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卧底”其实已经不新鲜了,早十几年前的《紫雨风暴》就有,还是著名奶油偶像丹尼尔·吴演的,看的时候就觉得他挺不错的,谁知越演越剩偶像气质了。
那部电影,只能说太他妈好看了,我作为一个不近男色的萎缩男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觉得丹尼尔这么帅。
说回这部,开始觉得前十几集都挺好的,但是到了炎炎出现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敖笑风在知道他是燕王奸细之后的那一瞬间,就突然地十分坚定地义无反顾地决定要帮燕王,思想上抛弃了那个对他那么鬼死好的皇帝,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也在行动上不停出卖皇帝。
卖糕的,一个失忆症刚好的人会有那么坚定和决绝吗,而且是这么重要的事情!
还有个问题。
就是敖笑风在失忆时不是只记得跟徐子珊(跟他睡的是楚楚还是千三啊,后来我都糊涂了)的那些OOXX片段吗?
还不停地在强调,摆明了导演是要在后面讲他们之前的往事啊,结果咧?屁都没有,千三简单交代了下,就过了,敖笑风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跟谁睡了。
反倒是燕王,先睡了姐姐,再睡了妹妹,可以嘛,齐人之福啊。
总的来说还是挺喜欢这部剧滴,除了有大眼美女elaine外,最重要是,有“君女”赛赛小乔你屎得好惨啊小乔
本来看了第一集打算弃的,因为实在受不了江若琳很装很无脑的表演,同时第一集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显现的很明确。
后来再重拾,大约是因为明朝戏的缘故。
之前由于看过了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的电视剧有点兴趣。
不过这部电视剧,却是不应该与历史相连。
不论这部戏太过为朱棣洗名,还是情节失真,本不是一部正史,脱离历史来看,还有点意思。
朱元璋为什么传孙不传儿,这一点我也没有搞明白。
难道是因为自己也觉得行政太过苛刻,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够多行仁政,休养生息?
传子尚且引起纷争,更何况传孙?
相信建文帝会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只是未必是一位够气魄够大胆能够开疆辟土创建盛世的皇帝。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皇帝,历史需要什么样的皇帝,自有一番评判。
羡慕的,只是朱棣能够孤注一掷,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为世俗人情所束缚。
并且胸有鸿途,励精图治,抢的来天下,敢抢,就敢做大做好,做出一个太平盛世,做到心服口服,便如李世民,便如赵匡胤。
不走寻常路,不遵循常理,却能带来一个盛世,一番太平,一场华宴,一出万国来朝的中华盛典,在我看来,这些功绩,已经足够赎罪,足够为人称颂。
只是朱棣的这条路格外的惨烈,也格外的奸猾。
若不是朱允炆慈悲为怀,说好听的叫做宅心仁厚,说难听的叫做妇人之仁,恐怕朱棣早已成为箭下亡魂,靖难也一早成为成王败寇之后的沿途笑谈。
一将功成万骨枯,心慈手软的人,看来只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空有成王之心,却无成王之命。
索性燕王有一个通情达理心有灵犀又互相了解的王妃,而燕王也分得清爱和爱,对千三是爱,对王妃也是爱,这爱,比朱允炆对陆苑莛清醒得多,却不见得没有那么深刻。
马德钟很适合这个角色,将霸气,将魄力,将心计,将胸怀,演绎的丝丝入扣。
看人看事情的清晰透彻,装疯卖傻的豪放不羁,原谅三保讲的那句本王要你返回北平是希望还你自由之身,对道衍讲本王也很希望这是一杯毒酒,对楚楚说与其勉强找回记忆中的千三倒不如接受眼前的楚楚,借兵时的先礼而后兵,“做得本王的女人,本王一定要保她周全。
就算是伤及一根头发,本王也绝不愿意”,当真是舍我其谁。
英雄总有相似。
或许这就是英雄的特质。
陈键锋离巢之作,也算尽心尽力,答卷也令人满意,只是tvb未免少了几分诚意。
三保这一角色固然讨喜,文质儒雅,筹谋善断,细心体贴,苗苗也的确尽心尽力的演,演的体贴入微,可惜三保的戏份却最多与朱棣敖笑风平分秋色。
以前并不太爱陈键锋,大概因为略过文质外形难免限制了戏路的发展,但并不妨碍觉得他是一个很认真很有诚意的演员。
从此以后tvb见不到苗苗的身影,再见也已不是tvb的时代,不禁有些唏嘘。
始终觉得香港本土的演员永远在港片港剧中才出神韵,才出灵气,所以一直也很抵触两岸一起拍的电视剧,不知道下次再见苗苗,是否神采依然。
谢天华还是痞气不减。
可能因为从一开始还没塑造好人物形象就莫名其妙的失了忆,然后一直云里雾里,又安排巧妙的换了身份立场。
可能因为我一直看谢天华都无感,所以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戏里一个一个的女人都对他倾心不已。
我所希望的大团圆,大约是马三保的船上,有公主和敖笑风,大家一起协同出海,快意恩仇,笑傲江湖。
陈山聪的神情略有戾气,这样想来,似乎穿越时空的爱恋里面的徐铮善良的傻傻的表情更有诚意。
三十二里的女人并无特异出彩之处,小乔很烦,公主很没脑,楚楚很多余,唯一能看能想能欣赏的就是千三,可惜三分之二就死了。
临死的时候发现朱棣并非那么信任自己,也许这就是做女人最悲惨的事情。
可是也正是因为是女人,所以她临死,都不怨他。
有几个镜头还是很感动。
比如公主一遍又一遍如西西弗斯一般拉敖笑风上山坡,比如公主与敖笑风互不担心自己生死而心挂对方,比如三保看公主的眼神和略带忧伤的神情,比如井底敖笑风用血帮公主解渴,比如天灯飞起犹如漫天繁星,比如“身为将士,战死沙场,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事情”,比如公主气敖笑风让他吃超辣面结果自作自受要自己吃下结果李景隆眉头都不皱帮公主大口吃下去,还有那个我最为触动的镜头:永旸公主与敖笑风斗气,街上忽然落起大雨。
公主檐下避雨,李景隆出现为公主撑伞。
公主问,你带着伞为什么整个身子还是湿的,李景隆说卑职出门匆忙只带了一把伞,怕我用过挡雨的伞公主会嫌弃,所以一路都没有用过。
二人街上行走,李景隆整个身子露在伞外。
公主说,你进来一点吧。
李景隆道,君子守礼,不能逾越。
虽然从之后的情节李景隆为了和公主成婚不惜接受公主释放马三保的条件,看出李景隆也许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君子,我仍相信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实意的。
君子守礼,不能逾越。
第15集敖笑风遭到魏镇的陷害,被诬告是杀害晋王的凶手,进而又对同谋灭口。
这件事上,燕王一直在尽力相求,处处找证据,此时,所有人并不知道燕王和敖笑风的关系,在大家看来燕王和敖笑风非旦称不上朋友,反而敖笑风之前处处针对燕王。
其实燕王此时完全可以不用救他,因为敖笑风已经失忆,而且他完全有能力陷燕王于不义,只要燕王觉得只不过少了一个棋子而袖手旁观,那么敖笑风已无活路,然而,燕王却高调的伸手相救,理由不仅仅是因为敖笑风是他的死士,而更在于他相信敖笑风不会背叛自己,并且敖笑风是一个人才。
对比看看朱允炆做了些什么,没错,他很公证,不因为敖笑风是他的人而徇私,然而,他没有能力救敖笑风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死,这更是事实。
如果燕王不出来力证敖笑风是无辜的,朱允炆已经相信了魏镇的一面之词,他所谓的不徇私枉法,就是这样的是非不分。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说敖笑风是燕王的一颗棋子,不如说是燕王识英雄重英雄,当然此时的敖笑风还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此时此刻,燕王对敖笑风已是两次救命之恩了。
敖笑风面谢燕王救命之恩,却表示自己忠于皇上不可能因为燕王救了他而效忠燕王,燕王非旦没有怒,反而相信敖笑风不会背叛自己,难道燕王对敖笑风只是救命之恩吗?
在我看来燕王于他也有知遇之恩。
第16集朱允炆所谓的知遇之恩,也不过是相信他能效忠自己提拔他取代魏镇罢了,为此也让严进试探了他。
但是朱允炆他们并非敖笑风的救命恩人。
第19集敖笑风得知万桂谷的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燕王是他杀父仇人,不论三保和公主怎么为燕王辩解,他就是相信燕王是屠村的凶手。
对比一下,你失忆表示效忠其他人,燕王却仍然相信你救你,而你呢,遇到自己的身世第一个就不相信恩人。
在我看来,此时敖笑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相信自己与燕王并无瓜葛,所以燕王连一个跟他作对人都可以救,为什么会去屠一个与他无怨的村呢?
如果燕王真是凶手,他为什么还会留你一个活口,难道就等着你报仇跟自己过不去吗?
敖笑风此时的智商已经开始一步步向2发展了。
他和公主找行事录,不是为了证明燕王的无辜,而是想找燕王是凶手的证据。
还出口说燕王行事一向心狠手辣。
我到想说了,燕王如果心狠手辣以保万全就不会在皇上面前救你,你的失忆对燕王来说完全可以成为弃子,但他仍然相信你。
第20集公主找到了行事录,敖笑风居然因此认为是燕王改了记录,还对公主呼呼喝喝,你以为自己是什么身份啊,作为是非分明的人,至少要做到不听信一面之词,可他呢,一口咬定燕王是他的仇人,一点也想不起燕王对他的恩情了。
简直是忘恩负义。
根本没有证据就一口咬定燕王是屠村凶手,这是你潜意识里不相信燕王,更忘了燕王的恩情,为了你所认为的证据,居然追杀燕王,更使出重手杀燕王,为所谓的杀父之仇报仇。
你如果把追查强奸犯的判断力用在追查杀父仇人上,那我还会敬你三分,可惜,你不过是个脂粉客而已。
第21集多年前一群山贼冒充官兵屠杀万桂谷,燕王无意中救了敖笑风和祝炎炎,并把他俩交由一家农户收养,结果,他俩看到了燕王凭武力灭了那群山贼,所以他俩不想成为任宰羔羊想改变自身命运,选择自愿跟随燕王。
自此,他俩接受了严格训练,心甘情愿成为燕王死士执行任务。
燕王从一开始就告诫过他俩,一旦开始执行任务,知道所有的秘密,除非死以外,绝无可能退出。
而敖笑风也发下毒誓誓死效忠,如果有那么一天自己愿意一死以答谢王爷的救命之恩。
祝炎炎一再提醒敖笑风,这条路是他俩自己选的,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敖笑风失忆了,居然把执行王爷的任务认为是倒戈相向,此时他从心里已经开始背叛王爷了。
炎炎说的对,自从敖笑风扶助朱允炆开始,处处跟王爷作对,这才是真正的倒戈相向。
敖笑风称扶助朱允炆而跟燕王作对的理由是朱允炆是仁君,炎炎反驳的对,难道王爷就叫恶贼?
是朱允炆逼死了湘王,软禁了燕王害的王妃流产,这些都是仁君所为?
敖笑风居然把之称为立场不同。
那么他到底是什么立场呢?
古语有云,最无情是帝王家,谁对谁错不是他俩能决定的,他俩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谁是他俩的恩人,他俩必须为自己当初的誓言付之行动。
燕王救敖笑风和祝炎炎是出于人性,而并非有目的性,而让敖笑风和祝炎炎成为死士也是以大局着想,并且是让他俩自愿选择的并没强迫。
燕王安插敖笑风进锦衣卫是为了搜集情报为大明铲除异己。
当三保质疑敖笑风的忠诚度,燕王的第一反应是他相信敖笑风,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如若他真的背叛呢?
燕王的回答是,如果当真发生如此不幸的事,本王亦别无选择,只有狠下杀手。
记住,敖笑风当初的誓言,死士只有死才能退出,并非是燕王有意杀你。
第26集敖笑风开始害怕了,他开始把梦里的燕王当成自己叛变的理由,他始终是忘了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退出只能用生命做代价,这一切是你的承诺不是燕王逼你的。
你前脚想着公主,后脚就跟其他女人上床,还美其名曰背叛燕王是因为爱情。。。
我呸。。。
第28集朱允炆为了安抚李景隆能上阵杀敌就把公主嫁给了他,作为亲人,他明知公主不想嫁给李景隆,还是把公主当成安抚工具送给了李景隆,作为知己,他明知公主的心上人是敖笑风,但又将敖笑风置于何地呢?
这就是所为的知遇之恩?
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点公主和敖笑风不知道吗?
第29集朱允炆假意让公主去北平与燕王议和,其实背后却是给了密函让敖笑风刺杀燕王。
此事,朱允炆利用公主在先,其次又利用敖笑风,其终极目的就是利用此二人杀燕王,如果朱允炆真有亲情,那他绝不会利用公主,如果他真把敖笑风当知己,他就不会利用敖笑风,如果他真是明君,就不会刺杀燕王。
这点让普通人都能分别的是非,遇到公主和敖笑风这两个2B,变成一本末倒置。
公主得知真相,非旦不怪朱允炆,反而质问燕王手上的密令是谁给他的,质问敖笑风为什么将密令交给燕王,燕王提醒她是朱允炆从头到尾在欺骗她利用她,她到好,反而要离开对她好的燕王,要回到朱允炆身边去,真是2B到你这种程度也是世间少有了。
燕王根本不是把敖笑风当成棋子,他能与敖笑风分析局势讲出个中关系,真正的棋子是不需要理由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妹妹他看出了敖笑风从来没放下公主,燕王也给出了保证,如果他日能得大业,可以撮合二人的姻缘,要知道燕王完全可不必理会棋子的内心。
事情都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谁才是敖笑风最大的恩人,谁才是为了公主着想的?
结果呢,敖笑风以为交出了朱允炆的密令就当成报了恩,从此就与燕王的恩情两清了?
他找的借口居然还是为了爱公主,难道燕王有对公主不利了吗?
有阻止他俩在一起吗?
荒唐!!!
背叛就是背叛,你忘恩负义是铁一般的事实,别以为拿着公主就当你无耻的借口。
燕王从来没有对不起你,也从来不干涉你个人私生活,对于你的背叛,燕王要的是你当初的誓言。
好了,你敖笑风也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回公主的离开,那么燕王只是成全了你,而你呢,出尔反尔倒戈相向,眼见打不过燕王就暗箭伤人,就算之前你是自卫,但这一举动使你的小人本性暴露无疑。
可惜,你还是输了,燕王要处置一个叛徒,已经不需要太多理由了,虽然在最后一刻是楚楚救了你,你却连回头看一下都没有,一点犹豫也没有的仓皇而逃,鼠辈就是鼠辈。。。
真是讽刺,我想问一下,楚楚此时看到这个人逃走的背影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你会不会后悔当初有眼无珠爱错了人???
当然啦,镜头上我只看到楚楚太顾念旧情。。。
如果燕王是心狠手辣之人,恐怕你早已成为敖笑风的替死鬼。。。。
我只能感叹,燕王,你为何对这些没良心的人那么好呢???
最无耻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为了你所谓的良心你选择了背叛燕王,为了报知遇之恩居然在朱允炆面前举刀断臂示意与燕王从此恩断意绝。
但是你别忘了,你根本没给燕王一个交待,他才是你最需要交待的人,你有没有想过,是朱允炆利用你杀你的救命恩人,是他陷你于不义,你却反过来恩将仇报。
你果然是精虫上脑。
第30集我错了,原来在敖笑风身上不会出现最无耻的一幕,只会出现更无耻的一幕,为了朱允炆,哦不,更为了他自己,居然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送给了燕王,美其名曰一命还一命。
见鬼了,大丈夫不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吗?
你既没有给燕王一个交待,又背信弃义,还让自己的孩子父债子偿,如果燕王真是心狠手辣之人,他会顾念兄妹之情吗?
你是应该庆幸你孩儿他妈是公主呢还是该庆幸燕王的仁义呢?
你一辈子只能躲在公主裤裆下过活了。
所以事实证明,敖笑风不仅背叛了燕王,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最后他是活生生一个孬种。
而从此人身上直接反应了,燕王确实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此剧无论成功与失败,最重要的是对得起天地良心,成功者能做到不忘旧情,失败者也要输的起,才会使自己更有人格魅力。
这里注定燕王是完胜者,他胜在具有成大事之心,敢做敢为,为了自己的信念争取到底,他胜过只懂满口仁义道德之徒千百倍。
看到14集,实在hold不住了!!!
三保和朱棣一同泡澡,三保给朱棣按摩时的那个眼神啊!!!
堪称绝世小受啊!!!
直戳人萌点啊!!!
把姐看的那叫一个心疼啊!!!
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永阳公主你和三保算什么青梅竹马啊,人家和燕王才是两小无猜,比翼双飞的一对儿呢!
别凑热闹,边儿凉快七!!!
自从Laughing哥之后,就对谢天华好感倍增;自从文帝刘恒之后,就对陈键锋刮目相看;从殷向晴的时候,就中意徐子珊个性的五官,虽然潜行里面的角色和造型太讨打,但法证3有扳回一成;从铁木真的时候,虽无感但也不讨厌马德钟,又因为这次演的是朱棣,这可是历史上我很感兴趣的一位皇帝,况且还加了郑和的那些事儿。
以上,演员以及主要的角色设定是我看这剧的原因。
既然陈键锋演马三保,无论如何,他都要孤家寡人,可惜了帅蝈蝈了。
那就只能敖笑风坐拥一众美女了,朱棣年龄设定过大了,应该没他什么事。
陈展鹏接这剧的时候还没有演真相吧,果然又是个分量重点的酱油角色,而且,不戴眼镜的他不好看,还是时装剧的扮相帅一点。。。
剧情七七八八还凑合吧,闲暇时间看看还不错。
—————————————————————————————以上,看到14集,被陈键锋的眼神萌翻倒地,滚上来发泄一下!!!
继续看———————————————————————————快进看完了原来徐子珊不是演精神分裂,而是两个人啊。
这样也好,刚寻思着这下够分了,千三归朱棣,楚楚配敖笑风,谁料转眼间千三就死了,再一转眼楚楚就把笑哥忘得一干二净,转投燕王怀抱了。
转得太快、太不合理,搞的徐子珊演的这俩角色顿时没啥看头了,可惜了千三卖了十几集的神秘感。
公主戏份太多了吧,发型太难看了吧,衣服太少了吧,在皇宫也整天穿马靴啊。
不评价演员,我不说她脖子短,只说这个角色。
一开始还有情有义的和笑哥共患难,后面就一直脑残了,尤其去北平议和的时候。
说起议和就来气,前面千三突然死掉也就算了,这笑哥一直对燕王忠心耿耿的,在皇上身边里应外合的搜集了多少情报啊,突然间就叛变了,还美其名曰为了公主。
早先要你和公主一起私奔的时候你干嘛去了,答曰为了小乔嘛。
说到小乔,又是个不知所谓的女人,一直视公主为自己的情敌,甚至曾不惜割腕来挽留笑哥,真搞不懂密道被炸时她为毛要一把推开公主却甘愿自己被石头砸死,呃编剧要你死,你不得不死。
私以为陆苑莛是里面最漂亮的女子啊,就算蒙着脸只露出眉目的时也是最美滴。
还有她唱的歌很好听啊,那么简单的配乐,几乎等同于清唱了还那么好听,不多见啊!
萨仁高娃二度出场后变得好可爱的,知道三保的真身后还依然不离不弃,而且她的造型总让我想起黎姿演的赵敏,好感也增加不少。
还有跟三保说的那句“情投意合也好,肝胆相照也好……”,蒙古女子的潇洒着实让人喜欢,最后更是陪三保远下西洋。
只是,无性之爱终究不能幸福和持久吧,唉、唉、唉!
可怜的苗苗,以后再不要接这么尴尬的角色啦!
皇后处处以社稷大局为重的形象不错。
燕王妃挺漂亮,气质也不错,撑的起王妃的身份,一开始协助燕王逃离京师时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可自从回了北平就没什么作为了,还被搞的不能生育了,为了成就楚楚也不能这么毁一代将军(徐达)之女啊。
原来男一是马德钟,什么三保、敖笑风都是浮云,激烈的感情戏也都是他的!
看前面十几集的时候真是没料到!
大结局也太其乐融融了,不过看到甜儿和忠良在一起我还挺开心的,是我奇怪吗,看甜儿顺眼多过于公主。
严进算是意外的奇葩了,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听命于哪个大boss,原来却是个一心忠于大明,不事二主的硬汉,比敖笑风强。
《洪武三十二》整出剧让人感觉分为两条线,一条是燕王靖难,一条是敖笑风泡妞,两条线将全剧一分为二,但是明显燕王靖难才是抓主题推动剧情的主线,也更为吸引人,而敖笑风和他的那些女人没完没了的情史真是让人越看越恼火。。。。。。。
从剧情来看,马德钟是当之无愧的男主角,因为是燕王在抓剧情撑戏。
但是从TVB惯用捧人伎俩来看,谢天华才是男主角,似乎剧里凡是女人都一定会看上敖笑风。
而处境尴尬的陈键锋就两头不讨巧,只能做一个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的男配角(说他是男主角太勉强了)。
该剧的主题是靖难,所以从靖难的角度来看,朱棣被逼靖难这点处理的不错,虽然他靖难的原因和细节还有些不合理,但整体来看是说的通的,至少要比敖笑风的情乱史要条理清晰。
这点很可能是因为编剧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作为蓝本在改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主体在,绝不会偏离这个方向太远。
而虚构的人物情节里,最让人头痛的是敖笑风,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公主,最让人莫名其妙的的是楚楚,这三个角色简直就是全剧的败笔。
有人说,洪武里有些剧情和人物是难以说的通的,但是会把锦衣卫作为重要剧情之一来发展已经在告诉大家这就是一部虚构的剧集,不必太当真。
确实,我可以忽略朱棣对朱元璋的大不敬,忽视朱允炆为了初恋情人而削藩的举动,最最可以忽略锦衣卫在这个特殊时代里存在的特殊性(历史上朱元璋晚年已经废除了锦衣卫,至少在本剧的年代里是不可能存在锦衣卫的)。
好了,该忽略的不必在太纠结,这是一部虚构的剧集,只是套用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所以人物可以摆脱历史来看待。
虚构改编我可以不在意,但一定要符合做为一部古装剧古人古制的原则。
但是这部戏到处充斥着现代人的思维,一夜情、公主已为人妇却没名分的和他人私奔...等等,最让人诟病的是没有尊卑,下人对皇孙贵胄呼呼喝喝甚至戏弄,这些都死罪。。。。。。。。。
接下来说一下演员和角色喜欢的首先是燕王朱棣(马德钟)燕王是全剧最重要的角色,没有他整个故事都不可能成立,马德钟的演技充分证明了他是宜古宜今、亦正亦邪的实力派演员,朱棣是继《争霸》夫差一角再一次证明他古装实力的一个角色。
不止我一人觉得马德钟的演技在全剧最出众,而且这个角色至少目前TVB没人比他更适合,不错,马德钟总算有一个能发挥的角色了。
燕王在出场时就很有气场,有一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架势,几丝笑意又意味深长,结合历史真有些吃不准此朱棣到底是忠是奸。
再加上他在朱元璋面前的不忿与晋王之死,所有阴谋的矛头都指向了他,但越往下看条理越清晰,事实上燕王是不忿朱元璋就皇位的设定,但又不想因此造反最后又被逼造反,确实与史实相符。
此角色绝非普定义上的正邪,而更多是无奈。
马德钟不仅仅是全剧最有台型气场的演员,他天生有一无股霸气,所谓的帝王相亦是如此了。
而且,除了天生条件外,他还擅长运用眼神演戏,他的内心戏非常出众,算是他演技上的点睛之笔。
第二个是宁王(陈展鹏)这个纯粹是我喜欢演员的演技。
虽然我是第一次看他演戏,而且从外形上看并不符合古人气质,但是宁王偏偏是全剧除了燕王外第二个能给我有古人气息的角色。
这个角色并不讨巧,十足小人,不仅挑拨朱棣抢皇位来达到自己觊觎皇位的野心,又弑母杀兄杀妹,最后被燕王挟持交出朵颜三卫,可谓可气又可悲之人。
我非常喜欢陈展鹏的咬字,铿锵有力,仪表堂堂,将小人演的如此有气场也算是他演技功底了。
我并不讨厌这个角色,相反这个角色有他的可爱之处,因为他彻头彻尾是小人,比伪君子强很多。
在这里我也要多一句说说宁王此人,这个角色是与史实出入最大的,历史上宁王是朱元璋最得宠的儿子之一,得宠程度远超过燕王,宁王除了善谋,他还是个有休养的人,能文能武,绝非剧中此类卑鄙小人。
第三个是千三娘(徐子珊)以前我对徐子珊的印象并不好,主要因为她确实不好看,但是不得不承认她很有演技天赋,特别是演比较妖媚的女人,她是我觉得TVB现在小字辈花旦里演技最放得开的一位演员了,她的条件很适合拍电影。
从《锦衣卫》的脱脱再到《洪武三十二》锦衣卫沈千三,后者的造型比较适合她,突然觉得她是全剧最适合古装的女演员。
同样是叛变,她比敖笑风更能让人相信,她是因为爱情而叛变,她没有出卖过燕王。
但是编剧让她死而成全了楚楚却是一大败笔。
讨厌的第一个是敖笑风(谢天华)我看过他的戏不多,例如《古惑仔》的大天二,《女人唔易做》的贱man,这些角色给我的感觉是确实不错,而让他大红的拉风哥我真没看过,所以我不会带着拉风哥的影子去看敖笑风。
在配角时他是个出色的演员,对于这次让他演如此吃重的角色,我从一开始就所质疑,但是人家TVB要捧也没办法。
这个角色事实上应该是全剧最出彩的,他不仅身世复杂、内心复杂,而且感情线也是出奇的复杂,难怪如此复杂之人是本剧的最大噱头,结果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失去灵魂的风流鬼。
有人说在第一集出场的他够惊艳,照此发展下去应该是全剧最出彩的角色,但是偏偏编剧让他失忆变成了没性格的滥好人。
其实,我想说,光看这个角色,编剧让他失忆了才是最出彩的部分,而最终效果却是相反的,道理不用我讲明,我只想说,换个演员能达到预期效果。
到底是好人没吸引力还是风流史让人想吐?
发展下去,敖笑风的风流史更让人受不了,一个怎么看都不风流倜傥的人,偏偏身边围 着一群年轻女子吹捧他如何英俊潇洒,整天为他争风吃醋,甚至为他要死要活、牺牲性命。
老掉牙的套路都用上了,不怕招数旧就怕招数少的架式狂轰滥炸观众的眼球。
还是那句话,换个养眼一点的演员来演吧,谢谢!
最最要命的是,原来这个角色除了风流,最主要的目的居然是叛变,你不够养眼不英俊潇洒这些都不致命,最致命的是你的背叛,你背叛就算了居然还对恩人起杀心,你起杀心就算了,居然还对这一切一点自觉理亏也没有,忠义两难全我是没看到,我只看到一个反复小人,既背叛了救你两次命的燕王,又败了朱允炆的江山,你原本可以成为韦小宝式的传奇人物,结果落得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最后,还把自己儿子送人,是最让我鄙视他的。
不过,讨厌归讨厌,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个角色不就是在起着衬托燕王的博大胸襟吗?
所以,这个角色绝不可能成为第一主角,他顶多算是个在争议中找存在感的人。
第二个是永旸公主(江若琳)我是第一次看她演戏,直接说她根本没演技,这个角色也不需要演技,只要是女人都能演。
公主这个角色除了多余,而且戏份居然是全剧女角色中最多的一个,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除了多余还让人烦,什么事你都插一脚,父亲死时都不见你掉眼泪,为了敖笑风却要死要活,燕王是最疼爱你的兄长,你却用反复来回报他。
难怪有人说,你和敖笑风是天生一对,一对贱人。
第三个是楚楚(徐子珊)真的很矛盾,也不得不承认徐子珊确实有演技,千三娘是如此让人喜欢,而同样一张脸的楚楚却如此让人讨厌。
楚楚纯粹是个多余的角色,真不明白她存在价值是什么?
她那一脸圣母样着实让我讨厌,其实说她圣母也有些牵强,她还是很心计的,即便听从严进的指使如果没有心计也不可能迷倒城府及深的燕王。
但是这个角色的转变也是让人很头疼的,她从对敖笑风的念念不忘到恋上燕王,这变化也太突然了吧,之前对敖笑风要死要活,整天睹物思人,就算有情敌,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你说她没深爱过敖笑风吧却又在朱棣刀下救了他。
还有,她是怎么喜欢上朱棣的?
难道又是因为一夜情?
任何女人都不能忍受自己喜欢的男人对着自己整天想着另一个人吧,就算自己亲姐姐也不能容忍的吧。
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最最气人的是,编剧加了这个虚构角色居然把真实人物搞到不能怀孕,有必要这么绝吗?
其他角色马三保:这个角色据说原先是主角,我不知道这个主角是否是指第一男主角,但是我怎么看都不觉得他有做第一男主角的条件。
历史上他并不是谋士发挥不了决定性作用,况且TVB捧人招数就是感情线,马三保是太监,如果让太监的感情线太抢眼你让燕王这些正常男人情何以堪。
当然现在剧中也不见得起了多大作用,多数是在打酱油。
朱允炆:陈山聪演技还是不错的,虽然他离我印象里的仁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总觉得这个角色应该提升一个位置,做为第二男主角和燕王斗戏比较精彩,可惜了。
徐仪华:角色十分讨喜,而演员没什么演技,可能是经验少,但是不得不说她古装的样子很雍容华贵,符合燕王妃的身份,如果换了一个刻薄的脸来演反而令人不舒服,不错。
道珩:刘江是老戏骨,曾几何时我觉得他比刘松仁更有演大人物的气场,但是这个角色实难让人喜欢,而且是被编的最离谱的一个,连种族都改了。
严进:这个角色的最大特点正如他自己所说:大丈夫不事二主。
虽然从头到尾都与燕王作对,但是他比敖笑风更让人敬佩。
三大书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个人怎么看都那么讨厌,确实历史上也让人讨厌,全是书呆子,最后方孝孺的那份志气虽成全了自己,全害惨了全族,但至少他比那敖笑风要可爱的多,还是四个字“从一而终”。
说一下感情线作为TVB最拿手的感情线这次显得要么格格不入,要么不知所谓,在历史剧情衬托下显得很薄弱。
首先是燕王的感情线,说来也奇怪,燕王直到剧集过半才开始感情线,起初本来就以感情线捧人的TVB这次如此安排真让人觉得是踩马德钟,但是看下来却恰恰相反,其他男角色都开始了感情线,反而最晚出现感情线的燕王却是最出彩的,真是意料不到。
他的三条感情线中,和千三和燕王妃都是比较合衬的,和楚楚气场不合显得格格不入。
燕王 & 千三:全剧最亮的一条感情线,这条感情线让人感觉很像《色戒》,千三潜伏在燕王身边,由敌对到相知相恋,气场各种般配。
可惜这段感情却是以千三被杀告终,哦不,只是阴阳相隔,千三是为了燕王而死的,燕王心里也始终有她,最后为了找回千三的骸骨不惜以身犯险,想必千三应该会原谅他的。
燕王 & 王妃:王妃聪明体贴,与燕王真是心有灵犀,燕王对王妃也是体贴入微有情有义,真是羡煞旁人。
唯一的缺点是王妃不能再生育。
燕王 & 楚楚:楚楚的转变太过离奇,她原先爱的是敖笑风,完全可以用死去活来形容,但是怎么突然就喜欢上燕王了呢?
喜欢上燕王居然是因为燕王思念千三,时不时的把她当成千三,这她都能接受吗?
最让我反感的是,为了编出这个人居然把燕王妃编成了不育,我替燕王、王妃不值啊。
她也是害死千三的间接人,千三死了,她却白占了千三的位置,还为燕王生儿育女,完全不知所谓。
其次是敖笑风的感情线,他的感情线只能用个“乱”字形容。
有人用“所有女人都喜欢敖笑风”来形容敖笑风的感情线,总觉得编剧是想再塑造一个韦小宝,可是偏偏画虎不成反类犬,风流倜傥稍显不足,反而下流多了几分。
在我看来他完全是个宁滥勿缺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所有女人都看得上他,而是他什么女人都会要。
也许正因为如此,最后活生生变成了只靠女人救的窝囊废。
敖笑风 & 公主:史上最没有感觉的一对情侣,从欢喜冤家到至死不渝,最后私奔,完全不能把我代入剧情,从外形到气场没有一点是般配的,也多亏的编剧给他们加了多少戏码,结果白白浪费了其他演员。
敖笑风 & 其他妹纸:小乔、亦雪、楚楚。
完全不明白小乔在全剧起到什么作用,难道就是想证明敖和公主是真爱吗?
最恶心的是小乔被强奸得花柳的剧情,本来这个人物已经不知所谓了,花柳更是不知所谓,而敖笑风居然连花柳妹都不放过照样滚床单。
亦雪是妓女,只有风月完全没有感情。
他和楚楚是最先出现的一条感情线,也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感情线,两个在最开始表现的都离不开对方似的,楚楚更是整天睹物思人,结果,两人变心也是全剧最快的一对。
最后是马三保,没想到一个太监也能编出两条感情线,以三保的样貌和品行,他应该是最受女性欢迎的,结果他偏偏是个太监,从一开始暗恋青梅竹马的公主,没想到公主眼里只有敖笑风。
后来又杀出一个萨仁高娃,也算是有些小小安慰了。
我觉得高娃要比公主好,公主只能用2来形容,反复多变,高娃比较直白和简单,最关键的是高娃不介意三保是太监,外形也比较般配。
最后说一下收视TVB的历史剧收视一向不怎么样,特别是男人主打的历史剧,目前来看《洪武》应该是今年收视最低了吧,不过收视不代表剧本身的质量,当然啦,《洪武》的质量不能同国内的历史相比。
但是好在朱棣这条线的可观性比较强,网上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虽然一部剧的收视好坏不可能完全是某个演员造成的,但是敖笑风这条线的剧情实属赶客,我只想说这个角色和公主的选角有问题,否则他俩的口碑不会如此差。
另外,结局太过美满,太过刻意,让人提不起精神。
好久没有完整看过一整部TVB连续剧了,尤其还是古装的,这一部《洪武三十二》还挺好看的,以明朝历史为背景,加上TVB一贯擅长的戏说手法,虽是历史剧,可大量描述的还是爱情一类,就连宫廷中勾心斗角,朝廷诸官争权夺利部分也被刻画的比较淡然,几位男主角各有特色,尤其是马德钟表现最佳,将朱棣的霸气完全诠释了出来,谢天华此次表现只能说是一般,面部表情似有面瘫之嫌疑,三十集的剧集,他的表演却只有那么几种,而且剧集中对于敖笑风这个人物设计得不会很讨好,一开始好像大众情人,似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他,后来又想把他设计成大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可惜在这样一部历史剧中,太过正面、缺点没有或者几乎很少的人物注定会让观众觉得不真实,不会讨好,陈键锋在本剧中饰演了历史人物郑和,其俊秀的气质本来就和这个历史人物的特征有几分相似,再加上他这次用心的表演,一个让人喜欢的太监形象就此诞生了。
和男主角门们相比较,女主角们还是那么一般,没有让观众很喜欢的,徐子珊的表演方式相信还是会让有些人会说不喜欢看,一众女演员中,反倒是饰演四火妹的王君馨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外形还是简单直接的表演都很得普通观众的欢心,相信假以时日,她应该能够获得更多好的角色和表演机会。。。
现在TVB的剧集水准下降严重,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更好看的古装剧,毕竟古装剧一直是TVB的杀手锏。。。
周一至周五有更新,直至14日凌晨全部追完把征战的过程都简略化了,注重感情戏,于是之前就厚补了一下靖难之变十集的时候写过一个影评,现在全部看完觉得那个不算中肯,于是重写熬笑风应该算是整部剧的主线,他的戏份是最多的,多的看着都烦了(说笑啦,我还是很中意华仔的)谢天华演双面奸细真是绝了,说到底我还是喜欢没失忆前的熬笑风,凌厉极了,心狠手辣几乎所有的女的出场全和风哥有一手,开始的时候是真烦小乔,后来她为了风哥和公主被砸死了(其实之前有剧透说小乔会为风哥死,寻思能是挡了一刀什么的,没寻思是推了公主一下,所以还是小有感动的)然后就是楚楚和风哥的小片段,不赶巧啊风哥失忆了,于是一切大抵上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又铺垫作用,后来楚楚跪下求朱棣免了风哥一死后来楚楚和朱棣在一起,其一是因为和风哥真是不可能了,其二也是为了姐姐,至于她真喜欢朱棣么,不得而知,反正就是找个靠得住的男人而且这男人后来当了皇帝,所以说青楼女子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知道跟谁才是最明确的终于说到公主了,本来前十集的时候以为和三宝情投意合,结果悲催的苗苗三宝是郑和,妥了,没然后了风哥凭着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俘虏了公主的心,天天这个打啊闹的这个戏里唯一有点湿眼眶的地方就是永阳放孔明灯许愿的时候,然后他们约定私奔风哥感情戏说完了该说说他的角色了,一直到后面才揭露了他是朱棣的死士这B从失忆开始就转性了开始做好事,和皇上又成了知己,非得得B瑟瑟的去查什么村子灭门的,好了吧,查完了知道自己身世了还惦着为皇上效忠呢,自己的命都是当年朱棣救的,开始身不由己了说个插曲吧,其实我挺中意四火妹的,炎炎。
其实风哥多么聪明一人啊,根本就知道自己能做的就这么多,朱棣不用自己也能夺江山,而后来救了允文也是,对自己的忠义两难有个交代于是风哥牛逼了,跟自己喜欢的人生孩子了,忠义也两全了其实这里他是最自私的人,根本就冇身不由己这说,这B多会算计啊马三宝最早我就是冲着苗苗去看的,天知道我多么的喜欢陈键锋啊从学警到冲上云霄好吧,收回个人意淫看到评论有写基情的,还好我跟腐女一点不沾边,都是从正常取向去看的三宝戏份不多,就是在燕王身边出谋划策,再把风哥那些个他自己没法成全的想法来个小成全三宝就是个惊喜角儿,他能给任何人都带来惊喜,并且无害,什么事都做的周周全的,细心极了我想说感觉苗苗就适合这种角色,不像风哥那么多烂桃花,又不像朱棣那么····,反正就是好啊原谅我突然词穷吧朱棣这个人我想放在最后说,因为实在是喜欢至极,历史上都说朱棣是个变态皇帝,变态的太合我胃口了从马德钟一出场,我就春心荡漾了,这货越老越有fell了,还记得陀枪里的阿兵哥呢,那时还一小青涩呢,据说是模特出身从他对先皇的许诺,再到心无旁骛的真心为朱允炆打理朝政,多么血性一爷们齐泰黄子澄那帮SB们非得削藩这那的,朱允炆也是不知好歹其实我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因为朱允炆削藩触及到朱棣利益,还是他一早就有篡位之心反正洪武里的剧情就是朱允炆好心当成狗屎要对我们的朱棣大叔不利看到朱棣喂蓊妃娘娘吃桂花糕(是桂花糕吧?
)还有对燕王妃的贴心后期对楚楚,多么专情一人,都不出去扯去,有大智谋,还有作战经验先皇偏心啊,对他母亲不好,还不把皇位传给他,啧啧我研究靖难之变的时候,还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好像资料上说,这也就是放在那一回,放在朱棣身上了要么真就不一定能赢啊,四年的战争在戏里都没有40分钟,还尼玛是穿插着来的,让姐看的是一点成就感都冇啊就这么结局了,我觉得应该把战事拍十集,凑40集才能满足姐对大明的热情其实想好好写朱棣的,无奈已经三点了,我真困了就这样吧,感谢TVB在周五就结局了没让姐再多等三天
TVB拍历史剧很有自己的风格,它们的剧情特别像诸多历史书籍的演义版或者评书版,当然补加一些感情戏也是有必要的,当年的全明星阵容杨家将便是如此。
好几年前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比较火的时候,TVB推出了洪武三十二这部剧,明朝一些重要的人与事都涵盖其中,算是不错的精品。
懒人到现在还记得剧集开场没多久朱元璋就死了,朱允炆登基称帝,为了自己的帝位也好,为了自己的梦想也罢,朱允炆不顾叔侄之情开始大举削藩。
朱棣最开始哪怕再有不情愿,也是谨遵朱元璋遗命,想要维护兄弟情义辅佐朱允炆的。
最后在朱允炆动了杀朱棣之心,在宁王不断挑拨之下,朱棣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最终称帝。
这部剧拍摄之前,恰逢谢天华卧底生涯爆发期,所以增加了他所饰演的锦衣卫敖笑风的戏。
敖笑风本是朱棣安排在朱允炆身边的探子,因意外失忆而忠于朱允炆,直到被派去刺杀朱棣才明白身份进退两难。
同时他和永阳公主的感情戏也是他最后没有选择朱棣的主要原因,印象中是自废一臂与永阳隐居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也正是因为敖笑风的存在,朱允炆下落的千年之谜被安排了一个结果,明确说明他人未死心已死,令朱棣安心。
特别要提一下这部剧的阵容,现在再看也算得上是全明星,马德钟、谢天华、陈山聪、陈键锋、徐子珊、江若琳、王君馨、袁伟豪、陈展鹏、陈自瑶、吴家乐、张颖康、欧瑞伟、郑俊弘、陈美诗、马赛、古明华等。
仔细看看这份名单有什么发现?
其中一半的人后来都出演了城寨英雄,陈展鹏和袁伟豪更是视帝之位。
洪武三十二,TVB激情大片所有女的都和敖啸风有暧昧所有男的都和马三保有基情而敖啸风和马三保才是本剧中最惺惺相惜的一对~~~洪武三十二,绝对老少咸宜,居家必备,各位看官各取所需,给您一个关于爱情与激情的无尽幻想评论完毕^o^更新:第14集真是GAY情四射啊!!!!!
朱棣的恼羞成怒与其说是恼怒马三保的告密,不如说是看到马三保重视永阳公主多过重视自己而愤慨;马三保的“再服侍王爷一次”引人无限遐想,两人同泡澡更不用说了……不知道那位萨仁高娃姐姐出来打的是哪出酱油啊……有史以来最有G情的TVB剧啊!
30集:终于看完了简单来说,一切的一切,就是说的一男的和一太监相恋而不能相爱的故事 啊,一切的女性,都是陪衬都是第三者啊!!!
这部剧是我今年来最满意的剧集,无论是在人物的演技、故事的完整性上,以及它并没有偏离真实的历史太远,从不同的视点看待洪武三十二年间的故事。
历史上的朱允文是生是死?
朱棣的生母是不是马皇后?
三保太监出海之前的故事?
好像这一系列谜题都可从这部电视上找到你心中的那个答案。
我觉得这是一部男人的电视。
男人间的纷争;男人之间的情谊;男人之间的较量等等,当然最为出彩的是马德钟和陈键锋。
听闻陈键锋离开TVB觉得很可惜,我想这因该是他离开后的最好一部作品吧!
之前的《学警雄心》系列也是平平凡凡,吴卓羲的风头早就盖过他了。
而这次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将马三保对公主的爱恋和祝福,对燕王的忠诚,和敖笑风瑜亮情结都饰演得入目三分。
而马德钟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演技也越来越出彩,成功的演出了一个王者应有的雄才伟略,他有伯乐的眼光,也有仁心,历史上的朱棣可能真的念在叔侄情谊放了朱允文。
在身上可以看到那种卓越的毅力,坚定的信心,高远的志向,雄伟的气势。
当然,最后朱棣如愿做了皇上,马三保也扬帆出海,身边还有不介意他身份的美人相伴,算是一个好结局。
在这么多绿叶中最美的那朵红花自然是徐子珊了!
一人饰两角,性格差别又那么大。
一开始还真以为千三娘有人格分裂,没想到是一人饰两角。
总是觉得徐子珊身上有那种特别的气场,之前的那部电影《锦衣卫》风头根本改过女主角赵薇太多太多,长相不是特别出众,但是很耐看的那种人,而且她的演技的确好,也许是个个方面都平凡的她可以随意变幻不同的角色,戏路宽广。
让我觉得她的确是与众不同的。
我下一部比较期待的是不久就要放的《回到三国》,希望不会让人失望。
都是很过时的桥段……另外我很不喜欢滥好人这个角色设定。
谁能想到马三保居然是太监,谁更能想到马三保是郑和呀?!
陈三苗在TVB的最后一部啊!
过程不错,结尾很狗血。。。
好看!马德钟好帅啊!
虎頭蛇尾 不知所謂。男女關係簡直比歷史還要複雜 還是最懷念拍金庸劇年代的TVB。雖然取景點有限還經常反復 大多又為室內戲 服飾也不甚華麗 但卻昰最有味的古裝劇時光。最喜歡李若彤的小龍女和黎姿的趙敏 演得入木三分 漂亮簡直得入木七八分。哪像現在! 陰魂不散的徐子珊 一看見她就煩!!
徐子珊美艳~
腐女大爱,马德钟强攻,陈键锋小受啊!!永阳公主你还能再鸭公嗓一点么么么???TVB的女演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1 本人就冲着陈键锋和徐子珊去看的 2 江若琳的声音实在是太难听了,很难想象一个长的挺好看的女子怎么声音可以难听成这样?!3 TVB现在好像是为了凑剧集而拍戏,不耐看啊!都快进啊! 4 古装戏拍的和现代剧一样,感情对象走马灯似的换= = 5 马德钟演的还行 6 期待下周的林峰吧
什么乱七八糟的感情线,根据故事的尿性来看我还以为千三没死什么的。
前半部真的OK. 相比于近年TVB古装戏.
为什么要有楚楚这个恶心的角色。编剧脑子有问题吧。把千三写死就是为了成全她?!
朱棣真的灰常V5,郑和基情四射。laughing哥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做奸细的命运,入型入格啊!
想死的没死 不该死的死了
越看越好看,近来蛮不错的古装啊///看完感想:我真没想过是大团圆的。。。而且三保是郑和,哈哈哈哈 然后敖笑风的儿子做皇帝好了XDD 不过 我大概是被前半的敖笑风耍刀的样子迷到了
每次都是这么狗血的结尾。。。
后半段剧情好弱!!!!
起初以为是历史剧,后来就演变成耽美成人名侦探柯南了。
蛮正的。。。
谢天华那个角色明明是失忆前更有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