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卡萨诺瓦是18世纪欧洲最有名的情圣,关于他的风流,爱尔兰作家安德鲁·米勒在的小说《卡萨诺瓦》的后记里说,埋葬卡萨诺瓦的墓园的铁栅栏还经常勾破从旁边走过的年青女性的衣裙。
江山代有美女出,卡萨诺瓦死得真不甘心啊。
我看过我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所有有关他的书,但他的那本有名的自传《我的一生》还没有看过。
据说,卡萨诺瓦的传奇曾被十多次搬上银幕。
在新版的《卡萨诺瓦》里,苍老不堪的卡萨诺瓦在灰暗的灯光下写他的《我的一生》,他已经写了他和无数个女人的风流史,他写到一个叫弗兰西丝卡,他的笔有些停顿,故事即从这里开始,背景是1753年的威尼斯,那一年卡萨诺瓦28岁,风华正茂。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这个电影的梗概看看,或者我把兰格格写的转述如下:“卡萨诺瓦因此和仆人在街头整日游荡,终于见到了一个面容如圣母玛丽亚一样的美女。
他们尾随美女,向她的父亲求婚并得以准婚,却不想这个美女却有一个隔河而望暗恋她的青年。
青年深深陷入爱情,因此要和卡萨诺瓦决斗。
决斗中,当卡萨诺瓦掀开对方的面具,他面对却是一个女子─青年人的姐姐。
护弟如斯的姐姐弗兰西丝卡身手敏捷,并且聪慧美丽,卡萨诺瓦被她迷住了,甚至忘记了自己刚刚和另外一个女子订婚。
无独有偶,弗兰西丝卡也早已许配他家,她的未婚夫是一个富有的贵族青年。
三对男女一场在缘分天注的重新配对之后,梵第刚的检察官也终于如愿以偿的把卡萨诺瓦和弗兰西丝卡(她写了一本讨论男女关系的书)双双送上绞刑架。
这个时候,失踪多年的卡萨诺瓦的生母却突然出现,冒充教皇的使者来劫法场…”这无疑又为卡萨诺瓦的风流史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兰格格说,这是一部喜剧片,确实如此,但对我有这样习惯板着面孔生活的人来说,有些不是太喜欢,如果是还象片头那样,卡萨诺瓦略带苍桑地回顾他这一段经历就好了。
影片自然没什么不好,只能说明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卡萨诺瓦。
如果这部影片说的是卡萨诺瓦一段真实的经历的话,那么又过了十多年,卡萨诺瓦在伦敦经历了他情场上的第一次失败,那一年卡萨诺瓦三十八岁,他还是象他十多年以前以一样,和他的仆人游荡在街头,搜寻他的猎物,其实他不用搜寻,有一个女人主动送上门来,不过这个女人可不是来让他免费享用的,而是有备而来,来有意打破他的情场不败的神话的。
她确实如愿以偿了,她非但没让卡萨诺瓦从她那里得到任何东西,而且把卡萨诺瓦靠上了法庭,害得他倾家荡产。
这是小说家安德鲁·米勒眼里的卡萨诺瓦。
在小说的开始,有一个蒙面女人来拜访了已经年老的卡萨诺瓦,不知是不是来请求卡萨诺瓦原谅的。
关于卡萨诺瓦,最动人的描述还是来自茨威格,卡萨诺瓦一出场就气势非凡:剧场里演出已经开始,有一个衣着华丽的高大男人珊珊来迟,他的衣边秀着美丽的花纹,他的脸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他来到了贵宾席,但却不马上就座,而是眼神高傲地扫过那些包厢里的贵妇或者小姐,那个即将上场的女演员也曾经是他的情妇,那些认识与不认识他的女人,好象吃了春药一样,马上开始春心荡漾…..有人说卡萨诺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自己的床上睡觉有什么意思,连笨蛋都会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在别人的床上睡才有意思。
”在新版的电影里,就有卡萨诺瓦从别人的床上仓皇出逃的境头。
这里的别人,当然是指别的男人。
茨威格这样盛赞卡萨诺瓦:“卡萨诺瓦证明了,人们可以写出世上最有趣的小说,而不必是作家;描绘最完美的时代图景,而不必是历史学家……每种充分的情感都可能成为创造性的,无耻正同有耻一样,恶和善,道德和不道德一样:对永恒起决定作用的从不是灵魂的样式,而是一个人的丰富。
……因为不朽不知道什么是合乎道德还是不合乎道德,好还是坏;它只测量作品的强度,它要求人的一致而不是纯洁……道德对它什么都不是,强度却是一切。
”费兰姆——一位卡萨诺瓦的崇拜者兼精神分析专家,在她的《卡萨诺瓦传奇》简短地描述了卡萨诺瓦的一生,在她眼里,卡萨诺瓦除了一个情场猎手之外,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汉,卡萨诺瓦并非是见个女人就上,但他确确实实让自己的女儿怀上了他的孩子。
卡萨诺瓦一生几乎未被击败过,但象所有的英雄好汉一样,时间还是最终毫不留情地击败了他,他老了以后这样略带伤感地回忆说:“我仿佛觉得自己老了……,我觉得在经过长期的博斗之后,没有安稳地多睡一会儿。
过去我的胃口相当好,再加上人爱情在不断地刺激我的食欲,可现在,即使我在恋爱,即使我得到了快感,那胃口也不如从前了。
除此之外,我觉得我的外貌已经无法吸引女人的关注,我得靠甜言蜜语去吸引异性,可她们还是更喜欢我的情敌……,当人们议论我时,便说那个人年岁有些大了点,对此,我也认了,可事实真让我感到气恼……”
浪漫多情放纵的威尼斯,Casanova浪得明目张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好义正言辞的浪子,睁着眼睛说瞎话,论渣男如何狡辩,床上功夫实在厉害,才惹得贞女们食髓知味,公用🥒罢了,有种蠢笨的莽撞,过得太好的“天真”。
Francesca的女权主义显然不是Casanova能够深入理解欣赏的,尽管他们相互吸引,但更像是生理荷尔蒙使然。
女主的spiritual realm是丰富辽阔的,男主在法庭上被她的离经叛道而惊艳,但也只是偷偷背诵她所阐述的观点去达成追求的意图,并没有真正为其学识和抱负而折服,他为之前放荡的行为拼命辩解的样子让人想给他来几个大嘴巴子。
当然他的自由勇敢,以及后来为女主替罪也让人有些改观,但不足以让人认同。
Casanova诡计多端,吃着碗里看着锅,一边为了自身安全吊着未婚妻,一边又骗富商、鸠占鹊巢大搞浪漫,两头欺瞒坐享齐人之福,前一会才在桌布下suck dick?
等下就热气球哄女生,不愧是时间管理大师。
配角弟弟和未婚妻、富商和女主妈妈的支线让人看得好欢快,最纯洁的女孩和懵懂少年弟弟竟来了个大反转,Casanova永在。
女主妈妈失去了女儿的婚姻但成就了自己的爱情,富商的画像和变身大法也是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后面亲妈登场得很是突兀,照应开头蛮牵强的,还有反派无能教会狂怒,但总体而言还是值得一看的喜剧。
一直想看的片子,没想到电影频道又播了就像上周末的《科尔迪兹》,真是惊喜里面一半的主角后来又拍了《星尘》《都铎王朝》里的美女安,金发登场,眼睛好蓝好蓝,简直太迷人了不过最夸张的是,又让我看到Damian Lewis的老婆,竟然饰演Hatcher的妈妈哇呀呀呀
非常典型的一部莫里哀风格的喜剧,就中充斥着好色又淫的情圣、六根不净的修女,欲求不满的处女、“精”力过人的纯情少年……有了这些就足够写一部《十日谈》了,但显然导演还没有玩儿够的意思。
愚忠而富有娱乐精神的仆人,写思想不健康书刊的女权主义者、爱上女婿的丈母娘、跟着剧院老板私奔的婆婆……然后剧院老板在公开场合还伪装教皇。
女主角的未婚夫执着于减肥,无论是紫衣红衣还是黑衣主教都热衷于抓男主角这样的流氓……再加上本片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台词和剧情都充满着机智幽默,如果说它不好看——那简直是有点自欺欺人了。
女主人公之聪明勇敢,男主人公之敏锐机智,两人简直是蛤蟆绿豆天作之合,于是喜剧的主角敲定。
接下来便是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众人,犹如众星捧月,上演了一出华丽的爱情喜剧。
这便有点像十九世纪法国流行的康康舞,一大群男女在舞池里欢快的扭动。
该撩裙子的撩裙子,该摸一把的下手就摸。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及时行乐,爱情第一。
什么生啊死啊,女权啊男权啊,我们私奔之后改日再提。
寡妇啊!
你不要说你这辈子不会再有男人睬你。
当你站在舞池的中央,星眸闪闪,说不定映入你眼帘的他就是你的如意郎君。
旷夫啊!
你也别说自己太胖太丑,没法吸引白天鹅的注意。
爱情这种事,得看缘分,谁能说纤腰柳眉绝对是人人的最爱?
说不定肥肉深沉她更会嘉许。
处女啊!
你不要说你早就心有所许。
少了一个卡萨诺瓦又算什么?
在你曾经娴静的窗前,已有一位少年,盯着你看了好几个夏天。
处男啊!
你也别说你无法赢得佳人芳心。
哪天想开了跑到风月场转一圈,或许你就能发现,你是床上的霸王,精力无匹,完全可以成为继卡萨诺瓦之后的又一个传奇。
这才是喜剧!!
错综复杂,而又简单无比。
最后,人人都成双成对,得偿所愿。
丑角受了戏弄,主角Happy Ending。
驾着马车周游去也,开个野戏班子小两口活得不亦乐乎。
世上已无卡萨诺瓦,卡萨诺瓦转业去做好好丈夫啦!!
看来是没人不开心。
康康舞跳完了,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吧!
~~
当Casanova遇到他今生的唯一的时候,他便被锁住了,再也没有了多情和不忠。
也喜欢Lena扮演的女主人公的母亲,很风趣的口音,对女主人公说:“你要是不嫁给她那我就嫁了。
”没想到结局真的如她所说。
也许爱真的能让人相信爱情吧。
所以,当男爵拉起她的手的时候,我就真的笑了。
幸福也飞回来了。
从Patriot开始关注一个叫做Heath Ledger的小伙子,略带孩子气的脸庞也许在一众光芒闪耀的好莱坞男影星中并不那么抢眼,但他的目光总让我觉得温情而从容。
谁也不曾想到,年轻的他,将生命定格在2008年1月,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迟到的奥斯卡小金人。
在看完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我决定重温Heath Leadger带给我的那些个花痴的日日夜夜,于是找出了这部2005年的电影来看。
Casanova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花花公子,但本片却是以情圣之名讲真爱来临的故事。
基本上剧情符合我对于爱情的一贯审美情趣:因智力上的游戏而相互吸引,斗智斗勇之后发现其乐无穷,从而拉开爱情的序幕,再加上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桥段,以及各种诙谐笑料。
俗套?
是的,典型的商业爱情片模式。
肤浅?
未必,至少比咱冯导鼓吹小三圣洁论的非诚勿扰好多了。
其实本片最大的看点是脸谱之下人性矛盾的喜剧化表达,纯洁的处女欲求不满饥渴难耐,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撞见心上人时的目不转睛,羞涩的小处男在妓院春宵一夜后成了Legend among the girls,未来的女婿爱上了丈母娘……一片爱欲混乱却最终各得其所。
美丽的水城威尼斯,在距离森严的罗马教廷如此靠近的地方,却有纵欲狂欢的Carnival。
这让我想起关于历史的题外话,为什么中国革命革了那么多年还不曾真正拥有自由的意识形态?
也许从文化上我们根本不曾认同过。
春秋战国是个奔放的年代,知识分子还能冲到大佬那儿,动动嘴皮子,大佬就陷入两眼放光的崇拜,后来被秦始皇一烧,董仲舒一奏,思维的乐趣被禁锢了许多许多年,直到初唐才重新有了改变,只是很不幸,自由的火花很快被朱子理学埋没,由此中国正式进入Zhuangbility盛行的时代。
直到如今,关于贞洁的Shability帖子总能在任何论坛吵翻天,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才是女性最重要的财富?
跑题了,回到主人公Heath Ledger身上。
这个澳州男演员总让我想起夏天灿烂的阳光,微微上扬的嘴角,笑起来干净透明。
他的古装扮相没有一些欧洲男星的高贵优雅,但胜在纯真,令人想起金色的麦田和蔚蓝的天空。
有的时候,简洁的几何图形比繁复的绣花蕾丝更让人倾倒。
看电影的时候,那个逝去的生命似乎复活了,一笑一颦,仿佛他还会重新回到人间一般,然而终究斯人已逝,留下的是永远年轻的脸庞,永远澄澈的笑容,和令人缠绵不尽的怀念。
背景基於18世紀教皇統治下的歐洲,承載歷史的榮光,掃過細膩完美的威尼斯建築,在煙火下人們的盛大狂歡,片中出現的無數貌美女子。
優雅自由,華冠麗服,濃情滿滿,輕鬆詼諧。
氣球蓬布的兩次出現都象徵著希望。
「抱歉,河道交通繁忙。
」卷髮、盛裝、威尼斯。
威尼斯真的真的太美了。
記《卡薩諾瓦 Casanova》
讲道理,如果没有同年David Tennant版英剧,本片看着还是蛮开心的。
有了对比后,这个电影就不是那么对味了。
虽然也是养眼之作。
热评里丛二说的很明白:“Casanova一词,早已不是单纯一个名字可以概括,它已经超越历史进入现代英语语言,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它代表的是一种“花花公子”式的人生。
”丛二影评《浪子》结果呢,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美谈:正如丛二对“Casanova”这个词的解读,就该是剧版那样的“万花丛中过,做鬼也风流”。
卡萨诺瓦,他有无人能拒绝的魅力,也有永远追求真爱的眼睛;有无数的情人和床上客,也有心头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有游戏人生的潇洒,也有人群中的孤独。
在电影里我最忍不了的一点就是对男主结局的安排,大名鼎鼎的Giacomo Casanova最后竟然也“生生世世一双人”了,你当这是迪士尼吗?
一个随意又任性的巧合:神他妈巧合啊,剧中正派主角搞到最后竟然搞成了一家人,所有配角的智商和情商安排一律为主角让路,主角光环全开,巧合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女主不想嫁胖子胖子就正好爱上了女主妈妈被卡萨诺瓦背叛小玫瑰就正好看上了弟弟男主要被斩首了正好等待已久的妈妈回来了......最后劫法场的奔跑,我仿佛在看《还珠格格》。
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改编:本片的Casanova是一个禅让制的头衔,“贤者得之”。
导演也许觉得是很巧妙的改编,让Casanova的故事真正变成一个“花花公子式人生的代名词”。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啊,让卡萨诺瓦的名字一代一代地传承上去,不要停留在威尼斯,不要停留在弟弟身上啊...局限在这两个人身上,反而使这个改编显得很小气。
“主教,Casanova坐上小船溜走了啊传言讲他又回来了”感觉就像是“皇阿玛,香妃娘娘变成蝴蝶飞走了”逗谁呢。。。
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个没什么可诟病的,作为喜剧这部电影还是蛮到位的,至少逗乐了我好几次。
不过还是想在这里再说一下剧版,同样是老年的“Casanova”坐在桌前写自己一生的故事,剧版的老卡风流一生群花环绕,在泡沫般的希望中寿终正寝,蝴蝶一样绚丽,生别死离也不改其本性,令人唏嘘;反观影版......影版,影版最后Casanova和弟弟交接佩剑那点帅爆了!
同样一个故事,从结局上看,一个交给美国拍成了轻喜剧的电影,一个交给英国拍成了略悲伤的电视剧,但其实从全片看,两个版本都挺欢乐、挺喜剧的,英版电视剧更胜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那句老生常谈的话——高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PS.颜值上,还是影版比较养眼,小玫瑰小丑和弟弟的颜值巅峰都惊艳了时光;剧版只有DT一人撑着也是心累。。。
PPS.很少对比评价两个作品,尤其两个作品的演员都是我很喜欢,且都算不上烂片。
萝卜白菜,本号也没啥人,就畅所欲言了。
2007-05-06 卡萨诺瓦。
据说世上并没有浪荡子的,他们只是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真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之所以见异思迁,只是因为我们碰到更好的人而已。
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能肯定,这一份爱,是最后的爱。
定情时的海誓山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但一旦得到真爱,此生——……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追寻我今生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再见希斯,依然阳光得心醉,饰演一个花花公子和他诚挚的样子实在有点不太相符,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片中最大的亮点。
影片美女如云,特别是行尸里的劳伦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美不胜收,还有冰火里的小玫瑰娜塔莉,娇嫩而又狂野的演出也是让人大饱眼福,另外最近爆红的查理考克斯饰演的小情种也是亮点之一,演员阵容真的是可口无比,每个角色都塑造的很饱满,可是欢快近乎到肥皂剧的氛围,毫无起伏的流水式情节,让卡萨诺瓦之停留在了一个滥交情圣的印象中。
因为看到小玫瑰的剧照所以看了起来,可是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才看完的,因为这部电影对我似乎是催眠大师。
希斯莱杰,这还是那个在断臂山中抱着衣服哭的那位吗[惊讶] 嗯 卡萨诺瓦这样的传奇,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代号,风流才子,可是一个女人真的可以终结一个浪子么??
我表示怀疑,不要被终结就好了。。。
那不是Ann Boleyn么……以及Casanova从良真是可惜阿!
After all, I am not a romance comedy person. Even with Heath Ledger, it took me four times to finish the whole movie.
JI爷爷一说话我就幻灭了LOL希斯大美啊!!!!!!!happy ending太搞笑鸟!!!!!
浪子回头几近于英雄迟暮。热气球
Not to mention this film in no way gives a decent portrayal of Casanova (completely ruined the legend in fact), it also sucks as a rom-com.
如果想拥有一个女人,吸引她而不是讨好她。这就是那句做火而不是飞蛾的解释。可惜这个电影表现的正好相反。
太难看了 从头跳到尾 手指头都按酸了
希斯莱杰帅的没话说!至于西耶那,你还是哪儿凉快呆哪儿去!~
beautiful romantic love story
If you want to be loved, you have to be worth loving. That's the first rule. And second, be the flame, not the moth.
喜欢不来希斯莱杰的长相
男人不坏 女人不爱
浪漫爱情喜剧就是这个样子!华丽的威尼斯,美丽而奔放的姑娘们,风流倜傥的浪子,忠心的仆人,可爱的未婚夫,被当作异端的女权主义者,爱情有很多种形式,但我遇到你,便只想和你走这一条路。
他们人都长得一样 于是 脑袋就自然而然的 放空 小老板说 他是所有男人 梦想成为的样子 情圣
貌似看过的~
好好的一个浪子,最后莫名其妙的回头了
大色狼的爱情传记
从来没发现希斯有如此俊美
图个轻松。我曾经在别人记忆里的样子
单纯的慰藉了知识女青年寂寞的心…