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与格里菲斯这对曾经肝胆相照的好友,即便以当年的眼光来看,二人之间也洋溢着强烈的腐气。
但归根究底,一切仍然 建立在男子气概之上,无论基情如何四射,读者也会首先忆起他们是最好的战略家和战术家,最好的搭档。
根据现阶段愈发庞 大的故事架构来看,黄金年代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这部巨作的开头,连基本的世界观都没有介绍。
然而,它却足够奠定『剑风 传奇』在数代读者心目中的不朽地位。
津和格里菲斯在对方生命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有些事情于我们普通人道理也是一样——那些为你留下深刻烙印、乃 至影响了你的兴趣偏好人生志向行为准则的人,往往并没能与你朝夕相处,而是尘封在你的记忆里。
不过他们同你一起走过的 岁月,着实是太过刻骨铭心。
尤其是格里菲斯这样注定孤独的少年王者,有再坚强的羽翼庇护也难免会发抖,暗暗会希望万一 落下来,下面会有个不仅关心他而且真正理解他的人,能够强大到足以接住他。
所以他会羡慕津的伟岸、纯粹与随心所欲;这 样极致的爱放到完美若艺术品的白鹰身上,渐渐就会演化成狂热的占有欲;他本身就试图掌控并凌驾一切,何况津身上又有那 么多他所欠缺的东西。
情感大致分为三类,崇拜、迷恋与蔑视,各自都有着正面与负面的意义。
我们嫉妒或崇拜强大得难以企及的事物,蔑视或 同情弱小得完全不想去触碰的事物,但唯有“迷恋”与我们相近的事物。
愈是迷恋,就愈不能屈于下风;愈是迷恋不成,就愈要 摧毁对方的一切珍重;然而正因为不惜以摧毁来平衡业已扭曲的心绪,才愈能体会自己的迷恋之深重。
因此即便献祭掉一手组 建的鹰之团中那些从幼年起便并肩作战的战友,格里菲斯也舍不得毁掉真正令他精神崩溃的津,哪怕那着了魔的毁灭欲在胸腔 中燃烧得无比热烈——因为我迷恋你,所以想操控你;既然你要挣扎,便回不到过去,因此我只能祈求你生不如死匍匐在地。
这样的背叛与伤害并不是出于恨,只是强烈到极致的爱而已。
津强得坦荡,而格里菲斯贱得伟大,所以这是强者对强者的终极 表达,无愧为日漫对男性友谊的最佳书写。
我偶尔会觉得《剑风传奇》和《美国往事》其实有着完全一样的人物架构,格里菲斯、津与卡斯嘉,对应过去就是麦克 斯、诺德斯与黛博拉。
不过《剑风传奇》其实是比《美国往事》光明得多的,你可以从中看到磊落的黑侠逐步撂倒阴险的白 鹰,女战神心智虽失常,却也没背叛自己;然而曼哈顿大桥下,血雨腥风纵横半个世纪,自视甚高的猛士在命运前匍匐在地, 年少时的情谊无踪无影,一生的痛楚与懊悔伴着大烟消散,只余下扭曲的眷恋与挂念,尘封在参议员富丽堂皇的办公室里。
三浦说他早在动笔之初就构思好了津和格里菲斯的最终命运,照现在的趋势来看,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读到这个“最终”。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结局势必将震撼得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所有人都以为格里菲斯会继续沿着那条生产过无数人气角色的流 水线走下去,成就霸业后撒手人寰,不料他转身就将鹰之团献了血祭,坠入魔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沿着魔道越走越深自此万 劫不复,不料他却以无比耀眼的“光之鹰”形象再生,成为了救世主,重新夺取了他想要的政权,扛住了外敌入侵,建造了无与 伦比的“千年鹰之帝国”。
作者再度将光环加诸在格里菲斯身上,于是读者也迷惑了。
所有人曾经都无比相信格里菲斯必将为血 祭鹰之团付出代价,但当白鹰的旗帜再度飘扬于战场,仍能再度唤起黄金年代时的热血沸腾。
这还会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吗?
津 真得下得了手吗?
随着故事线越拖越长,一切都不确定了。
相信三浦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按:去年给漫画杂志写得,原文一万多字,其实没写好…现在节选一部分放上来。
其实这部分写得也很不好,自觉像是中学生日记,好想给自己差评。
晚上难得有空,于是到VeryCD上挑电影看。
看到《剑风传奇》时,忽然想到电脑里留存了这个系列的某一部小说,但是从来没有看过,于是决定看看这部电影。
说是电影,其实是动漫。
很多年长的人认为动漫不会有什么内涵,是给小孩子看的,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我觉得不管是电影还是动漫,或者小说漫画等等,都是故事的表现方式,受众所接受的核心是故事。
《剑风传奇》的故事在2013这个年代看来确实有些老套了,霸王美人兄弟为主题的故事太泛滥了,以致看了开头就能把套路猜出来。
但是这是去年的作品,去年《剑风传奇》上映的时候流行什么套路的故事早就被遗忘了,所以看官们也没必要在这一点是过分执拗。
抛却故事本身,《剑风传奇》的动画效果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目前尝试在动漫作品中融入3D效果并且比较成功的先例并不多。
而《剑风传奇》绝对是属于成功的。
2D画面与3DCG的衔接比较柔和,几乎没有突兀的感觉。
我之前看过一个《海贼王》的3D小剧场版,和《剑风》相比,确实有些差距。
最后说说霸王,我看的是第一部霸王之卵,实际上是暗示着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拥有类似庞大野心云云。
然而一般伴随着霸王的都会有美女,而这位美女一定会对霸王的道路产生影响。
但是几乎一定的是,霸王似乎都没有个好下场。
故事中的那枚霸王之卵,从造型上看就代表着邪恶,而且还是血红色的,大概也预示着腥风血雨吧。
但是为什么霸王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已经与殒落合二为一了呢?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如果愿意,可以很深入地思考,甚至可以追究的国家和制度。
不过这都无所谓,聪明人不会做霸王,至少不会被人认作是霸王。
1.深渊深渊之神的概念可以使人联想到中世纪“二重真理”对神学的保护,它在设定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如果说深渊是人类负面精神的集合,那么它就缺乏正面、积极的信息和对善的理解,因此它不是全知;如果它是全恶,它的所为就全部成为恶的,因此它不是全能。
一个既非全知、也非全能的存在,理论上也就无法操纵因果。
在一定范围内对因果施加影响是可能的,但程度多少则不好说。
有一种解释是深渊并不如传言一般,能够通过翻弄因果对世界进行有目的的操控,这也正是它必须依赖代理人的原因。
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类被禁锢于逻辑,只能逻辑地思考,但神是超越逻辑的存在。
“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但这样的话,它的渊源就不可能止于人类精神。
2.自由与必然深渊的概念很有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必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
简而言之,“一切事情都由充分的理由决定,依自然法则运行”和“人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能决定自己如何选择”是矛盾的。
假若自然科学发展到极致:宇宙的终极大一统方程被完成,生物学最终解决了灵魂的奥妙……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最终只是激素和生物本能的冲动,那么人类怎么能宣称自己拥有自由?
不自由的人又如何为自己不能根本决定的事情负责?
莱布尼茨说,磁石要有灵魂的话,它就会觉得自己指向北极是自由的,莱布尼茨强调自由意志的自发性(任意性)。
康德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性是有边界的。
当理性开始逻辑地思考“本体”或“无限”之类概念时,就会产生悖论。
因为人的思维依赖于世界中存在的现象,这种思维在形式是“观念表象”的思维。
在观念表象的现象界中,物理规律支配一切;与此相对的是宇宙终极的形而上学本体(物自体),它虽然可以被逻辑地“思”,但是不可“知”,因为它不受规律和感官的束缚,它是自由的。
人的自由来源于物自体的自由。
康德说,“我必须止步于知识,为信仰留下空间。
”因为一旦彻底认识了自由,就会把自由异化为一种自然规律,这就是消解了自由。
因此他不仅给信仰留下了空间,也给审美、道德、人性这类自然科学无法解答的领域留下了空间。
3.关于悲剧格斯对独立与对等的追求既是格里菲斯逐渐对他另眼相看并进而引为知己的原因,也是格斯与格里菲斯一剑诀别的出发点。
卡斯嘉把格里菲斯当做神一样崇拜,甘愿为他牺牲一切,格里菲斯也就真的通过牺牲她成为了“神”,逼疯了她。
格斯离开鹰之团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鹰之团覆灭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和昔日的伙伴并肩作战……无论深渊最后被怎样解释,这家伙的恶趣味实在是够了,最近接触的故事怎么也尽是这种思路。
但悲剧的力量在于,生命的自我肯定能够凌驾于“好坏”的价值尺度和“悲喜”的情感尺度之上,它始终要求一种对苦难的超越。
这种超越同时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是一种折磨、一种警惕、一种无休止的自我拷问和自我荼毒。
但它同样也是跨越虚无、探求自身价值源头的必经之路。
4.格里菲斯相对于格斯的“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格里菲斯经常被形容为“一个被命运俘获的人”,我认为这个对比并不十分精确。
事实上,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
格里菲斯选择了创造出连战连胜的“奇迹”,他也选择背负“奇迹”的重量。
人们需要他成为理想化的领袖,他选择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心是复杂欲望的集合体,意志对各种欲望和需求做出统和与裁决,外在表达就是在物质世界做出选择。
除了格斯让他暂时忘记梦想的那一刻,我认为童年时梦想的白色城堡一直在格里菲斯的各种欲望中占据核心和支配地位。
少年兵的死亡、成堆的尸体、尊严的妥协、格斯的离去、身体的损毁、安逸生活的诱惑……这些本该对梦想造成干扰、瓦解甚至毁灭的东西,反而变成了他追求梦想的燃料和驱动力。
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
无论潜在的逻辑是“我无法再回头了”,“我背负着已经死去的人们的意志”,还是“我只剩下梦想了”,这种负向驱动只能强化固有欲望,而不能无中生有。
更何况选择这种思路的,就是格里菲斯自己。
这是格里菲斯的意志,也是深渊之神的意志。
但归根结底,还是格里菲斯的意志。
他把意志贯彻到极致,在蚀上把自己和鹰之团一起奉上祭坛。
但是,格里菲斯对梦想的献祭不是从更早就开始了吗?
他一路为了梦想献上自由、身体、自尊和凡人的幸福,无药可救的殉道者。
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并不能说他是被命运俘获。
格里菲斯意志自律性的运行方式几乎一贯就是痛苦的——当他的本能让他寻求依靠时,他选择独自承担;当他的内心需要他对外呼救时,他选择忍耐;当他的潜意识催促他逃避的时候,他选择不顾一切地前进。
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他不断寻求着内心声音的方向,通过不断放弃良好的自我感觉,包括自己的自尊感、自我纯洁感甚至无辜感,来排除一切妨碍他悉心倾听的噪音。
他像一个被囚禁于虚无深渊的罪犯,毅然决然地承担着万事皆休的恐惧和绝无希望的沮丧,去急切地迎向自己内心的灵魂之光。
最后,他也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白色城堡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的自律是忠诚于内心认定的法则,而不是服从外在的伦理道德。
他可以为了梦想而妥协,但绝不会对外界环境屈服。
即使在最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也不会放任命运的洪流把自己卷回或者推得更远。
他用自己的意志对命运进行了选择,并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刚通过97版的TV动画,接着通电影版。
画面比原来美了十倍,飘动的头发也好,战斗的动作也好,流动的背景也好,科技使人进步,科技改变艺术……再也没有以前戆戆的反复几帧动来动去令人笑场的现象。
推及人设,受惠人之一格里菲斯。
如果说TV里有一些那个年代的审美情怀在里面,类似圣斗士的少年格里菲斯发型,比较妖艳的天野喜孝感觉的五官,在电影版里面眼睛更圆润,脸部也偏饱满一点,少许多了一些女性化的特征,美貌度阴柔度又上一层楼。
受惠人之二卡思嘉。
时代在变化,男性越来越女性化的同时,女性却更加坚强了。
TV里的卡思嘉更符号化一点,有一些90年代要强少女的特征,但是这些男性眼中为主的性格特征反而有时候会显得讨厌。
在电影版里,卡思嘉带上了一些草薙少佐的影子,声音更沉稳,形象更飒爽,更像一个靠谱的大姐头,冒心心虽然人设有这些进步,但在大部分人身上,其实我是不满意的,最先就说津。
原作给人的感觉,津的头是个立方体^^b有时候甚至觉得,难看!
但是看惯了觉得,这样才是津,还有这身爆炸的肌肉,就是在弱肉强食的世界活下来的本钱,津有他自己的魅力,在TV版里偶尔会变成健次郎,但至少大部分情况下,人物形象是符合原作的。
在电影版里,他下巴变尖,肌肉缩减,成了目前审美主流接受程度内的一员,然而那就不是津了呀。
我去搜了一下人设,恩田尚之,参与了很多名作,09年担任了OVA间之楔的人设,恩……陷入了沉思……这两对,莫名的像呀……脑补一篇同人。
那种血腥汗臭透过纸面或者屏幕的感觉,就在尖下巴和细长身材下消失了呢,玩玩菊花倒是好的……除了津,其他大部分人下巴都变尖了,大概都去削过了。
别人不说,就说面瘫大汉比宾吧,他的下巴变成原来的二分之一了,让我缓一缓……还有一点,很喜欢原作和TV里面耳朵尖尖的画风,总觉得加上了这个要素,异域感和神人共存世界观就更强了,电影里面基本不明显了。
画面质的飞跃以外,剧本却停滞不前,或者说,在一些小处,甚至退步了。
科技使人进步,但是人心的磨练却来自自身。
以往的动画人受技术所困,但是在节奏和气氛的把握上,却可以使用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
同样是改编原作,同样建立在基本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电影版并没有将优势发挥到最大,有一些叙述略显冗余,举个栗子,王储在鹰之团胜利以后,在走廊上听到众人的窃窃私语,真是私语了好长时间啊,有点走神。
反而在津和不死佐德相遇的时候,却没有好好花精力去渲染那种恐怖绝望的气氛,佐德看起来就好像个兽人一样,一点死亡压迫感也没有,津也不是很紧张……哈哈擦汗……电影多余的描写了几笔津和格里菲斯的基情,就差说出CLAMP大婶般的狗血台词了。
还有在卡思嘉质问津为什么不顾党组织单枪匹马跑出去的时候,津居然还要辩解!
这种伶牙俐齿尖嘴猴腮的小赤佬,快点去隔壁拍间之楔啦!
音乐方面,选择了平泽进做片头曲实在是明智之选,片头真华丽。
鹭巢诗郎的BGM反而没有什么存在感。
声优我只想说,捷度在两个版本里面,都是那么的人气,那么的受关照,石田彰,梶裕贵,两代当红炸子鸡。
捷度真是个好人。
很怪,评论区喜欢用89年以后的作品评价这部89年发行的作品,还有就是3d有3d表现手法的优势,没什么大问题吧?
少年的梦想,嘎子和白鹰对完成目的付出代价的取舍,以及两人些许言语动作透露出的三观的碰撞,被奇怪的人用奇怪而不堪的语言来形容,实在是无法令人忍受的。
有那种真实感和细节感,强烈推荐观看。
迅雷上发现有点播,迫不及待翻出来看。
配乐依旧很赞。
可是看到那画面,感觉怪怪的。
兴许是动画版看了太多遍,所以不太习惯这CG(是叫CG吗?
俺不懂这些技术)的感觉。
反正虽然感觉画面很精细,连格斯围巾的阴影都细腻的展现,草原森林,甚至有3D的感觉。
但是本人更喜欢动画版那种浓重的感觉。
尤其是对砍的画面,缺少动画版的震撼。
还有人物的脸部,总是看起来不那么顺眼。。。
配音也是,格里夫斯与格斯的声音感觉都太温柔了。
难道真是动画版在我脑中的烙印太深?
反正感觉不如。
剧情的省略就不说了,剧场版时间所限,内容当然不可能和漫画,TV版那么丰满。
不知道第一次接触剑风的朋友看时啥感觉。
反正对于我这种十几年的粉丝,影响不大。
剧场版的优点也是有的。
很多细节方面改进的更符合常理。
比如格斯暗杀的情节,旧版本中格斯的脸就用个帽子遮挡,而且那帽子连个固定都没有,这暗杀也太高调了,很容易被认出来啊,剧场版中加了个口罩,更符合常理。
还有和老牛的对战,人物比例,以及格斯挨打程度的设定都更合理。
无论如何,剧场版中把几条主线都包括了,这样应该就不会像动画版那样,缺少了主线而无法继续画下去。
至少能期待着动画和漫画的同步连载。
对吾等粉丝,真乃一大福音。
最后,希望3P大神在不降低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连载速度,让吾等在有生之年能欣赏到更多的精彩!
上初中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哥哥怎么想的,买了一部(剑风传奇)TV版DVD回来。
这是一部从未看过的暗黑系作品,基本上可以说改变了我后来喜欢动漫的风格。
硬派、血腥、惊悚、天马行空、甚至人性以及魔性的呈现,在剑风传奇上可以说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开玩笑地说,剑风传奇是暗黑系动漫最具代表的作品,没有之一。
后来在看完TV版之后更是成为了死忠,看了多年的漫画,一直在等更新,连游戏都通关了,它就成为了有生之年的“作品”。
霸王之卵作为动画重置的第一篇章,非常的完美,画质顶级、音乐也是顶级、还是原来的配方。
二刷,总结一下格里菲斯在遇到格斯之前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美少年,鹰之团所有人都相信格里菲斯会带给他们荣耀和幸福,格里菲斯也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第一次见面时,格里菲斯丝毫没有迷茫,所以他的剑可以刺穿格斯这样的佣兵之流,格斯来了之后,他开始沉浸在鹰之团目前的成就,面对佐德时甚至不惜豁出性命也要救下格斯,看黄金时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格里菲斯经常笑,但那只是单纯的幸福的笑容,不是梦想实现后的笑容。
一开始只是因为名字我没有看懂,是纯英文的,所以点进去看了一下,没想到就这样被三浦老师给圈粉了。
先说一下剧情,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喜欢战争题材的女生应该已经比较温和了,作为格里菲斯的脑残粉,在看剧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暂停截图,暂停截图……咳咳,话说回来,总体来说,对于我这个比较喜欢扣细节的,一帧一帧的去看的时候,三浦老师的画风和他的细节都非常棒。
当然剧情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看到中段的时候,格斯因为错杀了一个小孩,眼中的那种情绪表达,包括分镜头的推进都非常棒,细节党一本满足~~~而且在后来格斯去找格里菲斯的时候,卡思嘉追上来拦住了格斯,然后听完公主殿下对格里菲斯讲的话之后,卡思嘉还小小的傲娇了一下的表情也非常棒了!
最后悄咪咪吹爆一下格里菲斯~~~溜了溜了,总之剑风传奇已经是我看的三浦老师入坑作了,没想到我还真的挺喜欢的,画风超级超级超级棒!
虽然主要还是因为格里菲斯的颜值啦~这是怎样一个美人儿啊~~~(被格斯和卡思嘉拖走)啊啊啊~~~吹爆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鹰之团团长,面容俊美,迷倒万千少女;武艺高强,旗下队伍战无不胜;待人接物方面滴水不漏,也因此容易招人妒忌。
这样一个几乎算得上完美无缺的人,却是剧中最自私的一个人。
与格斯二战时,格里菲斯欣赏格斯的舍身搏斗(口咬长剑),称赞其“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并说“我越来越中意你了”。
之所以欣赏格斯取胜的方式,是因为格里菲斯自己,同样也是个为胜利、为实现自己梦想不择手段的一个人。
《降临》中,格里菲斯与占卜婆婆有一段对话,这更加揭示了格里菲斯的所想:即便脚下遍地尸骸,也要踩着它们攀上自己的国家。
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揭示格里菲斯真实的一面:为了梦想,自己可以不择手段。
《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与盖隆将军的对话把格里菲斯的想法表露无遗:
格里菲斯心中自有一把天秤,右边永远是自己沉甸甸的梦想,而左边,则是自己持有的棋子,当它们足够多、足够重,能够与格里菲斯的梦想持平时,格里菲斯才会停下脚步吧。
不过对于格里菲斯而言,格斯是特别的存在,只有他能让格里菲斯忘记自己的梦想。
这个话题就不展开叙述了。
说回到格里菲斯身上吧,根据剧场版三部曲,格里菲斯的形象已经塑造了出来:除了格斯之外,其他人都是实现梦想的棋子,即便是与自己出生入死的鹰之团,格里菲斯也是冷淡地把他们与“朋友”区分开。
格里菲斯对于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流露出轻微的厌恶,即便他们依靠着自己,即便他们是同伴。
而夏洛特公主,对于格里菲斯而言,只是另一枚棋子。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格里菲斯而言,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自己的庶民出身。
因为自己的庶民出身,会遭到贵族的蔑视,搞不好还会遭到暗杀(《霸王之卵》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夏洛特公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跟公主谈恋爱,说不定能跻身贵族,跟其他的贵族一样平起平坐……所以我想,格里菲斯第一次看到公主的那副“一见钟情”的表情,其实当时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卧槽就是她了!
只要攻略掉她我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了!
”
格里菲斯跟夜神月很相似,夜神月利用弥海砂的能力,格里菲斯利用公主的身份。
《多尔多雷攻略》末尾部分,格里菲斯与米特兰国王的一番对话表明,格里菲斯对公主十分关注,他曾经探查过公主是否有婚约,这是不是说明格里菲斯想与她结婚呢?
那么《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为什么还要去公主的卧室来一发?
核心成员离开自己的团队,失去“百人斩”格斯,对于整个鹰之团而言是极大的战力损失。
没有格斯,每场战斗则会难打很多。
格里菲斯仿佛看到自己离梦想远了很多,本来10年就可以实现的梦想,现在也许就得花上20年了,而且格里菲斯也无法理解格斯离队的原因,平时格斯都乖乖听命令,怎么说走就走?
格里菲斯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于梦想的掌握,于是为了重新拾起那种“掌握一切”的感觉,他去到公主的卧室,不容分说就宽衣解带,啪啪过程中,“征服感”、“掌控感”再次出现,不过格里菲斯还是对格斯念念不忘。
据此,整个“格里菲斯恋上公主”的情节已经明了——他心中根本没有爱,只有利用。
利用公主的地位,来获得自己的贵族身份;利用公主的身体,来重拾“征服感”……所以我说,格里菲斯是全剧中最自私的人。
这种半吊子的日式3DCG动画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格里菲斯这画的也太让人不能接受了
刺马?
没啥意思 似乎
TV剪辑版
挺好,剧情紧凑,动作戏给力,唯一遗憾的是背景小兵动作延迟挺严重,整部片子其实都是第二部的前戏
补完漫画来看剧场版,格雷菲斯确实很美,但是!还我帅气的格斯和性感的卡思嘉啊!因为动画化毕竟有所限制,但是好歹删减不多,主线基本完整,可以看看
好冲的味
作为难搞的原作粉丝,唯一的获益大概是格里菲斯一出场就疯狂截图了。
很基很暴力,腐女口中菜。
原作非常棒,但是OVA改的有点……除了画面以外没什么了的感觉?另外樱井孝宏的格里菲斯太软了吧。
看过原著才能理解黑暗中世纪之美
真喜欢剑士这种设定啊,看来要去补下TV版了。某字幕社的翻译太蛋疼了,这不科学,可是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唔。
乏味
http://www.cngba.com/thread-19816491-1-1.html
3D战斗五成,搅基四成,其他一成。我打赌全片其他人的台词加起来都没有高兹跟格里菲斯搅基的部分多………………初次见面就我看上你了成为我的东西吧不愿意的话来硬的我也不介意什么的!!!!!!_| ̄|○ノシノシ 不过这片不看原作大概看完也不知道剧情是怎么回事……删太多了啊
奠定基调的一集,基情满满!血腥暴力!少年们相遇,成长,成熟。命运的宿命开始了~
只看第一部的话没有任何惊艳的部分啊,强的莫名其妙,基的莫名其妙,硬要说的话就中世纪服装人物设计还算可圈可点吧,战斗、剧情、人物不论跟任何一部名作比起来都很平庸啊。
心中五味杂陈。。。怎么说呢?还是漫画好些吧~
很久没有因为一部动漫电影而这样狂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