉得自己更加坚强”。
然后我看到玛丽恩生孩子的时候,吉勒明明很痛苦,但是无法去看她,无法面对,我觉得,是啊,这就是男人让女人失望的时刻,即便在当时女人会选择忍让甚至原谅,但是都为未来的愤怒埋下了伏笔。
然后我看到他们美好的新婚夜晚,吉勒就那样睡着了,我想,嗯是的,这就是男人啊,总是在营造了一片美好之后,最后关头让女人失望。
我能想象,这些累积的失望,如何让女人一步步走向最后决绝的选择。
但是,我看到玛丽恩夜晚在河边的草丛,接受了一个陌生男人,我突然理解了。
我在想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吉勒无法直视玛丽恩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吉勒总会时不时说出一些让人心灰意懒的话语,这就是为什么当玛丽恩在四人聚会上举着一根烟信誓旦旦的说“因为拒绝,让我变得坚强”的时候,吉勒非要提起那让人尴尬的故事,是为了报复,是为了羞辱,实际上是为了找一个办法,弥补自己说不出口的伤痛。
当吉勒说自己和女朋友在一起四年了,玛丽恩说我们去游泳吧。
片头吉勒歇斯底里的“你赢了”有了答案。
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中文翻译是爱情赏味期,仿佛这五个片段,从热恋到离婚,仿佛是爱情的错,是因为爱情不在新鲜。
我觉得这是关于亲密关系里的伤痛和报复,是一个在静谧的海水下,相互捅刀子的故事。
爱情,一如既往的美好,只要大家别互相捅刀子。
在他们之间,我看到依然身后的爱意,只是刀子捅得太多了,大家都无力维持。
新婚的夜晚吉勒睡着了,玛丽恩很失望,看到自己的父母,吉勒的哥哥都有人陪伴,而自己没有,她很失望,所以他和河边的陌生男人做爱了,为了弥补自己。
新婚清晨,吉勒内心的独白很痛苦,他选择在玛丽恩生产的时候逃离,为了弥补自己。
他们互相不信任,因为互相觉得心理的伤痛没有得到弥补,即便爱着对方,也不自觉在各种关键时刻选择放弃对方以弥补自我。
虽然看起来像玛丽恩说的,没有赢也没有输。
但实际上他们都觉得对方赢了,自己输了。
如果真的抱有没有输赢的心态,我想爱情的赏味期是可以很长的。
即使彼此相爱,双方感受也并不互通,情意最浓时过后乍然变得索然无味,意兴阑珊。
努力投入全部爱意,却发现婚姻忠贞不渝的背后满是欺骗。
所谓爱情的升华它也不过如此,乏善可陈。
而后,醇香四处逃逸,流窜的速度令人讶异。
酒入口,没了回味甘醇,只留满腔酸涩。
爱易逝,即使同床共枕,朝夕相对,你我视若不见,两人相顾无言,冷若冰霜。
婚姻是一纸契约,忠诚是基石,爱情则是与之相悖的存在,婚姻有多固若金汤,爱情就有多飘摇动荡。
婚姻的危机总是在偶然里露出端倪,任何结束的最初都会传来一声叹息。
当激情被习惯代替,婚姻就像那被关闭的床头灯陷入黑暗的迷茫期,谁也不知道黎明的光亮是否会再次到来。
开始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就开始了。
结束的时候,也无法解释怎么就走到了。
女人的心是随着性走的,心不在了,感觉也就不对劲了。
她的眼睛里爱情火焰早已熄灭。
男女之间对于性的不同态度,为他们婚姻的死亡写下一个冰寒的句点,此后便是情感的陌路。
在当代,爱情的旅程犹如随手一掷的骰子,它能够产生的结果掌握在命运手里。
最初的靠近总是因为心的孤寂和内心的占有欲。
她是在一次度假中从别人身边抢到他的。
人类的悲剧总是在争夺的过程里忽视了对方的真实形象,这样的爱情便有了无可避免的瑕疵,它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持久性,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离婚必然是自找的苦果。
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次无意间的犹豫,未来因此根本改变。
那一片曾经留在心田的白云,无声的来无声的去。
自始至终他们犹如驿站上的过客,小憩之后去往新的路途。
男人让女人失望的时刻,即便在当时女人会选择忍让甚至原谅,但是都为未来的愤怒埋下了伏笔。
累积的失望,如何让女人一步步走向最后决绝的选择。
他非要提起那让人尴尬的故事,是为了报复?
是为了羞辱?
实际上是为了找一个办法,弥补自己说不出口的伤痛。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避风港。
婚姻似乎只是个体随意的决定。
生命从没有靠近的心。
在所有的相聚故事里,都会有过那诗意的瞬间,两个充满憧憬的人在温暖的夕阳里曾经许下相伴一生的心愿,而后,就是经历,经历之后将是黑夜还是黎明?
两人选择在一起是容易的,能否共同走完一生却需要时间的论证,特别难。
爱是一场雪,下的时候洁白无瑕,化的时候面目全非。
喵了个咪!
昨天晚上看完后就感觉这女猪脚有病,今天早上一醒来就想到这部片子,想了将近一个一个小时,现在就只有一个感觉,这女猪脚是怎么了???荷尔蒙激素过多还是怎么着?
我不晓得一个人一生中到底会出现多少次所谓的爱情,但是像男女猪脚这样在前一刻钟还想着在自己口中被说着“我爱你”的而下一刻钟却已经在另一个人的床上的这这种人,偶表示很是唾弃。。。
喵了个咪,这女的到底是怎么了??
所以现在我很怀疑,他们的孩子可能就是那个和女猪脚新婚之夜打野食的那个高鼻子的男人的孩子,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啊啊啊啊啊啊!
别这么快就否决我,我是有根据滴,如下:第一,为什么女人生孩子时男人不“敢”去看自己刚生完孩子的老婆呢??
第二,当女人半夜醒来发现男人不在自己床边,而后发现男人躺在孩子的旁边,她留下了眼泪,着眼泪是咋一回事?
难道单纯是因为感动?
感动个啥的,有啥好感动的,自己的孩子父母当然都爱了。
所以,孩子不是男猪脚亲生的,而男猪脚也知道那孩子是别人的,因为眼睛不一样哦女猪脚看到男猪脚明明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还这么爱孩子,说明男猪脚那是有多爱女猪脚啊!!!
大家仔细想想,不觉得男猪脚深爱着女猪脚,而女猪脚心里根本从新婚开始就想的不是自己家的老公,而是那个该死的跟她打野食的男人吗?
在第一部分时男猪脚还跟她说要不要再考虑下。。
在第一部分中,男人跟女人的最后一次爱爱,女人貌似很不情愿,没错,她是很不情愿没为什么捏?
因为她想到的是新婚之夜与那个高鼻子男人的欲拒还迎的那一次,我勒个去,跟那个野男人爱完之后立马跑回家亲吻自己的老公,说着“我爱你,我爱你”的自欺欺人的女猪脚,你是有多么的虚伪还是厚脸皮来着。
而女猪脚亲吻着男猪脚时,背景里的那句男猪脚的独白阷预示着日后男猪脚对女猪脚所做一切的掌握。
貌似一直说的都是女猪脚有多可恶,其实男猪脚呢, 与自己的女友做着爱,其实心里想的却是玛丽的身影, 而男猪脚那个可怜的前女友,一直生性多疑,事实终于让她锁害怕所预言的成了真,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不是你的永远就别想强扭。
再来那对男同性恋,记得新婚之夜吧,没错,就是女猪脚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干把自己的老公扔在家自己跑出来后来被别人干同时自己也向被干的那个晚上。
话说女猪脚出了门,跑回场地,先是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很和谐的跳舞,于是我猜想她心里想着这就是幸福啊自己以后也会跟自己的丈夫一辈子这样子神马的,(记得第三部分女猪脚生孩子吧,那个时候明显她的父母是已经离婚了,两人在女儿面前吵嘴,而且没有同时来同时走。
)然后呢就看见丈夫的朋友在那与一个服务生调情,注意,第二部分的家庭聚会上那个gay的对象是另外一个人。。。。。。。
如果把电影倒过来看,就可以知道女猪脚由原先对爱情的渴望与憧憬到后来自己自作虐和周围家人朋友婚姻与爱情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根本就不懂得一个人在爱情里到底应该负责什么责任,其实爱情与婚姻一样,都是要靠双方的互相爱护的。
女猪脚刚开始的四个月的失败婚姻也正说明她根本就不懂得自己的本分所在,只知道“哦,我好爱他,我想跟他做”,对自己的四个月婚姻还一笑而过,我去,这男的是怎么了,再怎么视觉动物也不用这样忽略自己另一半的心里美吧。
而这女的,更是找贱,恨不得所有优秀的男人都使劲跟她干。
请问你就难么饥渴吗?
找了半天找不到资源,线上的盗版片源竟然是顺序的,观影体验差了很多。
既然看的是他们相识到结婚到离婚,那就还是逼逼一下。
男女主角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要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他们只是遇见了,感觉良好,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
他们没有想过两个人之间要坦诚要忠诚要互相爱护,他们只是很纯粹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开心了就待一起,不开心了就各种借口逃避,对方死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两个人在一起时男主还有对象,女主新婚夜跟陌生人一夜情,男主在女主生育的时候玩消失,在聚会里男主坦诚出轨...这是两个不成熟的伴侣。
这很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男女之间感情的真实写照。
不是爱情保质期太短了,而是他们误把激情当当爱情。
5×2=10,5个人生阶段,两个人,十种感情体验。
另一个译名是《爱情赏味期》,比较喜欢这个数字公式,无限解读可能。
欧容,法国电影导演新贵,玩形式,背离巴赞学说的法国圈外人。
听说他的《千娇八美》,但没机会看到。
这是第一次看他的片子,算新片,与《咖啡时光》共同竞争威尼斯的作品。
贾樟柯的《世界》也在其列。
三者差别可真大。
以一对年近三十的夫妻办理离婚开场,接着以五首60年代意大利经典情歌作为识别倒叙他们的另四个重要生活阶段——请客、生子、结婚、相恋。
这样来叙述婚姻的破灭实在触目惊心,假如按照传统顺序,这部片子也许十分平凡,讲述的只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相恋容易相处难”“爱情有保质期”这些道理,端看怎样拍摄才能获得激赏了。
欧容安排的叙事极其简练,每个片断都适可而止,留下无穷回味;而且每个人生片断都出乎意料。
本该好言分手却在强暴中结束,本该开心派对却互相伤害,本该共同分享得子的喜悦却要独自承受,本该甜甜蜜蜜共渡新婚夜却有了夜半出轨,直到最后一段两人相携走入大海,知道他们将相恋结婚生子,然后是,离婚。
真残忍。
可以感觉到欧容的睿智机敏,他新鲜有趣,还很会选择音乐,每一段之间的情歌好听极了,毫不吝啬的原声,大方。
回頭太難。
「往後看」這個動作往往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選擇性失憶」從來只是娛樂圈中人的獨門武功,誰不想只挑甜的來嚐?
酸苦和辣給永遠封印著?
但回憶這容器才不會替你自行分門別類,翻箱倒籠的過程稍一不慎便觸碰到敏感的神經線,一觸即發又與一堆以前流過的眼淚鼻涕纏在一起,糊成一團。
當然人總會成長,昨天明明還呼天搶地,隔一段日子已經懂自嘲:乜果陣咁傻。
悲劇經過時間沉澱往往便變成喜劇;反之某年喧嘩熱鬧的一個片段,偶然回想總會有酸溜溜的感覺。
看罷法蘭索瓦奧桑04年的作品《5x2》,更有人生如戲的嘆喟。
故事其實簡單不過:一對男女由邂逅、結婚、生仔、暗湧、到離婚的五個階段,每天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對他和她身上。
但法蘭索偏偏要以倒敘法講他們的故事,換言之電影以離婚開場,逐步逐步回望他們的過去,輕描淡寫地交待他們之間之恩恩怨怨,導火線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大秘密或「估你唔到」,過程也沒有甚麼高潮迭起,每個段落過去後他們都比之前更年輕,但不見得愛得更深,女的堅強,男的則懦弱;到五個段落都過去,方發覺他們唯一兩情相悅的時間就在結婚之前,然而導演似乎無意把這段蜜月期展示給觀眾,電影落幕在他們在沙灘邂逅之時,一段關係的開始,但同時日已西斜,映照著二人的剪影,令人唏噓不已。
好的電影就該如此,毋須曲折離奇或大玩CG;回歸生活,透視人生,平凡人(連男女主角都是名不經傳的演員)的故事都講得動人,非常難得。
*Soundtrack也是難得的動聽(全碟喎),Paolo Conte的首本名曲Sparring Partner幾乎是這套電影的theme song
看了法國導演 Francois Ozon 的 5 x 2﹐捧場是因為看過前年他的 8 Femme 「八美千嬌」 ﹐覺得不錯。
誰知卻看到一齣與前作完全不同的作品。
電影台灣譯作「愛情嘗味期」﹐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反而原名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啦。
看了解說才知道片名是指男女主角「二」人關係的「五」個階段。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電影以倒敘形式呈現﹐由在灰黑的律師樓簽離婚書開始﹐正式離婚後二人卻隨即到酒店發生關係﹔之後跳回尚未分居前與親友吃晚飯的片段﹐男主角不知何故把在瘋狂性派對的經歷公開﹔再來是二人孩子出生的日子﹐男主角毫無興奮之情﹐任由太太孤獨地在醫院﹔然後是洞房之夜女主角溜到酒店後院﹐卻受到美國遊客引誘出軌﹔最後是敘述他倆在渡假聖地開始的情景。
此片的調子從最初的沉鬱到最後的充滿希望﹐但可惜由於是倒敘故事﹐人物的婚姻關係就像是註定失敗般沿著某個軌跡步向破滅。
幾個片段之間﹐情節並不十分緊扣﹐沒有一個單一的原因可以導致最後離婚的結果﹐反而是從二人之間的互動﹐看出這段感情是有個「嘗味期」。
相處久了﹐感情淡了﹐婚姻生活是否會無可避免地完結。
從導演的手法﹐看得出他對婚姻關係很有保留。
五個片斷都在訴說感情的來去沒有脈絡可尋﹐而情節結構之鬆散﹐更顯出情愛的隨機性。
與前作「八美千嬌」唯一近似的感覺﹐就是性在電影中的比重甚大﹐怎逃也逃不了。
男女主角真實年齡都過四十﹐符合最初離婚一段的情節﹔有趣的是導演讓他們越演越年輕﹐而他們的演技精湛﹐每個階段都令人信服﹐到末段時光倒流了近十年﹐女主角從一個中年母親變得青春迫人﹐很考導演﹑攝影和演員的功力。
難怪導演再次邀請她演出新片Le temps qui reste 了。
http://www.neterrain.com/cosine_inn/2005/06/5_x_2.html
无聊
一般的爱情片讲述爱情如何发生,而这部电影则讲述爱情之火如何燃尽。倒叙的方式以离婚开始,于是此后的种种缠绵都暗自有了感伤之意。婚礼时奏起了忧伤的音乐结合慢动作,稀释了欢乐;男人在同女人结婚后一同躺在床上看书,她先躺下,背对着他,而他也按灭了灯躺下,一夜无话;同之前与女友的一段一样。
非常女性视角的电影。使婚姻走向坟墓的,是和朋友闲谈间用手背假装不经意擦去的眼泪,是明知对方刻意逃避而独自分娩的阵痛,是新婚晚上的湖边情事。每一件事都可以选择忘记选择原谅,但爱情过了保质期,虽然无奈也请尽快丢掉。
7.3分,欧容在此片玩叙事结构了,开头的离婚展现结果到后面运用倒叙的形式揭露离婚的原因,定在结尾的海滩,形式不错,感觉在哪里看过了。
新婚之夜老公酩酊大睡,老婆看舞厅里的老夫妻、年轻男男,有点羡慕,去湖边看风景,被其他男人半推半就,感觉很好,回来后更爱老公。婚姻给人窒息的感觉?最后还是离婚,去旅行,携男游泳于日落海滩温柔条纹的海水。
一对离婚男女,往前一步步回溯,发现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密布的阴云四伏的危机,要么自己按下去装没事(主要是女的),要么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主要是男的)。高潮肯定是结婚当晚,男的求欢求一半睡着了,女的寂寞中出门稀里糊涂就跟陌生男子搞了一发。而最开始的感情萌发看似美好无邪,却又意味着之前另一段关系的破碎…或许所有关系都是在四分五裂中勉力维持的吧,区别只在于强忍还是放弃。
好难看好无趣啊,看的太痛苦了。我真的不喜欢欧容玩温情,一个二十分钟的短片能解决的问题非得拍的这么繁琐。
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观影时间:2008.1.22点评:拥有和韩国电影《薄荷糖》一样的倒叙电影,爱情电影,这部算吗?我默默得问自己!如果这就是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最好注解的话,我还是要保留自己的观点!看着这两个人随着时光的推移的五段生活经历,我真想问问他(她)们如果预先知道了这无言的结局,还会不会有这甜蜜的邂逅?!
让我想起前两年的《我的国王》,都是倒叙来追溯问题产生原因。有时候问题没那么复杂,就是一对错的人遇见了。生活中常有的事。
用一部法国片催眠,果然是好选择啊。
j'aime bien cet homme
貌合神离的爱人,从离婚倒叙到相爱,看得很不习惯。女主角片头走进电梯里的表情 想想就让人倒吸一口冷气——爱情真是最难看清的东西,非得跟他/她走到头了才能有个定论。还是享受当下吧。配乐是很棒的。
我看了个啥
我諗緊係咪應該要以我訓左幾多黎紀錄一部戲....haha...呢部我訓左一半
跟45Years 有点异曲同工,且婚礼上都播放了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简直了
都是片段
第一次看此导演的作品,没有原先期待的那么好看,略有失望。但是本片有种小清新的感觉,男与女的爱情如何开始,从倒叙开始慢慢展开。最后,男主角与前女友的分手或许就暗示着以后对于婚姻还是不忠。男女主角大胆演出,具有美感,影片色调越往后越明媚,这就是当初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啊。
我看的版本是正叙,没看出什么深奥,无非就是再说一个是始乱终弃的文艺男女的故事....毫无正能量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