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看了这部电影,真的很喜欢。
那舞蹈完全感染了我,虽然故事不是那么的曲折,但是还是让我看的那么激动。
3Dx效果很好,一点都不暗,那音乐,简直了!!!
太牛掰了!
对于花费这么多钱去看这部3D电影,我真的觉得值了!
这种片子总体上励志的基调没什么好说的,中规中矩了,我们主要看舞蹈好看就行。
不过这个片子,舞蹈是好看了,但是剧情剪的一片一片的,严重缺乏铺垫和衔接,虽然简单脑补一下也能看懂,但可不可以不要弄的好像在看预告片跳来跳去?
比如找不到场地排练,舞团解散,这中间应该有个矛盾不断升级的过程最终导致分裂,而片子里就是唰的一下大家就散伙了。
然后应该是女主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组队员,重振人心,而剧情是直接女主角很无助,然后大家自动回来了,好像没有散伙这回事。
接着街舞和芭蕾开始碰撞磨合,有一幕大家出去玩,看到前队长杰的舞团表演,然后没有任何反馈和对剧情的推进过渡,突然切入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主角编舞画面,你是看了别人跳舞有灵感了么?
那你在看表演的现场给我点表情啊,恍然大悟啊,茅塞顿开啊,都行啊,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你突然就编舞了啊。
随着两种舞蹈不断磨合,队员们的感情也不断加固。
然后来到一个小高潮,各种舞蹈画面的混剪,而实际上这里是一个游戏时间(fun&games)阶段,但是表现出量变到质变的升级过程不明显,画面重复。
然后断点队出场之前,憋大招的过程有点假,整个队伍都缩着,靠小哥一个人撑场还不会被赶下台,而赶下台的时候绑架大汉还停下让女主角亲小哥。
最后的pk很精彩,完成了街舞和芭蕾的融合,可竟然就结尾了!
没有一句台词啊,跳完就结束了,导演你是没有经费了么?
今天心血来潮,突然想看几部歌舞片,然后偶然发现了这个。
本来是抱着打发时间的态度来看的,结果却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摄影师很会抓住光与影的变换,将伦敦的景色拍得如画般,无论是片头伦敦的晨曦,还是男女主在天台上互相依偎看伦敦全景的场景,都是那么唯美,与老美片中脏乱的伦敦街头,破败的平房,乌蒙蒙的天空相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至于舞蹈部分,虽然依旧是老套的芭蕾与街舞相融合,不过男主片中的街舞独舞,以及男女主在天台上相拥的那段,当然还有最后外卖小子的个人秀,再加上快慢镜头的交替,真真是让人想要舔屏啊。。
不过还是忍不住吐槽下,相比于本片的独舞,群舞实在是不怎么样。
不仅动作不齐,而且舞蹈基本可以说毫无亮点(想看好的群舞可以看看舞出我人生第一部,两者差距相当大),即使是慢镜头的运用,也没能拯救片子糟糕的群舞,心疼摄影师大大一秒。。
而且,芭蕾和街舞的融合也略显生硬,没有舞出我人生中的自然。
最后说说剧情。
对于歌舞片的剧情已经无力吐槽,都是一个套路,难道导演都是一个人么。。
总有一个很强的对手,夺冠热门对男女主各种不屑,各种冷嘲热讽,结果最后还不是轻松被打败?
中间再穿插上老师的质疑,团队的内讧或者男女主的矛盾,最后男女主收获冠军,而且矛盾解决,两人幸福地在一起。。
也太套路了吧?
不过,歌舞片重要的不是剧情,而是舞蹈和音乐,在这两方面,这部片子表现得都可圈可点,所以,打七分还是可以的。
ps:配乐真的不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
《舞力对决》让我想到了《摇滚夏令营》,同样是青春靓丽的男女演员,同样是活力四射的劲歌热舞,同样是充满了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同样是为了争取荣誉从格格不入到团结一心…不同的是《舞力对决》不管从画面还是音乐都胜出一筹,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3D的效果让影院里惊呼不断,影片用舞蹈做了最好的语言,丝毫没有拖沓冗余之感,将老套的剧情演绎出了新的震撼和感动。
影片里有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女主角Carly和Eddie在快餐店做三明治的时候,快乐的跟着节奏舞动,让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精彩有趣,甚至排队等候的人们也被感染,也许他们正赶时间,打算从一顿简单的早餐开始去结束前一天没有做完的令人焦头烂额的工作,但是,当大家看到两个年轻人在从平淡的事情中寻找令人振奋的快乐时,都流露出了轻松的微笑,对Carly和Eddie,对自己,也是对每一个看到影片的观众,当大家只看到时枯燥和焦虑的时候,是不是也错失了快乐。
高贵、典雅、含蓄,甚至舞者看上去似乎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柔美的身躯熟练地驾驭着普通人无法完成的舞蹈动作,以踮起的脚尖书写出华美的乐章,这就是芭蕾!
随意、夸张,在保守者看来甚至有点疯狂,激情四射的伴奏,率性而为的舞步,以眼花缭乱的舞姿彰显青春的飞扬,如同杂技艺人般卖弄着令人吃惊的小花样,这就是街舞!
欣赏芭蕾舞,你往往得购买一张并不廉价的门票,再西装革履地走进豪华而静穆的大剧院,一脸严肃地等待演员的出场;而街舞则几乎随处可见,市政大厅前的空地、公共绿地旁的小道、超市附近的地下停车场都可成为舞台,你不仅可以边欣赏边大声叫好,甚至可以加入舞者的队伍,让热血随劲爆的音乐沸腾。
如果将芭蕾舞与街舞融合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相信不少人所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胡闹。
但卡莉就在朋友的支持下胡闹了一次,而且胡闹得非常成功,她让高雅得近乎缥缈的芭蕾舞与平民化至“野蛮”的街舞联姻,这次被旁观者认为是极度荒谬结合的结果,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这就是英国歌舞片《街舞3D》所讲述的故事,它让影片中那位名叫卡莉、热爱街舞的女孩创造出了奇迹,而让这一奇迹成为现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位前辈的开导。
“你喜欢泾渭分明地看待事物,认为这是芭蕾舞,那是街舞,但它们都是舞蹈。
”前辈这样说道; “但它们来自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将两者放在一起只会激烈地相互排斥。
”困惑的卡莉说; “不,它们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观众!
” 豁然开朗的卡莉将那帮街舞伙伴与芭蕾舞学院的学员再次召集在一起,采用各种方式设法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此前在芭蕾舞学员看来,跳街舞的家伙不仅缺乏教养,而且十分浅薄;而自由不羁的街舞队员同样看芭蕾舞不顺眼,认为穿着紧身衣跳舞是件挺愚蠢的事。
可是在卡莉的努力下,火星与地球终于行驶在同一轨道,双方不再彼此轻视,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对方舞蹈艺术中值得称许的一面。
这让笔者想起国内艺术界不时响起的“现代”与“传统”之争,钻研中国传统艺术技法的艺术家与接收西方艺术理论体系教育的先锋派,常以各类艺术论坛、报纸及电视等媒体作为阵地,打起或大或小的口水战,相互指摘对方的不是。
传统绘画作品代表着保守与抄袭,缺乏创新,毫无生机可言,先锋派咄咄逼人地发难;就连基本功都没练好,走路都不稳就想着奔跑,连继承都不会就想着开山里派,简直是笑话,须发皆白的国画家愤怒地反诘。
这种因艺术观点与方向不同而导致的严重对立,让这些艺术家的关系势同水火。
处于争执之中的艺术家,如同那些尚未心平气和对待街舞小子的芭蕾舞学员,忘记了大家其实都拥有共同的目标。
正如跳舞是为了得到观众的认同,任何艺术作品诞生的目的也在于反映社会现实,成为作者表达思想的渠道,并提高艺术品欣赏者们的审美能力,以作品为媒,让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生活的城市被称为瓷都,“景德镇”三个字在世界陶艺界的地位宛如麦加圣地,但类似于街舞与芭蕾舞之间的纷争也时有出现。
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不同陶瓷艺术派别之间在经历了多次激烈的交锋之后,景德镇出现了越来的“卡莉”,他们有的是优秀的本土传统陶瓷艺术传承者,有的则是虚怀若谷、成就卓越的外来艺术家。
陶艺界的“卡莉”从不轻视任何艺术门类,对于任何有价值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乐于接受并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
“卡莉”想要迈出向其他艺术派别学习的第一步并不容易,这兴许会导致“本门兄弟”的不满,而且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予以糅合、改良并发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街舞3D》里的卡莉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与过人的悟性,创造出了集灵动、深沉、活泼与含蓄于一身的芭蕾式街舞,而坦然放下门户之见的陶艺家“卡莉”中,亦涌现出不少让作品进入前所未有新境界的成功者。
卡莉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并不是她在影片结束时所获得的观众掌声,而是当她决心让奇迹成为现实的那一刻。
2010-11-07
《舞力对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清晰的文化融合的范本,它从我的角度看就是一个解构到结构的文化融合模型。
首先是解构。
毫无疑问,在解构的过程当中,是会碰到许多阻碍的。
我以为在《舞力对决》中的解构成功之处在于它走的是认知——认同这样一条路子。
互相认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前提是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一方。
这就是为什么家长和孩子之间会有代沟的关系,因为父辈总是以一种阅历丰富的姿态出现,而子女总是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出现。
因此当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碰撞到一起时,极有可能就会形成强文化侵蚀甚至吞噬弱文化的局面。
而电影中的芭蕾与街舞算是一种强弱优势不明显的关系,虽然芭蕾上流却失去了热情,虽然街舞草根却充满了活力。
于是电影中就安排了Helena这样一个拥有权威与智慧的,并且超脱于两个舞团的指引者。
当然这种认知环境的建立还是不情不愿的,然而正所谓天下武功,万变不离其宗。
迥异的只是风格,认知的好处就在于其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深。
因此我以为这里由认知而解构的就是俗称的思维定势。
芭蕾解构了街舞的anger,而街舞解构了芭蕾的stand up straight。
舞蹈的本源是释放内心的情怀,这样通过情怀而表达出的形式被固定了下来,被当作是接近这种情怀的捷径。
而当这种能被触碰到的形式被供奉,情怀反而被遗失了。
双方在磕磕碰碰的认知之后,放弃了最初用舞蹈形式来企图战胜对方的心态,转而开始通过对己方与对方舞蹈本源的体验来达到某种认同。
首先是Carly在传达街舞的源起,就是在街头在bar里一种身心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
然后是在Helena的带领下Carly有了一次虽然说不太明白,但确实是被冲击了内心的观赏芭蕾表演的体验。
在这一种张力与热情的促使下,使得两种舞蹈的认同感大大加强。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类影片中爱情的剧码总是少不了的,滥俗是没错,但是不得不说爱情和这种文化融合也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吻合性的。
且不说爱情也是一个相同的融合过程,同时爱情作为催化剂使影片的融合变得流畅,大概也没法再找到更适合的东西了。
再说解构之后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向外界宣告一种新的价值观的存在,除了司空见惯的芭蕾和街舞之外,还会有新的表达舞蹈内涵的形式存在。
就如同印度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会有禅宗的兴起一样,成为一种正确表达自我的形式。
不能说他们最后的舞蹈就胜过了纯粹的街舞或芭蕾,而是说这种文化融合后的新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一定好于原事物。
虽然我觉得最后的舞蹈挺普通的,但是ballet boy(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在练舞室的那段solo我觉得还是很好看的,既有芭蕾的舒展又有街舞的力度。
这种温和的文化融合,其实就是改良,就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变革模式啊。
其实,并没有抱太多希望去影院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先说下3D吧 这部片子,话说是全球首部真人3D街舞电影,全3D机拍摄的,果然,比那些什么什么坑爹的伪3D好太多了。
画面明亮,而且不闪,看着 一点都不累,让我对3D改观太多了。
有几个场景,有被吓到,特别是帽子扔过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忙着躲开,还有墙倒塌的时候,食物大战的时候,哈哈,看着我就开心!其次,说下演员吧。
影片一开场,女主角的那段衬衫性感秀,把我撩拨的痒痒的,若隐若现才是性感的王道。
女主角嘻哈风格的装扮我非常喜欢,男主角真是帅毙了,跳芭蕾的果然比较有气质,身材很好,最重要的还是帅,爱死了!
还有一直都不怎么有戏的小男孩,居然成了秘密武器,最后那场舞蹈 酷毙了,看得我好high,原来他就是英国达人秀的冠军,乔治 辛普森,果然不是盖的。
还有他们的对手巨浪组合,真的是强大,看他们跳舞被震撼的不行不行的。
回来一查 才知道,这个也是达人秀冠军,现在可是全球超级棒的街舞组合,多样化组合,果然,都是天团级别的。
舞蹈非常炫,音乐非常好听 很赞!
这个电影如果在家里看,就浪费了,一定得去影院看!
总之,看完电影 让我很开心!
毫无疑问,《舞力对决》是近几年来3D效果最出众的电影,从观影过程中观众们频频发出的惊叹声就能感觉到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认可。
看了几年的3D电影,这次终于没有被“坑爹”。
自从3D大片《阿凡达》在全球大卖之后的,之后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导演们都迫不及待的宣传自己要拍摄3D电影。
于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影一夜间全从2D变成3D,依靠《阿凡达》的余热,那种看着荧幕对画面景象触手可及的真实感让人回味,看电影选3D也成了人们的不二之选,但事实证明,太多太多的3D电影都是坑爹的圈钱之作,一些后期强行转成3D的2D电影更是坑人之作,稍有些诚意的导演确实采用了3D技术拍摄电影,但很可惜,并非人人能成为卡梅隆大神,3D效果差强人意的“坑爹”之作比比皆是,“3D”这两个字已经无法成为吸引观众的法宝,幸亏《舞力对决》出色的效果成功的捍卫了3D电影的大旗。
当然,3D技术的出色与否不是决定一部电影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否则今后电影节怕是只能设置技术类的奖项了。
对于一部励志型的青春歌舞片来说,《舞力对决》在故事、舞蹈、音乐、演员等各方面处理的都非常不错。
当然,也有人批评《舞力对决》的故事过于老套缺乏新意,但请别忘记,这是励志型的一部青春歌舞片,将主题锁定为“爱情、梦想、坚持”已经足够清晰明了。
新瓶装旧酒是个看上去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简单的事情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而《舞力对决》将一个老套的故事打磨的流畅通顺。
青春、活力、自信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人振奋,俊男美女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充满激情的舞动着肢体,这难道还不够让人热血沸腾吗?
大多数人看电影就是期望通过视听享受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感,想要深度想要思考,那为什么不多看几遍《黑天鹅》呢?
看电影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嘛。
《舞力对决》还有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成功的将街舞和芭蕾两种完全不同舞蹈形式结合在一起,并使之成为片中故事的发展的核心。
古典舞与现代舞片中的矛盾,不仅是街舞团队与芭蕾舞演员们的矛盾,同时也是保守主义与现代性的矛盾,从冲突到融合、从生硬到流畅、从抗拒到接纳,片中人物们心智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搞点元素嫁接,国产电影同样能玩。
好吧,看看《乐火男孩》和《精舞门》再来比较一下《舞力对决》,山寨与精品的差距立马就能显现出来。
并非贬低同类的国产电影,唉,对不起,我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
要知道《舞力对决》完全没有试用电脑特效,影片采用3D摄影机的实景拍摄,以出色的音乐与一流的街舞通过优秀的3D技术呈现在大银幕上给人带来强烈的临场感,绝非那些高举3D大旗的伪3D电影所能比拟,3D电影这么拍,很好。
叶小凯/文
我看了两遍,现在都出于兴奋中,太嗨了,那里面的插曲,还有女主角,都很有爱,而且舞蹈很有节奏感和动感,虽然不懂街舞,但是确实是喜欢的。
看的第一部这种题材的是美国的step up,那时候开始就很喜欢这个题材,其实舞蹈最好看的就是舞种结合,一个舞者要有一个自己的专业擅长舞蹈,然后再有其它舞种的皮毛就最好看了,芭蕾和街舞结合电影的蛮多的,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如果是纯街舞,总觉得还不够炫,高雅和街头的结合的效果确实很棒。
该做的基本上都做到了。3D效果OK。
还是最老这部最好看·~~
It's cool ,3D效果还是不错滴……
情节简单..最后芭蕾结合街舞,小有亮点
这节奏感确实非常差。。故事没劲儿。。舞斗太少而且不带味道。。最后一场决赛,丫的,那服装也太差了吧。。。女主角挺好看,问题是,这肉体啊肉体。。很多个人show的说。。PS:跟舞出我人生比,确实稚嫩了。
剧情和演技都平平,但是舞真的很精彩,看的热血沸腾,三星全部给舞蹈
情节老套,编舞差,制作粗糙。
舞编的还不错,最后一支虽然之前就有看过。
女主的造型师能不能走点心,挺美一姑娘,感觉比舞出我人生差的非常非常远!
这部片的3D效果相当给力。
剧情是硬伤啊。。。。。。。。。。这种电影只能看歌看舞。。。
又是街舞与芭蕾!
我喜欢!永远喜欢。虽然剧情有雷同的嫌疑。
芭蕾王子必须有!
这个片子就是各种混搭~diversity和george是亮点呀么是亮点~为神马把george设计成这个龙套~我在等他solo啊。。
虽知道情节狗血,也没什么不满,主要是电影里几段专业街舞表演,及芭蕾舞结合街舞的舞姿真心好看,反复刷了几次意犹未尽,可惜被多余的分镜拖了流畅度。
普通的剧本,却拍的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剧情狗血,情节单调,演员生硬,女主很丑,一开始就已经猜到左后的舞蹈是和芭蕾联系到一起了,哎,两颗星全是给的舞蹈。
除了老戏骨没有看头
乱成一锅杂菜汤了,难看,乱还有俗套。夏阿姨的衣服真美,女强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